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chren 发表于 2011-9-4 18:12:15

我的小孩就读的中学有校歌,我试着哼唱了一下,觉得曲子的质量不敢叫人恭维。作曲者是本地的一位名人,但名人水平不一定都高,即使他真的有水平,也不能保证他写的每一首歌质量都很高。我觉得校歌还是向社会广泛征集的好(奥运会歌不是这样做的吗),那样不光能保证歌的质量,而且变相地作了一次广告,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benchren 发表于 2011-9-10 21:26:23

这学期我班转走3个学生,其中有两个是从一年级开始就在我们学校就读的,据H的妈妈说,他转到老家学校了,H成绩不咋的,经常不做家庭作业,不过他上课发言还比较积极,智力并不差,他也比较调皮,与人闹矛盾吃亏的往往是他。W的父母非常重视对他的教育,倾注了不少心血,他的数学和英语成绩好像还行,可能跟课后请家教有关,他的舌头有点大,话说得不够清楚,另外他的脾气非常倔,我以前应该提过,当然后来有所好转,他的语文成绩总是没有起色(也不是太差),他妈可能是对此不满意,想换一个老师(一所学校)试试。C是三年级上学期转来的,他特别好动、调皮,智力很好,不过学习自觉性差,对自己要求不高(他妈对他的期望倒挺高),他爸爸长年在外地打工,他妈在他大伯店里打工,他应该是随父母转走了,不知是不是转回家乡去了。WU是上学期才从福建转来的,成绩很差,这学期报名时,我随口对他爸爸(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说,最好让他留级,谁知他并没表现出不情愿的样子,只是问我在哪办手续,而他的孩子好像也挺乐意的——跟绝大多数孩子不一样,也许他觉得我对他太严厉了吧?

转来7个学生,其中有一个是上学期在我校借读的邻校学生,再加上4个其他借读生,本期我班总人数是59人,其中男生36人,女生23人。

benchren 发表于 2011-9-10 21:28:34

学校少先大队每天都会派队干检查各班卫生、红领巾佩戴、早读情况,我班有3个参与值日,以前他们就像凑数的,任由高年级学生打分,极少发表意见。这学期他们好像不甘心做跟屁虫了。上周的一个早读,我发现小男生W在我班教室外面和一个六年级的队干争执了好长时间,那个大孩子可能扣了我们班的分,他不同意,那个大孩子好像是说我班有人不读书,而W可能在质问她:“谁不读书了?不都在读吗?”两个人还不时对着教室里指指点点。看着他那认真的样子,我忍不住觉得好笑,有集体荣誉感固然值得表扬,但他不明白值日时他代表的是学校少先大队,应该暂时把四(2)班学生的身份放在一边,他要做的就是公平客观,当然他在为我班据理力争时也是在讨要公平,但如果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是别的班,他可能就不会那样做了。人很难做到绝对的没有私心,大人如此,小孩也不另外。

benchren 发表于 2011-9-17 22:32:46

《走月亮》中有这样一句话:“鱼儿跃出水面,泼剌一声……”“剌”是多音字,分别是là和lá,là的解释是:违背常情、事理,乖张(《新华字典》(第9版)),而lá的意思是:划破,割开,同“拉”( lá)(《新华字典》。字、词典对“拉”( lá)的解释要详细一点,比如《新华字典》是这样说的:割,用刀把东西切开一道缝或切断)。“泼剌”是个拟声词,“形容鱼在水里跳跃的声音”, 虽然它是个拟声词,但它不用别的lá,而用“剌”,我认为还是因为“剌”跟这个词的意思有关,据此,我认为在“泼剌”中,“剌”应该读“lá”。有学生认为这儿的“剌”应该读轻声,我告诉他们,在没找到依据之前还是读本音为好,即读“lá”。让我颇感意外的是,《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给它注的是là。《辞海》(89年版)没有收“泼剌”这个词,不过我在“剌子”的释义中见到了它,“剌子”有两个义项,第二种解释是这样的:亦作“辣子”。利害、泼剌的人。不过此“泼剌”非彼“泼剌”,它其实应该写作“泼辣”。《辞海》中的“辣子”也有两个义项,第二个是:同“剌子”。厉害、泼辣的人。这儿的“利害”和“厉害”可以通用,难道“泼剌”和“泼辣”也可互换?根据就是“辣子”和“剌子”可通用?不知这是《辞海》编写者的疏忽(如果真是失误,最新版的《辞海》改过来了吗?)还是二者真的可以互换。

