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2-18 00: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1546年02月18日——马丁·路德逝世
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1483~1546)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倡导者,新教路德宗创始人。
• 1483年11月: 马德路德出生在日耳曼(人称日耳曼为改革发源地)中部绍森几亚(Thuringia)的曼斯菲德(Mansfeld)附近的艾斯里本(Eiskeben)-->撒克森选候领地......他的父母是农民, 男的叫翰斯路德(Hans),女的叫玛格丽特(Margaret)。一四八三年十一月十日晚上十一点,玛格丽特喜得一男。他的父亲是一位非常特别且不易认识的人,他被称为Luder、Ludher,或者Leuder,连他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姓什麼。他曾多次因犯法判罪而逃亡,他在本乡之中,被人藐视、厌弃。所以,有人传说谓马丁路德是一个恶魔和一位妇人所生的孩子,甚至马丁路德工作成功时,许多人仍以此话来攻击他。路德自幼家中不算太富有, 而且父母经常打他. 自少他就处在深怕其父母发怒的环境下成长.因此他在少时, 就已经为炼狱(这个观念是源於马克比书第12章45节的)中永火而恐惧! 他就是这样处於一个惧怕其父母发恶和炼狱观渡过了年轻的时期. 由於他父亲的脾气非常暴躁、严厉,对孩子们的教育是以惧怕和惩罚并施的,路德比较性急,因此常受父亲的刑罚。在他晚年时曾说:「我的双亲待我极其严厉,使我变成十分的怯懦,他们满以为自己是对的;但他们不能分辨场合,不知道何时、何处或者如何惩罚。责罚虽是必须的,但是苹果与刑杖应当并施。」他提起有一个早晨,曾被连续鞭打十五下,路德说:「我们必须鞭打孩子,但我们同时也必须疼爱他们。」
• 1497年:年轻的时候他被送到一所纳尔弟兄会(Null Brethren)学校读书,然後在一四九七年他被介绍到马德堡(Magdeburg)去读书,而他父亲又把他送去另一所爱森纳(Eisenach)的学校读书,所以路德曾在两所学校受过教育。因为他的父母不能维持他的生活,以致他必须时常到街头去行乞。「某一天,教会庆祝耶稣基督降生,我们一同在邻近的村庄游行,高歌伯利恒城里的婴孩耶稣,我们停在一座农舍的前面,一位农夫听到我们的歌声,拿著食物出来给我们吃,他大声喊著:『孩子们,你们在哪里?』」但因路德的性格,一听见声音就拔脚飞奔。「我们本来不需要惊恐的,因为农夫一片好心要款待我们,可是我们久受教师的斥责,已经变成惊弓之鸟了。这个农夫不断地呼唤我们,我们才停止脚步,原来他给我们二根大的腊肠,叫我们饱餐一顿。由这一点可见我们良心经常在亏欠惊惶战兢逃跑的光景。
• 1502年: 路德在尔笔特大学毕业
• 1505年: 当路德经过史托顿轩时,差点被电打中,於是他十分害怕地发誓说道: "若果今次大难不死,就会成为一名修士" 在此事之後, 路德就不理父亲的反对,进入了奥古斯丁的修道会. 当时其父汉斯含泪骂他:"去荣耀你在天上的父吧!! 不用再理会我这个父亲了!"
• 1510- 1511年: 在修道会当中,对神职人员腐败而感到很无奈,很失望. 而且在呢个时候, 他为此节圣经深受感动: "义人必因信得生。」(罗一:17) 因此他决定回去威腾堡, 攻读神学博士.
• 1513-1516年: 深受罗马书的影响,不认为行为可以救. 并昂言说道:"我觉得自己得到了重生,经过敞开的门,进入了乐园!」 而且他又惧怕圣经中的律法, 於是便自己创出惟独信心(sola fides),惟独恩典(sola gratia),惟独基督(solus Christus)等等的理念.....
