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mses 发表于 2010-5-10 15:01:42

北方人学问何以远不逮南方人?

先聲明:說這話的人自然不是我,而是明仁宗。
說這話的時間不詳,但不晚於洪熙元年(公曆1425年)五月;因為這位皇上駕崩是本年五月。
說這話時的情境是仁宗與侍臣論科舉之弊。
當時在場的侍臣有幾位?不詳,但至少有楊士奇在。

《明史紀事本末》卷二十八《仁宣致治》如此記載了這段對話:

六月,皇太子即皇帝位。
……
……
“定會試南北分卷取士例。
先是,仁宗嘗與侍臣論科舉之弊。
楊士奇曰,科舉當兼取南北士。
仁宗曰,北人學問遠不逮南人。
士奇曰,長才大器具出北方,南人雖有才華,多輕浮。
仁宗曰,然則將如何?
士奇曰,試卷例緘其姓名,請於外書南北二字,如當取百人,則南六十北四十,南北人才皆入彀矣。
仁宗曰:然。往年北人無入格者,故怠惰成風,今如是則北方學者亦感奮興起。命與禮部議聞,未上而仁宗崩。
上即位,遂行之。

順便說下:
金諍《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第180頁中說,“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才着手制订了南北定额取士的制度。当时明仁宗曾表示:“北人学问远不及南人。”杨士奇说:“长才大器,俱出于北方;南人虽有才华,多轻浮。”
除引文有文字差異,金文似乎沒讀到原文中的“先是”二字。

回到題目上。
北方人学问何以远不逮南方人?

這個論斷在何種意義上能夠成立,是個相當糾結的問題。
夢回唐宋下先。

歐陽修在《論逐路取人劄子》中引“偶見一端者言”:
但見每次科場,東南進士得多而西北進士得多,故欲改法,使多取西北進士爾。殊不知天下至廣,四方風俗異宜,而人性各有利鈍。東南之俗好文,故進士多而經學少;西北之人尚質,故進士少而經學多。

前人評論說,東南文字之盛自宋仁宗時已然……


再回到明朝。
《明史》卷七十選舉志載:
鄉試之額,洪武十七年詔不拘額數從實克貢。洪熙元年始有定額……
會試之額,國初無定……
初制,禮闈取士不分南北。自洪武丁丑考官劉三吾、白信蹈所取宋琮等五十二人皆難士,三月廷試擢陳䢿爲第一。帝怒所取之偏,命侍讀張信等十二人覆閱,䢿亦與焉。帝猶怒不已。悉誅信蹈及信䢿等,戍三吾于邊。親自閱卷取任伯安等六十一人,六月復廷試,以韓克忠爲第一,皆北士也。

這段就是傳說中“南北榜”之爭,又稱“春夏榜”之爭。
不論皇帝如何玩弄權術,不論分南北或南北中;這件事中至少一個基本事實可以被認定。
南人的才學,在科考背景下,的的確確是優於北方人的。


科考高手所擁有的才華自然不能否認。《明史》選舉志有一言很精警:考試不憑文字,將何取衷?
同樣精警的還有,這選舉志中也有敕書說:或不能文章而識見可取,許詣闕面陳其事。
當然,能詣闕的,或者最終也無幾,但至少,這個人才的評定與選取,並非不自知有本根上的不足。

而這自知,在今日看來,尤為可貴!

小可拉好 发表于 2010-5-10 15:41:20

http://www.bestxian.com/thread-92853-1-1.html
这儿有一个帖子,可参考一下。

ohayo2003 发表于 2010-5-10 16:13:18

北方人学问何以远不逮南方人?

文绉绉的不爱看
同一命题是:中国本土为何没有诺贝尔获得者?

南方,历来是靠着青山绿水,环境好-》经济好》人民的精神文明需求高-》整体文化氛围就好;反观北方,多山少水,多战乱灾害-》GDP差--》人民物质需求高


文明古国活得长的 基本发源某某水边~~

lamses 发表于 2010-5-10 16:56:08

引用第2楼ohayo2003于2010-05-10 16:13发表的 :
北方人学问何以远不逮南方人?

文绉绉的不爱看
同一命题是:中国本土为何没有诺贝尔获得者?

.......
這兩個……如何同一……呵呵

小可拉好 发表于 2010-5-10 17:58:40

引用第2楼ohayo2003于2010-05-10 16:13发表的 :
北方人学问何以远不逮南方人?

文绉绉的不爱看
同一命题是:中国本土为何没有诺贝尔获得者?

.......

