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石之轩

[【小说】] [全文完]历史小说《黄花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7-5 15: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众弟子喜道:“但愿如老师所言!”
过得七、八天时间,宫崎与平山周忽与另两个日本人——柏原文太郎、中西重太郎一同来见康有为。康氏师徒喜不自禁,康有为便问:“贵国首相终于肯见敝人了吗?劳烦几位辛苦了,康某感激不尽!”
这几个日本人却向康有为鞠躬,很不好意思地说:“敝国首相公务繁忙,不能接见康先生了。对于贵国的帝、后之争,首相也表示不便干预,说这将损害日本的诸多利益。康先生,对此我们很感遗憾。”
康有为师徒一下子糟了,痴痴呆呆说不出话来,心中的失望、伤感、怨怼一下子全涌上来。梁启超、麦孟华的眼中便滴出泪来,康有为则目瞪口呆、一言不发。宫崎与平山周忙出声安慰。
康有为抑制不住悲伤,忽放声痛哭起来,浊泪滚滚而下,哭道:“呜呼哀哉,悲也痛也,无人拯救吾皇!想中日一衣带水,名为两国,实乃兄弟之邦,同文同种,而不怜惜救助吾皇。秋风如刃割愁肠,身在异邦,心系朝堂,何时圣上方能复出,以使吾国既富且强!”
梁启超、麦孟华、徐勤、欧榘甲等弟子也纷纷饮泣。康有为哭罢,面朝西方北京的方向,“扑通”一声跪下,叩头不止,呜咽说道:“圣上,微臣愚鲁,日人既不肯施以援手,臣师徒只好以死来报答圣恩了。”
众弟子见老师这样,也都一齐跪下,朝着北京的方向磕头,一时哭声大作。
宫崎平山周等急忙将康有为师徒扶了起来。柏原文说:“康先生,也不是全无办法可想,首相说,如英美德加等协商一致,共同对贵国施压,那么日本一定不甘人后。”
康有为抹泪浩叹道:“贵国千百年来,得益于我中华不谓乎少,尚且对敝国圣上的安危不屑一顾,首相不得一见,英德等国与我相距万里,种不同、文相异,岂能关心我国士人庶民的切齿之痛!”
平山周说:“康先生,当今各国邦交的原则,不外乎利与害两个字,列强各国都想在贵国攫取利益,所以不愿为此事单独和贵国政府闹翻,但如果各列强一齐行动,那就不同了。先生可明白我的意思?”
康有为学究天人,话说到这个份上,那还能不明白,便说:“要列强一齐行动,其难可想而知,但为了救圣上,强中华,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也决不能放弃!”
中西重喜道:“康先生不愧为大国圣教的传人。当年孔圣周游列国,以克己复礼为己任,千百年来受东方诸国的敬仰,如今康先生为救国救主,遍访列强,正是当年孔圣的遗风。”
众弟子知道日相既不召见,清廷的刺客一旁虎视眈眈,王照又在报纸上频频攻击,康有为的确不宜再留日本了,便出言支持老师游说列强。宫崎当下说:“首相已吩咐,日本政府赞助康先生九万日元作为旅费,过几日钱便送来了。”
于是康有为离日之事提上了议事日程,中西重太郎精通英法等语言,自愿陪康有为周游各国做翻译。师徒们私下商量时,梁启超建议说:“孙文在海外到处发展华侨入他的兴中会,我们勤王保皇,如也有华侨的支持,那各种经费也就有了着落,不然,以后老师的旅费也难以措致,日本人能永远提供老师的旅费吗?”
康有为点头说:“日人劝我游说列强,不过是婉言驱我的说法,但英德等国的华侨不多,要联络华人,须得去美国与加拿大。”
师徒们商议了几天,感觉应首访加拿大,一是加拿大比起其它列强,似乎善意更多一些,另外这儿的华侨也比较集中。康有为一切都准备好了,就要择日起行,此时唐才常忽然来到了日本,径直找到了康梁他们的寓所,提出要起兵勤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5 15: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章  红叶送别望乡关

梁启超在湖南时务学堂讲学时,与唐才常既是同事,又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如今见了大喜,忙迎他到客堂奉茶。二人叙了阵别情,谈及谭嗣同等的遇害,不由唏嘘一番,然后唐才常提出要拜见康有为,梁启超即引了他,进康有为的房间,为二人相互介绍。
康有为方错愕时,唐才常已经跪下叩头,行弟子之礼。康有为大惑不解,惊问:“志士与我初见,如何行此大礼?”
唐才常说:“我虽与先生初见,但慕先生学问,佩先生变法的勇气,因此心中早认了先生为师!”
康有为叹息一声,欲起来扶他,唐才常已行完了礼起身,梁启超忙招呼他一旁坐下。康有为仔细打量了唐才常好一会,说:“我看你与谭嗣同极其神似,不但与他的壮健灵动相仿,且神情动作也有好几份逼肖,因此你进屋时,我大感错愕。”
唐才常却眼睛湿润了,说:“弟子与谭嗣同为总角之交,相约誓同生死,如今嗣同就义,我未忍就死,便是为了偿其心愿,勤王而救中华。”
提起勤王救国,这三人之间自然有一番热烈的讨论,其实来日本时,唐才常就大约有了一个初步的勤王设想,就是联合各江湖帮会,择机于长江中游一带大举起事,然后北向讨贼,以救皇上。康梁听了唐才常的设想,极表赞成。当下三人约定:由唐才常回国实施勤王的全套计划,康有为在美洲一带华人中筹款支持,梁启超则留在日本,居中策应。唐才常心中高兴,但虑帮会人物不懂军事,便抽时间到东京的留日学生中走动,寻找学习军事的人才以助。当时中国留日的学生不多,也就七八十人。唐才常一番宣传鼓动之后,在东京士官学校学骑兵的湖北人吴禄贞欣然应命,愿放弃学业回国相助,唐才常见吴禄贞勇武沉毅,英气逼人,确是大将之才,心下极喜。
此时毕永年也到了日本,得知唐才常有起兵勤王之意,便往见他,约他拜见孙文赞襄革命。

原来毕永年与唐才常自河南分手之后,即东渡日本加入了兴中会,又奉孙文之命回国到岭南一带联络会党,与当地的哥老会、三合会的十多位龙头大哥,如李云彪、辜天佑、师襄等取得了联系,说起反满革命,各龙头均表赞成,毕永年便提议将三合会,哥老会与兴中会合并,称“兴汉会”,以孙文为总会长,领导各山堂帮会共赴革命,大家均表同意。于是众人商量,铸了一枚“兴汉会总会长”的印章,由毕永年带了,领众龙头从香港乘船赴日本拜见孙文。孙文对众龙头进行了一番反满革命的启蒙教育,嘱其回国后广泛发展会众,以待革命之需。众龙头频频点头,谨领台命,然后就络绎回国了。毕永年却还未走,到了东京欲联络留日学生参加革命,这时方知唐才常欲起兵勤王的事,故忙劝他往横滨见孙文,欲其放弃保皇,投奔孙文旗下,改保皇为反满革命。唐才常当即一口答应,就随了毕永年往拜孙文。
唐才常对孙文极为恭敬,将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请孙文指点,并予以支持。他的计划是以勤王为号召,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联络二十万会党,同时起兵暴动,以勤王为名,行革命之实。
计划如此宏大,令孙文振奋不已,当即表态予以大力支持,并将兴中会在湖北的机关所在及负责人姓名告诉唐才常,允诺那儿的分会将大力支持唐的具体联络工作,并说到时将发动两广一带的帮会往两湖助战,唐才常大喜,称谢不已。孙文却告诫他说:“会党之人纪律散漫,对政治并无主张,须得严加约束,防其为利而来,无利而走。”
唐才常点头受教,却提议说:“先生雄才大略,有志救国,若能与康先生携手合作,两党联合,岂不如虎添翼,可使中国天翻地覆,那时才常听命于两位,统兵东征西讨,驱除满虏不难也。”
孙文笑道:“我早有此意,无奈康先生固执于要报皇恩,不愿与我这反贼合作。”
唐才常说:“康先生固执,卓如却甚有革命的念头,待我鼓动卓如,然后由他说服康先生,两派联合之事就有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5 15: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文点头,说:“若能如此自然最好。”
唐才常便日夕鼓动梁启超与孙文联合,共谋革命,梁启超意动。但康有为这时已择好了日子,乘船将往加拿大。共谋革命的事,无法与他斡旋商量了。唐才常叹息不已。

