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gjqdzzh

[【主题讨论】] 中国更需要钱钟书还是更需要顾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30 23: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入世还是脱世?
须多顾准。解决现实问题。
否则,书读得多了,有何用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 22: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人有各人的自己的路去开拓,每一个对路的选择本身是无可厚非的,必定开路的人给后来对路的不同需求者提供了便捷,这样他们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贡献!!拙见拙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 00: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他俩身份不尽相同:一个是文学大师,一个是经济学家。但我觉得这种不同是浅层次的。他俩骨子里有着相同之处:独立思考的意识,淡泊名利的气节,卓尔不群的精神。
  我觉得“中国更需要钱钟书还是更需要顾准?”是个伪命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8 20: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异常来总结陈词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4 14: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者都有自己的个性,而命运随之。钱先生坐拥书城,其高鉴赏力值得人们敬叹,后来拥有了翻译毛选这样优宠的工作,在反右及文革中都没能动到他,得以安享晚年,一位豁达而又有真知灼见的智者能有如此好结局,此真读书人之福也。顾准的命运要坎坷的多,而且顾准是个勇于参加社会实践的知识分子,顾准的身上闪耀着中国传统士人的美德,是经世之学的担纲者,其行谊可钦可敬。虽然,在彼时浊流横注,但是时代毕竟不会埋没一代知识分子的良知,顾老的举止赢得后世千万人的尊敬,虽其在世之屈终不敌身后之知。此二老虽然沉浮各异,遭遇不同,但都不失知识分子的良心。我倒希望以后中国有良心的知识分子都能有钱钟书这样的好结局,毕竟这个社会还是正常一些的好,而且学术也日益走上专业化的道路,无论持实证主义还是经世主义,都能自由的做学问,这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9 21: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愚以为,当今中国更需要的是大批的脚踏实地的为丰富民族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默默奉献的公民。设如这批人的不受重视与感到失落,民族真正振兴的希望说不定就渺茫了……
有心的朋友可以作点横向观照与比较,此类成败教训可以说不胜枚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5 12: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更需要钱钟书还是更需要顾准?" 开此贴者,似乎是一时头脑发热,到底是对钱钟书有意见呢还是顾准有意见?
我想开贴者根层的意念是对俩者的性格有所看法.但默存又如何,钱钟书固然略显软弱,顾准铮铮铁骨,然而处世只有一条路么?软弱和铁骨不是都开创出一片天下吗,总听有人说钱钟书不应默存,我始终不懂,固然一个人的成就是与其性格有着重大联系的,但是你如何知道钱钟书的性格改变后,成就会更大?我很是疑惑.反正我觉得开贴者对贴的认识颇有偏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6 00: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五楼“天涯路”提到:
钱钟书除了对知识分子勾心斗角的精细刻画以及管锥篇等评注外,很难说他对社会的奉献到底有什么-----就像季羡林只是学有专长而并非“一代宗师”一样,钱的“价值”也与“盛名”远远不符;不是因为他选择不同的路,所以就心肠冷,而是“他心肠冷,所以选择了不同的路”---------他的小说里几乎看不到一丁点儿抗战的影子。一切的高尚与激情都成了他金口大牙里的笑料,(比如方鸿渐的父亲实际上应当是相当正面的一个人物,多少有点虚荣心完全正常)。那时壮士和我聊天时也说:的确,看得出来,钱几乎没有什么同情心。国家领导人出席钱钟书的葬礼,就是我所指的“皇帝的新装”之一,怕被人说看不懂钱钟书、不尊重知识分子。其实,钱钟书对我们社会的贡献,接近于零。


我觉得这样的话简直是无稽之谈。钱先生对社会的贡献在哪里?就在他一生的学术研究上。仔细读完《管锥编》之后,我认为钱先生的学术水平,可以说当今没有人能赶得上!我所了解的南京某著名高校的中文系老师,提起钱先生都是非常尊敬的,不仅是因为老先生的道德,更因为钱先生高不可攀的学术成就摆在那里,无法跨越!

