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数帆老人

[【活动】] 【原创首发】我爱北京天安门――说说70年代的音乐生活(连载)(我们的民俗文化征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 23: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帆老人的新帖让我想起那个美妙的黄金时代~~~
书店里无数的中外文学经典作品,让人大开眼界,而且价格便宜到你不敢相信~~~
因为条件所限,一旦听说哪个教室有国内外经典音乐欣赏晚会大家都蜂拥而去~~~其实所谓的音乐欣赏晚会,不过是一台算不上很好的录音机在教室里放录音带而已,可是那样子已经让我们如醉如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 22: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18,音乐生活的新气象

1977~1978年,中国社会在持续的变化中度过:文革正式结束,邓小平恢复工作,恢复高考,平反冤假错案,真理标准的讨论,农村酝酿大变革,城市各单位的秩序正常化,学校里的红卫兵组织被废掉了……尽管还有争执和阻力,拨乱反正已不可抑制,到了1978年的三中全会终于尘埃落定,改革开放的大幕开启,中国真正进入了新时期,整个社会一派明朗向上的新气象。

音乐自然也有新气象,没有了江青一伙文化专制的束缚,音乐家们终于可以一展长才,在相对自由的氛围里创作了一批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整整30年了,这批作品没有被遗忘,至今仍是HiFi翻唱族的常规曲目。

在这次流行音乐的小高潮中,电影音乐再次充当了主力部队,1977~1980年间拍摄的电影,几乎每一部都有一两首精心制作的歌曲,每一首都有不俗的水准:《妹妹找哥泪花流》、《绒花》(《小花》),《边疆的泉水清又纯》(《黑三角》),《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我们的明天比蜜甜》(《甜蜜的事业》),《雁南飞》(归心似箭),《我爱你,中国》(海外赤子),《心中的玫瑰》(《泪痕》),《永远和你在一道》(《婚礼》),《心上人啊,快给我力量》(《神圣的使命》),《洁白的羽毛寄深情》(《银球传友谊》)……那几年的电影音乐数量多,品质高,传唱范围广,成就远远超过文革期间的电影音乐,甚至可媲美整个文革前十七年电影音乐的总和。

在电影音乐风行的同时,电视音乐也开始红火。1977年之后,电视逐渐普及,成为传播音乐作品的另一个主要平台,代表性的作品为数不少:《太阳岛上》、《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哈尔滨的春天》),《青春啊青春》(《有一个青年》),《假日的海滩》、《大连好》(《大连漫游》),《大海呀大海》、《何日再相会》(何日彩云归),《岷江行》(《岷江行》),《乡恋》(《三峡传说》)……这是中国电视音乐第一次集体走向民间,其中的《太阳岛上》因为旋律优美,直接描绘和赞美青年的休闲生活,一夕之间红遍大江南北,歌手郑绪岚也一夕成名。电视片《三峡传说》于1979年12月31日播出,李谷一演唱的插曲《乡恋》引起广泛的注意,也引发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李谷一的所谓气声唱法受到严厉批评,歌曲也被禁了,一直到1983年的首届春晚才突然解禁,现在回想起《乡恋风波》,简直哭笑不得、匪夷所思。

1976年十月之后,社会变化一日千里,各种事件层出不穷,音乐家们也配合需要创作了各种题材各种风格的作品,如歌颂领袖的《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歌颂十月胜利的《祝酒歌》,歌颂解放军和前线将士的《再见吧妈妈》、《泉水叮咚响》,怀念台湾同胞的《大海一样的深情》……有趣的是,以前那些雄纠纠气昂昂的宣传歌曲不再受到青睐。这个时期流行的都是软绵绵的抒情歌曲,国家民族阶级情之外,更重视抒发个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和亲情友情爱情,1979年底,中央电台办了一场票选听众喜爱歌曲的活动,《祝酒歌》等15首歌曲入选,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时尚的软歌,硬歌时代终于过去了。