正是九月时候,天高云淡,碧天一洗。中西重太郎陪康有为一起出发离日。两人乘坐的客轮越太平洋,驶向加拿大第一大城市温哥华。大洋上风急浪高,康有为的心中也是思绪翻腾,作为中国维新派最著名的人物、第一流的学者、国学大师,他不知道温哥华的华侨们会如何欢迎自己。
船抵港口,上得岸来。诺大的码头上,有一个华人举着牌子,欢迎康有为。那人三十多岁,精明而灵活,看见康有为的黄面孔,又是一身中式打扮,就跑过来恭敬问道:“先生可是康圣人?”
康有为一怔,在国内时大家有时也叫他圣人,但大多带些调侃意思,可这人态度恭敬、一本正经,倒让康有为颇有些尴尬。中西重太郎忙说:“是啊是啊,你是来接圣人的吗?”
那人说:“好极了,我叫冯秀石,正是来接圣人的。你们稍等。”说着就跑开了。
康有为心中一阵凄凉,有三万多华侨的温哥华,派了一个人来接中国维新派的领袖。中西重在一旁替康有为惋惜,说:“贵国之人似乎不怎么关心政治,先生也不用为此难受。”
康有为叹了口气,正要说话,忽然锣鼓喧天响了起来,那个叫冯秀石的人领了约莫一千多人,以一支锣鼓队作为前导,排队拥了过来。众人手中举着各色小旗,旗上写着欢迎康有为的字样。待锣鼓之声停歇,冯秀石便领头喊道:“欢迎康圣人莅临温哥华!”一千多人一齐举旗随他呐喊,声如雷震。
中西重惊得打了个趔趄,康有为也是又惊又喜,流下泪来。冯秀石便领了三个人上前对康有为拱手,介绍说那三人都是当地华侨的领袖,分别叫李富基、徐为经、冯俊卿。
康有为喜泪纵横,说:“谢谢你们,谢谢大家这么看得起康有为。”
李富基激动地说:“多少年了,国内很少有人来看望我们,我们的生死荣辱也无人关心,无人过问,你也是国内有名的大人物,能来看我们,大家都很兴奋。”
冯秀石就说:“好了好了,有话到会馆讲。”于是一招手,欢迎的人群向两旁让开,空出一条长许宽的通道,一辆系着彩绸的马车从通道上直驶过来。冯秀石便大声说:“请康先生一行登车。”
康有为与中西重上车坐定,冯秀石也坐上车的右前侧。马车便缓缓向市区驶去,欢迎的人群在后跟着。
马车进市区后行了一会,忽然拐进了一个大院子。院内到处是落光了叶子的大树,加拿大较日本气候偏冷,所以树木早早就落叶了。树木之后,一所大屋宇金碧辉煌,上面写着几个大大的汉字:“中华会馆”。而屋前空地上,大树下,一堆一堆的华人正在焦急地等待。一见马车进来,众人都起身围拢过来。
冯秀石跳下马车,大声喝道:“康圣人驾到,都让开路!”人群立刻欢呼起来,喜悦兴奋之情难以自抑,齐声喊道:“欢迎圣人,感谢康先生来看望我们。”
康有为也忙下车,双手高拱着向众人答礼,大声说:“有为足感盛情,兄弟姐妹们,我华人不管生根在那儿,都是炎黄的子孙,孔圣的门徒,皇帝的子民。”
冯秀石前导着领康有为向内而走,迈步进入中华会馆。康有为进门吓了一跳,那屋子好大呀,足可容纳三、四千人,而那里的确就容纳了三、四千人。冯秀石领着康有为一进门,那三、四千人就一齐站起,目光灼灼前看。冯秀石将康有为领到前边正中的演讲席上,高声说道:“各位,这位便是在国内变法维新的康有为康先生。康先生如今不远万里,横渡大洋看望大家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5 15: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众人欢呼一声,立刻热烈的鼓起掌来,康有为抱拳答礼。待掌声稍稀,冯秀石说:“现在请康圣人演讲国内的情况,大家仔细听着。”掌声于是又响了起来,持续了约十多分钟,然后康有为开始演讲。
康有为声如洪钟,分析中国积弱积贫的原因所在,讲变法的必要以及百日维新的大概经过,着重夸赞支持变法的光绪皇帝,说光绪大仁大勇,欲以变法图中国的富强,接着讲戊戌政变,痛斥慈禧荣禄等人顽固守旧,杀害维新变法的志士,囚禁皇上于瀛台。讲到这儿,康有为挥手嗔目大呼,说:“中国三十年来的积弊,国势衰弱,人民穷困,割地赔款,受尽屈辱,全因妖后慈禧的不肯变法!”
台下众人纷纷切齿,大骂慈禧。康有为就说:“如今国欲富强,使海外同胞兄弟姊妹有所依仗,就必须变法,而要变法,就必须救出皇上。兄弟姊妹们,你们愿意保救皇上,使我中华既富又强吗?”
台下众人纷纷大叫:“保皇上,救中华!”“杀了慈禧,救出皇上。”“支持康先生变法维新!”康有为激动兴奋已到极致,圆睁双眼,声如雷震,说道:“我如今遍游天下,便是要寻求各方支持,救助皇上于水深火热之中,虽肝胆涂地,万死不辞!”
台下众人一齐大呼,说:“愿为救助皇上竭尽全力,愿我中华早日富强!”康有为的演讲持续了四个多钟头,演讲完毕,许多华侨还不愿离去,围着康有为探问国内的情况及救助皇上的具体办法,康有为精神健旺,一一回答大家的问题,最后在冯秀石、李富基等人的一再催促下,方出门登车赴宴。
此后十多天,温哥华附近各有华人的城埠,俱派人邀请康有为前往演讲,康有为一场接一场的演讲下来,精力弥增,毫无疲倦之感。待到将落基山以西华人聚居区全部跑遍,康有为便辞了冯秀石等人,与中西重乘火车向东,越落基山脉,直赴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加拿大总督热情的接见了康有为,但对于救助中国皇帝,则表示无能为力。康有为无奈,在中西重的建议下,又乘船横渡大西洋,前往英国。
英国的柏丽斯子爵是康有为在香港避难时就认识的,此时恰好回了伦敦,他听了康有为的来意,慨然应允为救助中国皇帝出力,说他要帮康有为活动议员,争取通过一项救助光绪的议案,康有为感激涕零,便满怀信心地随柏丽斯出入权贵之门,日夜游说。他要以臣子对君王的忠诚来感动英国的权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6 18: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康有为一走,留在日本的梁启超移住到了东京,在唐才常的怂恿鼓动下,他与孙文频频往来起来。此时逃亡南非的杨衢云忽然到了东京,径直来见孙文。原来他到日本已经好些日子了,就住在横滨,但广州起义失败后,孙文一派的人都指责杨衢云贻误战机,致使起义功败垂成,杨衢云一派的谢瓒泰等却指责孙文急躁冒进,两派互相埋怨,因而各干各的,不相往来。其间杨衢云、谢瓒泰和康梁一派的人也谋求过联合,没有什么结果。杨衢云痛定思痛,感觉革命派不能再这么分裂下去了,又听说毕永年已联络了一批帮会,推孙文作兴汉会的会长,于是杨衢云鼓足勇气,主动来见孙文。
杨衢云敲开门,进了孙文的寓所,两手拱起行了个礼,却不说话。孙文冷冷的看着他,也不说话,气氛尴尬异常。冷场了好一会,孙文怒道:“你来干什么,广州的事因你而一败涂地,你还要怎么样?”
杨衢云叹了口气,摇摇头,不说话。孙文大怒上前,指着杨衢云说:“你要当总统,我就把总统让给了你,你说香港的人最后来广州,我就同意最后来,可到了最后你也不来,你不来倒也罢了,我发电取消起义,你却派了几百人带枪过来了,把事情全部弄糟,事败人亡,你得到消息却独个儿就跑了,你这是耍的什么把戏,你给我说?今日你不说清楚,我决不会放过你!”
杨衢云低着头不说话。孙文厉声呵问,一个劲催促,要他快说。
杨衢云俯首良久,方抬头说道:“以前的一切,全是我一人之错,你若愿意原谅,我们便重心再起,我还是要为革命效力的。”
孙文气呼呼的走来走去,走了一阵,高声叹气,然后一屁股坐了下来,又抬手示意杨衢云也坐下。
杨衢云却不坐,一边行步一边说:“兴中会的会长你来做吧,我写了辞呈便是,革命力量衰微,不能再分裂了。”
孙文说:“我正联合康梁一派的人,联合成功,则革命力量大增,不愁没有人手。”
杨衢云摇头说:“康梁师徒自大傲慢,难以共事,我们需另行设法。”
孙文说:“郑士良在惠州联络会党已有小成,我已筹得款子订购了武器,如今只待起事的时机。”
杨衢云说:“好,那我下来移居香港,惠州事起时可居中联络。”
孙文点头,两人于是和好如初。之后不久,杨衢云辞了兴中会会长之职,拥戴孙文为会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6 18: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文在日本一方面与犬养毅、宫崎等人来往,谋求日本朝野支持中国的革命,一方面与梁启超,欧榘甲等康门人物来往,谋求两派联合。梁启超也极愿和孙文交往,两人谈革命、谈维新、谈中国的积弊,谈国民的素质,谈得越多,越感到情投意合。横滨兴中会的冯镜如、谭发、冯紫珊等受孙文的影响,也和梁启超来往了起来。
这时候唐才常急着要与吴禄贞等回国联络勤王之事,梁启超便于东京红叶馆设宴为其饯行,请了孙文、陈少白、宫崎等一同赴宴作陪。正是秋残时节,红叶馆外枫叶如火,秋风已寒。孙文、梁启超把酒以挹唐才常,说:“救国救民,大义在肩,唐兄此行,惠风送还,祝君成功,奉酒一碗。”
唐才常答谢说:“借君厚爱,片帆渡海,红叶有意,报国去来!”
于是各仰脖喝干了碗中之酒,众人对视而笑,重斟美酒,痛饮之间,豪情纵意,气氛悲壮而热烈。酒到微醺之时,唐才常又反复叮咛两派联合的事,梁启超说:“唐兄放心归国,我与孙兄已有默锲,绝不致让你失望。”
唐才常以目视孙文,孙文微笑点头。唐才常大喜,又斟酒与席上众人一一喝过,然后起身,团团作个揖,说:“这就别过了,此后江湖涌浪,国门喋血,兄弟我不达目的,绝不生还!”
唐才常、吴禄贞他们随着凛凛的秋风走了。梁启超与孙文商量说:“江湖之上,鱼龙混杂,国民素质极低,我欲筹办一张报纸,以开民智,孙兄以为如何?”
孙文说:“民主与共和,自由与民权,这些基本的道理国内的民众闻所未闻,只知道三纲五常,君臣父子,若能挞伐专制,唤醒民众,报纸的作用将不可限量,你就大胆的办起来吧。”
梁启超于是张罗起办报的事来,冯镜如、冯紫珊得讯为报纸赞助了一笔款子作为开办经费。梁启超将报社的社址便选在孙文寓所的隔壁,师弟麦孟华、欧榘甲、罗普等都来帮忙做了编辑,梁启超自任主笔,到了这一年的十二月份,第一张报纸出版,起名《清议报》。
《清议报》以宣传介绍国外的民主政治、自由思想为主,兼述“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的情形,介绍国内外的维新人物。梁启超的众多师兄弟都来写文章投稿,不过,还是梁启超写的文章最多,他的文章清新刚劲兼俱,通俗易懂,因此《清议报》出版不久便声誉鹊起,,在海外华人界影响甚大,在国内的发行量也节节攀升,不过报纸近一半的稿子由梁启超一人来写,却是疲累异常,就盼着有好写手多多投稿。
康有为有个弟子名叫马君武,广西人,此刻在日本留学,文才极好,常给《清议报》写稿,一篇《南海才女张竹君》的文章,将广州著名女医师张竹君的才貌写得出神入化,让海内外一大批青年才俊悠然神往,许多少女提起张竹君之名,则是又慕又妒。当然,报纸的发行量也随着大大增加了。梁启超大喜,催促马君武多写稿子,但马君武的稿子却是越来越少,一问之下,马君武说:“稿费太少了,又常常拖延,让我请朋友吃顿饭都没有钱。”
梁启超又窘又愁。报纸是靠赞助办起来的,经费实在紧张,无奈下梁启超心生一计,在报上刊登了一个女士的来信,来信说自己最爱看马君武的文章,可惜报上马的文章越来越少,因此强烈要求多发,署名是广东一女子。稍后又登了一篇这位女士的专访,说她才高貌美,思想维新,正当妙龄,说得活灵活现。
马君武正是年轻人青春浪漫的时候,又未婚配,遂入了梁启超的圈套,不再计较稿费的事,施展开浑身解数如花妙笔,稿子一篇篇的就写来了。梁启超暗暗心喜,却不说破这件事,麦孟华自然也不说破,只是窃笑不已。过了不久,马君武亲来报社探问那广东女子的情况,编辑罗普说:“她是我的表妹,就要来日本留学了。”马君武欣喜不已,稿子就写得越来越勤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6 18: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稿子多了,梁启超也就不很忙了,于是和孙文频频往来,谈起革命的事来,他的师弟欧榘甲、韩文举对此大是支持,极力怂恿梁启超和革命派联合。师弟张学璟、梁炳光等对孙文陈少白他们也有好感,与之来往密切,大家商议两派联合后,以革命为宗旨,另立新会,以孙文为会长,以梁启超为副会长,在海内外华人中倡革命之说,再也不提“勤王”二字。
梁启超却心有忧虑,对孙文说:“两派联合了,你我做会长副会长,却将吾师置于何地?”
孙文大笑,说:“弟子做了会长,为师的地位当然更加尊荣,会中之人谁不对之优礼有加!”
梁启超想了想觉得也对,于是和孙文将新会的章程、宣言等商量了个大概眉目,交由陈少白与徐勤起草初稿。梁启超却在考虑该如何对康有为提说这件事情,为慎重起见,他又与国内的唐才常、林圭联系,希望一同行动,说服康有为。但此时康有为忽从加拿大写信来,命徐勤、欧榘甲等一大帮弟子离日,分赴北美南洋香港等地去办保皇会。
梁启超惊愕不已,但师命难违,只好先让徐勤、欧榘甲等上路。

