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苍鹰

[【文史类原创】] 近体诗格律简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7 01: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后诸葛亮也是诸葛亮,咱们别老平呀仄呀的抄来抄去。古人早研究的海了去了,出得书可以拉一火车皮了。还是理论转为实践,大家每人做上几首看看,一来交流,二来娱乐大众,三来普及传统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7 01: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先来

应为青青嘉宾答谢

拜赐三番心亦惭

愧蒙千宠意何安

男儿久有凌云志

今蹑云梯折桂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7 08: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懂格律是做不好诗的。

当年在新浪,有个叫“三江有月”的兄弟,对此道是孜孜以求。1999年,说实在话,他写得很不好。我当时还嘲笑他过。不过大家是兄弟,对于嘲笑,他大概也没过多放在心上。更难得的,是他在那条路上越走越远。到2006年,看他贴的几首诗作,已有诗的风味。

桑克对我言:诗歌才能是可以学的。信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走路来的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4-27 13: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启功《詩文聲律論稿》甚好,初學者可以仔細看看。如其書説平仄處,以長竿截取,非常利于初學理解与記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7 14: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平仄、对仗、合掌、救孤……  那点不是规矩一大片,迁就语境而言,亦可不寻,单以李白为例,不和平仄的名篇多了,光现行课本里就有好几首,还被当成范文,小孩们背的滚瓜溜熟,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故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某家认为寻律而入为门,破规而出乃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21: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有说一定要怎么格律的啊,怎么一说到格律就一定要争论格律的存废呢?喜欢格律就按格律写,不喜欢就算了,今人诗词用不用平水韵还都有争论呢!
P.S."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合律的,看来spuer兄应该加强入声的知识了....谢谢楼上各位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30 23: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不经意看到了这个帖子,讲的还都是我专业范围内的东西,有的还是我的研究方向,不得不插几句嘴啦!
最有意思的就是朱异对梁武帝的解释:"天子万福".平上去入,全部具备了
我学音韵学的时候听的是这样一个版本:梁武帝问周舍什么是四声,周舍也是拍马屁,说“天子圣哲”就是四声。这个故事出自《南史•沈约传》:“约撰《四声谱》,自谓入神之作。武帝雅不好焉。尝问周舍曰:‘何谓四声?’舍曰:‘天子圣哲’是也。然帝竟不遵用约也。”在网上搜了一下,“天子万福”的例子好像是出自《文镜秘府•天卷•四声论》:“梁王萧衍不知四声,尝从容谓中领军朱异曰:‘何者名为四声?’异答云:‘天子万福,即是四声。’衍谓异:‘天子寿考岂不是四声也?’异曲同工,谁先谁后大概也说不清楚啦。

2。孝感方言:声调五种
阴平 44, 阳平 22, 上声 53, 去声 12, 入声 22
这个不知道是引用谁的资料,肯定是错了。根据赵元任等1936年的调查,50年代方言普查以及相关专家(我不算专家拉,算个初学者)近年来的调查,孝感地区,除了汉川是四个调外,其他的县市均为六个调,平、去声均分阴阳,再加上声、入声一共六个调。鄂东、鄂东北地区方言(江淮官话黄孝片)的声调大概都是这样的格局。当然这一区方言的归属是有争议的,我自己也有不同的看法,不再赘言。
女史以湘、楚对举,则楚或指今湖北省?!
关于楚语,必须搞清楚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古楚语,可能有少数民族语言,特别是苗瑶、侗台等语的底层,这方面我的太师父有专文详述;另一个是赵元任等学者所称的“楚语”,特指鄂东地区的方言。我的看法是二者几乎没有什么关系,也就是取得名字相近罢了。宋兄亦为湖北人,希望今后能多多交流:)

最后再谈谈入声。其实我们所说的入声往往有两指:一类是入声韵,指有塞音韵尾-p,-t.-k等的那一类韵母,一类是入声调,它来源于中古入声调,在现代方言中独立成一个调位。在有些方言中入声韵和入声调是重合的,比如粤语;但是在更多的方言中,可能有入声调,而无入声韵,也就是说有入声这样一个调类,但是并没有相应的塞音韵尾。一般认为这些没有塞音韵尾的入声调都是由有塞音尾的入声发展而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 21: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2。孝感方言:声调五种阴平 44, 阳平 22, 上声 53, 去声 12, 入声 22
这是我在http://www.pkucn.com/viewthread.php?tid=169799看到的讨论帖。对湖北话的声调了解太少,所以对资料就没了辨别选择。多谢newchomsky兄的多方指正!音韵上的问题,有机会还要向兄多多请教。宋江生于武汉,虽然太炎先生说过“南北相校,惟江汉处其中流,江陵、武昌,韵纽皆正”,可惜我早先读书时,已经深以乡音没有入声为恨。如今异地谋食,更加南腔北调了。


http://www.glossika.com/en/dict/tones/guanhua.htm#hub
这个《官话方言声调表》很明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6 13: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在学诗,但不知怎样将粤语(广州方言)纳入平仄之中,因长期接触普通话,对方言的声调早混了,急切需要朋友帮忙,谢谢。


引用第26楼newchomsky于2007-04-30 23:20发表的 :
..最后再谈谈入声。其实我们所说的入声往往有两指:一类是入声韵,指有塞音韵尾-p,-t.-k等的那一类韵母,一类是入声调,它来源于中古入声调,在现代方言中独立成一个调位。在有些方言中入声韵和入声调是重合的,比如粤语;.....
不懂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6 15: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4楼spuer于2007-04-27 14:38发表的 :
平仄、对仗、合掌、救孤……  那点不是规矩一大片,迁就语境而言,亦可不寻,单以李白为例,不和平仄的名篇多了,光现行课本里就有好几首,还被当成范文,小孩们背的滚瓜溜熟,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故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某家认为寻律而入为门,破规而出乃境

没认真看所有回帖
不过spuer的例子有问题啊“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严格的入律绝句啊,怎么说不合平仄?不解ing。难道是兄不知“及”字为仄之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4 07:55 , Processed in 0.178164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