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5-3 00: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slough兄所说““龙银”对“Ringgit”指具体货币单位这一义位有影响,值得进一步去证明。”可以跟幻云的这段话合起来看:
讨论至今,已可确定的是“Ringgit”属马来/印尼语的原有词汇,但最初并无货币义项,至迟在1895年已有1Dollar=1Ringgit的货币单位与换算值,而目前幻云的疑惑点主要在于,“Ringgit”什么时候开始有货币(或货币单位)义项,以及汉语方言对此是否有或有多少促成的影响。毕竟作为“最早成为各国商人所认可的交换媒介”的中国钱币,情理上不太可能没留下丝毫痕迹,只是不知道,本称是否“龙银”,而对象是否“Ringgit”。
Ringgit具有货币义项,目前所见,最早的记录是Marsden(1812),那么我们可以肯定那个时候国内用来指日本贸易银(1870年始铸)的“龙洋”“龙银”一定还没有出现。
那么如果说当时汉语里已经有“龙洋”或者“龙银”这样的词,也就是两种可能:
一、ringgit或者什么别的外来语词的音译,鉴于后一字语音上还有解释不通的地方,我们可以说只有前一字是音译,后一字则或者因为这种货币来源于海外所以用“洋”,或者取其质地而名之为“银”。那么从这一点上看,汉语方言基本上是被影响的一方。
二、“龙洋”“龙银”在(浙闽广等省早于1870年的)汉语里就已经用来泛指货币或者专指某种货币。那么鉴于明清国内货币没有能跟国外银元对等的(从一些记载看各省元宝重量成色还多有不同),而1870年以前国外来的银币又没有龙纹可资联想,我很难想象这词能有多大的实用价值从而会被从事外贸的商人使用(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想,那时候东南亚已经通行西班牙银币了,而华商不占主导,是不是用外国人的计量单位更方便自然一些?)。那么它要大量使用,估计也是见了日元以后,而这是不是一定要与目前仅仅是不能知其必无的早于1870年的“龙银”一词联系起来,我们也得谨慎考虑,因为“鹰洋”“鹰银”之类的类推作用是足够强的(现在从“国学宝典”http://cnki.gxbd.com/ 查到最早有“鹰洋”一说的是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言中国往时行用日思巴尼牙洋元,其银矿实取之墨西哥。一千八百二十二年,墨西哥始自立国。一千八百三十八年墨西哥始自置铸钱机器,即今中国所用之鹰洋也。”这个词使用更早,可以想见,而看起来“龙洋”的出现则要晚得多。当然,如果非说是方言什么的,就又不好说了,但我想即使是方言词,也不应该低估商品货币流通的发展程度,一个词可以传播到南洋,或许也更有可能传播到邻省)。此外我们还要考虑的,是“龙洋”“龙银”的两个义项(本国货币的泛称/日元)的使用者会不会是截然的两批人。
幻云说:
钱币上有龙纹,自汉代便开始了,往后的银钱也有这个设计的,为何一定要到清代光绪元宝才有“龙银”的称呼?
