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1869|回复: 103

[【随笔】] 【原创首发】从荒原到天堂--我记忆中的老电影(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3 20: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子

在这篇连载里,我想聊聊过去40年看过的电影,我记忆中的老电影,还有这十余年来看过的外国经典电影。

我出生在文革前,1966年5月16日之前,有很多很多好电影,可我那时候太小,没有记忆。1966年至1969年,我有一点记忆,可那几年没有电影。我的电影记忆是从1969年开始的,迄今整整四十年。看这四十年的电影,从《地道战》到《风声》,从《列宁在十月》到《2012》,对我来说,对所有中国电影观众来说,都是一个从荒原到天堂的变迁历程。

这四十年的电影,如以10年为期,刚好可以划分为四个年代,泾渭分明,各具特色。

1969年~1979年,这十年可称为电影观众的“饥渴年代”。1976年10月之前,屈指可数的国产电影加上少许的朝鲜、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越南电影,数量很少,扳着指头都能数得过来。正因为数量少,老百姓饥不择食,这些70年代前期的电影也就越发珍贵,至今越发有怀旧的价值。1977年之后,文革前的数百部老电影解禁上映,朝阿罗越之外的外国电影也陆续进入中国,大大满足了中国观众的饥渴感。新出的国产电影重新与十七年电影衔接,与四人帮时期阶级斗争为纲的肃杀风格截然不同,亦让观众耳目一新。

1979年~1989年,也就是金子般的80年代,这十年可称为中国电影的“黄金年代”。改革开放,心情舒畅,几代导演卯足了劲头,拍出了一批出色的电影,数量之多,品质之佳,都是中国电影史所仅见。另一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电影纷至沓来,风靡中国,这些电影虽说品质一般,不那么经典,照样让观众大开眼界,从西方电影中了解到外面的世界是怎么回事。

1989年~1999年,对我个人而言,这十年是我对电影的“疏离年代”,创伤久久未能平复,加之工作繁忙,整个90年代很少看电影,中国电影从高峰滑落,没什么电影好看,唯一看过的几部国产电影出自那几位已成名又有资金的导演。在这十年里,好莱坞和西欧的经典电影通过录像带和VCD逐渐传播开来,培育了第一批电影青年。1995年之后,好莱坞大片进入中国影院,中国电影观众开始和世界接轨。

1999~2009年,DVD的风行和网络的普及,造就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狂欢年代”,所有的中外经典电影尽收眼底,那些传说中的、可望不可及的电影大师,现今可以按作品编年批量看到他们的名作,足不出户即触手可及。在这十年里,中国电影市场成为世界市场的一环,观众可以同步欣赏到最新的商业大片,中国电影也从低谷爬出,渐有起色。另外,这十年的狂欢,出版了无数与电影相关的书籍,也造就了一支庞大的网络影评人队伍。

我不算是个正牌的影迷,不会写影评,不懂电影理论,也不懂电影技术,就年龄而言也不够资深(比如我对文革前的译制片所知甚少),在以下的文字里只能简单说说那些曾经打动过我的电影,以及我喜欢的导演、演员、电影音乐和电影书籍,为我的同龄人勾勒出一幅粗略的电影联络图,分享共同的电影记忆。

我写这篇文字并没有周密的计划,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写到哪里想到哪里,头绪恐怕会比较凌乱,加上年代久远,很多电影的内容、人物,电影上映的时间和相关的事件肯定会有错漏,希望朋友们不吝指正。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4 14: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下 老的不经岁月不成经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4 15: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历史~~~~~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5 20: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电影解禁,上演了很多戏曲片,从此迷上看戏,可惜现在中央台的折子戏,不是我这个档次的戏迷能欣赏的~~~
想起老电影《天云山传奇》,关肃霜的《铁弓缘》首先从脑海中跳出来。其次就是杨家将的几部片子,印象最深的还是穆桂英和佘太君。值得一提的是王文娟、徐桂兰的越剧《红楼梦》我是因为这部剧爱上越剧,那个时候觉得王文娟真是天人一样~~~
因为严凤英的《天仙配》喜欢上黄梅戏,在街上买了张模模糊糊的严凤英的黑白剧照,也喜欢的不得了~~~觉得她怎么那么漂亮呢?现在回过头去看,其实与现在的演员比,真算不得漂亮了,不过那个时候真是惊为天人~~~~现在的女演员一个比一个漂亮,反而见惯不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5 23: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1,列宁、三战和样板戏(1)

