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279|回复: 3

[艺术收藏♡] 收藏  艺术中国陶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29 00: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陶瓷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明。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便出现了。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一“土与火”的艺术不断丰富、成熟、推陈出新。到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出现了原始瓷器。又经过千余年的创造积累,东汉时期,首先由浙江地区的制瓷工匠“点土成金”,创烧出成熟的青瓷器。此后历代各具风格多姿多彩的瓷器迭出不穷,美不胜收。中国陶瓷经历了从陶到瓷,陶、瓷齐驱的发展历程,被喻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中国陶瓷史话
  中国陶瓷是科学技术和经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物化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制造使用和欣赏陶瓷过程中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各个历史时期陶瓷造型与装饰艺术,展示了当时人们的创造智慧;不同历史时期陶瓷器物,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当时的科学技术。

  通俗地讲: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目前对瓷器的具体定义,还没有取得统一的意见。一般人认为,必须具备以下几条才能称之为瓷器:
第一,瓷器的胎料必须是瓷土的。瓷土的成分主要是高岭土,并含有长石、石英石和莫来石成分;含铁量低。经过高温烧成之后,胎色白,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胎体吸水率不足1%,或不吸水。
第二,瓷器的胎体必须经过1200℃~1300℃的高温焙烧,才具备瓷器的物理性能。各地瓷土不同,烧成温度也有差异,要以烧结为准。
第三,瓷器表面所施的釉,必须是在高温之下和瓷器一道烧成的玻璃质釉。
第四,瓷器烧成之后,胎体必须坚硬结实,组织细密,叩之能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声。
陶瓷包括的范围较广,有些能耐水,有些并能耐酸。广泛应用于建筑、化工、电力、机械等工业及日用装饰等方面,此外,用粘土以外的其它原料,依陶瓷制造的工艺方法制成的制品,也叫做陶瓷,如块滑石瓷,金属陶瓷,电容器陶瓷,磁性瓷等。广泛应用于无线电,原子能,火箭,半导体等工业。目前,将所有陶瓷制品通称为“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
从结构上看,一般陶瓷制品是由结晶物质,玻璃态物质和气泡所构成的复杂系统。这些物质在数量上的变化,对陶瓷的性质起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陶瓷的老祖宗是“硅酸盐”,习惯也稼“硅酸盐陶瓷”,由于现代陶瓷发展得非常快,人们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来改进硅酸盐陶瓷,不断提高配方中氧化铝的含量,加入许多纯度较高的人工全成化合物去代替天然原料,来提高陶瓷的强度,耐高温性和其它性能。
后来发现,完全不用天然原料,完全不含硅酸盐,也可以做成陶瓷,而且性能更为优越。于是历来完全由硅酸盐统治着的陶瓷家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完全,崭新的不属“硅酸盐”的现代陶瓷。
确切说“陶瓷”的定义为:陶瓷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粉状化合物,经过成形和高温烧结制成的,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构成的多晶固体材料。不论是传统的硅酸盐陶瓷,还是现代陶瓷,都包括在这个范围里。
原始时代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断定中国原始陶器开始于距今七千年左右是不成问题的。最早的彩陶发源地在黄河流域,龙其以陕西的泾河、渭河以及甘肃东部比较集中。甘肃东部大地湾一期文化,不仅在器形上比较规整,而且绘有简单的纹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这一时期已出现陶轮技术,制陶术已成为一种专门技术。半坡文化的彩陶在略晚于大地湾一期文化,其纹饰也略为复杂,以几何纹样为主。在陕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为中心的庙底沟文化,彩陶花纹则更加富于变化,以弧线和动感强烈的斜线体现变形的动物形象。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鱼、鸟、猪以及人类自身都被作为装饰纹样。这些纹饰的描绘手法都很生动,布局合理,是原始绘画的佳作,也是研究中国绘画史的可靠形象资料。
  距今约四千年左右的马家窑文化,是由半坡文化派生发展的古羌集团的一个分支。与之相关的另外两个支系是半山文化和马厂文化,是龙山文化之后的又一个辉煌时期。马家窑文化类型的陶瓷,表面都经过打磨外理,器表光滑匀称,以黑色单彩加以装饰。装饰图案以满见长,在钵、盘、碗一类的敞口器物内侧,也都绘有图案。
  上古之民,穴居野处,生活中的工作中心都围绕着渔猎饮食,所以最初迫切的发明需要都釜瓮之类。陶瓷上出现装饰,说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大有进步,解决果腹问题以外,尚有余力,于是人们开始在满足最低需求之外,追求美的表现。
  河西走廊一带的马厂类型彩陶,器形一般较小,有的器皿上留有穿系小孔,便于携带反映出这一地区半农半牧的经济状况。而在半山彩陶瓷上则出现了播撒种子的人形图案,说明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创造力的进步。
  在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完善成熟。图案形象直观性强,在当时具有标志性、装饰性等性能,所以对彩陶图案的研究也会给古文字研究提供佐证。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在原始时期,氏族部落更为繁杂,在特定的生产条件下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需求的文化特征,它们各自有着代表氏族文化的标志性形象,也产生着不可低估的精神凝聚力量。而随着氏族文化盛衰变化,陶器装饰也出现了不同的内容的形式。
 纵观中国彩陶的技术与艺术,历时四千八年。其实它的上限年代还是个难以考据的迷,随考古发掘工八的不断进行,可能还会出现不同的新认识。就目前现有的资料而言,可以说原始陶器不仅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它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是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史上无比辉煌的一章。


商、周时期


  大约在距今四千多年之前,农业生产的发展不断进步,私有制开始出现萌芽,原始氏族部落的社会形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当时长期定居在中原一带的夏部族,通 过联合其他部族形成了由夏王朝统治的奴隶制国家。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地下考古发堀实物可以印证,在商代之前而存在的夏代是一个历史史实而非传说。加之后来的商代、西周和东周(包括春秋、战国),被统治为“夏、商、周时代”,其间约二千年左右。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由原始氏族部落发展为奴隶社会,也成为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变革的转型时期。其时,各种手工业渐进渐繁,开始有分工制度,制陶业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而且是诸工种中最重要的一种。

