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疯言疯语

本版共享图书参阅 及 读后感专贴

[复制链接]
shouhanke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4-18 14: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月最后一本书。。





书名: 销售圣经
作者: [美] 杰弗里·吉特默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1月
书号:7121008459
价格: 45元

内容提要:

  它是每个销售人员的案头必备宝典,也是销售人员应该拥有的十本书之一。绝佳的案例、精彩的分析 定会让你信心百倍、跃跃欲试!

??一本有关销售的经典、权威、大全类图书,被誉为《销售圣经》,其地位不容小视,文中有大量实用而富借鉴意义的案例,能够为读者解决现实中的许多问题,且简单易读,语言幽默编排方式易懂易操作。

??杰弗里·吉特默的关于销售艺术的畅销书帮助了成千上万的人在销售游戏中占据上风。《销售圣经》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能够提高销售、赢得顾客的忠诚,书中包含的丰富实用的内容销售人员提供了他们所需了解的一切知识。吉特默的策略改变了管理销售人员和提高业绩的方式。他的书带给我们一个新的销售系统,使得销售人员不再找借口抱怨,而是以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完成计划、跟进、执行的工作。

作者简介:

  杰弗里·吉特默是一名全球闻名的销售及客服专家。他每年为IBM、AT&T、可口可乐、希尔顿酒店、《企业杂志》、西门子、先达等公司组织150多个培训项目和销售会议。他是销售专栏《销售方略》的作者,该专栏在美国和欧洲的85家商业报纸上登载,每周读者350万人。


目录:

第一部分 规则、秘密、乐趣
1.1 创世纪
1.2 规则记
1.3 秘密记
1.4 大秘密记
1.5 最大秘密——幽默记
第二部分 准备好让潜在顾客惊呼
2.1 惊呼记
2.2 问题记
2.3 力量记
第三部分 请允许我自我介绍
3.1 引荐记
3.2 陌生拜访记
第四部分 做一次精彩的产品介绍
4.1 介绍记
第五部分 拒绝、成交和跟进……获得“是”
5.1 拒绝记
5.2 成交记
5.3 坚持记
第六部分 叹息与敌人
6.1 悲叹记
6.2 竞争记
第七部分 国王万岁:顾客
7.1 客服记
第八部分 福音书
8.1 沟通记
8.2 展览记
第九部分 网络建立……通过协会获得成功
9.1 搭网记
第十部分 先知和利润
10.1 领导记
10.2 超势记
10.3 先知记
第十一部分 提高你的收入
11.1 数字记
第十二部分 我能否得到一声“阿门”
12.1 出埃及记
后记:当我长大后
衷心感谢
现在再来点推销!


书籍格式:PDF

下载地址(永久有效):

http://pickup.mofile.com/2031999907241639


推荐用迅雷或网际快车下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8 16: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几本好书,网速超慢。。上传不易,请斑竹加点威望。。呵呵。。




Programming Embedded Systems with C and C++

By Michael Barr
First Edition January 1999  
Pages: 194 (More details)

Book description
This book introduces embedded systems to C and C++ programmers. Topics include testing memory devices, writing and erasing Flash memory, verifying nonvolatile memory contents, controlling on-chip peripherals, device driver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ptimizing embedded code for size and speed, and making the most of C++ without a performance penalty.
Full Description

Embedded software is in almost every electronic device designed today. There is software hidden away inside our watches, microwaves, VCRs, cellular telephones, and pagers; the military uses embedded software to guide smart missiles and detect enemy aircraft; communications satellites, space probes, and modern medicine would be nearly impossible without it. Of course, someone has to write all that software, and there are thousands of computer scientists, electrical engineers, and other professionals who actually do.

Each embedded system is unique and highly customized to the application at hand. As a result, embedded systems programming is a widely varying field that can take years to master. However, if you have some programming experience and are familiar with C or C++, you're ready to learn how to write embedded software. The hands-on, no-nonsense style of this book will help you get started by offering practical advice from someone who's been in your shoes and wants to help you learn quickly.

The techniques and code examples presented here are directly applicable to real-world embedded software projects of all sorts. Even if you've done some embedded programming before, you'll still benefit from the topics in this book, which include:

Testing memory chips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Writing and erasing Flash memory
Verifying nonvolatile memory contents with CRCs
Interfacing to on-chip and external peripherals
Device driver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ptimizing embedded software for size and speed

So whether you're writing your first embedded program, designing the latest generation of hand-held whatchamacalits, or simply managing the people who do, this book is for you.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8 19: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 姜戎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书号】 7-5354-2730-8
【开本】 16                【页码】 408
【出版日期】 2004-4-1     【版次】 1  

内容简介  
《狼图腾》
本书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狼故事”一气呵成,情节紧张激烈而又新奇神秘。读者可从书中每一篇章、每个细节中攫取强烈的阅读快感,令人欲罢不能。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无不使我们联想到人类,进而思考人类历史中那些迄今县置未解的一个个疑问:当年区区十几万蒙古骑兵为什么能够横扫欧亚大陆?中华民族今日辽阔疆土由来的深层原因?历史上究竟是华夏文明征服了游牧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一次次为汉民族输血才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为什么中国马背上的民族,从古至今不崇拜马图腾而信奉狼图腾?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原因,是否在于中国还存在着一个从未中断的狼图腾文化?于是,我们不能不追思遥想,不能不面对我们曾经辉煌也曾经破碎的山河和历史发出叩问:我们口口声声自诩是炎黄子孙,可知“龙图腾”极有可能是从游牧民族的“狼图腾”演变而来?华厦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是否将从此揭秘?我们究竟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  


第一部分  
当陈阵猛地转头向山谷望去时,他几乎吓得栽下马背。距他不到40米的雪坡上,在晚霞的天光下,竟然出现了一大群金毛灿灿、杀气腾腾的蒙古狼。全部正面或侧头瞪着他,一片锥子般的目光飕飕飞来,几乎把他射成了刺猬。离他最近的正好是几头巨狼,大如花豹,足足比他在北京动物园里见的狼粗一倍、高半倍、长半个身子。
  读了《狼图腾》,觉得狼的许多难以置信的做法也值得借鉴。其一,不打无准备之仗,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组织严密,很有章法。好像在实践孙子兵法,‘多算胜,少算不胜’。其二,最佳时机出击,保存实力,麻痹对方,并在其最不易跑动时,突然出击,置对方于死地。其三,最值得称道的是战斗中的团队精神,协同作战,甚至不惜为了胜利粉身碎骨、以身殉职。商战中这种对手是最恐惧,也是最具杀伤力的。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 张瑞敏

  “苍狼乐队”感谢《狼图腾》。它让我读出:深沉、豪放、忧郁而绵长的蒙古长调与草原苍狼幽怨、孤独、固执于亲情呼唤的仰天哭嗥,都是悲壮的勇士面对长生天如歌的表达;是献给《天堂》里伟大母亲最美的情感、最柔弱的衷肠、最动人的怨曲……

