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837|回复: 39

[【辩证轩】] 语文课简记(高中第三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7 08: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曾在初中授徒三届9年,后在高中讲语文两届6年。去年到校中校(国有民办)继续高中语文教学,今年高二。除去年外,一直担任班主任。
  以前教的学生是重点初中或示范性高中学生。现在教的学生是无法进入公立好学校的学生,大多是B、C等级的。
  今开一帖,有空就码点文字,为语文课留点痕迹,也借机向同行们请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7 20: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9.28
    今天一二节是一班的课,一班是文科重点班,我是班主任。提前一分钟到教室门口。教室里的学生回到座位,逐渐安静下来。今天学习《故都的秋》。
    这是篇写景抒情散文,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但我不打算作为“定篇”来讲。作者与背景也隐去,素读对于这些学生是合适的,在解读角度上取尝试写作者的角度。

  交代学习篇目,板书课题后,了解预习情况,大部分学生没有完整的读过全文。
  我问:“题目是故都的秋,猜猜看,作者将会写什么内容?现在正是秋天,如果让你写一篇“故乡的秋”的文章会如何写?”
  学生七嘴八舌的说起来,我努力去听他们说什么,随手板书:秋风、秋雨、落叶、草木、秋水、收割稻谷、农民、人。板书人的时候,有学生说人不是景物。我说有时候人也是风景的一部分,比如曾经学习过的卞之琳的《断章》,问有谁还背得出来,没有人回答。《断章》是出现在课后练习中,学生背不出来在我的意料之中,但我说了开头一句后,学生依然记不起其他诗句,还是有点意料之外。《断章》我在大学时就很喜欢,我背了一遍,写在了黑板上,作了一些分析,说明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风景的美丽部分。虽然如此,我们还是把写景散文的内容分为景物和人两部分。
  我说:散文的描写内容确定后,接着就是怎么写的问题。我们看看郁达夫选择了哪些景物和人来描写?如何描写?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读出声来。读完后,划出写景句子中特别有印象的句子。
    巡视,等所有学生朗读完后,请 学生讲讲印象最深的句子。
    生1: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师:读完后,有什么感觉?
  生1:清净,悲凉,有点悠闲。
  师:大家划一划,接着讲讲你找的句子。试着说说读这些句子后的感觉。
  后来有学生讲了下边句子: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对于其他部分,学生们认为没有这三段那么给人强烈印象。
  学生齐读这几段。
   然后, 从尝试写作者的角度,重点学习前三段的写法。
  1.自由朗读一二段,读后想想:题目是故都的秋,为什么第二段写江南之秋。
  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这是对比。讨论了对比在这里的作用。
  与学生讨论后,明确:如果写非本体的景物,作用一般是或对比或衬托。
  如果写“故乡的秋”,可以用什么来进行对比?(与学生讨论后,明确:其他地方的秋) 如果用衬托手法可以写什么?(与学生讨论后,明确:故乡的春,或夏、冬)
  2.自由朗读第三段,读后思考:
    (1)“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是什么写法?
   讨论后,明确:概括描写,排比句式。如果写“故乡的秋”,可以用一句排比交代几处景点。
   (2)再读“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读完后,有什么感觉?
   生:悠闲,淡淡的悲凉,还有喜欢。
   师:这些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或者说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来写?
   讨论后,明确:白描,比喻。
   复习写景的一般手法:白描,比喻,拟人,通感。
   师:“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如果用通感,可以怎么说?加一个颜色词就行了。
   生: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苍白的”飞声。
   师:好。为什么用苍白?
   生:因为感受是苍凉的。
   师:从写景的感觉角度来说,这是从什么感官感觉来描写?
   生:听觉,写声音。
   复习写景的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心觉。特别加了“心觉”,想像和联想用心觉。其他感觉往往是实写,心觉是虚写。好的写景文字一般是虚实结合。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是闲笔。平时写作也可以写想到的某句诗词,等等。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用心觉,是想像。
   