hjqz1 发表于 2011-9-18 08:12:46

引用第163楼benchren于2011-09-17 22:32发表的 :
《走月亮》中有这样一句话:“鱼儿跃出水面,泼剌一声……”“剌”是多音字,分别是là和lá,là的解释是:违背常情、事理,乖张(《新华字典》(第9版)),而lá的意思是:划破,割开,同“拉”( lá)(《新华字典》。字、词典对“拉”( lá)的解释要详细一点,比如《新华字典》是这样说的:割,用刀把东西切开一道缝或切断)。“泼剌”是个拟声词,“形容鱼在水里跳跃的声音”, 虽然它是个拟声词,但它不用别的lá,而用“剌”,我认为还是因为“剌”跟这个词的意思有关,据此,我认为在“泼剌”中,“剌”应该读“lá”。有学生认为这儿的“剌”应该读轻声,我告诉他们,在没找到依据之前还是读本音为好,即读“lá”。让我颇感意外的是,《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给它注的是là。《辞海》(89年版)没有收“泼剌”这个词,不过我在“剌子”的释义中见到了它,“剌子”有两个义项,第二种解释是这样的:亦作“辣子”。利害、泼剌的人。不过此“泼剌”非彼“泼剌”,它其实应该写作“泼辣”。《辞海》中的“辣子”也有两个义项,第二个是:同“剌子”。厉害、泼辣的人。这儿的“利害”和“厉害”可以通用,难道“泼剌”和“泼辣”也可互换?根据就是“辣子”和“剌子”可通用?不知这是《辞海》编写者的疏忽(如果真是失误,最新版的《辞海》改过来了吗?)还是二者真的可以互换。
泼剌,剌字念轻声,误。《现代汉语词典》读音正确。benchren以“剌子”来确定泼剌中“剌”的读音,显然违反语法规律。现在来说说泼剌这个词儿,它在古代也可以写成“拨剌”,最著名的莫过于杜甫“船尾跳鱼拨剌鸣”,从其他版本“拨”也写作“泼”(邓魁英等著《杜甫选集》),从异文中可以看出这个词儿的演变过程,后代诗文曲小说中也有出现。再看杜甫的这句,剌字处在第六个字,这个字儿一定得仄声,因此这个剌字只能念là,而不能简单从字义上去辨析,这就是所谓语文和文字的约定俗成性。
作为一名老师,要有敬畏之心。敬畏知识,敬畏学生,敬畏教法。

benchren 发表于 2011-9-18 20:26:34

查《康熙字典》,“剌”似乎应该读lá(如果“达”在现代汉语中读dá的话):《唐韵》卢达切。《集韵》《韵会》《正韵》郎达切。并音辣……再看“辣”:《广韵》卢达切。《集韵》《韵会》《正韵》郎达切。并音剌……标点整理本的《康熙字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2010年4月第6次印刷)给它们注的拼音却是lá。在当代的字、词典中“剌”还保留了lá音,“辣”却没有。另外,“泼剌”这个拟声词其实古已有之,只不过“泼”的写法不同:拨剌(张弓声)、跋剌(鱼跃声)(见《康熙字典》)。

benchren 发表于 2011-9-18 20:29:22

引用第164楼hjqz1于2011-09-18 08:12发表的 :

