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7809|回复: 27

[【辩证轩】] 诚邀各位前来谈谈国外产学研模式及主要做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9 19: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诚邀各位前来谈谈国外产学研模式及主要做法

  当前,产学研已经在我国各个层面得到重视,特别是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但在我国很多地方,产学研之间并没有形成顺畅的链接,有些地方甚至存在断环。如何让产学研结合的链条顺畅起来,加强高校、高职高专,研究所,政府为企业服务的自觉性,理顺各方面关系,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各层面讨论的热点话题。
  但是,在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产学研不论是明确提出或者是按照其他提法,做的比较扎实,而且实施时间较长,日本的“产官学”及通产省等部门的运作体系;美国高校内部面向大学生和高职高专学生的科技创新及创业计划,以及国家在其背后所构建的科技创新体系,政府支持政策都比较做的到位;欧洲的高校及企业,政府,研究所之间的互动等有些做法,特别是操作层面上的具体做法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相对而言我国在这方面却需要做大量扎实的工作。
    在这里欢迎大家将自己熟悉的国外发达国家的具体做法介绍,并结合我国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所自己及相互之间的做法发表自己的原创看法!
  欢迎参加讨论!介绍国外的做法(请给出文章来源,最好是原国家语言版,日语文章,英语文章,德语文章,法语等),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1 13: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各位参加主题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31 13: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一个同学,在莫斯科大学读了八年
他回来介绍说
他们那里的地质专业
是这样运作的
专家学者先提出一个课题
然后再吸引企业来投资
企业再把资金投向高校
高校再利用资金,进行研究
研究成果出来之后
再直接给企业利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1 13: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参加讨论的朋友,发表的内容一定要详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22: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请大家发表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9 09: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邀请大家讨论或者叙述国外的各种做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7 15: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一篇文章简介,是讲日本的产业形态的,也算一种形式,欢迎大家主动收集这方面资料


《三井帝国在行动》
——揭开日本财团的中国布局

白益民  2008年9月

  很少有中国人知道,丰田、东芝、索尼、松下、三洋、NEC都是三井财团体系的重要成员,在他们看似激烈竞争的背后,却有着更多的共谋。从基础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到能源矿产,三井财团已经在中国展开了令人震惊的精妙布局,中国企业已经被三井层层“捆绑”。陆、海、空三位一体的准军事化财团体制始终是日本经济的脊梁,而不被中国人所知,到了该研究日本的时候了!一位深入三井财团12年,高喊“向日本学习”而“让日本畏悸”的中国人,揭开鲜为人知的内幕,并宣称“日本不再有秘密!”
阅 读 提 示

——中国著名的国有企业 “上海宝钢”怎么被日本财团称为他们的成员企业了呢?

——创建了“新浪网”的四通集团曾经“与巨人同行”,却被业界称为“引狼入室”,这个巨人和狼到底是谁呢?

——你知道谁曾经打造了索尼公司,又宣称将上海广电集团再打造成一个“中国的索尼”吗?

——东芝与索尼在蓝光DVD标准上的竞争不过是演给外人的一场戏,其实他俩是一家人,谁又是这个家的家长呢?

——日系手机真的全都败走中国了吗,还是另有图谋?这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你清楚这盘棋的对手是谁吗?

——为什么日本媒体把中国的“和谐号”列车称为“异乡的新干线”,这又与“台湾新干线”有什么联系呢?

——在中国航油集团输掉5.5亿美元的一盘赌局中,谁是那个麻将桌上“3对1”的幕后庄家?

——“丰田汽车”真的是丰田家族创建和经营起来的公司吗,还是另有其人?暗中布局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又是谁?

——谁在背后为东芝撑腰,以42亿美元吞下了西屋电气,拿到了80亿美元的中国订单,又打响了“核大战”?

答案只有一个: 三井。

内 容 简 介

  《三井帝国在行动》这部书,把日本当作一面镜子,用“三井”、“综合商社”、“财团”这三个概念作为一条主线,将众多热点事件、中日企业竞争与合作、重点产业分析等以案例的写作形式联系起来。这部书将告诉读者,丰田集团并非是丰田家族一手创建和经营起来的公司,背后另有其人,他的名字叫“三井”。

  除了丰田汽车外,书中提到的东芝、索尼、松下、三洋、NEC等也都是三井财团的成员企业或重要关联企业,这的确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识。此外,三井住友银行、商船三井、三井造船、石川岛播磨、新日铁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也都归于三井财团这个大家庭,他们在书中的故事中扮演着不同角色。

  本书不仅仅揭开了这些三井财团企业的身世之谜,更重要的是暴露出他们之间相互配合在中国众多产业上的隐秘布局和扩张战略,以及他们拓展市场和控制商权的手段,从而展现三井财团在钢铁、汽车、信息产业、石油、核电、高速铁路等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上开辟出的一个又一个战场。

  对于很多坚持发展中国自主品牌的企业来说,《三井帝国在行动》这本书的推出,进一步展现了“商战”的波诡云谲。在中国和全球市场上,面对一个比丰田集团还要大数十倍的三井财团这样一个“大帝国”,我们的企业如何找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一个迫不急待要研究的课题,涉及到了经济体制的层面。

作者简介:

  白益民,男,1968年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 1993-2005年,就职于三井物产(中国)有限公司;2006年,他创建了“超级主义者”网站(www.superist.com),率先提出东方经济学的理念,并推出了介绍日本经济模式的《三井帝国启示录——探寻微观经济的王者》一书;2007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的理事,并组建了“财团经济研究室”,还同时担当多家财经类杂志媒体的特约撰稿人。
读者交流,请到作者博客 : http://blog.sina.com.cn/superist

到了该研究日本的时候了!

梦系中国人自己的综合商社,

倡导中国新经济的财团机制,

促进国民企业的振兴与发展,

捍卫国家经济的主权与安全。

  对外开放30年,进入中国的外资早已告别“散兵游勇”状态。由于缺乏有效的制约与制衡,以三井为代表的日本财团通过各种途径,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地介入了中国重大事务,并带来一系列复杂影响。然而,一些大型中资企业为了自身的短期利益,充当日资的“铺路石”与“敲门砖”。

  三井物产这样的综合商社以及其财团所属企业早就成为了日本经济的基石,也是日本微观经济的操盘手。日本政商双方都对综合商社这种商业形态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高度共识。日本政府的重大国策多咨询于财团,而非院校学者,财团领袖成为内阁高级顾问是常事。日本政商之间一直处于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状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国的主权不仅体现在领海、领土的管辖与治理权,更重要的是集中在经济的自主决策权上。保持经济主权的独立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提,也是实现经济繁荣、国家富强、民族自决的重要保障。如何与三井这样政商一体的日本财团合作与博弈,将成为中国企业和政府相关经济主管部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更让人忧虑的是,中国大学经济系使用的教科书几乎都是清一色由美国经济学家撰写的,或者模仿美国经济学家撰写的,根本不提日本和韩国存在的被称为综合商社的企业组织。这些教科书不仅渗透到中国的院校,也渗透到中国政策制订者的思维之中,使个人自由主义、金融化、证券化成为一种近乎全国性的思潮。

媒体关注

  三井物产到底是做什么的?这似乎是个全球性的迷。三井物产中国副总代表魏杰是这样介绍的:“问我们做什么,不如问我们不做什么。我们不做毒品、不做武器弹药这些违犯法律的事,但是其他的只要有机会我们都可以做。” —— 摘自《环球财经》2006年8月期/梁志坚

  三井财团体系内的500强企业有一大把,财团所属的成员企业就有丰田、东芝、索尼等全球行业翘楚。在世界范围内,三井投资、参股的企业几乎无所不在,但是在三井关联企业的身上基本看不到三井的名称,三井就如一艘潜艇——它就潜伏在你身边,但你却感受不到它。——摘自《商界•中国商业评论》2007年5月期/萧三匝

  上世纪50年代末,原三井财阀直系、旁系公司以企业集团的新形式集结而恢复成为大财团。三井财团的经理会成员公司及其子公司和关联公司共达150多家。而三井物产则在1995年世界500强排名第二,并且连续5年以上进入世界500强前三名。——摘自《董事会》2007年3月期/袁璐

  无论是农作物、矿产资源还是消费品,无论是原材料、中间件亦或是终端商品,在所有的生产、贸易和物流环节,三井都扮演着“幕后推手”的角色,将自己的下属公司以及关联企业推到台前,不断地扩大着市场、资源和疆土,谋求着利润最大化,而自己则隐藏起来,像极了“影子帝国”里的王者。—— 摘自《商务周刊》2008年1月期/ 袁瑛 王晓君

  难怪人们常说,商社从拉面到火箭、从卫星到鸡蛋都做。甚至更有比卫星大的宇宙,比鸡蛋小的芯片和肉眼根本看不见的生物工程。那么,“综合商社”到底是什么?综合商社,是日本独有的企业形态。从三菱商事和三井物产这两家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可以发现,“综合”就是这类独特企业的金字招牌。——摘自《中外管理》2007年4月期/王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7 15: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转帖一篇

日本式产业组织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白雪洁
  摘要:以企业系列和6大企业集团为代表的日本式产业组织,因其具有的对内竞争,对外封闭的典型特征,一度被奉为是日本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但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以后,产业竞争力的衰落又导致对日本式产业组织的一片质疑之声.事实上,日本式产业组织的特征是多方面的,自我演变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也很强.当前,日本结构性改革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产业的生产外移速度加快,外国对日直接投资增长趋势明显以及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日益深刻,这些都成为推动日本式产业组织发生变化的外部力量.企业系列和六大企业集团的变化趋势已经日渐明朗,虽然具有缓慢性特征,但开放成为一种必然的取向.

关键词:日本式产业组织,企业系列,六大企业集团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Japanese Industry Organization
Bai Xuejie
Abstract The industry organization of Japanese type, represented by enterprise series and 6 major enterprise groups, is regarded as main source of Japanese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because of its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eing competitive inside and sealed to the outside. But after Japanese economy fell into desolateness for a long time since 1990s the decline of competitiveness leads to a kind of doubted sound about the industry organization of Japanese type. In fact, Japanese industry organization has many aspects of characteristics, and it can change itself to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kinds of outside strength, which drives Japanese industry organization to change, such as Japanese structural reform has not made a breakthrough yet, the speed of main industry production moving abroad has accelerated, the increase trend of direct investment form foreign country to Japan is obvious, and the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ical revolution has been deep day by day. The changing trend of the enterprise series and 6 major enterprise groups has been clear, and being open is a kind of inevitable orientation though the course is slow.
Key Words Industry organization of Japanese type, enterprise series, six major enterprise groups

日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以其主导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再向技术密集型的顺畅转换,维持了一段近乎神话般的产业竞争力辉煌期.因此,探求日本产业竞争力的源泉也一度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并形成观点各异的研究学派.如以美国学者Chalmers Johnson为代表的产业政策有效论学派,从日本政府和产业间关系的角度,认为日本独特的发展指向型体制及由此形成的"官产协调"方式,是日本产业获取竞争力的源泉(Chalmers Johnson,1978).但更多的学者并不赞同对"官产关系"的过度推崇,他们坚信主导产业发展的根本力量是市场,是活跃在市场中的企业,只是日本企业在市场上形成了独特的企业间关系,即日本式产业组织是日本产业竞争力的源泉(青木昌彦,浅沼万里等).除此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者持介于两者之间的观点,既承认日本式"官产关系"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又不否认由企业间关系决定的市场力量对日本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小宫隆太郎等).但无论是温和的中间派,还是观点鲜明对立的上述两个学派,都认同日本产业组织有其特殊性,但因为他们对日本式产业组织的作用评价不同而观点相异.本文仅以日本式产业组织为对象,阐释其主要特征并特别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10多年中,日本式产业组织的变化趋势,并剖析其对产业竞争力乃至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日本式产业组织的表现及其特征
  产业组织,简而言之就是企业间关系的表现形式,在产业组织的一般性理论研究中,一种是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区分具有竞争关系的企业数量与市场支配力量的对应关系,并由此形成完全竞争型,垄断竞争型,寡头垄断型及完全垄断型等市场结构模型,另一种是从企业行为入手分析不同的竞争行为选择对市场结构及市场绩效的影响,形成产业组织研究中的行为分析学派.对日本式产业组织的研究不可能从根本上脱离上述一般性研究思路和方法,如,对日本战后主导出口产业的实证研究发现,这些产业都形成了寡头垄断型的市场结构,且从寡头企业的行为看,已经具备了竞争型寡头垄断的特点(白雪洁,2001年).但所谓日本式产业组织是除去上述一般性理论研究之外的特殊内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企业系列"和"6大企业集团"两个带有明显日本烙印的词语所表达的内涵,因此,本文将仅仅围绕这两种表现形式来展开探讨.

(一)日本式产业组织的表现形式之一:企业系列及其特征
企业系列是有关日本产业组织研究中利用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简单地讲,它是指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间基于订货所形成的分工关系及分工结构,有时也称之为金字塔型体系.为了忠实原义,本文借鉴英文直接使用日文"keireitu"发音的做法,使用企业系列一词描述日本式产业组织的一种表现形式.
有关企业系列的表象描述学术界已经基本完成,但对其特征分析出于种种原因还不尽如人意,而准确理解其特征是把握其发展变化趋势的关键.企业系列的特征基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系列适用于具有规模经济性的加工组装型产业.企业系列一词的流传程度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它已渗透到日本的所有产业,而实际上,它仅体现在从高速经济增长期开始作为不同时期的主导产业发展起来的数个产业之中,尤以电气机械,电子及汽车产业为代表.这些产业所具有的规模经济性及加工组装特点,可以充分利用专业化分工生产的效益,从而强化日本产品由相对低价格及高品质所形成的质量价格比优势.以汽车产业为例,日本进行汽车组装生产的大企业,主要以"图纸认可型"及"图纸委托型"两种方式与零部件供应企业形成系列关系.显然,第一种方式对零部件企业的设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在日本,第一种方式的运用范围大于第二种方式,因此,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企业的零部件成本节约中,有60%来自于"图纸认可型"零部件产品,同一比例在美国约为20%以下,在欧洲约为40%(Clark and Fujimoto).总之,具有规模经济性的加工组装型产业因为可以充分享有分工生产的效益而具有形成企业系列的客观条件.
2.企业系列是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中间交易形式.在企业系列形成初期,有一种"二元结构论"的解释非常盛行,认为这是在交易中具有支配力量的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剥夺",通过确定相对稳定的交易关系熨平经济周期波动对大企业的影响,由中小企业承担经济波动的损失(藤田,1965年).当时,二元性的根本体现是工资差异.但随着日本经济经历高速增长期,明显的工资差异已经消失,"剥夺论"开始向"效率论"转变,即重视中小承包企业在这种系列交易形式下的技术改进和效率提高(中村精,清成忠男).
自新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森的中间交易形态理论在学术界声名远播之后,对日本企业系列现象的实证研究不断验证着威廉姆森理论的现实性.特别对企业系列形式运用最为普遍的汽车产业,活跃着浅沼万里等一批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探讨企业系列这种中间交易形式优于纯粹企业内部生产和纯粹市场交易形式的方面.其中尤以伊藤秀史的避免博弈中的背叛行为,规避信息不对称下的道德风险,面对面竞争的激励作用等理论,以及三轮芳朗的效率和品质的持续改善,西口的以稳定交易关系为基础的"企业间问题解决机制"可以增强供应企业高品质,低成本的竞争优势等理论最为知名(植草益,1995年).
3.企业系列遵循一种有限度的竞争原则.企业系列的直观表象之一,是组装生产大企业与零部件供应企业之间的一种长期稳定交易关系.市场交易的根本激励要素,竞争的作用在这种体制下似乎没能得到有效发挥.但事实上,企业系列是在一种有限度的竞争原则下发挥竞争对企业效率的激励作用的.这种有限度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竞争对手的数量相对稳定,如同在一个划定的圈子内与竞争对手进行面对面的较量,也即所谓"看得见对手"的竞争,如同竞技比赛,这是更易激发竞争本能的一种比赛形式.其次,竞争实行的是近乎末位淘汰的方法,因竞争失败而退出的企业与新加入竞争行列的企业虽然总是少数,但避免成为末位者的竞争压力反而如同一柄高悬的剑,发挥有力的威慑作用.最后,企业系列体制为零部件企业的成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零部件企业可以跨越不同的企业系列,可以自主地退出,这对零部件企业的成长是一种反向的激励.
从下表可以看出,日本主要汽车企业的系列组织大多保持基本相当的企业退出率和进入率,这是有限度竞争的充分体现.不过这里表现的是企业系列中更为核心的协力会企业的构成变化情况,加入协力会的企业与组装企业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特征表现上更具代表性.表1 日本主要汽车企业的协力会变化情况
核心企业的名称 协力会企业的平均数
(1978~1987年 ) 年平均退出协力会的企业数
(1978~1987年) 年平均加入协力会的企业数
(1978~1987年)
丰 田 172 1.5 1.3
日 产 161 2.0 2.3
马自达 176 2.0 3.0
三 菱 338 8.1 7.6
本田技研 331 25.9 20.3
资料来源日)浅沼万里:《日本企业变革的适应机制:长期交易关系的结构和机能》,东洋经济新报社1997年,285页.