我这么高度评价钱先生并不是贬低顾准先生。在我看来顾和钱代表知识分子两种不同的类型,可以并行不悖。顾是像乔姆斯基那样可称为“社会的良心”的那种知识分子,他们富有正义感,有一种为了道义可以自我牺牲的精神。


顾准先生,1915年出生于上海,家贫失学,12岁入潘序伦创办的立信会计事务所作练习生,16岁即能在立信会计夜校授课。1934年参加中共,1949年前已任中共江苏省文委副书记。

他是典型的社会底层出身的革命干部,对于他来说做学问不是目的,而是为了验证自己正确的观点,希望通过自己研究的成果说服最高统治者。比如他的名作《希腊城邦制度》,他之所以研究古希腊罗马史,是为追寻马克思主义的源头,是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作的准备和铺垫,用他自己的话说:“历史的探索,对于立志为人类服务的人来说,从来就是服务于改革当前现实和规划未来方向的”。 他的学问是直接服务于政治的。所以易中天先生说的:“因为他既是读书人,又是革命者,而且首先是革命者。对于他来说,革命比读书做学问重要多了。”

而钱先生出生于无锡钱氏这样一个儒学世家,其父钱基博就是一个国学大师级别的人物。(注:著名国学大师钱穆也是出自无锡钱氏家族。)在这样一个家族中,他从小就熟读四书五经,精通儒家的学问,当然将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教导奉为圭臬。钱先生无心荣利,他不想当官发财,选择兀兀穷年,坐着冷板凳做学问,钻研和继承我国的优秀传统学术,留下了累累硕果,这难道不是他对社会的贡献。钱钟书先生著作等身,而且版本很多,大家很容易可以找到,我就不介绍了。只是希望那些看不起钱先生的人,先去读一本他的学术著作再说。《围城》是钱钟书先生早年的作品,带有游戏的性质,钱先生本人对于自己的早年的作品不很满意,没有大肆宣扬,所以且解放后也少有人知。经过夏志清先生的高度评价后,才逐渐被人所知。《围城》,我读过几遍,感受最深的就是先生的睿智和对人世之情的洞察。各种人物无不栩栩如生,入木三分。一个对生活没有热情的人可以写出这样的名作吗?这样的名作难道没有流芳百世的价值吗?难道只有直接描写抗战宏伟战争场面,歌颂爱国英雄的文章才有权利受到尊重吗?



顾准先生可以说是知识分子中追求真理和正义的道德的典范,而钱钟书先生可以说知识分子追求学问的典范。顾、钱为何常被拿出来并提?因为他们代表了古人梦寐以求的知识分子最高境界,那就是道德、文章合而为一。


附注:

从道德品格上来说,钱钟书先生也当之无愧。据易中天先生介绍:“钱钟书也是有骨气的。他最痛恨和厌恶那些在名利场加官场里混来混去的“知识分子”,最痛恨和厌恶那些市侩、风派、软骨头。据说,他曾“情绪激动”地大骂冯友兰“简直没有文人的骨气”,也没有“节操”;对郭沫若和章士钊迎合“上意”撰写《李白与杜甫》、《柳文指要》两书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至于他自己,当然更不会趋炎附势、献媚邀宠。甚至,他还会“不识抬举”。“四人帮”横行时,上面曾通知他去参加国宴。这在一般人看来,是“赏脸”,应该“受宠若惊”的。钱钟书却说:“我不去,哈!我很忙,哈!”来人连忙声明:“这是江青同志点名要你去的!”钱钟书却回答如故:“哈!我不去,我很忙,我不去,哈!”来人觉得无法交代,便问可不可以说钱先生身体不好,起不来,钱钟书却一点面子都不给,反倒郑重声明:“不!不!不!我身体很好,你看,身体很好!哈!我很忙,我不去,哈!”结果,江青也拿他没办法。其实,这在钱钟书,又算什么!当年批斗“牛鬼蛇神”和“反动学术权威”时,别人都被斗得狼狈不堪,惟独钱先生却头上顶着高帽子,胸前挂着大牌子,从贡院前街走回干面胡同宿舍,任凭街上的孩子哄闹取笑,却毫无畏缩惶悚,高视阔步如故。这种风骨气度,与顾准何异?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6 06: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是文人到底
一个是做了官的文人

