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7840|回复: 31

[【讨论】] 活动  《国内濒临灭绝物种搜集与讨论活动》(有财富or威望奖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7 23: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为人类的活动,地球上物种灭绝速度比以往加快千倍。据预测,如果按现在每小时3个物种灭绝的速度,40多年后的2050年,地球上1/4到一半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国内改革开放以来,大搞经济建设,除了部分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植物受到一定保护外,很多物种的情况都不容乐观。

活动宗旨:
仅希望通过活动,让大家懂得关注和保护身边濒临灭绝的物种,也许微不足道,能尽一点绵薄之力就好


主题贴要求:

1、主题帖请在“讨论”分类下提交,主题贴标题为:
讨论  濒临灭绝物种之——×××”  其中×××为某濒临灭绝物种名称

2、正文内容自拟,最好能结合身边实际,有条件的可附图

3、请通过附件上传至少1条以上有关此物种濒临灭绝的报告或者对策的文献(来自cnki或者维普等)

其中主题贴有自己原创思考(100字以上)的奖励1威望以上,其他符合上述1、2要求格式的奖励5~15财富。

跟帖要求:跟帖者可以继续补充相关资料或者提出自己的原创思考或者解决方案,奖励雷同主题贴。


注意:其中有关自己原创思考和交流的内容不得抄袭,也禁止马甲重复参加,否则扣除财富或威望所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8 23: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活动,也很有意义,一定用心支持!

希望有爱心的书友们都用心参与,让我们怀着忏悔的心来了解这些濒危的人类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9 23: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进来支持yudi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30 19: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濒临灭绝物种之——华南虎
中国人都知道周老虎事件就是因之而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7 13: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提供一份全国林业系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和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生态环境问题,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个全球性的问题。

地球不是人类专有的,应该是和生存在这个星球的所有物种公用的。

支持讨论活动!



保护区名称  类型  面积(公顷)  主要保护对象  行政区域  建立时间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  4660  次生油松林及野生动物  延庆县  1985
天津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  5360  黄檗、水曲柳、金钱豹、金雕、斑尾榛鸡等  蓟县  1984
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  14300  猕猴、金雕、金钱豹、人参、胡桃  兴隆县  1983
河北小五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  21800  褐马鸡、金钱豹  蔚县、涿鹿  1983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  24200  金雕、勺鸡、原麝、猕猴、大鲵、红豆杉等  垣曲、翼城、阳城、沁水  1983
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  21453  褐马鸡、黑鹳、金钱豹、大鸨  宁武、五寨  1980
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  107350  兴安落叶松林及原始森林  金河  1979
内蒙古白音敖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  18620  沙地云衫及森林生态系统  赤峰市克什克腾旗  1979
内蒙古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  8180  水曲柳及沟壑阔叶林  通辽市科左后旗  1980
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  100400  马鹿及水源涵养林  赤峰市巴林右旗  1997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  67710  青海云杉水源涵养林及森林生态系统  阿拉善盟巴彦浩特市  1992
内蒙古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  53200  天然油松林及西辽河源头水源涵养地  赤峰市宁城县  1997
内蒙古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  6100  樟子松及森林生态系统  呼伦贝尔市红花尔基林业局  1998
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  11459  东亚地区天然油松林、黑鹳、丹顶鹤、大天鹅鸳鸯、金雕等  锦州市  1981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  15217.3  双蕊兰、紫杉、金雕、紫貂、黑熊  桓仁县、新宾县  1982
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  3574.7  典型原生型赤松-栎林生态群落及珍稀涉危野生动植物等  大连庄河市  1981
吉林天佛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  77317  赤松林生态、松茸及生物多样性  龙井市  1996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4 21: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滇池金线鲅[Sinocyclocheilusgrahami(Regan,1904)]隶属于鲤科(Cyprinidae)亚科(Barbinae)金线属(Sinocyclocheilus)。为云南所特有,仅分布于云南的滇池。该物种在1989年被列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而且在1998年被《中国濒危动物皮书.鱼类》列为濒危等级(Yue&Chen,1998)。
滇池面积30915km2,是中国第六大淡水湖泊也是云南高原第一大淡水湖。该湖以丰富的水生物多样性显示其在全球环境方面的独特价值。这点可从鱼类和水生高等植物两方面得以印证。滇流域共有土著鱼类26种,其中该湖特有的鱼类11种(Yangetal,1994;Yang&Chen,1995);土著水生植物62种,其中生活于湖体的种类有44种(Li,1985)。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环境破坏、水质污染和外来物种的入侵等原因,土著水生生物尤其是土著鱼类在湖体中的种群数量剧减少。到了80年代,绝大部分种类已从湖体消失。滇池金线鲅的变化就鲜明地代表了这种变趋势。滇池环境及水生生物的急剧变化引起了国外的高度关注,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拯救保护行动。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4年立项资助中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开展“滇中高原湖泊土著类迁地保育和持续利用研究”,全球环境基(GEF)也于2004年立项资助了“滇池淡水水生物多样性恢复研究”;这些项目就是来自国内和际社会的保护行动之一;滇池金线鲅的人工繁殖究就是这些项目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7 12: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范围内濒临灭绝动物

1.别名白暨、白鳍豚,属于喙豚科,学名为LipotesvexilliferMiller,属于鲸目(Cetacea),白暨豚科。

识别特点为:吻突狭长,长约300毫米。额部圆而隆起。背鳍三角形,位于身体的3/5处,有低皮肤脊与尾鳍相连。头顶的偏左侧有一个能启闭自如的呼吸孔。尾鳍水平向,向缘凹入呈新月形。白暨豚种群数量很小,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兽类,亟待加强保护。.产于长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苏段的干流之中。它们大约在长江生活了2500万年,有“活化石”的美称。由于数量奇少,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2..苏门答腊虎 在野生状态下只有20只。随着40年代巴利虎和70年代里海虎的灭绝,人们预计,这一物种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在地球上消失。


3.刚果瓜兰巴(Garamba)国家公园拥有世界仅存的不足25只的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将可能在地球上彻底消失。 北部白犀牛与非洲南部的白犀牛在基因上存在较大差异,他们曾在乌干达大量繁殖,但是由于当地说什么的疏于保护而渐渐消失。在瓜兰巴国家公园中,它们的数目曾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达到35只,在2003年4月为30只,其后有6只被杀,4只新出生,上个月,又有2只被猎杀,同时还有近千头大象被杀。


4.奥里诺科鳄鱼:南美洲体形最大的食肉动物,也是地球上12种最濒临灭绝的物种之一。


5. 僧海豹(monachus-monachus ormonkseal) 据专家估计,世界上仅有500只,生活在地中海,受到海水和海滩生态环境变坏的影响,被渔民大量捕杀。


6.小嘴狐猴(Mouse lemur) 世界最小的猴类,生活在马达加斯加。


7. 兰.坎皮海龟(L. Kemp’sRidleyTurtle)目前全世界范围内12种最濒危动物中唯一数目成增长趋势的动物。需经历11-35年成长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2 22: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  濒临灭绝物种之——中国娃娃鱼          

娃娃鱼学名大鲵,因“唔哇、唔哇”的叫声酷似婴儿啼哭而得

名,是中国独有的珍稀两栖有尾动物,主要栖息在洞穴、暗

河中,其历史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素有“活化石”之称。它

也是目前世界上现存的最大两栖动物,最大体长能达到1.8米

。                          

娃娃鱼 - 简介学名:大鲵
拉丁学名:Andrias davidianus
英文名:giant salamander
科目:有尾目隐鳃鲵科,现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
别名:娃娃鱼、啼鱼、狗鱼
简介:最大体长可超过1米,在有的地方,身长可达1.8 米。