4.企业系列是一种渐变的适应性制度安排.企业系列是就企业间关系达成的一种制度安排,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是决定制度生命力的一个主要因素.日本企业系列组织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体现出了对环境的适应性,使得表现形式近乎未变的企业系列在不同时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这一点可以从企业间关系内涵的变化中体现出来.
企业系列形成初期,组装企业与零部件供应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资金,人力,规模等差异,因此,博弈中零部件企业有时会处于不利地位,在非明确性的交易条件下,零部件企业有时不得不接受苛刻的价格和交货日期等条件.但伴随日本经济发展,企业系列的发展环境也发生变化,组装企业为了与部分主要零部件企业建立一种相互依赖的长期合作关系,开始对零部件企业给予指导和援助活动,有意识地培养起一批竞争力强大的零部件企业,零部件企业不再仅仅局限于中小企业的范畴.这种变化产生的同时,组装大企业为了增强与成长起来的大型零部件企业的博弈砝码,又开始探寻新的策略,通过形成长期稳定交易关系,激励零部件企业进行专用资产投资就是一种选择.结果达到双方均不可能轻易破坏的均衡.类似上述的种种适应环境变化的策略,使得企业系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成为一种柔性的制度安排.企业系列适应环境变化的关键性策略基本如下表所示.

表2 企业系列的阶段性策略

阶段 组装企业 零部件企业
形成阶段 利用自身的买方垄断优势 接受一定程度的被"剥夺"以换取成长空间
发展阶段 以稳定交易形式吸引重要零部件企业驻留在系列内
以优厚的交易条件激励零部件企业的专用资产投资 通过提高生产技术能力增强自身的博弈砝码尽量避免对一个组装企业的完全依赖
积极进行专用资产投资以增强卖方垄断力量

成熟阶段 认可企业系列的制度安排
通过有限度的竞争(少量的企业进入和退出)
根据自身的实力变化改变相应的策略 认可企业系列的制度安排
维护自身拥有的自由退出企业的系列的权力
维持制度的适应性变革
资料来源:笔者自己分析整理.

但企业系列制度安排下的渐变性变革特点,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种制度难以抵御剧烈的环境变化,制度惰性一旦产生就可能难以克服,从而使制度走向终结.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的日本,适合企业系列生成发展的环境可以说没有根本性改变,其渐变性的制度变革特征与环境变化相协调,制度安排的效率性得到了充分体现.但1985年的日元升值,随后发生的泡沫经济及其破灭,以及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影响,其中的任何一件事情对企业系列而言都可以称得上是空前的环境变化,企业系列的渐变性变革越来越缺乏对这种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企业系列开始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这是后文将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二)日本式产业组织的表现形式之二:企业集团及其特征
企业集团在经济学研究中不是一个鲜见的名词,但提及日本的企业集团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它作为日本式产业组织的另一表现形式,与日本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国内企业集团研究专家于立教授对企业集团的定义是,"企业集团是由母公司,子公司和关联企业等多个法人企业(有时也含有部分非法人企业)组成的企业联合体.关联企业不仅包括参股企业,而且还包括企业联盟,下包企业和分销商等"(于立等,2002年).这一定义包含了企业集团的几乎所有情况,上述企业系列也涵盖在这一定义之中.但本文为了便于分析,遵循日本学界研究的惯例,将企业集团特指为日本的三菱,三井,住友,富士,三和,第一劝银六大企业集团,为把握其最新发展脉络,首先需明确六大企业集团(以下简称企业集团)的经济特征.
1.企业集团是企业之间基于横向联系而产生的组织体.日本企业集团内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是以银行资本和商社资本为核心,成员企业的行业分布范围广泛,且大多是本行业内的寡头大企业.成员企业之间通过相互持有股票形成环状资本所有关系,维系企业集团的稳定.
  银行和商社资本在企业集团中的主导作用根源于企业集团形成初期,其成员企业由于自身资源禀赋的限制对资本和流通渠道产生依赖,后来成员企业经过发展虽然大多成长为本行业的寡头企业,但路径依赖所表现出来的制度刚性仍然使银行和商社成为企业集团的象征.下表是企业集团发展鼎盛时期的金融和商社资本的分布状况,20世纪90年代以来,情况发生很大变化,这将留待后文讨论.

表3 日本企业集团鼎盛时期的金融和商社资本分布状况(1967年)

三菱集团 三井集团 住友集团 富士集团 第一劝银 三和集团
银行保险 三菱银行
三菱信托
明治生命
东京海上 三井银行
三井信托
三井生命
大正海上 住友银行
住友信托
住友生命
住友海上 富士银行
富士信托
富士生命
安田海上 第一银行
朝日生命 三和银行
东洋信托
日本生命
商社 三菱商事 三井物产
东食
东洋棉花 住友商事
丸红饭田 日商
资料来源日)三轮芳朗:《日本经济论的误解》,东洋经济新报社,2001年,第228页.

  因为企业集团成员企业的行业分布范围广泛,所以彼此之间并不一定产生交易关系,但却通过相互持股形成稳定股东的经营体制.虽说相互持股占所有股本的份额并不大,如1992年企业集团成员企业发行的股票总数中,由同一企业集团成员企业持有的比例,六大企业集团平均是22.21%,但在股权日益分散的发展趋势下,这一比例数足以对试图通过掌握多数股权达到M&A目的的企业活动造成巨大威胁,这也是六大企业集团具有提高市场进入壁垒作用的一种表现.

  2.企业集团的垄断力量表现在几个特定产业内.很多关于日本企业集团的研究认为它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命脉,并对其由相互持股方式体现的法人资本主义的作用给予充分重视.但事实上,企业集团在日本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被夸大了.单从许多鼎鼎大名的公司都不在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名单内也可以窥见一斑.如,电力会社,NTT,JR,日本航空,日本石油,新日本制铁等大规模的设备投资型企业,松下,索尼,本田,铃木等经济增长时期成长起来的成功企业,以及鹿岛建设,武田制药,花王,富士胶卷等各自产业内的首位企业都不包含在企业集团内.
  因为战后日本企业集团形成于其实现重化学工业化阶段,所以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特别是除了金融和商社资本外的核心企业基本分布在钢铁,金属,化工等行业,对经济增长期结束后发展起来的主导产业,如汽车,半导体等产业,企业集团的触及程度很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集团在日本经济发展中曾经占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高速增长期的结束已经逐步走向削弱.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了.

下表是六大企业集团各自的核心或主力企业名录,从中可以看出其行业分布相对狭窄,因此,如果说六大企业集团对日本经济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仅体现在个别产业而已.

表4 六大企业集团的核心或主力企业(1999年)

三菱集团 三井集团 住友集团 富士集团 第一劝银 三和集团
三菱重工
东京三菱银行
三菱商事
三菱地所
三菱电机
旭硝子 樱花银行
三井物产
三井不动产
三井化学 住友银行
住友金属工业
住友化学工业
住友商事
NEC
住友电工 富士银行
丸红
大成建设
NKK 第一劝银
伊藤忠商事 三和银行
日立造船
资料来源:〖日〗《企业系列总览》,东洋经济新报社,2000年.

  3.企业集团遵循的"圈内竞争"原则发挥一定的进入壁垒作用.虽说如前所述,六大企业集团的垄断只体现在少数特定产业内,但其在这些产业内的垄断力量却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它们秉承"银行提供资金,企业生产产品,商社流通产品"的原则,在特定产业内造就了具有竞争关系的数个企业.而企业集团内部的成员企业因所属行业不同,相互之间不可能形成竞争关系.这样,所谓"圈内竞争"就是因为六大企业集团产业结构的趋同性,使得分别属于不同企业集团的企业之间形成普遍的竞争关系,即以六大企业集团整体为一个竞争圈,分属六大企业集团的生产同一产品的企业,在竞争圈范围内形成激烈的竞争关系.但在竞争圈范围之外,这些竞争对手则采取协调合作态度.
  为了维持六大企业集团内部的"圈内竞争",相互持股关系已经超越了同一企业集团的范畴,成为分属不同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间的相互持股,企业的持股目的,不是获取对手企业的支配权,而是维护对手企业现有所有权结构的稳定.一项调查数据显示,1992年,六大企业集团最大的50个股东,平均占有股票的比例是64.11%,其中同一企业集团内成员持股23.23%,其他企业集团成员持股17.71%,即如以某一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为例,它的最大的50个股东中,有31个是同一企业集团的企业,或是其他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具有保持稳定股东格局的力量.
   这种成员企业的相互持股方式导致内外差别待遇,使得外国资本通过资本运作方式参与日本企业经营的权利受到很大限制,换言之,剥夺了外国资本及国内非企业集团成员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使得后者产生强烈的不公平感,这也是近年来日本企业集团开始走向调整之路的一股推动力量.

日本企业集团所具有的"圈内竞争"体制可以图示如下:
六大企业集团圈外企业 六大企业集团整体形成的
与圈内企业的非竞争关系 竞争圈及圈内企业的竞争关系
图1 "圈内竞争"体制示意图
资料来源:笔者自制.

二,近年来影响日本式产业组织变化的背景分析
   以企业系列和企业集团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日本式产业组织,有其生成的特殊背景,其中最根本的一点是开放的国外市场与封闭的国内市场并存,主要出口产业在特定时期甚至能够以倾销的方式迅速扩展国外市场,而在国内保持协调型寡头垄断的定价方式.但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这种可以实行内外差别待遇的发展背景得以根本性扭转,日本经济及产业发展的国际化不仅体现在国际市场上,而且国内市场的开放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这必然影响到日本式产业组织的变化.因此,明确近年来日本经济发展的大背景是把握其产业组织发展方向的前提.
  1.泡沫经济破灭后的结构性改革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十余年被日本人称为"失去的十年",因泡沫   经济破灭而陷入萧条的日本,为自己寻找的出路是进行结构性改革.其中最为优先的是处理"不良债权"问题.为此,小泉内阁不惜以增加失业人数为代价,但不良债权的解决仍是一件棘手之事.据2001年日本经济财政咨询会议的测算,日本的不良债权总数直到2003年底都不会有所减少,大约到2009年,现有大型金融机构背负的17余兆日元的不良债权才会减少到大约10兆日元左右.
   除此之外,日本经济面临的另外几个结构性危机,如失业率增加,消费低迷以及所谓"产业空洞化"等问题,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2001和2002年仍连续两年保持负增长,增长率分别为-1.3%和-0.5%,而失业率曾一度突破战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达到5.6%.这一低增长和高失业的经济萧条状况在未来可以预见的数年内并不会有明显的改观,结构性改革任重道远.

表5 日本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的中期预测

2000年度 01年度 02年度 03年度 04年度 05年度 06年度 00~06年度平均
实际GDP增长率 1.0 -1.3 -0.5 0.8 1.2 1.4 1.6 0.9
名义GDP增长率 -0.6 -2.1 -1.4 0.5 1.8 2.3 2.7 1.2
失业率 4.7 5.2 5.6 5.5 5.4 5.4 5.3 5.4
资料来源日)野村综合研究所.

  2.主要产业的生产外移趋势加快.跨国投资的日益活跃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表现,特别是发达国家配合其内部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占领国际市场等发展战略,对外投资生产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出于对所谓"产业空洞化"的担忧,日本大规模的海外生产转移发生在1985年日元大幅升值之后,而且最初主要投向美国等发达国家,主要目的是避免贸易摩擦,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为降低生产成本而进行的生产外移则主要移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或地区.
从产业和企业两个角度测度的海外生产比率是衡量生产外移程度的主要指标,从下图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无论用哪种指标测度的海外生产比率都呈现急剧增长之势.

图2 日本海外生产比率的变化
   注:制造业的数值是指当地法人销售额/国内法人销售额
海外投资企业的数值是指当地法人企业销售额/本公司企业销售额
资料来源日)《海外事业活动基本调查结果概要—1999年度实绩》.
另一方面,从生产外移的产业类型来看,它对日本式产业组织的影响将更加直接而深刻.因为日本生产转移比率相对较高的产业,如电气机械,运输机械等产业,恰好是日本式产业组织存在最为普遍的产业.

表6 不同产业的海外生产比率 (%)

日本 美国
(97年度) 德国
(97年度)
90年度 98年度
食品
纺织
化学
钢铁
一般机械
电气机械
运输机械
制造业 1.2
3.1
5.1
5.6
10.6
11.4
12.6
6.4 2.8
8.9
11.9
10.9
14.3
20.8
30.8
13.1 26.5
N.A
48.9
N.A
40.6
25.7
47.3
27.7 N.A
17.0
83.6
N.A
23.0
32.6
53.9
32.1
资料来源日)《第29回海外事业活动基本调查》,2001年3月.

  3.外国对日直接投资增长趋势明显.由于日本式产业组织所具有的市场保护作用,以多样化的无形壁垒阻碍了国外生产要素向日本国内的流入,使得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日本国内市场都保持高度同质性,不同国家的经济要素交融引发的竞争在日本并不多见.但近年来,由于日本自身经济增长低迷,资源的低效配置状况较为普遍,国外经济资源特别是资金流入日本的情况逐渐增多,成为影响日本式产业组织变化的一项环境因素.以吸引国外资本为例,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日本每年引进外国的直接投资额一直在1兆日元以下,1998年首次突破1兆日元,达到1.3兆日元,1999年则增加到2.4兆日元.下表是外国对日直接投资的增长情况,其增长趋势一目了然.

表7 外国对日直接投资的增长 (亿日元)

年份/方式 购买股份 抵押 合计
1997年度
1998年度
1999年度
2000年度
2001年度
2002上半年 6,011
8,147
21,366
27,359
18,977
4,848 771
5,257
2,626
3,892
2,802
1,494 6,782
13,404
23,993
31,251
21,779
6,342
资料来源日)财务省《对外内直接投资实态》.

