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数帆老人

[【活动】] 【原创首发】我爱北京天安门――说说70年代的音乐生活(连载)(我们的民俗文化征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3 17: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3 18: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谢谢数帆老人的精彩文章带给我许多回忆~~~
其实文革时的许多歌曲,和现在的流行的摇滚歌曲很相像的~~~这句话乍听可能无法想象,可是细琢磨,确实很像~~~所以才会有翻唱潮兴起吧~~~

比如老师文章中所举这段:类似的战歌还有一首非常出名,第一集《战地新歌》的最后收入了反美歌曲《全世界人民一定胜利》:“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怕人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历史规律不可抗拒,不可抗拒。美帝国主义一定灭亡,全世界人民一定胜利,全世界人民一定胜利。”

这首歌用现在的Rap-Rock( 说唱摇滚 ) 的节奏来演唱,也很上口~~~配上那种流行的沙哑嗓音竟然是一种说不出的异样感觉~~~
我把歌词补全,是因为Rap一说起来被打断真的很难受,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3 19: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上世纪90年代其中的不少歌被翻唱过,历史总是及时提醒人们不要遗忘某些东西。俺刚上学时有些歌词出现在课本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22: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11,“战地新歌”年代(续三)

在越来越险峻的政治氛围里,音乐家们是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创作自己想要的作品,只好奉命写些随大流的东西,翻开第三、四、五集《战地新歌》,歌曲的名字充斥着醒目的政治符号:批林批孔、阶级斗争是个纲,反复辟、反倒退,等等,除少许电影歌曲和少儿歌曲之外,1974~1976年的歌曲创作成绩乏善可陈,在这三集《战地新歌》里,只有两首歌曲堪称优秀,第三集中的《世世代代铭记毛主席恩情》和第五集中的《毛主席的光辉把炉台照亮》。

《世世代代铭记毛主席恩情》改编自新疆锡伯族民歌,节奏欢快灵动,跟寻常的毛主席颂歌相去甚远,如果不注意歌词,会以为是一首极具现代感的流行歌曲(问题是当今的音乐人写不出如此清澈的音乐)。《毛主席的光辉把炉台照亮》的旋律热烈奔放,作曲技巧老辣之极,给人一种遒劲之美的享受,曾经被改编成小提琴独奏曲,很受欢迎。该曲署名“上海市冶金工业局歌曲创作学习班词曲”,不知道有没有人考证过,背后是哪一位高人操刀。

在每一集《战地新歌》里,都会安排几首台湾题材的作品,歌词的主题差不多,隔空造车,发挥的余地不大。不过这是个相对安全的领域,作曲家有一定的自由度写出不错的作品,比如第二集里的《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这首歌的旋律时而委婉,时而激昂,有大歌的气势,很多歌手唱过这首歌,在大陆传播很广,台湾同胞们听没听过就不得而知了。另一首《红太阳一定要照亮台湾》选用了高山族民歌的元素,非常别致。

台湾主题的歌曲创作持续到了1976年之后,我手边有一张1978年出的薄膜唱片,收录四首台湾题材歌曲,《我站在高高的阿里山顶》《南来的云哟,南来的风》、《祖国山水紧相连》,基调和以前的作品差不多。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对台政策大转弯,这类作品才消失。此后出现另一类不同主题的作品,名列1979年15首深受听众喜爱歌曲之一的《大海一样的深情》完全以感性的歌词和柔美的音乐取胜,刺激性的语句完全不见了。

70年代上半期,我们还是少年儿童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们的田野》、《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歌唱二小放牛郎》这样朴实动人的少儿歌曲,战地新歌里收录的少儿歌曲多是时代色彩浓郁的颂歌或战歌,充满革命精神,和少年儿童的审美心理不怎么合拍,看这些歌名就知道了:《我们是红小兵》、《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小兵》、《红小兵成长全靠党》、《我们是朝气蓬勃的红小兵》……当年我们这些红小兵扎着红领巾,却享受不到文革前少先队员那种干净纯粹的精神生活,而是像小兵一样上阵打仗:

“叛徒林彪,孔老二,都是坏东西,嘴上讲仁义,肚里藏诡计,鼓吹‘克己复礼’,一心想复辟。嘿! 红小兵,齐上阵。大家都来狠狠批,红小兵,齐上阵,大家都来狠狠批!嘿!”

