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9778|回复: 51

[【文史类原创】] 第二代新儒家的“文字障”(原创首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5 22: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随手从书架上抽出马森的《追寻时光的根》,翻到描写牟宗三的那篇,引起我的兴致:原来牟宗三是一九九五年四月去世的,当时我在几乎与外界隔离,没空关心学界消息,完全不知道这事,几年来心里隐约知道牟氏走了,也没特别查资料,一直不能确定牟是什么时候去世的。据我的印象,当代港台新儒学已渐渐沉寂,这当然与时代演变有关,然而我觉得除了思想的�原因,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短处,那就是:许多当代新儒家的文字让人难以亲近。

所谓“第二代新儒家”,牟宗三(1909-1995)是最后走的人,唐君毅(1909-1978)是最短命的人,唐去世时我还不懂事,徐复观(1903-1982)逝世时也还没开始读他的著作,方东美(1899-1977)呢?知道方氏还得到大学以后了。前些日子整理书时发现几本书搬家时掉了,其中就有牟氏的著作,后来把书补了回来,也还没看。翻翻与牟同辈,所谓港台第二代新儒家的著作,总觉得实在难以卒读,文字欠通者比比皆是,难怪会把圈子愈搞愈小,后继乏人。牟宗三的第子似乎最多,因为他活得久,教书时间长,然而我还是认为就算有心人也难以克服这样的“文字障”。

举个例子。近来为了找知识论的书,才发现书市里很少有中文论知识论的书,我指的是谈论知识如何可能、如何有效等知识问题的书,即建构知识论体系的书,而不是知识论史,也不是知识论的教科书。就在这种氛围里,使牟宗三近半世纪前的《认识心之批判》到现在还是唯一知识论的“创作”,而这种情形陈荣灼一九九○年前后就讨论过了,他的看法是自一九五○年代以来称得上知识论的著作只有牟的《认识心之批判》,如今又过了十年,情况依旧。可是牟的《认识心之批判》只怕很难吸引年青学者埋首一读,问题就在文字纠缠,难以梳理,如一开头说:“每一自我中心之特体事,是生理感之所引起。感之关系,对特体事言,为一形下的呈现原则。形下的,言其非形上的实现原则。生理器官是一件事。生理自我即是一聚生理事。此一聚生理事,名曰主体事。假名自我,实无𥝹谓我也,此一聚生理事与外物(虚说)接触,即呈现或引起一件特体事。‥‥‥”《认识心之批判》上册,页5)你能知道他讲的是什么吗?只怕要花五倍、十倍的文字才能说明清楚吧。行文不文不白,常常佶屈聱牙,这是新儒家特殊的文体,也因此让人望之却步,就我阅读所及牟、唐均有此病,每部著作文字不清不爽只是程度的差别。或许哲学著作的内容本来就让人费解,可是如果文字能稍稍清通些,是不是除了容易入门,还可以减少误读呢?把学术文字美化不是不可能的,像余光中、夏志清写的中文论文就非常美。当然,唐、牟二人的学问规模还是大的,然而我认为正因为写作的文体,就与人有了距离,少了许多信徒,比如原来的学问是九十分,可是又让文字给扣了二十分,结果只得七十分,勉强及格,实在不值得。只有秉性适合哲学思考,而又能埋首于晦涩的文字中的人,才有办法承继新儒学的学脉。看来马森不是这种人。

马森大学时代曾亲炙牟宗三,还修了多至三门课,但是后来告别哲学,走向文学一途,跟牟接触尽止于此。而牟真有些弟子以发扬师说为己任,像台湾东海大学的蔡仁厚就恪守师说,所著之书完全是牟著的“注解”,几乎没有个人的发明,他的文字也一样“深奥”;不过受牟氏康德学影响而留学德国的李明辉,已慢慢地走出自己的研究方向,不再以阐释师说为唯一的任务,近年来自有许多创获,似乎已走出乃师的规范,又于译介康德不遗余力,不让其它译本专美于前,而且他的文字也写得比乃师清通些了。

不小心翻到马森谈牟宗三的文章,拉杂想到这些,并非否定牟、唐等人哲学思考的贡献,只不过感叹自己悟性不足,面对有如天书的巨著,难以理解大师著作的微言大义,只好弃甲投降。