泼剌,剌字念轻声,误。《现代汉语词典》读音正确。benchren以“剌子”来确定泼剌中“剌”的读音,显然违反语法规律
作为一名老师,要有敬畏之心。敬畏知识,敬畏学生,敬畏教法。
hjqz1误解了。我只是以“剌”的意思来确定它在“泼剌”中的读音,而且我并不认为我的意见就一定是正确或合理的。

hjqz1 发表于 2011-9-18 20:51:58

引用第166楼benchren于2011-09-18 20:29发表的 :

hjqz1误解了。我只是以“剌”的意思来确定它在“泼剌”中的读音,而且我并不认为我的意见就一定是正确或合理的。
佩服benchren怀疑一切的精神,没有怀疑就没有进步。
老师在存疑的问题上不要过早地传授给学生,而要谨慎求证,不要怕丢掉老师的权威就不懂装懂。其实学生从老师处得到的不单是知识,更是一种气度和胸襟。老师不是万能的,实事求是的老师或许更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benchren 发表于 2011-9-19 21:08:53

就“泼剌”这个词而言,我不是鼓励学生怀疑词典中的注音(不过《辞海》中那样明显的错误则需要指出来),正因为我想教给学生规范的汉语,所以我才翻看字、词典。我指出“剌”这个字的历史读音也不是想挑战权威,而是想证明普通话存在“正确”但不“合理”的现象,毕竟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而不是以《说文解字注》或《康熙字典》为标准音的。

benchren 发表于 2011-10-10 23:54:06

《落花生》这篇文章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常客,“以往传统课文对原作做了多处修改”,北师大版教材则改动较少,“尽可能保留原作原貌”(北师大版《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四年级上册)。

应该说,《落花生》是许地山对自己儿时的一段经历的忠实记录,正因为此,所以原文立意给人含混、矛盾之感——不是解读者之间的歧义,而是原文的逻辑有问题。从第九自然段“爹爹”说的话看,作者的父亲极有可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人要低调,不要锋芒毕露(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国人大多老成持重,不过儒家鼻祖孔老二并不是这样的),而不仅仅是“有用”——有用的东西多着呢,想要教育孩子做个有用的人,不一定非要举花生为例呀,当然,你可以为他打圆场,他们在尝花生,作者的父亲只是就事论事——那也不能拿苹果、桃子、石榴来和花生作比较呀,因为它们也“有用”。既然教材编写者那么在意“有用”两个字,我们可以在“低调”前面加上“有内涵”,从第十自然段看,父亲好像不希望孩子们只追求外表、华而不实(“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可是前面说了,苹果、桃子、石榴都既有外表又有内涵,拿它们来和花生进行比较不合适。我想课文中最致命的失误在于作者把父亲说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置换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并且得到了父亲的首肯:“这是我对于你们的希望。”),伟大、体面的人难道没有用吗?当然,也许这是作者父亲的真实想法,他不希望孩子成为伟人、体面的人,孩子们长大能在社会上发挥点积极作用他就满足了,不过他的表述有问题。

教材编写者们早就看出这篇文章有硬伤,所以传统课文不光对原文的字词作了改动,而且“对语意做了修改”: “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被改为“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被改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样一改,语病没有了,可是前面的“苹果、桃子、石榴”不改,逻辑还是有问题。而且,“用编写者自己的想法,用某个时期的观念改变原作者的本意都欠妥当”(虽然北师大版教材也有这样的做法),文学作品还是尽量保持原貌为好(尤其是名作)。就这篇课文而言,如果有学生指出其中的不妥,我们应该予以支持。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课后的问题(“你想做什么样的人?”)来突破原文的局限,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说,我们不反对学生做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人,我们也应鼓励学生“做伟大、体面的人”,因为“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应当允许人们有不同的人生追求”。

benchren 发表于 2011-10-18 19:05:58

《一个老农,在田边走着》是第四单元“语文天地”中的一首诗,诗的第一节有这样四行:

