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wsbswdx

[历史文化♡] 金豆      留住记忆“01月18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8 08: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1915年1月18日
日本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递交“二十一条”

  

日本公使日置益

  1915年1月18日下午3时,由曹汝霖安排,日置益在怀仁堂晋见袁世凯,当面递交日文“二十一条”1份,并逐条说明主旨及日本的立场,并说“中日两国间,近来真意殊欠疏通,中国对日本举措既多有疑虑,且挟有无谓之误解。日本国民中的一部分,亦怀疑中国当局的诚意,常抱反感,加以第三者挑拨中伤,对两国邦交时肇意外之危险”;“今次如能承允所提条件,则可证明日华亲,日本政府对袁总统亦可遇事相助”;最后他要求袁政府“绝对保密,尽速答复”。

  袁世凯看完“二十一条”之后,惊诧无措,“殊为失望”,但他未断然拒绝。在听完日置益的陈述后,他表情严肃地说:“本件应与外交总长会商。”当日,外交部致驻日公使陆宗舆的密电说:“查我政府正极力讲亲善之方,不意提出此等严重条件,实使政府为难。”袁的秘书夏寿田也说:“日置益辞出后,项城极怒,当即疾声令,所有关于帝制之事一概停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乘欧美各国无暇东顾的机会,向袁世凯政府提出旨在独占中国的要求。如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原来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延长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承认日本在“南满”及内蒙东部的特权等等,共计21条。当时袁世凯正想当皇帝,为谋求日本的支持,派外交官员陆征祥、曹汝霖同日本代表秘密谈判。在谈判中,袁世凯一让再让,日本人仍不满意,最后除个别内容外,袁世凯均予承认。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袁世凯的卖国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后来,由于中国人民的一致反对和各帝国主义在华利益存在矛盾,日本的这些无理要求才未能全部实现。

  

袁世凯批准《二十一条》的国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8 08: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0楼miaoziao于2008-01-18 08:21发表的 :
1915年1月18日
日本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递交“二十一条”



.......
历史的罪人,让我们世代唾弃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8 08: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1911年1月18日
黄兴在香港设置广州起义总指挥部

  

广州起义时的黄兴

1911年1月18日,黄兴抵达香港。月底,成立统筹部,为领导起义的总机关,统揽一切计划。黄兴被举为部长,赵声为副,下设:一、调度处,运动新旧军界,以姚雨平为长。二、储备课,购买和运送枪械,以胡毅生为长。三、交通课,联络江、浙、皖、鄂、湘、桂、闽、滇各省,以赵声为长。四、秘书课,掌管文件,,以胡汉民为长。五、编辑课,草定制度,以陈炯明为长。六、出纳课,掌管财政收支,以李海云为长。七、总务课,司理一切杂务,以洪承点为长。八、调查课,调查敌方情形,以罗织扬为长。

统筹部设于跑马地35号,另于百花街设实行部,专门制造起义时所用炸弹,并准备暗杀用具,由方声洞等负责。并将原来选定的500人敢死队扩至800人。派专人分头发动新军、防营、巡警及联络会党、绿林。邀谭人凤来港共商联络各省策应工作。各地同盟会负责人宋教仁、陈其美、孙武、焦达峰、方声涛等都奉命作响应的准备。预定4月13日在广州发难,由赵声、黄兴任革命军正副总司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8 08: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1918年1月18日
威尔逊提出解决战后问题的14点方案



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

1918年1月18日,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他的14点方案。这是他对解决战后问题提出的建议。他在匆忙召集起来的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了演说,但他的话是讲给整个世界的。

他的14点方案的内容大致如下:

1.以公开方式订立公开和约。2.无论平时或战时,有供海上航行的自由。3.撤消各种经济障碍,贸易平等。4.实行裁军。5.对于殖民地的全部要求,应坦率公正地予以调整;有关居民的利益,必须予以同等的重视。6.从俄国领土撤军,允许俄国自愿选择自己的政治制度。7.从比利时撤军,对其所应享有的主权不能给予任何限制。8.解放全部法国领土,把阿尔萨斯--洛林归还给法国。9.按民族的分布重新调整意大利的边界。10.给予奥匈帝国各民族发展自治的充分机会。11.撤离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及黑山,并给予塞尔维亚出海口。12.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部分仍享有主权。但属于土耳其统治的其他民族应享有发展自治的机会。达达尼尔海峡向一切国家的船只开放。13.建立独立的波兰使其拥有安全自由的出海口。14.成立国际组织,以保证所有国家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威尔逊的14点方案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所提出的建议相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8 08: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1.18邓小平南巡(1992)

苏联解体,一个个寒冬向中国老百姓心里吹来。但正是如一旭春风,暖了大地,中国,再次从世界冷漠的眼光中站了起来,这一春风,足使中国经济现在仍高速发展。致使美国不得不一次强调,中国人民币该升值了。这个春风,发自邓小平那温暖的脸庞。
   
  
   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提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建设都搞上去,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四化”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真正关系到大局的是这个事。
 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他说,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事业。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他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到底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说,有的人认为,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邓小平明确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还说,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当然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比如广东,要上几个台阶,力争用20年的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江苏、上海等地也可以发展更快一点。邓小平进而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k661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1-18 08: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巴黎和會召開