这首杀气腾腾的《林彪、孔老二都是坏东西》就是我们小学时代的缩影,拜批林批孔运动所赐,我们很早就接触到了《论语》,不必像现代人,要等到电视上开讲才知道“孔老二”的妙处。当年我们不仅读《论语》,还读过《孟子》、《荀子》、《韩非子》以及许多少见的古代文献(当然,儒家典籍是供批判用的,法家典籍是供学习用的),小学时代就基本读通了文言文,以后进了中学受用不尽。

当时的少儿歌曲也有少许精品,轻快动听的《井冈山下种南瓜》(孙海浪词,颂今曲)就被我们视为经典中的经典,百听不厌。至于《我爱北京天安门》,其经典程度,完全可以看作是代表70年代的标志歌曲了……下一节继续聊“战地新歌”时代的音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5 12: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文。

我也挺喜欢红色歌曲的,
无它,
听听唱唱,觉得精神倍儿爽。。。。

最喜欢的是劫夫的《我们走在大路上》:“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看过六七十年代歌谱发现,这首歌的歌词因“政治正确”改过几次,
对比一下新老版本的歌词才明白,为什么现在在网上找这些老歌MP3这么难,尤其是文革及其前后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5 22: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12,“战地新歌”年代(续四)

五集《战地新歌》里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时代歌曲,颂歌之外,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些时代主流题材占了战地新歌的大部分篇幅,其中肯定有不错的作品,只是当年没留下多少印象,现在也没时间和精力去检视哪些作品值得一听,这里就不多说了。

战地新歌年代的另一个景象是器乐的兴盛。林彪事件之后,社会秩序逐渐恢复正常,1972年4月,父母亲被召回原单位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回城之后,家里添了一台唱机,陆续购置了一批小薄膜唱片,多数都是器乐作品,现在手边还残留着几张:大筒齐奏《迎着朝阳去韶山》、《山乡邮递员》,土家族“打溜子”《火车进山寨》;小提琴独奏《前年的铁树开了花》;筝独奏《洞庭新歌》、扬琴独奏《双手开出幸福泉》;二胡独奏《台湾人民盼解放、筝独奏《草原红卫兵》、笛子独奏《草原红卫兵》、板胡独奏《海岛盛开大寨花》、二胡独奏《金珠玛米赞》《喜唱丰收》;芦笙独奏《拉山号子》;筝独奏《东海渔歌》、板胡独奏《家乡的喜讯》,笛子独奏《扬鞭催马运粮忙》《陕北好》、琵琶独奏《浏阳河》、《唱支山歌给党听》……这些五花八门的作品就是当年器乐发展的一部分果实。

1972~1976年,器乐作品的数量没有声乐多,品质则过之。许多器乐作品是从战地新歌改编过来的,去掉了歌词,音乐的品质自然就出来了。当时受到听众好评的器乐作品,除跟样板戏有关的作品外(京剧、舞剧改编的交响组曲,钢琴协奏曲《黄河》),比较出名的有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管弦乐曲《颂歌献给毛主席》、《毛主席走遍祖国各地》、《北京颂歌》,大提琴曲《萨丽哈最听毛主席的话》以及为数不少的小提琴曲:《千年的铁树开了花》、《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毛主席的光辉把金色的炉台照亮》、《毛主席的恩情唱不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庆丰收》、《井冈山上太阳红》……其中《千年的铁树开了花》、《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和《毛主席的光辉把金色的炉台照亮》三首小提琴独奏曲尤为杰出,至今仍是小提琴的经典曲目。

现在回头看,1972~1976年的器乐水准并不低,无论是民族器乐和西洋管弦乐,都取得娇人的成绩,在文革的肃杀气氛和多方限制的创作环境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容易,我猜测可能与于会泳主管文化艺术有关,此人到底是音乐学院教师出身,总还是有那么一点艺术良知和对音乐的追求。