   以“故乡的秋”为题,写一段100字以上的写景文字,时间是10分钟。
   10分钟后,各小组交流,最后每组选出两人读自己的文字。

  今天中午放国庆节的假。
  写景片段交流后,还有几分钟时间。文艺委员读自己的写景文字时,声音太小,大家纷纷要求他为大家献歌一曲,他唱了周笔畅的一首歌,歌名忘了,好像是“只剩我一个”。学生后来也叫我唱歌,我唱了《奔跑》,作为国庆节礼物送给大家。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30 09: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故乡的秋”的写作作为牵动教与学的线,有效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探求欲,课堂气氛还是可以的。如果不是为了写作,课文分析是无意义的。
  朗读中,学生的感觉还是对头的,这与作者情感表达的显性有关。读,是最好的感受。
  对在《荷塘月色》学习过的通感,学生缺乏明晰的理解,例子想不起来。我又以《荷塘月色》的句子作了解释。
  第一次在本班学生面前唱歌,学生很兴奋,给以热烈的掌声,还兴奋的喊着“再来一个!”教学外的才艺展示,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30 22: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过两个星期就要带学生下点实习,已经三年没干这活,拿起课本发现几篇课文都是我以前带实习未接触过的,颇头疼。所幸学生们非常认真且勤奋,在和他们的反复讨论中使我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了不少。不过我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认识和实践实在是没比学生要好多少,因此也就识趣地将自己的任务定位在和学生一起认知和体验课文;况且我也一向认为这点是上好课的最为根本的因素。在前几天的试讲中,总算是勉强完成了《江南的冬景》、《西地平线上》、《赤壁赋》三篇的第一课时课文的研读,但效果如何,自己心里也没底。看到梁兄此帖,极高兴,便腆着脸拿着张站台票蹭将上来,希望能借此顺风车向梁兄等诸位请教。
下面就先说《江南的冬景》的第一课时。
本课文属于“像山那样思考”专题第一板块“谛听天籁”,按教参的要求,本板块主要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自然之美。因此,我将第一课时的任务主要侧重在引导欣赏,第二课时则主要在引导和练习表述。我的任务,如前所述,是引导我的学生去感受课文;至于我的学生如何去引导他们的学生,也就是如何设计、组织课堂教学,则是要求助于诸位了。
第一课时以“明朗的情调”为核心,重点讲解2、5、7三段,要求实习生在指导学生整体感知时能引导他们找出这一重点句,并由此而直接切入写景的重点段落,即2、5、7三段,第8段则作为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间的机动兵团,视上课时具体用时情况决定其归属。至于第9段则处于欣赏和表述的衔接位置,既以此段来完成欣赏的过程,又借此段中的“闲步逍遥”勾连其它各段,由此而确立课文结构之主脉。因此,如无意外,将放在第二课时。
一、第2自然段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象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教参将此段之画面定名为“曝背谈天”,未必可行,因为曝背谈天仅是此画面的一个部分,如以此为重点,则必影响整段之感知。和学生讨论后,将此画面定名为“冬晨暖阳”。
本段之教学,以“可爱”为突破,以“晴”、“暖”为两翼展开,“晴”而后“暖”,因“晴”而“暖”,故“晴”为侧翼。“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侧重于“晴”,其中“晨霜”一句极贴切且俏皮。黑白之对照,为着突出一份“特别、极为”之意,故云贴切;但俏皮之味,现在的学生却难感受。一实习生再做形容云,这场景类似黑人的牙齿,绝妙,再加渲染,可说成是黑夜里黑人的牙齿。
“太阳一上……屋外的生涯了”则侧重于“暖”,“一……便……便……就……”几个字的呼应,极简净地凸显出“暖”之迅速,“暖”之充盈,及由此“暖”景所生发出之欣悦之情。“又……又……又……”几字的叠用,则恰呼应了“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一句,因此,在讲解此点时,应顺势将该句牵入,把战场打扫干净。实习生在讲解此段时,有时会抓住“老翁小孩”大谈天伦之乐,估计是受了教参对本段定名的影响;但这种讲法,显然是背离了本段之中心,实不可取。本段之吃紧处,全在虚词之承转呼应,不可轻易放过。因此,如何让学生把握这些虚词,是本段的教学难点所在。
二、第5自然段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象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本段教参的讲解全然落在“生气”一词上,大误。本段之重点为“含蓄的生气”,“生气”固然重要,而“含蓄”则更是重中之重;如无“含蓄”,则本段之“冬”又在何处?“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一句引入之用意,亦岂非全然落空?但“生气”易把握,“含蓄”难讲,因此,“含蓄”既为本段之教学重点,又为本段之教学难点。
实习生真的是很聪明,他们用了朱自清先生的《春》来做比较阅读。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在比较时突出了两个方面:一是动词的对比,“钻……坐……趟……打滚……踢……赛……”和本段中的“含……养……不败……保持……着……”,在高扬与内敛、动态与静态的鲜明比照中来感受何谓“含蓄”。二是副词、形容词等的比较,“一大片一大片满……满……满……成千成百……遍地……”和本段中的“可以……有时候……一点一丛……点 ……”,这也是极好的比照。
三、第7自然段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同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本段是第一课时的教学难点所在,由悠闲而引发洒脱不难,虽然郁达夫对李涉这首诗的理解明显有问题,实在是有些不负责任,害得这些实习生要替他圆谎,不过最后还是勉强给靠上去了。但如何由这幅画面而感受悠闲呢?或更准确的说,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能以他们自己的语言(非玄学的非术语的)恰切地传达出自己所感受到的悠闲之情呢?实习生多次试讲讨论之后,大致归结为这么一些东西:
时间是农闲,人家是闲聚,乌篷是闲泊,酒客是闲人。至于微雨远阜月晕则是以淡远迷离来写闲静之意。
其实一向反感这样尸体解剖式的分析,但总不能是如下这样啊:
师问:同学们,你们从这幅画面中感受到什么啊?
生答:悠闲。
……
大眼瞪小眼,相看两讨厌。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幸好还有个“喧哗”可以拿来扯扯,省得真闹出个做拈花微笑状来,以动写静向来是一贴就灵、贴贴都灵的狗皮膏药。
我以为这时候勉强的解说并无益处,需要创设课堂情境来感染学生,如何创设?恐怕主要不是语言的具体内容和借助多媒体的手段,更多的是教师的语言的语调、节奏,他的眼神,他的表情,他的肢体语言等等传达出的他所深切地体认到的情感。但是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这点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 06: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的冬景》是苏教版的教材中所选的内容。结合地域特色,这一篇似乎要比《故都的秋》更贴合南方学生的感受,但在行文的节奏和章法上不如后者。把原文贴过来。