娃娃鱼头部扁平钝圆,上嵌一对小眼睛,口大,眼不发达,

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身体两侧有

明显的肤褶,四肢短而扁,前肢五趾,后肢四趾,稍有蹼。

尾侧扁,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体表光滑,布满粘液。身

体背面为黑色和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
娃娃鱼 - 基本信息
在中国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下游的山川溪流中,生活着世

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大鲵。它的叫声酷似小孩的啼哭,所

以一般又称它为娃娃鱼。它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早在

2000年前已有不少书籍提到“鲵鱼有四足,如鳖而行疾、有鱼

之体、而似足行、声如小儿啼”。由此可见,大鲵早已为人

们所熟知。大鲵的心脏构造特殊,已经出现了一些爬行类的

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娃娃鱼可不是鱼类,它属于两栖类。身体扁平而壮实,头宽

而圆扁,口很大,眼极小。四肢短小,尤其前肢很像小孩的

一对小胳膊,尾部侧扁,背部棕褐色还缀有大小不等的云斑

。在湖南曾捕到一条体长2.1 米、65公斤重的个体。
娃娃鱼 - 生存环境
娃娃鱼一般生活在海拔100-2000米的水流湍急、水质清凉、

石缝和岩洞甚多的山区溪、河中。白天常潜居于有洄流水的

洞穴内,一穴一尾。它们捕食主要在夜间,常常守候在滩口

乱石间,发现食物经过,即张开大口,囫囵吞食。娃娃鱼主

要以蛙、鱼、蛇、虾以及水生昆虫为食,它的耐饥力很强,

饲养在清凉的水中二三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

雌鲵产卵于岩石洞内,一次产卵300 多枚,产下卵后就自由

自在地游玩去了,剩下的抚育第2 代的任务就交给了雄鲵。

雄鲵把身体曲成半围状,将卵围住,以免被流水冲走或遭受

敌害,直到孵化出幼鲵,雄鲵才肯离去。

大鲵的寿命在两栖动物中也是最长的,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

,能活130 年之久。大鲵的肉白而嫩,味道鲜美,被列为珍

肴。由于过去不懂得保护野生动物的人较多,对它进行了无

情地滥捕,致使许多地区的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有的地

区濒于绝迹。现在,我国已规定对娃娃鱼必须加以保护。
编辑本段 回目录 娃娃鱼 - 捕食与食性鲵不善于追捕,只是

隐蔽在滩口的乱石间,发现猎物经过时,进行突然袭击。因

它口中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它的牙

齿不能咀嚼,只是张口将食物囫囵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

化。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本领,甚至二、三年不吃也不会饿

死。它同时也能暴食,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食

物缺乏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 喜

食鱼、蟹、虾、蛙和蛇等水生动物。

娃娃鱼 - 保护由于娃娃鱼肉嫩味鲜,所以长期遭到人们大

量捕杀。各产地数量锐减,有的产地已濒临灭绝。由于肉味

鲜美,被视为珍品,遭到捕杀,资源已受到严重的破坏,需

加强保护。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维普资讯网 http://cache.baidu.com/c?m=9d78d ... 058d&user=baidu                       维普资讯网 贵州省大鲵资源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http://www.cqvip.com/QK/90481X/2006004/21541972.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7 09: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  濒临灭绝物种之——藏羚羊
  近期,美国政府正式将藏羚羊列入国家濒临灭绝物种保护项目,禁止在美国销售藏羚羊皮毛。(右图:美国野生动物保护机构)

  早在1999年多个环保组织就曾向美国野生动物保护机构提出申请,要求将藏羚羊列入美国国家濒临灭绝物种保护项目。理由是藏羚羊面临着被偷猎者灭绝的危险,西藏当地保护藏羚羊的志愿者又存在着许多的困难,这一事实已经被中国近期拍摄的一部纪实电影证实。(《可可西里》)

  美国野生动物保护机构1999年曾经违背自己的原则——对那些关于保护藏羚羊的申请无动于衷。2003年美国野生动物保护机构启动国家濒临灭绝物种保护项目,但是藏羚羊却没有被列入其中。
经过各种环保组织的多方努力,近期,藏羚羊终于被列入该项目。这对保护藏羚羊,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虽然如此,保护藏羚羊还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沙图什(Shahtoosh)这种由藏羚羊绒做成的围巾和披肩是导致藏羚羊被大量屠杀的根本原因。因为沙图什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动物皮毛制品之一,流行于世界。而在美国,这种粘满藏羚羊鲜血的皮质品依然在自由流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3 23: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  濒临灭绝物种之——“东方宝石”朱鹮




上大学时,在洋县朱鹮保护区看到了这个世界上仅存的动物,现在已经过去10于年了,很怀念……

朱鹮
  学 名:Nipponia nippon
  英文名:Crested Ibis
  别 名:朱鹭 红鹤 鹮 日本风头鹮 朱脸鹮鹤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Temminck,( 1835)

分类位置:

  鹳形目Ciconiiformes
  鹮科Threskiornithidae
  朱鹮属Nipponia

濒危等级:
  CITES濒危等级:濒危(E)
  IUCN濒危等级:CITES附录I
  国家保护等级:一级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等级:濒危

分布: 陕西省洋县秦岭南麓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鹮是稀世珍禽,过去在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曾有较广泛的分布,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20世纪70年代野外已无踪影。朱鹮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已经彻底消失。

我国鸟类学家经多年考察,于1981年5月在陕西省洋县重新发现朱鹮种群,也是世界上仅存的种群。此后对朱鹮的保护和科学研究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果。特别是饲养繁殖方面,于1989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孵化成功,自1992年以来,雏鸟已能顺利成活。至1995年,我国的野生朱鹮种群约35只,饲养种群有25只,为拯救这一珍禽带来了希望。

朱鹮又称朱鹭,是世界上一种极为珍稀的鸟,素有“东方宝石”之称,被世界鸟类协会列为“国际保护鸟”。它过去曾广泛生活在我国、朝鲜、日本和前苏联远东地区。但在本世纪下半叶以来,由于受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朱鹮栖息地环境不断恶化,分布区迅速缩小,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目前,在苏联境内,早已绝迹;在韩国,虽在1974年发现过四只,但到1980年,也找不到它们的踪影了;在日本,只留存一雄三雌,但都失去了繁殖的能力。在我国直到1981年5月,在陕西秦岭南麓,海拔1200-1400米的洋县金家河、姚家沟发现了两个朱鹮的巢,共2对成鸟,3只幼鸟,这一发现在国内外引起很大震动,受到国际野生动物组织的关注,也为拯救这一濒危物种带来新的希望。经过悉心保护,数量正在增加。朱鹮长喙、凤冠、赤颊,浑身羽毛白中夹红,颈部披有下垂的长柳叶型羽毛,体长约80厘米左右。它平时栖息在高大的乔木上,觅食时才飞到水田、沼泽地和山区溪流处,以捕捉蝗虫、青蛙、小鱼、田螺和泥鳅等为生。朱鹮天敌很多,乌鸦和青鼬常来争巢毁蛋,伤害幼鸟,所以它对巢区的选择非常严格。朱鹮一般是一边孵卵育雏,一边扩大加固窝巢。它5月产卵,每次产卵三四枚,雄、雌朱鹮轮流孵卵。大约一个月左右,雏鸟破壳而出,仍由父母轮班照看,共同喂养。小朱鹮一个月后羽翼逐渐丰满,开始学习飞行技术,不久就能独自外出寻找食物。
朱鹮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在附近的溪流、沼泽及稻田内涉水,漫步觅食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兼食昆虫。在高大的树木上休息及夜宿。留鸟,秋、冬季成小群向低山及平原作小范围游荡。4-5月份开始筑巢,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4枚,淡青色具褐色细斑。由双亲孵化及育雏,雏鸟约在30天后破壳,经哺育约40天后离巢。