  从外国对日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看,对非制造业的金融,保险,通信,服务等产业的投资占主体地位,制造业中则以机械,化学等产业为主,但总体上看,对非制造业的投资占外国对日直接投资的绝大部分,特别是对金融业以及贸易商社业的投资,成为推动日本式产业组织,尤其是6大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的重要力量.外国对日直接投资在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8 外国对日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 (亿日元,%)



行业 2000年 2001年 2002上半年
总额 比例 总额 比例 总额 比例
制造业总计
机械
化学 7907
3519
1788 25.3
11.3
5.7 3280
1385
1156 15.1
6.4
5.3 2206
1037
656 34.8
16.4
10.4
非制造业总计
金融保险
通信
服务
贸易 23344
10293
7508
2365
2761 74.7
32.9
24.0
7.6
8.8 18499
6608
8286
1664
1090 84.9
30.3
38.0
7.6
5.0 4136
2174
557
655
504 65.2
34.3
8.8
10.3
7.9
资料来源:同表7.

  4.信息革命的影响日益深刻.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带给人类社会的不仅是新技术和新产业,而是一场深刻的经济和社会变革.IT革命对经济的影响不仅在于与IT相关的产业成为直接促进经济增长的力量,更在于电子商务的普及以及企业IT化变革,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组织模式,间接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即所谓经济活动的IT化.
近年来,企业的IT投资已经成为促进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下图是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增长要素对GDP增长的贡献度,从中可以看出,1995~1999年,IT投资的贡献度与前两个时期相比增长1倍多,开始大于除去IT投资的一般投资的贡献度,这一趋势对日本式产业组织的影响已初步显现,特别体现在对企业系列中交易关系的影响上.

图3 不同要素的经济增长贡献度
资料来源日)《信息通信白书》(2002).

  为构建信息网络而进行的硬件和软件投资,是企业IT化投资的主要形式.信息网络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局域网(LAN),二是互联网.在日本,企业对局域网的构建和利用程度远远超出对互联网的利用程度,下图表明了两者的分布状况.因为局域网一般限于企业内部或企业与交易对手,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者的范围内,所以某种意义上它不是完全开放的,与日本式产业组织所具有的对外封闭,对内开放特征相适应,这也是日本企业对局域网的利用程度远远高于美国企业的原因之一.但即便如此,信息革命给企业带来的信息化变革还是成为影响日本式产业组织变化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

图4 日本企业LAN的构建状况
资料来源日)《通信利用动向调查》(2002).

图5 日本企业互联网的构建状况
资料来源日)《通信利用动向调查(企业编)》.

三,日本式产业组织的变动表现及其趋势
  以企业系列和六大企业集团为特征的日本式产业组织,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缓慢的变化,最近10年来,因上述四方面因素的影响日益深刻,日本式产业组织的变化趋势也日渐清晰,当前可以把握的变化趋势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本企业系列的变动表现及趋势
  "系列"虽然还是考察日本经济时一个不可忽视的单词,但其涵义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把握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系列时,有一个关键词就是封闭,也就是说企业系列是一种纵向一体化程度很高的企业间关系形态,但当前的企业系列已经日益显露出其开放的姿态,即便是在日本企业视为敏感问题的资本领域,开放也成为一种趋势.
  1.原有企业系列的封闭性因各种企业间关系的渗透而日益削弱.日本企业系列所以长期保持企业间的封闭交易关系,主要不是因为具有强大约束力的资本等因素的作用,而是源自企业彼此之间对既有交易关系的依赖.但当日本因泡沫经济破灭而陷入长期萧条后,多数产业为过剩生产能力及日益恶化的经营收益所困时,以资本参与为主,辅之形成了战略联盟,零部件交易,共同研发等各种企业间关系,各种交易合作的企业对象不再局限于日本国内,且扩展到从前的竞争对手.日本企业系列从资本角度所具有的纯粹性遭遇挑战,封闭性也因此被打破.下图是日本企业系列存在最为普遍的汽车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与世界主要汽车企业形成的各种合作关系,从中可以看出,企业间的合作既有出资,收购等紧密型合作关系,也有在销售领域形成一定合作的较为松散型的合作关系.但无论是哪种情况,日本企业系列从前所具有的封闭性特征开始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还将不断持续下去.
  日本企业系列曾因其独特性而引起学界的广泛讨论,也曾被看作是日本很多产业的竞争力的一个来源,但当产业环境发生变化后,这种产业组织从前所具有的优越性无以发挥,而从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却日益暴露,其中最突出的是降低成本在企业系列中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而当前像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面临的成本压力却越来越大.因此,以解救经营危机及降低生产成本为主要目的各种企业间关系纷纷形成.即使这种变化无法在短期内摧毁企业系列的组织形态,但它将赋予企业系列以新的内涵.
   2.企业系列下的中小零部件企业呈现两极化发展趋势.日本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而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企业系列所具有的有效激励机制.这种激励作用体现在:首先,企业对维持长期交易关系的信任使得专用资产投资倾向明显,以及自主技术革新的意愿强烈;其次,发包企业为了激发承包企业的竞争本能,绝少出现对某一企业过分依赖的情况,而是根据承包企业的情况变化,调整订货量等;再次,企业系列产生的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意识,使得价格不是决定交易关系能否继续维持的主要因素,企业更关注的是产品创新,质量以及准时配送等服务的完善.
  但企业系列下着眼于长远利益的企业间关系,20世纪90年代后却受到降低成本的巨大考验.发包企业为了化解自身的财务困境,向承包企业层层施加降低价格,即降低生产成本的压力,由此推动与中小承包企业的关系再造.而中小承包企业方面也呈现明显的两极化趋势:一是部分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能够通过削减就业,运用先进技术等提高劳动生产率,维持在系列内的地位,甚至具有摆脱系列的行为或是倾向;二是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发包企业的成本降低压力,以大幅度裁员,增加劳动时间,加大劳动强度等形式勉强维持,进而陷入生产难以为继的破产倒闭境地.日本近年来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与中小企业的经营恶化有着直接联系.
  中小企业的这种两极化发展趋势,不知不觉中已经动摇着企业系列的存在基础.技术研发,产品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会产生脱离系列的动机,以独立企业的身分在市场上形成更为广泛的交易关系.大批中小企业破产倒闭,将使得企业系列内的企业数量剧减,这与发包企业主动扩大系列外交易的动向不谋而合,企业系列的准市场化交易方式将朝向独立企业的市场化交易方向变化.
   下表是企业系列存在较为普遍的几个产业的情况,面对发包企业日益强烈的降低生产成本要求,重新甄别,整合中小承包企业以及扩大海外采购比例等倾向,中小企业的对策选择也日渐明朗化,其可能的选择及对每种选择的接受程度如下表所示.

表9 中小企业应对发包企业要求的策略

行业 削减 经费 调整生产 调整就业 扩大海外采购 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其他
压铸 〇 〇 〇  
金属锻压 〇 〇 〇
产业用机械 〇 〇 〇
运输用机械 〇 〇 〇
家电 〇 〇 〇  
金属加工 〇 〇 〇 〇
注:〇表示中小企业采取该种应对策略.
资料来源:〖日〗全国中小企业团体中央会,《中小下请企业的最新动向》,2002年.


子公司化 供给发动机,整车
出资

出资
在美
合并
工厂 出资
销售
研发 供给发动机
合作
出资 收购

收购 出

子公司化
销售合作 出资 拖拉机的 出
共同开发 资
整车供给,委托生产等
出资
出资
共同开发,生产
图6 日本汽车企业与世界主要汽车企业的主要合作关系
资料来源日)《日经产业新闻》,2000年1月1日.

   从中小承包企业自身条件来看,技术创新能力强,能够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是企业维持交易关系,乃至摆脱对特定发包企业的依赖,获取更大生存空间的唯一途径.而一般性通用产品的生产企业,在严苛的降低成本压力下,如,日本一家化油器生产企业L公司在天津工厂生产的普通化油器产品出口日本时,同样的产品存在30%的价格差,使得日本国内的一次,二次承包企业不得不承受30%的降低成本压力.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无法实现产品创新,将会加速退出企业系列的步伐,从而使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系列走向崩溃.
  3.日本企业系列的海外变形移值.日本企业的海外生产已经由个体行为逐渐演变为产业的发展趋势,从前述表7可以看出,企业系列存在最为普遍的运输机械,电气机械等产业恰好是海外生产比例居于前列的产业.这些产业具有典型的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特征,产业内的寡头大企业几乎悉数到海外投资,近年来尤以向中国的投资最为活跃.东芝,日立制造所,NEC,富士通,索尼等家用电器及半导体,计算机产业的寡头企业,丰田汽车,本田技研工业,日产汽车,三菱汽车,马自达等汽车产业的寡头企业都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中国生产计划.这些寡头企业的海外生产造成日本企业系列的海外变形移值现象.
  所谓变形移值是指海外的生产地基本还维持企业系列所体现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同一系列内的企业间关系与在日本形成的企业间关系也基本一致.但变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系列的规模缩小,也就是企业的数量减少,为了配合降低生产成本的投资目的,进行组装生产的寡头大企业对普通品更多的接受当地采购的形式,与当地企业形成超越企业系列的交易关系.只在当地无法满足大企业的零部件采购要求时,大企业才会要求其在日本国内的系列企业跟进,从而在当地维系企业系列关系.如,丰田在正式进入中国天津生产之前,其在日本的主力系列企业,爱信机械(生产制动器,离合器等)于1997年,电装公司(生产汽车用电子零部件)于1995,1996和1997年,丰田合成公司(生产底盘等)于2000年分别进入天津生产.此外,由丰田公司合资创立的天津丰田汽车传导部件有限公司(1995年),天津丰田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1996年),天津丰田锻造部件有限公司(1997年),天津丰田汽车底盘部件有限公司(1997年)等都已在天津开始生产,在此基础上,2000年天津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成立.因此,天津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在天津的生产也脱胎于其在日本国内的企业系列,但规模缩小了许多.目前,在天津,加上前文提到的几个大的丰田系列企业,共有30多家与丰田相关的企业聚集在天津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的周边,部分再现了其在日本国内的企业系列形态,特别是几个主力企业,如爱信机械,电装等的加盟,使得丰田企业系列的完整性较强.
  日本企业系列在海外变形的另一个表现是,可以跨越在日本国内形成的系列间壁垒,形成新的系列组织.这一点在东南亚的表现最为明显.日本汽车企业的海外生产始于东南亚地区,也支撑了东南亚汽车产业的发展.日本汽车产业的几个寡头企业,都在东南亚建立了各自的组装生产企业,也大多延续企业系列的组织结构,但其成员企业构成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原本属于不同企业系列的零部件供应企业在东南亚结成新的企业系列关系.
以泰国为例,泰国共有12家汽车组装厂商,全部都有日本主要汽车厂商的参与,每个组装厂商又都形成了一级供货商,二级供货商的体制.一级供货商大多是日本企业,或是与日本企业有技术合作关系的当地企业,而二级供货商则以当地企业为主体.二级供货商基本由一级供货商选择,它们虽然也被编入组装厂商的生产体系中,但关系并不像日本国内的二级,一级供货商和组装厂商的关系那样牢固,零部件企业同时为多家组装厂商供货的情况较为普遍.企业系列发生了明显变化.
  4.企业系列的变化方向并非唯一.上述三点企业系列变化特征传递的基本是同一个信息,即维系企业系列存在的力量日趋薄弱,企业系列有走向崩溃之虞.但这种强大的发展趋势并不是企业系列变化的唯一方向,一种有重点地强化与系列企业的关系,通过对系列企业的取舍,确保企业系列封闭性的趋势也已出现,这一点在日本汽车产业的丰田公司表现最为明显.对比分析丰田和日产对待企业系列的态度,可能更具说服力.
1999年3月日产公司接受雷诺公司的资金援助后,就着手进行公司的再生计划,任命卡尔罗斯 戈恩为总经理,着手梳理原有的纵向企业间关系.从1999年10月到2002年3月关闭村山工场等5家系列企业,削减约14%的日产系列员工,并试图建立一种可以从企业系列组织外部进行零部件采购的开放体制.在日产的这种方针转变下,日产公司旗下的转承包零部件生产企业,一方面继续维持与日产公司的转承包交易关系,一方面加强与日产以外的,如丰田,三菱汽车等公司的交易关系.日产正准备将来加入由GM(通用),福特,戴姆勒 克莱斯勒共同出资开发并运营的"零部件产品订购网",通过这个网络采购零部件.
  与日产公司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日本最大的汽车企业——丰田公司.丰田公司虽然为了提高经营收益也关闭了系列内的部分工场,如丰田车体仭谷工场,关东自动车工业深浦工场等,但其通过强化系列体制的约束力而参与世界汽车产业竞争的发展意图并未改变.对丰田股份公司的发展构想体现了其精简成员但密切联系,强化约束的意图.
未来丰田股份公司的发展构想是以丰田公司为顶点,与日本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电装公司,以及爱信机械等14家紧密合作的零部件,车体生产企业加强纵向的"产业链"关系,在"协丰会"组织下,与出资比例超过50%的子公司326家(其中126家是海外公司)维持着纵向一体化关系.为了密切成员企业之间的联系,丰田公司向电装公司派遣常务理事,将大发工业及日野自动车收购为子公司,对雅马哈发动机等相关企业提高资本参与比例,通过种种措施强化系列组织的约束力.这些企业虽然也使用互联网,但使用范围仅限于进行大宗交易的零部件企业之间,形成了非相关者无法参加的封闭体系.而丰田公司良好的经营业绩,至少未给试图否认这种做法的人们提供合适的理由.因此,目前日本学术界有关企业系列发展趋势的纷争尚未结束,以丰田为代表的"强化派"与以日产为代表的"开放派"孰胜孰负尚无定论.但总体而言,传统的企业系列发生转变已是不可逆转之势.

(二)日本六大企业集团的变动表现及趋势
  日本六大企业集团因其发展传统的差异有财阀系和银行系之分,财阀系是指三井,三菱,住友集团,它们是由日本战前的旧财阀发展而来,银行系是指富士,三和,第一劝银集团,它们是战后以改造后的财阀系集团为模式发展起来的.从成员企业间关系的紧密度来看,财阀系企业集团要大于银行系企业集团.因此,从演变趋势看,前者的变动幅度要小于后者,但趋势是一致的.下文的论述,无特别说明时,都是指两者的平均表现.
  1.金融重组使得企业集团的主银行制趋于瓦解.很长一段时期内,金融资本在六大企业集团中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所谓的"主银行制".六大企业集团分别确立了包括主银行在内的各自的核心金融机构,但这种格局在泡沫经济破灭,日本金融机构陷入不良债权危机后开始被打破,金融行业的重组成为其导火索.近几年,日本金融领域的合并重组事件可谓此起彼伏,尤以作为六大企业集团金融核心的六大都市银行无一例外地都参与其中最为引人注目.先是富士银行,第一劝业银行和日本兴业银行实行合并,紧接着樱花银行与住友银行也发表合并宣言,然后东京三菱银行与三菱信托银行组成三菱东京金融集团,三和银行与东海银行,东洋信托银行达成组建UFJ集团的协议,原有相对独立的六大都市银行重组成为四个金融集团,并加速推动了信托银行,生命保险和损害保险领域的合并重组,主银行制开始走向瓦解.其突出表现是,企业集团的主银行开始减少持有成员企业的股票,由此导致相互持股比例的下降.
  例如,住友银行持有除自身以外的全部18家上市社长会成员企业的股票,在1999至2000年间,对其中11家股票的持有率都下降了.从企业集团内的相互持股比例上,也可以隐约地感受到这种变化.特别是90年代后半期以来,趋势日渐明朗.
图7 日本6大企业集团内相互持股比例变化
资料来源:〖日〗《相互持股解除实态》,2001年10月.