  夏、商、周三代的陶瓷品种,大致可分为灰陶、白陶、印纹陶、红陶、原始陶等。其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是灰陶,有素面,也人施以简单的绳纹或 篮纹,或者彩绘各种复杂图案的;还有在制作胎体过程中用拍、印、刻、堆、划等手法留取肌理效果。这一时期的器体造型功能依然以饮食器皿为主,有豆、鼎、釜、鬲、觚、斝等等。白陶在新石器晚期就已出现,这一时期又有了进一步发展。白陶所使用的原材料为瓷土,质地较细密,烧成温度也比其他陶器品种要高。其造 型与装饰直接受到同时期青铜礼器的影响,艺术价值不在青铜器之下。

  通过长期烧造白陶和印纹硬陶的实践,不断改进才原材料的选择与加工,至少于商代中期出现了原始瓷器,到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兴盛起来。胎质 烧结程度提高和器表施釉,使原始瓷器不吸水而且更加美观。原始瓷器一般都在施釉前在坯体上拍制几何图案,釉色多呈现青绿、青黄色。

  夏代人们的活动区域主要在中原一带,据考古发现可断定在河南豫西与山西晋南地区。商代的统治范围有所扩大,因此,在陶瓷工艺上也大量融合了中原 以外地区的特征,制陶业从其它农业分工中独立出来。西周在北至北京、南至广东、东抵海滨、西达陕、甘的广大地区,原始瓷器蓬勃发展起来。春秋战国时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大量公、私制陶作坊,其产品上多留有文字铭记,据推测可能与制造者或使用者有关,另外,这一时期的大量彩绘陶深受同时期漆器的影响。

  夏、商、周时代的烧窑技术也有所改进,馒头窑的出现更加改善了窑内的烧成气氛,对提高陶器质量有利。窑炉容积增大,窑室底部可达1.8米;根据 不同产品,烧成温度也有所提高。进入西周以后,窑炉顶部出现了烟囱,这对陶瓷烧造技术的改良有着重大意义。这个创举,使燃料的燃烧更加充分,热力更有效利用,还可调节空气和火焰的流速,使火焰性质得以控制,烧成温度可达1200oC。所以说,窑炉的改进,是这一时期出现原始瓷器的重要原因。


秦、汉时期
秦赢政13岁继王位,后兼并六国,一统天下,始称皇帝。将以往各藩王制度废弃,分天下为郡县,但至二世胡亥,各处大乱,刘邦起事,破秦灭楚,立国为汉。
秦始皇于即位之初便倾天下之力大兴土木,建造大规模的阿旁宫和陵园。所以,砖、瓦等建材和宫殿内所需陶瓷器皿大量烧造。1974年在秦始皇陵东侧出土的大量与真人等大的陶制兵马俑,就是秦始皇陵墓陪葬品的一部分。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情况可以看出当时的烧陶水平,数量巨大,仅仅挖出一个角落,就有千万之巨;制作精湛,神态各异,造型生动;工艺成熟,如此巨大的作品,几乎没有变形、开裂的问题,原材料使用当地泥土,凝结性、可塑性强。这一时期的窑炉建设,为适应大量烧制建筑用陶和象兵马俑那样的大型物件,使窑室规模增大,普遍增加了一至三倍。窑炉所设烟囱多已移到后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窑床前高后底(约为7o坡度)的特殊设计,是一项创造性改革,使窑室内温度不均的问题得以改善。
  汉代是中国陶瓷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所制器物的表面被广泛施釉,有学者认为是受罗马及欧洲人制造琉璃技术的影响,国为当时的人们与上述地区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

  
  汉代人重视墓葬,成为习俗,殉葬品力求丰富而精细,被称为“明器”,它与祭器之别在于它是专门供死者在阴间所用而非为生者用具。陪葬品中除少量石质品、金属制品、木质漆器以外,被大量使用的为陶制品,因为这种材质可历千年而不腐败。除饮食所用的器皿外,大量摹拟生活场景,加以缩微,如陶制的楼阁、仓房、灶台、兽圈、车马、井台、奴仆等等,营造虚幻环境供死者享用。明器当中的壶、尊、盆、罐之类器皿,一般都在素坯之外敷设一层粉彩,并不与胎体相融,稍摩擦便脱落;小型生活场景模型,外表都施加绿色低温铅釉,这种铅釉有毒性已被当时人们所知晓,所以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并不使用。对陵墓的重视,使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种特殊建材“圹砖”。“圹”就是指墓穴,圹砖体积较大,内部为空心,外表饰有图案,可连续排列,也可独立成为画面。砖面图案是模具拓印而成的,这是后世陶瓷器表面印花工艺的雏形。此外,在汉代陶器当中,瓦当的艺术成就也非常突出。
  汉代的陶瓷器,造型浑厚而饱满,许多器形模仿铜器造型。器物表面施釉烧成温度约在950oC1000oC之间,为低温釉,所以今天所见到的汉器表面出现有细微碎纹。到汉代为止,我国北方使用的馒头窑已基本达到比较完善的地步。在南方,此时已出现比较成熟的龙窑,增大窑室的同时也缩短了烧成时间。

魏、晋、南北朝时代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从公元200年至581年。公元200年曹丕废了汉献帝自立为王,国号“魏”;第二年刘备在四川建立蜀汉政权;公元229年,孙权在建业(现南京称帝,国号“吴”,史称“三国”。