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了和會,27個戰勝國的代表1000人參加,其中全權代表70人。會議由美、英、法、意、日5國各出2名代表組成的最高理事會。法國為了稱霸歐洲大陸,力圖徹底削弱德國。而美英想讓德國繼續保持一定的實力來牽制法國稱霸;日本的主要目標在遠東,它想獨佔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殖民利益,經過激烈的較量和彼此的妥協,6月28日簽訂了《凡爾賽和約》。和約共15部分,440條。作為戰勝國之一的中國,向和會提出兩項提案:取消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特權;取消日本強迫中國承認的《二十一條》,收回山東的權益。但提案被否決了,大會將戰前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交給日本。當時中國代表團成員有五個全權代表,其中有擔任團長的外交總長陸徵祥、駐美公使顧維鈞、南方政府代表王正廷、駐英公使施肇基、駐比公使魏宸祖。中國代表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k661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1-18 08: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腓特烈一世加冕,成為普魯士「裡的」國王

腓特烈一世,1657年7月11日生於柯尼斯堡(今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1688年,他父親去世,腓特烈繼承了布蘭登堡選帝侯兼普魯士公爵之位,稱腓特烈一世。
1701年前,霍亨索倫家族的領土分為布蘭登堡和普魯士兩部分,布蘭登堡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個選侯國,普魯士是波蘭的一個公國。根據神聖羅馬帝國的法律,神聖羅馬帝國內除了一般由皇帝兼任的德意志國王和波希米亞國王以外不能有別的國王。腓特烈一世為了實現封王的願望,建立了龐大而精良的軍隊和宮廷機構。他聯合奧地利、英國、荷蘭等國對抗法國,在反對路易十四的戰爭中普魯士軍隊表現出色。在宰相埃伯哈德‧唐克爾曼幫助下,領地逐漸擺脫神聖羅馬帝國的控制。1701年,皇帝利奧波德一世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陷入孤立的境地,腓特烈一世第一個與皇帝結盟並派出援軍。作為回報,皇帝在一份秘密協約中答應授予其國王的稱號。1701年1月18日,腓特烈一世在柯尼斯堡加冕為王,稱腓特烈一世。
腓特烈一世的稱號是普魯士「裡的」國王,而不是布蘭登堡國王,也不是普魯士「之」國王,這是因為第:神聖羅馬帝國內除了一般由皇帝兼任的德意志國王和波希米亞國王以外不能有別的國王;普魯士仍有一部分(西普魯士)是波蘭領土。
稱王之後,腓特烈一世積極參加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繼續擴大領土。他相繼獲得林根﹑默爾斯﹑上蓋爾登﹑諾伊堡等地,此外還買得泰克倫堡和奎德林堡,為普魯士爭奪歐洲霸權打下基礎。

霍亨斯陶芬家族是神圣罗马帝国1138——1254年的统治家族,该家族共有三位到罗马加冕的皇帝:腓特烈一世[url/],也就是巴巴罗萨皇帝、亨利六世[url/]和腓特烈二世[url/]。除了这三位皇帝,还有两位德意志国王,即康拉德三世[url/]和康拉德四世[url/]。

霍亨斯陶芬家族发源于德意志的一个名叫斯陶芬的城堡。“霍亨”可能是表示“尊贵”的前缀(例如“霍亨索伦[url/]”)。1138年,萨克森—苏普林堡王朝的罗退尔二世去世,德意志贵族们为了和强大的威尔夫家族抗衡,推举康拉德三世为王。霍亨斯陶芬王朝开始。

虽然康拉德三世控制着德意志王权,但他也受到了来自威尔夫家族的萨克森和巴伐利亚公爵亨利三世(狮子)的挑战。亨利三世是罗退尔二世的女婿和皇帝指定的继承人。霍亨斯陶芬家族在这场战争中处于劣势,因此康拉德根本没有时间到罗马加冕。直到1152年,康拉德三世的侄子红胡子(巴巴罗萨)腓特烈大帝继位。

腓特烈一世不仅强行瓜分了萨克森和巴伐利亚(1180),还进攻教廷所在的罗马(1153),迫使教皇[url/]亚德四世[url/](艾德里安四世)为他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155)。为了反抗腓特烈一世的进攻,教皇、威尼斯、伦巴第和北部意大利联合起来组成了“神圣同盟”。阻挠了腓特烈大帝的野心,但此时的德国已经强大到足以和教皇抗衡。1165年,皇帝拥立了一位教皇巴塞尔三世,和教皇亚历山大三世抗衡,不过罗马教廷当时有很强的实力,加上英法不愿坐视德国独霸,1177年腓特烈被迫承认罗马教皇的地位,并于1179年接受了教皇选举法,承认“三分之二原则”[url/]。1190年,腓特烈一世在十字军东征中落水而死,王位传给亨利六世。(图为红胡子腓特烈一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k661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1-18 08: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南航空公司客機在距重慶5公里處失事

1988年1月18日, 中國民航西南航空公司222號伊爾18型客機從北京飛往四川重慶,在離機場約5公里處墜毀。 10名機組人員、98名乘客全部不幸罹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k661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1-18 08: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  軍事科學院原院長鄭文翰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1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胡錦濤、江澤民、吳邦國、溫家寶、張立昌、周永康、郭伯雄、曹剛川、王剛、劉華清、薄一波、徐才厚和李德生、肖克、遲浩田、張萬年、張震、趙南起等,分別以不同的方式,對鄭文翰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對其家屬表示慰問。