(按:关于70年代的电影,我在“70年代的音乐”一文中已有所涉及,那个年代的电影生活乏善可陈,故这部分内容恐与前文有所重复,请谅解。)

1969年,文革的高潮时期结束,尘埃落定后,有关方面开始打扫战场,折腾了三年的人们各奔前程,大学生们分配工作,老三届中学生们上山下乡,我父母因出身教会学校,疑似为特务而被情理出阶级队伍,带领一家老小到省城附近的一个小村庄安家落户。生活艰苦,前途茫茫,不过乡亲们待我们很亲切,我们全家也就安之若素,过了两年半的乡村生活。

记得那年冬天的农闲时节,公社的放映队巡回各大队放电影,到了看电影的日子,乡亲们便拖家带口到大队部的打谷场,我们这些小孩儿干脆席地而坐,在寒夜中哆哆嗦嗦地看露天电影。我在农村那两年,所有的电影都是在这个打谷场看的。

几乎所有的文章在说起那几年看过的电影时,回忆都是一致的,全国老百姓看的是同样几部电影:苏联老片《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三部革命战争片《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以及陆续拍摄的样板戏。说起来真是难堪,一个大国的几亿电影观众,在几年的时间里只能看几部电影,这在电影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

人活着就要看电影,环境再艰苦也要看电影,就是这几部电影,滋养了一代或者两代贫瘠的电影观众,特别是《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一九一八》,珍宝岛激战正酣,我们与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已誓不两立,按理不该重映苏联电影,不过话说回来,跟我们作对的是修正主义者,与革命领袖列宁、斯大林有什么关系?因此电影还是可以看的,于是人们翻来覆去地看,看得兴致盎然,据说有人一场接一场的,专门为了看电影中出现的《天鹅湖》片断,看得乐此不疲。同样是芭蕾舞,露大腿的《天鹅湖》显然比我们的白毛女和娘子军有魅力得多。

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看电影,肯定会造成特殊的后果。对当时的青少年观众来说,《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一九一八》对他们的影响空前绝后,绝对大过任何一部外国电影。这两部电影的情节、人物、台词和经典场面深深地烙进他们精神血液中,不知不觉演变成为他们灵魂的一部分,在多少年后都会影响到他们的作为。打个比方,那一年克拉玛依礼堂失火,危急关头,据说在场的一位负责人果断地喊出“学生们不要动,让领导同志先走!”,我想在哪一瞬间,这位同志或许来不及想起《列宁在一九一八》,不会把处于危险中的领导同志幻化为列宁,但记忆深处的“让列宁同志先走”会让他不假思索地做出如此自以为明智的决定。

“让列宁同志先走”只是经典台词之一,其他的如“耳朵,耳朵就是普通的耳朵”、“同志们,他干嘛老缠着我啊?”、“这种书只配垫脚……”、“最要紧的是见到斯大林同志”、“季洛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是叛徒”,还有列宁与高尔基的争执:“别让怜悯的锁链缠住了你!现在正是多么尖锐的斗争!你还是把这种怜悯丢掉吧!”,当然最经典、流传最广的台词莫过于那句“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几十年了,仍然频繁地出现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因为看的次数太多,不要说这些台词经久难忘,电影中的每个场面都记忆犹新。而那些活色生香的人物――高大威猛而又温柔敦厚的瓦西里,小梳子不离手的马特维耶夫,为救列宁奋不顾身的司机,“干嘛老缠着我”的老工人,打听见没见过列宁的青年农民,尖嘴猴腮的密探(这个密探确实有本事),还有众多叫不出名字、口音怪怪的反动派们,他们的形象是如此地经典,至今仍鲜活地活在那一代小观众的记忆中。运用这些人物做文章,最经典的作品莫过于《分家在十月》,央视新闻评论部的那帮哥们儿,你们干嘛老缠着我啊?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6 08: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起来苏联电影的风格一脉相承,变化不大,看了数帆老人如数家珍滴说起这些经典台词,让我想起《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其中台词的那种语调,我总觉得带点儿调侃的风格,有些相似~~~也许配音的都是同一批人的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20: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2,列宁、三战和样板戏(2)