树枝在秋风中摇曳,
黄叶从头顶飘落,
它好像在安慰主人:
明年,我还会满枝绿叶硕果。

其中的“它”应该承上指的是“黄叶”,于是问题来了,黄叶怎么可能会“满枝绿叶硕果”?只有树才有资格这样讲,当然树枝也勉强够格。

陶梦 发表于 2011-10-19 00:57:18

引用第170楼benchren于2011-10-18 19:05发表的 :
《一个老农,在田边走着》是第四单元“语文天地”中的一首诗,诗的第一节有这样四行:

树枝在秋风中摇曳,
黄叶从头顶飘落,
它好像在安慰主人:
.......

兄的理解可能有些偏差。树枝才是主语,因为它摇曳,头顶上才会有黄叶飘落,而它的这些动作,都好像是在安慰主人。

想兄可能没有弄清楚“主人”所指。

benchren 发表于 2011-10-22 20:38:30

引用第171楼陶梦于2011-10-19 00:57发表的 :


兄的理解可能有些偏差。树枝才是主语,因为它摇曳,头顶上才会有黄叶飘落,而它的这些动作,都好像是在安慰主人。

想兄可能没有弄清楚“主人”所指。

树枝摇曳应该是黄叶飘落的原因(从科学的角度看不是),不过“黄叶从头顶飘落”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我引用的四行其实是四个句子,“树枝”只能是“树枝在秋风中摇曳”的主语,“它好像在安慰主人”的主语是“它”,至于这个“它”究竟指什么,我认为从汉语的句法角度看应是“黄叶”,当然如果换了英语,情况可能不一样(“黄叶”穿插在“树枝”和“它”中间,人们也不会把“它”误为“黄叶”)。

陶梦 发表于 2011-10-22 21:04:26

引用第172楼benchren于2011-10-22 20:38发表的 :


树枝摇曳应该是黄叶飘落的原因(从科学的角度看不是),不过“黄叶从头顶飘落”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我引用的四行其实是四个句子,“树枝”只能是“树枝在秋风中摇曳”的主语,“它好像在安慰主人”的主语是“它”,至于这个“它”究竟指什么,我认为从汉语的句法角度看应是“黄叶”,当然如果换了英语,情况可能不一样(“黄叶”穿插在“树枝”和“它”中间,人们也不会把“它”误为“黄叶”)。

诗歌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证据,竺老当年就是这么做的。但是,从科学角度来理解诗歌,恐怕有些不妥。所以,我们还是不提科学角度了。兄说“黄叶从头顶飘落”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弟并不否认;四行诗是四个句子,也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发生在下面:
一、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有轻重主次之分。像诗歌中的这四句,四个简单句合在一起就是复句了,复句间的复杂关系,还是要注意的。
二、这是诗歌,不是散文。诗歌语言之间的组合关系不同于一般的散文句序,容许跳跃性,有顿挫技巧。兄所怀疑的东西,也正是这首诗所体现出来的属于诗的语言特点。

benchren 发表于 2011-10-22 21:14:39

昨天学校举行了运动会,这是我班学生第一次参加校运动会,他们都很兴奋。共有八个班参加了这次运动会,平行班之间进行比拼,然后各班按总得分进行排名,结果我班排在第二位,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同年级的孩子差不多大,所以各班实力相当,除了五年级两个班得分悬殊外,其它各班得分相差并不大,我班比一班好像只多了8分。