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菁英,战地新歌年代的音乐菁英也不该忘记:男歌手李双江、李光曦、贾世骏,吴雁泽、吕文科、何纪光、马国光、胡宝善……女歌手张越男、马玉涛、徐有光、罗天婵、卞小贞、陆青霜、贠恩凤、邓玉华、邓韵、郑湘娟、边桂荣、韩芝萍……男女声二重唱组合张振富、耿莲凤,演奏家殷承宗、刘德海、潘寅林、闵慧芬……我至今还记得他们在舞台上的身影,歌手站在舞台中央,在小乐队的伴奏下,对着话筒(非活动的话筒)高声歌唱,没有花枝招展的多余动作,也没有虚情假意的观众握手。1980年之后,一批新星崛起,这批70年代的风流人物很快被取代,退出了中心舞台。

当年,老师总是告诫我们,绝对不许偷听低级下流的靡靡之音,谁敢偷听谁就要出事,我们不会也没机会听什么靡靡之音,亢亢之音倒是听了很多,也唱了很多,比较而言,战地新歌年代的亢亢之音实在太多了,本来可以靡靡的音乐应是一股脑儿做成亢亢之音,这就是文革音乐的集体顽症。不过,那个年代也有极少数的几个极品,都出现在那几年的电影中,下一节就来说说1976年之前的电影音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6 10: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汗~~~偶有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数帆老人一直没有提到《阿瓦人民唱新歌》呢?
那首曲子欢快轻松,窃以为非常好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16: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第8节提到过《阿佤人民唱新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6 16: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7楼数帆老人于2009-01-06 16:07发表的 :
在第8节提到过《阿佤人民唱新歌》。
汗~~谢谢数帆老师~~~什么时候有机会听到老师唱这些歌就好了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21: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13,1976年之前的电影歌曲

林彪事件之后,在小回春的气候下,电影事业也开始解冻,当时高层里唯一出身专业电影人的江青当仁不让地主导了电影的复苏,把未及拍成电影的样板戏全部拍完,重拍了几部文革前老片(《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青松岭》《万水千山》《年轻的一代》《渡江侦察记》),并开始拍摄新故事片,一批老电影人复出,谢铁骊、谢晋、凌之浩、崔嵬、于彦夫 、桑弧、李俊、汤晓丹、苏里等老导演纷纷出山开拍新片,一批新的电影明星也冉冉升起。据有关资料统计,1972~1976年10月,一共上映了新故事片76部,不过我印象中应该不止这个数目。

1975年,我多次目击南方某城市的电影院门口人头攒动等退票的壮观场面,那个年头,国人的业余生活不像现在这么多元,看电影就是头号娱乐,国产电影加上朝、阿、罗等友好国家的译制影片,看个新电影跟过节似的,就像某位热衷收集文革电影的网友所言,那是一个个“顶着寒风酷暑在田埂、山坡、球场看电影的难忘夜晚”。当时的主创者们捆着手脚拍电影,很难有什么作为,国产电影无一例外都是“三突出”原则的产物,充斥政治说教和阶级斗争的意味,这样的电影,照样让老百姓乐此不疲。

时至今日,大部分影片的细节都记不得了,记得牢牢的是若干影片中的歌曲,这些歌曲脱离了电影独立流传下来,也刻在我们那一代人的记忆中。为电影制作动听的流行歌曲是中国电影的传统,1972~1976年之间的电影虽然没有发扬光大,至少也没有辱没这个传统。在当年的歌曲创作中,电影是一块飞地,电影音乐人的创作为中国流行歌曲保留了一点元气,也为1976年之后电影音乐的极度繁荣打下了基础,以下就简单盘点一下我钟爱的几部电影中的歌曲:

1,《闪闪的红星》。对我们这代人来说,《闪闪的红星》的地位无可替代,紧凑生动的故事,可爱的小演员,美丽的景色,动听的音乐,造就了这部经典电影,傅庚辰作曲的三首插曲尤为经典。“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李双江演唱的《红星照我去战斗》大概是70年代前期的第一流行歌曲,这首歌把革命的激情、个人的豪情和对祖国风光的赞美之情结合在一起,听起来舒服,唱起来也舒服,“小小竹排”至今仍是KTV里点唱率最高的70年代歌曲。女生独唱《映山红》是一首标准的抒情歌曲,就其旋律而言,无论放在那个年代都是头等的流行歌曲。《映山红》的前半部分舒缓、温柔、真挚,有一种梦幻的味道,感人至深,原唱者邓玉华的表现也很出色,完美地诠释了这首难得一见的好歌。童声合唱《红星歌》是电影主题歌,主题旋律贯穿影片始终,虽说不如前面两首影响大,但对我们这些当年看过多遍的观众来说,听到这熟悉的旋律,就会想起潘冬子,想起电影中遥远的红军时代。