                     ——蒙古族歌唱家 腾格尔

  《狼图腾》在当代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中,是一个灿烂而奇异的存在:如果将它作为小说来读,它充满了历史和传说;如果将它当作一部文化人类学著作来度,它又充满了虚构和想象。作者将他的学识和文学能力奇妙地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作品的独创性。它的具体描述和人类学知识相互渗透得如此出人意料、不可思议。因此,这是一部情理交织、力透纸背的大书。

                     ——文学批评家 孟繁华

  姜戎笔下的草原狼,是生物的狼,也是人文的狼;是现实的狼,也是历史的狼。因之,这是一部狼的赞歌,也是一部狼的挽歌。

                     ——文学批评家 白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9 00: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事先做人。rar       本书为PDG格式  

图片和介绍实在找不到,请谅解。

http://pickup.mofile.com

提取码137135739082209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9 07: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游士到儒士》
2.[图书简介]
      《从游士到儒士》
             查屏球著

   本书副题为“汉唐士风与文风论稿”,主要研究了从汉到唐士风与文风的关系,从士风演变的历史背景中揭示各阶段文学风尚与文学观念变化的原因。

   序论通过分析现代学术史上一场争论,反思了文学史研究中古今融合及古代文学史研究现代化的问题。
   第一章分析了汉武朝士风转变对文人心态的影响,并着重通过简帛文本的特点说明了其时士人学风与文风的关系。
   第二章以江左士风为背景,分析以玄学为核心的名士文化与偏重儒家意识的寒士文化关系及在当时文论中的表现。
   第三章以魏晋名士文化传统在初盛唐的沿续与变化为背景,说明盛唐文学特点,解析构成盛唐之音的文化因素。
   第四章以儒士文化群在“安史之乱”前后的活动为中心,说明儒士精神对文学发展的作用。
   第五章以中唐儒学复兴为背景分析中晚唐文风,其中又侧重于从学风的变化上论述唐诗走向宋诗的历史必然性。
   最后的附论考证了唐代文学转承中的几个文献方面的问题。
3.[图书格式]PDF
4.[下载方法]
使用56网的共享邮箱,共享名字是zlandlx
首先在www.56.com注册一个邮箱,登录邮箱后,单击“共享资源”链接,输入用户名zlandlx,点击“查看他的共享资源”按钮即可看见共享文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9 09: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不好,传本书很难,好不容易传上去了,才发现传重了好几条。。。
请版主加点威望。。。

小人物日记


作 者:乔治•格罗史密斯 威登•格罗史密斯 孙仲旭 孙仲旭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03-01
ISBN书号:7108022095   
开本:210×144×10毫米
页数252   

  
作者简介 :
   乔治·格罗史密斯(George Grossmith, 1847-1912),幽默小品(短剧)和歌曲的创作者、表演者与演唱者,当时有名的多伊利·卡特剧团的台柱,是杰出的喜剧天才,著有自传《大众小丑》。
威登·格罗史密斯(Weedon Grossmith,1854-1919),乔治的弟弟,剧作家、画家和大众喜剧演员;他不仅与哥哥乔治共同写作了“日记”,还为本书画了插图。


内容简介:
   “《小人物日记》(DiaryofNobody,1891)托名是小职员查尔斯•普特尔的日记,实为虚构作品,作者是乔治•格罗史密斯(GeorgeGrossmith,1848-1912)和他的弟弟威登(WeedonGrossmith,1852-1919)。后者还为该书画了生动有趣的插图。先是在幽默杂志《潘趣》(Punch)连载,后来才结集成书。问世百余年,普特尔的名字Pooter进入了日常英语,用来指称某一类在郊区生活的古板守旧的中产人士,还派生出Pooterish一词。这本书虽然在正统文学史中地位不太显要,却是雅俗共赏,很受欢迎,直到现在影响绵绵未绝。《不列颠百科全书》和牛津出版社近时推出的《英美文化词典》里都有相关的词条。
“我国著名学者钱锺书先生对此书也是偏爱有加。不久前出版的《钱锺书手稿集》中有一段相关的文字。那是《手稿》卷一“容安馆札记”的百九二条。其中说道:
“余一九三六年夏游巴黎,行箧未携英文小说,偶于旧书肆(此处原有“得”字,涂去)DiaryofNobody,姑购归阅之,叹为奇作,绛亦有同好。一九四0年此书收入“Everyman'sLibrary”,而V.S.Pritchett复作文张之(见InMyGoodBooks,pp.87ff),知者稍多矣。[JohnBetjeman谓T.S.Eliot亦喜此书(T.S.Eliot:ASymposium,compiledbyR.March&Tambimuttu,p.92)。)近日圆女方取读,因复披寻,益惊设想之巧,世间真实情事皆不能出其范围……
“这条札记半是回忆购书读书的经过,半是联想和议论。谈及艾略特“亦喜此书”的态度以及某些细节与《龚古尔日记》的类似之处时,相关引文的出处和页码一一在案。由此得知钱先生一家人对这本不很出名的小书的喜爱超乎寻常,将它“叹为奇作”。
“小说的主人公普特尔先生在一家伦敦公司兢兢业业服务多年,终于在年届知天命之时搬进市郊良好地段一处有六室外加早餐间(“还不算地下室”)的小楼“劳瑞屋”。虽然是所老房子,又在铁路近旁,他和他“亲爱的妻子卡丽”已是心满意足。对于老普,此番搬迁是人生中更上层楼的新开端,于是他踌躇满志地开始写日志,记下了那些居家度日、柴米油盐的事儿。
“《小人物日记》讲述的实实在在是正经人普特尔的幸福生活。小市民家常的微末细节让很多人感到亲切。与中国工人贫嘴张大民相比,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下层中产者老普的日子在物质上远远更丰足。但是攀附“绅士”的势利心态却反衬出他生活的局促、黯淡和难堪。对老普的贴切而尖刻的讥讽英国味儿十足,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一个社会群体的有一定深度的自省和自嘲。这在当下五花八门的中国文字中倒似乎不太多见。
“从互联网上得知,《小人物日记》仍在出版,新书二十美元一本。读者随着作者站在高处看老普之流表演,自觉远胜他们一筹心下很是欣喜,又不时在他们身上认出自己的影子不免有点怵惕;得到不少消遣愉悦,不经意间也得了小小的教化,一代一代,仍没看厌。”

书摘:
   我和我亲爱的妻子卡丽刚刚搬进我们的新家“月桂居”一个礼拜,它位于霍洛韦的布里克菲尔德台地,不包括地下室,有六间不错的居室,靠房子正面那里,还有个早餐间。房子前面有个小院子,门口有十级台阶,顺便说一句,我们一直用链子把它锁着。卡明斯、戈英和我们别的好朋友总是走侧面的小门,省得佣人放下手里的活计去前门开门。我们有个不错的后院,小小的,一直接到铁路边。一开始,我们很担心火车的噪音,可房东说我们住上一阵子就注意不到了,还减了两镑房租。他说得一点没错:除了院墙墙根处有道裂缝,我们没觉得有什么不方便。