原来康有为在英国满怀激情地游说了一段时间,见权贵人物提起光绪皇帝时多有同情之意,便以为游说有效,大功将成,却不料英国下院表决时,轻易就将救助中国皇帝的议案否决了。康有为气恼交加,苦闷伤心不已,忽想起加拿大热情好义的华侨华人,遂打消了去德、法等国游说的念头,便辞了百丽斯子爵,又乘船横越大西洋,在加拿大的西海岸登陆。
康有为的去而复还,喜坏了华侨的几位领袖人物如冯秀石等人。冯秀石、李复基、徐为经等这时正商量着要组织一个叫“保商会”的组织,因为加拿大的华人华侨多以经商为生,“保商”二字易于号召。如今康圣人回来了,如让他担任保商会的会长,那号召力可有多大呀!冯秀石便带了十多位华人领袖来找康有为商量。
康有为说:“要保华商,必得中华国力富强,所以保国为先;国要富强,就必须救助皇帝脱困出牢笼,因此,保皇才是第一。”
冯秀石等人对圣人的话自是言听计从,一番商量后,便将会名定为“保救大清光绪皇帝会”,又名“保救大清光绪皇帝公司”,既是一个政治组织,又是一个经济组织。会长及公司的经理自然非康有为莫属。大家议定:凡入会之人,最少交保皇费两元,多交不限,作为保皇会的活动经费。康有为于是向众华人华侨演讲,称:“保救皇上就是爱国,圣上光绪至仁至圣,即使俄国的大彼得、美国的华盛顿也不能望其项背,如今我爱国侨胞踊跃捐款,或以此款组织勤王军,或以此款策反国内大臣、将军,有朝一日救得圣上复出、重摄朝柄,那时参与保皇的同胞皆是功臣,尔等捐款者或作尚书、或作侍郎、或作总督、或作巡抚,到时皆由我提请圣上敕封,甚或封公封侯也易如反掌。圣主复出之后,以君权而再行变法,雷厉风行,不出十年时间,我中国可自立自强于世界,与各大国并列,有此一日,我海外华人华侨同披荣光,受所在国政府与人民的尊敬。”
康有为的宣传吸引了加拿大千千万万的华人侨胞,一时间华人入保皇会者络绎于道路,不到一月时间,加拿大就有十多万侨胞入了会。康有为喜慰无限,见华人如此热衷保皇事业,雄心壮志顿起,遂令弟子分赴北美,南洋、香港澳门等地,仿效加拿大的办法筹办保皇会。将梁启超办的《清议报》及原澳门办的《致新报》便作为保皇会的机关报,令这两报多多宣传保皇救国的主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6 18: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转眼就到一八九九年的农历新年了,麦孟华、徐勤等人在各地筹办的保皇会纷纷开张,保皇之说在海外兴隆一时,会费也收得不少,康有为大喜之下,给在国内组织勤王军的唐才常汇去了一笔款子,嘱他多方联络豪杰志士,待时而起。唐才常自然是没口子的答应。
此时唐才常与秦力山、林圭等人在国内已联络了一大批会党,并筹建“自立会”以吸纳各方人才。秦力山、吴陆贞帮他训练会党人物,以便将会党力量整编为“自立军”,毕永年等人也帮忙往来联络,两湖、安徽、江西各省入自立会的人士与日俱增。康有为因之兴奋不已,掀髯大笑,说:“诸弟子海外奔走建保皇会以筹款,唐才常在国内为勤王而练兵,圣上复出的日子,不会远了!”
便在此时,日本的梁启超忽寄信给康有为,信中说:“国事败坏至此,非庶政公开,改造共和政体,不能挽救危局。弟子等以为今日保皇之说已难以救国,中国欲强,便当以雷霆万钧的革命,除腐朽、醒愚顽、震撼激励民众踊跃以赴。吾师春秋已高,大可息影林泉,自娱晚景。启超等自当继往开来,以报师恩。”信后有梁启超、唐才常、欧榘甲、林圭、梁炳光、韩文举、张学璟、罗普等十三名弟子的签名。
康有为猛然间见到此信,气得大叫一声,脸色铁青、呼吸急促,身子摇晃着几欲跌到。当时弟子叶觉迈在侧,忙伸手扶住,问:“怎么了老师,卓如师兄的信里说什么了?”
康有为盛怒下暴跳如雷,喊道:“他要赶我去养老,由他领导你们去革圣上的命!”
叶觉迈大惊,说:“这怎么办,这怎么办?”
康有为怒不可竭,说:“我定要将他们一个一个收伏,决不许康门的弟子革命!”
          第十三章 更那堪红颜多情,椰风蕉雨下,与君缠绵
  