   上图中,六大企业集团总体间的相互持股比率的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同一企业集团内的相互持股比率下降速度,这说明单个企业集团的约束力较之企业集团总体要强.而在企业集团所属企业与非企业集团所属企业之间,前者的相互持股比率又高于后者.以2001年为例,进行横向比较可以发现,企业集团所属企业的相互持股比例是14.1%,远远高于市场总体平均的8.9%和非企业集团所属企业的6.8%的水平.在相互持股特征总体上趋于衰落的今天,六大企业集团的变化幅度小于其他企业的状况,而单一企业集团内部的变化幅度又小于企业集团总体的情况.
  2.六大企业集团间的壁垒日渐削弱."全套型"是描述日本六大企业集团产业体系时的一个关键词,它是指任一企业集团内部都形成了以重化学工业化为特征的完整齐备的产业链条,因此企业集团间的产业体系具有很强的同质性,也有学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明日本六大企业集团间存在"过度竞争"(宫崎义一,村上泰亮等).这里姑且将"过度竞争"问题搁置,仅从产业体系的同质性来看,同一产业内的分属不同企业集团的企业间存在激烈竞争确是事实,企业集团间的界限分明,壁垒森严.但近年来,因为重化学工业在日本逐渐丧失主导产业地位,产业内的合并重组成为摆脱萧条困境的一个办法,分属不同企业集团的企业间的经济资源开始流动融合,原有的森严壁垒已经初现冰山一角,其中一种表现形式,是同时加盟两个以上企业集团的企业数量日见增多,这是由跨企业集团间的企业兼并与重组导致的.近年来,这种企业兼并与重组事件因为外资的加入而更具开放性.下表以六大企业集团的几个主力产业,石油化学,机械电子和综合商社在90年代后半期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合并,重组事例,来说明六大企业集团的渐趋开放之势.


表10 企业集团社长会企业成员间在数个产业内的重大合作,合并事件

行业 公布年份 企业名称 企业名称 摘要
石油化学 1997年 旭化成(三井) = 三菱化学(三菱) 水岛联合企业在基础原料方面的互通
1998年 三井化学(三井)= 宇部兴业(三和) 聚丙烯设备由新公司接管
住友化学(住友)= 三井化学(三井) 聚苯乙烯的事业合作
旭硝子(三菱) = 昭和电工(富士) 替代聚四氟乙烯领域的合作
2000年 住友化学(住友)= 三井化学(三井) 实行经营合作协议
电机,电子技术领域的合作 1997年 东芝(三井) = 富士通(一劝) 在半导体超微细加工
1998年 东芝(三井) → 冲电气(富士) 卖掉ATM事业
2000年 NEC(住友) = 日立(富士,三和一劝) 共同开发新一代光
通信系统
产业用机械 1999年 川崎重工(一劝)+ 神户制钢所(三和一劝〕 收购喷涂自动化部门
综合商社 1998年 三井物流(三井)= 三菱商事(三菱) 钢材物流,资源开发领域的合作
三菱商事(三菱)= 三井物产(三井)= 住友商事(住友) 管理部门的共同合理化改革
住友商事(住友) 西友(一劝) 取得11.83%的股份成为最大股东
伊藤忠(一劝) = 丸红(富士) 共同创立电子商务商社
信息通信 1999年 三菱电机(三菱) = 日立(富士,三和一劝) 与美国ISI合作
富士通(一劝) = NEC(住友)
资料来源:铃木健:《大再编下的企业集团》,《经济》,2001年第4期.
注:年份是指对外公布,或是报道的年份
=表示合作关系 →表示把左边的企业卖给右边的企业
表示左边的企业对右边的企业参股 +表示经营合作,左边的企业收购,合并右边的企业
企业名称后面的( ),表示该企业所属的企业集团

虽然目前所属不同企业集团的企业间关系大多还限于合作层面,以资本为纽带的联系尚不普遍,但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以竞争对手相待的企业而言,能够开始在研发,销售等领域的合作已是打破企业集团间壁垒的重大信号,虽然它变化缓慢,但预示的6大企业集团的变化方向却是一定的.
  以企业系列和六大企业集团为代表的日本式产业组织有其形成的特殊环境,而且具有坚固的存在基础,虽然因为发展环境的改变,日本式产业组织的变化已经初露端倪,但其变化的渐进性不容忽视,期望日本式产业组织短期内发生巨变并不现实,关注点滴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可能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桥本介三,小林伸生,中山几郎:「日本产业の构造変革」,大阪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篠原三代平:「长期不况の谜をさぐる」,刭草书房1999年版.
[3]产业构造研究会:「现代日本产业の构造と动态」,新日本出版社2000年版.
[4]小宫隆太郎:「日本経済の21世纪の课题」,东洋経済新报社1998年版.
[5]鹤光太郎:「日本的市场経済システム」,讲谈社1994年版.
[6]桥本寿朗:「戦後の日本経済」,岩波新书1995年版.
[7]上井喜彦,野村正寛:「日本企业理论と现実」,ミネルグァ书房2001年版.
[8]高桥伸夫:「超企业组织论」,有斐阁2000年版.
[9]マイクル ボーター,竹内弘高,榊原磨理子:「日本の竞争戦略」,ダイヤモンド社2000年.
[10]三轮芳朗:「日本経済论の误解」,东洋経済新报社2001年.
[11]小林英夫:「产业空洞化の克服」,中公新书2003年.
[12]坂本恒夫,佐久间信夫:「企业集団支配とコーポレート ガバナンス」,文真堂1998年.
[13]浅沼万里:「日本の产业组织革新の适応のメカニズム:长期取引関系の构造と机能」,东洋経済新报社1997年.
[14]铃木健:「大再编下の日本企业集団」,「経済」,2001.4
[15]小林英夫:「空洞化に立ち向かう中小企业」,「论座」,2002.4
[16]植草益编:《日本的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证的边界》,有斐阁,1995年版.
[17](日)产业构造研究会:《现代日本产业的构造与动态》,新日本出版社,2000年版.,
[18]于立,于左,陈艳丽:《企业集团的性质,边界与规制难题》,《产业经济评论》,第一卷.
所谓"图纸认可型"是指组装大企业将零部件产品设计的大部分权力交给零部件企业,组装企业只需向零部件企业讲清基本理念并对零部件企业设计出来的图纸作出认可与否的判断即可,零部件企业的图纸获得组装大企业的认可后即可投入生产.而"图纸委托型"是指组装大企业将其设计好的图纸交给零部件生产企业,由零部件企业按照图纸要求完成生产.
(日)《最新·6大企业集团的实态》,公正取引委员会事务局编,1994年,第122页.
《企业集团支配和企业统治》(企业集团研究系列2),文真堂,1998年,第210页.
(日)《经济》,2002年第2期.
关于"产业空洞化"较为普遍的认识是,伴随一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产生对国内生产的替代作用,本国制造业的生产下降并引发严重的失业问题.
(日)小林英夫:《产业空洞化的克服》,中央公论新社,2003年,第100页.
笔者在天津调研获取的信息.
(日)产业构造研究会:《现代日本产业的构造与动态》,新日本出版社,2000年,第306页.
(日)《相互持股解除实态》,2002年10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7 15: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科技策略的启示与借鉴

  公孙笑  《环球时报》 (2002年07月08日第十四版)


  日本认为,高新科技发展是支撑产业经济迅速成长的支柱。日本高新科技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与振兴,与其成功策略密不可分。

  日本高新科技政策的拟订,是由首相府所属的科学技术会议决定,大部分由文部省、科学技术厅和通商产业省负责执行。科学技术会议是首相的高新科技政策最高咨询机关,是国家拟订高新科技政策方向及目标的全国性科技会议。科学技术厅是日本科技行政最高机构,负责规划国家高科技发展方向,推动国家重点大型尖端科技研究,同时也是现代
科技资料信息中心。

  日本于1975年成立了科学技术阁员恳谈会,由12个省、厅的基本阁员组成,目的是沟通高新科技政策推行的渠道,使有关高新科技的行政法令的实施能相互配合和协调。日本阁僚认为这一恳谈会的作用相当重要。因为一个国家的高科技发展,如果在思想认识上不一致,则在行政措施上就无法配合,容易造成本位主义,步调不一致,导致高科技政策
的贯彻执行遇到阻力,难以迅速实现。

  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在日本高新科技产业发展中,通商产业省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佛格尔所著《日本第一》一书称,该省是“把日本推上世界第一的手”。该省新管辖的范围非常广泛,下属机构有工业技术院和一系列研究所。通产省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引进高新技术来加强工业生产力。例如他们在提高机械工业企业加快技术改进取得了显著成就,
使原来远远落后于欧美的日本机械技术迅速达到了国际水平。通产省把推动尖端高新科技研究发展的目标放在“技术立国”之上。着力组织了各大公司合作开发电脑高科技产业,并与美国相抗衡。对尖端技术,从半导体、电脑、信息处理、新材料、能源以至生物技术,通产省无不插手推动,以期为未来的产业革命打下先进的技术基础,表现出了在产业
高技术研究发展上的远见和魄力。

  有关科技政策法令的规定,对高科技发展至关重要。日本于1968年制定了重要技术研究开发费补助制度,作为长期性制度。主要内容是,政府根据重要技术开发研究计划,选定企业给予经费上的协助,企业或研究团体也可以向政府及通产省申请,然后交工业技术院审查,通过后再进行签约及办理手续。执行期限一般为5至6年,结束后提出报告,并将补助金的部分或全部向政府偿还。近10年左右的时间,共有2万多个项目得到数千亿日元的补助金。在日本凡是合乎高新技术的实用化、新规格产品的试制、新工艺开发等,均可提出融资申请,先由通产省进行资格审查,然后由工业技术院认定,取得融资资格后,向日本开发银行推荐。融资期限为工5年。科技厅设置了高新技术开发事业团,并建立了制度,目的是使日本摆脱技术追随和模仿,力求高新技术自主开发。

  使具有超前性的研究成功者能找到企业公司,使其高新技术能得到应用。

  受委托的企业所需的设备和周转资金由政府提供70%~90%,由研究主持者、企业、高新技术开发事业团三方商定使用办法。开发完成之后,企业在5年内逐年将开发费无息偿还给事业团。如果开发失败,不必偿还开发费,但购置的技术装备应无偿转让给事业团。据统计,此项举措,使高新技术开发的成功率高达89%。

  日本科技迅速发展成功的关键之举还在于他们合理的产业结构。日本在半导体、电脑、家用电器、工具机、机器人、材料等方面能有今天举世瞩目的成就,固然得力于优秀的经营策略,但在现代科技发展观点上最重要的是,他们的产业结构十分完善,大部分是综合性公司。以日本电气、日立、东芝、松下、富寸通、三菱电机等公司和美国的德州仪
器、摩托罗拉、英特尔、费尔查尔等公司相比较,美国这些公司的技术水平可以说相当高超,但是他们都以专门制造半导体为业。日本则不同,这些综合电子公司除了生产半导体器件之外,同时也制造各种工业和民用电子整机产品。由于电子产品的需求,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由此获得了多方面的开发和应用,加快提高了集中电路的制造技术。这样,提供
了研制、开发、试用的内需环境,大大加快了日本电子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也就是说,这样的产业结构有利于把科研、中试和新产品制造紧密结合在一起。日本这种产业结构与欧美等国相比,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无论是研究发展、技术创新、产品制造或风险承担上,都更为安全、有弹性和更具成效。因此日本产业结构对高新科技强有力推动作用,是很值得借鉴和效法的。

  日本高科技的发展,经历了模仿、引进、改革、创新的历程。鉴于日本能源紧缺以及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磨擦纷争,又面临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浪潮,增强了日本追求现代高新技术及技术立国的决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10: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省部合作 广东开启产学研结合新路
来源: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9月15日(第34期)第A4版   2008-09-18

--------------------------------------------------------------------------------

  “广东‘省部合作’开启我国产学研结合新局面。”

  “广东产学研联盟携手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

  “广东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校为技术依托的产学研结合新模式,为我国新时期的产学研结合提供了示范经验。”

  这些,都是外界对广东省产学研结合工作的高度评价。据记者了解,近两年来,百家大学挺进广东,3000多位省外专家会诊南粤,5000多名技术精英遍布企业,7000多个项目落地开花,几百亿资金次第投入,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达1000多个,实现总产值1600多亿元,出口创汇40多亿美元,年新增利税50多亿元。这些数字足以说明,目前广东已经集聚起最强的科技资源和产业资源,产学研工作的推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那么,广东省产学研结合蓬勃发展的奥秘何在?其经验是否具备在全国推广的价值?下一步,广东省的产学研工作又将创造哪些新的“惊喜”?带着一连串疑问,记者专访了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雷朝滋。



  高校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国家

  雷朝滋指出,5年内,广东省将引导100所教育部直属和其他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与广东省企业合作进行自主创新。 在他看来,企业和高校加强合作有四大优势。一是缩短企业研发周期,抢占市场优势;二是与高水平的大学,尤其是国家985工程承担单位合作,占有大量优势科研资源,可以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三是高校的科研水平比较高,易于研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四是企业和高校的合作成功率比较高,可以降低企业的研发投入风险。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有技术需求应主动向高校和科研院所寻求技术支持,这样不仅可以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活动面向市场,又可以使产学研合作双方有的放矢,提升合作成效。”雷朝滋表示,在产学研结合工作中,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就要把产学研结合的基点放在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需求上,放在关系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技术创新需求上,放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心环节上。

  雷朝滋认为,高校不仅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在科技创新方面更具有独特优势。“高等院校应当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这样更加符合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雷朝滋强调,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尤其要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国家”的意识。目前,国家及有关部门正大力推动构建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政策体制环境。比如:进一步细化和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对知识产权归属、利益分配、产业技术转移、财政税收、投融资、信贷、政府采购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引导和鼓励不同主体开展合作研究和成果转化;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各地区建立和完善产学研结合的服务体系和政策环境等。

  对此,雷朝滋指出,教育和科技管理部门要制定和出台政策措施,引导高校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进行科学规划,提高高校面向市场需求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通过政策引导,强化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市场意识,提高科技中介在成果推广与转化等方面的科技服务能力。各级地方政府应当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引导、扶持企业,激发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力。

  在具体细节方面,一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增加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二要加大对企业研发机构的扶持力度,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以企业创新平台为抓手,以项目为载体,引导高校或科研院所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整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以及企业的产业化优势,构建起以市场为导向、协作攻关、利益共享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省部合作推动自主创新

  2007年6月15日,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持有的“大容量不间断电源”发明专利获得2007年广东专利金奖。雷朝滋高兴地告诉记者,是产学研结合创造了“不间断电源”功率由80KVA到1500KVA的奇迹,使起步晚于国外30年的UPS行业在几年内就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志成冠军也由一个民营小企业成为行业的“领头羊”,产值从几千万元迅速扩大到5亿元。