从公元263年魏灭蜀以后,连年战乱,北方出现了五胡十六国的局面。西晋灭亡之后。许多门阀士族渡江南下,先后建立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与同时代北方的北朝统称“南北朝”。
  三国、两晋时期,江南陶瓷业发展迅速,相继在萧山、上虞、余姚一带出现了越窑、瓯窑、婺窑等著名窑址。所制器物注重品质,加工精细,可与金、银器相媲美,成为当时名门望族的日用品。  东晋南朝时期,在江西、四川、福建等地的窑址有了很大发展。但江浙一带的瓷窑都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迹象、瓷窑减少、数量降低、装饰简化、烧造略显粗糙。这种局面一直持续至唐代前期。
  相对而言,我国北方生产瓷器的年代略晚。这一时代的动乱局面使中原一带遭受严重破坏,在这以前,关中、中原地区曾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陶瓷业的衰退也就在所难免,制瓷业的出现一直拖至了北朝时期。但这一时期却令人惊喜地出现了一种独特的、而且对后世有深远意义的陶瓷品种,这就是白瓷。  
在我国,众所公认的、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之出现当在东汉时期。它的坯体由高岭土或瓷石等复和材料制成,在1200oC1300oC的高温中烧制而成,胎体要求坚硬、致密、细薄而不吸水,胎体外面罩施一层釉,釉面要光洁、顺滑、不脱落、剥离。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具有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又富有燃料资源,所以这一地区的制陶业发展很快,出现了众多而且面广的窑址。瓷器的产地俗称“窑口”,是由考古工作者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或实地发掘所逐步了解的。通过实地调查与发掘,基本上弄清了这一时期的一些主要窑口。比如越窑,又称“越州窑”,从东汉时期开创,至北宋衰落。其基本分部在浙江宁波、余姚、绍兴、萧山一带。其主要特点是:胎质细密、呈青灰色;釉质莹润,具有玉质感,釉色深绿,色泽纯正,坯釉结合紧密。唐代诗人陆龟蒙写诗赞扬“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瓯窑,在温州一带。其特点是:胎质白中泛灰,釉层较薄,釉色淡青,透明度高,有细小开片,易脱落。再如江西的洪州窑、湖南的岳州窑、江苏宜兴窑等等。  

  这一时期的瓷器已取代了一部分陶器、铜器、漆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最主要的生活用具之一,被广泛用于餐饮、陈设、文房用具、丧葬冥器等等。
  中国人饮茶习惯当起于东周时的四川一带,东汉时饮茶之风传至长江下游,此风蔓延迅速,至东晋时,已成为王室豪门的时尚。据古籍的记载,当时的茶饮方式方法与今日大不相同,所以需要一些形制不同的器具,数量上也有很大需求。经研究考证,当时造型独特的鸡头壶就是一种茶具,这种造型延至隋唐以后就不再有了。  
瓷质谷仓罐是三国西晋时期出现的,它用于陪葬品,所以也称“魂瓶”或“神亭”,是由东汉的五联罐发展而来。这一时期的谷仓罐制作精细,堆塑繁杂,有人物、飞禽、走兽、亭台,粮食一直被视为人生第一重要之物资,所以从秦汉时代就开始给死者陪葬粮食,以供死者在阴间享用,同时,陪葬品中还含有整套粮食加工工具和做饭用的炊具,以体现吃饭的重要性。  
南北朝时期佛教盛兴,各地都建造了大量寺庙、佛像石窑,僧尼数量猛增,带有佛教色彩、意义的装饰随处可见。如在建筑装饰上带有飞天、莲花等标志性图案。体现在陶瓷器上,最有代表性的是“莲花尊”。
  陶瓷还被大量运用到文具中,如笔筒、水盂、砚等。水盂的功能只是盛磨墨用水的,但造型都很丰富,有蛙形、鸟形、兔形、牛形等样式。陶瓷文具被广泛使用,与这一时期崇尚读书、推崇士儒有关联。
  这一时期的装饰特点比较明显,尤其是三国西晋时期的越窑最为突出。器物上常有表现生活场景的纹样,刻画细腻且逼真,真实地反映了那一个时期的社会面貌,也给今人研究建筑、音东、舞蹈、宗教、蓄牧等方面的课题提供佐证。一些生活用品如虎子、烛台、油灯、水盂上大胆使用夸张变形的动物形象,多方面地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意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缥色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色釉,是青瓷系统的代表,与北方地区的白瓷交相辉映。之外,常用褐彩打破单一的青釉,使之更加活泼。这种装饰方法简单易行,适应面广,效果较好,所以被广泛使用。用褐彩在器物表面上书写文字,是褐彩装饰的另一特色,这种装饰手法在后来的唐、五代时期大为盛兴。其字体形式为书法研究提供了可靠资料。  
当今所见的越窑晋瓷,工艺多为上乘,釉色高古,质地醇素,极具品味。由于当时的工艺水平,所生产出的陶瓷在釉色上发生很丰富的变化,青色中有偏绿的、偏黄或偏灰的,与釉料成份、烧成火焰都有很大关系。尽管现时的技术力量更加强大,但今人的仿制品都往往是千篇一律,死气沉沉,失却了古人的迹象。瓷釉的调制也是重要因素。青瓷釉最初是用瓷石与草木灰混制而成,风化程度差的瓷石一般含有大量助熔剂,常用来做釉,草木灰的作用是引入CaO成份,经过高温烧制与瓷石相互作用形成钙质釉。青瓷自东汉晚期出现以后,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在坯、釉质量上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由于瓷石原料分布地域广泛,原料成份含量多有不同,所以这一时期的瓷器釉色和质感有较大差异。
  由于南方广大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秩序也就比较安全,中原地区大批员纷纷南下,其中也不乏陶瓷业技工。而北方地区处于萧条境地,陶瓷业还不及汉代发达,对窑炉的使用也极少改进,仍延用圆形馒头窑。在南方,窑炉有了很大发展,龙窑结构被进一步改良。窑床长度达十余米,为解决龙窑窑室内抽力大、火焰速度过快的问题,这一时期发明了起缓解作用的“挡火墙”,可更有效地调节窑内抽力和温度。经测试,这一时期的瓷器都是在弱还原焰中烧成,烧结程度较好,烧成温度可达1300度左右,达到了现代瓷的质量水平,这无疑是与龙窑结构的改进和烧成技术的提高密不可分。

