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brianleeeee

[[学习策略]] 英语专家谈英语学习(请勿跟贴,谢谢!!!)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00: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英语专家熊德倪谈英语学习方法


  *
学习英语(或任何一门外语)没有任何捷径可徒,老想找捷径的人是永远学不好的,要想学好必须定下心来打一场持久战。

  *
不要忙于“对口”(学专业英语)。如果基础没有打好,甚至英语还没有入门想学好专业英语是绝对不可能的。

  *
我总喜欢把学习英语比作一场围攻战。被围攻的是你脑子里的母语,攻打这个堡垒的是英语大军。你指挥军队攻破一道又一道防线,直至拿下你头脑中这个顽强堡垒---母语。

  *
学英语每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方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每个人都必须要有大量的实践,都必须在听说读写方面下苦功夫。

  *
要从阅读中学到好的,地道的英语,我们不防读细一点甚至对好的句子、段落加以背诵。但阅读不应该只限于写一些漂亮句子,更重要的是得到知识,不仅是专业知识,而且是广泛的人文知识,这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所在。

  *
50年代初我提出要“read for information.”因为当时材料少得可怜。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广阔的阅读天地,因此我提出要“read for pleasure.”当你达到这个境界,你会发现你的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再也不会为“如何学好英语”这个问题而苦恼。




  转自:《英语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00: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英语专家秦秀白谈英语学习方法


  *
好学生都不是在课堂上由老师“教”出来,而是靠老师在课堂内外“导”出来的。就学习英语而言,不要把“宝”都押在课堂教学上,而要靠自学。We live in and by language.要学会在生活中学英语。生活的范围有多大,你的英语学习天地就有多么宽广。诚然,你周围的语言环境是汉语,但你完全可以自己创造虚拟的“英语世界”。常问问自己:这层意思或这个事物用英语该怎么表达?在这种场合或情景下,“老外”会说些什么话?带着这类问题去读书,去请教他人,就能“立竿见影”。有了这种意识,你就会发现:你走到哪里都可以学英语,一辈子都在学英语。

  *
要读大量的英文小说。就英语学习而言,一部英文小说其实就是英语建构的一个“虚拟世界”。那里有人,有人的心灵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揭示,有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冲突和调和。走进一部英文小说,你实际上就已经“生活”在一个“英语世界”里了,还愁没有东西可学?经典作品要读,写得好的当代通俗小说也要读,因为后者的语言更新鲜,更有时代感。

  


  转自:《英语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00: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英语专家陶洁谈英语学习方法


  *
学习英语跟做任何学问一样,没有捷径可走,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

  *
学习英语首先要打好基础。从语音语调做起,多听录音多模仿,一定会有收益。学习语言有一个积累过程,在听、说、写、读四项基本技能中,阅读是关键。应该大量阅读简写本文学名著和其他简易读物,培养对英语的感性认识,了解英语社会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果把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或诗歌或名篇背下来,那对以后写地道的英语会有很大的好处。

  *
学习英语是为了使用。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要想方设法使用自己学到的东西。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英语复述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和用英语写日记。这两种办法可以促使我们在阅读时有意识的寻找我们想用的语言素材和表达方式,而长期坚持的结果会提高我们理解原文的能力和用英语正确表达思想的能力。




  转自:《英语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00: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英语专家黄源深谈英语学习方法


  * 大量阅读对英语学习至关重要,没有大量阅读很难学好英语。现今学生的一个通病是阅读量太小,拘泥于短文章上的“精耕细作”,产生不了语感,因而口笔语都缺少外国味。多读文学作品和外国报刊不失为一剂良药。

  * 写作最能使人感到英语学习上的不足,最能提高对语言的敏感性和吸收能力。好的作文是(学生)写出来的,不是(老师)改出来的,多写才能出文章。写作在开始时往往是苦事,一不坚持就会放弃,因而需要毅力。写作应辅以大量阅读,写作中出现的错误能通过阅读自我纠正。

  * 英美人都反对背字典,因而对说本族语的人来说,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大量的阅读足以使英语词汇得到多次重复,直到被掌握。而我国的英语学习者情况就不同了,生活在汉语语言环境里,英语的阅读量往往不足,难以在自然的语境中通过重复掌握该掌握的全部词汇。因此中国学生的词汇量往往偏小, 对听、说、读、写造成很大障碍。我主张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如大三学生)不妨背一背词典,细水长流,不要贪多,贵在坚持。背的同时要不忘阅读,使背过的词汇在阅读中得以巩固。掌握的词汇一多,学习者便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转自:《英语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00: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英语专家梅仁毅谈英语学习方法


  * 要学好英语,就要对语言本身及语言所传达的各种文化信息感兴趣。当你读到或听到别人用简洁的英语表达深奥的思想时,兴奋不已,立即记住,这就表明你已对语言产生了兴趣。没有这种兴趣,难以在语言学习中登堂入室。

  * 学习英语从一开始就要重视语音,语调。发音,语调,重音,停顿,不求完美,但要基本正确。否则,将影响听力及口语,从而是语言失去交流的功能。

  * 简易读物对打好基础极有用,要多读。 一是数量要多,至少读四十本。二是要重复读,选出十至十五本,读三遍,读到许多问题印在脑子中。设想一下,别人能用一千五百到两千词汇写出几十本书来,如果我们能把这些表达方式掌握住,能够表达多少内容!