列宁无疑是这两部电影最成功的形象,他的招牌动作――两支手插在背心里,来回踱步,步履坚定,面容坚毅,透着一股革命领袖的干练与睿智。列宁的演讲慷慨激昂,尖锐锋利,具有摧枯拉朽的力量,很多年后仍回荡在观众的耳边:

“旧社会在灭亡了的时候,很可惜,资产阶级的这个尸首,那就不可能把它一下子钉在棺材里,埋葬在坟墓里。资产阶级的尸首,在我们心里头腐烂着,它把毒气传染给我们大家,他在发散着臭气!”

“我们让资产阶级们去发疯吧,让那些无价值的灵魂去哭泣吧,工人同志们,我们的回答就是这样的,加上三倍的警惕和小心,还要忍耐,大家应当守住自己的岗位,同志们你们必须要记住,我们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胜利!还有另外一条路,死亡,死亡不属于工人阶级!”

因为这这两部电影,列宁的光辉形象深入人心,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成为中国观众叫得最顺口的外国名字。不过严格说起来,斯大林才是这两部电影真正的主角,列宁不过是摆渡斯大林过桥的道具。

在电影中,斯大林是以列宁亲密战友和正港接班人的姿态出现的,电影无时无刻不在揭示斯大林与列宁的关系,以及斯大林的作用和地位:十月革命前夕,列宁返回彼得堡,一再强调,“最要紧的是见到斯大林同志”,接着字幕出现“就在第二天,他会见了列宁”;在胜利后的斯莫尔尼宫大会上,斯大林紧紧站在列宁身后,提示观众,斯大林是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列宁遇刺后,斯大林从前线返回莫斯科看望列宁,在病房里,列宁被小女孩的说话声音惊醒,蓦然见到了斯大林:“这是谁在我的屋子里大声命令人哪?斯大林!我亲爱的好朋友!”,在斯大林和列宁谈话后,两人并肩站在一起,联合向前线发报,瓦西里率领红军战士奋勇前进……这个画面的象征意味太强烈了,以至于在以后很多年里,观众对斯大林作为列宁接班人的个人历史和高大形象深信不疑。

很多年后才明白,原来斯大林并不像电影中那么完美。在十月革命的过程中,在缔造红军和率领红军取得内战胜利的过程中,斯大林并不是主导角色,充其量是若干高层领袖中的普通一员。他与列宁的关系也不像电影描写得那样亲密,季洛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还有托洛茨基,列宁的其他亲密战友并不是什么叛徒和坏蛋,他们只是斯大林个人的政治对手,斯大林攀登个人权力高峰的障碍物而已。

当历史的真相揭开,我们才发现,当年看得如醉如痴的《列宁在十月》、《宁在1918》,以及后来重映的《保卫察里津》、《难忘的1919》,原来都是为斯大林营造个人形象、拼凑接班合法性、为个人崇拜推波助澜的工具电影。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这两部苏联老片在我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它们只是特殊历史时期的插曲,一个影响深远、让人怀念的插曲。

《列宁在十月》拍摄于1937年,《列宁在1918》拍摄于1939年,正是苏联肃反的高潮时期,也是斯大林个人权力达到高峰的时期。这两部电影的创作者不会想到,30年后,他们的作品居然是中国允许上映的几部电影之一,影响了几亿观众,影响了很多年。70年后,仍有人对这两部电影念念不忘,津津乐道。这两部电影的奇特命运提示我们的电影工作者,当你对自己的才能没有信心,或者对创作环境怨声载道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要好好干活,就算你制作出再不怎么样的作品,都有可能在几十年后影响另一个国家的观众,甚至从精神上塑造他们的人生。