康有为见到梁启超的信,先是大怒,继而大惊,心中知道事态严重至极,康门内乱一起,保皇大业便将中途夭折,于是气冲冲带了弟子叶觉迈,由加拿大一路南下,要一个一个收服叛师的弟子。
康有为第一站到了美国的旧金山,招在美国各城市办保皇会的弟子齐来见面,怒冲冲问他们:“卓如劝我退隐,他要领导你们革命,你等可知此事,可曾参与此事?”
众弟子见老师震怒,都十分害怕,便一齐大摇其头,说:“不知此事,更不曾参与。”只有欧榘甲一人低头不语。
康有为就指天划地,痛斥梁启超忘了圣上的恩义,欲行大逆不道之事,祸乱中华。众弟子也就随了老师一起斥责梁启超,说他辜负了老师的期许,走入邪道,并将信中列名的十三人称作“十三太保”,请康有为采取断然措施挽救他们。
康有为说:“今后你们之中谁再倡言革命,便不是我的弟子,师徒之情从此一刀两断!”
众弟子俯伏而拜,说:“我等只知保皇勤王,视革命为洪水猛兽,不但自己决不革命,师兄弟中任谁倡言革命,他就是我们的仇敌。”
欧榘甲料不倒老师对此事震怒如斯、决绝如斯,如今见众怒汹汹,自己若不认错,便将难容于师门,于是“咚咚”叩头,向康有为认错,请求师尊原谅。康有为坐在椅中,脸色铁青,半响不语。
众弟子就纷纷为欧榘甲求情,说:“老师,知错能改,欧师兄就还是你的好学生,您便宽恕了他吧。”
康有为叹了口气,挥手让欧榘甲起身,说:“一切的帐,我自和卓如去算。你在美国,好好给我办保皇会吧。”
欧榘甲却跪着不起身,问:“老师,为何不能革命,弟子愚鲁,请师尊开导。”
康有为怒将起来,起身大喝道:“我身怀圣上的密诏却倡言革命,我不是背义弃信的小人是什么?你受我忠君爱国的教诲却倡言革命,你不是叛师反门的逆徒是什么?我知道你们的心思,你与卓如只盼我尽快死了,我不死你们不能畅意,立刻逼死我你们心有不忍,所以便用了‘革命’二字来气我,盼我慢慢气死。告诉你们,圣上在世之日,我只说保皇勤王,决不许你们革命,你要革命,便明告天下出我康门,从此你我恩断义绝再无瓜葛!”
欧榘甲忙叩头说:“弟子明白了,弟子明白了,今后决不再提革命二字。”
康有为第二站到了香港,徐勤此时正在香港办保皇会,见老师脸如严霜,来意不善,立刻便猜到了康有为生气的原因。徐勤本来对孙文有看法、有成见,不大愿意梁启超和孙文搅和在一起,但梁启超是师兄,名声也大,康有为离开后,师门事务就由他主持着,有些话徐勤不便多说。如今老师亲至,徐勤马上就说:“老师你来得正好,我正有事情要向你禀报。”
康有为冷着脸,问:“你要禀报我什么?”
徐勤说:“卓如让你退隐林下,从此不问世事,这全是受了孙文孙猴子的蛊惑。卓如本来聪明绝顶,但这个孙猴子开口革命,闭口共和,口若悬河,歪理甚多,唐才常又在一边不断撺掇,卓如不慎就掉入他们的圈套了。”
康有为怒道:“这个孙文,十分可恼,像猴子一般在我的弟子中间跳窜,舌尖嘴利,到处劝人造反,挖我的墙角,我康有为与孙文势不两立,早晚要寻他的晦气。”
徐勤说:“老师,和孙文算账的事不急,你先挽救卓如要紧,不能让他再上孙文的当了。”
康有为沉吟说道:“要救卓如,便不能让他呆在日本,不然,受猴子的调撺,他早晚要出事。”
徐勤说:“是啊,绝不能让他和孙文呆在一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6 18: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康有为便道:“你与觉迈到日本去传我话,命卓如到檀香山办会,《清议报》交给麦孟华主持。交接了报纸,务必叫他到香港先来见我。”
徐勤即与叶觉迈一同到了日本东京往见梁启超,说:“老师命你到檀香山办保皇会,报纸交给麦孟华负责。”
梁启超说:“我已和孙文说好了,要联合搞革命,却怎能再去办保皇会!”
徐勤冷笑说:“老师如今人已在香港等你,对你倡言革命之事伤心欲死,恼怒如狂,你的那些道理,到了香港去给老师讲吧。”
梁启超一惊。徐勤又说:“老师说你若不去见他,他便将亲到东京来,一头碰死在你的面前。”
梁启超左思右想,知道非得要去见康有为了,按徐勤的说法,今后要和孙文一同革命恐也难以实现,心中诚惶诚恐,但还想着见到了老师或许可以据理力争,于是往找孙文告别,说:“弊师命兄弟我去檀香山办保皇会,我心中不愿,但师命难违,心中实感有愧于孙兄,你我合作的事待后再议吧。”
孙文见事情成了这个样子,虽也颇觉遗憾,但他是个雄才大志的人,心胸宽阔,很少悲观伤怀,就反笑着安慰梁启超,说:“梁兄只要心中想着革命,你我就迟早都能携手合作。兄弟我相信你革命的诚意。”
梁启超心中感动,说:“我绝不负孙兄的这番信任,待我将敝师先应付住,咱们再来协商合作。”
孙文笑道:“你那个顽固老师也真难缠,我恐你不好应付他。这样吧,檀香山有我兴中会的分会,我大哥孙眉也在哪儿,我给他们写一封信,你在哪儿遇到困难之事,便找我大哥或兴中会的人帮忙相助。”
于是分别写了给孙眉及檀香山分会两封信,又把檀香山的各种情况详尽介绍了一番。梁启超对孙文的豪侠仗义十分感激,说:“孙兄,不管以后情况怎样变化,兄弟对你的为人永远钦佩,对你的相助也永不相忘。”

梁启超随了徐勤、叶觉迈乘船赶往香港,下船上岸,来到康有为下榻的旅馆。徐勤叶觉迈领他到了康有为的房间门口,说:“师尊就在里面,你自个儿进去吧。”
梁启超心提到了嗓子眼上,不知康有为见到了他,将是何等的情景,怎样雷霆大怒式的发作。他小心翼翼的推开门,却见康有为在房间的最里面,背门而立,负手望着窗外,一动不动。
梁启超叫一声:“老师。”康有为不应,卓立如初。
梁启超轻轻掩上门,向内走了几步,又叫一声:“老师。”
康有为猛然间转过了身来,双目如剑,怒容满面,恨声说道:“你竟还认我这个老师?我昏庸顽固,配做你革命家梁启超的老师吗?”
梁启超惶恐道:“老师不要发怒,弟子倡言革命,也是一片爱国之心。”
康有为喝骂道:“圣上倡言变法,方有你我今日之名,你我如今脱逃在外,圣上却被幽禁瀛台,受无穷的苦楚。你竖子得名,便欲革圣上的命,推翻帝制,没有圣上哪有你今日的梁启超,你良心安在,你还是知恩图报的人类吗?”
梁启超硬着头皮辩解说:“老师,革命与保皇实是殊途同归。满清气数已尽,共和可使中国富强。若民富国强,想来圣上也必定心中欢喜,而不在意帝制与共和的区别。圣上贤明智慧,举国共悉,将来革命成功之日,定受国民爱戴,被国民举为共和国的总统。”
梁启超越说越有劲,只把康有为听得怒发如狂,牙齿咬得“咯咯”直响,猛然间他吼了一声,顺手提起一把椅子便向梁启超头上掷了过来,大叫道:“好你个逆臣贼子,我与你绝不干休!”
梁启超吓得双手抱头,躲开了椅子,然后一屈膝,跪在了老师面前,战战兢兢叩头如捣蒜,说:“老师息怒,弟子不敢胡言乱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6 18: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康有为气得浑身哆嗦,嘴唇动着却说不出来话。于是他在房内来回转着圈儿疾走,粗重的呼吸着,来来回回在房内奔走了十多圈,方能说出话来,他指着梁启超,还未开口,先泫然泣下,他说:“我心痛欲死,我伤心欲绝,你便来弄死我吧,我的弟子要造圣上的反,我还有什么面目活着!”
梁启超不敢回话,只是磕头。康有为却连续不断的说了下去:“我多年的心血白白的浪费了,本以为你是众弟子的翘楚,哪知孙文的一番花言巧语,就将你轻易的俘获。孙文的吸引力那么大,将我的得意门生、学贯中西的高徒仅仅用些不切实际的狂话就说转了?这猴子要造反,要闹天宫,卓如啊,你可知五指山一直高悬在你的头顶?”
梁启超悚然而惊,睁大了眼睛,不知老师说的五指山到底是什么,但他仍然想不明白为什么不能革命,便说:“师尊在上,知遇之恩为私情,中华富强为公义,我等岂能以私废公?”
康有为伸出大手,五指张开狠狠的下压,说:“乱中华,苦百姓,负圣上,做千古罪人,这座山你背得动吗?你要革命,就请先革我的命。我门中出了逆臣贼子,我也的确不想再活了!”说着,颓然坐在床上,眼中泪光莹然,哭道:“革命家梁启超,你来取我的命吧!”
梁启超心中一震,不由伏倒在地。
过了一会,梁启超抬起头来,见老师泪流满面、伤心欲绝,不由就想起了万木草堂随师苦学的情景。那时的师尊正当壮年,豪情满怀,议论风发,何等潇洒自如,而今奔波国事,异域流亡,苦寻救国之策,眼见得两鬓间已白发渐生了。梁启超心中不觉一阵酸楚,忙不迭的叩头说:“老师,卓如知错了,卓如再也不提革命二字了。”
康有为问:“你决定和孙文的革命党划清界限,再不往来了?”
梁启超说:“是。再不往来了。卓如此后只一心一意办保皇会,为老师的大计出力。”
康有为说:“好,那你便先去檀香山把保皇会建了起来。凭你的才学,建会之事易如反掌。会成之后,我便原谅了你的这次大错。然后你到美国的华埠走一走,巡视整顿那儿大大小小的保皇会,我已派人在两广之间筹建勤王军,明年之内需要大批的款子供勤王军使用。”
梁启超点头应允。