隋、唐时代
杨坚先后兼并了北周和南陈,统一中原,方国号隋,至炀帝而亡。时间不长,但这一时期的陶瓷业却比较发达。这是一个承上(南北朝)启下(唐代)的过渡时期,它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风格的开始。陶瓷器造型基本上继承了南北朝的风格,又有所变化,更加饱满。从已经发掘出的隋墓里,我们可看到大量质量较高的白瓷。

  唐代是被公认的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定都长安,洛阳为陪都。在这两个地方都出土了大量唐三彩,艺术和技术上都非常高超,引起了世界注目。这与当时这两个地方所处的重要政治、经济地位以及当时的厚葬之风密不可分。洛阳地处中原,自古以来人口稠密、文化发达、经济繁荣。自东汉、魏、晋、北朝五百年来一直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经济上,它是首都长安连结关东以及东南地区的枢纽。虽然唐代定都长安,但对洛阳地区也极为重视,特别在武则天时,定洛阳为神都,在此地施政达二十年之久。

  据史料记载,唐代的河南府是贡白瓷的重要产区,巩县窑、鹤壁集窑、陕县西关窑等窑址都出产白瓷,同时烧造三彩器和彩釉器。发达的手工业是封建社会商品来源的保障,而兴盛的商业又刺激着手工业的发展,陶瓷业在这一时期得到空前发展。
  唐三彩器大多出自墓葬。唐王朝在西安、洛阳一带设有庞大的政治统治机构,大批贵族、官僚聚集于此,生前穷奢极侈,死后厚葬成风。王公百官,竞为厚葬,偶人像马,雕饰如生,风俗影响至普通百姓。
  唐三彩的出现是我国陶瓷工艺发展的必然产物,它表明古代陶瓷工匠对各种呈色金属原料特性的认识、化学技术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带色釉的发现和运用在汉代就已出现,如翠绿、栗黄、茶黄等色釉被广泛使用。到北朝时期,也就是公元世纪初,我国北方就开始有黄釉、褐釉彩色瓷器的烧造。至晚到北齐,出现了白瓷和彩瓷。
  初唐的三彩器以褐赭黄色为主,间以白色或绿色釉,采用蘸釉法,施釉较草率,釉层偏厚,流釉或烛泪状,釉层没有完全烧开,色泽暗淡。盛唐时期,三彩工艺明显进步,在器型品种上,除了器皿以外,出现了大量生动的三彩人俑。这时的三彩釉色润莹,赋彩自然,采用混釉技法,器皿多为内外满釉,色彩有绿、黄、白、蓝、黑等;装饰手法除了刻花、印花外,还广泛使用堆贴和捏塑;装饰内容丰富多彩,花鸟走兽无所不包。然而中晚唐时期的三彩制品每况愈下,这一有趣的现象恰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由盛至衰的历史现象。晚唐三彩多为小件,趋于单彩釉,而且釉面单薄,脱落剥蚀现象严重。安史之乱(公元755年──763年)促使唐朝迅速败落,形成藩镇割据天下大乱的局面。
  唐三彩器的烧造一般为两个步骤,即素烧和釉烧。它的胎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红色陶胎,出现于隋和初唐时期一种挂草绿、酱黄色混合釉的红陶制品中,这一品种还不能被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唐三彩。另一类是白色陶胎,为瓷土烧成,被认为是典型的唐三彩。这种坯体的特点一是吸水性强,使粘接部件牢固;二是可塑性较强;三是素烧后强度较大;四是胎质白,挂釉后釉色鲜艳。唐三彩器的烧成温度在800度──1000度左右,坯釉膨胀系数基本一致,使坯釉结合良好。
这一时期的人俑塑造,风格比较明显。一改魏、晋时期秀骨清相的作风,女俑丰满富态,男俑英武得体,形象生动,体现出生活中的情景。唐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异常活跃,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加强了对外贸易,海路贸易也日见频繁。出土的大量胡人俑印证了当时有许多外国人在中原一带生活,他们多从事商业和艺术活动。经常可以见到胡人牵着骆驼,背负着丝绸等货物,形象极其生动。在伊朗、伊拉克、埃及、俄罗斯以及印尼、日本等国家都发现了大量唐三彩器,说明唐代对外出口贸易的发达。  
开始于南北朝时期“南青北白”瓷业布局,到唐代形成较为明显而固定的局面。从北朝到唐代这一阶段,我国古代制瓷艺术逐步形成了青釉和白釉两个大的系统,它们在后世分别沿着不同的方面各自发展。白瓷的真正成熟期是在唐代,特别是在唐代中晚期,它已成为一个独立体系,与青瓷分庭抗礼。  
当时北方烧造白瓷的区域非常广泛,而河北邢窑最为突出。它与南方越州出产的青瓷交相辉映,形成唐时代陶瓷业的两大主流。唐代陆羽在他的《茶经》中用“类银”、“类雪”来形容邢窑白瓷的釉色,其胎、其釉的白度相当成熟。邢窑白瓷在烧成技术上也比较高超,从现有实物来看,没有变型、歪塌等缺陷,制作工艺精细、造型端正,不失为一代名窑对产品要求之严格。邢窑白瓷除以色白见长外,它另一个特点是朴素少饰,匠师的艺术表现多施于造型之中,器型简洁、质朴、端庄而大气。它所构成的器皿容量大、重心稳、使用方便。这一时期最具特点的器皿是执壶,据考证是由前代的鸡头壶演变而来,是一种酒具,唐人称为“注子”。  
此外,黄河流域瓷窑都多烧白瓷,河南、山西、陕西的广大地区都以烧白瓷为主。
唐邢窑白瓷始于隋,盛于唐,衰于元。根据其胎、釉的化学分析,应属于高铅瓷胎,其釉的化学组成,属于CaO──AL2O3──SiO2系统范围。邢窑的烧成温度一般在1340度左右,个别的高达1370度左右,烧成气氛为还原焰。  
唐代手工业产业的空前繁荣,还在于官方的介入,官府设置“将作监”、“少府监”等政府机构,对陶瓷、金工、漆器、染织等进行操控,为统治者服务。这时的越窑青瓷也得到很大发展,引起许多文人骚客的瞩目,纷纷吟诗作赋对其倍加称颂赞美。其中陆羽的评价比较全面而得体,他形容越窑青瓷“类玉”、“类冰”,认为是当代最完美的瓷器。
  由于唐代的饮茶之风盛兴及朝廷对青瓷的需求量增大,促使唐代的越窑青瓷质量不断提高。尤其是在晚唐时期,形成了以浙江余姚为中心的瓷区,产品胎质细腻,釉层匀净,造型规整,品种丰富。在装饰处理上也是以釉色装饰为主流,以素面为主,形成独特风格。刻划花装饰以简洁流畅的线条,廖廖数笔就描绘出当时人们喜爱的荷花、荷叶、牡丹花等花卉,绝无繁琐多余之笔。
这一时期在窑炉上普遍有所改善。北方均为馒头窑型,一般为直焰馒头窑或者是在窑底上设置台柱,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原始倒焰窑。这几种窑形都由火膛、窑室、排烟孔、烟囱四部分组成,火焰流向呈现半倒焰式,依靠排烟孔调节燃气的流量;最大的改进是由原来的冷底窑改为热底窑,使窑内温差大大减小,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南方则以龙窑为主,为节省燃料、增加产量,充分利用空气预热,采取了加长窑身和减小窑床倾斜度的办法,在浙江发现的唐初龙窑残长就达40米,宽1.7米,倾斜度10──12度。
唐代已经生产出釉下彩瓷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当时的长沙窑又称铜官窑,是我国最早制作釉下彩瓷的地区之一。铜官窑釉下彩装饰以斑点彩饰为主,在青釉瓷器上以褐彩或蓝绿彩料点绘成花草纹样。褐色彩料是以含铁量高的矿物原料为色料,蓝绿彩料是以含氧化铜的矿物原料作色料。