  * 在基础阶段后期,或高年级,要努力背诵名篇,比如说,背50-100篇。无论从语言还是内容来说,这都是精华。背熟了,对了解西方文化,对研究文字的运用都有好处。
  


  转自:《英语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00: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英语专家吴冰谈英语学习方法


   * 学习外语和学习任何知识一样,是不能投机取巧的。首先要有刻苦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决心。

  *
语言是有声的,因此一开始就要把语音的基础打好。发音正确,别人才能听懂你的话,同时也便于你通过“听”来学习新的知识。

  *
我们常说的“英语基本功”包括听、说、读、写这四个相关的方面,学习时要尽量平衡发展,如果其中一项过差,会从总体上影响外语水平的提高。如今仅电视一个渠道就有许多“听”的节目,可“读”的书更多。至于“说”和“写”完全可以自己练习。没有人对话,可以采用英语思维的办法跟自己说。“写”这可以通过记日记来提高,一天记一件事,可以写“听”到或“读”到过的,这样就复习了从“听”和“读”中获取的语言知识。

  *
学习外语“懂得了”不等于“掌握了”。如对中国人来说,理解shehe二字并不难,但用起来却每每出错,因此要常练、多练、反复练。

  *
语言是与文化紧密联系的,不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即便能说英语,在交流中也难免产生误解和其它困难。

  *
学英语除了肯下功夫外,还要动脑筋总结英语特点,比较英语和汉语的“同”和“异”。看到了“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不过,需要注意学习和掌握的还是“异”的部分。

  *
要想学好英语,得不怕麻烦勤查外国人为初学者编写的单语词典,因为使用双语词典时,大多数人常图方便只看中文,而英语解释不但更加准确,而且通过看英语解释还能复习常用词汇和表达法,可谓“一箭双雕”。

  

转自:《英语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00: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姚乃强谈英语学习


  *我认为学好英语各人应根据客观条件,学习目的和本人情况。依照语言学习的规律,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他人的经验,要学习,要借鉴,但不迷信,不盲从。提倡因人而异。各自为战。
  *我学习和从教英语四十多年,我的体会是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初学者主要打好语言基础,熟练掌握读、听、说、写、译的技能。我把这个阶段的学习要领归结为:先死后活,死去活来。“死”指多模仿,多练习,后达到熟能生巧。灵活运用。
  *有了一定的基础后,要强调多读多写,读和写都要精泛结合,不仅要读文学名著,也要读其它类的书,以及报纸杂志。要强迫自己写,写日记、写读书心得、写短文。我的口号是:眼快手勤,翻烂一本词典,磨出手指老茧。
   *到了更高的层次,比如说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要加强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工作的要求,明确自己在专业上的主攻方向、要扩大面,做到博学多闻、博览群书、博中有专。从写学士论文开始,就要选好题,日积月累,逐渐使自己成为某一领域里的“行家里手”。这时也就可以说学有所成了。
  *回过头来,要与大家共勉的还是一句老话:业精于勤荒于嬉。愿大家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有所成。



  转自:《英语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00: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英语专家钱清谈英语学习
如何才能从仅仅掌握简单的日常生活英语提高到能表达思想,语言自然流畅,能看懂原著并就一般话题展开对话?最初阶段要提高较容易,已达到较高水平而进一步提高也不难,最难的是由初级阶段过渡到能读文字不太难的原著。这时,上精读课就很有必要,因为通过精读可以认识许多英语语法和词汇现象,从而加深对英语语言的了解。但光靠精读接触的英语是不够的。在国内学外语环境不够理想的情况下,主要应靠阅读简易读物来弥补不足。阅读简易读物是吸收新语言现象的最好途径,这些读物中生词较少,不用费很大精力查字典,注意力可以集中在内容和文字的表达方法上,因此可以读得快,读得多。这样,一些基本语法和词汇现象可以反复接触。例如,反复见到虚拟语气的例子或过去完成时的使用会使学生加深对其正确使用的印象。同样,反复见到各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习惯用语、动词搭配等,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而不至于把英汉词汇机械地对应起来,认为任何时候出现这个中文词就必须用那个英文词表达。犯这种错误的人不可能说出和写出自然流利的英文。

  阅读简易读物能给我们提供英语句子的最基本成分,学会简单自如的表达方法。例如give in(屈服、让步、递交)give out(分布、公布、发出)give away(捐赠、送掉)give back(归还)give up(放弃、终止)give yourself up(投降)。这些动词短语都可以用范围更窄的外来词表达,例如give away作为 "捐赠"可用donate; gave yourself up作为 "投降"可用surrender; give out作为 "散发"可用distribute等。用词同语法一样,都是英语句子的基本组成部分。掌握了这些。即便词汇量不大,表达能力仍可较强。读简易读物,反复见到一些常用词汇和语法现象便于我们学习一些基本语言现象,例如语法、词汇搭配,又便于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使其成为技巧。就像认识人一样:我们见过一次的人往往认不出脸,叫不出名字,语言现象也不是见了一次就会认识使用。但在不同上下文中反复见到的语言现象就容易熟悉,进而逐步掌握。