一八九九年的十一月份,梁启超乘船到了檀香山。上得岸来,一大群华人华侨挥舞着彩旗迎接。此时的梁启超名声几已可和康有为比肩,备受海外同胞爱戴。一番扰攘的仪式之后, 众人拥了他进市区赴宴,然后是演讲。接下来的几日,赴宴及演讲的邀请不断,梁启超正要借此与侨胞沟通,因而在演讲时痛斥慈禧、荣禄、刚毅等人,说他们合谋幽禁圣上,致使维新失败,国家积弱愈甚。梁的演讲儒雅且雄健,鞭挞守旧派不遗余力,却惹恼了清廷住檀香山的公使,这位公使便花钱买通了一家英文报纸,发文章攻击梁启超。梁启超日语已很有根基了,英语却是一窍不通,听到华人们议论那些攻击自己的话,岛上没有华文报纸,他无从反击,只好先忍着。演讲了一段日子,便试着要将保皇会办起来,先找了几名华人领袖黄亮、梁任南、卓海、何宽等商量,这几人却连连摇头,说:“办不起来,办不起来。当年孙文在这儿宣传革命,费了好大的力气,许多华人都信奉反满革命的说法,你如今要保皇,不会有人入会的,并且那英文报纸一个劲说你的坏话,华人对你也就有点害怕了。”
梁启超苦闷无奈,想起孙文给自己的信来,忙拿出来看,却原来何宽便是这儿兴中会的副会长,于是把信交给何宽,说自己是孙文的朋友,请其无论如何帮忙。何宽便说:“你与孙文都是为了国家富强,但为今之计,你必须将那报上辱骂你的文章驳倒,这才好建会。”
梁启超点点头,询问起岛上的华人,却大多粗通英文,一下子找不到一个帮他写文章的得力之人。梁启超唉声叹气,猛然间不知该怎样做才能打开局面。
过了几天,忽然岛上其它几家英文报纸接连发文章赞美梁启超,批驳原先攻击他的那些言论。梁启超既惊又喜,却不知是什么人在帮自己。一日演讲回来,最早宴请他的梁任南忽送来请帖,说:“何老先生请你晚间去他家赴宴。”
梁启超心忧办会的事,对无休无止的宴请打不起精神,梁任南却说:“这个宴会你非去不可,何老先生是檀香山华人首富,与岛上官府及洋人都关系密切,你要在檀香山站住脚,不买他的面子不行。你办会的事,或许他能帮上大忙。”
梁启超精神一振,马上说:“那我一定赴会。”
傍晚时分,何先生就派人来接梁启超了。梁启超随来人到了何家门外,五十多岁、心宽体胖的何先生已笑呵呵在门外迎候了。宾主相互一揖,一说“久仰大名”,一说“足感盛情”,然后两人互让着入门,进了内厅,那儿已摆下了一桌盛宴,桌旁也已坐了六位陪客。梁启超却叫了一声苦,原来六位陪客之中,倒有四位是黄发碧眼的洋人。梁启超忙说:“兄弟我可对英语一窍不通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6 18: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先生大笑,说:“我早知你不会英语,翻译已给你准备好了。”于是就向屋内招手叫道:“蕙仙,梁先生已到,你就来吧。”
随着声音,从里屋走出了一位袅袅婷婷、妩媚多姿的年轻女子,她落落大方的走来,笑吟吟向梁启超问好。何先生便介绍说:“这便是小女蕙仙,久慕梁先生的大名,又听了你的几场演讲,她就动员我在家设宴请你。我对梁先生的才名人品也是十分倾倒,哈哈,所以就请你来了。”
梁启超忙拱手致谢。何蕙仙便介绍在坐的洋人华人给梁启超认识。原来四位洋人中,有两位是富商,另两位却在政府供职,两位华人则是当地的商人,他们全是何先生的朋友。梁启超与大家互致问候后,何先生就招呼众人入座,于是宴会开始。
席间气氛融洽,言笑晏晏,何小姐的翻译流利快捷,曲尽其意,使梁启超感觉与洋人的交流几乎不受语言的影响,不禁暗自佩服。何小姐在翻译各人的妙语高论时,又常常带着笑声。梁启超此时如坐春风,思维敏捷,妙语如珠,口才也忽感比平时高超了许多,说得在座诸人频频鼓掌,四个洋人也禁不住钦佩之意,连连和梁启超碰杯。杯来盏往,梁启超不觉间已带上了酒意,但思维却是更趋活跃。
何先生忽问:“过去孙文博士常来这儿演讲革命,号召大家反满,听说梁先生是孙博士的朋友,却来这儿演讲保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梁启超冲口而出说:“保皇与革命,本是一理,保皇就是革命,名称不一样而已。”
何先生一愣,摇头说:“听不明白,还望梁先生祥为解释。”梁启超话一出口,就为自己的大胆谬论吃了一惊,但话已出口,如何收得回来,不过他才大如海,辨思无碍,当即回答说:“保皇乃是托言。如今国内祸国最烈者,全是皇帝的敌人,如慈禧、荣禄、刚毅、袁世凯之辈,这些人手握兵权,屠杀革命党。保皇就是要除去慈禧荣禄之辈,为革命扫清障碍。保皇容易在国内取得支持,号召力更大,所以如今大家都说保皇。”
何先生恍然大悟,说:“明白了,明白了。如果这样的话,那你建保皇会就容易多了,我便先入你的保皇会,可好?”
梁启超大喜,连声说好。何蕙仙就盈盈起身,捧了一杯酒敬梁启超,笑道:“恭贺先生有了第一个会员,你喝了这杯酒,第二个会员便也有了,同时我还有一件贺礼要送给你。”
梁启超此时意气风发,杯到酒干,就持杯说:“欢迎小姐入会,但不知还有什么贺礼要送在下?”
何蕙仙低头一笑,说:“你等着,我去拿。”然后一转身,一溜风般就出了厅堂,片刻功夫她又进来了,双手托了厚厚一叠稿纸,递给梁启超。梁启超手托稿纸,低头细看,却见那纸上密密麻麻全是自己不认识的英文,不禁皱起了眉头。
何蕙仙满脸笑容,得意洋洋的看着梁启超,说:“要不要我给梁先生翻译一段?”
梁启超忙说:“如此最好,如此最好。”便将那叠文稿又欲递给她。
何蕙仙却不接文稿。她双手背后,头扬起来,像背书一样,笑嘻嘻的便念了一篇文章出来。念完,狡黠的眨着眼问梁启超:“听明白了没有?”
梁启超目瞪口呆。原来这文章全是赞美夸奖自己、反驳批判别人攻击诬蔑的内容,文章写得犀利无比,却又婉转流畅,梁启超一愣之下,忙起身离席,向何蕙仙作了一揖,然后弯腰连鞠三躬,感激不尽说:“原来是小姐暗中帮我的忙,写文章替我辩护。启超深感大德,无以为报,便拜你一拜吧。”
何蕙仙却笑着躲向一旁,不受他的拜。座中的客人一齐莞尔,何先生也开怀大笑,说:“我这个小女一向自认才高,骄傲异常,却唯独对梁先生钦佩无比,所以写了文章,替你辩护。梁先生啊,你可别让小女失望伤心呀!”
梁启超忙说:“怎么会呢。”心中却紧张起来,暗想:“我虽不到三十岁,可早已有家有室。何先生的话,明显有许婚的意思,这何小姐诚然让我心动,但我又怎能辜负了家中的结发妻子,如其不然,又岂不伤了何小姐的一片心意。”梁启超不敢再想,忙岔开话题问何先生:“筹办保皇会的事进展甚慢,先生可有办法帮我?”
何先生说:“保皇会的事,说难很难,说容易也很容易。孙博士有个哥哥叫孙眉,你去见他,只要将保皇就是革命的道理说服了他,你的事就成了一大半了。”梁启超茫然点点头,正要再问详情,何蕙仙却自告奋勇要明天便陪他去见孙眉,说:“不用多问,有我爸爸支持,有孙眉先生支持,你的保皇会绝对就办起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6 18: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孙眉的农场在檀香山的外岛茂宜岛,他是该岛的首富,因而被人称作“茂宜王”。何蕙仙领着梁启超坐小船在耶风碧浪中穿行,上茂宜岛后又坐了一会马车,就到了孙眉的农场。孙眉高大健壮,为人诚恳质直,听说梁启超是弟弟的朋友,马上热情接待,梁启超又拿出了孙文的信,孙眉大略看过,高兴不已,便在海边椰林内摆下了酒宴,请梁、何两位入席。酒过三巡,梁启超便侃侃而谈起来。梁的风度不错,谈吐高雅,救国救民的道理经他的口说了出来,动人至深,听得孙眉心折不已,就急忙换来自己的儿子,令其拜梁为师。
梁启超见孙眉对自己这样信任,便将“保皇就是革命的道理” 讲了出来,反复论证阐述。孙眉做生意是很精明的,文化程度却不很高,见梁启超说得有理有据,就大表赞成,说:“保皇既能救国,那就保皇,总之,我出全力支持你。”
梁启超高兴得要死,何蕙仙就建议搞一场大型演讲会,会上由梁启超作成立保皇会的演讲,演讲完毕,何蕙仙的父亲,孙眉,何蕙仙自己当场就宣布入会,再由何家出面动员一些人当场入会,孙眉也动员一些人当场入会,这样,保皇会就轰轰烈烈的搞起来了。孙眉当即同意这个办法。三人宴罢,孙眉又陪他们参观自己的农场,看着一群群的牛马,一片片的蕉园,一处处的菠萝林,梁启超对孙眉的业绩不绝口的称赞,与何蕙仙在岛上留连到了傍晚时分,这才启程离岛。
晚上躺在寓所的床上,梁启超却翻来覆去睡不着了。何蕙仙的一颦一笑、一投手一举足,在脑中不断的出现,让他回味不已,心中甜蜜缠绵,如痴如醉,看看实在无法入睡,梁启超干脆起来,提笔写诗,一口气写了二十八首短诗。写罢,何蕙仙的音容笑貌就刻在了梁启超的心里,再也清理不掉了。
有了茂宜王孙眉与何蕙仙父女的支持,梁启超的立会演讲极其成功,当场入会的人便上了两千,又几场演讲下来,檀香山的华人就有近一半入了会,规模远远超出了孙文当年的兴中会。梁启超在欣慰的同时,又感到有点对不起孙文,就在寓所内先给康有为写信汇报檀香山保皇会的筹建情况,然后又给孙文写信感谢他的支持,同时委婉的表示歉意。两封信写完,梁启超叹了一声,说:“人生有许多不得已呀!”
这时梁任南却敲门进来,满脸喜色,对梁启超连连拱手,笑眯眯说:“大喜呀大喜,梁先生,你一脚跌倒在喜鹊窝内了,祥云环绕,喜气笼罩,若说出来,不知有多少人要羡慕死你!”
梁启超疑疑惑惑,请梁任南坐下,问:“何喜之有?”
梁任南说:“我受何家委托,特来做媒,何先生有几千万元的资产,宝贝女儿却就这一个,人你也见了,才貌双全,你说,这是不是一件喜事?”
梁启超一听,既惊又喜,既心痒难骚又尴尬害怕。前一段忙保皇会的事,何小姐借帮忙之机,曾大胆暗示过他几次,梁启超假装不知,将此事拖了下来,何蕙仙究竟是女儿家,不好明言,梁启超尽有周旋斟酌的余地,可如今何家公然派了媒人上门,挑明了此事,这马虎眼是不能打了。梁启超无奈,只好实话实说,将自己早已有家有室的话说了出来,请梁任南告诉何小姐,断了对自己的痴情。这话说完,梁启超一阵深深的遗憾,不由得黯然摇头。
梁任南却哈哈笑了起来,说:“这都不要紧,何小姐铁定了心要嫁你,早将你的情况打听清楚了,只要能与你在一起,她决不计较名分,你还有什么可为难的?”
梁启超红着脸结结巴巴的说:“这,这怎么行,这可太委屈何小姐了,并且我在檀香山也呆不久,这儿的会办好了,就要尊师命往北美一带去,却何以处置何小姐呢?”边说边抓后脑勺,心慌意乱,又喜又怕,一下子不知该如何表达。
梁任南笑道:“梁兄呀,你想想,何小姐聪明贤惠,又精通英文,你在海外奔走保皇,有她为你做翻译,这神仙美眷你在哪儿找去,茫茫大洋横渡,一个一个华埠跋涉,有个精明能干又美丽可爱的何小姐陪伴,人生至此,夫复何求,你可莫错过了好机会!就这样吧,我去给何先生回话了。”
梁启超忙拦住梁任南,双手乱摇,说:“别,别,叫我仔细想想,这事儿牵扯太大,我不敢轻率决定。”
梁任南不满的摇头,说:“你这个人呀,书生的那一套还是没有变,何先生还心急火燎等我的回音呢。”
梁启超苦笑,求梁任南婉转回话,好拖一段时间,让自己有个回旋余地。梁任南说:“你可快点,何先生那儿好拖,何小姐那儿却难拖的很呢。”说着就摇摇摆摆的走了。
梁启超想静下心来好好考虑这件事情,但第二天康有为便来信了,说国内形势紧张,慈禧宣布圣上病重,企图废帝,国内一片哗然,士绅官吏反应强烈,纷纷抗议废帝之议,命梁启超赶快到日本,以方便与国内联系,就近掌握国内的勤王事务。
梁启超接信,知道国事为大,忙收拾起儿女情长,告别保皇会各骨干、孙眉等人,收拾行装,准备起程。正想着该怎样交待何小姐的事,心烦意乱之时,何蕙仙突然一个人闯进了他的寓所,一进门就花容含泪,没说几句话就哭得梨花带雨,把梁启超的心都哭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17: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四章  顽童携犬  赤子拜寿