  志成冠军集团创造的奇迹彰显了产学研结合的威力。正如雷朝滋所说,“产学研结合,尤其是与国内一流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成为广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突破口”。2006年4月,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成立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共同选择广东作为产学研结合的先行示范区,推动高校发挥科技、教育和人才优势,与广东产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目前已有70多所国家重点高校和广东省企业联合实施了一大批产学研结合项目,初步建立了产学研联盟、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高校专业镇对接等新模式。

  据了解,自2006年4月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实施以来,广东省已建立16个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64个创新平台和示范基地,集聚起最强的科技资源和产业资源,正承担着“广东数字化制造装备产业共性技术”、“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基站产业共性技术”、“射频识别(RFID)产业共性技术”、“车辆及电子工业用铝镁合金产业共性技术”、“陶瓷清洁生产产业共性技术”、“炉窑烟气二氧化碳回收及产业化”、“金属无铬钝化清洁生产”等一大批对广东产业发展起重大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任务。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效。

  雷朝滋认为,实践证明,省部产学研结合的战略举措切实可行,不仅将国内最强的高校科技、人才资源注入到国内最大、最活跃的省级经济体系中,大幅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水平,还提升了高校的办学水平,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的新目标。

  积极探索产学研长效机制

  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大部分产学研结合工作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主要局限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点对点”的项目合作上,具有重大带动示范作用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化项目数量不多。从探索产学研结合发展的模式上看,不断完善省部产学研合作的机制与体制,意义重大。

  “广东省将加大产学研合作投入力度,实施大科技、大开放战略。”雷朝滋表示,下一步,广东省将积极探索创新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探索有利于鼓励集成创新、有利于提升相关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有利于形成长期稳定产学研合作方式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在建设好现有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基础上,分行业、区域新组建一批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选择一批产业集群度高、产业基础好、产业特色明显的区域或专业镇,新建一批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同时,以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和创新平台为依托,着重在电子信息、数字化制造装备、节能降耗减排等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组织实施一批能够对产业升级换代具有带动作用的重大产学研结合项目,解决广东产业尤其是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急需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提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自主创新能力。

  此外,广东省还将积极利用省部合作大平台,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启动实施“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争取在教育部和科技部的支持下,从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内重点科研院所选派100名专家、教授,到有强烈科技需求的广东省大中型科技企业及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专业镇挂职,面向全国寻找科技资源,为相关企业和产业开展全方位的科技服务,形成产学研紧密合作的长效机制;通过实施“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为高校培养有生产一线工作背景的中青年骨干教师。

  雷朝滋表示,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最终目标在于“引导和支持广东具有实力的企业、科研单位与部属高校共建100个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使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尽快进入广东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推动广东省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改造升级,抢占产业核心技术的制高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10: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思想大解放推动省部产学研结合迈上新台阶
来源: 《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第12期   2008-07-11

--------------------------------------------------------------------------------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在省委十届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广东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闯出一条新路。”这就为广东经济社会如何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科学发展永无止境,自2005年9月,教育部、科技部和广东省根据国家的战略部署和自身发展需要,抢抓机遇,携手推动教育部所属高校及其他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与广东产业界开展产学研合作以来,省部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高,合作成效日益显现。仅两年多的时间,百家大学挺进广东,3000多省外专家会诊南粤,5000多弟子高徒遍布企业,7000多个项目落地开花,几百亿资金次第投入,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1000多个,实现总产值1600多亿元,出口创汇40多亿美元,年新增利税50多亿元。两年里建设的16个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64个创新平台和示范基地,目前已经集聚起最强的科技资源和产业资源,正承担着一大批对广东产业发展起重大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任务。通过省部产学研结合,将国内高校最强的科技、人才资源,注入到广东这个国内最大、最活跃的区域经济体系中,不仅大幅提升了广东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水平,还提升了高校的办学能力,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的协调发展,并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指明了方向,揭开了我国由政府推动引导产学研合作、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成功模式的新篇章。

一、深入推进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总体看来,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决策正确,措施得力,成效初现,已初步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产学研结合新路子。但在成绩的背后,应该更加清醒地意识到,下一步工作中还存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

一是部分高校对产学研结合工作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识的深度决定行动的力度。认识问题不解决,说明解放思想还仅仅是停留在抽象的口号上。高校管理者的认识问题不解决,就会导致学校制定的很多政策措施不适应甚至不利于当前产学研结合工作的顺利推进;高校教师的认识问题不解决,就无法调动起其投身产学研结合工作的热情,更无法真正贯彻“以市场为导向”的方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省部合作推进两年多来,有很多高校已经积极投身于产学研结合浪潮中,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高校仍然没有解放思想,没有充分认识到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战略意义,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高校过分追求统计数据指标,考核评价体系论文导向过重,轻视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缺乏服务社会的现实关怀;不少教师仍习惯于自我封闭在“象牙塔”内,一味地偏向于追求所谓纯粹的学术价值,看不起横向合作,认为横向项目水平不高,不够档次,忽视了实际的创新贡献,忽视了科技创新是为了造福人类,改善人民生产、生活这一根本目的,导致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不能很好地贴近市场需求,科技成果转化率过低。长此以往,大学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的能力和动力会越来越匮乏,这也必然违背了科技教育必须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

二是部分企业参与产学研结合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企业的认识问题不解决,技术需求就提不出来,投入就上不去;即使有技术需求,如果认识不到位,企业也不愿意投入。导致企业“提不出需求、不舍得投入”的原因主要有:部分企业未能真正认识到依靠科技对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性;不少企业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缺乏信心;大多数企业未能充分认识到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企业应当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尤其是研发投入的主体。目前,很多企业还没有真正树立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理念,没有形成产学研结合的现实需求,即使一些已经开展产学研结合的企业,往往过分追求“短平快”的项目,缺乏长远的战略部署。经验表明:企业要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如果单纯依靠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低成本价格竞争谋发展,企业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并且常常会因此付出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受传统观念和考核评价指标导向的影响,过去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很少直接面向企业,特别是直接针对产品和生产工艺的设计与研发,高校的科研成果与企业的实际需要脱节,导致相当一部分企业不信任高校的创新能力,不愿意接受其科研成果直接到企业转化,即使开展合作,由于知识产权归属、利益分配等问题,合作各方也不愿共享成果,导致产学研结合动力不足。推进企业开展产学研结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认识是前提,投入是关键。认识不到位,投入就无从谈起;没有投入,自主创新就是一句空话。有的企业认为技术创新风险大,怕投入;有的企业认为“经济全球化、科学无国界,什么都可以引进,创新没有必要”;更有甚者认为自主创新是科技部门的事。上述种种思想障碍,导致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出现了“不敢投入、不想投入、不必投入”的现象。投入不足仍是制约企业技术进步的瓶颈问题。认识偏差、投入不足在无形中增加了产学研各方合作的难度,致使企业投身产学研结合工作积极性不高,这也说明我国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是产学研结合的机制体制尚不完善。从总体上看,我国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有利于推动、引导产学研结合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扶持产学研结合的优惠政策和具体措施力度还不够。仅就广东省而言,也还有个别地市对产学研结合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不少地方政府还未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导致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广泛性、主动性还不够。目前,我国大部分产学研结合工作还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主要局限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点对点”的项目合作上,具有重大带动示范作用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化项目数量不多。此外,产学研结合领导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产学研结合缺乏长效机制;产学研结合主体间缺乏信用保障;利益共享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投融资体系仍未形成,经费不足并且来源单一。目前,我国对产学研结合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利益分配等关键问题缺乏有力的法制保障,侵权和无形资产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激励机制不完善,不少高校在办学、学科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教师聘用、晋升、分配、激励制度设计与政策措施等方面都存在不利于产学研结合的政策导向。上述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学研各方之间的有效合作,阻碍了产学研结合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切实采取措施深化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

解放思想不仅要切实打破早已不合时宜的思想桎梏,而且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认识层面,还应当有具体的、实在的行动措施,应当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体现在每个单位、每个人的具体行动中。针对新形势下存在的种种不利于产学研结合工作顺利开展的问题,合作各方只有继续解放思想,冲破传统观念束缚,转变思维方式,正视过去所取得的成绩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对产学研结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深刻理解新时期产学研结合的时代内涵,官、产、学、研各方面才能以更加宽广的胸襟、更加开放的姿态,进一步增强主动投身产学研结合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1.高校的科技创新要坚决贯彻以市场为导向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高校不仅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在当代科技创新方面更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就是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服务,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高校应当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这样更加符合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审视目前产学研结合工作存在的问题,高等学校要及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科学发展观,站在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站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高度,进一步深刻认识产学研结合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以及国家科技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和对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重大促进作用。高等学校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需要,更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需要。高等学校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发展目标,提升了办学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高等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人才汇聚的优势,加强校地、校企合作,与时俱进地对不适应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不利于推进产学研结合的相关政策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大刀阔斧地调整、改革,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兴校之举,强校之策,切实地从政策和制度上引导和鼓励教师树立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积极投身产学研结合的浪潮,加强学校应用研究及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通过坚决改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坚决调整有关政策措施,切实改变忽视应用研究,轻视横向合作的现象,转变看重文章,轻视产品、工艺技术研发的错误观念。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尤其要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国家”的意识,要像周济同志所讲的那样“不仅鼓励教师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车间里,更要鼓励在大地上、在车间里产出高质量的论文;不仅鼓励教师把高校的科研成果产业化,更要鼓励教师把新鲜、有用的知识带回课堂,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探索高校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发展地方经济提供服务的新模式,探索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效机制,探索校地、校企互动、合作多赢的良性发展模式,真正把学校蕴藏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国家的利益、社会的财富和人民的实惠。

2.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在产学研结合工作中,强调以企业为主体,就是强调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把产学研结合的基点放在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需求上,放在关系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技术创新需求上,放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心环节上。在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创新人才、研发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普遍比较薄弱。企业方面更应解放思想,打破惯性思维,变被动为主动,正视自身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所处的主体地位,坚持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发展战略,主动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增强技术创新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真正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的主力军,创新活动的真正受益者。据统计,目前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大中型企业的研究开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占0.8%,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要有一个过程。但从现阶段来讲,企业至少首先应当成为提出技术需求的主体,准确地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将企业在自身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需求提出来,向高校和科研院所寻求技术支持,这样不仅可以从侧面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活动,又可以使产学研合作双方做到有的放矢,提升合作成效。

3.构建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环境氛围。国家及有关部门应当大力推动构建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政策体制环境。进一步细化和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对知识产权归属、利益分配、产业技术转移、财政税收、投融资、信贷、政府采购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引导和鼓励不同主体开展合作研究和成果转化。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各地区建立和完善产学研结合的服务体系和政策环境。

教育和科技管理部门要制定和出台政策措施,引导高校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进行科学规划,提高高校面向市场需求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通过政策引导,强化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市场意识,提高科技中介在成果推广与转化等方面的科技服务能力。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改革对重点学科、科技创新平台(基地)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同等重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同等重要的原则,彻底改变重数量指标,忽视实际的创新贡献的做法。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考核应当强调其实际的创新贡献,无论是基础研究方面的原创性贡献还是应用研究方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支撑作用,都应当得到同样的承认和尊重,特别是应用性强的学科领域的创新平台更应该瞄准实际的应用目标。高校管理中,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科的考核评价,都应给予横向合作项目以充分关注,切不可歧视应用研究和横向合作。

各级地方政府应当采取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引导扶持企业,激发企业的自主创新动力。一是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增加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二是加大对企业研发机构的扶持力度,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以企业创新平台为抓手,以项目为载体,引导高校或科研院所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整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以及企业的产业化优势,构建起以市场为导向、协作攻关、利益共享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积极探索创新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探索有利于鼓励集成创新、有利于提升相关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有利于形成长期稳定产学研合作方式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在建设好现有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基础上,分行业、区域新组建一批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选择一批产业集群度高、产业基础好、产业特色明显的区域或专业镇,新建一批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同时,以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和创新平台为重要依托,着重在电子信息、数字化制造装备、节能降耗减排等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重点组织实施一批能够对产业升级换代具有带动作用的重大产学研结合项目,争取实现一批标志性重大成果,解决广东产业尤其是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急需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提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自主创新能力。

利用省部合作平台,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启动实施“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利用省部合作大平台,争取在教育部和科技部的支持下,从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内重点科研机构中选派专家、教授,到有强烈科技需求的广东大中型科技企业及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专业镇蹲点挂职,面向全国寻找科技资源,为相关企业和产业开展全方位的科技服务。通过实施“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为高校培养有生产一线工作背景的中青年骨干教师。

5.推动科技与金融有效结合,着力突破产学研结合投融资瓶颈。继续落实现有法律、法规有关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的各项规定。继续推动各级财政增加对产学研结合的投入,推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建立产学研结合专项资金,并逐步加大投入规模。鼓励企业加强对技术开发的投入,引导企业通过积极争取创新基金和风险资金等途径得到国家和社会资金的支持,进一步推动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以社会化募集、市场化运作方式,设立以产学研结合项目为主要支持对象的产业投资基金,探索科技与金融有效结合的新途径。

【作者系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雷朝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10: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在第七届中国科学家论坛上的报告
来源: 科技日报   2008-07-01

--------------------------------------------------------------------------------

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非常高兴来参加本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改革开放30年的科技进步进行了回顾,把科技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精辟概括为“六个重要而深刻的启示”,即:必须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必须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必须坚持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坚持弘扬科学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从能力建设、制度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文化等四个方面,对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出了四项具体要求。要求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首要任务,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培养造就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以创新文化激励科技进步和创新。这是未来中国科技发展的四项战略任务,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奋斗方向。

借此机会,我结合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就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科技创新对国际竞争产生的影响以及创新型科技人才等问题,谈一些认识和思考,与大家作一个交流。

一、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一些新认识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更加迅猛,学科交叉融合加快,新兴学科不断涌现,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的周期缩短,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和调整。未来的重大科技创新将更多地出现在学科交叉领域,各类技术之间的相互融合也将更加频繁,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快,将会产生新的技术系统变革、重大学科突破以及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及产业革命。

首先,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的突破有潜力带动新一轮产业革命。自20世纪以来,导致人类经济和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新兴产业,都与科学技术的重要突破紧密相关。量子理论的诞生,促进了集成电路和激光器的发展;相对论及原子核裂变原理的问世,导致核技术的形成,带动了原子能的应用;DNA双螺旋结构的阐明,奠定了全新的生物工程技术的基石。每一个原始创新都催生了新的产业方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生物技术为例,目前人类基因组图谱已经全部绘制完成,人类“生命天书”得以全部破解,随之而来的是一个以功能基因组为基础,产值超过15000亿美元的新健康产业的崛起。目前全球生物技术产业销售额每5年翻一番,年增长率25%—30%。有专家预言,生物技术(BT)即将取代信息技术(IT),成为“对全社会最为重要并可能改变未来工业和经济格局的技术”。继“狩猎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网络经济”之后,人类第五个经济形态很可能是“生物经济”。

从我们国家的情况来看,“十五”初期,我国对生物技术研究发展作出重点部署,获得了基因工程药物、疫苗、诊断试剂等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开创了基因生物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4600亿元。过去30年中,超级杂交水稻的研发和推广解决了近5000万人口的吃粮问题。而近年来,超级稻的研究已经在分子生物水平上进行,步骤明显加快,研究成功了亩产达800公斤的二期超级稻,正在向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迈进。