《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的编剧卡普列尔和导演罗姆都是当时极具盛名的菁英艺术家,有意思的是,1943年,39岁的卡普列尔和17岁的斯维特兰娜陷入情网,差点成了斯大林的女婿,只是斯大林对这位为他树碑立传的犹太人并不感冒,为拆散这对情侣,把卡普列尔关了整整10年,直到斯大林去世才恢复自由。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7 20: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胶片一秒切换24张。一天流逝24小时。

只需24张,静止的就运动了,沉寂的就鲜活了;

只需24小时,朝闻道,夕可死矣。

电影是天堂,那放映机的小孔就是天堂口。

天上一天,地下一年。

因为哪个小孔,老了我们的头,新鲜了我们的脚。

电影胶片是可以循环放映的,同一人却不能往复。

因为胶片的交替,不同的人出现同样的梦。

电影是电影人的情境,电影是观者情境的人。

最初没有电影的时候,人可以常过;

自从有了电影,人可以越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7 23: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3,列宁、三战和样板戏(3)

对我们这些当年的小孩儿来说,列宁的电影固然好看,不过在时间和空间上距离我们太遥远,不如本土的战争电影《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来得精彩、刺激、热闹,这几部硕果仅存的文革前黑白老片是我们心目中的三大战役,看了很多很多遍,也不能说百看不厌,因为没有选择的余地。

因为看得多,这几部电影的每一句台词都熟得不能再熟,说了上句能接上下句,倒背如流,诸如“高!实在是高”“悄悄的进村,开枪的不要”“不见鬼子不拉弦”之类的经典台词一直流传到了今天。“鬼子进村”那段阴森森的音乐,很多人至今仍琅琅上口。电影中的反面角色――刘江饰演的汤司令、王孝忠饰演的山田中队长、项堃饰演的张军长,如同其他国产片的反面角色一样,比正面角色还要受到我们的青睐,模仿他们的言行举止蔚为风行。

《地道战》、《地雷战》和《南征北战》为我们的军事游戏提供了无尽素材,在70年代早期度过童年岁月的人,差不多都有同样的游戏经历,那个时候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游戏机,没有网吧,连一般的玩具都很少,但那时的游戏生活并不贫乏,以战争电影为模仿对象的军事游戏是小男孩最爱玩的,我在农村那两年,村里的孩子们并不嫌弃我这个看起来和他们没有一样相同的城里人,欣然把我纳入他们的队伍中。我们玩打仗通常在晚饭后,趁着天刚蒙蒙黑,大家集合在一起,分成两活,一伙扮演八路军和游击队,一伙扮演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军,村里村外,田间地头,池塘沟壑,哪里都可以当作战场,冲啊杀啊,玩得不亦乐乎。

我们的武器也五花八门,高梁杆子当步枪,玉米棒子当手榴弹,硕大的萝卜当地雷,有的孩子攥着个土豆当话筒,扯着嗓门喊:

“你们到了哪里?你们到了哪里?”
“我们已到了摩天岭!我们已到了摩天岭!”
“赶紧向我们靠拢!赶紧向我们靠拢!”
“你们要沉着!你们要沉着!”……
“张军长!张军长!请你看在党国的份上,赶紧伸出手来拉兄弟一把!”
“你们再坚持最后五分钟!你们再坚持最后五分钟!”
“缴枪不杀!”
“别动!举起手来!”

写到这里,我不禁黯然神伤,回忆那遥远的村庄,遥远的童年生活,让我既感甜蜜又感苦涩。离开那个村庄已经三十八年了,再也没有回去过,不知当年一起玩打仗的伙伴们,如今安在否?农村里结婚生育早,他们或许早就当上爷爷奶奶了吧?

