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gidiok

[【文史类原创】] 第二代新儒家的“文字障”(原创首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31 20: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fenglong学士的意见大概是:既然理行不二,那么看似纯然说理的著作,也未必不是在谈"行"?或者说,"本体论“本身,也未必不是“伦理学"?

我觉得世议之所以不太许可冯,一个是他的“新实在论”路数确实距传统国学较远,好比是当英中口译的,最后居然只说英文、或者是很像英语的中文了,那么没有英语背景的听者就很难再承认他是在翻译。再一个大概跟他的政治参与有关。我记得他不仅是文革"落水",在49前也颇热衷于蒋公的。

牟宗三曾回忆,熊十力和冯友兰论辩良知,冯说良知是假设,熊则反驳说:分明是呈现,怎能是假设!牟听到这里如聆棒喝,从此明白了进学的道路。我觉得,这个学术传奇不仅给熊带来了荣耀,也是冯被人轻视的原因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31 20: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熊十力和冯友兰论辩良知,冯说良知是假设,熊则反驳说:分明是呈现,怎能是假设!

有趣有趣!可惜牟也只知个入口,而熊亦未圆融,皆切己不透的所致也。马说熊、梁一能知而一能行,此却可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31 21: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fenglong学士的意见大概是:既然理行不二,那么看似纯然说理的著作,也未必不是在谈"行"?或者说,"本体论“本身,也未必不是“伦理学"?
理当然也可以说是在谈行,问题是他是否真的按照所谈的理去行了。话不能只说给别人。《论语》提到为己和为人的区别正在于此。相轮可以谈,问题是你自己是否亲自登楼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31 2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切己功夫非即行,切己亦不必在行。精神到处即是切。如听乐,会之深则知之切,此亦透的之真知,然不可谓此为行。盖行之紧要在于能致精神,身体力行则易深会也,非言行便切己便笃实便好也。如常人无非平常事,圣人亦无非平常事,而一者昏昏无所会,一者日有所进,徒行安足言切己涵养?须知道德终只在心耳。此不可不辨明者。知此,则理与行之关系亦可了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31 22: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兄发言,给这个帖子带来了二次的讨论高潮。诸位都是高手,妙论横生,佩服的紧。

在这里热烈欢迎苏兄、xinghuit 两位再发若干帖子来申请学士如何?苏兄是数典的元老和大拿,xinghuit 兄以前发言似乎不多。大家都会欢迎两位来申请的。请两位兄台考虑。

请参考这个帖子
http://www.readfree.net/bbs/read.php?tid=114607&page=e#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31 22: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向往之,多多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 06: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诸兄回复,昨晚下线了没有及时回复,抱歉

xinghuit 兄所言

正因为冯先生没有守传统,所以他很难被归入儒家。他的新论很好,这是另外的问题。
理和行并不总是统一的,因此才会有口蜜腹剑的典故。

“守传统”恐并不足为据,儒学的发展并不是靠恪守前人言说而展开,孟子不同于孔子,程朱说谈亦发挥之处。以点坐实,就不是谈儒学了。

chaque兄所言不无道理。赞同兄的语言差距说,不很赞同政治人格倾向说,孔孟亦曾为之。

xinghuit 兄所言
理当然也可以说是在谈行,问题是他是否真的按照所谈的理去行了。话不能只说给别人。《论语》提到为己和为人的区别正在于此。相轮可以谈,问题是你自己是否亲自登楼过?
登楼与否不在谈,而在行。登楼而不言其高远,孰可证其登楼耶?然高远源自登楼,不登则无以见,抑或个人所见不同,登楼比肩亦有参差。诚不可以己见而轻言臧否也。此,愚之所执也。还望诸兄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 09: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fenglong兄,文革后盛传,冯在当时不仅是参与写作班子这么简单(梁漱溟曾拒见冯,倒像是因为这个班子)。据海外记载,钱钟书出访北美的时候,说冯坑人妻小俱死。虽然冯女宗璞近年极力辩诬,但此事也似非无影来风;冯在文革初的交代,确实使章廷谦(即川岛)等人很不好过,虽然章妻好像没有死,只是疯了,而章的儿子据传自杀,但其实也没有列入北大自杀者的名单中。
苏鲁支兄所谓"诬陷以自保,害人以利己,无耻之人焉有切道之得"一语,以及外间对冯的(可能是不正确的)鄙夷,大概都与此有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 09: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7楼chaque于2007-04-01 09:07发表的 :
fenglong兄,文革后盛传,冯在当时不仅是参与写作班子这么简单(梁漱溟曾拒见冯,倒像是因为这个班子)。据海外记载,钱钟书出访北美的时候,说冯坑人妻小俱死。虽然冯女宗璞近年极力辩诬,但此事也似非无影来风;冯在文革初的交代,确实使章廷谦(即川岛)等人很不好过,虽然章妻好像没有死,只是疯了,而章的儿子据传自杀,但其实也没有列入北大自杀者的名单中。
苏鲁支兄所谓"诬陷以自保,害人以利己,无耻之人焉有切道之得"一语,以及外间对冯的(可能是不正确的)鄙夷,大概都与此有涉。

谢chaque兄的回复。突然想起类似的话题坛子里有过,找出来供参考。

http://www.readfree.net/bbs/read.php?tid=212563#10284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 10: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由第二代新儒家的“文字障”说开去(原创首发)

本人接触到新儒学之“边缘”的,还是90年代初期拜读80年代中期的“中国文化书院讲演录”论文集;那时对传统文化有一种了解的欲望,不过也并未持续多久。李泽厚曾说:“现代新儒家中,真正具有代表性,并恰好构成相连接的层面或阶段的,是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牟宗三四人”。今日见“文字障”一说,颇觉得可堪玩味。
  其一,新儒学的“文字障”有一种“俄狄浦斯”情结,他们骨子里头的是传统文化,潜意识是对白话文改革的抵触;语言是文化和传统,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五四的强行断裂席卷一切,他们只能被迫断奶;
  其二,新儒学必然面对“路障”:新儒学骨子里还是“中体西用”的思路:面对五四“西化”浪潮,他们在主体意识遭受打击之下反思传统,加上西方“非理性思潮”的适时进入,给他们以战斗的支撑;但是,新儒学要发展,必须面对的是:西化是以“现代化”的名义席卷而来,如今还有一体化的助力;而我们的传统却被两次文化革命彻底消解;更何况新儒学“新”在何处?有何突破和创新呢?因此,新儒学的“路障”是一开始便是注定的。不过是“堂吉诃德战风车”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 11: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冯先生的德性是另一个问题,存而不论。问题是他从不以继承孔孟精神者自居,也不认为自己是新儒家。所以我们在讨论新儒家的“障”时,不必把冯先生也算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 15: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gidiok于2006-12-05 22:30发表的 第二代新儒家的“文字障”(原创首发) :
唐君毅(1009-1978)是最短命的人,
.......

笔误,呵呵


俺看到关键词“最短命”

就开始数手指头,

900多岁,还是说短命?天呐。。。。

主贴估计改不了吧。houho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4 01:25 , Processed in 0.22960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