提到牟宗三,总会让我想起龚鹏程讲的故事:话说龚有次与学校文学院某教授同车南下,路上不免谈些学问上的事,龚提到牟宗三,那教授问牟是可许人也?龚讶异地答道:乃哲学大师也。那教授轻轻哦了一声:难怪名字这么像搞哲学的。鸣呼,哀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5 23: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gidok的文笔可不赖啊 ,呵呵。牟的学问大,大家都知道。才性与玄理,也是我很看重的一本书。不过他的文字,真是有障。李敖嘴比较臭,说他是蛋头教授,我明白是个贬义词,不过在台湾到底蛋头为啥贬义啊。

不过李敖以是否是国民党来给学者划线,当属大师的一误。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5 2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蛋头”学者是从美国来的洋名儿,“egghead”,指的是那些整天只顾埋头读书的书呆子型知识分子,可能因为现在的风潮是读书要治国平天下,所以那些“蛋头”学者不及格。

李敖,不是常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5 23: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太会写字,阅读能力也不行。

我比较会喝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6 08: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牟氏既然亲炙于熊十力,又翻译过康德,自然不免沾上他们的习气。
只是哲学语言与学术文字应该还是有区别的,不过历来能“文”“理”兼美的著作屈指可数。而且似乎也不必把“文字障”放的太大,对于哲学来说,语言的佶屈聱牙还不是误读的原因,对论语的“误读”的情况就比尚书好不了多少; 理解的难度一般不取决于语言的通俗与否上,而只决定于思想的深度。维特根斯坦还特意用日常语言,也没几个人就觉得容易了。
让俺感兴趣的倒是这句:使牟宗三近半世纪前的《认识心之批判》到现在还是唯一知识论的“创作”。金岳霖的《知识论》就这么不入几位的法眼 若论通易、龙荪先生这部著作倒是可以算作一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6 08: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停云识见高妙。
不过总要文通字顺为上,论语虽然误读,但是其文意本身并不玄妙。牟的用字用词,总是怪兮兮的。思想的深度是一个决定因素,但是用平常文字表达出来,岂不更好?正如陈寅恪,用平常史料,说明不平常的问题,虽然陈先生也有文字障(似乎是胡适还是钱穆也说过陈的文字实在一般),他的书读起来也是大费周章。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6 09: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天人兄的帖子不由得击掌。
俺以前就是一边读寅恪老的论文时,一边挥汗如雨
晋书那几段俺也读过多次,世说新语那几条俺也能记得出,可是俺做梦都梦不到啥个陶渊明与溪及狗之关系。大师就是站在像俺这种笨鸟们看不看到的地方,让俺仰止仰止。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6 12: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到现在还分不清新儒家怎分代的,影响深刻的是何炳棣批新儒学派代表杜维民,说其从古文一字多义取一意,不顾语境,兜了个大圈,利用西方理论,重新阐释.

这句“每一自我中心之特体事,是生理感之所引起。感之关系,对特体事言,为一形下的呈现原则。形下的,言其非形上的实现原则。生理器官是一件事。生理自我即是一聚生理事。此一聚生理事,名曰主体事。假名自我,实无𥝹谓我也,此一聚生理事与外物(虚说)接触,即呈现或引起一件特体事。‥‥‥”,个人倒认为挺好理解的,但又属于不可言表,得言忘筌的那类,也可说是借口;也许多看些以赛亚.柏林,福柯评价17-19世纪欧洲观念史及哲学问题的书;多多看古诗词(关注钱钟书的观点,叶嘉莹的体会),有过看书而得精神宁静体感实惠的多少有助理解.一点陋见,供各位调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7 08: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现代新儒学的兴趣是从第三代的杜维明开始的,如果首先遇到二代大师,恐怕要望而生畏了。

最早是读了杜维明的《人性与自我修养》,从这本书里面知道了熊十力,然后是梁漱溟和马一浮,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还是熊十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7 16: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闲来无事,试译一下,请方家指正。
每一自我中心之特体事,是生理感之所引起。感之关系,对特体事言,为一形下的呈现原则。形下的,言其非形上的实现原则。生理器官是一件事。生理自我即是一聚生理事。此一聚生理事,名曰主体事。假名自我,实无𥝹谓我也,此一聚生理事与外物(虚说)接触,即呈现或引起一件特体事。