据说在1966至1968年,文革高潮的三年里公开放映的电影只有四部,《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还有一部《平原游击队》(我印象中只看过后来重拍的彩色版,没看过黑白老版),文革前拍摄的革命战争片数以百计,文革中基本上都被打入冷宫,只有这几部独受青睐,估计以江青的挑剔,也挑不出什么瑕疵,因此从1966年到1971年林彪倒台,这“三战”孤独地陪伴了中国电影观众整整六年,成为那一代观众记忆中永远的经典,与《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一样,拥有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23: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4,列宁、三战和样板戏(4)

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电影生活中,样板戏是列宁和三战之外的另一主角,早在1968年夏天,文革高潮还未落幕,江青就动脑筋要把她的胜利成果――八个样板戏搬上银幕,为此,她解放了北影厂的谢铁骊、钱江,八一厂的成荫、张冬凉等人,让他们筹拍样板戏。在江青事无巨细的“关照”下,鼓捣了两年多,第一部彩色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于1970年十一在全国上映,之后,《红灯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奇袭白虎团》、《海港》等彩色片陆续上映。

1970年,在精心制作的彩色样板戏电影上映之前,有几部从电视片复制的黑白样板戏电影先行上映,包括《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和《白毛女》,让观众先睹为快,虽说效果差了一点,还是受到观众的欢迎。要知道,样板戏可是文革的“巨大成就”,在电影上映之前,全国老百姓只能从广播里收听,或者观看各地文工团宣传队的演出,到底不如电影里的样板团原汁原味,可以一睹童祥麟、浩亮、刘长瑜、谭元寿、洪雪飞、马长礼、刘庆棠、薛菁华等名伶的演技。

关于样板戏电影,有很多轶闻流传于世,比方说,江青偏爱绿色,严格要求每部样板戏电影都要“出绿”,实在出不了绿怎么办,就在人物的衣服上补一块绿补丁,或在门帘上钉一块绿布,江青甚至建议八一厂的《红灯记》剧组,在李奶奶家里摆上一盆蒜苗,或者白菜,菊花,总之,一定要拍出绿色,创作人员只好千方百计“出绿”,满足江青的古怪嗜好。

样板戏电影也是所谓三突出原则的样板,为按要求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创作人员总结出独到的经验――“敌远我近,敌暗我明,敌小我大(一说“敌侧我正”),敌俯我仰”,也就是“英雄人物近大亮,反面人物远小黑”,把英雄人物无限夸大,把反面人物无限丑化,以突出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可惜,那些被丑化的方面人物反而更受青睐,“智斗”一折风靡天下,“打虎上山”敌不过“防冷涂的蜡”,不管电影怎么“远小黑”,老百姓就是不买帐。

说起样板戏,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总有一种又爱又恨的复杂感觉,好几年的时间,中国的文艺就是八个样板戏,电影、电视、广播,连地方戏的演出都被样板戏笼罩,报纸杂志也由样板戏演员的伟岸照片所控制,走到哪里都能听到“谢谢妈”“我家表叔”的腔调,谁会受得了这种单调的日子?不过,时光流转后,当已步入中老年的那一代人再度听到或看到样板戏,又忍不住心潮起伏,缅怀起生活在样板戏氛围中的青春岁月。时至今日,样板戏已成为一门学问,坊间有不少专门的书籍,在此就不再多说了。

1970 年,为纪念抗美援朝20周年,有关方面特别挑选了四部老电影重映――《奇袭》、《打击侵略者》、《英雄儿女》和《铁道卫士》,我们这些热爱战争片的小男孩特别兴奋,在以后的几年中,反复看了多次。《英雄儿女》自不必说,在文革前的名片中亦有一席之地。我印象深刻的是《铁道卫士》中由叶琳琅饰演的女特务,她手里拿了一本做联络暗号的书――《自由之路》,出现了好几次,当时就很好奇,是不是真有这本书?很多年之后,我考证了一下,发现《铁道卫士》犯了一个小错误。1950年2月,文化工作社出了一本美国左翼作家法斯特的小说《自由之路》,1954年由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再版并更换了封面,从封面上看,《铁道卫士》中那一本是1954年的再版本,居然出现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显然是剧组工作人员的疏忽了。