  鄭文翰是河南洛陽人,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他歷任區隊長、干事、營副政治教導員等職,參加了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和解放新安、孟縣等戰役戰斗。解放戰爭時期,他歷任營政治教導員、團政治處主任、團副政治委員兼政治處主任、團政治委員等職,先后參加了四平保衛戰、三下江南、黑山阻擊戰、遼沈、平津、入川作戰等戰役戰斗。新中國成立后,他歷任師政治部副主任、干部部副部長,國防部長辦公室參謀(秘書),軍委副秘書長辦公室副主任、主任,總政戰士出版社副社長,軍事科學院辦公室副主任、主任、副院長等職,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為國防和軍事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任軍事科學院院長期間,他為探索軍事科研的新路子,開創軍事科研的新局面,繁榮與發展軍事理論做出了貢獻。

  鄭文翰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他1988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曾榮獲三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和獨立功勛榮譽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8 09: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1689年1月18日 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奠基人——孟德斯鸠诞生
  
  
  1689年1月18日,法国启蒙思想运动的代表人物、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者孟德斯鸠,在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布雷特庄园诞生了。他的祖父和伯父相继担任波尔多法院院长,父亲是军人。家庭的影响,使他从小就关心国家政治事务,尤其对法律有浓厚的兴趣。经过刻苦钻研,他十九岁就获法学学士的学位,25岁担任波尔多法院顾问,27岁继承伯父的职务。
  孟德斯鸠对法院院长的职务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他热心于科学研究工作。特别是他在各种社交场合里,亲眼目睹上流社会的荒淫奢靡的生活,对封建专制制度失去了信心,积极探求一条本新的道路。为了使自己能专心从事研究,孟德斯鸠于1726年将世袭的波尔多法院院长职位高价出卖,获得一笔巨款,迁居巴黎,并进入法兰西科学院为院士。
  1728年,孟德斯鸠花了3年时间,周游欧洲,对各国的政治法律、国家制度、民情风俗进行了深入地考察,获得了丰富的材料。1734年,他的《罗马盛衰原因论》问世,轰动了欧洲学术界,给他带来很高的声誉。
  但是,真正使孟德斯鸠成为举世闻名的资产阶级卓越思想家的,还是他在1748年发表的重要著作《论法的精神》。在这部著作中,他不仅尖锐地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反对天主教和神学,更加重要的是,他在这部著作中完整地提出了资产阶级国家和法的理论。尤其是在这部书中他提出的“三权分立”的学说,即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他的三权分立的学说,成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k661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1-18 09: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1986年01月18日無線晚間新聞 (南也門首都馬丁港爆發戰鬥)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HKXezKMgrU&feature=related

也门共和国(简称:也门,阿拉伯语:الجمهورية اليمني‎ 1990年5月22日- ),为西南亚国家,阿拉伯海和红海边缘,位于阿曼和沙特阿拉伯之间。1990年5月由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北也门)和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南也门)合并组成。

北也门原来是个王国,在1918年脱离鄂图曼帝国,1962年发生革命,建立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南也门原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在1967年撤出,成立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1970年,改名为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开始奉行亲苏联的社会主义。1990年5月22日,北、南也门宣布统一,成立也门共和国。1994年5月,也门北南方领导人在统一等问题上矛盾激化,爆发内战。7月内战结束,南方军队失败,也门重归统一。

2006年9月20日,也门总统选举举行。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当选连任。2007年3月31日,总统萨利赫任命阿里·穆罕默德·穆贾瓦尔为政府总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k661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1-18 09: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01月18日03:53]李瑞環出席全國政協春節茶話會

李瑞環簡歷

全國政協主席。

  1934年9月生,天津寶坻人,1959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7月參加工作,北京建工業余學院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畢業。

  1951年至65年在北京第三建築公司當工人(其間:1958年至1963年在北京建工業余學院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學習)。1965年至1966年任北京建築材料供應公司黨委副書記兼北京建築木材廠黨總支部書記。1966年至1971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71年至72年任北京建築木材廠黨委書記。1972年至1973年任北京市建築材料工業局黨委副書記。1973年至1979年任北京市建委副主任兼市基建指揮部指揮、市總工會副主任,全國總工會常務委員。1979年至1981年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青聯副主席。1981年至1982年任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副市長,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1982年至1984年任中共天津市委書記、代理市長、市長。1984年至1987年任中共天津市委副書記、市長、市委書記(1987年8月任)。

  1987年當選為中共第十三屆中央政治局委員。1987年至1989年任中共天津市委書記、天津市市長。1989年6月在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上增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增補為中央書記處書記。1992年10月當選為第十四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93年3月26日當選為第八屆全國政協主席。1997年9月19日在中共第十五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1998年3月當選為第九屆全國政協主席。

  中共第十二屆、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中央委員,十三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十三屆四中全會增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十四屆、十五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

  著有:《為人民辦實事隨談》(1990年出版)。

  愛好:打網球、乒乓球、釣魚、京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k661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1-18 09: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永慶(1917年1月18日出生),祖籍福建泉州安溪。出生於台北縣新店直潭,是台灣著名的企業家,台塑集團之創辦人。父親王長庚。


[编辑] 經歷
15歲小學畢業後,先到茶園當雜工,後來又到一間米店當學徒。16歲時用父親所借的200元自己開辦了一家米店,之後又經營過碾米廠、磚瓦廠、木材行、生產PVC塑膠粉等等,1954年籌資創辦了台塑公司。被譽為「經營之神」。1985年與其弟王永在捐贈一億元台幣給政府,在當時是私人捐獻破紀錄的數字。