   从市里下班后,我喜欢待在家里。老是不在家的话,家又有什么好?“家,甜蜜的家”,这是我的座右铭。我晚上总是在家,我们的老朋友戈英可能会不拘礼地来串门,卡明斯也会,他住在路对面。他们愿意来串门,我和我亲爱的妻子卡罗琳都乐意见到他们。不过没朋友来,我和卡丽也能打发一晚上。总有些事情要做:钉根钉子,弄直一面威尼斯式百叶窗,往墙上钉把扇子,或把地毯的一处钉下去——所有这些活,我都能轻而易举地干好。卡丽只会缝衬衫扣子,补枕头套,或者在我们新的立式小钢琴上(三年分期付款买的)练习《西尔维亚加沃特舞曲》。那台钢琴由科勒德兄弟公司(很大的字)的W.比尔克森(小字)所制。我们的儿子威利在奥尔德姆的银行里干得很好,这也让我们很宽心。我们希望能多见见他。下面是我的日记:

四月三日。有商户为做生意的事来拜访,我答应五金商法默森想买钉子或者工具的话找他。顺便说一句,我们的卧室门没有钥匙,门铃也一定得修修,小客厅里的铃档坏掉了,拉门铃,佣人房间里的铃铛响,这不像话。好朋友戈英来串门,可是不肯待,说油漆味刺鼻得很。

四月四日。还有商户来拜访,卡丽不在家,我准备在霍因那里买东西,他看着像是个有礼貌的屠户,铺子挺干净。订了块羊肩肉明天吃,试试买他的看怎么样。卡丽准备在黄油商博尔塞特那里买东西,她订了一磅新鲜黄油,还有一磅半食盐,另加一先令的鸡蛋。晚上,卡明斯意外地来了,给我看他的海泡石烟斗,在市里举办抽奖时抽中的。他要我小心拿,因为手潮的话,会弄脏上面的颜色。他说他没法待,因为不是很喜欢闻油漆味,出门时,刮泥板把他绊倒了。一定得拆掉刮泥板,否则就要刮出大麻烦。我不常说俏皮话。

四月五日。送来了两块羊肩肉——卡丽没跟我商量,就在另一家肉铺订了货。戈英来串门,进门时绊倒在刮泥板上。一定得把刮泥板拆掉。

四月六日。早餐时吃的鸡蛋真是岂有此理。送回给博尔塞特,说了些客气话,并说他没必要再上门请我们订货了。雨伞没找到,尽管当时下着瓢泼大雨,还是不得不没打雨伞就去了。萨拉说肯定是戈英先生昨天晚上拿错了,因为门厅里有根手杖,不知道是谁的。晚上,听到有人在楼下门厅处跟佣人大声说话,我去看是谁,惊讶地发现是博尔塞特,那个黄油商,他喝醉了酒,还出言不逊。博尔塞特一看到我,就说他再去出力不讨好地侍候市里的职员,就让自己被吊死算了。我控制住自己的感情,心平气和地说我想就算是市里的职员,也有可能是位绅士。他回答他很高兴听我这样说,还想知道我有没有见到过一个,因为他从来没见过。他出了门,砰的一声把门甩上,差点把扇形窗震破。接着我听见他绊倒在刮泥板上,让我觉得没拆挺好。他走后,我想到一句本该用来回敬他的绝妙回答,不过还是留到下次再说吧。

四月七日。因为是礼拜六,我盼望早点回家,好把几样事办好。可是我们公司有两位负责人因病未到,我直到七点钟才到家。发现博尔塞特在等我,白天他已经来过三次,想为昨天晚上自己的行为道歉。他说礼拜一他没办法休银行假日,而是昨天晚上休了。他恳求我接受他的道歉,还有一磅黄油。他毕竟还像个正派人,所以我跟他订了几个新鲜鸡蛋,要求这次可得新鲜。恐怕我们还是得找几块新的楼梯地毯,旧的不够宽,接不到两边漆过的地方。卡丽建议我们也许可以自己动手,把油漆的地方漆得宽一些。礼拜一我会去看看能不能找到颜色相配的那种油漆(黑巧克力色)。

四月八日,礼拜日。去完教堂后,牧师跟我们一起回来。我让卡丽先进去打开前门,我们只在特殊时候才会用这道门。她打不开,我也使出浑身解数后,只得让牧师(顺便说一句,我忘了他的名字)从侧门进来。他的脚绊到刮泥板上,扯裂了裤腿。最叫人恼火的是,卡丽不合适在礼拜日提出给他补裤子。吃完饭就睡觉。在院子里走了一下,发现一个很好的地方,可以种芥菜、水芹和小萝卜。晚上又去教堂,跟牧师一起走回来。卡丽注意到他穿的是同一条裤子,只是缝过了。他想让我捧收捐献的盘子,让我受宠若惊


图书目录 :

关于《小人物日记》(代译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

尾声

附录 格罗史密斯兄弟与《小人物日记》

评论:

《小人物日记》讲述的实实在在是正经人普特尔的幸福生活。小市民家常的微末细节让很多人感到亲切。与中国工人贫嘴张大民相比,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下层中产者老普的日子在物质上远远更丰足。但是攀附“绅士”的势利心态却反衬出他生活的局促、黯淡和难堪。对老普的贴切而尖刻的讥讽英国味儿十足,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一个社会群体的有一定深度自省和自嘲。这在当下五花八门的中国文字中倒似乎不太多见。
   查尔斯•普特尔是个公司小职员,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却也过得心满意足:在郊区安了新家;老板对他很照顾;妻子也与他情投意合;还有两个关系“老不赖”的街坊朋友。踌躇满志之下老普开始写日记,当然就是些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太阳底下无新事。偶尔有机会参加一个上等人的聚会,虽弄得鸡飞狗跳,洋相出异,可老普也并不以为意,他生活的目标是成为一个体面的绅士,当然他最终达到了,努力没有白费。



格式:05H  PDG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9 09: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man]Grammar Practice for Upper Intermediate Students(with Key)
Author: Walker , E. & Elsworth , S.
Publisher: Longman
Format: P/Bk
ISBN: 058241721X
Publication Date: 2000
Price: 11.90

简介: Grammar Practice for Upper Intermediate Students is intended for students from pre-FCE to CAE level . All the main areas of grammar are covered in depth and further clarified through practice exercises .
Features include generous spaces to allow answers to be written in , tests that monitor student progress , a detailed contrast of structures that are frequently confused , cartoons to increase student understanding and a comprehensive index .
本书全面复习之前几本书所学的内容并作进一步深入详尽的了解,对於
经常引起读者混乱的文法结构,在通过不同的练习使读者更加理解明白,
答案都附在书後,方便读者查阅,加上大量卡通插图,使大家在学习时
更轻松愉快。本书对有一定英语文法基础的读者,在巩固和再提升水平
方面有极大帮助。

书籍格式:PDF
下载地址: http://mcchan.wg333.co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9 09: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抱歉

发重了
网络不好
以为没发上去
后来才看到

重了

删除这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wch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4-19 09: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书  名】唐诗鉴赏辞典
【作  者】 萧涤非 等
【出 版 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本书旨在介绍唐诗之精华。它搜集了一百九十多位诗人的一千余篇作品,出自大家、名家之手,流传万口的名篇,固然都在网罗之列;同时,也选采了许多不见录于一般选本的遗珠。
  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千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本书选收了唐代一百九十多位诗人的名篇佳作一千一百余首,著名大诗人的诗篇占有较大比重,各个不同艺术流派的作品也兼收并蓄;同时,逐篇就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鉴赏、剖析。
  本书约请国内古典文学专家、学者、专业工作者撰写赏析文章,文后均有署名。对诗的理解、分析,当力求正确,但从来诗无达诂,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也容许有不同见解。附带要说明的是:唐诗版本流传较多,常有异文,本书择善而从。除必要时在释文中略作交代外,一般不作校勘说明。