  应当看哪些读物提高最快?最好读一些没有专业词汇、文字较简单,篇幅较短、内容有吸引力的作品。这样容易看得快看得多,给自己树立信心。可以读简写的英美文学经典著作,例如《傲慢与偏见》、《简爱》等。最好是选英国朗文出版社组织编写的读物,因为这套读物编写得很科学,文章难度适中,词汇的选用也是经过精心编排的。他们把小说中大篇幅的描写都删掉了,因为这个时期学这些无用。除此以外,可以选一些文字简单的短篇散文或短篇小说,最好是加世纪的,以免词汇和句子结构太老化。内容最好是关于日常生活的,不要专业题材的,这类文章在《读者文摘》中常能找到。还可以读一些短篇的传记或旅行见闻性质的文章,甚至一些较浅的对话较多的世界侦探小说名著,如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要避开专业词汇较多、描写太细的作品。通过阅读这些书和文章不仅能学到语言而且还能了解英美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知识。

钱清教授简介;

   1932年生于南京。1953年毕业于江苏师大 (现苏州大学)1957年入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博士研究生班。1984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8年起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任教。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国际大学英语教授协会会员。

   主要著作有《英语会话手册》、《当代英文散文选读》(与吴景荣、丁往道合编)、《美国文学名著精选》(主编)、《英美文学工具书指南》《美国六十年代的实验小说》、《当代美国探索性小说的小说技巧》等书籍和文章。



转自:《英语学习》2002年第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00: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英语专家虞建华教授谈英语学习



  虞建华,1950年6月生,1976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并留校任教,1983年在本校获硕士学位,1991年在英国获博士学位。


  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作家协会会员,《译林》、《外国语》等杂志编委。1997年曾获美国洛克菲洛基金会人文学科研究金,赴美国依阿华大学合作研究和讲学,同年被国务院人事局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主要著作有:《20部美国小说名著评析》、《新西兰文学史》、《杰克·伦敦传》;译著有:《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时震》;编著及主编有:《英语朗诵诗选》、《英美文学研究论丛》、《大学英语诵读文选》和16册《实用行业英语系列丛书》。
  我大学毕业留校任教一年后,系里挑出四名青年教师,由陆佩弦、杨小石等名教授集中培训。我记得陆教授布置我们的第项作业是看由英美语言教育专家改写的英语简写本,包括马克·吐温的《汤姆·索耶历险记》、狄更斯的《双城记》、兰姆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等。每本百十来页,十分浅易。我们自以为是年轻教师中的佼佼者(虽然大学几年处于“文革”末期,我们的基础并不扎实,但早已开始“啃”名家经典的英文原作了),因此心中有些被人“小看”了的委屈。阅读并复述了几本简写故事以后,陆教授让我们回答一个问题:如果让你们用两、二千个最常用的词汇,能写出如此生动的故事吗?

  此时我们明白了他的用意:简单的词汇能变幻出无穷无尽又生动活泼的表达,语言运用能否得心应手,关键在于语言掌握的熟练程度。如果专挑“硬骨头”啃,食而不化,结果也许只是事倍功半。外语主要是一门技能,理解了不等于掌握了。这和打乒乓球一样,了解球的旋转方向、速度等,并不意味着你就能打好球,只有通过一板板的推,一板板的扣,反复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后来在我20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也总是让我的学生和我的儿子大量阅读浅易的简写本,欣赏精彩的情节内容,在相对愉快轻松的阅读中,渐渐熟悉语言的基本表达。我一直认为,即使外语程度较好的人,多读简写本也不失为一个学习外语的好方法。现在书店里各类英语简写本很多,全班每人买本,轮流交换看,花钱费时不多,但会有很好的收效。我认为大多数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弊端,正是对基本语言的熟悉程度不够。好像懂了却无法表达,或下笔、张嘴就错。

  但另一方面,两、三千个词汇毕竟不够,要不断扩大。有一句关于学英语的话很有意思:“Jump and get an apple” (跳一跳,摘个苹果)——每次作一个小小的努力,就有一点小小的收获。如果苹果太高,拼命跳也只是浪费精力。也不能期望次采摘就满载而归。这一说法不完全是经验之谈。我们可以从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那里找到理论依据。他认为学习内容主体应在学习者的经验范围之内,新知识只能从“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即原有知识的边沿上逐渐扩大外延。手臂所及表示你原有的知识领域,扩展部分足“跳一跳”可及的地方。我常看到有些学生在英语读物上密密麻麻注满了音标和释义,没隔几个字就是一个生词。我欣赏他们的刻苦精神,但不赞成这样的做法。如果找些容易点的阅读材料,反而学得进,学得快。有人说合适的外语阅读材料,生词不能超过百分之五,我同意。如果不超过百分之三则更好。

我中学读了一点俄语,23岁后才从ABC学起,这不是最佳年龄。但我仍然认为英语并不难学。下点苦工夫,学点巧工夫,只要持之以恒,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学有所成。



转自:《英语学习》2002年第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00: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英语专家 吴一安教授谈英语学习



  在我国,许多人都是在学校里学习英语的,但课堂和课本能够提供的英语环境毕竟十分有限,学生大多只能具备英语的基本语法知识,白能够自如地运用这些知识去听、说、读、写还相距甚远。不少人往往只能在自己熟悉的有限场合重复学过的话语,遇到新的场合便不知所措或漏洞百出。可见,仅具备语法知识不等于语言过关,从语言知识到语言运用之间还有着不小的距离。