二十多年来,我国先后投资百万元人民币,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朱鹮的保护和拯救,截止2000年底,野外朱鹮共营巢119处,产卵360枚,出壳268只,目前野外可见数量约100余只,建立了陕西朱鹮救护饲养中心,约占地2公顷,十年来,共抢救病、伤、残朱鹮幼鸟29只,成活14只,人工繁殖朱鹮97只,为拯救这一濒危珍禽作出了突出贡献。

2005年8月9日,汉中朱鹮生存区域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经过保护与繁育,现在朱鹮数量已达近2000只。 曾经由考察队子秦岭地区发现朱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1 13: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  濒临灭绝物种之——大熊猫



大熊猫,学名:Ailuiopodidae melanoleuca;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一级。

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后来同期的动物相继灭绝,大熊猫却孑遗至今,并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征,因而被誉为“活化石”。大熊猫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而能够生存到今天,反映了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但是,由於受历史发展因素的不利影响,使它目前已处於一种濒危状态。

现在只有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份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大熊猫的身影,这当然是指野生的啦!在人工繁育中心、动物园等地方,也会看到大熊猫。

大熊猫为什么会濒临灭绝,越来越稀少呢?大概有以下几种原因:

1、森林采伐。大熊猫栖息地每年的采伐面积达到至少1万公顷。造成伐区内熊猫消失,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2、捕捉过多。如在解放前汶川县草坡,英、美等西方国家,在那时收购、捕捉活体达20多只(猎杀者在外),致使那里的大熊猫种群,迄今已逾50余年,数量仍然很少,且尚未恢复。又如宝兴县从1963年迄今,仅在一个县内,捕捉的大熊猫就达113只以上。从50年代中期开始,从野外捕捉的熊猫已超过240只到国内外展出,其中又集中在宝兴110余只,平武60余只,致使这两个县种群结构被破坏,数量大幅度下降。根据大熊猫生命表分析,它们一个世代约需12年,种群增长很慢,如果大量捕捉,即使在保护得好的情况下,也需要几十年才能恢复。捕捉的大熊猫数量竟有这么多,触目惊心!

3、近些年来,盗猎、走私大熊猫皮张标本尚时有发生;

4、大熊猫种群分布在25个以上岛状隔离的生境中。这些隔离的生境区大小为205平方千米(30~2384km范围),其中大多数(67%)的面积少于350km2。这种种群的孤立和分割则是长期威胁其种群的重要因素,小群体的近交衰退现象将降低繁殖力、幼体成活率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最终"岛状"成员将消失。据潘文石等对秦岭熊猫种群的遗传分析,那里有200余只大熊猫,可构成一个约90只的繁殖群体,其世代杂合率递减率为0.54%,经过12代后即140年后,每个成员都将有1/8的基因相同,相当于表(堂)兄妹的亲缘关系;
  
5、由于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大熊猫被迫退缩于山顶,竹种十分单纯,一遇竹子开花,将无回旋余地,仅1975年岷山地区箭竹开花,死亡达138只以上;80年代邛崃山冷箭竹大面积开花,灾后发现大熊猫尸体108具,抢救无效死亡33只,共计141只;
  
6、在大熊猫栖息地存在未经政府允许的矿产开发、污染以及矿工的伐树和捕猎也是威胁之一。

7、大熊猫一生才生几个后代,一般每两年才繁衍一次,一胎只会生两只小熊猫而且雌熊猫没有精力全部养活它们。

眼看着大熊猫越来越稀少,人们该怎么办呢?只有先通过人工圈养的方法,把大熊猫保留下来再说。国家建立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专门从事大熊猫的饲养、繁殖、研究等工作。

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大熊猫现在可以说暂时摆脱了灭绝的命运。但人类不可能永远把大熊猫人工饲养下去。大熊猫在适应了环境的情况下,应该回归大自然。

回归大自然,就应当有适宜的环境。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先把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保护起来,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中国政府自1963年以来,在秦岭、岷山、大相岭、小相岭等6大山系,先后建立了14 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对大熊猫密集的地区和栖息地实施有效的保护。在保护区内,坚持常年巡逻检查, 抢救生病和挨饿的大熊猫,制止和惩处危害大熊猫的犯罪行为。同时进行治山治水,恢复植被,防治各种自然灾害,减少人类活动对大熊猫野外生息的干扰,为大熊猫的生存和繁衍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的环境适合大熊猫的生长繁育了,人们再少些捕猎大熊猫的行为,大熊猫就可能在野外长久地生存下去。


上传两篇论文:
1.拯救大熊猫赢得主动,保护大熊猫有了希望——双控”措施是人工繁殖大熊猫的最佳选择  《生命科学》-1997年9卷1期

2.平武县大熊猫栖息地经济发展对大熊猫保护的影响及对策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24卷2期

大家共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5 21: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  濒临灭绝物种之——斑鳖  

每次说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人们只会想到大熊猫、金丝猴等耳熟能详的名字而完全忽视了一些比牠们更稀有、更有机会灭绝的物种。斑鳖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不是长沙动物园世界唯一的雌斑鳖'嫁到'苏州, 斑鳖一名可能永远不会出现在中国人的脑海里。

斑鳖的分类和命名却长期处于混乱状态,直到1990 年代以后, 国内外许多研究才证实斑鳖为有效种,且又处于极度濒危状态,亟需加以保护。斑鳖目前全球已知存活的斑鳖只有4只,3只在人工饲养状态下,其中苏州动物园2只、苏州西园寺的1只、越南还剑湖1只,是全球数量最少的龟类物种。

斑鳖和鼋非常容易混淆。背盘长 360~570 mm,背盘宽度仅略小于长度,几近圆形。躯体扁平,仅略隆起,背面平滑光泽,暗橄榄绿(或黑绿)色,具多数黄色点斑,其间更有无数黄色细点,有时形成包围前述黄色点斑的不规则的一圈;在相当于骨质背甲部分,黄色斑纹形成横竖交织的线纹或放射状纹。头、颈及四肢背面亦为黑绿色,具不规则的大小黄色斑。这种密集的黄色斑纹是斑鳖的特点。

斑鳖不但数量少,在中国文化中之占有很高的价值。《清嘉录•枫桥倚棹录》有一首《西园观神鼋》诗,记录着“神鼋”在西园寺放生池中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九曲红桥花影浮,西园池内碧如油。劝郎且莫投香饵,好看神鼋自在游。当中的神鼋就是住在苏州西园寺近400年的斑鳖。斑鳖和很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一样,原本的个体数量并不少,但分布区较为狭窄,目前已知的分布区仅为太湖流域和红河流域。 加上人为滥杀和生存环境破坏,目标显着,更易被捕杀。 在1950年之后斑鳖数量已变得很少。


每个物种都是自然界独一无二的产物,代表着悠长的历史,其表现的是基因进化与自然选择的成果,是生物多样性的具体表现。若斑鳖灭绝,那么它所具有的全部价值与它所代表的全部意义都将永远丧失,再无挽回之可能。