早期王永慶旗下擁有號稱“台塑四寶”的台塑(1301)、南亞(1303)、台化(1326)、台塑化(6505)石化四家企業,後來又增加福懋(1434)及南科(2408)、華亞科(3474)與南電(8046),台塑集團上市公司家數由「四寶」、「六寶」增為「八寶」,2006年台灣小松電子又將成為第九寶,台塑集團跨足醫療業、生化科技業、火力發電廠、汽車業、石化業、電子業、矽晶圓、廚餘回收……等大型產業。特別是1993年麥寮六輕工程「填海成金」的計劃成功,使得臺塑集團營收規模迅速膨脹,2006年產值直逼2兆新台幣,佔台灣一年的總產值約7%左右。

王永慶毅力驚人,中年以後堅持每天跑步一個小時,風雨無阻,數十年如一日,王永慶先生說:「跑步很辛苦,也很枯燥,但是為了身體健康,就必須持之以恆地跑下去,久而久之,像是日常工作之一,而不覺得辛苦了。」然後再做自己發明的“毛巾操”做體操,天天如此,即使出差在外也不例外。七十多歲以後,才在醫生的建議之下,改以步行、打坐養生。

依據《福布斯》雜誌2004年的統計資料,台塑的王永慶,和鴻海集團的郭台銘,以身價都是二十八億美元,並列台灣第一富豪,世界排名188名。事實上,王永慶最大的財產,並非來自於國內,而在美國。但一般認為王永慶個人財富被嚴重低估。王永慶在全球財富排名應該在九十五名之前。2005年台塑集團獲利近70億美金(2400億台幣)。2006年5月台塑集團市值高達1.8兆台幣,王永慶個人財產54億美金。

2006年6月5日王永慶以90歲高齡正式宣佈交棒,由原總經理李志村接任台塑董事長,王永在長子王文淵擔任總裁,王永慶女兒王瑞華出任董事及副總裁,臺塑集團正式步入二代經營。

来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E%8B%E6%B0%B8%E6%85%B6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k661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1-18 09: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1952年──台灣天文學家蔡章獻發現麒麟座不規則新變星。

蔡章獻生於台灣台北市的艋舺(今萬華),因對天文有所興趣,中等學校畢業後的1938年,他就任職於日治時代的台北公會堂(今台北中山堂)所附設的「天體觀測同好會」。該同好會的主要設備「四吋望遠鏡」,主要是由台灣日日新報1937年所捐贈。該望遠鏡為1930年代台灣少見的天體觀測設備,只略遜於當時台灣總督府氣象局的台北觀測所。

1941年,火星大接近於地球,於公會堂任職的蔡章獻以該四吋望遠鏡觀測到的結果,以日文寫成「小望遠鏡下之火星觀測」小品,投稿日本《南之星》雜誌,並獲得刊載。同年9月21日他亦以折光鏡等設備觀察日全蝕,並手繪日全蝕日冕模樣。該手繪圖,也成為日本最著名天文雜誌《天界》(東亞天文學會出版)的第246期封面。

不久,蔡章獻投入二戰,並被日本軍派駐中國戰場的安徽一帶參加戰鬥。戰爭結束後,返鄉的蔡章獻回到台北公會堂續任原職。1947年,公會堂改名為中山堂,天體觀測同好會則更名為台北中山堂天文臺。


[編輯] 人造衛星觀察
蔡章獻於天文第一次貢獻是於1952年1月18日發現麒麟座不規則變星(BDI8o1642,065208C)。隨後,1957年10月4日,蘇俄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美國史密斯松寧天文臺(Smithsonian Observatory) 呼籲全世界協助觀測蘇俄之人造衛星,於是蔡章獻受美資助委託,於隔年於台灣組織「中國人造衛星觀測委員會」,協助美國監視蘇俄人造衛星,同時並獲得美方資助12架2吋觀測鏡。

受此影響,天文觀察於台灣受到重視,有鑒於台北西門町鬧區附近的台北中山堂,夜間光害嚴重不適合觀測工作,於是經台北市政府同意後,決定另覓新址以替代台北中山堂天文臺。


[編輯] 創辦圓山天文臺
1959年,蔡章獻以技佐身分參加圓山天文臺的設計與建造,並於1969年升任為圓山天文臺臺長。位於台北劍潭山山腰,圓山大飯店前方的天文臺,一直到西元2000年因安全問題才拆除。

蔡章獻粗創天文臺臺後,於擔任該臺長期間,陸續添購41公分反光望遠鏡、25公分折光赤道儀、12.5公分攝星鏡、15公分折射式赤道儀望遠鏡。除此之外,他也在70年代以後,將圓山天文臺的天文觀察重點,從人造衛星移至太陽黑子觀測,並積極推動天文教育。

除了觀察太陽黑子工作受到肯定外,蔡章獻也於1980年設立台灣第一家天象館,積極推動民眾參與天象觀察。當時圓山天象館的參觀人數,一年可達十數萬人,為台北新興的休閒場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k661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1-18 09: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1960年——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研制成功

激光(-{Laser}-),是受激辐射放大(-{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的首字母,又译作镭射、雷射。它指通过受激辐射放大和必要的反馈,产生准直、单色、相干的光束的过程及仪器。而基本上,產生激光需要"共振腔"(-{resonator}-)、"增益介質"(-{gain medium}-)以及"激發來源"(-{pumping source}-)這三個要素。
原理
原子的运动状态可以分为不同的能级,当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会释放出相应能量的光子(所谓自发辐射)。同样的,当一个光子入射到一个能级系统并为之吸收的话,会导致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所谓受激吸收);然后,部分跃迁到高能级的原子又会跃迁到低能级并释放出光子(所谓受激辐射)。这些运动不是孤立的,而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当我们创造一种条件,譬如采用适当的媒质、共振腔、足够的外部电场,受激辐射得到放大从而比受激吸收要多,那么总体而言,就会有光子射出,从而产生激光。