2,《海霞》。《海霞》是由北影厂老导演谢铁骊改编、编剧并筹备拍摄的,此后谢导不停地调去拍样板戏,最后由钱江等几位导演合作完成,影片的抒情风格与当时的主流审美观相距甚远,在送审时受到于会泳一伙人的多方刁难,险遭枪毙,在邓小平的干预下才得以短暂上映,颇受观众的好评,特别是插曲《渔家姑娘在海边》,唱遍了大江南北,红极一时。“大海边,沙滩上,风吹榕树沙沙响。渔家姑娘在海边,织呀织渔网,织呀幺织渔网……”,王酩作曲的《渔家姑娘在海边》富有南国民歌风味,安谧,柔和,不疾不徐,优美动听,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意的音乐图画,听这样的歌曲让人身心舒畅,尤其在当时那个战斗的氛围里,这样抒情好听的歌曲分外突出,想不红都难,果然不出意外地一直红到了今天。《渔家姑娘在海边》大概是是最受翻唱族青睐的作品,这些年来,我至少听过20种以上的翻唱版本,各种唱法的都有,个人觉得,与原唱陆青霜略显激越的风格相比,当下以柔美唱腔取胜的翻唱版也许更符合原作的意境。总之,《渔家姑娘在海边》是70年代流行歌曲的极品,有这样的歌曲,那个苍白的音乐年代也不至于太过不好意思……下一节继续聊1976年之前的电影歌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7 12: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9楼数帆老人于2009-01-06 21:51发表的 :
13,1976年之前的电影歌曲

林彪事件之后,在小回春的气候下,电影事业也开始解冻,当时高层里唯一出身专业电影人的江青当仁不让地主导了电影的复苏,把未及拍成电影的样板戏全部拍完,重拍了几部文革前老片(《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青松岭》《万水千山》《年轻的一代》《渡江侦察记》),并开始拍摄新故事片,一批老电影人复出,谢铁骊、谢晋、凌之浩、崔嵬、于彦夫 、桑弧、李俊、汤晓丹、苏里等老导演纷纷出山开拍新片,一批新的电影明星也冉冉升起。据有关资料统计,1972~1976年10月,一共上映了新故事片76部,不过我印象中应该不止这个数目。

1975年,我多次目击南方某城市的电影院门口人头攒动等退票的壮观场面,那个年头,国人的业余生活不像现在这么多元,看电影就是头号娱乐,国产电影加上朝、阿、罗等友好国家的译制影片,看个新电影跟过节似的,就像某位热衷收集文革电影的网友所言,那是一个个“顶着寒风酷暑在田埂、山坡、球场看电影的难忘夜晚”。当时的主创者们捆着手脚拍电影,很难有什么作为,国产电影无一例外都是“三突出”原则的产物,充斥政治说教和阶级斗争的意味,这样的电影,照样让老百姓乐此不疲。
.......
深有同感~~~
我甚至觉得,一首《渔家姑娘在海边》可以与30年代的经典《渔光曲》媲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7 22: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14,1976年之前的电影歌曲(续)