问到“为何一定”,我想已经走出了语言学实证研究的范围了。历史上具备了条件而没有发生的事情太多,都“为何一定”的话大家都别活了(这是从我们都具备了自杀或杀人的条件,问“为何一定不自杀或杀人”的结果,呵呵)。
至于:
同时有“龙钱”(leŋ tsi)、“龙银”两种说法,但“龙钱”、“龙银”从不曾是较规范的官方汉语——四库全书无此例应能说明这点。幻云的本意是,“龙银”并非中国内部的“外来”词,而是闽人自己对流传进来或所使用的银钱所起的称呼,由于他们原就将银钱称作“钱”、“银”,那么距离“龙钱”、“龙银”的出现似乎只差了银钱在外形设计上的一个契机,而这个契机,似乎不需要等到光绪元宝才有。
那么我想说,一方面“钱”“银”别的地方都在用,不独闽人为然,“纹银”“洋钱”等词还是“官方”的说法(仅指见于奏折之类官方文书而言);另一点“龙钱”偏偏四库就有那么两条,语出《夷坚志》乙卷二,可惜这种“龙钱”似乎不是通行货币(“盖俗工所鑄,符篆相屬者”[“俗”字据“国学宝典”涵芬楼本补])。事实上装饰用的“双龙钱”之类民间也绝不鲜见(另有一种植物叫“龙钱蒲”,也应该是先有了“龙钱”才这么叫的),但这仍然必须有切实的证据才能跟指货币的“龙银”“龙洋”联系起来;最后一方面四库全书有没有某种说法跟“规范”、“官方”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想起了dasha兄前段说到过的有人“点校”某清末译书的时候把译名全都“规范”了的事,四库馆的人固然是花了不少功夫来删改那些书,但出自“规范”考量的改动大概不是很多),“龙银”不见可以说不规范的话,下面引《皇朝文献通考》的“番银”、“花边银”也不规范呢——你在后文提及“中国官方称谓”“正统说法”等等,我想同样没有什么根据的,词典上查到的并不等于就是官方、正统,查不到也未必就不官方、不正统。
而这一点其实也可以引出另一些疑问:中国历史上这些有龙纹的货币,到底多大程度上是通行的?它们所影响的地域又如何?中国太大,不能脱离这一点来谈问题,何况我们还有可能涉及到殖民时期以前由中国商人主导的东南亚贸易。明以前东南亚贸易即使用“龙银”这个词,从而影响了当地人使用“ringgit”这个词,我们也还需要那个时候汉语方言语音的证据,这一点我想目前是完全不具备条件的,不过我比较怀疑的是“龙”字中古音(liong)的那个o有没有那么早就丢掉。
至于
清人为何会将光绪元宝称作龙“洋”?毕竟一般来说,汉语称“洋”的多是外来的东西,而“洋”本身的义项似乎都不合适作为银元义的引申。《汉语大词典》里最早将“洋”用作银元的例句出自邹鲁(1885—1954),这个显然是在“龙洋”面世之后。若是按照kouun兄、chaque兄提到《货币/日元的社会史》“人洋”等的推论法,作为比光绪元宝更早28年面世的日本龙洋,是否有可能因外形而先占据了“龙洋”的名称?而后来“龙洋”让位与光绪元宝,于是才为前者添上“日本”定语……汗,抱歉,好像又成了亲日说辞。只是觉得,如果“龙洋”不是日本所起而系中国的命名,想必是在光绪元宝面世以前;毕竟若光绪元宝已有“龙洋”之称,情理上不会再给日本银元命名为这个吧……
我想通常的解释就够了,以前是把外来的钱币叫做“洋钱”的,《汉大》“洋钱”词条:“银元的俗称。最初由西班牙流入中国,故名。”
《汉大》之让人不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似乎根本没下功夫去找尽可能早的书证——而似乎只有它是最有条件来干这个的——所以要靠它来作年代上的推测会很难靠得住。就拿“洋钱”这词来说,至少可以用乾隆时的文献当例子,可《汉大》偏偏引的是俞樾的《春在堂随笔》。
比如四库里的《皇朝文献通考》(成书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
『至於福建廣東近海之地,又多行使洋錢。其銀皆範為錢式,來自西南二洋,約有數等:大者曰馬錢,為海馬形;次曰花邊錢;又次曰十字錢。花邊錢亦有大小中三等,大者重七錢有竒,中者重三錢有竒,小者重一錢有竒。又有刻作人面或為全身,其背為宫室器皿禽獸花草之類,環以番字,亦有兩面皆為人形者。閩粤之人稱為番銀,或稱為花邊銀。凡荷蘭佛郎機諸國商船所載,每以數千萬圓計。考漢書載安息大秦諸國附近西海者多以銀為錢,太平寰宇記載海西諸國錢有騎馬人面諸品,葢其遺制至今尚存。而諸番向化,市舶流通,内地之民咸資其用,則實縁我朝海疆清晏所致云。』
《钦定平定台湾纪略》就有更多“洋钱”的例子:
卷二十一
『同日(乾隆五十二年六月十九日)李侍堯奏言,接臺灣道府稟稱,臺地風俗慣用外洋銀錢,向来内地解到餉銀,俱就行户易換應用。時日従容,尚易辦理,現因大兵出征,所需夫價車價等項,需用繁多,郡城一隅之地,兼以商販罕通,洋錢日少,易換維艱,懇將軍需銀兩在内地俱換洋錢解用等情,查該處既慣用洋錢,自應換解前往,以便行使。随發銀十五萬兩,派省城及泉州漳州厦門等處分頭易換,現已換得六萬圓,先行起解,餘俟随得随解外。第閩省行使洋錢之地,祗此數處,恐將来再需易換,民間益少,或致赶接不及,粤省向亦慣用洋錢,廣潮二府行使最多,今應奏明令兩廣督臣孫士毅撥出庫銀四十萬兩,分作數起,按照市價陸續易換洋錢解閩,以資接濟。並知會浙省撫臣亦於庫項内酌撥六十萬兩前來備用。』
扯得有些远,但看你对台湾情况的关心,这一段引文大概还不是累赘。至于“X银”,更是仿了“纹银”之类而来。这一点我们有一个可能与本题更为接近(虽然未必有什么作论据的价值——除了它时间确定这一点很可贵之外)的例子,中英《南京条约》:
『四、因大清欽差大憲等於道光十九年二月間經將大英國領事官及民人等強留粵省,嚇以死罪,索出鴉片以為贖命,今大皇帝准以洋銀六百萬員償補原價。』
一方面,就算那时是这么叫的,但当中国钱币被其他钱币取代后,单位的称谓恐怕也很快被淘汰掉;一方面,中国货币单位的正规称谓在来马华人的方言中是否也叫“文”“两”?或许更关键的是,如今我们知道“real”一类名称的曾经流传,是因为19世纪文献对18世纪情况的记载,但中国钱币流传的那个时代,似乎缺少了这个机缘。
从思考的角度上是对的,这个问题确实也需要找到有关的文献来证明(或许slough兄建议的书或者某些研究南洋贸易史的书里就有部分的答案,另外马来央行既然有钱币博物馆,那估计也总有些马来钱币史方面的专家,并有些研究著作的)。但是这一段:
另外,重新看帖后有个疑问,若照Dennys等人所描述的,以及Ringgit是那时通行于东南亚的西班牙货币(单位),Marsden词典说是Spanish dollars,西班牙要到1898年才淡出东南亚的舞台,那么The Origin of 'Ringgit'这篇文章提到的“The word 'ringgit' appeared for the first time on the 5 dollar banknote of the Oriental Banking Corporation of Singapore as early as 1849. On Malay coins, the jawi script for 'satu ringgit' was first used on the reverse of the British Trade Dollar in 1895”在时间上就有些奇怪啊,除非英币和西班牙币的换算是1对1,否则不是冲突了?幻云总感觉“Ringgit”最开始似乎不是特定货币/单位。
Wiki就有答案的。Straits Dollar词条:
In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the most common currency used in the East Indies was the Spanish dollar, including issues both from Spain and from the Spanish colonies, most significantly Mexico. Locally issued coinages included the Kelantan and Trengganu keping, and the Penang dollar.
In 1837, the Indian rupee was made the sole official currency in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as it was administered as part of India. However, Spanish dollars continued to circulate and 1845 saw the introduction of coinage for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using a system of 100 cents = 1 dollar, with the dollar equal to the Spanish dollar or Mexican peso. In 1867, administration of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was separated from India and the dollar was made the standard currency.
From 1898, the Straits dollar was issued by a new Board of Commissioners of Currency and private banks were prevented from issuing notes. Its value depreciated over the next eight years and was then pegged at two shillings four pence sterling in 1906.
The Straits dollar was replaced at par by the Malayan dollar in 1939.
又,Malayan dollar词条:
The dollar (Engliah, Malay: ringgit, Jawi: ريڠڬيت) was the currency of the British colonies and protectorates in Malaya and Brunei until 1953. It was introduced in 1939, replacing the Straits dollar at par, with 1 dollar = two shillings four pence sterling (60 dollars = 7 pounds).
当然由以前引过别的来源我们知道ringgit并不是真的晚至1939年才出现在英国治下的马来地区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