  应该说,从了解英语基本语法知识到自如地运用英语语法体系,并没有什么捷径,但我们可以通过势力缩短这个过程。我国目前的英语环境已有很大改善,在课堂之外,我们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听、说、读、与为自己创造英语环境和使用机会,这是学好英语所必需的。在这个前提下,要把握英语语法体系,还要有学习语法的意识。例如,我们可以从读物或听力材料中选出有趣的片断,茬精读/精听这些片段的过程中,琢磨作者是如何运用语法手段来表达意义的,从而悟出一些语法项目的使用规律。一般说来,叙事/小说体的英语材料里蕴含右丰富的语法手段,最适合用来感受、领悟英语的语法规律。又如,语法知识的盘活,只能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实现。若能带听语法意识去说和写,在表达中监察自己的语法结构是否正确,坚持下来,可以加快语法体系的习得。还有一种大家都熟悉的方法,即有针对性地做一些语法练习,强化自己的弱项。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语法练习都能产生同样的效果。例如,围绕某个语法项目,对英语典型语境进行产出性练习,既有助干我们从中悟出该项目的用法规则,又有助干打好语言功底,比判断性的多项选择题更能促进语法乃至整个目标语言的习得。


  我们所做的种种努力,都可以看作是"内化"(Internalise)英语语法体系过程中的必要步骤。所谓内化,从字面上讲,是把外来的东西转化成内在的东西;就语法而言,我想其结果应该足达到可以驾驭英语语法体系的程度。像其他语言一样,英语中的语法规则走有限的,但我们一旦内化了英语的语法体系,便可以创造性地产出数量无限的话句,做到表达自如。这是许多英语学习者想要达到的境地。


成年英语学习者若有儿童咿呀学语般的兴趣和执着,并善于启用我们所见长的理性思维和在学习、生活中积累的智慧,便一定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吴一安教授 1943年出生。196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并留校任教。1984年获美国夏威夷大学ESL专业文学硕士学位。1993年、1997年分别获英国剑桥大学应用语言学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主要著述有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Principles of Language Curriculum DesignLearner Factors and Language Learning Achievement、《题型和听力测试的有效性》、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 Trends and Challenges



转自:《英语学习》2001年第7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00: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英语专家顾曰国谈英语学习


  我虽然是专职研究人员,但我首先是英语教师。我喜欢教书,因为这样我可以有许多学生。现在我想根据我的经验,把一些我认为英语学习中的常见误区跟大家交流。

  第一误区就是把五种技能学习变成单一的看懂。大家知道我们习惯上把英语学习分解成五项技能,听说读写译。这样分解是否科学,在此暂且不论,有不少学习者往往把是否看懂当成学习的标准。比如说,拿到一本口语教材,翻开几页一看,都看懂了,就认为人简单了,对自己不合适。这里的错误是把看懂代替了会说。看懂不等于会说。练习口语,内容不能难,目的是通过一些能看懂的内容来操练“上口”。也就是说,目的是让学习者通过练习,自己能说出书中相关的内容。口语教材的优劣首先要看语言是否能学到,是否地道。

   第二误区是把知识当成技能。打个比方,假如你想学骑自行车。我给你一本题目叫“如何骑自行车”的书,把书从头背到底,甚至倒背如流。这时你有了专家级的关于如何骑自行车的知识。但是你肯定不会骑。原因是骑自行车不是简单的知识问题,它首先是一项技能。要学会一项技能,核心问题是练,光有书本知识是不行的。学外语当然比学骑自行车要复杂得多,但它首先也是一项技能,光看语法书、默背单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练,要把知识变成技能。知道不等于知道怎么做。知道怎么做不等于实际上会做。从知道怎么做到实际会做中间有个反复练习的环节,也就是苦功夫。学技能所遵循的原则是“做中得学”。

   第三个误区是速成心理。必须认识到,要想学好英语,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世界上没有一个外国成年人不下苦功就能学好英语的。所谓的“速成”纯属无稽之谈。学好英语没有捷径,只有方法的好坏。比如记英语单词,低着头拼着命地默写,这就不是一个好办法。好的方法是大声地朗读,反复训练发音器官和耳朵,把声音铭刻在脑子里。这样既可以提高听力,又可以改进口语发音,还记了单词。默写只是训练了眼睛和手,可是它们不能替你听和说。

   第四个误区是通过汉字记音。现在有人推广通过汉字来记英语发音,如“古帝拜”记good-bye。甚至把这种做法作为成果出版请奖。这是极其错误的,后果也是极其严重的。大家千万不要这么做。错误的道理在本文有限的空间里无法讲清楚。

   第五个误区是重结果不重过程。应试教育是重结果,带来的后果是整天做模拟题,找出打勾的规律。这是教育的大敌。质量和学习效果取决于学习过程。大家一定要遵照学习的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真学。只要学习对路,好的结果自然会有。

   第六个误区是对教师的依赖。大家要仔细揣摩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这句话点出了学习的本质。任何一种学习,归根结底是在学生自身,而不是在老师。

  第七个误区是缺乏系统性。现在市场上学英语的材料是铺天盖地。这是好事,但处理不好也会带来不良的后果。今天用这个教材、明天换另一个教材,学习便失去了系统性。我不是说我们不换教材,不好的教材,不适合的教材就是要换。但不能总是换个不停。好的做法应该是选中一套教材,以它为主,其余材料都作为补充材料。