分类
根据产生激光的媒质,可以把激光器分为液體激光器、气体激光器和固体激光器等。而現在最常見的半導體激光器算是固体激光器的一種。

应用
激光应用很广泛,主要有 fiber communication, 激光测距、激光切割、激光武器、激光唱片等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k661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1-18 09: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菲力浦·派翠克·史塔克﹙Philippe Patrick Starck;1949年1月18日出生﹚是一位知名的法國設計師,出生於巴黎。他的設計風格相當有個人特色,作品領域包括有建築、家具設計,生活用品設計,交通產品設計和室內設計等,相當廣泛。

簡介
史塔克畢業於巴黎的Ecole Nissim de Camondo學校,在1968年成立了自己的設計公司,專做塑膠製充氣成形的作品﹙inflatable objects﹚,1969年他進入皮爾·卡登,職銜是藝術指導。在1975年之後,史塔克開始獨立為許多室內設計案和產品設計案進行設計。他在美國最知名的一些平價設計產品,後來都經由大賣場Target Stores銷售。

史塔克的事業在1982年開始達到高峰,當時他接到為法國總理弗朗索瓦·密特朗私人公寓進行室內裝飾的設計案,使得他聲名大噪,之後承接的大小設計案件也越來越多,每一件都展示了他過人的創意之處。他最令人稱奇的地方在於,幾乎是各個領域的設計他都能發揮創意,並生產出產品,最近他的作品包括了替微軟設計的電腦滑鼠、還有替啤酒公司重新設計的新包裝。

設計
史塔克的設計風格很難一言概之,若與其他經典設計師相比,他最大的特色就在於他可以同時專注在不同領域的設計上,而且是大到耗資千萬的建築設計,小至相當便宜的牙刷這樣的區別。除了一些產品設計和家用品是基於大量製造的國際化設計外,史塔克的設計作品通常是有機型、情感豐富而且使用相當獨特的材質混合﹙例如有玻璃與石頭、塑膠和鋁、絨布與鉻的組合﹚。

他最知名的作品有1989年的史塔克牙刷,和1990年的搾汁機﹙名為Juicy Salif;外觀看起來像火箭發射器,是為義大利家用品品牌Alessi設計的﹚,室內設計的作品中,較知名的是1984年巴黎的Café Costes。此外還有東京淺草的朝日啤酒大樓、香港半島酒店的Felix酒吧。

目前他居住在四個地方,分別是巴黎﹙他主要的對外聯絡都是透過巴黎﹚,紐約﹙在紐約的工作室進行大部份的產品設計流程﹚,義大利的布拉諾和倫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k661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1-18 09: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474年1月18日——莱奥一世,拜占庭帝国皇帝逝世

拜占庭帝国(Byzantine Empire)或东罗马帝国(Eastern Roman Empire)是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后依然存在的罗马帝国东半部。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自公元395年直至1453年。在其上千年的存在期内它一般被人简单地称为“罗马帝国”。

尽管拜占庭的文化和语言大多数是希腊的,但拜占庭人将自己视为罗马人,对东罗马的罗马人来说,这并不自相矛盾。他们的语言是希腊语,他们的文化在许多世纪中是希腊文化,但到7世纪为止他们的官方语言是拉丁语。他们周围的国家(东方的波斯帝国和阿拉伯帝国,西方的欧洲国家,北方的俄罗斯)都将他们称为罗马人。假如有人将他们称为“希腊人”,那么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侮辱,因为“希腊人”表示“原始人”。一直到17世纪这个帝国不被称为拜占庭帝国。从17世纪开始,西方的历史学家为了区分(实际上相当不同的)古代的罗马帝国与中世纪的罗马帝国引入了拜占庭帝国这个称法。这个称呼来源于其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前身:古希腊的殖民地拜占庭城。

创建
3世纪后期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引入了四头制的制度来更有效地管理庞大的罗马帝国。他将整个帝国分为两部分,在意大利和希腊各设立一个皇帝,辅佐他们的各设一个副皇帝。这个分裂一直维持到4世纪。君士坦丁大帝于324年重新将自己立为整个帝国的唯一皇帝。君士坦丁决定建立一个新的首都,他选择了拜占庭(今天的伊斯坦布尔)。330年这个首都建成了,君士坦丁称之为新罗马(Nova Roma)。但一般人称之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为君士坦丁之城)。这个新的首都成为他的管理机构的中心。君士坦丁也是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虽然在君士坦丁的统治时期这个帝国还不是拜占庭帝国,但基督教是拜占庭帝国的一个特性,是它与相信多神教的罗马帝国的分界线。

另一个分界线是378年的哈德良堡战役。这场败仗,以及皇帝瓦倫斯之死可以被看成是古代帝国和中世纪帝国分家的时间。瓦倫斯的继承人狄奥多西烏斯一世(有时也被称为大帝)将整个帝国再次分开。395年他将这两部分分别交给他的两个儿子阿爾卡狄烏斯和霍諾里烏斯。阿爾卡狄烏斯成为东部的统治者,霍諾里烏斯成为西部的统治者,他的首都是米兰。从这个时候开始东部的这个帝国一般被称为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