我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自主成功研制转基因抗虫棉的国家。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棉已超过棉花总面积的90%以上,达到5130万亩,直接为棉农带来收益390亿元,同时也在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创新药物研制方面,我国成功研制世界上第一个正式上市的基因治疗药物重组腺病毒P53注射液,并率先实现产业化。禽流感、口蹄疫、蓝耳病等新型疫苗的研制成功为动物重大疫病防控提供了有效支撑。

一个基因创造了一个产业,正是因为生物技术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持续努力,使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能够站在相近的起跑线上。

第二,原始创新的重大突破,将颠覆性地替代旧产业,造就新的追赶和超越机会。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具有在原理、技术、方法等方面实现重大变革的突破性特征,能够广泛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形态重大变革。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史反复证明,科技革命的基本特征就是“创造性的毁灭”(creativedestruction)。重大的原始创新往往会摧毁现有产业体系,转换竞争优势,孕育着新的重大发展机遇,培育出新的产业群与经济增长点。谁能掌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原始创新,谁就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获得经济科技优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跨越式发展的魅力所在。

以数码相机为例。德国爱克发曾是世界上最早生产彩色胶卷的企业之一,占有世界彩色胶卷市场约10%的份额。随着数码相机生产制造技术的日趋成熟,数码相机已经开始抢占、蚕食传统相机的市场。昔日影像巨头在数码技术冲击下,胶卷销量严重下滑,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

进入本世纪初,我国的汽车开始进入家庭,汽车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就在这个时候,我国政府及时看到了随着快速发展的传统汽车工业而来的石油资源紧缺和大气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及时启动了“清洁汽车行动计划”和“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致力于开发新一代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天然气燃气汽车。研发燃料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源、驱动电机、燃气发动机、高压储罐和电子控制系统,推动整车动力系统集成创新,促进商业化示范。经过八年的努力,我国基本形成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完成了电池、电机、电子控制等关键零部件产业布局,初步具备了节能与新能源整车开发能力。

武汉电动汽车示范区近100辆混合动力客车已在三条专用公交线路上运行了四年多,累计运行超过400万公里,几百辆各类电动汽车在步行街、旅游区和居民区商业化运行,创建了新的商业模式。在即将开始的北京奥运会上,近500辆各类电动汽车构成了奥运中心区的“零排放”,近百辆混合动力汽车、近千辆燃气汽车实现奥运场馆交通“低排放”,清洁交通成为科技奥运的一大亮点。目前,我国已有近20个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登录产品公告。经过奥运会的历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将进入规模产业化。也许新能源汽车全面替代传统汽车的时间要比数码相机替代胶卷的时间要长得多,但是我们今天可以说,通过政府主导,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自主创新,我们为汽车工业的下一轮变革做好了技术准备。

第三,能否形成产业技术开发平台是推动原始性创新成果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重大关键技术的原始创新,其无限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地满足市场需求。产品平台是将原始创新与市场需求凝结起来的载体。虽然初始的产品平台往往不够完善,但却是一个关键性的飞跃,它是原始创新实现可持续扩散的分水岭。产品平台一旦形成就会产生自我强化的成长动力,随着需求的变化不断进行产品改进和新的产品开发,完成了从科学发现到市场需求的扩散链条。

以芯片为例,20世纪的量子物理学进展产生了集成电路芯片的原始创新,但其扩散往往是通过形成一系列产品平台完成。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就是芯片的设计和制造。“十五”期间,我国抓住了芯片设计制造这一关键环节,启动了863重大专项。我国自主研发的微处理器(CPU)“龙芯”平台一经问世就显示出巨大的自主成长动力。自主研发的芯片,不但在维护国家战略安全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其产业化前景也十分广阔。目前“神威”系列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已经达到2百万亿次,曙光5000系列高性能计算机运算速度也达到百万亿次。

同时,基于龙芯处理器设计的低成本计算机的生产和销售取得了重要突破,在南美、欧洲等取得百万套规模的定单。北京中星微电子以数字多媒体芯片为突破口,占据了全球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60%以上的市场份额。由于“星光中国芯”掌握了数字3C产业的核心技术,不仅可以用于计算机摄像头、手机、数码相机、高清晰度电视等各类数字3C产品,还可用于教育、工业、医疗、交通和安全等领域的摄像或拍照系统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今年5月份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科技列车为贵州毕节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带去了以龙芯CPU,开源Linux系统和自主研发的应用软件组成的千元计算机;在地震灾区重建的北川中学、东汽中学的板房教室中,配备了我国自主研制的众志系列低成本网络计算机教室。灾区的中学生们在网络世界中遨游,自主创新为农村孩子筑建了通向信息时代的通途,这就是自主创新的魅力,最酷的技术。

二、科技创新对国际竞争产生的一些新的重大影响

当今世界,谁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掌握了自主创新的能力,谁就掌握了国家发展的战略主动权,掌握了国家竞争的主动权,掌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全球化改变了国际竞争的方式,但并没有改变国际竞争的本质。科学技术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手段,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新科技革命不但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新的空间,也会促使国际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优势迎头赶上创造新的追赶和超越机会。

第一,原始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间科技竞争成败的分水岭。从国际产业分工来看,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技术优势,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占据着价值链的高端。21世纪的制造中心已不再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目前,全球技术创新中心正与制造中心分离,美国作为知识经济的发源地,几乎在所有技术创新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美国并未谋求恢复全球制造中心的地位,而是利用全球技术创新中心地位和经济实力来控制全球制造业中心,获取比物质产品生产更高的超额利润。随着新技术带动产品更新速度的加快,使得经济竞争已前移到原始创新阶段,原始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决定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重要因素。谁能掌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原始创新,谁就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获得经济科技的综合优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工具。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创新能力强的跨国公司成为全球经济和科技活动的主角之一。据统计,全球跨国公司的总数已超过6万个,产值约占全球总产值的四分之一,贸易额占国际贸易额的60%,技术贸易占60%—70%,专利和技术许可费占98%。目前全世界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里。在关税壁垒逐渐被拆除后,技术标准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产业游戏规则,谁掌握了标准制订权,谁的专利成为标准,谁就掌握了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和市场的主动权,成为最大受益者。如果说一项专利影响的只是一个企业,那么一个技术标准影响的则是整个产业,甚至影响一个国家的竞争力。

第三,加速实施“三深”战略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战略选择。“深空”战略———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和印度等国都在实施一系列月球、火星等深空探测计划。日本2007年9月发射的“月亮女神”号月球探测器顺利进入绕月轨道;2007年10月24日,中国“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并于11月7日进入月球轨道执行探月任务。深空探测的长远目标是在月球和火星上建立有人的前哨站,以便尽可能地了解其资源状况并加以利用,并作为对太阳系进一步探索的基地。开发月球的氦-3作为核聚变反应堆的燃料等设想,已引起了世界广泛的关注。

“深海”战略———在历时近十年的国际深海大洋钻探计划(IODP)中,科学家用实践证明了在3000米深的海底发现了生存的生物,它们的存在对现有生物基础理论提出了新的问题,也为海洋能源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预见。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两极地区正在发生重大的地貌变化。用最先进的海洋技术手段,开采油气矿产资源,获取深海底地质、地貌、资源基础数据等工作,正在进行。

“深蓝”战略(信息安全)———高性能计算机已经从军事领域进入涉及天文计算、建立大气模型、基因科学、油气勘察、智能制造等领域,带动了空间技术、空气动力学、大范围气象预报及石油地质勘探等产业技术领域的变革。电子标签(RFID)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监控、交通运输、物流控制、国际贸易、安全识别、身份识别及物品防伪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

“深空、深海、深蓝”是人类对未知领域又一新的探索方向,对“三深”领域的探索,尽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近期内的经济和社会利益还难以实现,更多的还是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领域的探索,为未来的发展做技术上的战略储备,同时也将为拉动海洋、空间、信息、生物、纳米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四,科技问题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全球性议题的视野。2007年4月联合国安理会首次把气候变化作为安全问题进行辩论。今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把气候变化列为全世界应该关注的首要问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由科学问题演变为经济和政治、外交问题。近年来,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经济概念开始风行,带动相关领域科技创新日趋活跃。发达国家大力推进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战略行动,并已经开始从产业政策、能源政策、技术政策及贸易政策等方面做出一系列重大调整。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以积极的态度,承担了一个发展中大国应该承担的责任。中国政府把能源、资源和环境科技发展放在整个国家科技发展计划的优先位置,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在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开发、人类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和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与政策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同时强调要增加对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公众的气候变化科学意识。

谈到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的技术创新,离不开能源技术的发展。钻木取火是人类文明的起源,从古代文明至今,人类社会经历了柴火、煤、石油和燃气的能源阶段。能源技术不断进步的标志就是能源载体含碳量的持续下降。煤的应用催生了蒸汽机工业时代,石油发展了内燃机时代。当人类进入气体燃料时代时,哪一样技术能够引领潮流呢?哪一个国家又将脱颖而出呢?我们必须为此做好准备。

三、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所在

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培养造就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美国之所以到现在这么有创新的活力,保持了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从全世界汇集到最优秀的人才。目前,在美国拥有博士学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计算机专家中约50%是外国出生者,近10年里美国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中有一半是外国人的后裔。

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居世界前列,研发人员总数达150万人年。这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重要优势。中青年科技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目前科技活动人员队伍的主要力量,科技队伍人才“断层”的现象已基本消除。45岁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员占研究队伍总人数的近80%。海外留学人员回国的趋势正在增强,新的留学人员归国潮正在形成。

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总体状况还不容乐观,还存在大量问题有待解决。

一是创业型人才缺乏。美国领先于所有主要的工业化国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拥有千百万不怕失败、前赴后继的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完成了对新技术的产业化。1995-2005年,加州所有新建的工程技术公司中有39%是移民创建的,硅谷新创企业中有一半以上是移民创建的。但在我国,科技人才从事具体研究开发工作的研究型人才多,能够怀有创业愿望的人才少,能够真正实现创业的创业型人才更少。

二是高层次人才匮乏。在20世纪50、60年代,我国拥有一批能够独当一面、在世界上都响当当的科技领军人才,但现在我们缺乏领军人才。一方面,我们缺少青年科学家脱颖而出的机制;另一方面,在吸引国际人才方面还存在制度性障碍。虽然近年来留学回国的海外人才开始增多,但发挥作用的空间还有其限制。目前,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究开发机构已达1000余家,仅微软中国研究院的员工就达3000多人,其中多数是中国最著名高校的高级人才和从海外回归的留学生,有必要去研究这些机构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的机制与方法。

三是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由于传统思维的影像,我们的高等教育含有“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趋同一致,轻标新立异”的影响,因此继续强调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创造的意识仍然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传统教育体制。在工作实践中,对青年人还缺乏不拘一格使用的机会,论资排辈现象仍然突出。应该指出,人生是需要历练的,历练即为勇担重任、敢于实践、严谨求实、宽容失败。目前航天科技领域已经形成了朝气蓬勃的人才团队,其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神舟六号七大系统的总指挥、总设计师的平均年龄为48.7岁,飞船、火箭试验场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80%,副主任设计师以上人员平均年龄仅有32岁。这种局面的形成靠的就是在实践中培养人,通过重大项目的锤炼,就会冲出一批科技领军人才。

四是人才评价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在评价活动中存在急功近利、重数量不重质量的做法,没有形成宽容失败的环境。评价中过分依赖获得国家计划经费资助数额、SCI等论文数量等量化指标,同时将这些不完善的评价结果与人员的待遇、奖励、经费分配、职称评定等密切挂钩。

在当今国际竞争格局中,对人才的争夺已经上升到各国的战略层次。中国历经多年所积累的人才资源,是我国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也是我国最可倚重的战略性资源。为此,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重要性的认识,把培养和凝练优秀创新创业人才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目标。切实优化有利于人才辈出的制度和环境,不拘一格地大胆使用优秀青年人才,构造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形成千军万马汇流的局面,造就一批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

实践证明,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不但需要合理的制度环境,也需要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几点:

一是造就开放的科学环境。现代科学越来越趋向于复杂和综合,许多重大科学成就的取得,往往都是来自于交叉和边缘学科。以合作与竞争互动为特征的科学家群体,已经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主导性力量。如大家熟知的美国桑塔费研究所,从事复杂科学研究的这一团队不仅包括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物学家、计算机专家,还包括一些经济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麻省理工学院的多媒体实验室和卡耐基梅隆大学新媒体工程中心,从事多媒体的研究人员来自各行各业,有哲学、心理学、宗教、儿童、艺术、生物、物理学方面的专家,真正搞计算机的并不多。在当今大科学研究、交叉学科研究已成主导的情形下,在科学研究国际化的趋势下,开放可以拓宽视野,开放可以磨炼性情,开放是创新的灵魂和源泉,对此我们切不可忘记。

二是倡导追求真理、宽容失败的科学思想。科技事业的真谛在于追求真理,怀疑和批判则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当今不断开放的环境,不断更新的知识,要求我们必须永远保持一个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文化氛围。无论是大科学家还是刚刚步入科学殿堂的年轻人,无论是科技管理者还是科研人员,在讨论科学问题上应当是完全平等的,特别是给青年科学家以更多的发展机会,而不应当以权威压制人,以名望排挤人,以资历轻视人。同时也要教育和培养青年人才谦虚谨慎、开放交流的品德和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科技团队中和谐生存脱颖而出。

三是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燥习性。没有耐得住寂寞的气度,没有超凡脱俗的冷静,就只能永远与科学无缘。当然,我们并不鼓励人们禁锢在科学的象牙塔里,但每一个迈入科学事业殿堂的人,首先要以科技人员的身份要求自己,不忘对科学真、善、美的追求,不应当把人文性与科学性分离甚至对立起来。因为只有把科学内化为我们精神的一部分,才能有产生科学思想的热情和灵感。如果过于追逐名利,甚至于对名利的追求超过了对科学的追求,科学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我还想强调一点,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的讲话中对科技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把自然灾害预测预报、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抗震救灾工作,专门成立了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遥感、航测和信息技术为灾情的宏观判断以及救灾指挥调度提供了有力支撑,高新技术成果在生命探测、抢险救助、防疫减灾和受灾群众安置方面发挥显著作用,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提出的综合建议为救灾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在灾后重建阶段,科学技术在分析地震机理、防范次生灾害、规划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生态等方面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建设国家自然灾害防御体系,以应对不期而遇的各类重灾。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的要求,在科技工作中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的评估制度、监督机制、责任制度,探索推进国家科技宏观决策咨询制度法制化的有效途径,在与部门、地方建立会商、协调机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发挥科学家群体在科技决策咨询中的重要作用,在科技工作中建立更加广泛的会商和决策咨询机制,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各位来宾,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传统的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成就,为世界文明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占世界1/5人口的大国,中国应该在当代科学与技术发展中占有自己的位置,应当对人类有更大的贡献。我们要树立敢于争先的民族自信,发扬“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凝聚全国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改善民生和国家安全提供坚实的科技基础,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使我国成为有重要国际影响和对世界科技文明做出重大贡献的国家。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担负起的历史责任。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10: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省人民政府 教育部

关于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广东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



教育部直属各高校,广东省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广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和中央关于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联合签署的《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合作协议》),探索省部合作共同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新路子,提高广东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促进广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通过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的紧密合作和优势互补,积极探索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等学校为技术依托、产业化为目标,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机制、新路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提高教育部直属高校(以下简称部属高校)办学水平和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使广东成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推动和提高广东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促进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为全国的产学研合作与发展做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广东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主要发挥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组织实施的作用,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推动部属高校与广东省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以及省属高校、科研院所、各类经济园区和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使部属高校的创新资源与广东的需求有效对接。产学研合作要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注重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产学研合作的活力,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和效率。