那几年看电影,在正片之前会放记录片暖场,通常是《新闻简报》,内容多半是毛主席的外事活动,我们看得很专注,以我们当时的朴素想法,和毛主席生活在一个时代,很光荣。况且毛主席健在,接见外宾时神采奕奕,让我们心里踏实了许多。我现在还记得毛主席接见埃塞俄比亚的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的画面,在20世纪70年代居然看见一位皇帝,感觉非常怪异。这位皇帝,看年纪和主席差不多,很有派头。和主席合影时,两边站了好多位中年非洲女性,当时懂行的人就说,这些都是皇帝陛下的妃子,也就是小老婆。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9 01: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数帆老人兄的这个系列好。大家谈对电影的感受。

经典的,老的电影总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会成为兴趣相投的朋友的共同话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9 15: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数帆老人于2009-11-28 23:06发表的 :
列宁的其他亲密战友并不是什么叛徒和坏蛋,他们只是斯大林个人的政治对手,斯大林攀登个人权力高峰的障碍物而已。.......
政治总是制造出冠冕堂皇、崇高的借口来掩盖丑陋、恶俗的私欲膨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9 18: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雪融鸿飞于2009-11-29 15:18发表的 :

政治总是制造出冠冕堂皇、崇高的借口来掩盖丑陋、恶俗的私欲膨胀~~~~


人类的欲望很强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9 21: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5,70年代前期的故事片(1)

1971年9月,林彪事件爆发,震惊全国。林彪事件之后,各方面开始变化,1972年4月,我父母被单位召回参加科研项目,全家告别生活了两年半的乡村返回城里。父母单位有个可容纳千人的礼堂,50年代初以来,单位的职工家属看电影基本上都在那个礼堂,每个周末吃完晚饭,大人孩子就开始向礼堂聚集,三三两两,成行成对,很是壮观。我们在农村那两年,这个礼堂相当寂寞,我们回来后又开始热闹,因为憋了好几年后,老百姓又有新鲜的电影可看了。

l林彪事件后,故事片生产开始恢复,1974年春节,长影新拍的《艳阳天》和翻拍的《青松岭》、《战洪图》作为文革时期第一批故事片在全国上映,这以后,每年的故事片产量迅速增长,出现一派繁荣景象。另外,自1972年初开始,朝阿罗越电影的引进也渐次增多。单从电影界的变化来看,林彪事件前和事件后确实很不一样。

各电影厂的主创人员仍是以文革前的老人为主体,老底子还在,因此从技术上讲,文革电影比起十七年电影并没有退步,甚至还略有进步,彩色片占了绝大多数,演员的普通话也纯正多了。骨干演员还是文革前那批老星,一批新人陆续出道――李仁堂、张连文、张国民、王馥荔、宋晓英、吴海燕、洪学敏、李秀明、唐国强、刘晓庆……还有祝新运、刘继忠、蔡明等一干童星也崭露头角。

从内容上讲,文革电影就单调多了,这些作品有几个显著的共同特点:1,以三突出为准则,无限突出正面英雄人物,高大全式的人物都很相似,辨识度不高,故事情节也很乏味。2,每部作品都有阶级敌人,战争时期姑且不说,和平时期则有各式各样的阶级敌人搞破坏,地富反坏右,叛徒,内奸,特务,落后分子,走资派,等等,无敌不成戏。3,不论什么时期的人物都没有个人情感,爱情消失了,男女关系很纯洁,即使暧昧一点点也刻意处理成战友之情,连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都很革命很政治。

我看了这么多年电影,发现不论哪个国家哪个时期的电影,都存在一个“十五一三”定律,就是说,假设年产50部电影,只有约十部值得一看,五部受到好评并留在记忆里,一至三部有可能成为传世的经典。那些电影大师的作品,也基本上遵循这个定律,只是烂片比重小一些而已。从这个角度看,文革故事片在江青一伙的严密控制下,仍有一些让人记得住的作品。以下就简单说说我记得的故事片:

1,《艳阳天》

文革前,小说《艳阳天》就很受关注,70年代,浩然受到有关方面的扶持,《艳阳天》多次再版,是当时仅有的几部小说之一,因此被选为文革电影的开山作,长影厂集中资源精雕细刻,还算拍得不错。郭振清、马精武、浦克等老戏骨甘做绿叶,给新人张连文撑场子,张连文原是河北省某地方剧团的演员,因为长影闹小生荒而被找来试试,表现不俗,一夜走红。我好久没看这部片子,现在仅依稀记得一句台词:“马立本,你忘本了!”(也许记错了)

2,《青松岭》

《青松岭》捧红了演员李仁堂,戏剧角色钱广和歌曲《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有意思的是钱广这个角色,后来成了投资倒把、农村落后分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代名词,其实,以我在农村切身的体验,钱广不是一个人,而是农民的绝大多数,钱广们都有勤劳致富的本事和欲望,只是限于环境无从发挥、无可奈何。钱广在合理不犯法的范围内,捣腾点商品,即被指为“投机倒把”,遭到狠狠打击。编导大概意识到内在逻辑的缺陷,于是给钱广加上了逃亡富农的身份,试图增加斗争的合法性,结果却是欲盖弥彰,说服力反而更加不足。

《青松岭》翻拍自1965年出品的黑白片,刚恢复故事片拍摄的时候,江青等人突发奇想,策划翻拍了几部文革前的经典名片,包括《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年青的一代》,每一部都拍得光鲜亮丽,但怎么看都不如原作,吃力不讨好,不值一说。《青松岭》则因为原作不出名,很少有人看过,所以免去了不如原作的责难,反而是这部翻拍的彩色片成为盛名之作。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0 13: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楼风云007于2009-11-29 18:53发表的 :


人类的欲望很强大
政治家的欲望更加强大的畸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0 20: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6,70年代前期的故事片(2)

3 ,《火红的年代》

《火红的年代》是上影厂文革故事片的开山作,讲述钢铁工人在苏联专家撤走之后,自力更生炼出特种钢的故事,拍摄于1973年,1974年春节和长影的《艳阳天》等一起作为第一批新故事片公映。因为上影厂找不到合适的男一号,剧组动脑筋,专门去北影厂,协商借调正在干校劳动的于洋出演主角,于洋本已靠边站,不想上影给他一个天赐良机,他使出浑身解数,演得激情四射,一举翻身,再度成为当红的大明星。如今,这部电影的细节全部忘记,只记得于洋的扮相和神态,用时下的词汇讲,“气场”很强大!后来,于洋又主演了讲述海军制造军舰的故事片《第二个春天》,以及四人帮大片《反击》,1976年10月后,《反击》被彻底批判,于洋因为是演员,演了就演了,也没出什么事。

4,《侦察兵》

对十七年电影的老观众来说,《侦察兵》的出现是一个意外的惊喜,这部电影神似文革前类似题材的老片,一眼可辨认出许多共同的元素:黑白片,惊险、悬疑、紧张,情节集中,节奏紧凑,没有多余的人物和场景打岔,也没有多余的废话,加上文革前的红小生王心刚主演,于洋、于蓝、安震江、于绍康等名角助阵,让许多老观众以为老片重现。以当时的电影环境,这部影片的格调着实复古,难怪江青一伙很不欣赏。

今天来看,《侦察兵》水准平平,但上映的时候却相当轰动,我们那个城市有许多大单位,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礼堂放电影,平常排片并不紧张,《侦察兵》上映时却你争我夺,根本排不开,有的单位排在早晨4点放映,观众也心甘情愿地起大早一睹为快。我们好像是上午看的,算是相当幸运,看完之后议论了好几天,有人嫌不过瘾,想方设法到别的单位蹭票再看一场。

