澡兰香
被小千一句“傻小子跑山”勾起旧事,引用第20楼hzyuan于2010-03-17 21:13发表的 :
“傻小子跑山”?现在想来当年能满山乱跑都是幸福啊。有一回约了一老同学去爬山,带了一堆酒啊肉啊,说好了到山顶临风举杯,畅饮一番,重温当年豪情。结果俩人腆着两个大肚皮爬了百把米就累得翻白眼,直接找了一大石头,一屁股坐下,铺开东西,吃光了醉醺醺晃回家。
漫赋新词以自嘲。
澡兰香
莺啼似语,草漫成烟,绝顶临风把臂。金尊醉尽,唱断新声,最是少年豪气。正当时、未解春愁,争知韶华半纸。廿载光阴,刬地瞬间弹指。
马齿而今长矣。携酒呼朋,旧踪重抵。扶腰过柳,腆肚穿花,汗涌涔涔如水。坐垂阴,把盏醺醺,离地羞言百米。但怅望、一缕残阳,鹧鸪声里。
写时很率意,刚回来路上突然想起重了“一”“载”两字,“一纸”改“半纸”,“载酒”改“携酒”。 楼主,平日里上下班路上想想,寒暑假出游多看看,我们这里散发着五粮液味道的美诗佳作就都有了,可能老醉也会到这里的常驻了。 驾驭熟练,学习了~
偶替修改了,给人家保密.
引用第1楼一千零一夜_1于2010-03-18 14:08发表的 :
楼主,平日里上下班路上想想,寒暑假出游多看看,我们这里散发着五粮液味道的美诗佳作就都有了,可能老醉也会到这里的常驻了。
五粮液涨价啦,喝不起,还是老老实实喝二锅头吧,散发二锅头味道也蛮好的。
老醉那酒量,白酒半斤,啤酒四五瓶,还是两个老醉绑一起跟我喝差不多。
偶替修改了,给人家保密.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写诗好的,多半能喝点酒
藻兰香是曲牌么?见识浅没读过 是词牌,因手头无词谱,顺手拿起一本《宋词三百首笺注》,里面收有吴文英的《澡兰香》,觉得这牌名挺有意思的,就按他的平仄画了个瓢。也有个地方稍微变动了下,过片本不用押韵的,我给押上了,顿作一句,起个突出感喟的作用。 就是,hzyuan说的好,学到一定程度时应该派生点自己的东西,不然不成了山寨版的COPY了不是。 引用第5楼hzyuan于2010-03-18 18:53发表的 :
是词牌,因手头无词谱,顺手拿起一本《宋词三百首笺注》,里面收有吴文英的《澡兰香》,觉得这牌名挺有意思的,就按他的平仄画了个瓢。也有个地方稍微变动了下,过片本不用押韵的,我给押上了,顿作一句,起个突出感喟的作用。
学习了,谢谢~ 引用第4楼phanix于2010-03-18 17:04发表的 :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写诗好的,多半能喝点酒
藻兰香是曲牌么?见识浅没读过
诗人借酒写诗,应该有一定道理,但这酒还要喝得和知识储备得都要恰到好处,李白这些都具备了,所以做诗象流水般:酒喝到,诗自出,酒后的诗少有人世间的世俗羁绊,不落俗套,显得气势磅礴,而且和谐自然,多是好诗是自然而然的了。 引用第7楼phanix于2010-03-18 21:44发表的 :
学习了,谢谢~
兄客气了,我自己都还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我觉得学词大概要有三个阶段,一是描红,就是要掌握常用词汇和基本句式,要避免凑字和句子破碎的问题,我自己还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之中。二是临摹,就是对篇章结构的掌握。比如说长调词很讲究章法安排,我这首在这方面其实很差,整个一平铺直叙,不合格。三才是开始独立创作。
我把过片断成一句,是不合词的规矩的,词本是配乐之作,所以要依曲牌定句,押韵的地方,往往是曲中停顿和延长的地方。我断成一句,等于把这种音乐性全破坏了。另外,这句中的“而”字也出律了,其实用“如今”或“于今”都不会出律,只是觉得“而”字发音重浊,比“如”“于”有力度,相对来说能把这句中的情感体现出来。因为词乐早已无存,所以实际上把词当长短句的诗来做了。但这样做也有不好的地方,本来应该是下片前三个分句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语意单元,我给断掉后,这句很明显跟后面的“携酒”句在语意上没连贯起来,脉络上出现跳跃,缺乏过渡。所以从章法的角度来看,这样改是不成功的。
诗人借酒写诗,应该有一定道理,但这酒还要喝得和知识储备得都要恰到好处,李白这些都具备了,所以做诗象流水般:酒喝到,诗自出,酒后的诗少有人世间的世俗羁绊,不落俗套,显得气势磅礴,而且和谐自然,多是好诗是自然而然的了。
前提是千万别喝醉了,不然就不是写诗而是泻湿了,上吐下泻,全身湿透. 引用第9楼hzyuan于2010-03-19 16:38发表的 :
前提是千万别喝醉了,不然就不是写诗而是泻湿了,上吐下泻,全身湿透.
