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9515|回复: 28

[【主题讨论】] “学而时习之”究竟啥意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21 15: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孔子《论语》开篇第一章就是《学而》中的一句话,是我们上小学就会背诵的,而且从小就知道课本上是这样解释的:学到了知识并不断地去温习它,不也是很快乐吗?

这样的解释似乎不错,而且很讲的通。但是再一想,“习”字除了有“温习”之意外,还有“实习”、“演习”、“练习”等意,为何在这儿就只能当“温习”讲呢?
作为教育家的孔子,仅仅只谈到学习知识并经常温习它,似乎太简单了点,他强调的应该更侧重于去实习,去实践它。那么我们不妨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学到了知识(或道理等)并不断地去实践它,在实际中去运用它,不也是很快乐吗?

所以说,这句话不是单纯的“学到了知识并不断地去温习”,更应该指“学到了知识并不断地去实践”(所谓理论联系实践也)。欢迎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1 22: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找个学中文的好好研究一下,可能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吧。俺的理解两者都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2 06: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山词霸:習,会意。从羽 。从羽,与鸟飞有关。本义:小鸟反复地试飞。《说文》:習,数飞也。

钱穆论语新解:习者,如鸟学飞,数数反复。与如上解释相合。钱穆谓“时习”有三解,因“时”所指为年岁、或季节、或晨夕而不同;对习字的理解,盖无分歧,均指对学的内容的反复。

楼主以习所指非仅为温习,而应含实习、演习、练习等意。私意以为孔子之学的范围当不限于理论知识("文"),也有礼仪、音乐、骑射等;即便对于理论知识,学的方法也不仅限于对知识的理解,而自然以德行为先,包含对理念的践行,否则,岂非流于“巧言令色”。故学之意,本包含实习、演习练习之意,正如小鸟学飞。温习之,则也相应含有反复实习、演习练习之意。

楼主区分学习和实践,以此提出实践和学习相结合,是否有对孔子之“学”“小看”之虞?如按上文的理解,习可仅解释为温习(反复),而无需再引申出实习、演习、练习等义。

胡乱言之,求教楼主和方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2 09: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而时习之”中“习”的含义

1.温习 

《论语·为政》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一章,为这个注释提供了千年不移的论证。温习旧知识,获得新收获,着眼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复习巩固。这一解释被广泛接受并运用,在这一点上,还可有以下补充:温习的解释,是仅就“温故”之温而言,孔子赞赏由温故而知新,则“习”便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温习”,而是复习、思考、研究、有所新发现新收获的过程,孔子曾赞扬颜回能够“闻一知十”,就是这个道理。从为师角度而言,即从孔子教学过程而言,孔子每对学生教学一次,是否也是“习”了一次?把学过的东西教一遍,在教的过程中既温习了旧知识,而从中有所启发得到新收获。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恐怕既是经验之谈,又是发自肺腑的内心感受,有一例: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这一典型事例说明,孔子十分重视学而教,教中学。这一过程可以转释为知新(学)而温故(教),温故(教)而知新(学到新东西或受到新启发得到新收获)。孔子始终强调学而能行,著名的事例如:《论语?颜渊》: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屡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实习、演习,或练习、演练 

这一观点见于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孔子所讲的功课,一般都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结合。像礼(包括各种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这些内容,尤其非演习、实习不可。所以这“习”字以解作实习为好。杨先生举例:《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认为这一“习”字,是演习之意。杨伯峻先生从孔子所授多须练习的角度,解释“习”为实习、演习,是非常恰当的。但是所举《史记?孔子世家》一例,“习”很难遂定义为实习、演习。习,也有“学”义,《吕氏春秋?听言》:“门始习于甘蝇。”中的“习”就是学的意思。“习礼大树下”既可以理解为演习,也可解作学习。可以作为补充例证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为政)此“习”当以实习、练习、演习之义解。