五代时期


  唐代的繁荣最终被唐未的藩镇割据所打破,五代十国则是这种割据局面的延续,中国又进入了一个动荡的时期。这一时期持续五十三年,先后有后梁、后唐、后晋、 后汉、后周,史家称为五代。然而此时五代,也并非统一的中国,其间战乱频仍,山河破裂,约有十国之多,吴、南唐、闽、前蜀、南汉、北汉、吴越、楚、南平相继出现。但令人不解的是,这一时期的陶瓷业却有进步之势,这大概与当时帝王的爱好有很大关系,其中最有影响者为吴越的秘色瓷和后周的柴窑。

  对于秘色瓷的“秘色”,陶瓷史学界一直有很大争议,至今尚无定论。常见的解释有三:一是作“秘密”解释,这种解释来于宋人,认为吴越国的越窑青瓷专供朝廷使用,百姓不得占边,二是青瓷釉色之一种;三作“希奇”之意,为“碧色”的误传而来。从目前见到的所谓秘色瓷来看,其胎质呈灰白色,釉质如脂似 玉,清澈碧绿,造型典雅、凝重,可以看出制造者绝对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创造才能。秘色瓷代表了晚唐至五代制瓷工艺的最高成就。

  五代越窑的窑址仍在浙江上林湖地区,而且更广泛地延至上虞、勤县、临海等地区。所制器物总体上继承了晚唐风格,其装饰手法趋于多样化,使唐代单纯追求釉面效果向包括刻花、印花、堆塑、釉下彩等多样手法转化。

  这一时期出现的另一个著名品种为柴窑,相传是五代周世宗(名柴荣)时所烧造,窑址在郑州。但迄今尚未发现窑址,真正的柴窑器为何种相貌也众说不一。后人以“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 ”来描术柴窑器的特征。据明代文献记载,当时宫廷中所收藏的珍贵瓷器,把柴窑器推放首位,可见其艺术价值之高。

宋朝
宋太祖赵匡胤,立国为宋,后被金人所逼,高宗南渡而逃,建都临安,称为南宋,称以前为北宋。
中国陶瓷工艺发展到宋代,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成熟阶段,艺术上取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就。这一时期南北方各窑之间风格迥异,一些以州命名的瓷窑体系特点明显,令后人一目了然。比如有代表性的汝窑、定官窑“汁水莹润如堆脂”,象青玉一般的质地;再如钧窑天兰釉,象天空般湛蓝;再如龙泉青瓷的粉青、梅子青等品种,都巧夺天工般地引起人们对美的遐想。所以说宋时代是陶瓷美学的一个划时代时期,至此,一个全新的美学时代到来了。此时官窑辈出,私窑蜂起,最为著名的窑址有定、汝、官、哥、钧等,响应者更是不计其数。