有这样的理论又有这样的实践,就不是附庸而是文人了。文人层次的讨论,学生还不能。
古典诗词在当世是否还有生存的土壤这个问题是大家都回避的问题。正如楼主说的,词是要谱曲的,是要配合曲的,是曲的附庸,而今曲已消逝,词多转为长短句,受众越来越少,或许,给流行歌曲填词是词的未来的方向吧。事物总没有一成不变的,有生就有死。古典诗词的广袤沃土早已消亡,如今成了盆景,何时能找到古典诗词的新生呢? 引用第10楼phanix于2010-03-20 14:51发表的 :
有这样的理论又有这样的实践,就不是附庸而是文人了。文人层次的讨论,学生还不能。
古典诗词在当世是否还有生存的土壤这个问题是大家都回避的问题。正如楼主说的,词是要谱曲的,是要配合曲的,是曲的附庸,而今曲已消逝,词多转为长短句,受众越来越少,或许,给流行歌曲填词是词的未来的方向吧。事物总没有一成不变的,有生就有死。古典诗词的广袤沃土早已消亡,如今成了盆景,何时能找到古典诗词的新生呢?
兄这个问题提的真好,这也正是我最近在想的。我以为,古典诗词这种提法如果是就古代人所写的作品而言,那是没有错的。但如果把现代人写的诗词称为古典诗词,我反对。因为诗词作为文体来说,是中国语言之美的最为精致的体现。虽然现代的语言较之古代语言有了很大的改变,但中国语言的基本的核心的特征仍在延续。只要中国语言活着,那么诗词也就同样是活的,不是陈列在博物馆中的古董。
黑格尔曾经说过:“诗则绝对要有音节和韵,因为音节和韵是诗的原始的愉悦感官的芬芳气息,甚至比所谓富于意象的辞藻还要重要。”立普斯说的更绝对:“诗歌的音响,仅仅是子音和母音的单纯组合,即使完全抛开了它们所传达的意义也具有强烈的感情意蕴。”对于诗来说,声音之美是至为关键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民族的诗歌,也就是这个民族语言之美的最为精致的体现。那么,汉民族语言特点是什么呢?第一是单音节,第二是通过音调的变化来区别意义。这就使得汉语本身就具有强烈的音乐感,比如说本采就指出:“在中文里,字和词的旋律更为广泛,所以口语形成了本身完备的音乐实体,它们是真正的旋律体系。”维柯干脆就说中国人是以唱歌来说话的。而诗词则以其对骈偶的自觉追求,和对韵、声、调的讲究,将本身就富于音乐感的汉语音乐之美发挥到极致。骈偶的发生是建立在单音节文字的基础上的,而骈偶也包括了声音的相对相生。在声调上不仅仅讲究平仄,而且还要讲究四声递用,抑扬交错。在声母上讲究清浊搭配(清浊指发音时声带是否颤动),讲究发音部位和情感表达间的关系(即古人所谓的五音,唇舌齿牙喉)。在韵母上讲究声音的洪细,如中东、人辰、江阳等辙为洪亮级,怀米、灰堆等辙为柔和级,一七、姑苏等辙为细微级。抒发欢快明朗的情感,宜用声音响亮的韵辙,抒发哀切沉痛的情感,宜用声音低沉的韵辙。这些追求,正是汉语的美感的集中体现。近体诗就不用说了,虽然词这种文体本身是配合音乐,但在音乐消亡以后,词自身的语言美感仍然保持着。龙榆生、夏承焘等学者对此都有很精彩的论述,我这里大致引用一下龙先生对周邦彦《兰陵王•柳》的精彩分析: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这个曲调,据传是北齐时《兰陵王入阵曲》的遗声,它的谱子,一直在历代帝王的宫廷中流传着。宋毛幵所著的《樵隐笔录》中说:“绍兴初,都下盛行周清真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以周词凡三换头,至末段,声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因为它原来是描写战斗激烈情态的舞曲,所以它的音节应该是激昂高亢的。