  我认为一个成功的学习者要具备下面6个要素。一是自信心,二是决心,三是毅力,四是自我管理,五是自我约束,六是求知的童心。我在这里作些简要说明。
   先谈自信心。如何树立自信心有许多方法,我在这里强调的是不能伤了自己的自信心。一定不要过高要求自己,不能看到别人叽里呱啦说英语,就觉得自己不行。要看到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要想到的是积沙成塔,积流成河。而不是一步登天。

  第二是决心。我们往往是多次下决心而从不付诸行动。所以大家在下决心的时候要把决心变成具体的学习计划。如制定周、月和学期计划,通过这些计划把决心变成行动。

  第三是毅力。毅力就是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达是学好外语的大忌。我们今天学到的新东西,都是贮存在我们大脑的临时记忆里。临时记忆的东西有的只能保留几秒钟,最长的难以超过三天。假如你对贮存在临时记忆里的东西不进行再利用(recycling),把它们从临时记忆贮存到长期记忆中,大脑就会把它们自动清除掉(因为大脑要保护它自己,不能把所有的临时信息都存着)。所以,一定要有反复学习的毅力。这里说的反复学,不是说去机械地重复原来学的东西,而是创造性地使用学过的东西。如把原来的听力变成朗读。把原来的朗读变成听力等。

   第四是自我管理。你们中的许多人都是一身数任的人,有工作上的责任,有家庭上的责任,有亲朋好友的人际关系上的责任。等等。这些责任如果处理不好,都将跟你们的学习发生冲突。所以自我管理的能力显得特别重要。

   第五是自我约束的能力。你们中的许多人都是成年人,享有很高的自由度。在学习上你们没有上课时间的约束和老师的约束,这既可以变成有利的条件,也可以变成不利的隐患。关键在你有没有自我约束力。假如你是足球迷,你能抗拒住足球赛的诱惑而去做作业,你就有了自我约束力。

   第六是求知的童心。儿童见到不知道的东西都想知道,不会的都想试一把,而且不厌其烦地问个没完。假如我们学外语也有这颗求知的童心,我们就不怕学不好英语。你见到一样东西。不妨就问自己英文怎么说。不怕出丑,不厌其烦,孜孜不倦,你一定能够学好英语。

   我要强调的是,学好英语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问题,而是一个“全人”的问题。所谓“全人”,英文叫“a whole person”,就是素质全面的人。在此祝你们早日成为学好外语的一个全人。

顾曰国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语言学系优等硕士、博士,师从Geoffrey Leech院士。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语用学、话语分析、修辞学和语言哲学。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兼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当代语言学研究室主任。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已发表论文17篇,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3篇,合编教材16部。目前担任的学术职务有《当代语言学》主编之一,国际《语用学》杂志咨询编审和专号主编,国际《编章学》杂志专号主编之一。先后荣获英国学术院王宽诚基金会院士、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科研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国氏”博士后奖、国家优秀回国留学生等荣誉。

转自:《英语学习》2002年第3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01: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英语专家熊学亮谈英语学习
 
熊学亮 19528月生于上海,1991年获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外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认知语用学概论》、《英汉前指现象对比》等,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文章120余篇。

  学习英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积累、操练和自我纠正。英语学习中的投入和产出基本上成正比,但集中学习和注重方法也至关重要,得法者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所有的学习者都希望自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并非都能如愿。除了性格、习惯及神经系统的差异外,许多人抱怨环境,如无机会与外国人接触、缺少操练对子、教材与师资短缺等等。其实语言练习主要是个人的事,只要抓紧,也能无师自通。由于文革的影响,我上大学开始系统学习英语时,已经25岁了。虽然那时各方面的条件非常有限,但因喜欢口语,就坚持自己练习。具体做法是:(1)每日对自己听到的语言进行无声翻译练习半小时左右,他人的言谈、电台广播等,都是很好的素材。听到中文,则将其译成英语,反之亦然。(2)遇到比较有趣的内容(如电影),则对一静物(如墙壁、家具或树)用英语复述情节,此时不必担心出现说错而引人发笑的窘况。(3)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不断纠正自己,逐渐从流利(fluency)向精确(accuracy)过渡。我认为流利先于精确,是较为可取的学习程序。失败是成功之母,过分考虑精确,怕犯语误,练不出好的口语。

  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是口语的基础。人不可能对任何话题都谈笑自如。通过多读、多背、多听的途径扩大知识面、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是一方面,在口语练习中遇到词穷时将暂时无法用英语表达的汉语词语记下,在汉英词典上查出相关的英语表达并通过记忆强化巩固是另一方面。80年代初我曾在华东师大教过一段时间的出国班英语,有的学员虽然阅读能力极强,但口语却很差。显然,这与缺少强化练习有关。就我自己而言,这些年理论课上得较多,出于对学生的考虑,上课多半用汉语讲。以前经常应邀担任各种外事活动的同声传译,主要目的是保持自己的状态。但现在因为教学科研太忙,已多年没有从事这种练习。我现在英语口语状态尚好,与我当年的自练不无关系。

  定期适量的刺激,能促成质的飞跃,能够将牵强的语言能力演变成自然语感,达到信手拈来的境界。鉴别语言能力是以使用效果为准,即看说写能力如何。一个口语在质和量上都达标的人,其读写听能力也不会差。但在学习中要量力而行。以前当学生时,我曾经做过一天读十几篇《新概念英语》课文、写十几篇英语摘要的事,也去听力室听过比自己实际水平高的录音带。其实,因急功近利而一下子读写太多太难的东西,会导致“噎食”,破坏学习机制,结果适得其反。这些损失,我的感觉是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方能得以慢慢补回。是为诫。