  定窑属宋代民窑,窑址分布于今河北曲阳县一带,唐属定州,故名定窑。创烧于唐代,鼎盛时期在北宋,至元代停止。定窑产品繁多,白瓷为主,兼烧酱釉,黑釉和绿釉。其瓷质精良和纹饰秀美,曾被选入宫廷,定窑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瓷窑体系。北宋早、中期为装匣钵仰烧,器底部可见支钉痕迹或砂粒;北宋以后广泛使用覆烧法,口沿不施釉,俗称“芒口”,往往镶一圈金、银或铜为饰。白瓷装饰有刻花、划花、印花、剔花等多种手法,图案常见花果禽鸟。印花装饰始于北宋中期,纹饰线条清晰明朗,反映了当时比较高超的刻摸与脱模技术。另外,定窑瓷釉层较薄,釉面光润,也使刻花、印花线条极为清爽悦目,形成它独特的美术风格。
此时定窑白瓷的烧成温度在1320+20度左右,其气孔率较低,说明这一时期定窑的烧结程度较为致密。
钧窑是宋代著名窑址之一,可分为官钧窑和民钧窑。钧窑在今河南禹县一带,宋代称钧州,宋初于此设窑,故名。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钧瓷烧成工艺不同于其它,为二次烧成,其第一次为素烧,然后施加釉彩,再进行第二次窑烧。钧窑瓷釉利用铁、铜呈色不同的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天青、月白等色,具有乳浊不透明的感觉。宋钧窑常见的釉色有玫瑰紫、海棠红、梅子青等等。钧瓷的器形主要有花盆、盘、炉尊、洗、碗等等,金、元时期的河北、山西等地方多有仿烧。钧瓷在宋代也被称为“花瓷”,它的釉面特征是常出现不规则流动状的细线,被称为“蚯蚓走泥纹”,加之钧釉在烧制造过程中变化无常,不为人工所控,所以后人难以仿制,有“钧瓷无双”之说。  
唐代的花釉突破了一件作品一种釉色的传统规律,但这种花釉仅仅局限于黑釉器物,到了宋代,复色釉的技艺得到了很大发展。钧窑瓷器就其瓷釉的基调来说,仍然属于青瓷系统,它的天青、灰蓝、月白诸色只是浓淡不一、色度差异而已。钧窑瓷器上所出现的红紫色相是由于在釉中加入了铜,铜红对窑温和烧成气氛比较敏感,它必须在还原焰1250度以上,才能出现美丽的效果。
  汝窑一向被人们列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这早在宋代的一些文人笔记中就有论述。汝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被认为在河南的临汝县,但半个世纪以来,都始终没有找到客观存在的遗址。后经文物工作者的努力,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在宝丰县清凉寺找到了汝窑遗址,窑以州名。汝窑原为民窑,产品风格近似陕西铜川耀州窑,北宋晚期开始为宫廷烧造高档瓷器。所以,长期以来,文物部门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汝窑泛指古汝州所辖地区所烧造的青瓷系列产品的统称;另一种说汝瓷是指专门御用的那一部分官窑器物。宋徽宗执政时期,汝窑是其烧造史的全盛时期,其产品胎质细腻,灰中泛黄,俗称“香灰黄”,汝瓷釉面有细微的开片,釉下有稀疏气泡;汝窑青瓷釉色淡青高雅,造型讲究,不以纹饰为重。据说汝瓷釉中含有玛瑙成份,所以能呈现出纯净的天青色,玛瑙的主要成份是氧化硅,或许此说有些道理。  
宋徽宗赵佶信奉道教,道学崇尚自然含蓄,淡泊质朴的审美观。这一时期的汝窑瓷器正是这种审美情趣的反映,反映出道家清逸、无为的思想境界,成为宋时代上流社会的时尚。  
哥窑也被列为宋代名窑,但未见有宋人记载,只是后期明代才有文献记录。
传说浙江处州人章生一和其弟章生二都是制瓷好手。他们俩人同在龙泉各设一窑,因生一是兄,所以被称为“哥窑”,生二为弟,当然称为“弟窑”,此二窑皆为著名民窑。哥窑的釉色以青为主,铁足紫口,釉面有碎纹而著名,号日“百圾碎”。
哥窑瓷器的胎色呈灰色或土黄色,釉色为粉青、青黄、月白、油灰等等,其中油灰色为最常见。它的主要特点是釉面“开片”,大小不一,纹路颜色深浅不一,器形不同收缩部位也就不一,所以变化万千而又自然贴切。哥窑瓷器上往往出现较粗的裂纹呈现黑色,较细的裂纹出现黄色,前后层次错落,称为“金丝铁线”。  
哥窑瓷器釉面上的冰裂纹,本来是制造工艺上的缺陷,主要是由于胎体和釉层的膨胀系数不一致所造成的。但这种弊病却形成的一种自然美,成为一种有别于其它品种的独特美。
到目前为止,哥窑址还不明确,专家对此众说不一,有说在浙江的,也有说在江西的。关于这一点,只有寄希望于日后的考古发掘,以实物为证。
官窑,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不同的涵意。从广义上讲,它是指有别于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产品为宫廷所垄断。而在宋代瓷器中,官窑则是一种专门的指称,专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梁由宫廷专设窑所烧造的青瓷,汴京在现在的河南省开封一带。由于古老的黄河在历史上多次发生水患而改道,使当地地貌产生巨大变迁,所以这对今天人们的勘察带来很大困难,北宋时期的官窑址也就无从考查。有一种说法认为北宋官窑即是汝窑。
  南宋朝廷沿袭北宋旧制,在临安建造了专门为皇室烧造瓷器的官窑。官窑器釉色粉青,色调淡雅,不崇尚花纹装饰,以造型和釉色见长。官窑瓷胎中铁分较多,胎色偏紫、褐、黑色,足底不上釉,由于瓷釉的流淌,使口沿处挂釉较薄,显露出带紫色的瓷胎,这就是通常行家所谓“紫口铁足”了,这一点成为鉴定官窑器的重要依据。