如果我在比赛之前多做点准备工作,我想成绩可能要好一点,当然大多数班级准备都不充分,否则全校成绩应该更好一点。
赛前,我只花了一节课进行了选拔——定下了径赛(这是比赛的重头戏)和男子垒球的选手名单。学校规定各班男女运动员各10名,每人限报两项(接力除外),跳高、跳远和女子垒球选手我只是在那20名学生中胡乱定下的,比赛时有的孩子连跳高、跳远的动作都不会做,裁判看了直摇头,所以我班的田赛成绩太差。我班的另一个短板在男子短跑上,班上只有一个进入了60米决赛(共四名),所以我班输掉了男子4×100米接力赛。另外因为选拔的仓促,个别没有实力的学生被选为运动员,而有点实力的学生因为没有参赛的热情反而没有成为运动员。尽管有种种不足,我班还是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相比其它班级而言),这跟运动员的拼搏是分不开的,有个别学生下午参加了60米决赛和400米比赛,累得不想参加接力赛了,在我的动员下他们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这学期有一个单元的主题是“收获”,我想孩子们在这次运动会中应该都有收获,比如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比如锻炼了意志。

benchren 发表于 2011-11-11 23:00:01

前天下起了小雨,我没带伞,上午放学时,我身边一个男生把伞伸到我的头顶,我没说什么,享受着学生的“爱”。出校门时,另一个女生也效仿那个男生,和我共打一把伞。说实话,当时我既感动又幸福,孩子们跟成人不一样,他们“拍马屁”并没有什么企图,完全是真情流露,是出于关心老师才那样做的。现在独生子女很多,所以跟十多年前相比,有爱心、懂得关心他人的孩子越来越少,自己班级内这样的学生越多,我们就越应该引以为荣。


昨天教育中心检查组来学校检查教学工作,上午听了我的一节语文课,我上的是《谁说没有规则》。课前,我只看了参考教案,今天我看了下《教师教学用书》,发现有这样一条教学建议:“课文所述都是反面的事例,如果大声、有感情地朗读,客观上会起到强化错误的作用,所以不宜朗读,也不宜齐读。应该多让学生个人小声读。”我在教学时恰恰犯了此忌,多次让学生大声、有感情地齐读,只有这一句要求学生小声读:“他不好意思:‘没人看见是我’”,不过我觉得这条建议值得商榷。很多人认为孩子学坏跟电视等媒体中出现过多的暴力、色情等现象有关,《教师教学用书》的编者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才提出那条建议的。其实我认为他们多虑了,首先,跟电视剧一样,其中的主旋律并不是宣扬错误、不健康的观念,每节都有六行,只有两行提到不遵守规则;其次,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且诗中提到的不遵守规则现象很好判断;另外,难道连有感情地读也有错?当然,那毕竟是“建议”(虽然语气不容置疑),采纳不采纳取决于我们,前提是我们要给合实际。

fenglong88 发表于 2011-11-12 07:11:58

引用第169楼benchren于2011-10-10 23:54发表的 :
《落花生》这篇文章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常客,“以往传统课文对原作做了多处修改”,北师大版教材则改动较少,“尽可能保留原作原貌”(北师大版《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四年级上册)。

应该说,《落花生》是许地山对自己儿时的一段经历的忠实记录,正因为此,所以原文立意给人含混、矛盾之感——不是解读者之间的歧义,而是原文的逻辑有问题。从第九自然段“爹爹”说的话看,作者的父亲极有可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人要低调,不要锋芒毕露(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国人大多老成持重,不过儒家鼻祖孔老二并不是这样的),而不仅仅是“有用”——有用的东西多着呢,想要教育孩子做个有用的人,不一定非要举花生为例呀,当然,你可以为他打圆场,他们在尝花生,作者的父亲只是就事论事——那也不能拿苹果、桃子、石榴来和花生作比较呀,因为它们也“有用”。既然教材编写者那么在意“有用”两个字,我们可以在“低调”前面加上“有内涵”,从第十自然段看,父亲好像不希望孩子们只追求外表、华而不实(“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可是前面说了,苹果、桃子、石榴都既有外表又有内涵,拿它们来和花生进行比较不合适。我想课文中最致命的失误在于作者把父亲说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置换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并且得到了父亲的首肯:“这是我对于你们的希望。”),伟大、体面的人难道没有用吗?当然,也许这是作者父亲的真实想法,他不希望孩子成为伟人、体面的人,孩子们长大能在社会上发挥点积极作用他就满足了,不过他的表述有问题。