原载:2002年第9期《英语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01: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维友谈英语学习
张维友(1952 ),湖北广水市人,先后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广外)英语教师进修班,后赴美、英留学,获伦敦大学文学硕士学位。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兼任湖北局学位评议组成员、华中师范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院百所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社会兼职包括全国英语研究会理事、中南地区外语教学法研究会副理事长、湖北省翻译者协会副会长等。主要著作有:《英语知识精要》、《英语词汇学》、《英语词汇学教程》、《综合英语教程》(主编)、《英语通论》(合作)、《英语习语大词典》(副主编)等。


近年来常有人拿着各种各样的"英语速成班"的广告来征求我的意见,问是否有必要参加。他们中有在校的大中学生、学生家长、研究生备考人员、即将升职晋级的官员等。我的回答却往往令他们失望。“速成”对应试也许有些作用,但要真正学好语言,“速成”之路是绝对走不通的。

回顾我学英语的过程,可谓艰辛困苦。由于学英语起步较晚,当初又没有这么好的条件,所以我靠的是 “背诵 + 默写”。当时的语言资料不多,主要是靠课本,我将能接触到的各种英文教材囫囵吞枣地全背下来:背单词、背词组、背句型、背人名、背地名、背标点符号、背课文、背练习,什么都背。开始背诵起来很费力,不过,时间一长,就越记越快,越背越容易。有的句子或语言现象,开始并不完全明白,一旦背熟了,自然就通了,印证古人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默写也是我常用的办法。为了加深记忆,我坚持默写。无论课文多么长,我都是首先把它背熟,然后再进行默写,凭着记忆把课文从头至尾默写下来,包括专用名词和标点符号。虽然这是一种 “笨”方法,挺花时间,但效果却很显著。后来无论是做作业还是考试,诸如大小写、标点符号、乃至拼写拼写之类的小错误都很少,得分自然就高。背诵东西多了,慢慢就产生了语感,有时遇到不正确的句子,尽管说不清原因,凭直觉会感到不顺,因而就避开了。学习也因此上了一个新台阶,起初的学习之苦随之转化为乐趣。

“听”和“说”被公认是学外语的难关。要能听会说,就要多听多说,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其实,听说能力强的人,并不是其感官灵敏,主要是他们语言积累丰厚 (当然有知识面的问题)。如果词汇量大,语法知识牢靠,听说能力就容易提高。我开始练听力的时候,也常采用“死”办法,对听的材料逐字逐词地笔录下来。这样做“一举数得”:练习了拼写,温习了语法,提高了准确性,加强了基本功,听力也随之提高了。后来知道,这种做法就是所谓的“精听”。即使是听英美广播,看英语电影录像,不时地做些“精听”,对提高听力也是很有好处的。以广播新闻为例,凡属新闻报道,其篇章结构、文体特征、用词句式都有规律,通过精听默写很容易掌握,一旦熟悉了,听的效果自然会提高。口语也不例外。口头表达有技巧性,但更主要的是要有充足纯熟的语言素材。实践证明,不少同时学英语的人,语言水平不相上下,但后来有的说话仍结结巴巴,有的却出口成章。究其原因(注:这里不考虑智力因素),往往是掌握的诺言素材的多寡和对材料的熟悉程度的高低所致。所以每当学生来请教如何练习口语时,我的问答仍然是“多记、多背、多练”。

回想起来,我学英语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过去的“死记硬背”。“死记硬背"虽然不能说是好方法,但学语言却离不开“死记硬背”,至少初、中级阶段是如此,即使到了高级阶段,死比硬背也并非毫无用处。学语言有一个从“死”到“活”来。所谓“死”,就是原始的语言积累,创建个人的语料库,语料库丰富了,一旦掌握了运用技巧,就能随意提取,运用自如,死的语言材料便“活”起来了。学语言就是这样,无捷径可走。



原载:2002年第8期《英语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01: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英语专家陈琳谈英语学习方法


 
  * 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外语是不可能“习得”的(但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必须尽量创造习得环境),只能“学得”。必须下艰苦的功夫。我一向主张要“背”。不仅儿童,成人更加要背。且看郑板桥在《自叙》中所说:“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只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万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著,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一代大师尚且如此,何况我辈凡人,更何况他背的大概不是外语。

  *
一般学习外语的,都知道有所谓“精读”和“泛读”。殊不知,在听、说和写这其他三“会”上,也都要作精和泛的工作。说的啰唆些:要有精听和泛听、精说和泛说、精写和泛写。精泛两种功夫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
学习语言,在读、听、说、写四会中,固可因工作的需要而有所侧重,但最好还是能全面掌握。英国16世纪思想家培根曾说:“读书使人充实,交谈使人机敏,写记使人精确”(这里交谈包括听和说)。可以看出,学会读、听、说、写一种语言,不仅是掌握语言能力以作为工具的问题,更加关系到一个人素质的培养。

  转自:《英语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01: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陈琳教授谈中学生英语写作


:相对而言,中学生的英文水平还比较有限,他们在练习写作方面应当注意些什么问题?