3.实习、实践 

孔子十分重视实践,以是否见于行动,来确定其是否为“学”或“好学”。如: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雍也)以颜回的“不迁怒,不贰过”的品德行为作为好学的依据。又如: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也是从行为品德上来确立是否“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习有行义,温习、练习、演习、演练也是行,或者是实习、实践。技能可以实习,而思想伦理与政治理念则非实践不可。孔子教导学生:“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则非实践、躬行而何?孔子始终强调学而能行,著名的事例如:《论语?颜渊》: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2.“子路有闻,未之能行,惟恐有闻。”从上述二例来看,学生有所问,教师有所教,最后学生有所实践,这是典型的孔门教学范例。孔子进行社会政治理想教育,希望学生学而能行,能按照礼制去实践,能按照社会公德去处世行事,即“学而时习之”,从这方面理解,确为“实践、实习”的意思,把这一层意思与孔子对学的内涵的阐述联系起来分析,表明了“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含义,实在是孔子自勉并教育学生:不断地学习仁义忠恕孝悌等伦理准则并时时实践使之成为自己的美德,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为自己的社会政治理想而终身实践、终身奋斗,不也欣慰、快乐?归纳上述理解,笔者认为:把“习”理解为“温习”,是从书本知识的教学一方面分析,把“习”理解为“实习”,是从知识的可操作性上解释,两者都从技能典籍着眼。把“习”理解为“实践”,乃是从孔子教育观、政治思想观着眼,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道德实践和社会实践,是“行”孔子之“道”,后一理解,应该较为契合孔子学说。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是学习方法的传授,体现了孔子进步的教育理论。学生既有自愿相随长年不离的,更有来来去去呈动态的;教学内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拘时地,嬉笑哭怒、饮食服饰、行卧坐趋,均可教学;至其邦而论其政,观其民而探其俗。这是注重实践、理论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动态教学的典范,也是个性化的素质教育的典范。现代教育尤其是中国教育虽然在教育的科学性、理论性、系统性都要大大超越孔子时代,但从动态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角度看却是相差甚远。“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同时也是一种学习情绪、氛围的调控教学。二千多年前的孔子,虽然不知道有教育心理学这回事,但他却深深懂得学习兴趣、学习情绪对学习的重要,他曾说:“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孔子此语,似乎在温言启发学生体会:学习,并按时地温习、实习,是多么愉快啊!愉快学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佳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的最大动力。现在一些学校采取填鸭题海战术,压得学生苦不堪言,拔苗助长,使相当多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育才恰是伤才、害才,使许多本可以成才的学生因厌学而成不了才。孔子的乐学教学方法,是十分值得借鉴的。

学之习之,知之行之,这一学习理论也开了中国教育史知行论之先河。目前,教育注重书本技能知识的掌握,而对贴近社会生活的道德礼义的规范和实践不够重视,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先学做人,再学文章,把政治理想与成人目标,在伦理道德面前合二为一,使得具体化,易于学而习、知后行,容易操作实践,是孔子教学的成功之处,也是今天我们在政治思想教育中必须联系生活实际,切忌空谈,注重实效的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略论孔子教育思想
朱依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2 09: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其时,天下纷争,礼崩乐坏,孔子要用统一的周礼去治乱。所以,学生到孔子那里去,主要是学习周礼,“学”而时“习”之,熟练了,再到社会上去推广,这样,天下就会由乱到治。孔子的教学,“学”、“习”并重,是一种“训练”,故此处“习”字当作“实习”、“演习”、“练习”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2 17: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的看法,“习”于此处,应更加侧重“演习”、“实践”之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2 19: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釋“习”為“数飞”乃是我注六經,釋“习”為“数飞”“演习”、“实践”乃是六經注我。前者可觀古人之意,後者可為原文增加新的活力,這也就是抽象繼承吧,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3 00: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语全篇讲学,有六十几处提及,含义宽泛,绝不仅限于掌握知识,通晓理论;所谓演习实践者,是孔子之“学”的应有之意,无需又学又习。

如习字作练习、演习、实践解,则学字又当作何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anget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9-25 08: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句重点在“习”字意义上。甲骨文的“习”上部是两根“羽毛”,代表鸟的翅膀,下部是个“太阳”,表示百鸟在日光下练习飞翔的意思。可见是个会意字。篆书“习”下部的“日”换成了“白”,即“習”。许慎在《说文》中:“习,数(shuo)飞也。”就是多次练习飞翔的意思。由此,“学而时习之”可解释为“学习知识并常常应用于实践”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5 09: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圣人的话是该这么品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5 11: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4楼、7楼的伙计讲到了学,俺也顺便把朱依群先生的文章有关“学”的部分粘过来,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略论孔子教育思想》,大家共赏。)