江南的冬景
  作者:郁达夫
  原文: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象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象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Spaziergang一字来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的一点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仿不多。譬如说十九世纪的那位乡土诗人洛在格(Peter Rosegger, 1843—1918)罢,他用这一个“散步”做题目的文章尤其写得多,而所写的情形,却又是大半可以拿到中国江浙的山区地方来适用的。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同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村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有几年,在江南,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去年(一九三四)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太冷的日子,将在一九三六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是七八天的样子。象这样的冬天,乡下人叫作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得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日本人叫作Hiking,德国人叫作Spaziergang狂者,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象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


hzyuan兄指导实习生时,可以考虑让他们不要替作者“圆谎”,把问题提出来,留给学生,让学生去解答,不求统一,只要学生能思考就是一种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 06: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梁中汉于2008-09-27 20:48发表的 :
   2008.9.28
   今天一二节是一班的课,一班是文科重点班,我是班主任。提前一分钟到教室门口。教室里的学生回到座位,逐渐安静下来。今天学习《故都的秋》。
    这是篇写景抒情散文,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但我不打算作为“定篇”来讲。作者与背景也隐去,素读对于这些学生是合适的,在解读角度上取尝试写作者的角度。

  交代学习篇目,板书课题后,了解预习情况,大部分学生没有完整的读过全文。
.......


