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在世,究竟是为了什么?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思索和回答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过去更多的人可能会说为了共产主义,现在很多人可能会说为了当官发财。这些回答虽然反映了不同境界人们的不同追求,但就人生的真谛和终极意义而言,都不是人生的目标。一个人的人生目标,既不同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也不同于某一个人在某一阶段的具体目标,它反映的是芸芸众生中的每一个人对人生的根本追求。
笔者以为,人生的目标就是为了快乐地活着。这里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含义,数量就是要活着,就是要健康和长寿;质量就是生活的质量,其根本的标准就是快乐。人的一生,不论贫富贵贱,只要是在快乐中度过的,就是幸福的。
[glow=255,red,2]人要活着必须以健康为前提,而拥有健康又是拥有一切(成功、事业、快乐……)的前提。有人把健康比作“1”,把事业、爱情、家庭……比作是“1”后面的若干个“0”。只有“1”的存在,“0”才能显示出价值,如果没有了“1”,再多的“0”还是零。所以说人最大的财富、资本是健康,人最终渴求、最终的需要也是健康。[/glow]
人在需要的满足中不断获得快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对人的动机进行了研究,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动力就是人的需要。他将人的需要分为两大类共五个层次,好象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两大类中,第一类需要属于缺失需要,可引起匮乏性动机,为人与动物所共有。缺失需要的满足是产生快乐的基础和前提,一旦得到满足,紧张消除,兴奋降低,便又失去动机。第二类需要属于发展需要,可产生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满足了这种需要的个体才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产生深刻的幸福感,从而给人带来无穷的快乐。
快乐二字看似简单,实则内寓深刻的哲理。这里必须把握的有三个关系:一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丰富的物质生活固然能够反映生活水准的高低并给人们带来快乐,但人的快乐指数并不一定与物质生活水平成正比。在更多情况下,特别是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精神生活(包括正确的人生观、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决定人们能否快乐的根本因素。二是眼前快乐和长远快乐的关系。“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及时行乐思想必须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忧患意识相结合。“卧薪尝胆”、“艰苦创业”都是以舍弃近期的小快乐来换取长远的大快乐的的明智之举。三是先天下乐与后天下乐的关系。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只图自己快乐,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或者追求醉生梦死的快乐,不但为社会所唾弃,而且也是一种人生的短视,最后也必然会走向反面,以致乐极生悲。一心为公,助人为乐,先天下忧,后天下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生快乐的源泉。
[fly][glow=255,red,2]balcony060的选文必引你思索[/glow][/fl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