3,《南海风云》。1974年1月,在刚刚复出的邓小平运筹帷幄下,中国海军南海舰队打了一场自卫反击战,一举收复了西沙群岛,这一战是我海军成军以来第一次与外国海军作战,以劣势装备取得辉煌的胜利,展现了我军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实力和意志,实在打得漂亮。战后,诗人张永枚和作家浩然远赴西沙体验生活,张永枚的长诗《西沙之战》和浩然的小说《西沙儿女》广为传播,影响很大;由年轻的唐国强主演的电影《南海风云》迟至1976年夏才拍竣上映,影片刚开始即出现吕远作曲的《西沙,我可爱的家乡》:“哎罗,哎罗,哎罗,在那云飞浪卷的南海上,有一串明珠闪耀着光芒,绿树银滩风光如画,辽阔的海域无尽的宝藏。西沙,西沙,……”,宽广抒情的旋律,吕文科和卞小贞温暖甜美的歌声,搭配美丽如画的南海风光,大气又提气,极具感染力,令人心旷神怡。这首歌也是我心目中的极品,在70年代歌曲的个人排行榜上,仅次于《渔家姑娘在海边》。

4,《创业》。《创业》是70年代电影的力作,遭遇江青一伙的百般围剿,甚至上演过告御状的一幕。此片刚上映时,学校领导组织全校师生集体观看,看过之后,大家都被震到了,一致认为,《创业》是几年来拍得最好最煽情的一部,官方一定会大力宣传使之成为经典名片,没想到上映不久就被禁映了,江青一伙不按牌理出牌,大大出于我们的意料。插曲《满怀深情望北京》出现在54分钟,领导为石油工人送来了毛主席的《矛盾论》、《实践论》,主人公周挺杉捧着书深情的说:“透顶青天,脚采荒原,我们创业,就靠这两论,学一点儿好比翻一座山,我们要翻山越岭去见毛主席……”,接着,边桂荣的歌声响起:“青天一顶星星亮,荒原一片篝火红,石油工人心向党,满怀深情望北京……”,歌、情、景交融,把石油工人改天换地的战斗豪情渲染得淋漓尽致。在现代语境下,这样的台词、歌词当然是不合时宜的,回首过去,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历程不应该忘记,但显然已经很少有人提起了。

5,《青松岭》。《青松岭》属于老片重拍,完成于1973年,记得是第一批上映的新故事片之一,很受观众欢迎。该片讲的是公社年轻社员学习赶大车,跟投机倒把倒卖私货的坏分子斗争的故事,李仁堂饰演的张大爷,坏分子钱广,“惊马”一场戏都很经典,更经典的是插曲《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长鞭哎,那个一甩,啪啪地响哎,哎咳咿呀,赶起了那个大车出了庄哎咳哟……”,年纪稍长的人应该还记得,这首歌当年是多么的红,我记得当时开联欢会,无论大人还是小孩的,必唱“长鞭哎……”,都会赢得满堂喝彩,把战地新歌都算上,恐怕也不抵这首歌脍炙人口。

6,《决裂》。1976年之后,反映共产主义大学新式办学的《决裂》被列入江青集团“阴谋文艺”的名单受到批判,不过改片上映的时候,我们倒是兴致勃勃,其中几场戏记得很清楚,郭振清饰演的校长高举起考生长满茧子的手:“你录取了!”,还有葛存壮饰演的老教室摇头晃脑地讲解“马尾巴的功能”,令人忍俊不禁,葛老爷子演过很多小角色,“马尾巴的功能”恐怕是他很得意的一个。吕远、唐诃作曲的插曲《共大赞歌》既好听又有气势,很好地烘托了影片的主题,让我们以为今后的教育之路就这么走下去了。《共大赞歌》前半部分的女声出自郭兰英,在我的记忆中,那些年好像并不常见郭兰英公开演出。

其他电影歌曲也有不错的,《南海长城》插曲《永远不能忘》、《春苗》插曲《春苗出土迎朝阳》、《艳阳天》插曲《万众一心奔向前》、《红雨》插曲《赤脚医生向阳花》、《长空雄鹰》插曲《金达莱》等等,都给当时的观众留下印象,值得一说的是,这些电影的政治倾向和创作手法或许可议,但音乐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探索应该得到敬重,特别是他们向民歌取材的传统,如今继承下来的音乐人应该不多了/……下一节聊聊70年代的外国电影音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7 23: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想不到我印象最深的是创业的主题歌~~~其余的都模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8 20: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15,70年代的外国电影音乐

