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cuplav

[原创其它♡] 家乡的房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18 00: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9楼cuplav于2008-10-17 23:33发表的 :
謎底揭曉:山西民居
這個房子是我家鄉石評梅女士的故居——石家大院,名氣并不大,不過還是頗有山西大院的特點的,整個大院依山而建,高墻大宅,院院相連,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建筑群,這個大院是北方傳統的四合院的形式,是清代的建筑風格。
據說,這些雕花,還有一道道的門都是有講究的,可惜我不懂。慚愧
恩,三楼的那个老鼠拉葡萄的雕刻,就是山西大院常见的~~代表子孙兴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8 01:29:51 | 显示全部楼层
砖雕是用借代、隐喻、比拟、谐音等手法传达吉祥寓意,图中的那个砖雕中的葡萄意味着多子多孙,葡萄百子是砖雕的常用题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8 01: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砖雕是山西民居的一大特色,尤其在晋中一带比较常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13: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很有讲究,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8 18: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9楼cuplav于2008-10-17 23:33发表的 :
謎底揭曉:山西民居
這個房子是我家鄉石評梅女士的故居——石家大院,名氣并不大,不過還是頗有山西大院的特點的,整個大院依山而建,高墻大宅,院院相連,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建筑群,這個大院是北方傳統的四合院的形式,是清代的建筑風格。
據說,這些雕花,還有一道道的門都是有講究的,可惜我不懂。慚愧
是说房子吗?石評梅这个人还是有些名气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8 18: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石评梅(1902年—1928年9月18日)是中国现代女作家中生命最短促的一位。山西省平定县城里人。乳名心珠,学名汝璧。因爱慕梅花之俏丽坚贞,自取笔名石评梅;此外,用过的笔名还有评梅女士、波微、漱雪、冰华、心珠、梦黛、林娜等等。石评梅之父石铭(又名鼎丞),系清末举人;石评梅之母,是父亲的续弦,均视其为掌上明珠。石评梅自幼便得家学滋养:父亲为她发蒙,课之以“四书”、“诗经”。除家教外石评梅先后就读于太原师范附小、太原女子师范,成绩优异。她除酷爱文学外,还爱好书画、音乐和体育,是一位天资聪慧、多才多艺的女性。
  1919年,“五四”运动将刚刚读完师范的石评梅召唤到古都北京。她原拟报考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但由于那年国文系不招生,便改报体育系。在女高师读书期间,她结识了冯沅君、苏雪林等,并同庐隐、陆晶清等结为至交。在“五四”高潮的岁月里,她们常常一起开会、演讲、畅饮、赋诗,所谓“狂笑,高歌,长啸低泣,酒杯伴着诗集”,甚是浪漫。尽情分享着精神解放的快意。也正是在此“浪漫”中,她们闯入了文学的门槛。石评梅亦开始在《语丝》、《晨报副刊》、《文学旬刊》、《文学》,以及她与陆晶清参与编辑的《妇女周刊》、《蔷薇周刊》等等报刊上发表散文、诗歌、小说和剧本。
  1923年秋天,石评梅在北京女高师毕业后,留校任该校附中女子部主任兼国文、体育教员。其间与已有妻室的高君宇相恋,1925年3月,高君宇因过度劳累,一病不起,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高君宇的死,使评梅痛悔交加,自此,石评梅便常在孤寂凄苦中,前来高君宇墓畔,抱着墓碑悲悼泣诉。
  1928年9月18日,评梅猝患脑膜炎,医治无效,于9月30日亦死于当年高君宇病逝的协和医院。她死后,友人们根据其生前曾表示的与高君宇“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的愿望,将其尸骨葬在君宇墓畔。
编辑本段主要作品
  石评梅终年不满二十七岁;她的创作生涯仅仅六年。诗歌、小说、剧本、评论等体裁,她都曾驾驭过;但其成功却在散文。在她去世后,其作品曾由庐隐、陆晶清等友人编辑成《涛语》、《偶然草》两个集子,分别由盛京书店(后又改由北新书局)和文化书局出版。1983年,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又整理出版了三卷本的《石评梅作品集》。第一卷为散文,收入《涛语》、《偶然草》,以及过去未收入的作品;第二卷为诗歌、小说;第三卷为剧本、长篇游记、书信。同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综合性的《石评梅选集》。
编辑本段作品赏析
  石评梅的作品不仅有缠绕不清的哲学臆病和清冷的悲哀色彩,而且在感情的层面上更为脆弱更为哀苦,通篇充满了“冷月、孤坟、落花、哀鸣、残叶”等冷艳的词汇,她的作品仿佛是一串串泪珠汇成,可谓满纸辛酸泪。然而她的善感与抑郁的气质并不妨碍她对女性命运和人生的思考,而是从悲观主义的角度循着情感的悲哀逻辑进行思辩与觉悟,表现一种极热烈又悲哀至极的呐喊。庐隐曾评价她说,石评梅注定了她是悲剧中的主角。她经历了幻想到现实痛苦与虚幻、失望、渴望到仇恨、破坏、反抗的全部悲剧起落的连续过程、情感苦旅和这中间巨大的思考时空,她的散文就是她心迹的真实记录。
编辑本段才女逝世
  她的逝去,对中国现代文学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她才情并茂、文华出众、极有见地,令当时乃至现在的人折服。她的文学创作体悟非常,在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的涉猎也相当广泛和深入。她的全面修养和综合的审美眼光激发了她们的艺术创造力,这对加强作品厚度,提高作品品位,使文化氛围达到更浓郁的效果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大众喜欢她的作品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对于当今的创作者来说更是一个鲜明的比照。
  石评梅和高君宇