在每个句子的平仄安排上,必须取得和谐和拗怒的统一。而拗怒都表现在仄声尤其是去声字的运用上。清初词学理论家万树曾经说过:“名词转折跌宕处,多用去声。何也?三声之中,上、入二者可以作平,去则独异。”(《词律》)又说:“当用去者,非去则激不起。”用这些说法来检查《兰陵王》这个调子之所以声情激越的原因所在,它对四声的使用,是完全改变了近体诗的法式而充分表现出它的独创性的。在清真此调中,遇着对称的句式,总是和谐与拗怒递用,例如“酒趁哀弦”的仄仄平平是和谐的音节,“灯照离席”的平仄平仄却有些拗怒;“一箭风快”的平(“一”字以入作平)仄平仄是拗怒的音节,“半篙波暖”的仄平平仄却有相当和谐;“别浦萦回”的仄仄平平是和谐的音节,“津堠岑寂”的平仄平仄,却又显示拗怒;“月榭携手”的平(月字以入作平)仄平仄是拗怒的音节,“露桥闻笛”的仄平平仄却又转入和谐。再从句脚字来看,“弦”和“席”一平一仄递用,显示和谐;“快”和“暖”两仄连用,却又表示拗怒;“回”和“寂”一平一仄递用,显示和谐;“手”和“笛”两仄连用,却又表现拗怒。这四处的偶句,它的领字除了“愁”字平声,“又”“渐”“念”都是去声。这个调子中拗句,都着重于去声字的安排。如“拂水飘绵送行色”的仄仄平平仄平仄,第五、六字是拗;“应折柔条过千尺”的平仄平平仄平仄,第五、六字也是拗;“登临望故国”的平平仄仄仄,第三字是拗;“望人在天北”的仄平仄平仄,第三字也是拗。这拗的所在,都是去声字。还有“回头迢递便数驿”的平平平去去去入,连用四个仄声,“似梦里”的去去上,“泪暗滴”的去去入,两个三字句没有一个平声;这样过多的使用仄声字,都是为了激起音节的拗怒,使它适合表达激动的感情。再看整个曲调的句脚字,只有“来”、“弦”、“回”三个平声,其余全部仄声,也是构成整个拗怒音节的因素之一。再配上全部短促的入声韵,多方面显示了激越的声情。
所以,只要汉语自身不消亡,诗词就不会也不应该消亡,而且还应该加以提倡。当然,古今语音已有很大的变化。我自己虽然用古四声和古韵写诗词,那只是因为教学上的需要。如果是纯粹的创作诗词的话,我认为应该要用现代语音,以前刘小文兄很悲壮地说自己打死也要用今音,(小文兄诗作的极好,可惜好久不见了)确实很有道理。因为如果还用古音,那诗词的音乐美也就消失了。换句话说,如果还用古音写作,那真成了保存古董,而不是真正的去使诗词继续保持和发挥它的生命。
昨天朋友约去爬山,晚上喝的大醉,现在头还是昏昏沉沉的,辞不达意,罗嗦了一大堆,不好意思了。 哈哈,酒能研发诗文,写出美句子;酒还能让人发现知己。
难怪这里有那么多爱酒的人,动不动就说醉了,昏昏沉沉的,哈哈! 引用第11楼hzyuan于2010-03-21 10:28发表的 :
兄这个问题提的真好,这也正是我最近在想的。我以为,古典诗词这种提法如果是就古代人所写的作品而言,那是没有错的。但如果把现代人写的诗词称为古典诗词,我反对。因为诗词作为文体来说,是中国语言之美的最为精致的体现。虽然现代的语言较之古代语言有了很大的改变,但中国语言的基本的核心的特征仍在延续。只要中国语言活着,那么诗词也就同样是活的,不是陈列在博物馆中的古董。