5,《闪闪的红星》

《闪闪的红星》是文革电影的异数,我们当时正在上学的一代人(城里的),几乎都看过,而且看过不只一遍,完全可以说,我们是闪闪红星的一代。这部电影的编、导、演均属上乘,创作人员在政治正确的前提下,偷运了不少私货,整部电影诗意盎然,就算现在观看仍能入戏,仍被打动。电影音乐尤其出色,《红星照我去战斗》和《映山红》流行了几十年,传唱不息,看样子还得继续流行下去。电影中的经典台词“我胡汉三又回来了!”则超越了时空――胡汉三成为“还乡团”的标志,在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中时常会起到另类的作用。

《闪闪的红星》让我们的同代人祝新运(潘冬子的饰演者)一夕爆红,征服了老老小小的观众,全国人民都在议论这个可爱的小男孩,预测他前途无可限量,可惜他起点太高,长大后没出来,现在不知干嘛去了。

6,《创业》

《创业》是文革电影中屈指可数的大片,新中国电影人累积了25年的实力全部凝聚在这部电影中,整部电影拍得气势磅礴,震撼人心。除了不可或缺的时代特色,《创业》几乎无懈可击。可惜,四人帮的封杀和编剧的告御状风波闹得太大,反而让人忽略了电影本身的价值。张连文和李仁堂的联袂出演,为《创业》增色不少,这是张连文在《艳阳天》之后得第二部作品,也是他的颠峰之作,这以后好像没演过什么像样的角色,唯一有印象的是电视剧《敌营十八年》,表现很一般。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0 21: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雪融鸿飞于2009-11-25 20:33发表的 :
老电影解禁,上演了很多戏曲片,从此迷上看戏,可惜现在中央台的折子戏,不是我这个档次的戏迷能欣赏的~~~
想起老电影《天云山传奇》,关肃霜的《铁弓缘》首先从脑海中跳出来。其次就是杨家将的几部片子,印象最深的还是穆桂英和佘太君。值得一提的是王文娟、徐桂兰的越剧《红楼梦》我是因为这部剧爱上越剧,那个时候觉得王文娟真是天人一样~~~
因为严凤英的《天仙配》喜欢上黄梅戏,在街上买了张模模糊糊的严凤英的黑白剧照,也喜欢的不得了~~~觉得她怎么那么漂亮呢?现在回过头去看,其实与现在的演员比,真算不得漂亮了,不过那个时候真是惊为天人~~~~现在的女演员一个比一个漂亮,反而见惯不怪了~~~


可能是生活年代不同,生活背景不一样,至今还是欣赏不了京剧、黄梅戏。可能还是太小了吧,等到五六十的时候,估计我也该喜欢这类艺术了。

小时候没见过漂亮的,感觉我的几个同学就足够漂亮了。如今看到外面更多漂亮的,发现以前的感觉太偏,太狭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0 21: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6楼风云007于2009-11-30 21:11发表的 :


可能是生活年代不同,生活背景不一样,至今还是欣赏不了京剧、黄梅戏。可能还是太小了吧,等到五六十的时候,估计我也该喜欢这类艺术了。

小时候没见过漂亮的,感觉我的几个同学就足够漂亮了。如今看到外面更多漂亮的,发现以前的感觉太偏,太狭隘了。
呵呵,我喜欢戏曲的时候还在上小学呢~~~从样板戏开始喜欢,直到解禁后看到真正的古装戏曲片,真是令人着迷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0 21: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想,老人兄这样的文章,整理下何不去投投稿,也可以赚点稿费。既有码字后的精神娱乐,还有点物质的补偿。不知老人兄是否已有这样的想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0 21:4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7楼雪融鸿飞于2009-11-30 21:15发表的 :

呵呵,我喜欢戏曲的时候还在上小学呢~~~从样板戏开始喜欢,直到解禁后看到真正的古装戏曲片,真是令人着迷呢~~~


你是看戏听戏长大的。我小时候是听着姥爷家的收音机长大的,那时候家里需要拨高粱杆的皮,旁边就放个划片机(还有收音机的功能)。电视是没的看,在回校和回家的路上抽点闲空才能到小卖铺里看点电视剧,什么《封神榜》、《江湖恩仇录》啥的。压根没见什么地方有看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5-1-4 14:47 , Processed in 0.34605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