一场悲剧中的主角,它叫斑鳖
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5823684.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0 20: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软壳龟濒临灭绝 警示全球物种危机

最近,两只幸存的世界最大淡水龟 - 长江巨型软壳龟(Yangtze giant soft-shell turtle)在中国的命运受到关注。外电报导,中国在世界上的物种最丰富,但近十年来由于污染、狩猎和无节制的开发破坏了自然栖息地,致使近40%的哺乳动物濒临绝种,超过70%的植物陷于生存危机。科学家因此发出全球物种灭绝危机的警告。
世界最大淡水龟濒临灭绝
纽约时报12月5日报导,在中国长沙一个破旧的动物园中,一只50多年来未受到人们注意和观赏的大乌龟,现已成为珍贵稀有的动物。她用专门的生肉饲养,在一个安有防弹玻璃、摄像机、夜间被守护的小泳池里活动。

今年初,科学家们得出结论,这只约80岁、体重近90磅的乌龟是这个星球上最后一只为人所知的雌性长江巨型软壳龟。

同时,地球上还有一只与它同类的生活在苏州动物园里,100多岁、体重约200磅的雄性乌龟。这两只乌龟据称是挽救世界上最大淡水龟物种的最后希望。

对许多中国人来说,乌龟象征着健康长寿,但报导称,这最后两只长江巨型软壳龟的幸存故事表明,中国野生动植物的多样性正受到重大威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地区的自然栖息地正迅速被开发为新的高速公路和其它道路,狩猎、采伐及无节制的开发几乎穿透中国每一角落,即严重污染着湖泊和河流系统,又危害着植物和动物种群。

报导指出,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动乱也使自然景观遭到严重破坏。譬如在毛时代,全国掀起运动杀戮禽鸟和其它视为害虫的动物。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普遍的饥荒,驱使绝望的人们狩猎或搜刮任何可食用的动植物,甚至树皮。

中国物种最丰富 但生存前景堪忧

报导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可最近一项针对植物和动物的重要调查中,却发现过去十年的动植物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化。科学家说,中国所有哺乳动物中近40%的物种正濒临绝种。植物的情况则更糟;无花种植物的70%和有花种的86%正处于危机之中。

报导认为,中国科学家和环保人士若要扭转这种趋势,首先面临的挑战是试图说服政府,保护野生动物是一项首要的任务。几个世纪以来,中国的领导者强调治理自然,而不是与自然共存。动物和植物仍然经常被视为只有商品价值,用于制药或食物,而不是作为自然界中必不可少的部份。

科学家表示,中国作为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中心,其野生动植物的危机状态受到全球关注。中国许多物种集中在西南地区的山区,以及西藏、海南岛和沿北韩边界。濒危动物包括大熊猫、几种山鸡和猴子、以及一系列小型哺乳动物包括鼩类和啮齿动物。

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和国际保护组织(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中国分支主任卢志(Lu Zhi,音译)告诉纽约时报说:“这么多物种都不容忽视。白鱀豚被宣布绝迹,人们做了些什么?什么都没做,只感到可惜。这种乌龟将是下一个[灭绝物种]”。

历史潮汐的幸存者

报导称,近年来,龟专家们确定这种长江巨型软壳乌龟濒临灭绝。该物种首次被发现在19世纪70年代,在上海的一名英国外交官送给大英博物馆一个标本,一只无头乌龟被腌在瓦罐里。美国著名乌龟专家彼得·普里查德(Peter Pritchard)曾看过此标本,并帮助试图挽救这个物种。他说,将近100年这种乌龟被世界忽略,好像已不存在一样。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一位著名的中国爬虫学家赵恳堂(Zhao kentang,音译)意识到这种乌龟的重要性,试图说服中国不同的动物园把乌龟聚在一起饲养。经过在中国和越南实地调查,爬虫学家们于2004年得出结论,还有六只乌龟活着。三只在中国北京、上海和苏州的动物园里,另两只在一所佛教寺庙,而第六只在越南河内市中心的一个著名湖中(不过这只被有些人认为属于不同的物种)。

英国水族馆杂志Practical Fishkeeping报导说,今年8月,这六只乌龟中有三只已死去,寺庙中的第二只龟似乎也不存在。结果只剩下苏州动物园的一只约100岁的雄性龟。

今年1月,另一只约80岁的雌性龟被偶然“发现”存在中国长沙的另一个动物园里。当长沙动物园的一名兽医参加苏州一个有关濒危老虎的会议时,偶然闯到同一酒店的另一有关乌龟的会议上,他告诉这些爬虫学家说,长沙动物园有一只类似的乌龟,之后很快得到野生生物保护协会(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专家们的验证。这只乌龟是1956年一家马戏团巡回到长沙动物园演出时赠送的礼物。

于是长沙和苏州动物园今年9月达成协议,允许科学家明年春天尝试人工受精,但专家说,这个过程不能保证有效果。

全球物种面临灭绝危机

据苏格兰太阳报(ScotlandonSunday)报导,科学家上个月发出“全球物种灭绝危机”的警告,即数千种动物和植物趋于绝种。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每年把近200个物种列入到那些面临灭绝危险的红名单上。目前,在此名单上的物种已超过四万种。科学家们警告,这种情况愈来愈严重。

大约785种被列为灭绝物种,另有65种只在圈养或培养中。每四个哺乳动物中有一种、八个鸟类中的一种、两栖类的三分之一和70%的植物已被列在生存危机之中。

虽然不同物种面临不同的威胁,但专家说,共同的原因是人类的破坏性活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0 21: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  濒临灭绝物种之——金斑喙凤蝶

中文名:金斑喙凤蝶
拉丁学名:Teinopalpus aureus
类属:昆虫纲→有翅亚纲→鳞翅目→凤蝶科→喙凤蝶属
  
地位:我国最稀有的蝴蝶
主要分布:金斑喙凤蝶是中国的特有物种,极为罕见,仅分布于海南、广东、福建、广西等少数地区。
形态特征:金斑喙凤蝶体长30毫米左右,两翅展开有110毫米以上,是一种大型凤蝶。它的翅上鳞粉闪烁着幽幽绿光。前翅上各有一条弧形金绿色的斑带;后翅中央有几块金黄色的斑块,后缘有月牙形的金黄斑,后翅的尾状突出细长,末端一小截颜色金黄。它常飞翔在林间的高空,也时而停在花丛间,其姿态优美,犹如华丽高贵、光彩照人的“贵妇人”,因此人们称它为“蝶中皇后”。
  雌雄异型。雄蝶体、翅呈翠绿色,底色黑褐色。前翅有一条黑色斜带,此带以内区域色浓,以外区域色淡。外缘有两条平行的黑带。后翅外缘齿状,有翠绿色月牙形斑纹,在月牙形斑纹内侧有相应的金黄色斑纹。此蝶即因此而得名,并闻名于世。雌翅无金绿色,后翅五边形大呱?祝?餐幌赋ぁ?
保护级别:国际濒危动物保护委员会:R级(最稀有的一级)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一级保护物种
     中国国家林业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保护动物。  