“学”的内涵

    要理解孔子之学,必须了解所谓“学”的内涵。孔子论学的内容并不止于书本知识,孔子又以文、行、忠、信教学,自己又“每事问”,学无常师,学习内容相当广泛,学习和教学的方法途径也相当多样,对“学”概念也有其独到的见解。
    1、 孔子认为学习和教学内容相当广泛 孔子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孔子从小就曾从事多种工作,驾得一手好车,弹得一手好琴,还管理过仓库、畜牧,孔子对入门弟子的教育第一步即是从技能开始,内容是“六艺”(御、射、书、数、礼、乐),学习驾车、算术、写字、射箭以及初步的礼仪等;从文献典籍看,孔子一生对《诗》、《书》、《礼》、《乐》、《春秋》、《易》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整理和研究,并作为教材进行教学,《论语》中有多处孔子指导学生学习典籍的记载;孔子不仅重视技能与典籍知识的传授,还很重视思想伦理道德与社会政治方面的教育。孔子提出“仁”这一思想核心体系,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并提出其伦理道德的观点,如:“君使臣以礼,臣使君以忠。”(八佾)“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学而)。孔子还十分关心社会政治现实,提出“仁政”学说,指导学生如何从政———学干禄,在《论语》第二章“为政”首篇中即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之道:“足食,足兵,民信之矣。”(颜渊)
       2、 孔子学习和教学的途径、方法也非常多样 首先,从生活实践中学习,学无常师,人人为师,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是善亦学,不善亦可学。事事可为师:“子入太庙,每事问。”(八佾)事不分贵贱,学也多多亦善,子曰:“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并且,持之以恒,终身学习,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以博学名闻邦里;曾言:“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其次,孔子教学不拘时地,方法多样。他与学生同住同行,学无所隐,教亦无所隐(述而)既聚徒授课,“杏坛讲学”,又因材施教,个别指导;既建私学造学舍筑“弟子内”,又带领学生周游列国,“习礼大树下”,并关心社会时事政治,“至于其邦也,必闻其政”(学而),及时对社会政治形势作出分析、评判,作为教学内容。与学生同住同行,注重言传身教,陈蔡遇厄,“从者病,莫能兴”,孔子以身教,“讲诵弦歌不衰”,教学生以“君子固穷,小人穷始滥矣。”(卫灵公)
     3、 孔子对“学”和“好学”的理解也非常独到 他曾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好学”是孔子自己引以为荣的过人之处。《论语》曾对“学”“好学”有数章专门阐述,这对我们准确理解“学而”之学有所帮助。如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其余在雍也、述而、为政、泰伯中也多次提到“学”、“好学”问题。上述数例只是较为集中的对学、好学下定义而已,归纳起来,孔子所谓的“学”,既有学习知识之学,如“学文”、“学易”,较多的是学习做事为人修身之学,如子夏所定义的学;《论语》中对“好学”的定义,更侧重于道德与修养,其内涵比较清晰。认为好学,首在为人:对父母孝、兄弟悌,对君忠诚,对友信义。次为修身:见贤思齐,不迁怒,不贰过,不尚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崇尚追求人性的完善、道德修养的提高。三为处事:敏于事讷于言,即多做事少发言,追随正道。从孔子教学内容来看,“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对此,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有很好的解释:“文,谓诗、书、礼、乐,凡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皆文之教也;行,谓弓行之;中心尽心曰忠;恒有诸己曰信。人必忠信而后可致知力行。故曰忠信之人可以学礼,此四者,皆教成人之法,与教弟子先行后学文不同。”杨伯峻译为:文,历代文献;行,社会生活的实践;忠,对待别人的忠心;信,与人交际的信实。从这里来看,孔子认为好学,并没有较多的涉及《诗》、《书》、《礼》、《乐》及《春秋》、《易》等书本知识的学习,与我们现在的“好学”含义有较大差别。其教学内容,也以品行操守的学习占较大部分。  
   综上所述,再联系孔子当时所处时代———礼崩乐坏,社会制度转型,孔子毕其一生致力于建立完整的思想伦理道德体系和社会政治理想,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学而”之学,虽然包括了书本知识的学习,但其内涵非常宽泛,从范围来说,有修身、处世、从政等几方面,从内容来说,既包括技能、典籍,更包括孔子在伦理道德和社会政治方面提出的诸如仁义、忠信、孝悌等,也包括学习的方法与要求,诸如躬行原则、举一反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3 11: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论语》的第一句话,它实在是太重要了。对这句话理解的误差,会直接影响我们对《论语》的整体看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第一章。
