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3-21 00: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除了呐喊,呼吁公平还能做点什么?
答:为全球乡村改造奋斗六十年
图片太小,书名为<晏阳初传>,副标题为:为全球乡村改造奋斗六十年
先上简介: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晏阳初先生遵循的古圣铭言。二十世纪中国乃至全球的识字运动、平民教育、村治、乡村改造、农村复兴等,晏阳初是倡导较早、工作始终不断、认识最真切、方法最适当的领袖人物。
作者以严谨的治史手笔,直接采用档案文献和口述资料,真实记录了晏阳初先生为全球乡村改造奋斗六十年不平凡的一生。
作者简介 ······
吴相湘(1914~) 历史学家。原籍湖南常德,后入美国籍。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历任第九战区长官司令部战史编纂,北平故宫博物馆编纂,兰州大学副教授,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新加坡南洋大学历史系主任,台北市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教授。1959年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中华民国人物史”,1975年定居美国伊利诺斯州。著有《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纱逸仙先生传》、《民国百人传》。主编《中国现代史料丛书》、《中国现代史丛刊》、《民国史料丛刊》等。
这里有个很精彩的评论,转来大家欣赏
解放后,毛主席曾经搞过运动,要让知识分子上山下乡,这些运动,一些经历过的人至今余怒未消,为自己在农村失去的青春感到愤怒。可是就如李浔阳所言,那些终身无法脱离田地的人,他们难道就没有青春?
说远了,为什么知识分子想起毛主席发动的上山下乡,会一肚子怨愤呢?说到底,正如毛主席所料到的那样,知识分子是不服你这么“改造”的。知识分子有知识分子的傲骨,说得不那么中听一点,就是臭老九脾气,毛主席对此十分了解,他借着自己的强权,想硬是将其改造过来。可是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看到这种改造只留下了伤痕,和反弹后更大的对立。如今的知识分子,更自得于自己的精英身份,不屑于一般人为伍。一波又一波的社会潮流,从当年的小资到如今的中产,无不是鼓吹人们成为“人上人”,而不是南晏北陶所倡导的“人中人。”
晏阳初的可贵,在于他是一个精英中的精英,却不愿学而优则仕,立定主意不求升官发财,只想造福大众。他也没有在书斋里著书立说,成就功名。更宝贵的是,他如一块巨大的磁铁,把一大批人吸引过来,和他一起开展他的事业,这是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大规模主动走向乡村的罕见案例。《魔鬼字典》里说外交官能够劝得人愿意下地狱,而且恨不得马上就去。我不是说农村就是地狱,可是相对于很多知识分子养尊处优的处境而言,那里和地狱也差不了多少。晏阳初把人说得愿意下乡村,而且恨不得马上就去。毕业于哈佛大学医学系的陈志潜当年辞去了民国卫生部官员职位,跟随晏阳初来到定县。熊希龄、梁启超、胡适、蒋梦麟、梁启超等都做了平民读书处处长。胡适不仅自己参加,把儿子胡祖望也捎上,一起做教员。国立北京法政专科学校校长陈筑山被晏阳初说得怦然心动,辞去了校长职务,到平教会任职。“平教总会视听教育部主任郑锦(耿裳),是梁启超亲近的友好。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即由他创办。晏阳初曾当面问他:你的画作何以只供豪贵赞扬,不用你的生花妙笔表达平民的可怜困苦生活?郑大受感动,半年后即辞去艺专校长参加平教工作。”如此的例子不胜枚举,大家可看晏阳初与平民教育详细介绍。
连毛主席就是当初平民教育运动的义务教员,我不知道后来他搞的上山下乡和这有无渊源,这只有他自己知道。可是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毛发起的上山下乡引发了这么多的“伤痕”,而晏阳初手无缚鸡之力,却能带动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上山下乡呢,而且恨不得马上就去呢?我想可能是晏阳初唤醒了知识分子内心深处的一种报效本能,使得他们产生了内在激励,产生了使命感,愿意走向大众和平民。而毛主席的上山下乡却只能和其他强迫行为一样,更多会激发逆反。从古至今,我们知道由上而下的倡导,如果不是符合某种人性深处的需要,就很难产生持久收效。相反,你激发出人内心本已存在的东西,或者你将其牵引,使其达向一个更高使命,则更有可能激励人心。比如毛主席搞土改就不费多少功夫,因为他唤醒了农民分田地的愿望。但需要注意的是,人有的内在愿望有时候是邪恶的,可不能将这魔鬼放出那深海囚禁他的瓶子。
我们内在的激励栖居何方?大家夜深人静的时候扪心自问,我们是否还希望有机会和晏阳初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个社会更好一点?我们这个做“人中人”的思想死了没有?我相信没有死。可是如果知识分子双脚脱离大地,就可能和希腊神话中的大地之子泰坦一样完蛋。
此文并非以古非今。对我们这个顽强的民族而言,一些精神没有那么容易就死掉。它可以遭到打击,可是它不会被打死,我们的老朋友时间一定会证明这一点。事实上当年晏阳初搞改革的试点地定县,温铁军和邱建生又跑了过去,闹了一些书生意气的笑话,且饱受挫折,但这都是方法上的问题,切莫冷眼旁观,或幸灾乐祸。风雨必然会过去,我们会再见艳阳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