  在造型设计上,宋代非常重视旧有体制,开拓了在器形上仿古的先声,尤其是官办瓷窑,更是大量烧制仿古铜器的造型,如鼎、炉、瓶等等,典雅而古朴。
  耀州窑位于今陕西铜川一带,宋属耀州。始烧于唐代,北宋中期达到鼎盛,金元时期转向衰落。其遗址在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经过两次较大规模的发掘,使我们对耀州窑的产品了解较多,其质量较高,影响广泛,以至河南、广西等地都纷纷效仿,形成一个庞大的耀州窑系。
  耀州窑是宋代北方著名青瓷产地,产品品种丰富,造型多变。其胎色灰白而薄,釉色匀净,青中泛绿,有极细密的气泡;由于胎质中含有铁份,在相应的烧成气氛下,使器底呈现一种姜黄斑块,形成了耀州窑所独有的特征。
  装饰以刻花为主,线条流畅,北宋中期以后,出现印花装饰;釉面一般有细小开片,透明度较好,釉层较厚;刻花技术冠绝一时,刀法犀利,线条刚劲,刀痕有斜度;图案内容以花卉为主,常见的有缠枝莲、牡丹、菊花等等,也有用鱼纹、水纹的,龙凤纹仅限于宫廷瓷专用。
  中文的“磁”字可以作陶瓷解,所以磁州可以理解为“陶瓷”州。该州原属河南,现位于河北磁县,始烧于宋,元代未年以后迁至今日的彭城。历史上的磁州窑以及后来彭城诸窑多生产民间日用陶瓷,故又名“杂器窑”。磁州窑产品装饰以刻、划花或是铁锈花为主,黑白分明、质朴大方,一直沿袭至今。这一时期磁州窑的陶瓷枕最为有名,多雕塑成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或施以明快清晰的纹饰,具有浓厚的水墨画风格,花鸟鱼虫、山水人物、诗文书法无不挥洒自如,将制瓷技艺与绘画艺术完美结合在一起,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此外尚有绿釉釉下黑彩,白釉釉上红绿彩及低温黄、绿、褐彩色釉陶器。其中釉上红绿的制作对明、清时期景德镇釉上彩发展有一定影响。该窑装饰风格还影响到山西介休、山东淄博、陕西耀州等地,形成了所谓“耀州窑系”。
  景德镇的烧造史可以溯至唐代,原名“昌南”,宋真宗景德年间,该地因制瓷名扬天下而改名景德镇。
  就青白瓷这个品种而言,景德镇可称天下第一,这是一种独具风格的瓷器。其釉色白中闪青,青中显白,釉色透亮,光照见影,所以又称“影青”或“映青”,有“假玉“之称。南宋时期的仰烧产品釉色纯正青白,覆烧产品则略偏黄色。从10世纪至14世纪,这种产品广泛流通于海内外,元代后期逐渐衰落,让位于青花及颜色釉等品种。青白瓷器种类繁多,生活用具应有尽有,装饰技法主要有刻花、印花、镂空、堆塑等,其瓷塑作品多表现佛道人物和文吏武士,具有生活化、世俗化之特征。
  景德镇窑的产品胎体较薄,原料为当地产的优质瓷石,质地细腻;其釉是由“釉果”和“釉灰”调配而成,烧成过程中流动性较大,所以薄处泛白,积釉处呈水绿色。北宋以后,景德镇窑采用匣钵仰烧的方法,一器一匣,既降低烧窑成本,又提高成品率。
  此外,景德镇还广泛影响了江西的其他窑场,以及安徽、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方,形成一相庞大的“景德镇窑体系”。
  建窑,也是宋代著名窑址这一。它位于福建省建阳县永吉镇,从晚唐、五代始烧青瓷,宋代以烧黑瓷为主,兼烧青白瓷。建窑以生产黑釉茶盏为大宗,这与宋代的“斗茶”风气有关。其胎质为乌泥色,有的釉面呈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所以这种特殊产品被称为“兔毫盏”。兔毫有黄、白两色,称金毫、银毫。也有呈油滴状结晶,因酷似某种尽善尽美羽毛,被称为鹧鸪斑。有极少数窑变花釉,会在不规则的油滴周围形成窑变蓝色,尤为珍贵。这种产品在日本被称为“天目釉”,对日本陶瓷艺术带来了很大影响。相传当时浙江天目山一带佛寺林立,日本僧人多以至此留学为荣,回国时许多人携带寺庙中使用的建窑黑釉盏,一时间这种黑釉盏在日本成为时尚。北宋后期该窑曾为宫廷烧制御用茶盏,元代以后黑釉烧。在古代文献中建窑亦被称为“乌泥建”、“黑建”、“紫建”。
  龙泉窑在今浙江省龙泉县一带,主要集中在大窑、金村周围。至南宋晚期,除龙泉当地外,浙江庆元、运和等县以及江西吉安、福建泉州等地都烧造龙泉风格的青瓷,形成龙泉窑系。龙泉窑是继越窑发展起来的瓷窑,创烧于北宋早期,至南宋前发展,进而形成独特风格,使青釉品种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也是南方地区产量最大的瓷窑。
  早期的龙泉窑瓷器受到了越窑和瓯窑等窑场的影响,装饰方面大量使用刻花或辅以划的手法,釉色青中泛黄或泛灰。约在十二世纪晚期,也就是从南宋中期开始,烧制成熟了著名的粉青釉。稍后至元代前期,胎薄釉厚的梅子青釉烧制成功,使龙泉窑达到鼎盛。从化学成份上看,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的瓷胎中AL2O3含量高于越窑青瓷,大部分在20℅以上,采用精细的淘洗技术,经提高原料中高岭土矿物和绢云母矿物细颗粒部分的含量,从而提高了瓷胎的精细程度。这一时期的龙泉窑制品,釉中所含CaO降低,而K2O的含量提高,使烧成温度相应提高,釉的烧成温度范围变宽,使瓷质有了很大进步。
  龙泉窑制品的造型十分丰富,除各类日用器皿以外,还有大量文具用品以及仿古铜器造型和仿玉器造型。为适应厚釉的特点,堆花或贴花装饰也逐渐替代了刻花装饰,成为一种独特的风格。  
由于宋代社会经济和商业贸易的发展,造成了陶瓷业空前繁荣的局面。除了各具风格的一批名窑之外,许多产量较少但具有特色的小型窑场也遍布全国。它们不仅为宫廷生产御用器皿、为广大人民群众生产日常用品,产品还远输国外,其后,西方人称瓷器为China。