文化
东罗马帝国的主宰文化是希腊文化。希腊语不但是日常用语,而且是教会、文学和商业的共同语言。对于当时的罗马人来说,今天对“西部的拉丁帝国”和“东部的希腊帝国”的区分,以及今天所强调的东部的帝国并不是“真正”的罗马帝国,并不重要。罗马帝国是一个多语言的帝国,东罗马并不例外。在这个国家里有希腊人、弗拉赫人、亚美尼亚人、犹太人、埃及人、叙利亚人、依利里亚人和斯拉夫人,他们都有自己的语言。但希腊文化从帝国的都市如君士坦丁堡、安条克、以弗所、塞萨洛尼基和亚历山大传向全国。虽然当时还不很明显,但东罗马帝国在其学者如约翰·桂索斯通的印象下发展了他们自己风格的基督教。

早期历史
东罗马帝国基本上避免了西罗马帝国3世纪和4世纪所遭遇的困难。这里有许多原因。首先这里的城市文化已经相当成熟了,其次民族大迁徙时的入侵主要吸引是罗马的财富。5世纪中西罗马帝国多次被征服,东罗马帝国顶多交纳贡献就可以免除遭难了。狄奥多西斯二世加强了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使得这座城市成为被“野蛮人”攻不破的城市。476年当西罗马帝国灭亡时东罗马帝国的利奥一世与哥特人谈判,他结束了哥特人对东部帝国的威胁,但他也不再打算重新征服西部帝国了。

6世纪时东罗马的主要敌人是它的传统的老敌人:波斯人、斯拉夫人和保加尔人。神学的争论,比如对基督一性说的争论也是帝国的重要话题。但东部帝国并没有忘记它在西部的根。在查士丁尼一世和他的杰出的将军贝利萨留的领导下东帝国甚至夺回了它部分在西部丧失的省份:意大利的大部地区、北非和西班牙。查士丁尼重编了古罗马的法规,制定了《民法大全》。值得注意的是这部法典是用拉丁语写的,而当时拉丁语已被认为是一种古老的语言了,甚至许多写这部法典的人都不太会说这种语言。530年代,在查士丁尼的统治下,圣索非亚大教堂(其原名Hagia Sophia是神圣的真理的意思)开始动工。这座教堂将成为拜占庭宗教生活和东正教的中心。

查士丁尼给他的继承人留下了一个空空的国库,而他的继承人也无法对付在所有的边境上突然出现的新敌人:伦巴底人占领了意大利北部,斯拉夫人占领了巴尔干半岛的大部分地区,波斯人入侵和占领了东部的省份。赫拉克留后来重新夺回了这些东部省份,但当时刚刚在伊斯兰教下统一起来的阿拉伯人的突然出现是赫拉克留无法意料到的。阿拉伯人占领了几乎所有的南部省份。7世纪中叙利亚、埃及彻底沦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

希腊化时代
拜占庭帝国虽然失去了许多土地,但这也给它带来了一些好处:它不再那么混杂了。赫拉克留将全国希腊化了,希腊语被定为官方语言。他不用古罗马的皇帝头衔Augustus,而使用Basileus(国王)。在宗教上拜占庭帝国与西欧的区别已经不可忽视了。不过拜占庭帝国国内也有不小的区别,在其南方的省份里一般更多地使用一性派的基督教,而不是东正教。这些省份失落后,在剩余的省份中东正教更加强大了。赫拉克留将全国分为几个军区来对付外来的侵扰。除首都外其他地方的城市化不断缩小。君士坦丁堡却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了。阿拉伯人试图占领君士坦丁堡的计划失败了。拜占庭当时的海军势力非常强大,而且他们拥有一种神秘的火器:希腊火。阿拉伯人初始的进攻被击退后,东帝国开始得到恢复。

8世纪最大的问题是对圣像破坏运动的争论。利奥三世下令禁止圣像,这个命令受到很大的反对,整个国家到处都发生暴乱。在艾琳女皇的领导下在787年的第二次尼西亞公會議上决定圣像可以被尊养但不可以被崇拜。艾琳还有与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结婚来实现统一东西帝国的计划,但这些计划未能成功。9世纪初圣像破坏运动重现,843年再次被制止。这些争论使得当时與其已经开始离心离德的天主教和神圣罗马帝国(对拜占庭帝国来说这个名字相当荒谬)未能重新统一起来。

黄金时代
在馬其頓王朝皇帝的统治下,拜占庭帝国在9、10和11世纪初达到了它的顶峰。在这段被称为“黄金时期”的几个世纪里,拜占庭帝国抵抗了罗马教廷撤消佛迪奥斯为教主的要求,获得亚得里亚海的制海权,占领了意大利的一部分和保加利亚的大部分。1014年巴西尔二世(保加利亚屠夫)打败了保加利亚人,并于1018年彻底灭亡了第一保加利亚王国。同时拜占庭帝国还获得了一个新的同盟者(不过有时也是敌人):在基辅的俄罗斯国为拜占庭提供了一支重要的雇佣军。