每一种自我的独特感受,是人的生理感官感受的结果。这里的“感受”是针对“独特感受”来说的,是暂时的、具体的反应。“暂时的、具体的”意思是说这种独特感受不能被定义为普遍规律。人的生理器官的功能是分散的,“生理自我”是指人通过各种分散的生理感官功能而形成的主体综合感受,这种主体综合感受,往往被称作“主体感受”,又称“自我”——其实并不是从自我本身诞生的,这种主体综合感受一旦与外界产生精神或物质方面的联系,就会相应地做出暂时的、具体的反应或形成一种独特感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7 22: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维明先生前几个月到南大来讲学,我参加了他的座谈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7 23: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oliver197411君,杜维明的儒学第三期发展到哪儿了呢?
讲座上他还提不提呢?还是他早有新的提目了?
太久没注意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9 01: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對於「新儒家」的問題,我很喜歡余英時先生的〈錢穆與新儒家〉一文。如何區分「新儒家」,在學界有不同看法,余先生在文中也有列舉討論。除了gidiok兄所舉的文字問題,讓一般人因難以親近理解而卻步外,大部分「自認」為新儒家的人,頗有些令人難以忍受的習氣,余先生在文中談到他們的心理結構問題,我也很贊同,除了少數接觸給人的感受外,其實在他們書中的文字也流露出某種心態,大致而言,有點類似明代陸王末流給人的感受。當然,並非說所有人給人的感受皆類似。只是,在海外,影響不能說小,但感覺他們自成一圈,外人頗難以進入,或與其對話。故曾聞師友戲稱其為「摩門教」。一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9 01: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楼yngwie2006-12-09 01:43发表的“”:
對於「新儒家」的問題,我很喜歡余英時先生的〈錢穆與新儒家〉一文。如何區分「新儒家」,在學界有不同看法,余先生在文中也有列舉討論。除了gidiok兄所舉的文字問題,讓一般人因難以親近理解而卻步外,大部分「自認」為新儒家的人,頗有些令人難以忍受的習氣,余先生在文中談到他們的心理結構問題,我也很贊同,除了少數接觸給人的感受外,其實在他們書中的文字也流露出某種心態,大致而言,有點類似明代陸王末流給人的感受。當然,並非說所有人給人的感受皆類似。只是,在海外,影響不能說小,但感覺他們自成一圈,外人頗難以進入,或與其對話。故曾聞師友戲稱其為「摩門教」。一笑!

欢迎新ID!

说得很精彩,哥为你鼓掌并报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9 02: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版主囉!再來多說幾句。天人合一兄云「李敖以是否是国民党来给学者划线」,不太清楚這句話的意思?我只看過李敖的回憶錄,不過,讀過後記得的不多。沒看過李敖的其他書,原因很簡單,因為我也是屬於他所批評的,嗯,我不是學者,只是個「蛋頭」學生,對政治沒興趣,甚至厭惡。所以對他批評時政及部分學者的書及文章,都沒有興趣拜讀。只是,我還是很佩服他的勇氣及傲骨,在台灣,他是少數有見識,又敢講真話的人。而gidiok兄云「现在的风潮是读书要治国平天下」,理解稍有不同,這應該是傳統儒家所抱持的信念吧,反倒近代以來,受西方影響,認為學者對社會的貢獻在其專業的知識,而不贊成其涉足政治,我認同韋伯在〈學術作為一種志業〉闡述的理念。有時常聽人說,學者要走出象牙塔,聽了感覺有點苦澀,我覺得,要先有象牙塔,才有走不走出的問題。對中國學者而言,好像沒這等純淨的地方了!我想,這也是學者在討論近代北大的發展,那麼推崇蔡元培先生的原因了。

拉雜寫出,只是些言不及義的感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9 03: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惭愧,大陆没有象牙塔,大学就是混饭吃的地方,和卖菜、站岗、开店等一样的