思考与讨论:可以说金斑喙凤蝶是世界上最名贵、极为罕见的蝴蝶,而且是中国特有种。特别是其生镜的独特和失衡的雌雄比例(雌雄比例约为1:40),使其更为珍罕。但是至今人类对这种生物了解不多,而且蝴蝶固有的生命周期短,流动性强的特点,这些都对我们的保护管理措施的实施带来了困难。所以应该加强对金斑喙凤蝶的科学考察和资源调查,进一步明确它的分布地和区,并考虑把有分布的地区指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此外,还要加强宣传引导,让更多的人了解金斑喙凤蝶,认识金斑喙凤蝶,最终树立爱护保护的意识。这必将有利于金斑喙凤蝶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相关的文献:
[1]中国金斑喙凤蝶研究进展
http://lsg.cnki.net/grid20/detail.aspx?QueryID=2&CurRec=10
[2]金斑喙凤蝶——梦幻中的蝴蝶
http://lsg.cnki.net/grid20/detail.aspx?QueryID=2&CurRec=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1 20: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濒临灭绝物种之——普氏原羚 

  【拉丁学名】:Procapra przewalskii
  【俗名】:黄羊,滩黄羊
  【英文名】:Przewalski's Gazelle
  【藏名音译】:普氏果瓦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资料不足
  【特有种】:是
  【濒危等级】:濒危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未列入
  【生态环境】:草原、荒漠
  【致危因素】:栖息地破坏,种间竞争,种群隔离,过度捕猎
  【分类地位】:偶蹄目,牛科,羚羊亚科,原羚属  

外形特征
  体型似黄羊,但体形比黄羊略小,体长大约为110厘米左右,肩高约50厘米,雄羚长有一对具有环棱的黑色硬角,角尖相向内弯,角长约30厘米,角的下半段粗壮,近角尖处显著内弯而稍向上,末端形成相对钩曲,这点与朝内后方弯曲的黄羊角不同。嘴唇黑色,颌下白色。成年体重雄性个体重约27公斤,雌性个体重约23公斤。尾巴较短,不足11厘米。夏毛短而光亮,呈沙黄并略带楮石色,秋末换毛,冬季毛色较浅,略呈棕黄色或乳白色,四肢内侧和腹部着白色毛被,其中间为醒目的棕黑色尾巴。一旦受到惊吓,普氏原羚臀部的白毛会竖起外翻,在绿色和黄色草地的反衬下格外醒目,警示同伴有危险临近。
  普氏原羚奔跑时像离弦的箭,姿势与众不同,前后肢分别并在一起,后肢用力后蹬,身体跃入空中,着地时用力后撑,这种跳跃式的奔跑使羚羊的身体在空中划出一道波浪起伏的曲线,分外优美。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于内蒙古, 宁夏, 青海, 甘肃, 新疆 西藏昌都和那曲地区东部。栖息地海拔高度为3400m左右。常活动于草甸地区。青海湖湖滨地区,是湖滨沙化草原地带的代表种。
  过去长期以来被作为藏原羚的一个亚种(Procapra picticaudata przewalski),实为一个独立的种。仅分布在中国,产于青海省青海湖北岸及东北岸一带。内蒙古是否尚有分布,有待查实。据Wilson and Reeder (1993), 本种的模式产地应为蒙古,但长期以来被误作我国境内的鄂尔多斯南部。
种群现状:
  仅就目前所知,青海省青海湖四周仅残存有3-4个种群,即鸟岛附近1-2群,约37只;湖东种羊场及小北湖一带生存有70只左右;湖之北岸刚察县察拉滩的1群约70-80只。目前总数量恐不足200 - 350 头。  
致危因素
  据1986年的调查及访问了解,当时种群尚有350只左右,如今不仅数量未增长,反而急剧下降,可以认为本种是当今世界上有蹄类中最濒危的一个种。其致危原因是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表现在:
  1、1949-1987年间,青海湖周围人口已由过去的2万增加到9万,因而房舍不断兴建及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增加了20倍),致使普氏原羚的生存空间愈来愈小,栖息生境支离破碎;
  2、 自1949年至今,湖周地区的牲口增加了3倍,占据了普氏原羚的食物场,食物压力增大;
  3、 现有种群的群体过小,且由于人为所造成的阻碍,使湖东与湖西间的种群彼此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因此,近亲繁殖的结果,也很可能导致种群衰退;
  4、自1988年划为国家I级保护动物后,年近间仍有非法猎杀发生。如1994年12月,在共和县倒淌河乡有人用半自动步枪猎捕普氏原羚(数量不详);且将草场引燃,烧毁草场面积约1000亩(据陈立伟于1995年春夏的实地调查)。饲养情况 不详。  
保护级别:
  普氏原羚是我国特有的哺乳动物中数量最少的物种,1996年普氏原羚被IUCN红皮书列为极危级(CR)动物,1998年再次被IUCN红皮书列为极危级(CR)动物,1999年我国的濒危动物兽类红皮书中将其列为极危级动物,现被国家林业局列入2000-2005年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15大工程之一。
历史发展
  1875年,俄罗斯博物学家普热瓦尔斯基(Przewalski)在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上发现了这一中国特有的动物,但一直误认为是藏原羚,直到13年后方才正式命名为“普氏原羚”。
  化石记录表明,中国西北许多地点都曾有羚羊分布。这说明在黄土高原形成之前那些较温暖的地质年代里,草原和森林交替分布时,羚羊是盛极一时的优势动物种类。当青藏高原开始隆升,黄土高原逐步形成时,环境变化使羚羊产生了种的分化,形成了今天青藏高原特有的羚羊类群—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曾发现于内蒙古包头地区(1923年采得标本)、鄂尔多斯南部,甘肃省肃南县、肃北县(1952年采得标本),宁夏银川地区,新疆喀尔墩草原、卡尔求卡荒漠草原,西藏昌都和那曲地区东部,我省的祁连山地区、阿尔金山地区等。目前,以上地区的普氏原羚均已消失,只发现青海湖边尚有分布。它们分布在湖东、鸟岛和元者三个区域,范围十分狭小。据一九九四年至二零零一年的连续统计估算,三个种群总数在二百只左右,其中最大的一群在湖东,约有一百二十只。
  鸟岛种群位于青海湖鸟岛附近的荒漠草原中,面积约75平方公里。由于牧场围栏使普氏原羚的活动和觅食受到了限制,而狼的捕食则使普氏原羚种群的恢复和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这一种群仅存19~22只。
  元者种群位于青海湖东、元者村和湖东种羊场的中间地带,与湖东种群紧邻,面积为333平方公里,是历史上分布于倒淌河流域的残余。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倒淌河流域曾经分布着成千上万只普氏原羚。元者种群分布区的人口密度相对较大,没有狼群分布,目前数量约51只(最近的调查显示,该种群可能已经灭绝)。普氏原羚集群活动,易于被猎杀,偷猎活动仍然存在。栖息地丧失和偷猎是元者种群面临的直接威胁。