  这几句话太过熟悉,特别是前两句,熟的让人从来不想其中的含义,习以为常自然地认为完全理解其含义。还有些人认为这不过是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与思想无关,他们认为一个如此平常的现象,孔子有必要这样大呼小叫“不亦悦乎”、“不亦乐乎”吗。但是我们真的理解了吗?
  让我们试着解释一下“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进而采用道纪的方法,也就是用自身的体验加以印证。上小学时,老师将其解释成:学习而经常复习,不是很快乐吗?不知道你快乐不快乐,反正我不快乐,每次为复习而复习,总会使我打瞌睡。后来我又得到了这样的解释:学习而后经常实践不是很快乐吗?试想,如果你学得一门技艺,而后就不停的实践,最后你不烦我都烦了,这快乐从何而来呢。起初我以为孔子所说的快乐也许不是我们能够简单体会到的,但是读了几遍《论语》之后,你会发现孔子在用最为简单的语言阐述生活、社会中的种种道理,如此一来,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孔子对生活的体验同我们有着这么大的差别呢?如果这是因为我们同圣人的理解能力有差别,那为什么在读到后面类似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等观点的时候又觉得孔子同我们的体验是那么的相同呢?也许我们将这个“学而时习之”给误读了!这句话位于《论语》的开篇,如此之简单,简单到了成为我们学习《论语》的障碍。
    于是有必要翻看一下不同版本对“学而时习之”的解释,看来主要的问题出在“时”字上面。中关村图书大厦里有一面书架摆着众多版本的《论语》注释,从一方面可以看出如今国学的火热程度,可这眼花缭乱出版物对于一个想挑一本来学习的读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挑战。不过这样的状况对于我来说到是方便得很,因为可以很快地翻阅不同版本对同一句话的解释,从而对关于这句话的认识情况有一个总体了解,而更好的是还不必买任何一本书。于是,我看到了对“学而时习之”总体认识情况。这些解释通通    将“时”解释为时时、时常、经常,只有一个版本将“时”解释成时代。如果我们追根循源,最后会追踪到宋朝的朱熹,朱熹所作的《论语集注》中是这样写的:“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心中喜悦。”后来的人们不加思索的接受了朱熹的这个注解。但如果查《辞源》,“时”具有“时时”这个意思最早源于唐代。如果孔子要说明“学习而后经常实践”的意思,他应该用“常”字,而不是“时”字。其实最好的方法是用《论语》来学习《论语》,我们可以找一找“时”字出现在《论语》中其他地方所具备的含义。就在同一章,三个段落之后,孔子再一次使用了“时”字:“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而那个时的解释是时节,时机!如此一来,问题就明了了,这个“学而时习之”的“时”也应该也解释成时机!由此,它的解释就变成了:“学习到的东西,在适当的时机,被用上了,不是很快乐吗?”当我第一次体会到这个理解的时候,其震惊程度是不可言喻的。如果使用道纪的方法,回顾自己人生中的快乐之事时,都是学习,时机,实践三者遇到一起时产生的,孔子的人生体验一霎那间与我们接得如此之近。不仅如此,“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一下就变得不那么平常了。它不仅在描述学习,时机,实践与快乐的关系,而且一语道破了人生的真谛,孔子用最简单的话阐述了“快乐人生”这一个他的思想中最重要的主题,“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实际上是人生观。如此一来,它出现在《论语》的最开始就完全合理了;如此一来,《论语》给我们的感觉就完全改变了。
    孔子告诉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精彩纷呈的快乐人生。孔子不仅要阐述快乐人生的主题,而且一语中的,指出人生为何而乐,原来乐在学、时、习的交汇,这三者中的任何一项来得过于容易,都会使快乐大打折扣。学、时、习与快乐之间似乎有某种乘积关系。在这三者之中,学和习是人主观可以把握的,而时机不仅要靠天时,还要靠我们发现的眼睛,即洞察力。但这三者之中“学”是基础,只有具备一定素质的人,才有可能抓住时机,付诸实践。孔子承认在这个世界中存在天才,即生而知之者。但更多的人,包括孔子自己都是学而知之者。因此孔子强调“学”的重要性,强调“好学”的重要性。于是才有了贯穿《论语》全篇关于学习的论述。
http://bbs.zol.com.cn/index20080314/index_238_23510.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3 11: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挺有意思,关于“时”字也有探讨。欢迎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3 16: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南怀瑾大师的观点原话:
“学而时习之”,重点在于时间的“时”,见习的“习”。
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作人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
所以孔子说“观过而知仁”,我们看见人家犯了这个错误,自己便反省,我不要犯这个错误,这就是“学问”,“学问”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他这个研究方法,随时随地要有思想,随时随地要见习,随时随地要有体验,随时随地要能够反省,就是学问。