依我说见
文人可以选择不同的职业
但做官的文人
是比较危险的

文人需直书胸襟
官不行

文人需隐遁顿悟
官不行

自是
古往今来
凡谓文人者
必不为官

而为官者
必不再文人

当然此严格了些
那些应景周旋苦心维持品性者仍在
悲乎其与

因而
云需要何者
不妨存一丝文人气息之官可
则百姓可稍免涂炭
不妨存纯文人可
则百姓稍留一丝希冀

世有所举
宿得存焉

云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6 09: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偶认为中国现在最缺少的多多的钱钟书,中国的“大家”多了,才有可能会出现百家争鸣,才能从根本上
促进整个民族的前进。一两个顾准,只会是像在中国看大洋彼岸的自由女神,给人精神上的慰藉,却又看不到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6 15: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社会需要进步,不需要在钱钟书和顾准之间作选择题,而是两者都需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6 17: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钱钟书的选择应该不是一个应当的选择吧?杨绛在《我们弎》当中津津乐道的钱钟书的洒脱也的确是中国知识分子私底下大多数人的选择,这种洒脱离不了对传统知识分子明哲保身的自我褒扬。“大隐隐于朝”,恐怕也是钱先生可以用来遮挡视而不见的一块遮羞布,这不过这块破布恐怕挡不住后半生对所有罪恶的容忍、甚至是参预。这种参预到今天为止我们统统可以原谅的原因不过是没有直接流氓化。但可惜的是知识分子的流氓化恰恰不是体现在直接参预,而是悄悄将罪恶合法化,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并成为所有人的表率(中国知识分子最大的愿望恐怕就是这个了)。只可惜,他不是唯一的参照物。如果没有顾准(当然顾准也不是一个最好的标准,但是,今天是比较这两个,就谈他俩)我们可以说我们中国知识分子只能做到这种程度,我们也可以对我们的知识分子死心。有了顾准,在这种更好的参照物下,我们就可以说,中国知识分子的标准应该是更高的程度,不仅仅应该局限书房、甚至附庸罪恶,而应该有自己更好的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6 17: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6楼weidz9992006-07-25 12:38发表的“”:
"中国更需要钱钟书还是更需要顾准?" 开此贴者,似乎是一时头脑发热,到底是对钱钟书有意见呢还是顾准有意见?
我想开贴者根层的意念是对俩者的性格有所看法.但默存又如何,钱钟书固然略显软弱,顾准铮铮铁骨,然而处世只有一条路么?软弱和铁骨不是都开创出一片天下吗,总听有人说钱钟书不应默存,我始终不懂,固然一个人的成就是与其性格有着重大联系的,但是你如何知道钱钟书的性格改变后,成就会更大?我很是疑惑.反正我觉得开贴者对贴的认识颇有偏差.


如果按上面文字分析,这位书友在指出别人“偏差”时同样自己在犯同样的“偏差”

况且谈论的也不是改变“性格”之后,个人成就的大小

这里谈论的是对社会的态度及其在不同方面所产生的贡献,而非性格,况且钱的行为也谈不上软弱

需要a,需要b,或者a和b都需要,这是立题

非要讨论出 需要a、b这个逻辑命题是错误的?什么样的逻辑命题又可以逃出这种窘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6 18: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9楼yfiroi2006-07-26 09:50发表的“”:
偶认为中国现在最缺少的多多的钱钟书,中国的“大家”多了,才有可能会出现百家争鸣,才能从根本上
促进整个民族的前进。一两个顾准,只会是像在中国看大洋彼岸的自由女神,给人精神上的慰藉,却又看不到希望!!!


看不到希望不能说就不需要了吧

那么中国的学问继续待在象牙塔,这种状况也只能说是象牙塔里的百家争鸣

更何况在现在的环境中,百家争鸣可能性小的很,学术上的百家争鸣能够始终固守在学术层上的可能性同样微乎其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7 05: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言及
大大需要文人以使百家争鸣云
我虽不尽了历代百家争鸣之况
然大家熟知之两次百家争鸣又如何

一次乱世而百家立术
或求偏安一方
或求一统华夏
然终得一说足以
其余具败

一次国初定
治者习以证四方
然文人品性
不免指摘时政
虽历乱世而多希冀
然疥疮之痛何让他人
大体忘了
文人以故朝而讽今
于是尘灰具殒

一如我言
两者具可

文章灼灼
不为民而用
则屠为文人
不妨为官
不妨文人

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7 09: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更喜欢顾准,不喜欢钱。钱太聪明,是一个太标准的中国人。顾更让人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7 10: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5楼zyzy2006-07-27 09:35发表的“”:
个人更喜欢顾准,不喜欢钱。钱太聪明,是一个太标准的中国人。顾更让人欣赏。

若以喜好,则人再无特质矣。
唯众生相,而世兴。
好恶可,及己勿于人,庶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7 15: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需要什么?
为什么不是华盛顿?
为什么不是杰弗逊?
为什么不是民主?
为什么不是法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7 16: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暧昧的回答是两都要,气质不同,所学亦不同,不必强求,非要争个第一/第二的.
我的意见是,大家都去读读他们的书,再追随其一,得真经而有所超越,或两者兼顾,糅合一处,更上层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mxp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7-29 15: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钱钟书,顾准中国需要 更需要乱世高瞻的人物,力挽狂澜之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4 20:33 , Processed in 0.26529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