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760|回复: 0

[历史]揭穿沙漠之狐“隆美尔的神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5 20: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揭穿沙漠之狐“隆美尔的神话”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二位数计的德国元帅们,差不多都与希特勒一起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而人称“沙漠之狐”的隆美尔却受到对手英国人的礼赞。他的指挥才能被吹得神乎其神,被迫自杀之事也被一些人当成反纳粹的根据。抛开偏见客观地分析历史,便可以看到真实的隆美尔既不是多么干练的军事奇才,更没有反对过法西斯,他至死还是纳粹政权的打手。

  剥下“反纳粹”的光环,还其本来面目

  1944年夏,德国两线受敌大厦将倾,一批军官政客为了除掉与西方媾和的障碍希特勒,制造了“七·二○”爆炸事件,却只使那个魔头受了轻伤。事后盖世太保大肆株连搜捕,任西线前敌司令的隆美尔元帅此时已因空袭负伤休养,他的参谋长被捕后供称密谋分子曾找过自己的长官。其他政变分子的口供中,也有事成准备拥戴隆美尔一说。希特勒闻之大怒,派出两个亲信军官于10月14日前往隆美尔家,提出了出庭受审和秘密自杀这两项选择。

  隆美尔15岁的儿子此时被高炮部队特批回家照料,据他回忆,其父伤势已转好,正等待到东线同苏军作战。听说元首派人来,隆美尔兴奋地到客厅接受“新任命”,一会儿却沮丧地上楼对妻儿说,因不愿上法庭只好选择自杀,这样家属仍可享受哀荣。接着他乘车外出,途中吞下毒丸,纳粹当局则宣布是“伤重去世”,以维护过去树立的这个“战神”偶像。希特勒向隆美尔夫人公开发来“唁电”,一批批德军将帅还赶来隆重地向遗体告别。

  战后,隆美尔死亡的真相揭开,一些德国人就此将他说成“反纳粹”斗士,不少欧美媒体也随声附和。史实却证明,“七·二○”政变的主角、原总参谋长贝克等人本身就曾是纳粹拥护者,谋刺希特勒是想保全旧德国。隆美尔更是从未有过反纳粹举动,也不知道爆炸谋杀计划,只是在密谋分子事先做试探时态度暧昧,这顶多算是思想动摇。当然,希特勒对过去宠爱的隆美尔在此最关键时刻知情不举,也会认为是极大“不忠”,便要了他的命。

  英国人吹嘘隆美尔,是想掩饰自己在北非战场的无能

  隆美尔个头不高,常有狐狸般的狡诈和微笑,又在北非战场屡胜,于是被称为“沙漠之狐”。然而对他军事才能的传闻,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德、英双方的共同吹嘘。

  看看英国人写的二次大战史,简直把1941年至1943年的北非之战写成反法西斯主战场,苏德战场篇幅很少,中国抗战更是寥寥几笔。英国人的对手、德非洲军司令隆美尔到底指挥多少德军呢?多数时间只保持着4个师,坦克最多300辆,此外还有少量战斗力不值一提的意大利军。此刻在苏德战场,德军兵力却在150至180个师,拥有坦克3000辆以上。
靠着被希特勒排在战场序位之末的不足10万德军,隆美尔竟两度把兵力多几倍的英联邦军打得一溃千里,逃到苏伊士运河附近。专心对苏的希特勒面对北非请求增援,只给了一个元帅空衔,隆美尔曾抱怨说“给我一枝元帅手杖,不如给我一个师”。其他战场指挥百万大军的德国元帅,对这种职与衔严重不符的提升都言之齿冷。隆美尔后来调到西线面见总司令克鲁格元帅时受到训斥,曾恼怒地抗辩:“请注意!您是在同一位陆军元帅讲话!”长期指挥众多军、集团军的克鲁格马上冷笑说:“您这位元帅,指挥过的部队最高不超过师一级吧?”