那几年的音乐界相当热闹,作曲家王酩和王力平因为创作了众多走红的影视歌曲而受到瞩目,歌手中李光曦、李双江仍很活跃,朱缝勃、于淑珍焕发青春,蒋大为、关贵敏正值当年,独领风骚的是李谷一。此后的歌坛新人辈出,1980年初,北京举办了著名的新星音乐会,苏小明、郑绪岚、朱明瑛、远征等八位新星成为聚焦的中心,当然,这些人很快就被另一批新星取代,前不久,在央视的改革30年纪念歌会上,这些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老星新星们集体亮相,看见那些熟悉的面孔,不仅黯然神伤:人啊,老起来真是惨不忍睹……下一节聊聊澳洲广播电台的音乐节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3 22: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19,澳洲广播电台的音乐节目

1978年8月,中日签订和平友好条约,12月,中美建交;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表;邓小平出访日本、美国,举世瞩目。对台政策大转弯,台湾的真实形象也有了转变。在这样快速变化的形势下,另一个世界的文化产品也自然而然地进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有的是大张旗鼓,有的是偷偷摸摸。

日本电影《追捕》、《望乡》、《生死恋》、《人证》陆续上映,不客气的说,真的是把中国观众看呆了,看傻了,高苍健、栗原小卷、中野良子成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田中绢代的精湛演技令人激赏不已,《人证》的插曲《草帽歌》的风靡程度不亚于《啊朋友再见》。中美建交后,中国观众第一次正式观看的美国电影是名不见经传的《车队》,相对于当年出品的经典好莱坞电影来说,《车队》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烂片,大家照样看得津津有味。在这些日美电影中,中国观众看到是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人,很多细心的观众特别注意影片中的细节:高楼大厦、街道数目、商店、小汽车、网球场,人们的服饰、举止神态,以及灯红酒绿的夜生活……这些景象击中了刚从蒙昧中醒来的我们,既向往又有点不舒服。

在音乐方面,那几年对我们有冲击最大的是澳洲广播电台的音乐节目和邓丽君的歌曲。

79年代末,我正在上中学,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班里几位同学迷上了澳洲广播电台的节目,我跟着迷了大半年,后来因为学习紧张才作罢。每晚7点到7点半,澳广有个听众点播歌曲节目,每次播出六七首中文流行歌曲,我至今还记得几位奥广主持人的名字:贾凡、马健媛、林慧卿、王恩禧…..他们的普通话不甚标准,但听起来舒缓、柔和、亲切,跟我们习以为常的铿锵调门完全不同。

在澳广的节目里,我们接触到了一批70年代活跃的歌手:东南亚的黄晓君、张小英、马艾妮、黄清元、罗宾……台湾的邓丽君、凤飞飞、刘文正、银霞、黄莺莺、尤雅、青山、杨燕、欧阳菲菲……经常听到的歌有《当月亮升起的时候》、《情诗写在彩云上》、《忘记了》、《苹果花开的时候》、《爱的路上千万里》、《怕分离又分离》、《追》、《春湖》……

这些纯粹的靡靡之音,几年前屡被老师告诫绝对不敢碰的东西,听得我们如痴如醉,大有偷吃禁果的快感。当时有一首歌叫《爱的祝福》(马艾妮),印象非常深刻:

“献给你花一束,代表真心的祝福,从此分隔天涯路,两地长相思。离别愁绪一丝丝,挡也挡不住,但愿明年花开时,春光莫虚度,有情人终成眷属。同心协力来创造,美满的归宿。”

按现在的眼光看,这首歌的词、曲和演唱都跟平常,不知道为什么会受到中国听众的钟爱,点播率极高。估计是因为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这种风格的曲调和歌词,这些70年代的海外流行歌曲或许庸俗浅薄,没有格调也没有深度,但对我们这些与世隔绝多年的人来说,那种新鲜、奇妙的感觉是无法言说的。

在澳广经常露面的歌手中,邓丽君的歌播出得很频繁,记得当时点播较多的歌有《路边的野花不要踩》、《美酒加咖啡》、《何日君再来》……不过,奥广并不是我们接触邓丽君的唯一渠道,下一节就来聊聊70年代末期邓丽君歌曲的流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22: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20,邓丽君歌曲的流行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划了一个圈……”,1979年的那个春天发生了很多事,并不只是划了一个圈而已:《告台湾同胞书》发表,邓小平访美,南线闪击战,西单人行道上人群攒动,小泽征尔率波士顿交响乐团来访,中央决定试办经济特区……而在民间,从1979年初开始,邓丽君的歌曲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流传扩散,奠定了她无可取代的崇高地位。