前些天和一位同龄的网友聊起电影,此君说他电脑里积攒了几十部世界名片,没时间也没心情看,言下不胜唏嘘。回想起我们的少年时代,当年的那些“世界名片”给我们带来多少快乐的时光,所谓“世界”不过就是越南、朝鲜、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这些国家就是我们心目中的“世界”。越南电影大枪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这些在世界电影史上连个小指头的位置都没有的外国电影,是那个年代最重要的精神食粮,因为有了这些友好国家的电影,那些年过得并不寂寞。

因为时间久远,早年看过的越南电影已经记不清楚了,好像看过《回故乡之路》和《琛姑娘的松林》,电影里的音乐没有印象了,只记得电影里的女兵、女游击队员个个是美女。与深受《南方来信》影响的老三届一代相比,越南电影以及电影里的越南战争对我们的影响并不大。

阿尔巴尼亚电影看过很多,《宁死不屈》、《海岸风雷》、《广阔的地平线》、《地下游击队》、《战斗的早晨》、《脚印》、《勇敢的人们》、《第八个是铜像》、《在平凡的岗位上》、《战斗的道路》……二战题材的阿尔巴尼亚电影尤其受到欢迎,“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深入人心,《宁死不屈》里的插曲《赶快上山吧,勇士们》也颇受哥哥姐姐们的好评。在这些电影中,我最喜欢《第八个是铜像》,欣赏优雅美丽的医生女儿,也欣赏它不同一般的叙事方式。当年的阿尔巴尼亚是欧洲的明灯,跟我们特别友好,当然很快就不友好了。

罗马尼亚电影是我们那一代少年的最爱,《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和《巴布什卡历险记》的紧张、刺激、兴奋,至今难以忘怀。《多瑙河之波》、《爆炸》、《斯特凡大公》、《勇敢的米哈依》、《最后一颗子弹》、《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都是当年的大片,看这些电影确实如过节一般。音乐传记片《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篇幅很长,里面有大量结构复杂的管弦乐和小提琴音乐,我们听得迷迷糊糊,也因此对古典音乐有了一点概念。1976年之后,《沸腾的生活》、《侦察英雄》、《复仇》、《橡树,十万火急》等罗马尼亚电影继续上映,我还记得《沸腾的生活》有一段主题音乐特别迷人。

当年放映的朝鲜电影最多,至少在30部以上,。朝鲜电影跟中国电影类似,很喜欢在电影插曲上下功夫,《卖花姑娘》、《血海》、《摘苹果的时候》、《一个护士的故事》、《金姬和银姬的命运》、《南江村的妇女》、《鲜花盛开的村庄》、《轧钢工人》等经典名片中的歌曲,悠扬悦耳,优美动听,极受国人好评,朝鲜歌曲中淡淡的忧伤味道,纯粹的抒情曲风是当年雄纠纠的中国歌曲中根本望尘莫及的,这让中国观众如获至宝,有很多中学毕业生带着抄满朝鲜歌曲的笔记本下乡插队,朝鲜电影中的歌曲成为70年代国人音乐生活的另一个源头,那些熟悉的旋律也就一直铭刻在70年代过来人的内心深处。

朝鲜民族能歌善舞,音乐细胞发达,音乐人才辈出(比如支援中国音乐的郑律成、金凤浩),我比较过朝鲜南北方的音乐,发现有很显著的不同,朝鲜北方的音乐有本地民歌的影响,也有苏联和日本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普通听众都能轻易辨识出朝鲜音乐独特的韵味。70年代那批朝鲜电影的音乐展现了朝鲜音乐界的雄厚实力,让人羡慕不已,而当年朝鲜的建设成就更让我们羡慕,从朝鲜电影中看到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平壤,整洁的街道,西装笔挺的市民,还有丰收的苹果园,鲜花盛开的村庄……朝鲜人民的幸福生活让我们震撼,可以说,朝鲜电影满足了我们对中国未来的美好想象。30多年过去了,现在已是当初的未来,中朝两国的世事变迁是我们当年绝对想不到的……下一节说说难忘的1976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8 20: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哎~~怎么没有《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那首: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8 22: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是1977年上映的,属于另一个时代,以后会讲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0 20: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16,难忘的1976年