  湖东种群位于青海湖的东北边,面积约890平方公里。由于栖息面积较大,草场围栏密度也较小,活动空间较其他两个种群大,是数量最多的一个种群,目前约有120只(最近的调查显示,该种群可能仅剩60~80只)。迫于人类放牧活动的干扰,原来生活于典型草原区的普氏原羚不得不迁入沙漠、草地的生态交错带。当家畜转入夏季牧场,沙漠中的普氏原羚会重新深入冬季牧场草原采食,当不得不和家畜共享食物源时,为了避开牲畜放牧的干扰,普氏原羚只得在傍晚和天黑后采食,而由于狼也在夜间活动,避过了牲畜的普氏原羚却增加了与狼遭遇的机会。狼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捕食者,是普氏原羚的主要天敌。据调查,狼猎杀的动物多为老年和幼年个体,在被狼捕食的普氏原羚残骸中,80%为普氏原羚幼体。专家分析,狼对普氏原羚幼体的猎杀将极度危害普氏原羚种群的生存,在目前这种捕食压力下,普氏原羚将在50—100年内灭绝。
  据有关资料显示,80年代初,环湖附近普氏原羚的数量超过1000只;80年代末,降到了500-600只;1995年,在环湖地区还生活有五个普氏原羚种群,分别在倒淌河乡元者村一带,湖东种羊场,鸟岛附近,天峻县快尔玛乡以及刚察县哈尔盖乡与海晏县甘子河乡交界处,约有不足300只。2002年,除了前三处外,后两处地方的普氏原羚种群已经消失,2003年的调查中,元者种群已经不见踪迹。普氏原羚已经成为目前中国特有的哺乳动物中种群数量最少的物种,今存估计仅约150只左右。 
生活环境:
  在青海省境内,普氏原羚系一种较典型的荒漠与半荒漠的有蹄动物,栖息于生长有麻黄、芨芨草、苔草、沙鞭、沙生针茅、狼毒和蒿属等植被类型的干旱环境中,其间还有数十米高的沙丘、缓坡和开旷的平地,且沙丘深处常作为它们的隐蔽所。 普氏原羚栖息在比较平坦的半荒漠草原地带,一般海拔高度3400米以下,从不到达更高的山峦,也不到纯戈壁地带活动,所以被称为“滩黄羊”。它有季节性水平迁移现象,集群活动,群体大小从数只到五六十只不等。像其他许多有蹄类动物一样,普氏原羚也有同性聚群现象。在非繁殖季节,同一性别的个体聚在一起活动。冬季成群向南迁移,到植被较丰富、雪薄和有水源的地区,夏季复又北返。视觉和听觉非常发达,但嗅觉较差,生性机警,行动迅敏,能够在大范围内活动觅食。普氏原羚受惊后虽会逃至远处,但是待危险过后又会回到原来地点,具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区域。
  结群生活。夏季一般数只或10多只结成小群;在冬季每群可达30只以上,但也遇到过6只和12只的群体。  
生活习性
  普氏原羚是小型精饲型反刍动物。食物主要为禾本科、莎草科及其他沙生植物的嫩枝、茎叶,冬季则为干草茎和枯叶,少量多餐,每天有多个较短的采食周期,忍耐干旱的能力较强。
  普氏原羚的发情交配期是12月至翌年1月,这时,雌雄合群形成较大的繁殖群体。雄性有争偶现象,但争斗并不激烈,胜者率领数只到20多只雌羚羊一起活动,败者往往尾随群体伺机交配,或离开群体另觅新欢,有时也会有一雄一雌同居的情况。产仔期间群体暂时解散,雄兽结成小的团体或单独活动,雌兽则单独到山凹的高草丛或灌木丛等较为僻静的地方分娩,雌羚7月产羔,每胎产1仔,偶有2仔,羚羔出生后几分钟即能站立,幼羚跟随母羚一道活动,直至成年。雄羚不参予哺育幼羚。
  1988年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本已种被列为我国Ⅰ级保护动物,但严格执法仍待加强。保护措施建议 普氏原羚系我国甚或世界上有蹄动物中处于最濒危的物种,若不采取进一步的保护措施,恐有随时灭绝的危险。

  鉴此,拟建议如下:

  1、 立即加强宣传保护该物种的重要性与意义;

  2、 严禁猎捕,违法必究;

  3、 立即组织实地考察,在取得第一手生态生物学资料的基础上制定有科学依据的保护或恢复计划,并划定自然保护区;

  4、 进行种群生存力分析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为种群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8 11: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  濒临灭绝物种之——珙桐

  
  

基本资料
  中文名:珙桐
  学名:Davidia involucrata
  别名:水梨子、鸽子树、鸽子花树
  科属: 珙桐属 珙桐科,全科也只此一种
  保护级别:该物种已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现状介绍
为我国特有的单属植物,系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种,也是全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由于森林的砍伐破坏及挖掘野生苗栽植,目前数量较少,分布范围也日益缩小,若不采取保护措施,有被其它阔叶树种更替的危险。


保护价值
落叶乔木。花奇色美,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成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有“植物活化石”之称,是国家8种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中的珍品,为我国独有的珍惜名贵观赏植物,又是制作细木雕刻、名贵家具的优质木材,因其花形酷似展翅飞翔的白鸽而被西方植物学家命名为“中国鸽子树”。

珙桐为世界著名的珍贵观赏树,常植于池畔、溪旁及疗养所、宾馆、展览馆附近,并有和平的象征意义。材质沉重,是建筑的上等用材,可制作家具和作雕刻材料。  


生境状况
在我国,珙桐分布很广,贵州的梵净山、湖北的神农架、四川的峨嵋山等处都有生长,在桑植县天平山海拔700米处,还发现了上千亩的珙桐纯林,这也是目前发现的珙桐最集中的地方。自从1869年珙桐在四川穆坪被发现以后,珙桐先后为各国所引种,以致成为各国人民喜爱的名贵观赏树种。
 

地理分布
分布于陕西东南部镇坪、岚皋,湖北西部至西南部神农架、兴山、巴东、长阳、利川、恩施、鹤峰、五峰,湖南西北部桑植、大庸、慈利、石门、永顺,贵州东北部至西北部松桃、梵净山、道真、绥阳、毕节、纳雍,四川东部巫山,东南部南川、北部平武、西部至南部汶川、灌县、彭县、宝兴、天全、峨眉、马边、峨边、美姑、雷波、筠连,云南东北部绥江、永善、大关、彝良、威信、镇雄、昭通等地。常混生于海拔1250--2200米的阔叶林中,偶有小片纯林。


生物习性
喜欢生长在海拔700~1600米的深山云雾中,要求较大的空气湿度。生长在海拔1800-2200米的山地林中,多生于空气阴湿处,喜中性或微酸性腐殖质深厚的土壤,在干燥多风、日光直射之处生长不良,不耐瘠薄,不耐干旱。幼苗生长缓慢,喜阴湿,成年树趋于喜光。珙桐枝叶繁茂,叶大如桑,花形似鸽子展翅。白色的大苞片似鸽子的翅膀,暗红色的头状花序如鸽子的头部,绿黄色的柱头像鸽子的嘴喙,当花盛时,似满树白鸽展翅欲飞,并有象征和平的含意。 
 

形态特征
珙桐为落叶大乔木,高可达20米。
此树为落叶乔木,树皮呈不规则薄片脱落。单叶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叶纸质,宽卵形或近心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粗锯齿,叶柄长4-5厘米,花杂性,由多数雄花和一朵两性花组成顶生头状花序。花序下有2片白色大苞片,纸质,椭圆状卵形,长8-15厘米,中部以下有锯齿,核果紫绿色,花期4月,果熟期10月。
珙桐的花紫红色,由多数雄花与一朵两性花组成顶生的头状花序,宛如一个长着“眼睛”和“嘴巴”的鸽子脑袋,花序基部两片大而洁白的苞片,则像是白鸽的一对翅膀。4~5月间,当珙桐花开时,张张白色的苞片在绿叶中浮动,犹如千万只白鸽栖息在树梢枝头,振翅欲飞。
 