黑格尔曾经说过:“诗则绝对要有音节和韵,因为音节和韵是诗的原始的愉悦感官的芬芳气息,甚至比所谓富于意象的辞藻还要重要。”立普斯说的更绝对:“诗歌的音响,仅仅是子音和母音的单纯组合,即使完全抛开了它们所传达的意义也具有强烈的感情意蕴。”对于诗来说,声音之美是至为关键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民族的诗歌,也就是这个民族语言之美的最为精致的体现。那么,汉民族语言特点是什么呢?第一是单音节,第二是通过音调的变化来区别意义。这就使得汉语本身就具有强烈的音乐感,比如说本采就指出:“在中文里,字和词的旋律更为广泛,所以口语形成了本身完备的音乐实体,它们是真正的旋律体系。”维柯干脆就说中国人是以唱歌来说话的。而诗词则以其对骈偶的自觉追求,和对韵、声、调的讲究,将本身就富于音乐感的汉语音乐之美发挥到极致。骈偶的发生是建立在单音节文字的基础上的,而骈偶也包括了声音的相对相生。在声调上不仅仅讲究平仄,而且还要讲究四声递用,抑扬交错。在声母上讲究清浊搭配(清浊指发音时声带是否颤动),讲究发音部位和情感表达间的关系(即古人所谓的五音,唇舌齿牙喉)。在韵母上讲究声音的洪细,如中东、人辰、江阳等辙为洪亮级,怀米、灰堆等辙为柔和级,一七、姑苏等辙为细微级。抒发欢快明朗的情感,宜用声音响亮的韵辙,抒发哀切沉痛的情感,宜用声音低沉的韵辙。这些追求,正是汉语的美感的集中体现。近体诗就不用说了,虽然词这种文体本身是配合音乐,但在音乐消亡以后,词自身的语言美感仍然保持着。龙榆生、夏承焘等学者对此都有很精彩的论述,我这里大致引用一下龙先生对周邦彦《兰陵王•柳》的精彩分析: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这个曲调,据传是北齐时《兰陵王入阵曲》的遗声,它的谱子,一直在历代帝王的宫廷中流传着。宋毛幵所著的《樵隐笔录》中说:“绍兴初,都下盛行周清真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以周词凡三换头,至末段,声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因为它原来是描写战斗激烈情态的舞曲,所以它的音节应该是激昂高亢的。在每个句子的平仄安排上,必须取得和谐和拗怒的统一。而拗怒都表现在仄声尤其是去声字的运用上。清初词学理论家万树曾经说过:“名词转折跌宕处,多用去声。何也?三声之中,上、入二者可以作平,去则独异。”(《词律》)又说:“当用去者,非去则激不起。”用这些说法来检查《兰陵王》这个调子之所以声情激越的原因所在,它对四声的使用,是完全改变了近体诗的法式而充分表现出它的独创性的。在清真此调中,遇着对称的句式,总是和谐与拗怒递用,例如“酒趁哀弦”的仄仄平平是和谐的音节,“灯照离席”的平仄平仄却有些拗怒;“一箭风快”的平(“一”字以入作平)仄平仄是拗怒的音节,“半篙波暖”的仄平平仄却有相当和谐;“别浦萦回”的仄仄平平是和谐的音节,“津堠岑寂”的平仄平仄,却又显示拗怒;“月榭携手”的平(月字以入作平)仄平仄是拗怒的音节,“露桥闻笛”的仄平平仄却又转入和谐。再从句脚字来看,“弦”和“席”一平一仄递用,显示和谐;“快”和“暖”两仄连用,却又表示拗怒;“回”和“寂”一平一仄递用,显示和谐;“手”和“笛”两仄连用,却又表现拗怒。这四处的偶句,它的领字除了“愁”字平声,“又”“渐”“念”都是去声。这个调子中拗句,都着重于去声字的安排。如“拂水飘绵送行色”的仄仄平平仄平仄,第五、六字是拗;“应折柔条过千尺”的平仄平平仄平仄,第五、六字也是拗;“登临望故国”的平平仄仄仄,第三字是拗;“望人在天北”的仄平仄平仄,第三字也是拗。这拗的所在,都是去声字。还有“回头迢递便数驿”的平平平去去去入,连用四个仄声,“似梦里”的去去上,“泪暗滴”的去去入,两个三字句没有一个平声;这样过多的使用仄声字,都是为了激起音节的拗怒,使它适合表达激动的感情。再看整个曲调的句脚字,只有“来”、“弦”、“回”三个平声,其余全部仄声,也是构成整个拗怒音节的因素之一。再配上全部短促的入声韵,多方面显示了激越的声情。
.......