提到1976年,就算再不信邪的人也要信那么一点儿。这一年的元旦发表了毛主席的两首词,社论的矛头直指“党内那个不肯悔改的走资派”,当我们听到中央台的播音员用激昂的语气朗诵“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时,都以为又是一轮新的政治运动,谁也不会想到这一年竟会如此的惊心动魄:

1月8日,周总理逝世,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悲壮一幕前所未见;3月8日,吉林省突降陨石雨;3月底,南京的大学师生发起抗议江青集团的活动;四月初,四五运动爆发,邓小平下台,华国锋被确定为接班人,“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如火如荼;5月,云南连续两次强烈地震;7月6日,朱德委员长逝世;8月28日,唐山大地震;9月9日,毛主席逝世;10月6日,江青集团被捕,华国锋接任党中央主席、军委主席……天地翻覆,竟至于斯!

在1976年这个历史转折的年头,中国人民品尝尽了世间百味:悲伤、愤怒、惊惧、哀痛、惶惑,兴奋……天,地,人,事,一个个意想不到的磨难在这一年接踵而至,国人的承受力已到了临界点,当十月的胜利突如其来时,人们再也按奈不住狂喜的情绪,敲锣打鼓,冲上街头,10个月前悲伤的十里长街变成了欢乐的海洋,一位年轻的、健康的、神采奕奕的新领袖在天安门上向群众挥手致意,所有人都意识到,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在欢庆胜利的锣鼓声中,又是音乐率先传递了新桃换旧符的信息,郭兰英、王昆、王玉珍、常香玉等老艺术家登上了新时代的舞台,引吭高歌许多暌违已久的老歌,还有怀念三位伟人、歌颂华主席、歌颂粉碎四人帮的新歌,受到英雄般的欢迎。特别是郭兰英唱的《绣金匾》,加进了怀念周总理的歌词:“三绣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鞠躬尽瘁为革命,人民热爱您。”唱到这一段时,郭兰英总是放慢节奏,眼角闪着泪花,唱得如泣如诉,观众为之动容,台下总是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此情此景,让人百感交集。现在回头看,当时台上台下交织的怀念之情表达了民众强烈的心声:厌倦了不断革命的日子,高度认同周总理的治国理念――理性、稳健、务实,把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这就是30年改革开放的民意基础。

在1976年最后几个月的舞台上,郭兰英还唱了《南泥湾》、《坚决拥护华主席》、《交城的山交城的水》,王昆唱了《白毛女》、《刘胡兰》选段,王玉珍唱了《洪湖水浪打浪》,常香玉则用河南梆子演唱了郭老的《水调歌头 粉碎四人帮》:

“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政治流氓、文痞,狗头军师张。还有精生白骨,自比则天武后,铁帚扫而光!篡党夺权者,一枕梦黄梁。  野心大,阴谋毒,诡计狂。真是罪该万死,迫害红太阳。接班人,是俊杰。遗志继承果断,功绩何辉煌!拥护华主席,拥护党中央。”

郭老一生作词无数,应该以这首词填得最为怡然心旷。常香玉的唱腔高亢婉转,完美演绎了全民的欢欣之情。如清秋子先生所言,我们这一代人没赶上“剑外忽传收蓟北”,也没赶上“满城尽带黄金甲”,只赶上了““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那种解脱感确实难以言表。

一个多灾多难的年头以喜剧收尾,天安门上的伟大领袖换成英明领袖,继续指引我们向前进,当时不知道前方的路况怎么样,只知道会很好。我们对未来的希望很务实:心情舒畅,不要担惊受怕,过好日子,读好书,听好音乐,看好电影……

(本文第一部分完毕,年后继续撰写第二部分,谢谢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0 22: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5楼数帆老人于2009-01-08 22:32发表的 :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是1977年上映的,属于另一个时代,以后会讲到的。
呵呵,越来越清晰的回忆~~~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 09: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无论现在人们怎么看,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这一段时间的中国文化并非是空白,更不是一无是处。随着历史发展,今昔对比,人们将会对那段历史的价值给出恰当的评价。
  本文的价值不仅仅限于介绍那个年代的一些歌曲作品,也不仅仅是涉及一些人的命运,更重要的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历史比较的基础。社会流行会时时在变,阶段性的还可以看出流向。从文革时期的革命歌曲,到改革开放初期邓丽君;从西北风,到RAP。只有经过比较,才能有鉴别。而比较的基础是社会实践,特别是人们亲身实践。相对于历史阅历丰富的老人,一些青年人的先天不足就是缺乏亲身实践,缺少比较,也就容易盲目。解决得办法就是多看,通过数帆老人这样的文章来“模拟实践”,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青年人的弱点。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以为数帆老人的文章很有价值,投一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 22: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17,“十七年”的归来