同生植物
同生植物有扁刺锥Castanopsis platyacantha Rehd.et Wils.、木荷 Schima superba Gardn.et Champ.、峨眉黄肉楠 Actinodaphne omeiensis (Liou) Allen.、粗穗柯 Lithocarpus elegans (Bl.) Soepadmo.、包槲柯 L.cleistocarpus Rehd.et Wils.、巴东栎Quercus engleriana Seem.、香港大头茶 Gordonia axillaris (Roxb.et Ker.) Dietr.、天师栗 Aesculus wilsonii Rehd.、连香树 Cercidiphyllum japonicum Sieb.et Zucc.、黑毛四照花 Dendrobenthamia melanotricha (Pojark.) Fang等。


保护措施
有的分布区虽已建自然保护区,但无严格保护措施,在其它分布区也应设置保护点,应制定具体的保护管理措施,积极开展引种栽培和繁殖试验,进行人工造林,扩大其分布区。


应用价值
珙桐为世界著名的珍贵观赏树,常植于池畔、溪旁及疗养所、宾馆、展览馆附近,并有和平的象征意义。材质沉重,是建筑的上等用材,可制作家具和作雕刻材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3 15: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周老虎--让人们想起了【华南虎】

华南虎
拉丁文学名: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英文名:south China tiger
中文别名:厦门虎,南中国虎,中国虎
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科: 猫科 Felidae
  属: 豹属 Panthera
  种: 虎 P. tigris
 亚种: 华南虎 P. t. amoyensis
【外形特征】
  华南虎亦称“中国虎”,是中国特有的虎种,生活在中国中南部。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是亚种老虎中体型最小的。雄虎身长约2.5米(加头),重约150公斤。雌虎身长约2.3米,体重约110公斤。尾长80-100厘米。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条纹,条纹的间距较孟加拉虎、西伯利亚虎的大,体侧还常出现菱形纹。

【生活习性】
  主要生活在森林山地。多单独生活,不成群,多在夜间活动,嗅觉发达,行动敏捷,善于游泳,但不能爬树。以草食性动物野猪、鹿、狍等为食。一般来说,一只老虎的生存至少需要70平方公里的森林,还必须生存有200只梅花鹿、300只羚羊和150只野猪。
  华南虎曾广泛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的广阔地区,以及陕西、陇东、豫西和晋南的个别地区。但到目前为止,中国存活的圈养华南虎仅为70余只,正在南非野化的7只。国内动物园圈养的华南虎只有60多只,散布在全国19家城市动物园中。

【起源、分化与变迁】
  华南虎不仅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且其起源及扩散以及分布区的变迁过程在研究虎的起源和演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学价值。我个人比较支持虎起源于我国华南区域的观点(即华南虎原始分布区域),然后沿着两个主要方向扩散,即虎沿西北方向的森林和河流系统进入亚洲西南部;沿南和西南方向进入东南亚及印度次大陆,一部分最终进入印度尼西亚群岛,扩散和辐射适应过程中,虎演化出了8个亚种。
  现代虎类的化石首次现在于陕西蓝田公王岭。估计时间为中更新世初期,亦即距今大约60万年。1998年,IVPP的邱占祥院士认为在我国已经发现的化石中,时代最早的虎化石可能是距今约200万年前(含化石的岩性是红土)的古中华虎(Panthera tigris palaeosinensis),Panthera tigris palaeosinensis是瑞典古生物学家Zdansky于1924年所建的,这个标本出土于河南渑池兰沟第三十八地点,最近在甘肃又出土了新的标本,目前这个种的标本非常稀少,全世界仅有3个头骨,一个在国外,其余2个保存于北京。(Mazak,2006)。1967年,著名猫科动物学家,德国古登博格大学的Hemmer教授著论文详细讨论了这个种的性质,Hemmer教授非常详细地研究后认为绝大部分特征与虎接近,但部分特征也是美洲豹特有的。他也认为古中华虎应为虎的一个亚种(Panthera tigris palaeosinensis)。有人说华南虎头骨是8个公认虎亚种中最原始的,这个说法缺乏根据,目前还没有人拿过古中华虎的头骨与华南虎头骨详细比较过。
  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华南虎)这个学名是1905年由德国动物分类学家Hilzheimer依据5个产自汉口(今武汉)的虎头骨标本后所定名的。amoyensis这个名字是amoy(厦门)的拉丁化名词,这是因为华南虎最早被美国一生物学家发现于厦门岛而定名的。华南虎的头骨要明显的小于东北虎和印度虎,雄虎头骨的平均长度仅为318mm(Mazak,2004)。

【种群现状】
  根据我国皮毛市场每年虎皮收购量的不完全统计,1956年全国收购虎皮1750张。20世纪50年代江西省有20多个县发现有虎,该省1955-1956年捕虎171只。20世纪50-60年代,在川东的万县,以及陕、川、鄂交界的大巴山地区已经发现不到虎的踪迹。湖南省1952-1953年共捕虎170只。1964年,寿振黄先生根据各地虎骨和虎皮收购数量估计当时华南虎每年约被猎捕800只,显然有“放卫星”的嫌疑。1966年在安徽也都捕到过虎。50年代初广东省猎虎50多只,60年代约为20只。1958年在贵州中部的清镇,1959年在贵州西部的威甯都曾捕到过虎。秦岭地区的虎于灭绝60年代。1960-1963年河南省至少捕杀虎60多只。1964年陕西佛坪山一山民猎杀过一只野生华南虎迄今,就再也没有人看见过成年华南虎的身影。
  到1970年后,江西的华南虎年捕猎量少于10只,1975年后再没捕过虎。河南省在70年代初期每年捕虎7只,浙江省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每年捕虎3只。70年代广东省猎虎猎捕不足10只。湖南最后捕到野生虎是在1976年。20世纪70年代末估计全国野生华南虎的数量为40-80只。山西省最后捕获的虎在1974年1月,在原平县收到一副虎骨后再为发现过虎。1979年我国全年只收到一张虎皮。20世纪80年代后野生华南虎数量已极少,有人估计我国野生华南虎的总数为30-80只。湖北最后捕到的野生虎是1983年,在利川市百户湾林场发现1只幼虎,之后送到重庆动物园。1987年5月的统计显示广东省境内活动的华南虎有成年虎4只,幼虎12只。1990-1992年,原林业部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开展的华南虎及其栖息地调查估计当时我国广东、湖南、江西、福建交界处华南虎有20-30只。
  21世纪初,华南虎及其栖息地调查搜索过程中没有看见一只野生虎的身影,国外一些学者认为野生华南虎已经灭绝。

【华南虎的悲惨命运】
  华南虎的濒临灭绝,实在是一个历史大悲剧。建国初期,野生华南虎的数量还有4000多头。经过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持续进行的大规模捕杀,华南虎种群遭受重创,一蹶不振。当时,政府宣布华南虎为“四害”之一,除虎如同剿匪,大打人民战争,还组织专门的打虎队,由解放军和民兵协同作战,赶尽杀绝。例如,1956年冬,福建的部队和民兵捕杀了 530只虎、豹。在这场运动中,江西的南昌、九江、吉安以及抚州捕杀了150多只老虎。1959年冬,贵州有30多头虎、豹遭猎捕。1963年广东北部共捕杀了17只老虎,雷州半岛也有17只被捕杀。1953年至1963年,有一个专业打虎队在粤东、闽西、赣南共捕杀了130多只虎、豹。在围歼华南虎的战役中,涌现出许多打虎英雄。
 1977年农业部修改了规定,终于将华南虎从黑名单转移到红名单。东北虎仍然是保护种类的首位,华南虎和孟加拉虎属于禁捕的第二类。1979年,农业部将华南虎列为一级保护动物。不过,这些措施似乎已经晚了。据估计,1981年,野生华南虎大约只剩下150只到200只。
 到了1989年,我国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终于将华南虎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单。对于这一濒临灭绝的物种,合法生存权姗姗来迟,仿佛是临终关怀。也许是多余的关怀。因为从此之后,野生华南虎从我们的世界完全消失。许多人声称发现了它们的踪影,无非是只闻其声,只见其迹,都是证明力较弱的间接证据。
  1996年,联合国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发布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公约》将华南虎列为第一号濒危物种,列为世界十大濒危物种之首,最需要优先保护的极度濒危物种。
  华南虎,这一悲剧性的物种,终于成了举世瞩目的明星。只是聚光灯下空空落落,主角缺席。我们不知野生华南虎身在何处,甚至,不知道它们是否永远告别了这个世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8 20: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一级珍稀野生植物 绥中珊瑚菜物种濒临灭绝
一种东北三省独有、濒临灭绝的国家一级珍稀野生植物——珊瑚菜,惟独兴城菊花岛上发现13株,绥中万家也有少量发现。