格式:PDF
下载地址: 匿名提取文件连接 http://pickup.mofile.com/0500482851529829  
          或登录Mofile,使用提取码 0500482851529829 提取文件
       长期有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9 10: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抱歉

发重了
网络不好
以为没发上去
后来才看到

重了

删除这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9 11: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
荣新江,李孝聪主编
科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ISBN 7—03-012442-1
印数:l-1200 字数:712 000
定价:95.00元

前言
  内容简介
  2002年11月在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召开了“古代中外关系史:新史料的调查、整理与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本书收录了其中33位中外学者提交的会议论文,内容涉及以下七个方面;(1)图像·文本·碑铭:新发现与新解读,(2)简牍与文物:考古新发现与研究,(3)舶来品与外来文化:新问题与新探索,(4)手稿·游记·著作:明清来华传教士研究,(5)天文·地志与舆图:多角度的新观察,(6)域外遗珍:海外史料的调查与研究,(6)周边文物与地方史料:新旧资料的互证。
  这是以各种新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而以古代中外关系史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次盛会,也是近年来中外关系史领域最新成果的集中展现,书中发表了不少新资料,同时在研究方法和范式上,也提出新的建议。这部21世纪初叶出版的专著,利用新史料不仅补写了历史,而且提出了新问题,开拓了新领域。

《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目次

导论
汉唐中西关系史一对新旧史料的一个概观 荣新江
明末清初天主教人华史的研究一范式的转变与汉文文献的利用 黄时鉴

图像·文本·碑铭:新发现与新解读
赫拉克利斯(Heracles)在东方——一其形象在古代中亚、印度与中国造型艺术中的流播与变形 邢义田
中国境内发现的东罗马金币 罗丰
Two Tokharo-Gāndhārī Bilingual Documents from Kizil in the Le Coq Cnectlon Lin Meicun
唐代波斯国大酋长阿罗憾墓志考 马小鹤

简牍与文物;考古新发现与研究
悬泉汉简中若干西域资料考论 张德芳
悬泉汉简所见康居史料考释 王素
《三临辟雍碑》与晋武之文教视野 张乃翥
北朝隋唐的胡商诵、胡商图与胡商文书 张庆捷
石刻佛经中的新发现与新解读 张总
圣彼得堡藏丝绸之路文献文物 府宪展

舶来品与外来文化:新问题与新探索
中国祆教画像石的“语境” 姜伯勤
六世纪前后中国祆教文物叙录 施安昌
隋虞弘墓志释证 周伟洲
西域祆教三联字崇拜与山西介休祆神楼 万 毅
An illustrated astrological manuscript in the Turfan collectinon(8th-10th ) Frantz Grenet

手稿·游记·著作:明清来华传教士研究
《广少通纪》初探 高田时雄
南怀仁《坤奥格致略说》研究 邹振环
梵蒂冈图书馆藏白晋读《易经》文献初探 张西平
再论白晋的《易经》研究——从梵蒂冈教廷图书馆所藏手稿分析其研究背景、目的及反响 韩琦

天文·地志与舆图:多角度的新观察
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中文舆图特藏 李孝聪
明末西方日晷的制作及其相关典籍在中国的流播——以丁先生(Christopher Clavius1538-1612)《晷表图说》(Gnomonices,1581)为中心 冯锦荣
十九世纪早期在华传教士所描绘的美国——高理文及其《美理哥合省国志略》 李晓杰
《西域水道记》:稿本、刻本、校补本 朱玉麒

域外遗珍:海外史料的调查与研究
大英图书馆所藏《红毛通用番话》诠释 周振鹤
Chinese Export Watercolours on Pith——A European Perspective Ifan Williams
19世纪广州外销通草水彩画画纸研究 程存洁
第九世班禅喇嘛对印度的访问——清朝官方文献与英国外交秘密档案及其他私人记载比较研究 房建昌

周边文献与地方史料:新旧资料的互证
西安出土西突厥三姓葛逻禄炽俟弘福墓志释证 葛承雍
日本僧成寻与其人宋日记——《参天台五台山记》 郭万平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善邻国宝记》及其相关史料 伍跃
李英宗朝婚姻关系与权力结构研究 耿慧玲
“古代中外关系史:新史料的调查、整理与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后记

  把分散的研究者,以一个大家感兴趣的题目,组织成一个学术研讨会,通过发表、讨论、批评、交谈等形式,丰富发言者的论文,提升与会者的知识,然后把经过修改的论文集合在一起,正式出版,这无疑是现在学术界通用的促进学术的良好做法。但是,由于编者在教研之余的时间有限,而且面对所要处理的整个中外关系史的诸种问题时也显得学识不足,尽管我们希望把各位作者的鸿文圆满地展现出来,但也难免会有编纂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这些都请作者和读者批评指正。如果说我们及时避免了一些错误的话,那是各位作者努力的结果。还有许多学者、朋友为这次会议的召开和论文集的出版,无私地提供了资料,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感谢。科学出版社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其考古编辑部首席策划同向东先生,特别是责任编辑孙莉女史为本书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们一并致谢。我们还要特别感谢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的一些老师和研究生,他们为这次学术研讨会和论文集的出版贡献了力量,其中特别应当感谢的是负责后勤的王淑华老师和负责联络工作的刘新光同学。

格式:PDG
下载地址: 匿名提取文件连接 http://pickup.mofile.com/4844817086739699
       或登录Mofile,使用提取码 4844817086739699 提取文件
    长期有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9 13: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体育经营学

图书格式:  PDG格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orma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4-19 14: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藏传佛教出家女性研究

【作  者】 德吉卓玛
【出 版 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版次印次】 2003年2月第1版
【ISBN书号】7801908518
【开  本】 32开
【国  别】 中国大陆
【页  数】 426

目录

绪 论

第一章 佛教在吐蕃的早期传播与王室贵妃
第一节 尼泊尔赤尊公主与大昭寺
第二节 文成公主与小昭寺
第三节 芒萨赤嘉与扎叶巴神殿
第四节 茹雍萨嘉姆尊与扎拉鲁普石窟
第五节 金城公主与西域佛僧
第二章 出家女性在吐蕃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吐蕃佛寺与僧伽的缘起
第二节 吐蕃王室贵妃与比丘尼僧团的建立
第三节 吐蕃尼僧的早期发展与宗教生活
第四节 吐蕃尼僧的戒律
第五节 吐蕃著名的女密宗大师益西措杰生平事迹
第三章 藏传佛教复兴与各宗派尼僧及其教团组织
第一节 藏传佛教复兴初期的尼僧教团组织
第二节 宁玛派尼僧与尼僧教团组织
第三节 噶当派尼僧与尼僧教团组织
第四节 萨迦派尼僧与尼僧教团组织
第五节 息解派尼僧与尼僧组织
第六节 独树一帜的觉域派尼僧
第七节 噶举派尼僧与尼僧教团组织
第八节 觉囊派尼僧与尼僧教团组织
第九节 格鲁派尼僧与尼僧教团组织
第十节 其他小宗派及其尼僧
第四章 藏传佛教尼僧的类型及其生活模式
第一节 藏传佛教女活佛源流及其主要传承体系
第二节 业印母及其生活模式
第三节 住寺尼僧及其生活方式
第四节 苦行尼僧及其生活模式
第五节 云游尼僧及其生活模式
第六节 群落尼僧及其生活模式
第七节 住家尼僧及其生活模式
第五章 剃度出家:当今藏族女性的一种人生观
第一节 个人心理的佛法三宝信仰
第二节 自我慰藉的心理需求