但如其前身的罗马帝国,拜占庭很快又陷入困境。主要原因是当时许多占有土地的贵族打乱了军区的制度。假如拜占庭帝国只需要对付它的旧敌神圣罗马帝国和阿拉伯的阿拔斯王朝的话它可能还可以支持下去,但新的敌人根本不怕它的名誉:诺曼人征服了意大利,而突厥进入了小亚细亚。突厥当时最大的敌人是埃及,而小亚细亚则是拜占庭帝国士兵的主要来源地。1071年在曼齐刻尔特会战中罗梅纳斯四世被突厥苏丹阿尔普·阿尔斯兰战败,拜占庭帝国从此失去了小亚细亚省。1054年东正教与天主教彻底决裂,双方互相革除对方的教籍。

帝国末日
拜占庭帝国的最后几个世纪以篡权者亚历克修斯一世开始,他引入封建封侯的制度,重新建立起一支军队,对突厥进行了有力的抵抗。他向西方求救抵抗突厥,这是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起源。十字军收复了尼西亚,但很快救兵成了仇兵。虽然亚历克修斯的孙子曼纽尔一世是十字军的朋友,但双方都不能忘记他们互相革除了对方的教籍,拜占庭对源源不断经过其领土的罗马天主教十字军的意图很持怀疑。11世纪和12世纪来自神圣罗马帝国的德意志人和来自西西里岛和意大利的诺曼人不断攻击帝国。亚历克修斯给予贸易专权的意大利城市国家尤其成为反西情绪的对象。他们成为“法兰克人”和“拉丁人”的代表。尤其威尼斯人特别受反感,尽管威尼斯的船只是帝国舰队的骨干。与此同时,突厥依然是一个威胁,1176年他们击败了曼纽尔。

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腓特烈一世企图征服拜占庭帝国,但给帝国带来最大摧残的却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这次东征的目的是占领埃及,但威尼斯人获得了领导权。在他们的怂恿下十字军1204年攻克君士坦丁堡,他们建立了一个短期的封建王国(拉丁帝国),而拜占庭的力量却彻底被削弱了。

拜占庭帝国这时已经三分五裂了:尼西亚帝国、伊庇鲁斯和特拉比松同立。前者由帕里奧洛加斯王朝统治。1261年他们收复君士坦丁堡,战败了伊庇鲁斯,恢复了帝国。但他们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欧洲,而把他们在亚洲的敌人忘了。这时他们幸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穆斯林内部分裂。当鄂图曼帝国建立后除一些港口城市外拜占庭帝国几乎所有的其他地方都被鄂图曼帝国占领了。拜占庭向西方求救,西方提出的条件是两个教会必须统一。拜占庭虽然颁布法律统一教会,但拜占庭的居民并不接受罗马天主教。一些西方的雇佣军来到拜占庭,但西方大多数人宁可拜占庭死亡。他们看着鄂图曼帝国将剩余的地域蚕食。

一开始鄂图曼帝国认为攻击君士坦丁堡代价太大,不值得,君士坦丁堡的城墙非常坚固,除十字军外上千年中没有人能够克服它。但随着炮的出现,这堵墙不能再保护这座城市了。1453年5月29日,经过两年的包围穆罕默德二世攻克君士坦丁堡。1461年特拉比松也被穆罕默德二世占领了。穆哈默德二世将自己看做是东罗马帝国的合格的继承人。到12世纪末,小亚西亚和巴尔干半岛的大部分都已经紧紧地落入鄂图曼帝国的控制之下了。

此时,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宣布成为东正教的保护人。他的孙子伊凡四世将成为俄罗斯的第一位沙皇。他的继承人认为他们是罗马帝国和君士坦丁堡的合格的继承人,是第三个罗马帝国。一直到20世纪初它们的覆亡,鄂图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都认为自己是拜占庭的合理继承人。

拜占庭帝国在将经典知识传递给伊斯兰世界的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最重要的印象却是他的教会。早期拜占庭的传教士将东正教传给了许多斯拉夫人。到今天为止,大多数斯拉夫人以及希腊人信奉东正教。东罗马帝国的建立年代和灭亡年代,395年和1453年,被定义为中世纪的开始和结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k661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1-18 09: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1367年1月18日——彼得一世,葡萄牙国王逝世 