  珊瑚菜别名海沙参、辽沙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在我国沿海。珊瑚菜不仅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而且能改善生态环境。近些年来,由于沿海滩涂的大量开发,已使该物种的生长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该物种面临灭绝境地。

    全国珊瑚菜原生地惟独仅剩下葫芦岛市这一块地方,如不实行抢救性保护,该物种将面临灭绝。为此,葫芦岛市将珊瑚菜物种申请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植物,并在绥中县万家镇建立国家级保护区。目前,保护区内的珊瑚菜已增加到100多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8 20: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濒临灭绝植物
荷叶铁线蕨
又名荷叶金钱草,仅发现于四川万县和石柱县局部地区。已濒临灭绝。适于温暖、湿润无荫的岩面薄土层、石缝或草丛中,喜中性偏碱土,早春发叶,7月后形成孢子囊群,8至9月孢子成熟,可用分株或孢子繁殖。株高5至20厘米。该草为我国特有,是铁线蕨科最原始的类型,具有重大研究价值。作用中药历史悠久,植株形态别致优美,观赏性强。目前武汉植物园已大量引种。
中国濒危珍稀植物-原始观音座莲
原始观音座莲
仅产于云南东南部局部地区,属濒危种。喜生于季节性雨林阴湿的环境,常构成草本地被层常见成分,山坡下部沟谷边缘分布最多,也较高大。株高80至120厘米,早春于根茎上萌发新芽,7至8月孢子囊群在叶背上显现,11月成熟后孢子飞扬。本种系蕨类植物中较原始的类型,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它的姿态奇异、叶片翠绿,是优美的荫生观赏植物。目前人工繁殖较为困难。
中国濒危珍稀植物-对开蕨
对开蕨
是我国新记录植物,仅产于长白山南麓和西侧局部地区,并且分布星散,如不加以保护,将有绝灭危险。属稀有种。其分布区域气候温凉、潮湿,土壤为酸性暗棕色森林土。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短,横卧或斜生。本种的发现填补了对开蕨属在我国地理分布上的空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其叶形奇特,颇为耐寒,雪中亦绿叶葱葱,是珍贵的观赏植物。
中国濒危珍稀植物-光叶蕨
光叶蕨
多年生草本,高40厘米左右。于1963年发现,到1984年仅存极少数量,陷于绝灭境地。喜潮湿多雾环境,生于阴坡林下,山地黄壤及山地黄棕壤。晚春发叶,7至8月形成孢子囊,9月成熟。为我国特有,介于蹄盖蕨属与冷蕨属之间,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可采用分株或利用孢子繁殖。
http://www.aoboo.com/blog.asp?userid=50548&blogid=1090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8 23: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拿什么拯救你,雪地孤影---远东豹
种群现状
远东豹交配季节通常在每年的1,2月,怀孕期在95-105天之间。
  中国和俄罗斯野生生物专家日前宣布,远东豹目前在世界上的数量分布已不足80只,濒临灭绝。而30年前,仅吉林省境内就有近50只远东豹活动。
  中俄专家认为,在一些传统栖息地远东豹已经基本绝迹。更糟糕的是,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现存的远东豹已被分割在数个“孤岛”上,相互间的通婚交配受到限制,因此,它们繁衍生息所必需的野生种群也已非常稀少。
  远东豹是大型猫科食肉动物———豹的20多个亚种之一,与东北虎一样,曾大量分布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东北的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茂密丛林中。
  栖息地的破坏、偷猎威胁了野生远东豹的生存,1970-1983年间,有大量远东豹被捕杀。俄罗斯远东地区(1998年估计)有40只野生远东豹;朝鲜(1998年估计) 有大约10头野生远东豹保留在森林里;中国野生远东豹的数量估计为10 到15只;韩国的最后一头野生远东豹在1969 年被射杀了。1999 年统计,,有223只远东豹被饲养在71个动物园。其中有95头在北美洲的动物园。动物园的远东豹寿命为17年。
http://baike.baidu.com/view/88029.html?tp=0_11


我觉得远东豹是非常稀少神秘珍贵的猫科动物,它的数量甚至比所谓十大濒危动物之一的东北虎还要少
详见,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8/9/210627.html 我不清楚为什么远东豹还有华南虎没有在列,它们几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了,或许很快它们就将在地球上消失。而猫科中的西班牙猞猁(Iberian lynx)也是非常的濒危(详见http://www.feline-china.com/htm/iberian.htm,这个网是我一个网友朋友建立的,她是一个热切关注动物保护并亲身力行的女士,这个猫科动物网也不错,建议参观下呵呵)不同的是西班牙猞猁是一个物种,而远东豹仅是亚种,做为亚种而言或许并不影响豹(Panthera pardus,leopard)的数量。但我们能忍心看着雪地精灵孤独刺客离我们而去吗?就象20世纪巴厘虎爪哇虎里海虎的灭绝一样可惜悲哀!他的近邻东北虎或许会就此寂寞,或许很快会随他而去。
前几年在珲春市春化镇兰家村后的山上,一只成年雄性远东豹被偷猎者的钢丝套套住,因为无法挣脱被倒吊在树上死亡。发生这样的悲剧只能说我们的相关部分的实行力非常差。在非洲,有着专门的护林人员会对野生国家公园进行巡逻,一方面可以让偷猎分子不那么嚣张,另一方面这些人还会清除不少陷阱钢丝,以减少野生动物受伤害的可能。 而反观我们,除了周XX的闹剧,还有什么?
锡霍特山自然保护区的研究人员,对东北虎研究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的卡普拉诺夫在俄罗斯远东松树河自然保护区观察东北虎时,与偷猎分子起了冲突,被残忍杀害。《生来自由》的作者亚当森,就是讲小狮子爱尔沙的,那位也是被偷猎分子杀害。而我国的那些专家,比如《虎研究》的作者马建章院士,曾在电视采访中说自己年轻时在野外考察,不巧遇到黑熊,登时吓懵了,自己慌不择路直往就近的树上爬。另一位猫科研究专家张恩迪,自己曾坦然,不敢与一只不到1岁的小虎同处一笼。并非说他们的不好。而是这样的胆识和气质,如何让人相信这些专家们可以保护好濒危的野生动物?
一头漂亮的雌远东豹

右下角是被猎杀的远东豹


其他相关新闻
俄罗斯海军保护远东豹http://anima.cpst.net.cn/dwdg/2005_03/1111128415.html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捕获珍稀远东豹(图)http://tech.qq.com/a/20071025/000029.ht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2 17:16 , Processed in 0.26783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