陈琳教授:我想主要有三点:一是宁用小字不用大字,少用外来语,如源自拉丁语、法语的单词,尽可能用英语的固有词汇,用general一点的词。譬如在通常情况下,最好用leave而不用depart,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飞机12点起飞The flight departs at l2.就很贴切。适当使用一些形容词、副词作修饰语很重要,否则文章容易显得枯燥,但是如果堆砌辞藻,使用一些空洞、不能真正说明问题的修饰语,那只能让人感觉不着边际,还不如用一些自己比较熟悉的、具象的词汇来描写,这样反而更真实、更亲切,更能打动人。二是不要过分拘泥于书面体与口语体的区别,中学生基本上还处于习作阶段,客观上也还难以把握各种文体之间的界限;而且由于中学生的词汇和阅读量都还有限,如果过分强调这一点,往往会使自己缚手缚脚,影响表达的流畅。句子结构上,最好以简单句为主,少用长句和各类从句。如比赛要求的散文体尤其不要追求书面化,要写得抒情、亲切,让读者感觉文章像讲话一样娓娓道来。最后,切记文章一定要简洁。鲁迅先生说过“多一个字都不要”,日常谈话难免会有重复,落到笔头上就要简练,文章写完之后一定要再回头检查一遍,把不必要的赘词精简掉。



   问:中学生平时如何通过练习来提高英文写作水平?



  陈琳教授:有两个有效又可行的方法:一是模仿。阅读一篇难度适合自已水平的短文,熟读之后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意思写出来,不能照抄,也不要背,之后再将其与原文对照,一些词的用法和一些好的表述便自然可以学为己用。另外还有一个在没有老师指导和修改的情况下自己练习写作的方法就是每隔两个礼拜或一个月写一篇小文章,写完后将文章收好,隔一段时间,比如半年之后重新审读自己的旧作,自己改自己的文章,由于在这段时间里自己的英文水平已有所提高,就可以从中找出差距,对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心中更加有数。



  问:写作与其他语言技能——听、说、读的关系



  陈琳教授:曾经有学者做过统计,在人们日常的语言活动中,听的部分占45%,说为30%,读占16%,写只有9%。写作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却是最能体现一个人语言水平的部分。这四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听与读是语言输入input的过程,说与写则是输出output的过程,只有在大量语言输入的基础上才能做到良好的语言输出。而读与写的关系则尤为密切,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积累才能下笔有神。



   问:如何针对比赛命题范围写好文章,您有什么建议?



  陈琳教授:作文最怕言之无味,谈一些宽泛而空洞的话题是最要不得的,中学生自身的阅历有限,因此我更希望同学们能写写自己的“小世界”,写日常所接触到的、熟悉的人和事,写自己真实的生活,写出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样文章才能有真情实感,也才能真正以情动人。

转自:《英语学习》2002年第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01: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Helping Remember New Words

Jack C. Richards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tasks facing a language learner is remembering the new words one encounters in lessons. Before I discuss a simple technique to help remember new words, however, a word of caution.[sup]1[/sup] Every language contains more than 100,000 words, but many of these words are not used very frequently. Native speakers regularly use only a small number of the total words in their language, perhaps only 5000 or so, although they may understand many more than that, depending on their educational level and the amount of reading they do.[sup]2[/sup] So for a student the first question to consider when meeting a new word is, is this word one that I should try to remember? You can answer this question by thinking about the equivalent[sup]3[/sup] of the word in Chinese. Is this a word that I will find useful in the future? If your answer is yes, then the word is a target for remembering. Keep in mind that a target of 30 or so new words a week for active learning is probably a realistic target for most language learners.

  One useful way of remembering new words is to keep a vocabulary book, in which you record and classify new words and phrases. Any kind of notebook will do for this purpose, but a pocket-sized book with thick covers that can be easily carried around is preferable.[sup]4[/sup] You can use your vocabulary book to study words in spare moments, such as when you are traveling on the bus.

  When you start keeping a vocabulary book it is important to organize the new vocabulary clearly. There are three main ways you can record it:

  1. Write down all the important new words from one unit of a book together on the same page.

  2. Organize your vocabulary book alphabetically, like a dictionary.

  3. Keep sections of your vocabulary book for different areas you may be studying,[sup]5 [/sup]for example physics, or for hobbies like photography.

  You must then decide how to enter[sup]6[/sup] each word. If you want to use the word or phrase correctly in the future, you will need to record more than just the meaning or a translation. You should think about these points.

  1. Is the word a noun, verb, adjective etc.?

  2. If it's a phrase, have you entered the complete phrase?

  3. Will an example help you understand and remember its use?

  4. Is there any other useful information you need to record about the word? The important thing to remember is to choose your words carefully, and then to review your entries from time to time to make sure you can remember these words. If you keep a vocabulary notebook in this way you will find that your vocabulary will increase more rapidly and you will be more successful at remembering words you come across in your textbook or elsewhere.



