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902|回复: 7

[[求助与讨论]] 流落到美语里的汉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15 09: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流落到美语里的汉语
--------------------------------------------------------------------------------


  现代社会各国语言相互渗透,美语中外来语也很多。长期以来,笔者的兴趣之一就是注意日常美语里的中文,借用最多的当数中国食品和中国菜,笔者曾在“衣食住行食”中提到。本篇搜集了其他方面的一些词汇,按字母排序如下:
  Bonsai --- 盆栽(花卉的一种)

  Cheong-sam———长衫。原特指女性节庆时穿的红色旗袍,后泛指袍装。

  Confucius———孔子。显然是从“孔夫子”音译而来。

  Dingho———顶好,最佳。一家著名的东方杂货连锁店就以此命名。不过虽然此词被收入部分辞书,但一般美国人似乎不懂这个词的意思。

  Fengshui———风水。现在看风水在美国已是很时髦的事了,各种相关书籍充斥市场。

  Ginseng———人参。主要指北美一带出产的“花旗参”,又称“西洋参”。

  Gung-ho———热情高涨,极感兴趣。这个词在美语里用的频率特高,人们常挂在嘴边, 比 如:At first everyone is gung-ho about this idea.But now no-body even talks about it.(刚 开始大家对这个想法都抱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而现在谁也不提它了)。但对于这个词的原意却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从“干活”这个词派生而来,也有人认为是从公共合作社的缩写“公合”而来,还有人认为是从“更好”这个词转化来的。笔者倾向于此词派生于“干活”的说法。

  IChing———《易经》。

  koolie-------苦力.

  Kowtow———极其卑顺的态度。来自中文的“磕头”。

  Kungfu———中国武术。中文原词为“功夫”。

  Lao-tzu———老子。

  Mah-jong———麻将。

  Sampan———指单帆或需用桨划的小船。来自“舢板”。

  Silk———丝绸。源于中文的“丝”。

  Tai-chi(chuan)———太极或太极拳。

  Tao———道。道教。

  TaoTeChing———《道德经》。

  Tofu———豆腐。

  Tong———秘密组织,帮会。从汉语“堂”派生而来。

  YinandYang———阴阳。这些词的拼法大多延用韦氏(Wade Giles)音标。

  另外,有一句常用话,虽然里面没有一个中文字,但公认是从中国话里搬来的,这句话就是“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adebow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9-15 09: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nanna papa mama 总觉得这些称呼很有意思,,和汉语很象,
好像说“爸爸”这个词的发音全世界都一样,,不知道是怎么发展来得,,有意思: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15 10: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補充:

1973年,Thomas Finkenstaedt与Dieter Wolff出版《Ordered Profusion》,书中发表报告,对旧版《简明牛津字典》(第三版)中约八万个单词进行了电脑化调查。报告结果显示英语单词来源如下:

法语,包括古法语和早期盎格鲁法语:28.3%
拉丁语:包括现代科技拉丁词汇:28.24%
古英语和中古英语、古挪威语和荷兰语:25%
希腊语:5.32%
不详:4.03%
来自专有名词:3.28%
其他语言:小于1%
语言学家James D. Nicoll有一句名言:“维护英语纯洁性这种做法的问题出在:英语的纯洁度本来就和个娼妓差不多;有时英语还将别的语言追打进小巷,将其击昏,再从其兜里抢来新的词汇。”


其中借中文词如:

来自中文的英文字(在大英文字典拥有的历史悠久的英文字)有大约三十个,其中少于十个常用。大部分是18世纪之后来自普通话,通常非现代系统化的罗马化中文或拼音。

来自普通话

Kung fu (1966年来自“功夫”)
Yin yang (1671年来自“阴阳”)
Kowtow (1804年来自“叩头”)
Tofu (1880年来自“豆腐”)
Lychee或litche (1588年来自“荔枝”)
Gung ho或gung-ho(热心) (1939年来自“工合”或“共好”)
Mahjong或Mah-jong (1920年来自“麻将”)
Feng shui (1797年来自“风水”)
Tai chi (1736年来自“太极”)
Yamen (1747年来自“衙门”)
Kaolin (1727年来自“高岭”)
Kylin (1857年来自“麒麟”)
Longan (1732年来自“龙眼”)
Pe-tsai (1795年来自“白菜”)
Petuntse (1727年来自“白墩子”)
Sampan (1620年来自“舢板”)
Suan-pan (1736年来自“算盘”)
Tao (1736年来自“道”)
Taipan(大商行的总经理) (1834年来自“大班”)
Toumingdu(透明度) (来自1980年代中英谈判期间用语“透明度”)
Typhoon (来自“台风”)
Tuchun (1917年来自“督军”)
Tung(油桐属) (1788年来自“桐”)
Ho-ho bird (1901年来自“凤凰”)
Wampee(一种果) (1830年来自“黄皮”)
Whangee(一种竹) (1790年来自“黄藜”)

来自粤语

Typhoon (1771年来自“台风”)
Dim sum (1948年来自“点心”)
Yum cha (大概15年前来自“饮茶”[2004])
Wok (1952年来自“镬(炒锅)”)
Bok choy (1938年来自“白菜”,比Pe-tsai常用)
Chop-suey (1888年来自“杂碎”)
Won ton (1948年来自“云吞”)
Chow mein (1903年来自“炒面”)
Paktong(一种钱币) (1775年来自“白铜”)
Sycee(一种钱币) (1711年来自“丝”)
Souchong(一种茶) (1760年来自“小种”)

来自厦门话

Cumshaw(赏钱) (1839年来自“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15 20: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难得的收藏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16 10: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 time no  see经典。
不知道“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能不能被美国人接受,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16 12: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jadebow于2005-09-15 09:49发表的:
nanna papa mama 总觉得这些称呼很有意思,,和汉语很象,
好像说“爸爸”这个词的发音全世界都一样,,不知道是怎么发展来得,,有意思:J


Pope (後拉丁語papa,父親) 原意是「父親」。天主教會內一直沿用「教宗」的名稱。教會外也有翻譯為「教皇」... 「眾僕人的僕人」...。

教宗的英文稱呼「Pope」源自希臘語pappas(父親),起初用於對任何司鐸或主教親昵的稱呼(正如他們現在被稱作神父一樣)。在四世紀或五世紀的時候,pappas(其拉丁文轉寫為papa,該詞在現代義大利語、葡萄牙語、西班牙語和塞爾維亞語中保存這一形式)在西羅馬帝國仍頻繁地用於稱呼主教,儘管它已經開始逐漸轉變成現代的用途,即局限於稱呼羅馬主教,而在東羅馬帝國,尤其是在希臘和俄羅斯,司鐸仍然被成為pappa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16 17: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爸爸妈妈”肯定是从西方传过来的。
中国古代没有这么叫的吧,呵呵。

记得以前听过好像番茄酱ketchup也是从粤语里弄过去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16 18: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68/9583/884972.html

嘿嘿, 两年前若原博士的习作, 现在又有人翻出来称原创. 也太小视GOOGLE的威力了吧?!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68/9583/884972.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 13:27 , Processed in 0.371949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