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說道譯時的音樂性和韻律,我還有一點想請教劉先生的:東西方在音階上的差異是否也會在譯詩上產生差別?眾所周知,漢族是一個缺乏史詩氣質的民族,從清純的<<詩經>>到宏麗的<<唐詩>>,婉約的<<宋詞>>,無不是流淌著或是清麗,或是抑揚的單音,卻絕無西方史詩的恢宏氣質---一如在音樂裡的五聲音階(似乎我們東方人天生對其有親和感),大多以獨奏或小型器樂協奏,卻無交響曲或瓦格納式的樂劇,---如果翻譯此類詩歌,不化為散文的話,如何體現原文的氣魄?我們的詩歌形式,或者說漢語的語法結構和文字粘連沒法體現西語的氣質,那該如何是好?語言體現著思維習慣,那麼如何在不同的框架(framework)裡嵌入異域的文化資源(resource)?
還有就是關於西方文化一體的淵源:眾所周知,西語中大量來自古希臘.拉丁語的詞往往可以在各個語言裡找到對應詞,所以轉譯對於西語來說不成問題--甚至可以直接借用,移植,但是對於不同編碼的漢語來說,借用和移植不但不可能,就連音譯也常常使人摸不著頭腦---對於一個憑空出現的"概念",對於沒有母語文化背景的人來說,不啻是"異物"(Alienation),要等待他們被接受還要又一個漫長的"教化",或者說"熏陶","感染"的過程.所以說我們翻譯的,傳遞的不過是符號,一個特定的,似是而非的符號,--這個,我想對於對維特根斯坦(Wittgenstein)的悖論略知一二的仁兄一定是深有同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