Notes:

1. 提醒在家谨慎处之(指选词)。Caution: 小心,谨慎。

2. 一般人只使用其母语语言全部词汇中很小的一部分,大概是5000个左右。尽管根据他们自己的受教育水平和阅读量,他们可能知道更多的词。

3. equivalent: 等价物,意义相同的词(符号、表达法等)。

4. 厚封面、容易携带的袖珍本是较合适的。Preferable: 更可取的,更好的。

5. 依照你学习的不同领域把词汇本分为相应的几个部分。

6. enter: 此处意思是“登入,记录”。



  Professor Jack C. Richards,国际知名教授,在教学法、教师培训、教材编写领域享有国际声望。曾在美国、香港、新加坡、新西兰、加拿大和中东等地大学任教多年,并在东亚、北美、南美、欧洲和中东等地讲学或担任顾问。他所编著的教材和教师培训教材包括: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Beyond Training, 他还主编了Cambridge Language Education 系列丛书。New Interchange 是他主编的最成功的英语教材之一,自其前身Interchange 出版以来在全球销量已逾千万册。



转自:《英语学习》2002年第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01: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效提高英语阅读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庞继贤


阅读是语言运用中最频繁的一种活动。可以说,一个人在具备了基本的文化素质后,主要是通过阅读来汲取信息,陶冶文化情操的。大量的阅读还能促进其它语言技能的提高,譬如说,你要提高口语水平,就不能满足于简单的会话,你的谈吐要有深度,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就必须有大量阅读的“输入”;只读不写也是远远不够的。要写出地道的英文,得先从阅读入手。



如何进行成功的阅读呢?当然,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从材料的角度来说,难度要适当,主要是控制生词量。国外对母语为英语的读者的研究表明:对一个学生来说,阅读材料的生词平均不宜超过总词数的回%,即使学生阅读高于其三个年级的材料时,生词也保持在2%左右。那么,对将英语作为外语的中国学生来说,阅读材料的生词以不超过总词数的5%为宜。此外,成功的阅读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一般来说,与母语读者比,外语学习者的词汇量及阅读量有限,但却有较强的语言意识。这个因素往往造成短时记忆中的认知负担过重而影响阅读处理速度,在这种情况下,生词过多将进一步影响阅读理解的效率。要提高阅读能力,应提倡广泛阅读难度适中、并能让读者保持一定速度的“浅英语”。

要进行卓有成效的阅读,首先应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也就是说要主动地读,你得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读这篇文章或这本书呢?在阅读中我想得到什么?显然,这两个问题与材料有关。如果是精读材料,那你不仅要理解全文的意义,还要弄清篇章结构,遣词造句,修辞手段等等。如果是报纸、百科全书、专业参考书等,那你就要根据L面的两个问题,通篇细读;而其他更多的则是通过略读(skimming)来有选择地读。略读又分为两类:跳读(Skimming)和查读(Scanning)。跳读是对一篇文章或一个章节,可以通过只读每一段落的第一句或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来把握全文的中心思想;查读则是利用材料的信息结构来迅速查找某一具体事实或特定信息的技能。篇章是有其特写结构的,例如,字典,百科全书一般按字母顺序;电视节目表,体育赛事一般按时间)IM序;议论文有论点、论据、论证;故事、传记则有五个带W词的要点:何事(What)、何因(Why)、何地(Where)、何时(When)、怎样(How)。在很多情况下,利用篇章结构,根据你的阅读目的,查读就可以达到你的阅读目的。

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是读者常感头痛的事,这时一般不应停下来查字典。我们必须懂得:认识一篇文章的所有单词并不等于能理解这篇文章;而透彻理解一篇文章并不一定要认识文章的所有单词。英语单词是可以分析的,所以我们可以用构词法来猜测、确定词义。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根据生词所处的句子或段落从上下文来推断该词的含义。请看以下例子,你能推断出划线词的含义吗?

1)同义:
When the officer surrendered, the others gave up too.

2)对照:
At the beach, some parts are deep, and others are shallow.

3)比喻:
Rhythmic speech or writing is like waves of the sea, moving onward with alternating rise and fall

4)定义:
Linguistics is the study of the way in which language works.

5)重述:
Professor Wilson's approach to research is eclectic. He learns all the currently relevant theories and then tries to combine the best features of each theory.

6)逻辑推理:
I gripped the wheel as hard as I could with both hands and began to turn it.


逻辑连接词也能帮助我们推断词义。请看例证,你能确定划线词的含义吗?
1)重述关系。这类连接词有:similarly, that is, in other words, for example, likewise等。
They seemed to have problem with directionality. In other words, they got lost.

2)对照关系。这类连接词有:butin spite ofon the contrarywhereasparadoxically等。
The questions were civil enough in formbut Ms Taylor thought she could detect a hidden malice

3)因果关系。这类连接词有:sothereforehence等。
Ian had not cleaned his car for over two months so it was filthy.
有时,标点符号也起着解释词义的作用。请看下例:
The disease is not contagious: you can't catch it by touching somebody.
冒号后的分句注释划线词的含义:接触传染性的。

以上主要谈了阅读技能之一,即生词意思的推断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掌握词汇不重要。恰恰相反,词汇量是中国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瓶颈”,尤其是在阅读的初中级阶段。所以,对大学生或同等水平的英语学习者来说,要通过大量阅读或其他手段尽可能地扩大词汇量。

要真正学好英语,一是不要局限于学“课本英语”。只学课本,学不好英语。由于教学上的需要,“课本英语”多是一种“理想化”的语言材料,它与现实生活中以交流为目的的真实语言材料有一定的距离。二是不要学“考试英语”,大量做各类考题也许能帮助你在考试中提高分数,但这绝对不是提高英语水平的明智之举!大量的阅读是学好英语的一个主要途径,而阅读本身也是学习外语的目的之一



2002年第6期《英语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0 12: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好,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5 06: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师经典,绝对受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7 20: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所收获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6 18:06 , Processed in 0.49798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