这段话又让学生学到了很多,再全面地扩充一下似乎可以加精了呢。
从文中看来,yuan(袁?元?)老师似乎很同意和谐与坳怒以表达情感的说法。想想各种方言当中表达激烈情感的粗口,似乎有点道理。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古典诗词的格律是配合古代音律和古代汉语的语词结构的,如果从实用性角度来看,单单用今音今韵似乎还不够,恐怕要结合现代汉语的语词结构和意群,创造新律,至少是改造古典格律。而古今音律又有不同,如此看来,似乎还真是只有为流行歌曲填词一路了,而格律也当依流行歌曲的节奏和章节,这样才是最符合现代社会的。否则,只有不能入乐的吟咏,似乎不能构成完善的诗词体系。
学生没学过文学理论,估计有很多常识性错误和词不达意之处,望见谅。 兄的回帖总让人大脑高速运转,换句话说,够刺激的。兄的这段话我想主要讲了两点,一是
引用第13楼phanix于2010-03-21 18:50发表的 :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古典诗词的格律是配合古代音律和古代汉语的语词结构的,如果从实用性角度来看,单单用今音今韵似乎还不够,恐怕要结合现代汉语的语词结构和意群,
.......
这点确实是击中要害了,因为我只注意到音韵的问题,却忽略了诗词和白话诗的一个关键区分:就是语词结构的问题。这个问题很多人有着精彩的论述,我大致翻了一下手头的书,就有叶维廉的《中国诗学》,程抱一的《中国诗画语言研究》,葛兆光的《汉字的魔方》,肯定不止这些。我们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述,就是词法结构的简约化和模糊化。举个例子来看:
夕阳在山,轻风微漾,
幽竹在暮霭里掩映着。
黄蝉花的香气在梦境般的
黄昏的沉默里浸着。(梁宗岱《途遇》)
这首诗中的意象是我们所至为熟悉的,如“夕阳在山”,王士禛《将至桐城》:“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幽竹在暮霭里掩映着”,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而“黄蝉花的香气在梦境般的黄昏的沉默里浸着”也容易让我们想到“暗香浮动月黄昏”。但梁先生这首诗我们肯定不会视为与古诗词同种类型,因为诗中有着明确的时空位置介词“在”,和虚词“的”、“着”。所以,如果结合了现代汉语的语词结构,那么,我们所说的“诗词”这一文体是否还能保持着其本质构成呢?这是我没考虑到的问题,还得再去查资料,继续思考了。不过这星期只怕没时间,要周末才能腾出手来。
兄所说的第二点
引用第13楼phanix于2010-03-21 18:50发表的 :
似乎还真是只有为流行歌曲填词一路了,而格律也当依流行歌曲的节奏和章节,这样才是最符合现代社会的。否则,只有不能入乐的吟咏,似乎不能构成完善的诗词体系。.......
为流行歌曲填词是条路子,因为词本身也就是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王兆鹏先生在最近一期的《文史知识》上就把词和ktv结合起来讲,蛮有意思的,不知道塞哪儿去了,一下找不到。)不过唐宋词大多是先有曲,后填词。现在当然可以先作词,再谱曲,也就是自度曲吧。我的一个老师前年移居美国,作了一只自度曲,写得很漂亮,《杨朱泣歧》:“海天空阔向西飞,却羡杨朱泣路歧。故园梦重归,暂借竹林一枝栖。大西洋上雪,异国正风寒。乱絮飞花路,白满天。”很羡慕这些前辈学者,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像我就整个一乐盲,别说吹拉弹唱了,偶尔唱个卡拉OK,也能把鬼招来。只会空对空,信口开河。
但问题在于,是否真是只有这一条路了呢?我想这未免太狭窄些了。比方说,像我这样能招鬼的,岂不是整天只能写写“天灵灵,地灵灵”了?是否还可以有其他方式呢?这也要继续加以思考和探讨了。
只能先把自己的这些想法写下来,我想其实没有对兄的说法做出正面回应,因为确实被击中要害了。不过,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更好的去思考,这是很感谢兄的。 引用第12楼一千零一夜_1于2010-03-21 14:42发表的 :
哈哈,酒能研发诗文,写出美句子;酒还能让人发现知己。
难怪这里有那么多爱酒的人,动不动就说醉了,昏昏沉沉的,哈哈!
