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高校老师的忧思!
我这学期带了两个大班,每个班都是七八十人。因为人多,我没办法一一给他们打平时分,为了营建公平的环境,就要求他们每人都给自己班的人排名,我再根据统计结果具体给每个人打分。为了促使他们尽量客观排名,我把平时分排序的质量(即每个人的排序和统计结果的差别)也算在个人平时分的考核中,而且声明谁若不参与排序,后果更严重。没想到大部分不愿去做,他们认为人都是自私的,排名都是不客观的。
但我就目前的样本容量(一个班级15份排序),就觉得统计结果非常客观,至少比任何人(包括我在内)都要客观。
我觉得:
1)社会对现在的大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他们认为别人都是“性恶”的。缺乏信任,谈何社会和谐?
2)我估计好学生不愿排序,在于担心没法拉开差距,他们的优秀被平时份冲淡了;当然,差学生更不愿排序了。所以排序没有给他们任何人带来任何利益,所以很多人在博弈,不排序,可能不用付出,不用考虑同学之间的私人恩怨,省时省事;另外,他们可能也担心,自己不排序,人家排了,自己的排名就会靠后。人患得患失,个人利益之上,谈何社会发展?
课程紧,课时短,学生多!152人,短短54学时,无法考察!!!!!!!!!!!!!!! 个人感觉:
首先,你将教师应承担的责任交给了学生,还说是营建公平的环境。即使学生愿意去做,但是每个人的标准是不一样的,而且学生之间的熟悉程度不一样,让他们去排名,能绝对做到公平么?
其次,你心目中给平时分的标准是什么?是一门课的平时分,还是全部时间平时分?这两种情况是的结果是有很大区别的,让学生去排名,后者的影响要大于前者。是根据同学之间的关系?学习的勤奋与否?还是出勤情况?还是其他标准。如果你只是一门课的老师,平时分不能将学生的其他时间表现算进去,如果算进去也有失公平。而学生去排名,则很大程度根据各自的熟悉程度来排名。
最后,给学生打平时分本来就很难公平,学生对一门课的兴趣来自多方面,如课程的本身,还有教师的魅力等,这些因素决定了在一门课的表现。一门课的教师要给学生打平时分,就要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还没有做过老师,以上是自己的想法…… 感觉比较理想化 混一饭尔,忧思那么多干吗阿
忧思过度
早生华发
我要是这个班的,我就组织大家安序排列,即1、2、3;2、3、1;3、1、2;看你怎么办。你的方法本身就不科学嘛 恐怕多思考一下具体上课时,如何让学生懂得更多的知识,比这个更有意义。。。。。 什么叫平时分... 课程紧,课时短,学生多!152人,短短54学时,无法考察!!!!!!!!!!!!!!! 似乎这种平时成绩只能根据签到和作业来定。
楼主这种“公推”方式似乎不怎么合适。 教育学习,干嘛非要分出高低优劣之分,中国为啥缺乏美国阿甘那样的人,
首先作为老师你的这种做法就欠妥。学生是为了学习知识而学,还是为了学习成绩而学,
口口声声说社会风气不好,你这种学习功利化色彩就尤为欠妥。 这种做法感觉很不负责任。除了点名之余还有很多的评定方法,不能因为上课人多作为借口 这是什么高校,每个班都是七八十人,这不是害了学生吗 引用第9楼lmz84828于2010-06-01 06:47发表的 :
教育学习,干嘛非要分出高低优劣之分,中国为啥缺乏美国阿甘那样的人,
首先作为老师你的这种做法就欠妥。学生是为了学习知识而学,还是为了学习成绩而学,
口口声声说社会风气不好,你这种学习功利化色彩就尤为欠妥。
我不在乎成绩,但学生在乎成绩,不及格得重修,及格了要75份才能拿学位,拿到学位还要高分才能拿奖学金,拿一次奖学金,还要多拿奖学金,才能找好工作!
了现在的孩子,纯属还停留在高考的模式,很多学生请求我,不要设什么平时份,一切期末考试分为准。
时务就是这样,我一个人无法改变。
请解情况再说话,!!!!!!!!!!!!!!!!!!!! 引用第3楼redhat028于2010-05-31 16:16发表的 :
混一饭尔,忧思那么多干吗阿
忧思过度
早生华发
.......
哈哈,消极!!!!!!!!!!!! 引用第5楼hsq2516941于2010-05-31 16:48发表的 :
恐怕多思考一下具体上课时,如何让学生懂得更多的知识,比这个更有意义。。。。。
哈哈 体制坏了,下面再折腾也白搭 ls明白 你在课堂上想营造和谐,这显然和社会整体形势不符,注定是要失败的
学生回到家里,家长们总会这样教导: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人上之人,这就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标,举国上下莫不为之奋斗。 引用第12楼liangduoqian于2010-06-01 09:31发表的 :
我不在乎成绩,但学生在乎成绩,不及格得重修,及格了要75份才能拿学位,拿到学位还要高分才能拿奖学金,拿一次奖学金,还要多拿奖学金,才能找好工作!
.......
学生在乎成绩,在乎奖学金,这些是眼前的,或许他们还比较年轻,看的不够远。作为老师,就算没有能力去扭转这个局面,至少要跟他们多沟通一下,多给他们一些接触社会的机会。让他们尽量认清现实,眼光看远一点,让他们认识到,并不是一定多拿了几次奖学金就能找到好的工作。 标题比较大,阅读了好几轮还是没看出除了平时成绩难以处理之外的什么忧思。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