附录一 汉、藏文(拉丁文转写)人名对照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后 记


德吉卓玛简介:
德吉卓玛,藏族,1963年7月生于青海尖扎。现任中国社科院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用藏汉文字发表文学作品与学术论著约50余篇。


书摘

在藏族地区,女性剃度出家以从事宗教活动为生存意义的这种人生观,对大多数藏族女性个人的价值取向产生着一定的影响。据笔者多年来实地考察所获取的资料信息看,目前在广大藏区剃度出家、削发为尼的女性,与日俱增,且分布普遍。有上千万个出家为尼专门从事宗教活动的女性,在各地营造修行处或尼姑寺,为个人创造着赖以生存的环境。她们构成了藏传佛教一个庞大的社会实体或藏传佛教载体,在藏族社会中产生着广泛的影响。然而,造成这一现象有它多方面的因素,既有宗教的、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的因素,又有个人的、家庭的因素。但最根本的缘由,笔者认为是心理根源和社会根源。
众所周知,藏民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在藏民族的历史发展中,对藏民族文化发生过决定作用的莫过于宗教,宗教价值观,则是藏民族文化最深层次的思想观念,是藏族社会的价值观念的主体部分。正因为如此,藏传佛教作为藏族社会最主要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所提供的关于社会、人生和道德的说教,构成了藏民族传统文化的灵魂,决定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是这样一种大文化背景,为藏族女性个人的宗教信仰营造了得天独厚的天然环境和条件。
家庭是藏族女性个人宗教信仰形成的重要渠道。我们知道,每个人生下来就生活在养育自己的家庭中,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一个人的个性始于家庭。个人的性格,个人的社会取向和世界观,都是在这里形成的。在家庭中对子女产生最直接影响的是他们的父母。因此主要来源于广大藏族地区农牧民家庭的藏族出家女性,她们个人对佛法三宝的信仰,首先是通过自己最亲近的父母和家庭里其他成员的宗教行为受到的影响。

“下士、中士与共同道次第之修心”以前的全部内容,主要讲述引生出离心的方法,认为学佛的人,若没有真正的出离心,所做的一切功德,只能成为感人天善趣的因,不能成为解脱生死的正因。若以出离心为发起或为出离心所摄受,所作不论大小何种功德,都成为解脱生死的资量。因此,依次第修习,须先思维人身难得,寿命无常,息灭贪求现世五欲的心;再思维业果不虚,生死众苦和三有流转道理。若能看整个三界如同火宅,深可怖畏,毫无顾恋,决意出离,疑心趣求涅槃妙乐,便是发起了真出离心。由此进修戒定慧三学,才能证得解脱涅槃。没有出离心,就不能发起菩提心。
“上土与共同道次第之修心”部分,主要讲述发菩提心,修菩提行。认为学佛的人,若未发起大菩提心,所做的一切功德,或堕生死,或堕小乘,都不能作成佛的正因;这个人也不能算是大乘的人。若发起大菩提心,虽然没有其他功德,也可称为菩萨;所做任何善事,都成为成佛的资量。所以,在上士道中,修菩提心最重要。修菩提心的次第,以出离心为基础,进一步思维一切有情,都被我执烦恼所缚,善恶有漏业所漂,长期沉溺生死大海,为众苦所逼恼,深发大慈悲心,为救拔有情出离生死苦海,能牺牲自己的一切安乐,而急于利他,求大菩提,就是发了大菩提心,由此进修六度四摄,经三阿僧祗劫,圆满福智资量,才能证得三身四智五妙功德庄严的大菩提果。
第六、七部分的内容,主要讲述抉择清净正见,即宗喀巴大师的缘起性空见解,认为一切法惟依仗因缘而生起或安立,本来没有独立的实在的自性。众生由无始传来的妄执习气,于无实性法,执为有实性,就是“增益执”,也叫做“有见”、“常见”等。一切法虽离实性,但依一定的因缘,决定当生、当立,并非全无。譬如镜中人影,本无实体,但由明镜、空间、光线、人体等因缘会合,自然便有人影现起,且能发生应有的作用。若说“诸法既无实性,就该完全什么都没有,所见所闻,都是错觉乱”这就是“损灭执”,也叫做“无见”、“断见”等。反之,则为“增益执”。这“断”、“常”二见,都不合于真理,偏于一边,所以又叫做“边见”。“中道正见”,既不执诸法实有自性,也不执无所生所立的诸法,如实了知“诸法仗因缘而有,故无自性”而不堕“常边”,也了知“诸法既仗因缘而有,就有因果”而不堕“边断”。由此正见,不堕二边,故名“中道”。无始传来的无明实执,是一切烦恼的根本,也是生死的根本,要由此清净见才能断除。若未得此见,仅有出离心、菩提心,任愿如何修学,终不能断任何烦恼。所以清净见是大小乘一切道的命根,最为重要。
修此见法,先以四理或七相,观察众生无始时来所执的“我”,通达“我空”;再以四理或破四生等理,观察众生无始时来所执的“实法”,通达“法空”。
四理就是:①认识所破的我;②决定我与五蕴(即色、受、思、行、识)的或“一”或“异”,二者必居其一;③认识我与五蕴的是一的不合理;④认识我与五蕴的是异的不合理。七相就是:一(我与五蕴是一)、异(我与五蕴的是异)、能依(五蕴依我)、具有(我有五蕴)、支聚(五蕴合聚为我)、形状(五蕴组合的形式为我),从这七方面认识执我的不合理,四生就是:自
生、他生、共生、无因生(破四生的道理)。以“四理”来破所执实法,先认识所执实法与构成它的支分,再以我和五蕴为例,照上述以四理破我的道理来破。既通达无始妄执的“我”及“实法”空,再详细推察缘起道理,得知诸法虽无性而有“缘起因果”。如果还觉得缘起因果与自性空各是一回事,就是还没有真正通达中道深义。若是由见诸法因果缘起,就能破除内心实执,了达诸法实无自性,才是得了“中道正见”。这样的正见,不只是由见空来破常执,而且由见有(缘起的有)的力量来破常边;不只是由见有来除断执,而且由见空(无实性空)的力量来破断边。这尤其是中道正见的特殊作用。
宗喀巴大师在《中论广释》、《菩提道次第广论》,《人中论释》等著作中都反复强调,了解有、无自性和有、无法这四者的差别极为重要。认为如果不了解月称论师提出的这四者差别就会堕入“二边”(两个极端),不能领悟中观深义。
在《中论广释》中又说:
谡以若无自性别无法,于性空之空,全无安立因果之处,故堕断之边,若许有法,必须有自性,则不能因果如幻,实无自性现似有,故堕常边。
所谓“常,断”,是指两种见解,一是认为万物常在,永不消灭,此为常见;一是认为事物可绝对断灭,此为断见,中观学派反对这两种见解;而主张不常不断的中道见解。宗喀巴大师认为从缘起而见自性空义,就不会落人执无的边见。了知缘起为自性空的理由,就不会落入执有的边见。不落有无二边,才能对中道观有确切的认知。因此,宗喀巴大师强调“力求悟缘起之法”,而非“力求悟空之法”。这是由于缘起之义即在空义中,反过来说,空义也在缘起之义中。因此,为了要指出应以缘起之义解空,同时亦应以空义解缘起,如是而离二边,应力求悟缘起之法。不应视空为否定一切,而应视空为否定自性有,自性有的否定与缘起之义相合。若把空与缘起看做两回事,误认为虚无,则此种观念不但是对空的误解,毫无益处,而且犯了落人断见的大过。