2.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未来相结合的原则。围绕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解决广东产业尤其是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急需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转化部属高校现有的科技成果,切实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同时,通过开展前瞻性和战略性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完善区域和高校创新体系,提高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兴产业,增强广东的发展后劲。

3.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和以部属高校为技术依托相结合的原则。部属高校具有科研、教育、人才和科技成果优势,要作为广东企业的技术和人才依托,为提高广东产业竞争力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要发挥企业作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部属高校的科技和人才资源向广东的企业流动,与企业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努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4.坚持自主创新与产业化相结合的原则。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作为省部合作的重要目标,坚持以自主创新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自主创新。通过产学研合作,不断为产业发展提供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加速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自主创新与产业化良性循环。

二、主要目标

通过省部产学研合作,使广东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部属高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到2010年攻克一批制约广东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获取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形成自主品牌,使广东年发明专利申请数达到200件/百万人口,技术自给率从目前的40%提高到48%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从目前的48%提高到53%左右,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2.9万亿元人民币;推动部属高校参与建设一批广东技术创新公共平台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成一批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科技创新中心或研究开发基地;在广东的各类经济园区以及有条件的专业镇和产业集群中,建成一批部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建立部属高校与广东省属高校对口支援关系,协助和支持广东高校建立一批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和硕士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

三、主要任务

(一)通过实施自主创新计划,获得一批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

1.组织部属高校参与广东重大科技计划和产业化项目。广东省各类政府科技计划和产业化项目要向部属高校开放和倾斜。教育部组织部属高校参与广东关键领域重点突破招标、重大科技计划、产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产业化项目,支持部属高校联合广东企业、省属院校、科研机构参与公开招标,以及申请和承担广东省各部门、各地市的科技攻关、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产业化项目。合作双方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在经费投入、知识产权和收益分配等方面进行合作,共同承担项目攻关工作。鼓励部属高校与广东企业自主选题开展产学研合作科研项目,研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

2.共同承担国家各类重大科技计划和产业化项目。支持和鼓励广东相关单位与部属高校联合争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的重大科技专项落户广东。发挥广东电子信息产业优势,组织广东企业和研究机构,与部属高校共同参与“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专项,争取成为牵头省份;积极承担“核心电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和“重大药物创新”两个专项,参与“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等重大专项;在“大飞机”、“核电”、“新一代汽车”等其他国家重大专项中,力争承担相关科技攻关项目。争取省部共同承担一批国家部委重大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鼓励广东产业界采取各种方式与部属高校合作,争取在生物技术、电子信息、软件开发、家电、海洋、环保、食品安全等领域承担国家863、973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等重大科技项目。鼓励和支持部属高校与广东产业界联合申请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设立的自然科学联合基金的有关项目。

3.组织部属高校参与广东企业重大技术攻关和重点产品开发。支持和鼓励部属高校承担企业的重大技术和重点产品开发项目。对企业提出的重大技术和重点产品的难题,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投入为辅,通过省部组织有关专家和机构,协助企业面向部属高校及社会招标。

(二)建立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1.共建企业研发(工程、技术)中心。围绕广东的家电制造、装备制造、电子产品制造、海洋产业、纺织服装、建材、森工造纸、食品和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支持广东企业与部属高校采取多种合作方式,共建企业研发(工程、技术)中心,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2.加强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根据广东电子信息、汽车、石油化工和医药等行业发展需求,支持部属高校与广东企业联合建设行业性技术创新平台、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引导部属高校重点参与华南精密制造研究院、广东数字媒体技术研究院、华南家电研究院、中山装备制造研究院、华南精细化工研究院、汕头轻工装备研究院、广州汽车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平板显示技术中心和广东省液晶电视技术中心等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鼓励部属高校与中国科学院在粤有关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促进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和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支持部属高校参与广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鼓励部属高校参与广东中药提取分离过程现代化、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基因工程药物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

3.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支持广东的省部级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为其创造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条件,在省部合作的优势领域建设若干个国家实验室,提高广东基础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发挥部属高校技术和设施优势,推进广东省科技信息平台、技术标准与检测服务平台、生物种质资源评价与创新平台、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等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

4.建立多元化的创新平台建设投入机制。按照创新平台功能确定不同的投入和运行方式,探索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政府财政重点支持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的科技基础创新平台建设。对于企业研发(技术)中心及行业性技术创新平台,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引导性投入为辅。

5.建立健全资源共享机制。积极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资源共享为核心,打破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部属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要构建开放的公共研究开发平台,向广东企业开放,支持和鼓励广东企业参与部属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基地)的建设。

(三)建设创新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1.建立部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省部依托广东省现有的各类经济园区,省部共同支持部属高校进入园区,建立部属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促进部属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2.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与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基地。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各类园区、平台和企业为载体,全面推进部属高校与广东珠三角地区各市的合作共建,加快建设与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产业相关的科技创新基地,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逐步实现珠三角地区产业从制造到创造的升级,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3.在广州、深圳等市联合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支持部属高校参与广州、深圳等市开放高效的城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形成知识、技术、人才、资本和高新技术产业密集的高地,提升中心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4.共同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支持部属高校与粤东、粤西地区合作,发展机械装备制造及海洋产业,壮大专业镇特色经济,培育产业集群。支持部属高校与粤北山区合作,建立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人才培训基地,培植和壮大专业镇特色产业。支持部属高校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在推广良种良法、农产品深加工和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建设一批示范基地,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

5.加强省部产学研合作的探索与研究。不定期举办部属高校科技成果展示会、推介会、交易会、洽谈会和各种论坛。促进部属高校科技资源与广东企业技术需求的对接,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新机制。

(四)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提高人才队伍素质

1.以项目合作、联合攻关等方式,提升企业现有研发队伍水平。针对广东企业的技术需求和发展需要,支持部属高校以技术和产品开发为纽带,发挥部属高校的“帮扶带”作用,为广东企业培养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急需的实用型创新人才,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2.以校企联合建设研发机构等方式,培养和引进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鼓励部属高校在企业设立研究生创新基地和博士工作站,根据合作项目实际需要,选派博士、在读硕士和博士生到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在创新实践中培养在校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积极协助企业吸引各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到企业创业。鼓励部属高校结合广东企业技术攻关课题,招收工程硕士,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3.鼓励部属高校在广东设立研究院。针对广东科技、经济发展需要,鼓励和支持部属高校在广东建立研究院,与广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各地市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多出成果、多出人才,促进广东科研人才的成长。

4.加强对广东省属高校学科带头人、科研机构和企业学术(技术)骨干的培养。通过互派访问学者、进修、培训、联合办学等形式,每年选送一批广东省属高校学科带头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学术(技术)骨干,到相关的部属高校进行重点培养,以提高其学术(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每年组织一批广东的科技人员、企业家到有关部属高校进行专题培训考察。支持广东省属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共同创造条件,推动建设广东科学技术大学。

四、组织领导与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成立“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教育部、科技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各一位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委、教育厅、科技厅、财政厅、人事厅、信息产业厅、农业厅、卫生厅、地税局和知识产权局等部门。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部署省部合作的重大事项,组织落实省部合作的重大项目,协调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省部合作的日常工作,设在广东省科技厅,主任由广东省科技厅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副主任由省科技厅一位分管领导和教育部一位司(局)负责同志担任。

(二)保障措施

1.建立专家决策咨询机制。在广东宏观经济发展及战略研究方面以及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节能与新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现代农业、重大装备制造等领域,设立相应的专业咨询委员会,每个专业咨询委员会聘请部属高校3-5名专家学者参加,不定期向广东省人民政府提交专业咨询报告。每届咨询委员会成员的聘期为5年。

2.建立推进省部合作的协同机制。广东省人民政府组织科技、教育、发展改革、经贸、财政、人事、信息产业、农业、卫生、税务、知识产权等省有关部门,加强与教育部及部属高校的联系与合作,分工协作,共同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广东省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将开展校地合作纳入当地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组织和引导大学、科研院所、科技园区和企业协同开展产学研合作。广东省属高校要与部属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校际合作关系,不断提高自身办学水平和科研实力。教育部负责协调本部各司局和部属高校全面落实《合作协议》和本意见。

3.建立支持产学研合作的多元化投入体制。从2006年起,广东省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1亿元设立广东产学研省部合作专项资金,并根据进展情况逐年增加。该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省部合作的自主创新项目、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产学研创新体系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知识产权的申请及保护和学术交流活动等。资金投入坚持市场原则,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投入为辅,积极吸引社会资金的支持。省部合作专项资金的使用计划由省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制订,报省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审定后组织实施。鼓励有条件的地级以上市设立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鼓励、引导风险资本投入省部产学研合作项目,形成多渠道投融资机制。

4.建设产学研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信息网站,建设部属高校专家库、科技成果库等基础数据库,广泛收集广东人才需求和技术需求信息等,努力实现信息共享。

5.制定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广东省人民政府在部属高校进入广东各类园区或建立研究院、科研基地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和扶持。部属高校在科研项目申报、投标及与广东的科研企事业单位开展联合攻关和开发等,广东给予政策上的支持,省有关部门在计划内给予经费支持。教育部组织引导部属高校积极参与省部合作,要求部属高校将省部合作有关内容作为工作重点,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并确定校领导专人负责。教育部对广东省属高校在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博士和硕士点设立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和倾斜。广东省人民政府负责制定政府采购、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吸引、投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及配套措施。

《意见》的具体实施方案,由省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另行制订,经省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审定后实施。







二○○六年八月八 日



主题词:科技    教育    产学研△      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10: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结合工作高校座谈会在东莞举行
来源: 本站   2008-07-21

--------------------------------------------------------------------------------

7月18日,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东莞召开了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全国部分高校座谈会。会议由省部产学研办刘炜调研员主持。省部产学研办副主任、省科技厅副厅长雷朝滋,东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冷晓明,教育部科技司付恒升处长,省委组织部周玲处长,省科技厅重大科技项目办公室周木堂处长出席座谈会并讲话。40家全国重点建设高校和部分省属高校的科技处长,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中小企业管理局、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东省科技信息中心、东莞市科技局的有关负责同志和省部产学研办全体同志共近100人参加了座谈会。

雷朝滋副厅长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七大已明确提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2008年6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上强调,“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这为我国的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

雷朝滋副厅长指出,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启动两年多来,不仅大幅度地提升了广东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水平,而且实现了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的协调发展,并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指明了方向,已初步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产学研结合新路子,在全国已产生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目前,上海、江苏、山东、浙江、福建、四川、湖南、天津、重庆等省(直辖市)已纷纷加快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步伐。同时,雷朝滋副厅长还指出了产学研结合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希望高校特别是国家重点建设高校要深刻认识科技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深刻理解新时期科技工作的定位和产学研结合的时代内涵,要主动调整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坚决贯彻以市场为导向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以更加宽广的胸怀、更加开放的姿态,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国家”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主动投身产学研结合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正把学校蕴藏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国家的利益、社会的财富和人民的实惠。

雷朝滋副厅长还向与会高校代表介绍了省部产学研合作专项及产业共性技术重大专项实施、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等工作的总体情况。

东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冷晓明,教育部科技司付恒升处长,省委组织部周玲处长先后在座谈会上讲话。冷晓明副市长介绍了东莞市的产业发展情况、正在实施的产业转移战略,以及在开展产学研结合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政策、举措和取得的显著成效。教育部科技司付恒升处长传达了教育部领导对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充分肯定,表达了教育部推进省部产学研结合,建设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决心,要求高校积极参与省部产学研合作,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广东省委组织部周玲处长表示,非常感谢教育部和科技部在广东开展产学研结合试点工作,广东非常迫切需要集聚高层次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欢迎全国高校的科技创新人才来广东发展,为广东服务,“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在座谈会上,各高校科技处的负责同志结合各自高校的实际,围绕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充分讨论,并对《关于进一步深化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意见》(初稿)以及《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肯定了实施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这一创新举措,并表示将积极参与该项工作,积极深化省部产学研合作。

会后,省部产学研办主任、省科技厅厅长李兴华专程赶来东莞会见了参加座谈会的全体代表。李兴华厅长在讲话中表示,百家大学云集广东,积极参与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是广东产业界和科技界的宝贵财富,感谢投身于产学研结合的教授和专家们。李兴华厅长介绍了省部产学研办、广东省科技厅近期的工作思路,指出了高校在广东推进“双转移”战略、建立现代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机遇,希望高校更加积极主动参与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发挥学科优势,加强技术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瞄准广东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科技需求,深入地市企业调研,凝练出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并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在建设创新型广东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11: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胡锦涛:必须坚持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
来源: 新华网   2008-06-25

--------------------------------------------------------------------------------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必须面向现代化建设、面向广大人民需求,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安全中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领域作为重点,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起来,集中力量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努力掌握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解决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

在阐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时,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此,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四个必须”要求:

第一,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首要任务。这是统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主线。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要坚持把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作为科技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科技进步和创新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第二,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迫切需要体制机制创新。要以服务国家目标、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以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重点,以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重要目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各项配套改革,形成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有利于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既体现中国特色又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要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决策机制和宏观协调机制,加强对重大科技政策制定、重大科技计划实施、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加快科研布局和结构调整,改革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促进科技资源有效配置。

第三,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培养造就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人才直接关系我国科技事业的未来,直接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明天。要按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实行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和环境。

第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以创新文化激励科技进步和创新。文化传承和发展对科技进步和创新有着直接的重大影响。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提倡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要最大限度地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和活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和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11: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贡献的若干意见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07-01-20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人民政府教育厅(教委)、科技厅(局)、人事厅(局),科学技术协会: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贡献的要求,提出以下意见:

  1.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用15年的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全面判断我国战略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核心就是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战略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统领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把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途径。建设创新型国家,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劳动和创造性实践。我国科技界素有爱国奉献、务实创新、不畏艰险、淡泊名利的优良传统,涌现过一大批自觉把实现个人抱负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的优秀代表。今天,在民族复兴的重要历史关头,党和国家又一次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发出号召,把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早日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大战略任务,历史地摆在当代中国科技工作者面前。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自觉站在时代前列,高扬自主创新旗帜,肩负起为国家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历史重任,勇当自主创新的先锋和拼搏奉献的楷模,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伟大祖国的光辉业绩。

  2.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增强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进取意识,做弘扬自主创新精神的先行者。自主创新精神是推动科技发展的灵魂,是促进民族振兴的动力。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自觉把创造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尊重科学规律,又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不懈奋斗、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信心和勇气,锲而不舍抢占科技制高点。做好十年磨一剑的思想准备,耐得寂寞、受得挫折,淡薄名利、甘为人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努力在平凡中体现价值,在长期艰苦探索中寻求科学的真谛。紧紧抓住当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瞄准世界科学和技术前沿,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力争取得一批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为推动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的运用提供法律保障。牢固树立没有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就没有自主创新的意识,推动企业、科研单位、高校重视和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好、应用好自己的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切实维护科技工作者的科技成果收益,做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典范。促进技术标准与科研、开发、设计、制造相结合,鼓励和支持企业制定或参与制定国际技术标准,努力培育一批国际公认的技术标准和知名品牌。国家科技计划和各类创新基金对所支持项目在国外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费用,按规定经批准后给予适当补助。依法保护非职务发明成果完成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知识产权交易制度、社会信用制度,严厉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3.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增强发展先进文化的责任意识,做建设创新文化的开拓者。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文化。创新事业催生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成就创新事业。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时代紧迫感和社会责任感,把爱国奉献精神化作激励探索、厚积薄发的不竭动力。要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着力培育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保持宽松自由的工作氛围,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健全促进团结和谐的组织机制,树立彼此尊重、相互信任、平等竞争、合作共赢的大团体观念,推动建设和谐文化,最大限度地激发和保护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激情和创造活力,努力形成老中青科技工作者各展所长、科研人员和科研辅助人员和谐相处、团队之间开放协作的科研合作格局,保证科技人才能够心无旁骛地从事科技创新活动。