俄国封建农奴制始于15世纪,18世纪达到鼎盛时期。自彼得一世改革后,俄国一直积极参与欧洲事务,以强国身份活跃于国际舞台。
  但其目的都是为了扼杀进步运动和扩张自己。从18世纪末起,俄国干涉法国大革命,参与瓜分波兰。维也纳会议后,它更扮演了欧洲宪兵的角色。在整个1848年欧洲革命中,沙皇俄国始终充当了镇压各国人民革命的可耻角色。尽管俄国一直拥兵自重,但它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俄国之所以落后,其根源在于它的封建农奴制度和专制统治制度。19世纪初,俄国的封建农奴制开始走向衰落,它也被卷入欧洲资本主义的大潮,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慢慢发展起来。30—40年代,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但是,落后的农奴制严重地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建立在农奴制劳动基础上的俄国工业发展速度和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欧。直到1860年西方大国工业革命完成之时,俄国的农业人口仍占90%,而且绝大多数是农奴。农村的贫困使俄国的国内市场非常狭小,工业和交通     彼得一世
事业的发展大受限制。
  农奴制的野蛮与落后引起了农民的激烈反抗。1801—1861年发生的农民暴动达两千余次。十二月党人的先驱者拉吉舍夫早在18世纪末就曾号召人们起来推翻农奴制。1825年12月,一批青年军官发起起义,要求废除农奴制,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建立共和国。
  “十二月党人起义”很快就被镇压下去。这些“贵族革命家”虽然无法完成推翻农奴制的革命任务,但却唤醒了新一代革命者。从40年代起,一些革命知识分子起来批判农奴制。以赫尔岑、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为代表的革命民主主义者是俄国第二代革命家——“平民革命家”。他们出版刊物,发表著作和演说,猛烈抨击         “十二月党人起义”
和批判沙皇专制统治,号召人民起来革命,推翻腐朽的农奴制度,并组织了两个秘密革命组织。这些斗争成为50—60年代俄国农奴解放运动的主要理论来源。农民起义,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斗争,表明了俄国的农奴制到19世纪中叶已出现严重的危机。
  在农奴制危机进一步加深的情况下,沙皇政府企图通过对外战争来转移人民的视线,并扩展俄国在欧洲的霸权。1853年,俄国对土耳其开战,引发了沙皇与西方列强争夺奥斯曼帝国“遗产”的克里木战争(1853-1856年)。
   1854年3月,英法联合舰队开进黑海,对俄宣战。结果俄国惨败。根据交战双方签订的《巴黎和约》,俄国失去了在黑海自由通航的权利,也不得在黑海保留舰队,并丧失了在巴尔干的许多特权。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封建农奴制的落后性和腐朽性,使俄国原有的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农奴制已濒临崩溃的边缘。克      克里木战争
里木战争成为促使俄国自上而下废除农奴制度的直接原因。
二、 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在内外交困、走投无路的形势下,新继位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扭转俄国极端落后的状况已迫在眉睫,他再也不能按照旧的方式统治下去了。亚历山大二世意识到,与其等待农民自下而上解放自己,还不如自上而下进行改革。沙皇政府在协调了贵族之间的不同意见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制定了农奴制改革方案。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沙皇批准了改革方案,并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特别文告。
  2月19日(俄历)法令包括《关于农民脱离农奴依附地位的总法令》等17个文件,规定分阶段在欧俄领土上解放地主的农奴。其主要内容包括:(1)农民可以获得“人身解放”,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地主无权买卖和交换农奴以及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农民拥有占有动产和不动产、从事工商业活动、订约和诉讼的权利。(2)农民可以获得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但要以高出实际地价2-3倍的价格赎买,赎金的20%-25%由农民支付现金,其余由国家银行代为垫付,农民要在49年内还本付息。(3)把农民组织在原来的村社中。村社和乡完全置于地方行政机构之下并受担任调停人的地方贵族管辖。这一规定使以前受个别地主支配的农民被置于地方政府和贵族集体的控制之下。同时,村社还实行连保制,监督强迫农民按时完成各项义务。这次农奴制改革是在有利于地主阶级的条件下进行的。在实行赎买份地的过程中,地主总是以各种手段割占农民的份地。全国平均“割地”约占改革前农奴份地的18%。在土地肥沃地区,被割占的份地竟高达约20%-40%,少数地区甚至达到一半。连亚历山大二世自己都承认在改革中“凡是可以保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1861年的法令只对欧俄地区1,025万“地主和农民”有效。  1863年和1866年俄国政府又颁布法令,分别解放了采邑农奴、国有农奴。到1866年,被解放的农奴共有2,000多万。其它俄罗斯非欧地区的改革较为缓慢。在中亚部分地区,农奴制甚至一直保留到俄国十月革命前。农奴制废除后,沙皇政府在1864—1867年间,在地方统治机构、司法制度、征兵制度、财政和教育等方面实行了一些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它成为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转折点,使俄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很大进步。改革后沙皇专制制度的阶级基础扩大了,成为地主和资产阶级的       解放农奴
联合政权。但是这次改革很不彻底,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思想上都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因此,俄国仍需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k661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1-18 09: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1862年——约翰·泰勒,美国总统逝世

约翰·泰勒(John Tyler,1790年3月29日-1862年1月18日),美国第十任总统,辉格党人,是第一个因在任总统逝世而以副总统继任为总统的人。

约翰·泰勒1841年就任副总统,一个月后继任总统,迅速巩固了手中的权利。在任期间,改组美国海军;建立美国气象局;结束了佛罗里达州的第二次塞诺米尔战争。1861年初,主持华盛顿和平会议以调解南北方分歧。南北战争爆发后,他加入美国南方邦联的议会,1862年逝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k661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1-18 09: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1936年——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英国作家逝世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1865年12月30日-1936年1月18日,又译作吉普林或盧亞德·吉卜齡),生于印度孟买,英国作家,诗人。主要著作有,儿童故事《丛林之书》(The Jungle Book,1894年)、印度侦探小说《基姆》(Kim,1901年)、 诗集《营房谣》(Gunga Din,1892年)、短诗《如果》(If—,1895年)以及许多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他是英國19世紀至20世紀中一位很受歡迎的散文作家[1],被譽為「短篇小說藝術創新之人」[1]。

吉卜林的作品在20世纪初的世界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本人也在1907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第一个英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至今诺贝尔文学奖最年轻的获得者。此外,他也曾被授予英国爵士爵位和英国桂冠诗人的头衔,但都被他放弃了。

由於吉卜林所生活的年代正值欧洲殖民国家向其他国家疯狂地扩张,他的部分作品也被有些人指责为带有明显的帝国主义和种族主义色彩,长期以来人们对他的评价各持一端,极为矛盾,他笔下的文学形象往往既是忠心爱国和信守传统,又是野蛮和侵略的代表。然而近年来,随着殖民时代的远去,吉卜林也以其作品高超的文学性和复杂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4 14:49 , Processed in 0.19926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