梁兄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的么?记得《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是在人教版第二册的。不过,我教的时候,也把这课提到上半学期来学了。只不过是做了一下写作技法上的指导。我当时的做法。

新课程人教版教材使用记录:( 九)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这是人教版新教材中表达交流模块中的第二个内容。在所给的“话题探讨”和“写作借鉴”中虽然涉及了写景的方法,如“景物描写首先要抓住景物本身的特点”;人与景物的主观客观的关系,如“亲近自然,认识自然,欣赏自然,能陶冶情操,抒发情感”和“景物描写还要突出感情特点”。但总体上来说,并没有能让学生明白怎样去描写景物,因此上对这部分的教学,进行了一下新的尝试。
  在这篇指导短文中,两次使用了《故都的秋》中的选段。而且现在正值秋天,于是萌生让学生提前接触《故都的秋》这篇文章的想法。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容易理解《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中的提示,也可以提醒学生针对《故都的秋》中的景物描写去体会生活中“北国之秋”的魅力。不过,在这里因为要服从于写景的介绍,就必须突出《故都的秋》中的景物描写的手法,所以虽说把这一课提前但并不是精讲,详细讲解还要放到第二个模块中完成。

教学设想:

  计划用时两课时进行写作指导。第一课时,阅读准备阶段,涉及篇课文内容《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第二课时,“分析材料,总结共性”阶段,涉及各课文中景物描写的通用技巧。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快速阅读《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找出其中的景物描写段落。
2、阅读《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划出相应的关键语句。
3、结合印发的《点染秋心自多情》阅读《故都的秋》

   点染秋心自多情
  《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佳作,其艺术性自不待言。然而我们学习这一篇文章的目的并不能仅仅是为了感受作品的艺术性,因为我们还要向闻一多先生学一学构建艺术性的方法。那么在这篇文章里,郁达夫先生使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创作呢?其实这个方法只有两个字“点染”。
  “点染”本来是中国绘画中经常使用的技法,由于中国的各种艺术的分解不是很清晰,也因为各种艺术在最高境界上又可以找到共通点,所以“点染”作为一种方法也被广泛地应用到文学创作之中了。“点染”的方法早先多出现于古代诗词之中,在五四时期又被巧妙地移植到了现代文的创作中,而在众多作品中尤以《故都的秋》为翘楚。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郁先生是怎么挥毫点染这北国之秋的。
  点情。文章开篇就点出了自己醉心于北国之秋,“不远千里”“杭州—青岛—北平”都是用来渲染自己的急切品尝北国之秋的心情。而在结尾处郁先生又把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进行了对比,在对比中我们会看到郁先生对能代表南国之秋的事物的选取是十分准确,也正是这种准确才能显出郁先生眼光的精准,而这种精准更加渲染出郁先生对北国之秋的情有独钟!
  点境。故都的秋是什么样的呢?不劳读者费神去想,也不容读者去想,“清、静、悲凉”早已由作者点出,从而为北国之秋定下了情感上和色彩上的基调。既然“境”已经被“点”,那么后面的工作自然要交给“染”来完成了。可以说后文中所有的声、色、景、物无一不是在对这个“境”进行着力渲染与加强。南国秋味不浓,几幅“故都秋景图”的描绘,思接中外横亘千古的秋之思,均是渲染“秋境”之笔。
  点声。写文章的时候,声音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内容,为什么呢?因为在人的记忆中容易被唤起的是情景与色彩,声音往往无法被还原,然而在真正的生活中声音是绝对不可缺少的部分。郁先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文中多次展示了声音的魅力:蓝天下的鸽哨,脚履落蕊无声,北国秋蝉哀鸣,秋雨息索闲敲、闲人曼声长吟,简直可以说无声不成景。
  点色。这点不用多少说了,文中自然可见,蓝、白、黑、青、紫、灰、黄一系列冷色拼盘。即便是“破屋”“高槐”“矮房”“寒蝉”“秋雨”又有哪一个不是凄冷之物呢?
  点景。在描写景色的文章中景物的选取最为重要,而避免雷同的描写,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则是一篇文章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郁达夫先生选取了日常生活中的几个场景来进行精心勾画,既表达了深切的秋士之怀,又可以看出郁先生独特的平凡之心。但如果光说这几个生活场景未免显得单调,所以还需要另一种“点景”之法来衬托一下。这就是在文章中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这些景物能不能详写?能详写,但体现不出来独特的个人感受;能不能不写?不能,因为需要它们来烘托。这就是有人说的“闲笔不闲”的道理了。其实这种方法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也出现过,就是“不必说……也不必说……”虽称“不必说”,然而未少说一个!
  上面我们分析了在《故都的秋》中“点染法”的运用,其实“点”和“染”并不是界限分明技法,更多的时候二者是处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而具体的运用还要依文而定,这就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了。