梁启超见何小姐带泪进门,想起国事维艰,自己此生恐怕多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结发妻子尚且不能聚首,岂能再接受何小姐的情爱,误她一生,遂痛下决心,对何蕙仙说:“启超无能,蒙小姐错爱,心中感动莫名,但我此生恐怕没有一天安宁日子可过,东奔西走,要受无穷的艰难煎熬,徒然误了小姐一生。唉,何小姐,你我如果有缘的话,来生再结为夫妇吧,在太平年月里,才能真正享受恩爱缠绵!”
何蕙仙听他如此说话,忍不住便掩面哭了起来,泪如雨下,呜咽伤痛到了极处,呼吸艰难、周身乱颤。把个梁启超慌得手足无措,团团乱转,又不敢动她,只好嘴里忙不迭的胡言乱语安慰。好在何蕙仙是个懂理的聪明女子,不多一会儿便停了哭声,抹泪说道:“梁兄,你以救国救民为重,奔走四方,小妹决不拦你。”
梁启超心下一松,何蕙仙继续说:“你的勤王计划、救国大计,若有需小妹帮忙的,不管千山万水、千难万险,你如捎信来,我一定赶去助你,只求你时时刻刻别忘了小妹对你的这番痴情。”
梁启超自感心中有愧,刚才心惊胆颤的余悸尚在,一下也找不到更合适的话,只好说:“蕙仙,忘了我吧,你才二十岁,此后岁月悠长,你不知还要遇见多少才俊风流的好儿郎,我只是一个过客,四处漂泊,偶然飘到了这里,此后还不知飘向何处,对过客是不能有感情寄托的,快快将我忘了吧。”
何蕙仙凄然摇头,哀婉欲绝,说:“我早就试图这样做了,但我做不到,我无论如何忘不了你,梁兄,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梁启超在屋内走来走去,两手互搓,唉声叹气,黯然神伤,他此时真不知该怎样说话了。眼前这个女子给过他极大的帮助,对他又爱得如此之深,情债难偿啊。梁启超只好摇头,也作出伤心欲绝的样子。何蕙仙却说:“梁兄,小妹只求你一件事。国内太平之后,皇帝复出,百业维新,那时候你在国内建一所女校,聘我来教书,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梁启超忙说:“不过份,不过份,真有百业维新、太平盛世的那一天,我就建一百所女校,让国内的女子同檀香山的女子一样,可以读书,可以工作,不再受男人的压迫,那时候这些学校都请你来主持管理。”
何蕙仙眼中还含着泪花,脸上却笑了,说:“傻大哥呀,你哪儿有钱建一百所学校,除非我给你捐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17: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启超百感交集告别了何蕙仙及保皇会众人,急急乘船前往日本。他尚不知国内废帝的具体情况,但猜想对废帝最热心的一定是袁世凯,这贼子最怕的便是光绪帝复出啊,而出主意废帝的,多半是荣禄无疑,这贼子最为妖后所信任,他的话,妖后自是言听计从。
实际上,朝中极力主张废帝的却是军机大臣刚毅。
刚毅作监斩官杀了谭嗣同等六人之后,感觉杀的新党人物太少,极不过瘾。此时张荫恒、李端棻、宋伯鲁等人也被抓了起来,刚毅便向慈禧建议将这些人连同徐致靖、已经革职回家的翁同龢等统统杀了,说:“除恶务尽,除草除根,新党必须杀光杀净才行!”
慈禧看刚毅忙着找人杀,十分迫切焦急的样子,不禁笑了,正要发话,一旁的荣禄却说:“太后,翁同龢绝不能杀!其他人也最好不杀。”
这时荣禄已由天津回京当军机大臣了,慈禧还让他兼任兵部尚书,而直隶总督的差事由裕禄接手,以方便荣禄协助太后整顿朝政。
慈禧一愣,问荣禄:“为什么翁同龢不能杀?皇上都是他教坏的,一刀杀了,算很便宜他了。”
荣禄急形于色,说:“太后,翁同龢死有余辜,但此人过去是帝师,又素负才学之名,杀了他,别人会说太后不容有学问的人,落个杀才之名。”
慈禧微微含笑,说:“荣禄呀,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他们那个没有才名,那咱们就不杀了?我知道你心中有个小九九,翁同龢是你结拜了的大哥,所以你要保他,对不对?”
荣禄一惊,忙“咚咚”叩头,说:“太后,奴才绝不敢以私废公。杀不杀翁同龢,太后决断便是,臣不敢多言。”
慈禧笑道:“看把你吓的,不用叩头了。翁同龢的事,我怎能不给你面子呢。这样吧,免了他的死罪,著令地方官严加看管,不许他胡行乱走。其他人也暂且不杀,或稽压,或流放,以显我圣朝仁义心肠、宽大胸怀。”
荣禄忙大声称颂太后的宽大仁慈,刚毅却嘴噘得老高,很不高兴,便又说:“太后,翁同龢等人的事就冲荣中堂的面子算了,可拿皇上怎么办呢?皇上春秋鼎盛,您老人家百年之后,皇上还是要变法,我们这些忠于您的老臣,那时可都没命了!“
荣禄急忙附和刚毅的话,对皇上的复出表示担忧。
慈禧皱着眉头不说话,停了一会儿,问道:“你们俩有什么好办法?”刚毅抢着说:“太后明鉴,如今皇上的脑子早让康有为他们给毁了,必须废了皇上,另立新君,如此方可保我大清皇业永固、江山不改。”
慈禧两眼一翻,斥道:“胡说,皇上能那么容易就废吗,其他人会怎么说,洋人会怎么说?不知动脑子,光想着蛮干!”
刚毅嘴噘脸吊,嘟囔着说:“奴才是说真话,太后老听不进我的忠言。”
慈禧不再搭理刚毅,转头问荣禄:“你有什么好办法?”荣禄想了想,说:“奴才思量着,这事不能急,得慢慢来,咱们先对外宣称皇上有病——,太后,您看?”
慈禧的脸上立刻布满了笑容,频频点头,慈颜甚喜,说:“这主意好,这主意好。咱们说皇上忧虑国事,积劳成疾,这小子身体本来就不大好,如此说,那是顺理成章、天衣无缝的理由了。只不过说他忧虑国事,未免给这小子脸上贴金,叫人心中可不大舒服。”
荣禄忙陪笑说:“太后望安,待皇上因病而宣布退位之后,你老人家的心事就全好了,奴才等那时也因太后之乐而乐,与太后一起,共享太平之福。”
慈禧喜慰无限,抿着嘴儿笑,正笑着,忽又叹口气,说:“荣禄,此事你亲自办,不要出一点纰露,近年国事越来越艰难了,我总是安不下心来,怕又出什么岔子。”
荣禄说:“奴才一定小心在意,不让惹出麻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17: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荣禄先安排太医院的大夫进宫为光绪诊脉,紧接着,皇上有病的消息就慢慢传开了,然后各地的督抚大员都接到皇上的一纸诏书。诏书上说:“朕屡有不适,调治日久,尚无大效。京外如有精通医理之人,请驰送来京,为朕诊治。”此诏一下,慈禧、荣禄、刚毅他们静悄悄的一言不发,想看看各地大员及洋人们到底做何反应。
各地的反应很快就来了。两湖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首先鼓噪起来,联名发电给荣禄,说:“君臣之义已定,中外之口难防,为公为私,切切慎行!”
荣禄吓了一跳。接着上海的工商业巨头经元善联络了一批工商界人士发电给慈禧,直截了当要她保护圣躬,为皇上的安全负责。
荣禄心感不妥,忙劝慈禧谨慎行事,切莫操之过急。慈禧冷笑说:“张之洞刘坤一鼓噪一下,有什么好怕的。上海那个经元善胆大妄为,派人抓了他砍头就是。咱们主要看看洋人有什么反应。”
荣禄点头。
经元善得知要抓他,慌忙跑了。洋人们却好几天没有反应。原来各列强的驻华公使们正相互串联商量,要采取一致行动。几天之后,各国公使共同出面,派了一个洋医生要给光绪皇帝看病。慈禧大怒,坚决不允。洋人们便宣称:“如不允西医入宫看病,那么皇帝有病就一定是假的,此后若借此而另立新君,则各国概不承认。”
慈禧气得大骂洋人们狗咬耗子,多管闲事,却又对洋大人毫无办法。洋人们把太后欲害皇上的各种猜测在报纸上披露出来,大肆渲染,引逗得中外瞩目,议论纷纷,都说:“太后要害皇上了。”慈禧惶恐无计,万般无奈下,只好允许洋医生入宫诊病。洋医生入宫之后却对外宣称:“皇上身体很好,半点病症都没有。”
慈禧的图谋眼看难以得逞了,便破口将洋人的祖宗八代全骂了个遍。此时一班仇洋的大臣徐桐、崇绮、端郡王载漪、庄亲王载勋等人忽想了一计,便献计于慈禧,说:“太后明鉴,皇上春秋已盛,而无子嗣,何不在宗亲中择一亲贵之子,承皇帝之祧,立为大阿哥,育之宫中,将来以作大统的继承人。”大阿哥是满人的说法,有皇储的意思,但清朝没有立储的习惯,好在光绪没有子嗣,所以将给他过继儿子与立储可以巧妙地结合起来。
慈禧一喜,暗想:“这个主意不错,大阿哥一立,废光绪就容易得很了。“随会心微笑,却不表态,只暗暗观察宗亲之中何人可当这个大阿哥。
载漪猜透了太后的意思,飞黄腾达的心思忽然间难以抑制,回家就与妻子商量,欲将自己十五岁的儿子溥隽立为大阿哥。载漪的妻子是慈禧的侄女,极善下棋,常陪慈禧弈棋解闷。两口子一商量,便投慈禧所喜,百般的献殷勤,搞了许多古玩、玉器送给慈禧鉴赏,又拿出金银等物送给慈禧身边能说得上话的人,于是慈禧耳边就常能听到溥隽这个名字了。慈禧是个聪明透顶的人,哪能不明白他两口子的意思,想来想去,这个侄女与自己血缘是很亲近的人了,看他们挺知情识趣的,那就立了溥隽为大阿哥吧。于是召荣禄商量,说要问他安邦定国的大计。
荣禄进殿,跪下叩头请安后,说道:“听说太后要立大阿哥,是真的吗?”
慈禧绷着脸说:“没有。你听谁说的?”
荣禄说:“外边都传言,说要立端郡王载漪的儿子溥隽为大阿哥,奴才还以为是太后的意思呢。”
慈禧忙问:“那你说此事是否可行?”
荣禄说:“为皇帝立储,乃国之大礼,只要太后想立,谁敢阻拦!”
慈禧咬牙说:“其他人我都不惧,就是这干该杀的洋人,总是说三道四,欺负我老婆子,我真想把这帮蓝眼珠的洋鬼子全都杀了。”
荣禄笑道:“太后勿忧,洋人虽然无礼,倒也不至于公开干预我们立储,咱们就先发了立储的上谕,然后将溥隽接进宫中,再搞个立储的典礼,请各国的公使来观礼庆贺,洋人们此时不好意思不来,他们一来,这事儿就没人说闲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17: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慈禧大喜,即刻召集王公大臣、满汉尚书于议鸾殿会议,宣示说:“皇上身体虚弱,年将三十而无子嗣,今为国家大事计,选载漪十五岁的儿子溥隽,立为大阿哥,即日迎入宫中。”
此时帝党人物已被一网打尽,王公大臣自然都明白太后此举的用意,于是一齐大声赞成,说此举果断英明,可使皇统永继。慈禧心喜不已,于是又宣布明年——庚子年的元旦,由光绪行让位礼,届时,改“光绪”年号为“普庆”,由大阿哥登基称帝,废光绪为“昏德王”。
不几天,立溥隽为大阿哥的诏书便发下来了。紧接着,由刚毅、徐桐率领大批官员及宫中太监宫女迎大阿哥入宫。彩旗飘飘,鼓乐喧天,在载漪的端王府举行完仪式,就用轿子抬了溥隽,鼓乐前导,众官簇拥,宫女太监侍候于轿子左右,浩浩荡荡向宫中抬去。载漪志得意满,威势十足,看见迎儿子的队伍去远了,便在王府院内仰天大笑,对妻子说:“大清的江山快要由我来掌握了!”
哪知溥隽被抬到了半路便大哭大骂不止,不肯再走。一众太监宫女束手无策,急请刚毅、徐桐。刚毅上前掀起轿帘问大阿哥因何生气,溥隽两脚乱蹬,喊道:“我的大黑和老黄都没有带,你快下令叫人给我送来。”
刚毅细问之下,方知大黑与老黄是大阿哥养的两条宠物狗。在家时大阿哥不肯读书,天天与这两条狗厮混玩耍,即是睡觉,也要与大黑老黄同床而眠,不肯片刻分离,所以此刻哭闹叫嚷,要携狗同行。问明了情况,刚毅不禁又好气又好笑,就骗大阿哥说:“端郡王一会儿就将大黑与老黄送来了,宫中可玩之物极多,咱们快去宫里,保你玩得高高兴兴。”
大阿哥一听,回嗔作喜,就令轿子继续前行。