别提了,前天倒霉倒到姥姥家了.我那几个朋友也喝高了,半夜三更拿着我手机按通讯录找女的名字挨个打电话,
"喂,你是他老婆吗?他喝醉了,快来接……”
“啊,不是啊,那你是他什么人……”
“哦,同事啊,那我先挂了……”
又接着给下一个打
害我现在到单位见了女的就两腿发软,做贼一样。 引用第15楼hzyuan于2010-03-22 14:35发表的 :
别提了,前天倒霉倒到姥姥家了.我那几个朋友也喝高了,半夜三更拿着我手机按通讯录找女的名字挨个打电话,
"喂,你是他老婆吗?他喝醉了,快来接……”
“啊,不是啊,那你是他什么人……”
“哦,同事啊,那我先挂了……”
.......
瞧,生活多么多姿多彩,多有意思,看来都是性情人物。心理年龄都很年轻啊。 引用第14楼hzyuan于2010-03-22 14:29发表的 :
兄的回帖总让人大脑高速运转,换句话说,够刺激的。兄的这段话我想主要讲了两点,一是
为流行歌曲填词是条路子,因为词本身也就是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王兆鹏先生在最近一期的《文史知识》上就把词和ktv结合起来讲,蛮有意思的,不知道塞哪儿去了,一下找不到。)不过唐宋词大多是先有曲,后填词。现在当然可以先作词,再谱曲,也就是自度曲吧。我的一个老师前年移居美国,作了一只自度曲,写得很漂亮,《杨朱泣歧》:“海天空阔向西飞,却羡杨朱泣路歧。故园梦重归,暂借竹林一枝栖。 大西洋上雪,异国正风寒。乱絮飞花路,白满天。”很羡慕这些前辈学者,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像我就整个一乐盲,别说吹拉弹唱了,偶尔唱个卡拉OK,也能把鬼招来。只会空对空,信口开河。
但问题在于,是否真是只有这一条路了呢?我想这未免太狭窄些了。比方说,像我这样能招鬼的,岂不是整天只能写写“天灵灵,地灵灵”了?是否还可以有其他方式呢?这也要继续加以思考和探讨了。
只能先把自己的这些想法写下来,我想其实没有对兄的说法做出正面回应,因为确实被击中要害了。不过,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更好的去思考,这是很感谢兄的。
分析文章,学生只有高中水平,还是yuan老师旁征博引,较为深入。
yuan老师所引的梁宗岱的例子中,最后两句是不能分开的,如果分开就破坏了一个完整的句子的结构,而这样的表达方式,从本质上与古典诗词似乎没有区别,但那节奏,那语词结构却让学生感觉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学生觉得主席诗词中却能兼顾两者呢。还有,就是用典的问题,“用典”的本质又是什么呢?在现代诗词中似乎很难见到,或者学生看不出来。
yuan老师所说的为流行歌曲填词的事情,学生看来,古人是有了一首好歌,会不断有人为其填词,为其完善音律,在生活中传播,使其成为经典。今人则是不断的推陈出新,一首歌便是一首歌,不会再去修改,不会再去为其注入更多的人文气息。我们人需要人文关怀,作品也是需要人文关怀的。可能涉及版权吧,不过学生感觉前些年那多套歌词的大长今的主题曲其实就不错,有的是翻译,有的是另填得词,MV拍得也不错,学生很喜欢。但一曲多词,而又能在实践中流行的实在太少了,看来真是世道不同了,大家更“喜新厌旧”了呢。 引用第17楼phanix于2010-03-22 21:02发表的 :
而这样的表达方式,从本质上与古典诗词似乎没有区别,但那节奏,那语词结构却让学生感觉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学生觉得主席诗词中却能兼顾两者呢。
.......
兄能不能举例说明下? 引用第18楼hzyuan于2010-03-22 21:25发表的 :
兄能不能举例说明下?
比如念奴娇昆仑: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至今读来,犹如口语,却又深合古典诗词之节奏韵律,说的,又是当时的世界大势。这是学生所说“兼顾”的意思。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