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low=255,red,2] [/glow]
近来,“80年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大学生就业是国家统一分配,而且常常是供不应求。相比之下,“80后”大学生却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辛辛苦苦小学六年勤勤恳恳初中三年废寝忘食高中三年,眼看要走进考场却赶上国家扩招;稀里糊涂大学混了四年,使尽浑身解数拿到英语四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毕业证、学位证二证在手却怎么也找不到如意的工作,有的连工作都找不到……同为“天之骄子”,“80后”大学生却不得不要直面从“精英”到“普通劳动者”的定位改变。
其实,“80年后”遭遇的尴尬,除去社会发展与竞争力日趋激烈等外因,还与学生自视过高和家长就业指导缺失的内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众所周知,“80后”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庭都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他们自我期望值往往也非常高,不是资金雄厚的外企或国家机关不去。导致“80年后”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摆在我们面前:一方面是发达地区的实力雄厚的外企与国家公务员僧多粥少,另一方面,欠发达的西部地区与基层单位供不应求。但是现在的教育和以前的定位已有天壤之别,加上全国招生逐年扩招,上大学对每一位考生而言,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大学教育正趋“普及”之势。面对这些变化,大学生和家长们都要有一个普通的心态,不要自我拔高,不要以为上大学就能保证找到一份如意的工作。毕竟,如今的大学毕业生就是“普通劳动者”,而不再是过去的“香荸荸”。
大学生眼高毛病的养成与我们的家长平时在孩子就业方面指导不够有直接关联的。他们习惯不顾现实情况,将自己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高薪与工作舒适成为孩子择业的重要标准。近些年来,国家公务员待遇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每年招考出现数千应届大学毕业生为一个名额“肉搏”的现象,充分说明了如今大学生择业观的错位。据报载,在崇尚独立与自由的美国,家长依旧乐意成为了孩子择业的“首席顾问”,但与中国的家长作风迥然不同,他们往往从看重孩子的兴趣、引导替代命令与扩大孩子的“职业经验”三方面入手,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而不是横加干涉。
就在“80年后”遭遇尴尬的同时,社会上一些不公正的现象更是在他们心头平添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7月3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题为《家庭背景决定子女就业?》一文,文中几位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遭遇的种种不公与历经四处碰壁的痛楚,读后让人先是近乎窒息的郁闷,接着是无法自控的愤怒,经过前思后想,最后却只剩下百般的无奈与莫名的感伤。更让人揪心的是,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在一次针对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家庭背景越好,毕业时的工作落实率和起薪额越高,说明不同阶层子女受高等教育之后的结果也不均等。在不争的事实面前,参与这次调查报告撰写的北大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教授文东茅也不得不承认:“父母的社会地位越高,拥有的权力越大,社会关系越多,动员和利用这些资源为其子女求学和就业服务的能力越强”,家长们甚至可以“直接通过关系和权力决定子女的就业”。
其实,透过“80年后”尴尬现象,客观公正而论,在同样的就业形势下,抛开院校与专业所导致的差别,以及家庭背景的影响,真正存在就业难问题的大学生群体也的确让人不敢恭维,他们都有着某些共同特征,那就是学习成绩差、综合能力低、没有特长、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或者眼高手低。避免尴尬出现的唯一法宝,就是从步入高等学府的那一天起,就应该注意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找准人生的坐标,然后从零开始,不断去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毕竟,百业待兴的西部地区与广大的基层单位,都是就业的广阔天地,关键要看自己如何把握机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