此时正是农历的七月时候,方当盛夏,骄阳似火。立大阿哥的消息传到了海外,康有为、梁启超他们却是寒毛尽竖,冷汗直流。光绪若废,他们还保什么皇,又期待何人再重新启用他们变法维新?康有为便急令已建立起来的二三十个保皇会组织通电反对废帝。
此时的保皇会的分会分布于南北美洲,欧洲、澳洲及南洋各岛,各分会接令后,一齐通电,称:“皇上圣明,无罪见废,大众公愤!妖后慈禧,若不尽行归政,以弭民变而保宗社,则我等立起勤王之兵。。。。”
通电由世界各地飞回国内,引得国内的士绅、工商及学界人等一片大哗,各界人士就也纷纷集会,极力反对废帝,并给慈禧发电抗议。反对废帝的电报铺天盖地涌向紫禁城,慈禧恼羞成怒,叫来荣禄与刚毅,要他俩以军机处的名义命令各地督抚衙门:对反对废帝的领头人物,杀无赦!
军机处的命令迅速发了出去,各地的督抚却拒不执行,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湖总督张之洞还公然说:“废帝必定招致大乱,太后应该赶快收回成命,不然天下纷扰,大清就要遭殃了。”
看到这种局面,荣禄与刚毅都有些害怕了,但却嫌惹太后生气,瞒着不报。

八月四日是光绪皇帝三十岁的生日。为了配合轰轰烈烈的保皇运动,大造声势,康有为与梁启超等弟子商量,欲策划世界各地的保皇会发动海外五百万华人华侨,在这一天组织大规模的祝寿活动,为光绪皇帝过三十岁的生日。梁启超、徐勤、麦孟华、欧榘甲等一众弟子全都赞成这个计划。于是各地的保皇会就紧张的行动起来了,一方面发动华人华侨,一方面寻找各自祝寿典礼的场所。康有为又亲拟了一份祝寿活动的典礼程式和会场布置,司仪的穿戴样式等等,用电报传给各地保皇会。
八月四日这一天,世界各地的华人几乎都被动员起来了,一大早便赶往指定的地点参加祝寿典礼。加拿大的维多利亚市、温哥华市、美国的旧金山、费城、檀香山、纽约、澳洲的悉尼、欧洲的巴黎、柏林、南洋的槟榔屿、新加坡,越南的河内,缅甸的仰光,还有香港、澳门等处,华人华侨们身着中国的传统服装一齐涌向祝寿会场,而会场也一律按中国传统布置,寿幛高悬,龙旗飘飘,还叫来了乐队助兴,洋乐队演奏着中国的祝寿曲,古韵盎然,气氛热烈。华人华侨一般都带着贺寿的礼品而来,寿礼五花八门,有香蕉仙桃榴莲笸箩一类水果,也有玉米茶叶咖啡等物,还有送自鸣钟火车舰艇模型的,但更多的人带的是祝福皇上福寿安康的黄色或红色条幅纸张,寿礼全被摆放或悬挂在指定的地方,井然有序。
洋人们没有见过这么盛大的中国传统祝寿活动,惊奇不已,就呼朋唤友前来观礼,叽叽喳喳,指指点点,对东方的礼仪感到既好奇又神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17: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点钟一到,祝寿仪式正式开始。全球各地的几百个祝寿会场同时响起喧天的鞭炮声,锣鼓也狠劲敲打起来。半个钟头之后,鞭炮锣鼓齐停,到会的华人华侨随着司仪的命令一齐跪倒,向着北京的方向行三跪九拜的大礼,同时高声颂道:“祝吾皇圣体安康,万寿无疆,克日复辟,重振家邦。”
大礼行完,众人一齐起身,高唱康有为编写的《爱国歌》,《诵救圣主歌》,千千万万粗豪的嗓门,虔敬的声音,唱到了激动之处,真所谓声如雷震,响遏行云。