  石评梅和高君宇是本世纪二十年代著名的作家和革命活动家。他们的高风亮节、纯情俊逸,使他们共同走过了一段执着追求的路。他们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是千载难逢、万年少有的金坚玉洁的生死恋情,是他们用生命谱成的一曲震撼人心的爱情悲剧。高、石的爱情虽然像闪电、像慧星般迅逝,但它永远放射着凄艳动人、璀璨夺目的美丽光芒!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开头的话
  朋友,你去过北京陶然亭公园吗?你可曾注意到:园内的西湖之滨、中央岛西北山麓丛林之中,有两幢汉白玉石碑吗?那里,埋葬着两个当年声名显赫的青年——高君宇和石评梅。
  石评梅,山西平定人,1919年她十七岁的时候,考入了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担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女子部学级主任。从教之余,她努力于文学创作,才华横溢,著作甚丰,成为“五四”新文化开创时期的北京著名女作家。
  评梅初恋受挫,心灵受到极大的创伤,加之“五四”退潮,使她在感情的痛苦中煎熬,在彷徨与进取中挣扎。这时,她结识了高君宇。
  高君宇是我党早期的革命活动家。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五四”运动中他和许德珩、匡互生等学生代表率先冲进赵家楼,他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1920年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他被推为第一任书记;他是建党时期的第一批党员;曾经当选为“二大”的中央委员;他曾经兼任中国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总务股主任,致力于国共合作反对军阀政府;他曾经是孙中山的秘书,在广州协助孙中山镇压企图推翻革命政府的商团叛乱;他曾经是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热忱的“红娘”……。
  高君宇和石评梅经过几年的交往产生了极其真挚纯洁的感情,君宇曾在红叶上题诗表白自己对评梅的爱情,但是却遭到了评梅的拒绝。这说明初恋的挫折在评梅心里留下了多么深的创伤和她对人生深重的疑虑。直到君宇病危,评梅才以真心相许。可惜,君宇积劳成疾,1925年春突然病逝,年仅二十九岁。依照他生前的嘱托,评梅把它安葬在北京的陶然亭畔。
  君宇的死,使评梅感情上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几乎痛不欲生;君宇的死使她真正认识到:君宇是一个伟大而多情的英雄,只有他才是她忠诚的情人,才是她生命的盾牌,才是她灵魂的保护者!她决心把自己的青春和爱,全部献给死了的君宇;她决心走君宇的路来纪念君宇。她每个星期天和清明节都要到陶然亭畔君宇的墓前,挥泪祭洒,悼亡追悔。她说她和君字“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这样,过了三年多,评梅终因悲伤过度,于1928年秋病逝,死时才二十六岁。
  评梅的朋友们根据她生前的遗愿,把她和高君字并葬在一起。当时在古老的北京城,街谈巷议,相互传颂,经年不衰,一时传为佳话。
  1956年周恩来总理曾经强调保存“高石之墓”,他说“革命与恋爱没有矛盾,留着它对青年人也有教育”。
  1982年邓颖超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说:“我和恩来同志对高君宇和石评梅女士的相爱非常仰慕,但他们没有实现结婚的愿望,却以君宇同志不幸逝世的悲剧告终,深表同情。……缅怀之思,至今犹存。”
  陶然亭的“高石之墓”,记载着两个年轻人的爱情与痛苦,和他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艰难历程;记载着一个凄艳动人的爱情悲剧。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是这个石评梅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21: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就是这个石评梅,她和高君字缠绵悱恻的爱情让人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8 22: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为什么cuplav兄拍摄的大门没有栓马桩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8 22: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不过,第三张是不是要翻转9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22: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印象中那个不是正门,下次回老家我留神看看,门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2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发几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22: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走马观花的拍了一些照片,但相关知识却没了解多少,抱歉抱歉
下次回家一定补上,顺带宣传下山西文化,^_^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8 23: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美了, 倾听历史行走的声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9 03: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皖南民居,皖南民居要比它精致,感觉是山西民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8 11: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想去住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4 20:07 , Processed in 0.15549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