• 1517年: 在一次激烈的讲道之後,马丁路德在威丁堡大学的教堂大门上,按照大学的习惯,对许多神学问题,尤其是对大赦和一般善工的价值问题,提出挑战。他总共提出<<九十五条>>论题立刻传遍整个德国,争辩也就接著展开。邀请各方人仕来讨论"赎罪卷","教皇赦罪权力"和"教会的财库"的内容. 因为当时印刷的技术广为方便,所以很快便惊动了全欧洲. 马丁路德发挥了他演讲的长才,他有动人的声调,活泼的想像力,再加上他那扣人心弦的言辞,有时表现出细腻的热情,有时又大胆痛骂,甚至连最粗鄙的词句也不怕加以运用。这种争辩开始时是在全德国,接著,在整个教会激起了巨大的影响,同情他的如潮似涌,反对他的也像排山倒海。教宗良第十起初并不加重视,认为只是各修会的修士们、奥斯定会和道明会之间的争辩而已,但是不久,就知道事关重要了。一五一七年,路德仍自认为是教会的忠顺份子,但是逐渐的,他被许多神学家的批评和挑战激得脑羞成怒,大赦的问题转为次要,所讨论的争辩,都是灵魂得救与否的基本信条。他一再强调,为灵魂得救只须要信仰,用不著善行,他甚至还想改革整个教会。
• 1518年: 教宗良第十召他去罗马答辩,马丁路德拒绝了。良第十不愿把事端扩大或闹成僵局,於是以温和的方法对待他,命令一位当时最有权威的神学家迦耶坦枢机去与他对谈,让马丁路德有机会为自己辩护。迦耶坦枢机对路德很友善,但是很坚定地要求路德放弃不当的言词,路德拒绝迦耶坦的要求,不但不放弃自己的谬论,还要求召开大公会议以裁判他的言论,他甚至肯定地说,大公会议也能错。
• 1519年: 与厄克进行辩论
• 1520年: 路德始写小册子, 包括<<致德意志贵族公开书>>,<<教会被掳巴比伦>>和<<基督徒的自由>>... 这事之後,使得教皇大怒! 教宗良第十将路德事件在枢机会议上提出来,经过深长讨论之後,在一五二零年六月对路德颁布了「主!请起!」的诏谕,正式宣判路德的道理,并且限定他在六十天内悔过自新,否则就要遭到开除教籍的处分。路德在还没有得到罗马当局的这种决定之前,曾写信给朋友说∶「我已经痛下决心,无论罗马当局如何处理,我都满不在乎了。」这段时间内,他所散布的著作和言论中,声明他的理论是∶教友一律平等;人人可以当司祭;人人该以圣经为独一无二的真理来源;皇帝和王侯比教宗更有召集大公会议的权力;除了圣洗和圣体之外,应该放弃其他的五件圣事。当教宗的诏谕送到了他手上时,他为了表示轻视,就在威丁堡大学的教堂内,当著全体学生的面,将诏谕烧毁,
• 1521年1月: 教会正式开除路德的教籍
• 1521: 出席由查理五世在沃木其所开的会议(Diet of Worms),并在狂言说道:"除非圣经或理由清楚的说服我,我受所引用的圣经约束,我的良心受神的话捆绑。我不能,也不愿收回任何的意见,因为违背良心既不安全,也不正当。我不能那样作。这是我的立场,求神帮助我。」 此会议之後,路德的书被禁, 但他依然存心写书, 并将圣经翻译成德文。很可惜路德是依照自己的十字架神学观和因信称义神学观来翻译圣经,因此被人骂到(大家可否记得圣经中启示录曾经叫人不可以将圣经中的字句加或减? 马丁路德郤做了):"在他把圣经翻译成德文的时候,罗马书第三章28节,路德译为:"人称义是[惟独]因著信,不在乎遵行律法。」有人批评他擅加了字,与原文不符;他坚持在德文文法上有必要。 " 并在他的圣经中叫骂要删去雅各书,因为它说"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 这与路德的教义不同。
• 1522年: 这年他回去威腾堡继续当改革运动的领袖核心, 不停与天主教"大战". 最後出现了今天所为的基督新教!
• 1525年: 他对朋友说:「我不愿在我身上留下一点罗马教的遗毒。」他虽已脱下僧衣,但尚未脱下僧人独身的约束。他年老的父亲劝他成家,他起初说:「神若乐意,他可以改变我的心。但至少目前我不想娶。我并非不懂爱情,然而我日日在等候异端者的刑罚和死亡。」 可是後来他觉得应当结婚, 说:「我不但用言语,也用行为见证福音。我决意在仇敌高唱凯歌之前娶一修女,证明他们并未克服我。我娶妻并未盼望长久同居,乃鉴於那诸侯向我倾倒忿怒,预见自己死期将近,料想在我死後,他们必再蹂躏我的道理,我就决意用明显的行动见证我所讲的,以坚固那些软弱的人。」一五二五年六月十一日,他在朋友爱姆斯道夫家里,与凯塞玲波拉(Catherine Bora)结婚。因此有人攻击他其实是为了娶老婆而改教.他却说:人人都说我们有私情,因此我乾脆娶了他, 以塞著他们的口". 因此又有人说他们早有私情。
• 1546年2月,路德死于故乡埃斯勒本,葬于维登堡宫廷教堂内。路德一生著作甚丰,除将圣经译成德文外,还有论文、讲道稿、圣诗、书信、笔记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