邓丽君的歌主要是以录音带转录的形式在民间传播的,传播的速度的范围非常惊人,我记得在我们那个偏远的省分,周围没有人见过邓丽君的原版母带,都是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传来的儿孙带,再转录N次,一传十,十传百,像老鼠会一样蔓延(这也造成了砖头式盒式录音机以及录音磁带的普及,当时流行的三洋录音机和TDK磁带大概是日本产品第一次涉足中国消费品市场,惊人的畅销),传到我们手里已经不知道是第几代了,这些音质已严重受损的磁带,照样让我们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我已记不得听过多少邓丽君的歌曲磁带,从早期的民歌小调到70年代末的日本改编曲,听得兴致盎然。当时有人用心制作了一盒邓丽君精华集锦,人手一盒,很受大家的欢迎,我还记得这盒集锦的大致顺序:《香港之夜》、《小村之恋》、《月亮代表我的心》、《你怎么说》、《雨不停心不定》、《谢谢你常记得我》、《再见,我的爱人》、《黄昏里》……这些歌里,《香港之夜》特别打动了我们:

“夜幕低垂,红灯绿灯,霓虹多耀眼,那钟楼轻轻回响迎接好夜晚。避风塘多风光,点点渔火叫人陶醉。在那美丽夜晚,那相爱人儿伴成双,他们拍拖,手拉手情话说不完,卿卿我我情意绵绵,写下一首爱的诗篇。Hongkong Hongkong,和你在一起,Hongkong Hongkong,我爱这个美丽晚上,有你在我身旁。”

夜幕霓虹,红灯绿灯,点点渔火,说不完的情话……这些意象如此的陌生,又是如此的动人,这是难以企及的美好生活的表征,对我们这些青春期少年具有致命的吸引力,满足了我们潜意识里的需求,还有对境外生活方式的向往和想象。邓丽君的歌打开了一扇小小的门,让我们了解或者想象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在那个万物复苏的年代,邓丽君作为当时境外流行音乐的代表人物登陆成功,是偶然也是必然,当时的社会氛围需要这样的人物和作品来调剂一下干涸的精神生活,就算没有邓丽君,也会有苏丽君、蔡丽君、齐丽君席卷而来。

有趣的是,由于信息的缺乏,我们对邓丽君的个人情况一无所知,连她来自什么地方都不确定,有说香港的,有说日本的,有说台湾的,也有说新加坡印尼的。没有人知道她长什么样子,甚至有人写信到澳广去问主持人,主持人说邓是“圆脸”、“笑起来很甜美”,于是我们私下里忖度,邓的嗓子这么棒,容貌也应该不差,一直到了1980年夏天,才在一份香港旅游手册的唱片广告上一睹邓丽君的庐山真面目。

邓丽君走红之后,邓的独特唱法也跟着走红,不知道有多少日后的巨星以模仿邓起家。1979年末,沈阳歌舞团来本地演出,有一位叫张小梅(张晓梅?)的歌手以标准的邓腔演唱了邓丽君的早期小调歌曲:《小小水仙花》、《心爱的马车》、《向日葵》等,受到观众近乎狂热的欢迎,现场的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经久不息。就这样,70年代在邓丽君和模仿邓丽君的歌声中宣告结束……

(全文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6 21: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1楼数帆老人于2009-03-02 22:17发表的 :
1977年之后,电视逐渐普及,成为传播音乐作品的另一个主要平台,代表性的作品为数不少:《太阳岛上》、《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哈尔滨的春天》)
.......
这些歌唱红了哈尔滨,唱红了太阳岛。从此哈尔滨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大都会,现在已经大的连本地人都不敢说熟悉它的每个角落了~~~而太阳岛,那个原本荒凉的小岛,现在简直没有一丝原来的那种野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5-1-10 02:57 , Processed in 0.176328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