这些理由细究问题就很多了。
经不起推敲

zs2k 发表于 2010-5-10 21:32:57

如果所谓学问就是考试水平,学问差些又有什么关系呢。

rooy 发表于 2010-5-11 09:01:51

自古以来都有句古话:“北方人长个,南方人长脑”

虽然没有人系统的调查和分析过,但是应该主要还是集中在营养学和思维交流冲突这两方面吧。而且不应该是南北之分的,而应该是沿海和内陆之分的吧,这种现象不单是在中国,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也是沿海发达点,而内陆相对差点,这是普遍现象的。

1.营养学方面: 沿海地区的食物的种类更加多样化,而且鱼类等海产的食物会丰富很多,谷类的表皮和鱼类中的DHA对脑的促进发育起了关键作用的。食品的多元化更能促进身体的均衡和脑的发育。但是因为沿海地区的水质都是以软水为主,含钙比北方的水少很多,因而个子会矮一点。而内陆都是以面食为主,水质偏硬,水中含有大量的钙,因而很容易长个。同时为了避免长期的钙太多容易在体内积累并容易结石,所以一般都是有放醋和喝醋的习惯。

2.沿海地区因为其地理位置,因而比内陆地区更加容易接触到外面的信息,与外面的交流会造成文化和思维的冲突,交流和思维冲突的结果就是脑袋要转动的快点,慢慢变得灵活。

zhangzhenxin 发表于 2010-5-11 12:14:24

以某朝一人所言即附如此标题,且在学术版块发,有些雷人了,在下只提供个线索,兄可检索一下历代人才地理分布,期刊网上该类文章当不少。祝好!

lamses 发表于 2010-5-11 12:18:14

引用第7楼zhangzhenxin于2010-05-11 12:14发表的 :
以某朝一人所言即附如此标题,且在学术版块发,有些雷人了,在下只提供个线索,兄可检索一下历代人才地理分布,期刊网上该类文章当不少。祝好!
權作日知一錄,呵呵

颠倒梦想 发表于 2010-5-11 12:56:17

这类争议没啥意思吧,除了惹起一堆口水

hzyuan 发表于 2010-5-11 15:29:58

确实蛮雷人的,不过我倒是觉得lamses兄这题目提得蛮好的,只是偏大了,里面可分解出来的论题很多,好象满桌子菜,不知道往哪里下筷。
因为自己就是南方人,所以很喜欢这个题目,嘿嘿,也确实觉得南方人更有灵气些。rooy 兄的说法 我也有同感。

pslchb 发表于 2010-5-11 22:32:46

从南宋起千年内北中国只有明朝近300年内是在正宗汉文明的统治下。700年北中国的人们遭受了太多的摧残和荼毒,这种政治因素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这应该是主要原因。其他的有关经济、地理、营养等等的原因,显得次要些。

小可拉好 发表于 2010-5-12 17:17:17

引用第11楼pslchb于2010-05-11 22:32发表的 :
从南宋起千年内北中国只有明朝近300年内是在正宗汉文明的统治下。700年北中国的人们遭受了太多的摧残和荼毒,这种政治因素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这应该是主要原因。其他的有关经济、地理、营养等等的原因,显得次要些。

这是一个因素,还有大批人南迁,迁到了南方,其中包含了不少的知识的文人和官员,我们总称为“知识人”。知识人对文化和知识的传承作用是重大的,其中很大就是通过教育来传承。数量众多的农民虽然也有迁徙,但是他们的对于知识的传承影响要小一些。

bestcomm 发表于 2010-5-13 11:22:07

个人觉得是历史留下的传统吧。有史以来,就是南方人做生意头脑灵通,而且他们从小就培养那种生意思想。考大学升大官,长久以来占据着人们的灵魂,我觉着这种有点歪曲的理想,害了中国人。

虎牢铁骑 发表于 2010-5-21 16:26:54

有的事情就那么让人无奈

北天 发表于 2010-5-30 21:15:18

南方:多山多水多才子
北方:一山一水一圣人

clio 发表于 2010-6-29 08:27:11

什么是北方,什么是南方?对广州人来说,岭南以北都是北方。

或许北方和北胡南下影响有关~但南方的边缘地带也有南蛮的影响,也不是处处都汉人学问都繁盛

我自个儿 发表于 2010-7-3 17:06:02

南人北人,气质有异;论学问北不及南,千年以来,至于今世,似乎大致属实。但说到缘由,从长远来看,其实无关地缘,甚至也不因风俗禀性。其间道理不必多讲,楼主只看看国内奥运金牌得主及足、篮、排、乒羽球员的地域分布情况,大概就能明白咱讨论的很容易变成伪问题了。

1217 发表于 2010-7-4 10:04:00

人才没有南北之分吧?

hechshabc 发表于 2010-7-4 11:32:48

北方重政统——南方凭性情——自来学问由性情出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北方人学问何以远不逮南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