4、课外阅读《荷塘月色》

第二课时:
  1、印发材料

  ①、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②、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滟影 在我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③、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④、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⑤、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
  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 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⑦、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说明:之所以选择上述篇目中的片断,是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可以反复加深对已经学过的课文的理解。二、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教材。二、在不增加阅读难度前提下,让学生通过比较在不同体裁(词、新诗、古文、白话文)的文本中景物描写的共通点来明确写景的方法。

  2、分数次让学生从所印发的材料中筛选相关写景技巧。因为第三单元可能涉及圈点批注,可以在这里进行简单的练习,为后面的学习作好准备。可能涉及下面几个方面的技巧:
  a、颜色:主观色彩、客观色彩
  b、顺序:时间、空间、逻辑、心理(上下、远近、主次)
  c、声音
  d、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
  e、手法的运用:虚实、动静、衬托、点染
  f、突出景物的属性与形状
  g、取景构图:广角、聚焦、选取视觉中心
  h、白描和工笔
  上述这些内容,可以视学生对印发材料的分析而进行选择性讲解,不能强求面面俱到,不足的点可以在以后学习第二模块的时候,补充。
  3、写作练习
  结合本堂课中所总结的写景技巧,选择写作练习二至五中的题目完成整篇作文或任意写三、四个景物描写的片断,不少于700字。

课后反思:

  1、学生的阅读速度还还有待提高。
  2、可能是以前没有接触过这样的作文指导,大部分学生不是很适应,也可能跟课堂活动的设计不很合理有关,以后需要在教学设计中更注意课堂活动的多样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08: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hzyuan 兄的《江南的冬景》,我所用的人教版没有,没有经验。“本板块主要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自然之美。因此,我将第一课时的任务主要侧重在引导欣赏,第二课时则主要在引导和练习表述。我的任务,如前所述,是引导我的学生去感受课文。”我认为这样的安排是妥当的。
    fenglong88 兄,我所用的还是人教版旧教材,广西明年才用新教材。《荷塘月色》是在第二册,《故都的秋》在第三册。
    fenglong88 兄的设计比较大气,最后落在写作(写景)上,与我的设计有相同的地方。你印发的材料比较多,这是个很好的作法,我这里没有这个(与费用有关,与懒惰有关),也没有多媒体。
    潘新和《语文与存在》有一观点是,阅读是为了写作。虽然我认为阅读也是有独立的价值的,但潘新和教授的观点还是为我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尝试写作者的角度”是我的杜撰,以前有叫“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似乎是一个东西。王荣生总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四种取向的阅读没有这一种。
    我在学习《故都的秋》时,感受写景文字之余,得不断回到写景的练习即学生将要面对的任务,以此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只是就文本来阅读、感受、欣赏、讨论,我的学生会睡倒一片的,呵呵。保证学生的睡觉率最低成了我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前在示范性高中教学倒是不用考虑这个的,让大家见笑了。
   感谢醉乡常客兄加威鼓励,我多了个坚持的理由。但往下写,更像一项冒险,我不知道后边的课堂会如何呈现。第一单元,诗经三首,离骚,汉魏晋诗三首,我在教学笔记有简单的记录,但主要是一言堂,我的“引起兴趣”的题外话多,与学生互动少,有时间会弄上来给大家批评。
   段考前的学习一、三、五单元。第二单元的唐宋诗词部分要段考后才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09: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
  在灰沈沈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曲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象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象橄榄又象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沈,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 09: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语文课简记