一 一个住寺尼僧剃度入寺的过程
在藏族地区,一个女性削发出家步人佛门,再加入尼众僧团组织,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每个尼姑寺都有自己的入寺要求和清规。譬如,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境内的藏传佛教宁玛派女众道场阿琼南宗尼姑寺为例,每一位尼僧从出离家门,独身修道,加入女众僧团组织,开始她们新的生活——宗教生活,都要经过一定的程序,也是有一定条件的。就一般而言,每一位剃度出家、入寺学法或受持“三归”,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三宝的女众,必须身体健康,笃信佛教和宁玛派教法,坚守戒律,一心学法,方可进入阿琼南宗尼姑寺。而且一般的程序也是按照佛教戒律的规定行事。
(一)剃度出家
削发剃度,是佛教徒出家接受戒律的一种戒规。剃发出家为僧尼,原为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遁世制度,后为佛教所沿用。
《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二记载:
诸有四姓剃除须发,以信坚固出家学道者,彼当灭本名字,自称释迦弟子。
佛教传人吐蕃藏地以后,这种出家学道的戒律亦被藏传佛教的信徒所接受,在藏传佛教中一直沿用。由于藏传佛教各宗派教义有所侧重,所以,各宗派禁受戒条的方式方法亦各不相同,特别是藏传佛教各宗派的尼姑寺或尼僧教团组织,剃发出家的程序,在不同地区其具体做法有所不同。即便同是一个宗派,接受女性出家人寺的方式亦不尽相同。
就一般而言,每一位尼僧剃发出家前,首先要在自己日后修行的尼姑寺里,找一位“亲教师”,这位“亲教师”征得尼姑寺的同意后,可接受这位新弟子,之后,这位弟子再去皈依或依止当地比较著名的该派系的上师即活佛,从他剃度受戒,并取“依止师”和“亲教师”名字的前后两字,赐予法名,而成为佛门弟子。
但是,在一些边远地区的尼姑寺也有一些不成文的习俗,譬如,在阿琼南宗尼姑寺每一位尼僧剃发出家前,一般先要在尼姑寺里,找二位德行高、学问好、资历深、在尼姑寺有一定声望的尼僧请她做自己的“依止师”。这位“依止师”首先要向尼姑寺征求意见,取得同意后,收她为新弟子。然后由“依止师”在自己的僧舍,释迦牟尼像前为新弟子举行剃度授戒仪式,剃除新弟子的头顶青丝纤发,供奉于释迦牟尼像前,穿法衣,即穿袈裟,表示从此以后皈依三宝,按照佛教三宝的教诫修行;赐法名,取代原先的住家名字,确立师徒关系,从此成为出家的尼僧。
在佛陀时代,出家受戒,本来是一回事。然而,在阿琼南宗尼姑寺,出家和受戒(沙弥尼戒),不可同时秉受。按照佛教的律仪,受沙弥戒必须由二比丘授受。而藏传佛教比丘尼之戒律传承,从公元9世纪后半期,即吐蕃赞普朗达玛“灭佛”以后在藏地中断。公元14世纪,比丘尼戒律传承,虽然在噶举派中有所保留,但还是未能承袭。所以,目前藏传佛教尼僧一般只持有沙弥尼戒。
因此,像阿琼南宗尼姑寺这样五条件授沙弥尼戒的,剃发出家尼僧一般只授受近事女戒,或称优婆夷戒,受住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而且像阿琼南宗尼姑寺这样由沙弥尼为俗家女性举行剃度出家行仪的,除了地处边远、偏僻的尼姑寺以外,在藏传佛教其他尼姑寺中也不多见。1999年农历八月初八日,阿琼南宗尼姑寺的全体尼僧,由该寺的寺主古浪嘉赛活佛和上师卓洛活佛主持,特别延请在藏区有影响的宁玛派大寺院——四川德格佐钦寺堪布任授戒师,为尼僧集体传戒,授受沙弥尼戒。
由此可见,阿琼南宗尼姑寺的尼僧为出家女性剃发授戒的这种行仪,具有独特的区域性特点和时代特征。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藏传佛教尼僧剃度出家行仪的演化。


后记

《藏传佛教出家女性研究》一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1999年8月立项的所重点课题,2001年10月通过评审结项,评定为优秀成果,随后被选入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文
库”,获得资助出版。
本书是我多年来在广泛搜求、研读、辨析藏文文献的同时,深入田野做大范围、多区域的实地考察,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宗教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撰写完成的一部考证藏传佛教出家女性历史渊源,探讨藏传佛教出家女性各种文化现象的学术专著。
本书即将出版之际,最让我念念不忘的是那些身居深山僻壤,过着隐遁、清贫生活的广大藏族地区的出家姐妹们,每当我去田野调研,置身于她们当中时,眼看到的是一张张慈眉善目的清净面容,耳听到的是一句句熟悉而又亲切的乡音,她们的热情和坦诚让我非常感动,一碗清茶,一团糌粑,我们同挤在一条毡上,述说人间故事,倾吐人生体验,血浓于水的那种亲情,伴我始终,其基础自然来自于藏民族同根同种的文化心理。如果没有这一基础,我不可能获得如此丰富的素材来写这本书。由于有关藏传佛教出家女性方面的资料极为零散,钩沉不易,没有她们的帮助难以完成这一课题。在此,我要为她们重重地记上一笔,由衷地感谢她们。日后我还将用本民族的文字再写一本书,献给我的同胞——出家的姐妹们,让她们看到这是写自己的书。同时也为了圆那些曾寄予我为尼寺写志的尼师住持们的心愿。
借此机会,我还要向支持和帮助过我的各位领导、师长、同仁以及所有朋友深表谢意,在他们的鼓励下,我专心致志,潜心研究,不断修改,才得以完成此书。
由于时间仓促和本人能力所限,书中必然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德吉卓玛
2002年7月3日于北京太阳宫




图书格式DG

下载方式:

56网的共享邮箱,共享名字是sorma

www.56.com注册一个邮箱,登录邮箱后,单击“共享资源”链接,输入用户名sorma,点击“查看他的共享资源”按钮即可看见共享文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0 07: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份发布之第3本书
诗苑仙踪: 诗歌与神仙信仰
2.[图书简介]
    目  录
   绪论:神仙幻想、神仙信仰、神仙术/(1)
   西王母——女神、女仙及其文学意象/(1)
   从《列仙传》到《神仙传》/(48)
   骚人的神仙幻想和仙界巡游/(86)
   游仙诗与步虚词/(124)
   曹植的神仙幻想和游仙待/(155)
   嵇康的养生术和游仙诗/(175)
   郭璞和他的《游仙诗》/(203)
   愧悔与忧惧——沈约的宗教世界/(230)
   走上茅山——唐代诗人与茅山道教/(256)
   唐代的女冠与文人/(319)
   后记/(345)

附上本书后记

   中华书局于2001年出版拙著《文坛佛彤》,其中辑录十篇“关了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关系的文字。内容各自成篇,但论题也不是全无系统”。具体写法则注重史实的考辨和资料的分桥,也阐述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看法。本书题名《诗苑仙踪》,有做成前书姊妹篇的意思。书的格局、写法大体和前一本类似,不过是讲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学关系的。笔者曾一再表示过,自己专修古代文学,虽然研习佛教学术有年,但没有经过科班训练,没有深入的宗教理论和修证实践作基础,研究有关佛教与文学关系谙课题也就难以达到更高水平。只是因为有兴趣,也感到有需要,又因为这一领域的研究相对薄弱,因此作出微薄努力,乐意发表—得之愚,以为或可引起更多人注意,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谈到道教,自觉功夫更是浅薄。但道教研究,包括道教与文学关系课题的研究,从事工作的人更少。所以仍抱着同样态度,把自己读书心得公诸于众,谨请方家指正。
   笔者曾一再指出过,长久以来,佛教对于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是被低估了。道教的情况更是如此。而一般说来,我国宗教发展又表现出颇为特殊的形态,对于文学的发展也发挥着独特作用,显示出独特的意义,因而深入探讨和认识中国文学与宗教关系诸问题也就显得更为重要。
   众所局知,我国先民的宗教思想和宗教信仰没有顺利地发展、形成为正规的“历史宗教”,在先秦时期已被特有的人文、
理性的思想学术传统消融了。直到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汉代,才首先有外来佛教输入,然后在神仙家、道家、阴阳家和各种民间信仰、方术的基础上,形成分散的教派道教,再逐渐整合为“民族宗教”道教。宗教的产生和存在,本是适应人类的精神需要,解决“终极关怀”的诸问题。这就决定了它们的超凡、神圣的性质,从而宗教神权对十世俗政权就应当保持—定的独立性。但是生存在中国专制体制之下的佛、道二教,以及后来陆续形成和传人的各种民间宗教、外来宗教则必须屈从于、服务于世俗皇权。这就决定了中国宗教普遍的、严重的媚俗、御用性质。也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中国历史上的两大宗教佛教和道教又必然在适应固有文化传统的条件下趋向合流,它们更必然与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体系相调和,三教并存与统合从而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这就是中国古代文学与佛、道二教发生纠葛的环境和条件。
   这样的环境与条件,对于宗教与文学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多方面的。就文学角度说,中国宗教缺乏神圣性,更多世俗性,反而结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创造空间,使得文学有可能更自由地利用宗教素材,表现宗教内容。结果尽管历代作家中真正的宗教信徒只占少数,但不同程度上亲近宗教、关心宗教的却占大多数。甚至那些反对宗教的人也阅读圣典,结交僧、道,写作关系宗教的作品。这样,虽然一般来说中国人对于宗教的态度普遍地比较淡漠和游移,但宗教对中国文学的渗透和影响却相当深入。翻阅历代作品集,会发现宗教题材作品占有很高比例,宗教语汇、掌故、意象等等比比皆是。结果实情是,与信仰的淡漠相对比,宗教与文学的关联倒是十分密切的。这也是研究中国文学必须重视其与宗教相关的重要原因。
   另—方面,在中国古代专制制度下,宗教神权对于现实体制及其统治思想根本没有相抗衡的能力,而文学与艺术则成为佛、道二教得以较自由、较灵活表现的领域。结果,就宗教自身发展讲,文学艺术就成为宗教实践的重要方面,其中往往相当真实地反映了宗教的发展实态。例如在敦煌变文和壁画里表现的佛教内容,就其具体和生动来说,是众多文献资料所不可比拟的;又如道教的神仙传和游仙诗,更十分真切地反映了人们的神仙信仰的状况。而就文学创作角度讲,正是众多文学作品更真切、生动地反映了人们的宗教意识、宗教伦理、宗教情怀等,这一方面补充了中国古代宗教观念淡漠的缺陷,另一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文学创作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作为人类精神遗产的宝贵的宗教精神,在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文学艺术创作得以体现、发挥和延续的。
   正因此,宗教与文学关系的研究在今天具有突出的学术的和现实的意义。笔者所进行的研究,只是佛、道二教影响于文人及其创作这—个侧面。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宗教现象本是历史的构成部分,研究宗教与文学关系诸课题,必然有助于认识历史,总结历史规律,特别是涉及宗教和意识形态诸领域发展的规律。笔者的工作,归根结底也是想在这方面有所贡献。中国历史上的宗教现象有待深入和开拓的内容很多,期望有更多的人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3.[图书格式]清晰PDF
4.[下载方式]
使用56网的共享邮箱,共享名字是zlandlx
首先在www.56.com注册一个邮箱,登录邮箱后,单击“共享资源”链接,输入用户名zlandlx,点击“查看他的共享资源”按钮即可看见共享文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wch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4-21 09: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护生集》
作者:丰子恺

丰子恺是我国杰出的画家。17岁时,他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李叔同(弘一法师)担任他的国画课教师。丰子恺学习刻苦,成绩突出,深受李叔同的赞许。丰子恺一生奉李叔同为恩师。在李叔同生前和故后,曾先后作《护生画集》6集共450幅,以祝贺老师生日、纪念老师诞辰。丰子恺评价李叔同:“弘一法师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三变而为道人,四变而为和尚。每做一种人,都做得十分像样,好比全能的优伶……都是‘认真’的缘故。”认真,这也是丰子恺一生的概括。在他初学绘画时,为了观察一个人脸部的五官比例,他用心研究母亲的脸,越看越入神,竟连母亲的问话也没听见。正是由于他潜心钻研,使他除书画之外,在散文、诗词、音乐、艺术理论,乃至金石鉴赏、建筑艺术诸方面,均有很深造诣,并通晓多种外语。
他的漫画经历了从画儿童的天真烂漫、古诗 词的意境到画人间的苦难,晚年又作了劝人戒除杀机,爱惜生命的佛教画册《护生集》

读者语:见有丰子恺之「护生画集」,翻之,皆劝戒杀放生者,颇觉有趣,借回, 一面阅之,一面赏花观蝶,乃叹于我放其生,谁放我生耶? ... 于戏!无护生集则无由感 而发心;无济宁老友与埋尸之事,则无由介绍而皈依,诚不思议因缘也。