教材编写者们早就看出这篇文章有硬伤,所以传统课文不光对原文的字词作了改动,而且“对语意做了修改”: “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被改为“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被改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样一改,语病没有了,可是前面的“苹果、桃子、石榴”不改,逻辑还是有问题。而且,“用编写者自己的想法,用某个时期的观念改变原作者的本意都欠妥当”(虽然北师大版教材也有这样的做法),文学作品还是尽量保持原貌为好(尤其是名作)。就这篇课文而言,如果有学生指出其中的不妥,我们应该予以支持。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课后的问题(“你想做什么样的人?”)来突破原文的局限,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说,我们不反对学生做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人,我们也应鼓励学生“做伟大、体面的人”,因为“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应当允许人们有不同的人生追求”。

许地山先生具有很强的宗教情怀,对道家道教和佛教都有很深的研究,它所写的散文颇有“出世”的情怀,故而用儒家的入世思想不能完全与许先生的思想契合,而至于用“现世”的人生理想更不能与之契合。

至于是不是硬伤则未必能够遽下断语,要知道做人要从“有用”“实在”开始,至于是否能成其伟大、体面是实至名归的事情,而一开始把目标定在伟大、体面上的人往往因其无法“有用”或缺少“实在”的过程,最后多为放弃或欺世盗名。人之一生高远的目标虽然应该有,但切近的目标却是更用、更实在一些的。在孩童时期,高远的目标大多过于空泛反而不如切近的目标更有教育意义。即如,对小学生而言高谈爱国家、爱社会,反而不如让其学会爱家人、爱同学、爱老师,因为只有先爱具体的人,以后才可能爱抽象的国家和社会。

此篇散文其实颇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意味。

兄最后允许学生自由选择是对的,但未必需要用“鼓励”来加强,因为教师的行为往往具有暗示性,在这种“鼓励”的暗示下,既有对文章观点的否定,又容易对学生有所误导而失去自主选择的意义。毕竟,多元化的社会是以互相理解和尊重为前提的,而不是以互相否定为基础的。

提到多元化社会,突发奇想,中国自古以来大多数时期一直处在多元化社会的状态,正是因为如此,中国的优良传统才是兼容并包的。

benchren 发表于 2011-11-15 21:38:13

上次上课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当一个学生答对问题时,我让其他学生用掌声激励,是有节奏地说:“×××,你真棒!”听课的人认为这种方式四年级不宜采用,它只适合低年级学生。其实我平时也极少用,但我认为四年级学生用用未尝不可,毕竟他们还是小孩子。评论者认为四年级学生可以采用自由鼓掌的方式,那是不是有点成人化?类似的方式用多了会不会让学生显得老气横秋?


“语文天地”中有一篇文章的题目是《秦皇岛的来历》,它讲的不是秦皇岛是怎么形成的(历史)而是秦皇岛名字的由来,所以我认为最好改成《秦皇岛名字的来历》,或者加双引号改成《“秦皇岛”的来历》。

陶梦 发表于 2011-11-15 22:52:48

集体鼓掌,压根儿就不能用。这是形式的思想背景是什么?造神、个人崇拜、虚假认同……

benchren 发表于 2011-11-16 22:16:15

引用第178楼陶梦于2011-11-15 22:52发表的 :
集体鼓掌,压根儿就不能用。这是形式的思想背景是什么?造神、个人崇拜、虚假认同……
陶兄言重了,表现真的好,让认可的学生一同给他激励一下没什么不妥吧?我没有强求所有的学生都鼓掌。另外那天听课的人想在课堂上看到的是人民大会堂开会时的鼓掌,所以我才担心那会使学生成人化。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教育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