其实我不大喜欢郁达夫的文字,虽然他的文章里有着极浓的古典意蕴,但却总让我觉着一份做作的精致和颓废的没落。相对而言,我对《江南的冬景》感觉好些,这原因大概正如丰兄所说的地域特色吧。
梁兄以“故乡的秋”的写作作为牵动教与学的线,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写作指导和训练的娴熟穿插,都令我获益匪浅。不过平心而论,就对课文自身的体验而言,却是以丰兄略胜一筹。
不过我以为两位对《故都的秋》的理解上,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没把握住文眼。实际上郁在文中也已点明南国之秋同样是清净悲凉,北国之秋的特点在于“特别”一词,因此,我以为,如何感受“特别”,是本篇教学中的关键所在。而这一关键,似乎两位兄都未加以特别的关注。
梁兄对课堂进程的记录颇简洁,尤其是在课文自身的解析上,因为我不知这两堂课的具体进程,所以也无法就此点提什么看法。只是对梁兄所说的“如果不是为了写作,课文分析是无意义的”一语极疑惑,还要麻烦梁兄再加阐释。
丰兄对课文中点染法的分析自然颇见功力,只是我以为丰兄仍偏重于传统的意象罗列法,由此而无法很好地突出“特别”一词的力量。其实,这些意象自身从古至今都是反复被人使用的;如果仅仅说某作者是以某些意象来呈现某主题,那么我们不能不有着这样的疑问:凡是使用相同的或类似的意象来表现共同的主题的作品,从根本上来说都是无意义的重复,这些作品之间并无优劣的区分。
就我个人而言,更感兴趣的地方并不仅在于名词性的意象自身,而是通过上下文的语境这些意象所呈现出的饱满度,以及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意象的组合方式。所以我在解析时更注重虚词的作用,实际上,如我前帖所说,某段文字乃至某篇作品的力量,往往是从虚词上体现出来的。如何让学生关注虚词,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谢谢丰兄关于郁引诗问题的指点,我也考虑过这点,只不过我个人比较强调一堂课自身的紧凑和流畅,专门让学生谈论这点可能会产生重心的偏移,现在想可以提出这个问题,作为学生的课后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09: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出两个句子,供讨论。为讨论方便,特在上帖贴出原文。
    “饱尝一尝”,以“饱”修饰“尝一尝”,总感觉不太妥。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这句是病句吗?“将近”可否与“十余年”搭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09: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不是为了写作,课文分析是无意义的。”我的看法,《故都的秋》这样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的感情的表达是显性的,“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等句即是。通过朗读、默读来感受,结合自己的经验来感受,与其他写景散文的比较来感受,我强调的是这一点。这里的分析,我说的是我课堂中对写法的分析,这种分析,如果不落实到写作,意义是不大的。至于品味语言,欣赏意境所做的分析,不在我说的范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09: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故都的秋》的文眼,在学生所用的资料《与名师对话》有,课堂上也是讲到的,只是没有体现在我的简录中。
   郁达夫喜爱与歌颂的秋,是悲凉而有点颓废的秋,这与作者的人生,与时代有关,也与作者的审美趣味有关。
   hzyuan 兄对“虚词”的重视,对我很有启发。《江南的冬景》第二段的分析很到位,教学的时候,引导得好会很精彩。
  hzyuan 兄、fenglong88 兄的讨论,让小弟获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 11: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引用第6楼梁中汉于2008-10-01 08:35发表的 :
       潘新和《语文与存在》有一观点是,阅读是为了写作。虽然我认为阅读也是有独立的价值的,但潘新和教授的观点还是为我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尝试写作者的角度”是我的杜撰,以前有叫“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似乎是一个东西。王荣生总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四种取向的阅读没有这一种。[quote]
多谢汉兄的回答(称梁兄老让我想到梁山伯和祝英台),那弟也再说下自己的想法。
潘先生的大作我没读过,所以不清楚他是在何种具体语境中提出阅读是为了写作的观点。写作和阅读之间确实有着密不可分关联,但两者之间到底是何种关系呢?这确实是个有意思的问题。我的看法是写作和阅读互相促进,但这两者都不是根本的目的的所在,写作和阅读是为了更好的人生(指人生之境界而言),读写结合,写读互促,读写育人。
汉兄说的:
[quote]通过朗读、默读来感受,结合自己的经验来感受,与其他写景散文的比较来感受。[quote]