格式:CHM
大小:9.5M
下载地址:http://pickup.mofile.com/3733716340222239   长期有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1 09: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学精要 (亚洲篇)

图书格式:PDG

下载方式]
使用56网的共享邮箱,共享名字是l1618
首先在www.56.com注册一个邮箱,登录邮箱后,单击“共享资源”链接,输入用户名l1618,点击“查看他的共享资源”按钮即可看见共享文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ios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4-21 12: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只眼睛看日本: 一个女记者眼中的战后日本国民性》

  作者: 崔霞著  

   ISBN号: 7-221-05532-7  

   出版发行项: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1   

   载体信息: 238页 21cm CNY21.90  
  
   中图图书分类法类号: D731.3  
  
   论题主题: 日本


 I. ①第三只眼睛看日本②一个女记者眼中的战后日本国民性 II. ①崔霞 III.  ① 民族性 - 研究 - 日本 ② 民族性 IV. ①C955.313

  
  本书由两大部分共15篇相互独立的文章组成。作者揭示了战后日本社会生活的一些点和面,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些了解日本社会和日本人心灵的内容。

  本书正是笔者旅居日本12年,对日本社会文化生活的比较、感受和观察的一部记录。笔者力图尽可能用轻松和写实的手法,揭示战后日本社会生活的一些点和面。


  (抱歉,网上的相关介绍不多,但看到咱们论坛对日本文化的讨论,还是把此书传了上来)


  格式:PDG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1 15: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代船王董建华



董浩云是“世界七大船王”之一,《纽约时报》的说法更具体:“世界最大独立船东。”他留给世界一个最大的商船联合体,留给年轻人“海上学府”的船上教学模式,也留给香港一位最高领导人——他的长子董建华(图片-新闻-网页)。

我们回视董浩云多姿多采的人生,才赫然发现,董浩云在他儿子董建华身上留下了“喜欢远大”和“充满理想”这两种不可磨灭的性格特质。

评价董建华治理香港的话,不妨先看看古人的经历,就会知道:“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董建华父亲董浩云是“七大船王”中最大的单一股东,他创下了无数“中国第一”的事业,不过,董浩云在成立大船队之前,亦并非一帆风顺,他花了30年才成为一代船王。

董建华出世时,董浩云在日记里写道:“见到他,我有好多期望!”董建华2岁时,董浩云在儿子的黑白照上题字:“笑迎着……大时代来临。”一个“大”字,可以涵括了董浩云的事业历程。

这令人联想到董建华最初执掌香港时,也多次提到“大都会”,那时他推荐给人看的书,一本叫做《大棋盘》(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著),另一本叫做《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著),无独有偶,都有一个“大”字。


格式 pdf
请注册56邮箱,申请地址http://56.com/  。之后登陆你的邮箱,点击 共享资源Beta,输入我的用户名quickfast,即可看到我的共享资源,然后下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wch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4-22 01: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 Paperback: 312 pages
# Publisher: John Wiley & Sons (December 19, 2005)
# Language: English
# ISBN: 076459611X

Editorial Reviews

Book Description

The first book to unlock the true power behind Gmail, Hacking Gmail will immediately appeal to Google and Gmail fans
This is serious, down-and-dirty, under-the-hood, code-level hacking that will have readers eliminating the default settings, customizing appearance, disabling advertising, and taking control over their Gmail accounts
Covers turning Gmail into an online hard drive for backing up files, using it as a blogging tool, and even creating customized Gmail tools and hacks
Shows readers how to check their Gmail without visiting the site; use Gmail APIs in Perl, Python, PHP, and other languages, or create their own; and maximize Gmail as a host for message boards, photo galleries, even a blog

Contents:
Part 1 - Starting to Use Gmail: Desktop Integration; Integrating Your Existing Mail; Gmail Power Tips
Part 2 - Getting Inside Gmail: Skinning Gmail; How Gmail Works; Gmail and Greasemonkey; Gmail Libraries; Checking for Mail; Reading Mail; Sending Mail
Part 3 - Conquering Gmail: Dealing with Labels; Addressing Addresses; Building an API from the HTML-Only Version of Gmail; Exporting Your Mail; Using Gmail to; Using GmailFS; Long Code Listings; Index
Hammersley has written an entertaining book that delves deep into the inner workings of Gmail, and in the process uncovers a lot of functionality that isn't apparent on the surface. By using Firefox and a few strategic plugins, he's able to dissect the HTML and Javascript used to display the Gmail interface. This hunting trip shows how Ajax grabs data in the background so that screen updates happen without trips back to the server. It also uncovers the URLs that are used to get that data, and he then shows how those URLs can be used for so much more. Many of the hacks he shows use Perl and Python libraries that you can use to interact with Gmail without the Gmail interface. He also shows how you can use a few Greasemonkey scripts to completely change the user interface, or "skin", of Gmail to fit your own preferences. It's all really incredible stuff that you probably won't find from too many other sources.

There's only one "drawback" to this book, and that's the everchanging "beta-ness" of Gmail. All the analysis that Ben's done could easily be wiped out by an update to Gmail by Google. In fact, as I type this, Google has announced a whole new interface that is being rolled out. You could look at that and think this book is already obsolete. I would disagree, however. The fact he was even *able* to get this book published with all the ongoing Gmail changes is amazing. But even with all the change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he uncovers will likely *not* change for a long time. He also shows you an interesting set of hacking tools that will serve you well for other projects going forward. To me, those were worth the price of admission themselves.

The sooner you read this book, the more immediate gratification you can get. But even if you buy it six months down the road after a Gmail interface change, you'll still learn more about the service than you thought possible...


介绍gmail使用技巧,发掘gmail潜力的书。英文PDF原版,非扫描。推荐值的一看的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aowq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4-23 10: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Ross.Corporate Finance.6th Edition

Stephen A. Ross
Corporate Finance
6th Edition
English Oringinal Edition
970 pgs
本书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讲述了公司理财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综述;价值和资本预算;风险;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长期融资;期权、期货和公司理财;财务规划和短期融资;特别专题等八个部分。本书内容全面,理论浅显易懂,并含有大量实例和案例分析。本书适合金融或财务专业本科生、研究生,MBA学生,金融领域研究人员及从业者。
《公司理财(英文版.原书第6版)》
本书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讲述了公司理财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综述;价值和资本预算;风险;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长期融资;期权、期货和公司理财;财务规划和短期融资;特别专题等八个部分。内容涉及会计报表与现金流;金融市场和净现值;债券和股票定价方法;收益和风险;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公司融资决策和有效资本市场;资本结构;长期融资;股利政策;长期负债;期权与公司理财;认股权证和可转换债券;租赁;衍生工具和套期风险;公司财务模型与长期规划;现金管理;信用管理;兼并与收购;财务困境;跨国公司财务等学科领域的诸多方面。本书内容全面,理论浅显易懂,并含有大量实例和案例分析。本书适合金融或财务专业本科生、研究生,MBA学生,金融领域研究人员及从业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5 17:25 , Processed in 0.478229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