我觉得南师这看法比较深刻,三个重点:
学,学问,从人生经验上来,作人做事体会中来;
时,随时,随时随地;
习,见习,体验,反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5 10: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还是11楼讲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enry008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12-18 09: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观点不是第一次提出吧,你看一下李零的书<丧家狗>,是不是此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8 14: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和文字都是鲜活的,很多内涵随着时间的经过消失,又有很多出现。孔夫子时代距今这么久远,语言变化哪个考证得出来呢?关于《论语》的著述汗牛充栋,据偶有限的了解,争议也是很多的。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还好,目前这类争议不禁止,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以古非今”之类的解读,呵呵。楼主的讲法以及楼上诸君的讲法都有道理,都很安全,偶都支持。可能孔夫子有楼上所有帖子里面提到的意思,人家是教育家,这点概括能力应该有。也可能孔夫子说的是楼上所有解释之外的含义,人家是圣人,所讲的凡夫俗子无从领会。
偶的意思是,这样问题可以研究,但不必争论。研究会有些价值,争论则全然无趣。因为谁也不可能说:孔夫子这句话就是此解,别无他解。他当时说这话时候我在场,并且我当场询问过他。
坦白一下,看到这里加威的挺多,胡说一气,碰碰运气,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9 11: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实习其实在于实践与再总结,而不是经常温习,其实应是一个循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9 23: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古籍不宜强解
错误态度之一:以今注古
以当下情态度量古时,但古今情势差异太大
错误态度之二:古今人之同情
以人心相称度量古时,但心智并非均一

举个也许不恰当的例子:
我是北方人,从未见过木瓜
无法想象“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中“木瓜”到底是什么,尽管注解一般解为桃、李
到了南方,看到木瓜后,望(木瓜)文生义,心想会不会那时黄河流域有这种热带作物,后因天气变化,而不能生长在北方了
后来经朋友提醒,更觉不可能
因为物候在这几千年内的变化不可能那么大

就“学而时习之”这样的话单拿出来讲的确意义不大
因为你的解释可能受到当下或者国外某些学习观念,而并非它的原意
就如同17楼的解释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1 10: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站在求知的角度来看,“学而时习之”可以解释为“温故而知新”,即学过的知识时常复习一下,会有更新、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从而举一反三灵活而全面的掌握知识。
站在务实的角度来看,“学而时习之”可以解释为“学以致用”,即将所学来的“知识、理论、经验”等在适当的时机练习、实践一下,将“知识”变成“能力”。
将一个人的知识扩展为一群人的知识进而发挥群体力量,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学而时习之”可以解释为“将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验证并升华理论”,即“学习知识→将知识用于实践→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将经验转化为理论→将理论用来指导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升华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如此反复循环,这不正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吗?认识、掌握进而运用规律来推动社会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4-29 19:16 , Processed in 0.440667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