弟极为赞成,真可说是心有戚戚焉了。不过弟还在想应该如何通过朗读来感受,如何调动学生之经验来感受,那么,要做到这点,恐怕最终还得落实到品味语言、欣赏意境上。
我的想法是,教师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而且至为关键的是,自己要先有感受,自己要先懂得如何品味和欣赏。所以弟将自己的任务定位在帮助学生努力朝此方向前进。有了感受,上课才能投入,才能创设真正的课堂情境让学生融入于其中。那种冰冷的技术切割,即使再为娴熟,恐怕到头来的结果还是睡倒一片。
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其次在于如何组织课堂教学,也就是说如何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有效地切实地传达给学生。这实在是弟一窍不通的地方了,其实我在学生试讲时一再强调避免琐细的分析,自己讲的话控制在10到15分钟,要引导学生重点突破打歼灭战,但如何引导呢?如何歼灭呢?自己也觉得难以把握。所以汉兄的上法对弟大有启发,虽然课不一样,但教学原理是相通的,弟已准备在国庆过后让实习生尝试这种上法。至于88兄(丰兄、隆兄更难听)的写作指导,弟自然也就毫不客气的照单全收了,实习生也有这种课。
中午有客要来,所以匆匆写了这几句,表达的不清楚。希望两位兄能继续探讨下去,因为二兄所说的课的类型不同,所以弟仍有不过瘾之感,弟想二兄能否专门就都上过的某一课文贴出教学过程,然后共同讨论,互通有无。至于弟呢,就继续厚着脸皮在一边混吃混喝,吃着嘴里的,装着袋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 11: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汉兄提到的两个句子,刚打电话问了教现代汉语的同事,他说都是病句,要么说饱尝,要么说尝一尝;要么是将近十年,要么是十余年。不过我觉得从语感上说,第一个句子无论改为哪种,读起来都不顺口,而且失去韵味。想来按照88兄的建议,应该是启发学生思考,不追求统一的答案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12: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课堂上直接叫学生改为“饱尝一下”和“已有十余年了”,但感觉味道有点不一样了。“饱”能否修饰“尝一下”也成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 15: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饱尝一下确实不如饱尝一尝,一是饱\尝\尝均发音响亮,能很好地表达出饱满度,换了下字,则一和下发音明显弱化,不利于情感的表达。二是饱尝一尝为仄平仄平,发音上顿挫有力,饱尝一下则为仄平平仄,两平声连用,过于舒缓.文中类似但相反的例子还有"一层秋雨一层凉",为什么不能用"一阵秋雨一阵凉"呢?因为前一句的平仄为"仄平平仄仄平平",两次两平声连用,中间所隔以的两仄声,又均发音细弱,整句读起来既抑扬又柔缓,很能体现整段的情境.如用后句,则变成"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的切换过快,读起来力量感过强,反而不好。所以就饱尝一尝而言,当作者为着表达自己的情感时,是可以打破语法规则的,甚至是不惜打破语法规则.这正如我们教学生如何朗诵时,有时是不惜破音和破读的。
至于将近十余年我觉得可能是口语的影响,因为我们平时说话时会很自然的说我有将近十来天没见到他了之类,这样说反而更显自然和亲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 20: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梁中汉于2008-10-01 09:08发表的 :
     提出两个句子,供讨论。为讨论方便,特在上帖贴出原文。
    “饱尝一尝”,以“饱”修饰“尝一尝”,总感觉不太妥。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这句是病句吗?“将近”可否与“十余年”搭配?
当时现代汉语规范尚在形成中,有些“病句”可以理解,鲁迅的作品中不也有很多“病句”吗?

楼主遇上知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 21: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引用第9楼梁中汉于2008-10-01 09:08发表的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 23: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梁中汉:最好能把写的方式向李镇西那本《听李镇西老师讲课》的风格转移。不然光是师、生、师、生的话,其实看起来仍是比较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 00: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joy 兄,李镇西老师的是详细的实录。他的叙述方式我也喜欢。李镇西的课录基于他富有魅力的教学,自然有一种吸引人阅读的力量,这是我难以达到的。
  我只是做一些零星的记录,不想给自己预设个目标,也不想有太大的压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3 13:47 , Processed in 0.24686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