  大力发展奋力攀登的创新文化,用创新文化激励创新事业。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全社会范围内培育创新意识,鼓励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活力,尊重创新劳动,保护创新成果,营造创新氛围,健全创新机制,倡导创新导向。完善以品德、业绩、知识、能力为核心的科学化人才评价体系,改革和完善职称评审制度。积极推进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合理安排科研人员和科研辅助人员的规模结构。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贡献实施目标化管理,努力克服人才评价中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鼓励中青年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引导和激励各类人才积极进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的宣传,努力营造鼓励科技工作者干事业、支持科技工作者干成事业、帮助科技工作者干好事业的社会舆论环境,推动形成事事追求创新、人人为创新作贡献的良好社会氛围。

  4.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增强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意识,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促进者。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要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的能动作用。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全力支持改革,积极投身改革,自觉破除妨碍自主创新的思想观念,让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坚持以改革为己任,以深化改革促进自主创新,以完善体制机制保障自主创新,自觉把研究开发活动与经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深入企业广泛开展以技术创新为主要内容的“讲理想、比贡献”活动,解决技术难题,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培训技能型紧缺人才,参与和组织技术创新活动,努力做企业欢迎、社会认可、有真才实学、能解决问题的企业工程师,推动提高企业的研究开发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任务,全力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坚决改变一切束缚自主创新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自主创新的体制弊端,努力创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和机制。打破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等限制,建立完善人才培养、吸引、使用、评价、激励、流动等方面的政策环境,保证激励科技创新的制度和政策在科研第一线得到落实。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支持、引导优秀科技人才到企业工作,鼓励和推动创新型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国家科技计划要更多地反映企业重大科技需求,吸纳企业科技人才参与,促进高校和科研单位与企业的科技工作者双向流动。建立符合留学人员特点的引才机制,制定和实施吸引优秀留学人才回国工作和为国服务规划。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公开招聘力度,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优秀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来华工作。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到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中部崛起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去,切实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

  5.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增强普及科学技术的服务意识,做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推动者。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性社会工程,是政府引导实施、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贯彻落实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作为培育创新能力的重要任务,作为促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际行动,既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带头创新,又要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推动创新,切实帮助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提高科学素质,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积极探索把科研和科普紧密结合起来的新路子,每位科技工作者、特别是获得各种科技奖励的科学家每年至少要参加一次科普活动,拿出一定时间、一定精力,通过不同方式向社会公众展示创新成果、传播创新文化,努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完善有关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法规,抓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细则,明确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及公民个人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倡导和鼓励科技工作者积极参加科普工作。逐步提高科普经费的增长幅度,并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地方政府要从中央财政的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鼓励社会捐赠,努力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进修活动,培养专业化人才,建立志愿者队伍,充分调动在职科技工作者、高校学生以及离退休科技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对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给予表彰和奖励,努力形成一支专兼结合、自愿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贡献力量的宏大队伍。

  6.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增强维护科学尊严的自律意识,做高尚道德情操的践行者。良好的道德修养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一流的科技成果诚可贵,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价更高。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优良传统,恪守坚持真理、诚实劳动、亲贤爱才、密切合作的职业道德,坚持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良好作风。自觉把学术自律和社会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旗帜鲜明地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错误行为,克服急功近利、虚妄浮夸的浮躁心态,抵制专横武断、以势压人的不良学风,打破相互封锁、彼此封闭的门户倾向,摒弃论资排辈、攀比学历等庸俗做法,坚定不移地同弄虚作假、剽窃抄袭等不良现象作斗争,努力成为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严谨治学的力行者,优良学术道德的传承者。

  坚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改革和完善科研课题的申报、评审、立项、执行与监管制度,建立健全科研诚信制度和科技工作者诚信档案,对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从事相关管理工作的人员和机构进行信用监督。科研课题立项全程公开透明,强化科研经费和科研过程监管,建立科研分类评价体系,专家评审机制与国际接轨,引入问效问责制度。科技团体和专业学会应制定科学道德公约,指导和规范科技人员的科研行为,防止学术不端行为,改进和完善学术交流制度,加强道德自律,严肃学术批评,健全同行认可机制,端正学风。各级科协组织要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委员会建设,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机制,制定惩戒处罚制度,及时有效地对学术不端行为做出处理,促进学风建设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7.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千方百计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创新型国家,最重要的是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级科协组织要把加强党和政府同科技工作者的联系作为基本职责,把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作为根本任务,把科技工作者是否满意作为衡量科协工作的主要标准,注重促进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科技工作者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努力在广大科技工作者与各级党委政府之间建立起畅通稳定的沟通渠道。充分发挥科协组织作为政协组成单位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工作者建议呈报制度,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强决策咨询,积极建言献策,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立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研究制度,全面把握新形势下科技工作者的思想动态、分布状况、流动趋势、价值取向、权益保障等情况,及时了解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基层科技工作者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准确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切实做好科技工作者的表彰宣传工作,充分发挥中国青年科技奖和表彰奖励全国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的导向作用,积极举荐优秀科技人才,支持和帮助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历史进程中建功立业,真正把各级科协组织建设成为“科技工作者之家”。

  加强和改善对科协工作的领导。县以上各级科协每年至少要向当地党委汇报一次工作,各地要支持科协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将其纳入科技、人才等协调领导小组作为成员单位,及时研究解决科协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千方百计为科协及所属团体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支持科协组织发挥好联系、服务、教育科技工作者、维护科技工作者合法权益的作用。各地要进一步关心支持科协工作,积极引导和支持科技团体承担政府转移的有关社会职能,特别是要重视发挥科技团体在科技评价、科技人员评价和科技奖励等方面的作用,推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团体发展规律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朝着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组织的目标,努力把科协组织建设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民团体,发挥好科协组织在推动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8.大力协同,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建功立业营造良好环境。科技工作者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做好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广泛参与。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组织领导,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为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伟大事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落实领导责任制。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方针,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在做好科技工作者工作中的领导作用,把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特别是优秀拔尖人才作为做好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党委和政府有关工作部门要明确自身在科技工作者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在制定发展规划、安排经费时充分考虑做好科技工作者工作的需要,加以适当倾斜。要把联系科技工作者、培育杰出科学家和科技工作团队的成效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内容,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定期进行考核。各级党委政府有关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要主动认真征求科技工作者的意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竭诚为科技工作者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加大对科技人才工作的投入,切实改变科技工作中“重物轻人”的倾向。改革和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建立政府奖励为导向、社会力量奖励和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的激励自主创新的科技奖励制度,坚持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的政策,把发现、培养和凝聚科技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作为国家科技奖励的重要内容,真正形成岗位靠竞争、报酬靠贡献的激励机制,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给予重奖。职务技术成果完成单位应对职务技术成果完成人和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作出突出贡献人员依法给予报酬。做好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社会保障工作。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科技工作者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为不同年龄、不同学科、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的科技工作者提供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成果转化、信息咨询、专题调查和继续教育等方面的服务。对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建设、基础性工作和队伍建设给予必要支持,建设一批稳定服务国家目标、献身科技事业的高水平研究队伍,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场极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科技工作者肩负着用科技支撑国家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机遇难得。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广泛动员和组织起来,振奋精神、扎实苦干,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积极投身创新实践,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央组织部 教育部 科技部 人事部 中国科协

二OO七年一月十六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12: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东大学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 积极培育创新型人才


2008-09-25


  山东大学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积极稳妥开展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大力实施“一个学生、两个导师、三种经历”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着力建设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务实创新,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为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长效保障机制,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山东大学于2007年7月研究出台《山东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试行)》,从2008年起,实施以奖助体系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从而促进研究生教育与科学研究的紧密结合,实现研究生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催化产生更多创新成果。改革以合理配置相关资源作为切入点,逐步形成以学校投入为主,导师给予必要配套,其他相关方面合理分担的基本格局,为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较为充足的经费及资源保障。

  山东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为:一,调整研究生学制,硕士、博士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二,改革研究生招生方式,进一步扩大导师(组)在招生中的自主权,将考核的重点放在考生的综合素质、科研业绩和发展潜能上;三,改革研究生培养体系,包括改革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全面实施以“一个学生,两个导师,三种经历”为主要内容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四,改革研究生奖助体系,构建由学业奖学金、“三助”奖学金、“三种经历”奖学金和优秀研究生奖学金构成新的研究生奖助体系。

  二、大力实施“一个学生、两个导师、三种经历”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山东大学致力于培养富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大力实施“一个学生、两个导师、三种经历”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实行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来,山东大学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获奖博士论文明显增多。

  这一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三个鲜明特征:一是,个性化培养与重点培育相结合。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的“一个学生”即对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实行个性化培养。为此,山东大学根据博士生的特点重新修订培养方案,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强化对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山东大学“优秀博士生培育计划”重点支持培育具有创新潜质、有望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的优秀博士生,并专门设立“优秀博士研究生培育基金”,保证优秀博士生培育计划的实施。山东大学还设立“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山东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奖”和“优秀人才培养奖励基金”,每年进行山东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对获得全国、山东省和学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的作者及其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二是,双导师制培养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培养研究生,是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双导师制是指由指导教师和合作导师为主共同组成的导师组负责制度,合作导师包括校内跨学科合作导师、企业或政府机构合作导师、国内大学或科研机构合作导师、海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导师。为顺利推行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山东大学着力建设三支博士生导师队伍:校内博士生导师、兼职博士生导师、合作博士生导师;进一步修订了《山东大学遴选博士生指导教师实施细则》,出台了《山东大学研究生合作导师遴选办法》,提高了博士生导师的上岗标准和招生条件,加强对新任博士生导师的岗前培训;积极探索导师遴选制度改革,开展了导师资格认定试点工作。自2006级博士生开始,山东大学要求每位博士生导师至少有1名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培养,积极鼓励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的联合授课与合作指导,提高研究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2007年,山东大学第一批聘任的66名博士生合作导师已经上岗。

  三是,大力推进研究生“三种经历”。 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根本目标,山东大学大力推进研究生“三种经历”,即海外学习经历、第二校园经历、社会实践经历。目前山东大学共有377名研究生(其中222名博士生)获得海外学习经历,170多名研究生获第二校园经历,建设校外实践基地25个。自2005年起,山东大学每年设立“研究生海外留学基金”,重点资助优秀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以联合培养的方式到国外一流大学学习和交流,并支持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暑期学校。2006年底,山东大学专门出台《山东大学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实施办法》,鼓励优秀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利用各种形式,以联合培养的方式到国外从事课程学习或科学研究。研究生访学是山东大学大力实施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其中,以研究生访学为主要方式的“第二校园经历”自2004年启动以来,山东大学与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及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研究生访学制度,效果良好。每年设立“研究生国内访学基金”,资助博士生到相应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山东大学积极拓展研究生的社会实践经历,加强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以信息、工程、管理、医药卫生等为主的研究生培养基地,组织博士生科技服务团赴山东省各地市开展科技服务、医疗援助和文化服务等活动,并围绕企业存在的技术难题,开展项目攻关。截至目前,山东大学已经建立了25个校外实践基地。

  三、着力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进入了一个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重点的新的发展阶段,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以导师和研究生为本,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入探索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积极开展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不断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继续推进跨学科联合培养,调整研究生的层次结构、学科布局和类型结构,营造适宜创新人才成长的学术环境。

  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建设从十个方面着手,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即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调整招生结构,拓展优秀生源;加大经费投入,构建研究生教育创新平台;加强思想道德和创新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在多学科综合环境下,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扩大国内交流与合作,建设共享创新互动平台;优化培养过程,加强质量控制;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非学历研究生教育;强化管理队伍建设和制度创新,切实提高服务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12: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济大学继续加大对研究生资助力度


2008-09-24


  同济大学自去年开始实行了“同济大学研究生资助体系改革”后,今年学校继续加大对博士生、硕士生的资助力度。

  “吸收优秀生源,让研究生沉下心来,认真从事研究工作”,近日,记者在采访研究生院招办主任陈宇光时,他一直强调的一句话。“作为研究生资助体系改革后的第一批博士生,在学习、科研中体会到了没有后顾之忧的轻松,可以较为安心地从事研究项目,有了较好的科研成效,导师也会相应增加所给予的资助。”凝聚态物理专业的博士生孙勇说。

  据了解,2008年学校继续对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实行全额资助学费,进一步增加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全额资助学费名额,增加到1400多名。同时每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可获得一学年1万元的助学金,比去年增加25%。此外,学校进一步加大对优秀博士生的资助力度,对100名优秀博士研究生另增加的助学金,也将由去年的7000元一学年,增加到1万元一学年。

  据透露,在研究生科研方面,学校也大开“方便之门”,对于因课题研究需要没能在3学年内毕业的博士研究生,第四、五学年可由导师继续给予资助。而具备一定条件,第四、五学年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准备的博士研究生,还可申请研究生学术创新基金资助,第四学年资助80名左右,第五学年资助40名左右,学校还要求导师同时配套资助。

  在研究生的资助体制上,除建立学业奖学金制度、建立助学金制度外,在设立“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时,2008年再增加200多个“助研”岗位。学校今年增设了160份硕士研究生扶持学科专项基金,用于扶持文、理、医等学科,该基金由导师申请,导师需同时从课题经费中给予一定比例配套,该专项经费与配套经费全部用于硕士研究生助学金。

  另外,学校设立了研究生短期出国访学奖励基金,资助期限为1-3个月。采取“个人申请,导师、学院推荐,专家评审,择优录取”的方式进行选拔。

  记者还了解到,为了保证导师对研究生的资助,今年学校继续限定每位博导、硕导所带学生人数不得超过4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 14: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楼主一个视点:

这里面有一个视角:谁来提问,谁来解决

第一:西方现在对网络学习很重视,不仅在企业内部一般都构建网络学院(SAP的软件里面有这个模块),而且很重视对社会网络学习的普及!

第二:网络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越来越强,远的例子是linux,近的例子是韩国把网络游戏当作产业经营,最近已经发展到美军韩军使用网络游戏训练军人的反应能力

第三:西方比较重视知识产品的产权保护,这样创意和想法基本上有换钱的现实可能,反观我们很多企业抄袭能力很强但自己解决能力弱,这和我们对创意点子保护较弱,抄的成本低有关

还想进一步讨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21: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美国前农业部副部长任筑山来华,我问了他几个问题,其中一个是美国高校、政府、科研机构和产业巨头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些好的做法,他提到他对中国学生的一些感受,其中说,中国的学生、需要与产业紧密结合的学科和学校在学生的实践技能上做的不到位,所以考生的成绩很高,但是实际中动手能力差,这点做的不到位,还有其他的,比如基础研究是政府主导投资,不求回报,长期投入,应用研究开发给企业做,让特别是小中企业,当然大企业可以做,企业来学校找做的好的教授做,最近正在整理,整理好后发给大家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3 17:51 , Processed in 0.21772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