关于1976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以及戏剧性的大转折,不知道后人会怎样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年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之大将会越来越难以估量。对我们这些过来人来说,当时无法预计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只是本能地感觉到:变天了!1976年之前,老百姓持续不断地生活在大批判的氛围中,整天念叨着“警惕走资派复辟资本主义”,绝没想到居然一夜之间真的“复辟”了。

“复辟”首先从电影开始。1977年元旦,6部文革前出品的电影――《东方红》、《洪湖赤卫队》、《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天山的红花》、《秘密图纸》解禁上映。很快,《大浪淘沙》、《甲午风云》、《林则徐》、《李时珍》、《上甘岭》、《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冰山上的来客》……数以百计的老片子蜂拥而至,甚至连《早春二月》、《舞台姐妹》这样的著名毒草也解禁了,几个月前只有区区几部革命电影可看,几个月后的电影多到看不完。同样是革命电影,味道完全不一样,如果这就叫复辟,怎一个爽字了得!

随着十七年电影而来的是一批经典的电影歌曲:《我的祖国》(《上甘岭》)、《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和《怀念战友》(《冰山上的来客》)、《人说山西好地方》(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铁道游击队》)、《蝴蝶泉边》(《五朵金花》)、《九九艳阳天》(《柳堡的故事》)、《谁不说俺家乡好》(《红日》)、《送别》(《怒潮》)、《婚誓》(《芦笙恋歌》)、《让我们荡起双桨》(《祖国的花朵》)……好歌数不胜数,这些作品在文革前风靡过,如今再度风靡;对前辈们来说是幸福地怀旧,对我们这一辈来说则是幸福的初次聆听经验。

有几部音乐片印象深刻,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囊括了革命史上所有的经典作品,像一次盛宴,十几年前做的菜,十几年后端出来还新鲜热乎着,色香味具全,大合唱《社会主义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国际歌》气壮山河,令人动容。《洪湖赤卫队》里的《洪湖水浪打浪》再次流行,音乐故事片《刘三姐》、《阿诗玛》让观众耳目一新,特别是《刘三姐》,音乐、故事、表演无一不佳,堪称经典中的经典,我至今没见过哪部国产音乐片接近《刘三姐》的水准。

在人们尽情享受老电影歌曲的同时,一批文革前创作的歌剧选曲、创作歌曲、改编民歌、少儿歌曲等各种类型的作品也陆续挖掘出来:《红梅赞》、《珊瑚颂》、《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克拉玛依之歌》、《马儿啊你慢些走》、《康定情歌》、《在那遥远的地方》、《草原之夜》、《敖包相会》、《我们的田野》、《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听惯了口号式的、硬邦邦的文革歌曲,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我们的音乐家也会创作政治色彩不那么强而又非常好听的作品,这些经过时间考验的作品时隔多年再次流行,仍然魅力十足。

1976年的转折标志了新时期文艺复兴的到来,“兴”之前自然先从“复”开始,1977年成了十七年作品回归年,文革前十七年的文艺作品全方位的归来,文学、电影、戏剧、音乐,昔日的毒草摇身变为今日的香花,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只有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时期可以比拟。当我们接触到这些优秀的作品,不禁感慨万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1977年还发生了一个插曲,这年夏天,铁托元帅来访,这可是当时唯一还在世的二战领袖!在电视上看到的铁托,气宇轩昂,不怒而威,派头十足。随着铁托的来访,多年前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中断的中南交谊恢复了,这一年放映了两部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轰动一时,《桥》的插曲是当时超级热门的流行曲,后来才知道,这首《啊朋友再见》原来是改编的意大利歌曲……下一节聊聊音乐生活的新气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 18:26 , Processed in 0.25775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