  夸大敌人威力和客观条件恶劣,是掩饰自己无能的最好办法。大不列颠在三百年间有“海上霸王”之称,在陆地战场上却少有佳绩。二次大战前夕英国有世界上最大的舰队,却仅装备好两个师陆军,此后临时扩编的部队大多溃败于敦克尔克,北非战场上的英联邦军只好多由南非、印度等部队拼凑。据缅甸战场的实战检验,英陆军战斗力还不如中国国民党的远征军。这等素质的部队,败于初战大胜后气焰正如虎如狼的日耳曼武士,当然不足为怪。到了1942年秋阿拉曼之战,英军统帅蒙哥马利集中三倍于敌的优势兵力和更多的技术装备,海军又切断了德意军大部补给,此役才扭转了北非战局,不过战果只消灭德军1.5万人(蒙哥马利战后将此役与斯大林格勒会战并列,朱可夫马上反驳)。一向傲慢的英国人不愿承认自己之短,便故意渲染隆美尔的威力,丘吉尔当时便称对这个法西斯元帅“怀有深深的敬意”!

  作为普鲁士军国主义培养的典型,罪责不能因自杀而开脱

  追溯一下隆美尔的人生轨迹,可谓在军国主义土壤上生长起的职业军人的典型。1891年他出生于中学校长之家,从小体弱却立志从戎并受严格军训,接受了“日耳曼民族优秀”并应主宰世界的教育,18岁进入皇家军官候补生学校。一次大战中,他以中尉军衔获德皇亲授十字勋章。1918年德国战败,他拒绝像多数军官那样退伍,转赴最著名的波茨坦军校任教,在保持着古老的普鲁士黩武传统的德国军官团中显露头角。

  以奉行武力扩张为职业,强调等级和绝对服从的德国军官团,汇集了古代条顿武士的野蛮、容克贵族的高傲冷酷、近代工业的精细和高效。没有他们支持,希特勒不可能上台,更无法发动战争。1933年纳粹执政,中校隆美尔狂热拥护,给友人的信题头也都写上“嗨里!希特勒!”(这已超出见人行纳粹式举手礼的规矩)原来军衔只是陆军下士的“元首”欣赏隆美尔写的教材《步兵攻击》和对自己忠心拥戴,将他提升为元首大本营侍卫队长,一跃而为主要随从。后来隆美尔提升之快鲜有其匹,到北非一年多便由中将升至元帅。1943年秋以后,他见大局恶化才向希特勒建议对英美讲和以全力对苏,由此被视为动摇并失宠。


  谈到隆美尔的战绩,主要是“闪击”法国时率一个师迅猛突入纵深,在北非能凭借高速机动、奇袭和欺诈两度获大捷。从战略层次看,其见解却不高明,如他对非洲战局的判断、诺曼底登陆前主张滩头决战,都被证明是败笔。在武器使用上,他过于迷信装甲车辆,曾提出一个公式——“坦克在原则上只能被另一辆坦克击毁,步兵武器击毁坦克只是例外”。二次大战后期的实践却证明,对坦克最大的威胁已来自空中打击。

  二战期间的“隆美尔神话”出自军事需要,战后称他反纳粹,则是一些德国人的政治需要。前西德为起用旧军人进行重新武装,曾把罪责都推给纳粹“党化部队”,其实在侵略战争中的主角始终是国防军(其数量也超过党卫军几十倍)。当然,贵族式的国防军将帅与有街头流氓气质的希特勒出现过矛盾,然而在对外扩张夺取“生存空间”这一目标上完全一致。正因如此,战后纽伦堡审判并未放过国防军将领,后来美英政府为武装西德抗苏,才逐渐容忍了为德国旧军人阶层开脱的论调。隆美尔自杀一事被美化为反纳粹,正是出于这一背景。

  回顾二次大战史,对法西斯罪魁和作为他们基础的黩武军官都不应忽视。在东方,只追究日本那些光头军阀而回避更上层的罪责是错的;在西方,只归咎希特勒和纳粹党而不谈德国军官团同样也是错的。

  1944年10月14日,号称“沙漠之狐”的德国元帅隆美尔在希特勒逼迫下服毒自杀,纳粹当局对外伪称是“伤重逝世”并举行盛大国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5-1-9 21:21 , Processed in 0.393888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