所以也就无所谓进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0 06: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天人合一2006-12-06 08:47发表的“”:
正如陈寅恪,用平常史料,说明不平常的问题,虽然陈先生也有文字障(似乎是胡适还是钱穆也说过陈的文字实在一般),他的书读起来也是大费周章。呵呵。

我想天人合一兄提的應是錢先生在給余英時先生的論學書簡中,對陳先生論學文字的批評:

又如陳寅恪,則文不如王,冗沓而多枝節,每一篇若能刪去其十之三四始為可誦,且多臨深為高,故作搖曳,此大非論學文字所宜。

不過,這好像沒有文字一般的意思,因為錢先生文中評的近代學人,還有章太炎,梁任公,王靜安,胡適,陳垣等人,等閒他也沒提到。不過,也許您指的是胡適對陳先生的批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0 08: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6楼yngwie2006-12-10 06:55发表的“”:


我想天人合一兄提的應是錢先生在給余英時先生的論學書簡中,對陳先生論學文字的批評: 又如陳寅恪,則文不如王,冗沓而多枝節,每一篇若能刪去其十之三四始為可誦,且多臨深為高,故作搖曳,此大非論學文字所宜。 不過,這好像沒有文字一般的意思,因為錢先生文中評的近代學人,還有章太炎,梁任公,王靜安,胡適,陳垣等人,等閒他也沒提到。不過,也許您指的是胡適對陳先生的批評.......

谢yn兄指教,yn兄识见不凡,何时出手一二大作?欢迎来申请学士,我等尸位素餐,实在不好意思。在这里也正式建议gidok兄,欢迎兄来申请学士,第一个赞成。

我真的是忘记了到底是陈还是胡的批评了,反正给我脑海中留下的就是这个印象。但是陈的文章难读,也应该是“真理”吧,呵呵。
具体到yn引用的钱先生的评价,所谓“文不如王,冗沓而多枝節”应该说的也就是文字水平一般的意思吧?换句话说,钱的意思应该是:思路很好,表达很差。这个说的应该就是文字一般的意思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0 08: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yngwie2006-12-09 02:56发表的“”:
謝謝版主囉!再來多說幾句。天人合一兄云「李敖以是否是国民党来给学者划线」,不太清楚這句話的意思?我只看過李敖的回憶錄,不過,讀過後記得的不多。沒看過李敖的其他書,原因很簡單,因為我也是屬於他所批評的,嗯,我不是學者,只是個「蛋頭」學生,對政治沒興趣,甚至厭惡。


呵呵,yn兄没有读过李的书啊,俺可是都读过了,也差不多都买了。我上帖说言,李敖在评判一个学者的时候,先不判断他的学术水准,而是先来站队,是不是国民党的。凡要评判学者,就拿他对国民党的态度来看立场,大骂一通,然后说“这种与国民党合作的家伙”哪里有甚么学问水平(大意),故我说他以是否是国民党还给学者划线判断其学术水平。这个办法是否有效,我想大家都知道。李敖是把他对国民党的一腔怒火随时在喷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0 11: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7楼天人合一2006-12-10 08:13发表的“”:


谢yn兄指教,yn兄识见不凡,何时出手一二大作?欢迎来申请学士,我等尸位素餐,实在不好意思。在这里也正式建议gidok兄,欢迎兄来申请学士,第一个赞成。

我真的是忘记了到底是陈还是胡的批评了,反正给我脑海中留下的就是这个印象。但是陈的文章难读,也应该是“真理”吧,呵呵。
.......
天人兄应该是在胡适的日记中看到对陈的批评吧。胡适表面上对陈是一直客客气气,实际上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日记中就批过陈的文章实在写的不高。记得在一篇文章中看过胡适大概是在美国寓居时对人说过一句“陈寅恪就是记性好”。不知道是不是当年胡适洋洋得意地宣称自己千百年未有之发现,却被陈氏轻轻一句朱子语类就有陶弘景的《真诰抄自《四十二章经》而耿耿于怀之故。不过他当年在文章中还是蛮高兴的,呵呵。
从胡适对陈的态度倒是可以印证鲁迅的那段酷评:内无武器,请勿疑虑。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4 20:12 , Processed in 0.31033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