保皇会的祝寿活动,一时成为世界各国报纸的最热新闻,洋人在中国出版或发行的各大报纸也以大量篇幅报道海外的祝寿盛况,看得中国的士绅咂舌不已,议论纷纷,暗暗替皇帝感到荣幸,同时也串联集会,想给光绪帝主持些公道。不过,住在大内深处瀛台上的光绪皇帝,却不知道外界的一点消息,更不知道康梁等人为自己搞了如此隆重的庆寿典礼。
瀛台是西苑南海里的一个孤岛,有一座小桥与外面相同,岛上有四间相连的房子,叫做涵元殿。殿中最内的两间房子是光绪的起居所在,最外一间为太监的值班室,剩下的一间供太监休息用。太监们值班,就是监视光绪行动,禁止外人入内,当然也禁止光绪外出。
光绪房内的墙上到处画满了乌龟,龟背上写着袁世凯三个字,光绪每吃过饭,就用竹杖击打乌龟,边打边骂袁世凯。有个小太监就悄悄问光绪:“皇上,荣禄、刚毅他们也害你,你为何只打袁世凯一个?”
光绪说:“荣禄刚毅本来就是太后的人,听太后话,和我作对,那是应该的。可袁世凯是我的人,他帮着别人害我,就是大大的奸贼,所以我要杖责他。”
小太监嘻嘻一笑,不再乱问,就到值班室去了。
光绪独处无聊,站在殿前,看一会水中的游鱼,望一望远处的殿堂,绕殿而走,四面皆水。唯一的一条九曲桥,不得太后旨意,他是不能走的。日落月升时候,天边红霞一片,而瀛台周围万籁俱寂,光绪忽然就想起了珍妃来,不觉间便已泪如雨下。
光绪有一后二妃,皇后隆裕是慈禧的侄女,为光绪所不喜,谨妃珍妃是姐妹俩,谨妃厚道而珍妃颖悟,光绪有心事能与他坐而谈论解忧,有快乐能与他玩闹嬉笑的,就只珍妃一人。但珍妃性格外向、脾气倔犟,常于不觉间顶撞慈禧,此刻她也被慈禧关了起来。所以隆裕谨妃偶得太后降恩,可来瀛台看望一回光绪,珍妃被关在北三所,却寸步难行。自到了瀛台,光绪就再也没有看见过珍妃了。
光绪一个人哭了一会,也无人理睬,他就抹掉眼泪,长叹一声,又在殿周乱走,信步间走进太监的值班室。小太监一个人正在那儿看书呢,光绪就问:“看的什么书?”
小太监将一本《三国演义》拿给光绪看。光绪信手翻了几页,长叹一声,说:“吾不如汉献帝也!”叹罢将书还给太监,又摇摇摆摆出门,回自己的屋内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8 11: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康梁他们在海外大张旗鼓的闹腾,坚决反对废帝,国内的士绅工商界人士遥相呼应,东南一带的督抚大员们态度暧昧不明,心存观望。此时,唐才常的自立军在两湖一带拼命的发展势力,各地的反清志士、维新分子、帮会人物趋之若鹜,唐才常来者不拒,全都收纳旗下。他对这些人物分门别类,用不同的办法加以笼络。对革命派的人士他便说自立军宗旨是反满革命,对保皇派的人士却称勤王救国。尚义气的他便以义气相结纳,爱钱财的他便以钱财相诱惑,爱当官的他就拿爵位官阶作诱饵,真正的爱国救亡者他便已保国保种相激励。通过这些办法,他迅速掌握了两湖一带的帮会力量,江西安徽的帮会人物也纷纷向他靠拢。
随毕永年到日本拜见过孙文的两广会党头领李云彪、辜天佑、师襄等人,听说唐才常有海外的巨款支持,就耳热心跳,问毕永年:“我等可不可以参加自立军?”
毕永年说:“当然可以,自立军也是反满革命的,想参加便带你们的人来。”
李云彪等大喜,忙招呼各自的兄弟人手,赶往两湖投奔唐才常。

兴中会的骨干郑士良此时也在惠州一带联络了不少江湖豪杰,虎视眈眈,欲待机而起。孙文由日本赶往台湾,运动台湾的日本总督提供枪械,支持中国革命。日督答应可以商量。

种种迹象,弄得许多朝臣害怕担忧。荣禄与刚毅见事态严重,二人一商量,便硬着头皮找慈禧,将事态及心中的忧虑说了,请慈禧暂缓举行立大阿哥的典礼。
慈禧却满不在乎的笑了,说:“怕什么,天塌不下来,几个汉人书生能闹出个什么名堂,我都不怕,你们怕什么。”
荣禄惶恐奏道:“奴才怕人心不稳,国将大乱,如果乱象已成,那就不好收拾了。”
慈禧微笑问刚毅:“你也怕天下乱了?”
刚毅说:“奴才和荣禄的想法差不多,想提醒太后留神。”
慈禧胸有成竹,笑指荣禄与刚毅,说:“你们俩呀,出将入相的人,胆子原来那么小,还没有我一个妇人的胆大。”
荣禄刚毅忙叩头,说:“奴才那敢和太后相比,太后历经无数大风大浪,自有过人的胆识。我等只是将担忧说给太后,供您老人家参考。”
慈禧便说:“我告诉你们,立储大典照常举行,只要洋人不反对,便什么事也没有。保皇党的书生们搞了些乌合之众,成不了气候,不要理睬他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8 11: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立大阿哥的典礼于十一月份如期举行,紫禁城内外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此时载漪已得太后恩典,做了总理衙门大臣,奕劻因对立大阿哥有些看法,被慈禧免了职,大大的失宠了。载漪初做大官,又是大阿哥的生父,因此威风凛凛,势派十足,一般臣僚不失时机赶快巴结这位炙手可热的人物,哄得载漪又添了几分骄气。对典礼最关心的人,除过慈禧便是载漪了。载漪于是一大早便入宫察看盛典的布置情况,见一切都经井井有条,妥切恰当,心中大喜。正自得意,慈禧却传他问话。
载漪忙赶到仪鸾殿。慈禧劈头就问:“给洋人各使馆的请帖都送了?”
载漪忙跪下奏道:“三天前就送去了,这事重大,奴才不敢耽误。”
慈禧说:“你再派人去催请一次。美、英、日、法、德、俄、意、加等等,各列强的公使都要请来。”
载漪答应一声,即刻出殿安排人去催请。可洋人们态度傲慢,一口回绝。各列强的公使们显然商量过了,大家都不出席立储大典,而且口出狂言说:“如果你们试图废帝,那么我等绝不会坐视不理,必予干涉!”为表示示威,英、德、日等国还开来了几艘战舰,在天津一带的水域游戈,炫耀武力。
载漪将各种情况禀报慈禧。慈禧大怒,咬牙骂道:“洋毛子欺我太甚!”
载漪也怒不可竭,就进言说:“洋人太嚣张了,太后必须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慈禧瞪眼恨道:“咱们等着瞧。凡阻我好事者,不管他是谁,我绝不会善罢甘休!”
第十五章  一霎那红裹肚满天遍地,争相灿烂

洋人们怎么会忽然对光绪皇帝抱起不平了呢,慈禧无论如何想不通这一点,荣禄刚毅等也是大惑不解。
原来各列强见戊戌政变后,慈禧将维新派官员杀的杀、关的关、流放的流放,竟至一个不剩,维新之法也被全部推倒,洋人们就开始有些担忧了,害怕大清又象几十年前那样强烈排外。排外仇外对洋人在中国的利益损害太大了,洋人们自然不愿意大清朝那个路上走。但此时慈禧重用的人如刚毅、徐桐、载漪、载勋、魏仁等等,全是极其仇视洋人的大臣,荣禄虽然不仇洋,但他似已孤掌难鸣了,洋人们于是忧心忡忡,担心光绪若再被废,大清国的朝廷之上就全是仇洋之人了。所以列强极力威胁,施加影响,希望能吓阻慈禧。
其实,当时仇视洋人鄙视洋人的情绪是普遍存在的,从上到下,从官到民,大家都很讨厌憎恨洋人,鄙视洋人或许是因极渊深的习惯,但洋人占我领土,欺我百姓,则导致了整个民族刻骨铭心的仇洋情结。
张荫恒刚被捕时,大学士倭仁被派往总理衙门行走。倭仁和徐桐一样恨洋人,在总理衙门却要常常见洋人,倭仁为了不见讨厌的洋鬼子,就故意骑马摔断了自己的腿,然后请病假回家。徐桐出行若遇见洋人,就马上转身后行,不与洋人朝面。不过洋人们是傲慢自大惯了的,又有兵船大炮作后盾,岂能怕徐桐倭仁这些人,对慈禧、刚毅也是不怕,立储典礼他们就硬是抗着没有来,这让慈禧心中很不是滋味,盛大的礼仪似乎也黯然失色。慈禧太后为此心中阴影甚重,不敢贸然就下废帝的决心,只暗暗筹思着,怎样和可恶的洋人较量一番。于是连连召见荣禄,询问他是否敢和洋人兵戎相见。荣禄吓坏了,忙劝阻太后,力主不可造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8 11: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慈禧怒气冲冲的说:“洋人有什么可怕的,我大清有百万雄兵,尽数动员起来,我不信便打不过洋人!”
荣禄叫苦不迭说:“太后,兵虽号称百万,可真正能打仗的新军却只有几万人呀。”
当时八旗兵三十万形同虚设,有些兵连枪也不会打。绿营兵六十万,多是兵痞无赖和大烟鬼。只有武毅军、武卫军、甘军,袁世凯的新军等还有些作战能力,其中以新军的训练最精,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
慈禧就大怒骂道:“你这兵部尚书是怎样当的,为什么不多练新军?”
荣禄苦着脸说:“哪有钱练新军,财政吃紧,给日本的赔款还没有钱付,要贷款才行,更别提练新军了,奴才曾建议撤了八旗省点军费,可太后又不许。”
提起撤八旗的事来,慈禧的怒气稍解。这兵不强马不壮看来不能全怪荣禄,慈禧便叹了口气,自怨自艾,她挥手让荣禄出去,自己独个儿在殿里生闷气,恨天恨地咒洋人。此时载漪、刚毅、徐桐在殿外求见。
原来载漪见儿子做皇帝的障碍多多,心中发急,就联合了徐桐载勋,欲撺掇太后和洋人翻脸。慈禧正在为兵不强马不壮烦恼,听了这三人的话,毫不客气便是一顿痛斥,将这三人全部轰走。
载漪出殿后狂怒如潮,大叫大嚷。徐桐就开导他说:“太后无力制衡洋人,所以烦恼发脾气,咱们有了制服洋人的办法,自然一切事情都好办了。”
载漪于是大叫道:“我与洋人势不两立,不杀光洋人,决不罢休。徐大人,你一定要助我!”
徐桐说:“我不遗余力助王爷成功。若杀尽东交民巷的洋人,让我能开大门走路,我便永世感恩戴德,给王爷做牛做马也是愿意。”
载漪于是约了徐桐、庄亲王载勋、辅国公载澜等人日夜筹思灭洋计划,对于奉行和洋政策的庆亲王奕劻、大臣荣禄等人,都认为是洋奴,应该打击排斥,当然能杀了他们更好,对于刚毅则尽量拉拢,希望他加入灭洋的行列。

转眼便到了庚子年了,西历是一九零零年。这一年山东境内的大刀会与一些习武的组织相结合,忽然迅猛发展开了,改了个名字叫“义和团”,也有叫义和拳的,也有叫红灯照的,名称甚多。义和团的人多是乡村贫民,号称入了团,授以法术,学以拳棒,便可飞檐走壁、刀枪不入、所向无敌。义和团没有统一的组织,三五十人、一二百人便可揭竿而起,领头的称师兄或坛主,领着大伙专杀洋人,进攻洋教堂,却不与地方官吏为难,自称“保清灭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5 19:25 , Processed in 0.14089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