元朝
十三世纪中叶,蒙古帝国以其强大的军事武力,灭宋灭金,入主中原,至1279年忽必烈率大军覆灭了汉族在南方的赵宋政权,进而控制了整个中国的土地。元朝的统治只有九十余年,而且又连年混战,所以从整体上看,元代陶瓷业基本上承袭了前代旧制,除青花、釉里红等品种,没有太多发明。

但仅就江西景德镇而言,情况却大不一样,元朝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一个原因是景德镇地处皖赣边区,受战争影响不大,社会经济状况较为安定;二是当地原料丰富,开挖使用较为便利,技艺上博采众长,产品制作精致,有“工匠四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美誉;三是因为宫廷重视,在景德镇设立了全国唯一一所管理陶瓷产业的机构──浮梁瓷局;再一个原因就是出口量增大,从另一个角度刺激,促进了景德镇的瓷业生产,使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
元代青花、釉里红的出现,使我国在瓷器装饰艺术上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陶瓷装饰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没有哪一种装饰类型能达到青花瓷那样影响巨大而且流传深远。青花瓷器的真正全盛时期在明代,制造技术传播至近东、日本等到国,最后传到欧洲。
虽然青花瓷器的产生和发展都与景德镇相关,但首先使用氧化钴为着色剂进行彩绘装饰,最早出现在近东。早在九世纪,米索不达米亚地区还生产了一种陶器,先在胎体上罩一层含有氧化锡不透明的白釉,再在釉面上用氧化钴做彩料绘制图案,使画面在入窑焙烧后呈现美丽的蓝色。而景德镇的青花瓷器与其他品种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于原料的不同,它所使用的是长石瓷土和长石釉料,经过高温烧制后坯釉结合良好,所描绘的图案体现得淋漓尽致。
据考古发现,早在唐代就已出现过用含有钴的蓝釉彩用来装饰,这到早期青花的出现有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到元代,烧制青花瓷器的窑址有江西景德镇和吉州、云南玉溪、浙江江山等,其中产量和质量都以景德镇为最。景德镇地区是在当地宋代影青和卵白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釉下彩绘的技术上和艺术上受到过磁州窑的影响。
  为了发展瓷业,元代统治者实施了多种管理手段,除设立行政机构外,对具有一定技术的工匠也很重视,规定免去工匠的一切差科,对他们的技艺实行“世袭制”,既使生产专门化,又使得特殊技艺后继有人。
  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特点是形态较大、胎体较厚、份量较重。装饰花纹所使用的青花料,有进口与国产两种。进口料颜色鲜蓝、艳丽,采用影青作面釉,所绘图案构图严谨、笔法工整、描绘细致。这类产品体积都比较大,系当时浮梁瓷局的高档产品,其器型豪放、青料浓重,总体风格气势磅礴。国产青料发灰较淡,一般施以乳浊的卵白釉,所绘图案构图疏朗,笔法淳朴,风格粗犷。这类产品大部分为小件产品,多为普通民窑所生产,目的也多为日用器皿。装饰纹样主要有松梅竹莲、龙凤鹤鹿、人物花鸟、卷草锦地等,此外,历史故事也风兴一事。
  元政府意识到发展瓷业并积极对外贸易,对元朝经济有重要意义,是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元政府建立相应的港口外销管理机构,鼓励对外贸易,使这一时期在瓷器的外销数量、质量等方面,较宋代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和提高。在土耳其和伊朗两国的博物馆里,收藏着一些极为珍贵的元青花瓷器,代表着这一时期青花艺术的风格特点。随着瓷器的大量出口,促进了对外交流的发展,对一些国家的宫廷上层社会在日常生活、文化艺术等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人们普遍重视对这些元代瓷器的珍藏和陈列,让后人追忆过去的历史。在东非的伊斯兰教地区,景德镇青花瓷和龙泉青瓷被镶嵌于宫殿、寺庙或其他纪念性建丽上,视同珠宝,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此外,元代景德镇创烧的另一著名产品为卵白釉器。这种产品亦称“枢府窑器”,相传是为元朝官府枢密院的定烧器,有些器物上有“枢府”字样,但烧制这类卵白釉瓷器的窑场还同时烧造青花瓷和黑釉瓷。卵白釉的特征是釉层较厚,呈失透状,色泽如鹅蛋白,它的出现为明代永乐甜白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76年,在朝鲜新安海底打捞出一艘元代沉船,载有中国瓷器近两万件,包括当时龙泉窑、建窑、吉州窑、磁州窑、官窑、钧窑以及景德镇等窑场的大量产品,成为考查元代各窑址产品情况的可靠实物佐证。
  元代开始出现分室龙窑,这种窑依山而建,倾斜度为12──22度之间,长度近60m,宽2─3m,分窑室17间,这种分室龙泉窑为以后的阶梯窑打下了基础。这种窑炉的特征是装窑容量大,适合于多种坯釉同时烧成,在窑室的前、中、后部不同的窑温下放置不同的产品;这种窑适合以柴为燃料,升温快,冷却也快,充分利用窑室内的热量。元未明初,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葫芦型窑,之后演变为蛋形窑,这种窑形延续使用至今。

明朝

明代是我国封建社会趋向没落,资本主义因素开始萌芽的时期。从洪武帝创建大明到崇祯帝上吊殉国,明王朝经历了267年的兴衰。在此期间,手工业、商业及对外贸易都有了很大发展。自唐宋以降,瓷器已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到明代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为前代所不及。当时,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官窑日益繁荣,大量生产御用器皿和民用瓷器,以质量高、销路广,代表了明代制瓷水平,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就有较为详细地描述。其产品以青花、五彩为主流,在元代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将陶瓷艺术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地。
  中国封建社会发生变革始于明。建国伊始,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以巩固政权,安定局面,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也加强扶植手工业和工商业。洪武年间,太祖下旨仍沿用景德镇窑场为皇家御窑,承担宫廷御器和政府对内对外赐赠和交换的全部官窑器的烧造。洪武二年,建御窑二十座,专制御器,往往是“千里择一”,不计费用多寡,只求精品。《明史•食货志》中记载了朝廷派官督烧的情况,虽说此举劳民伤财,却在重压下着实给后人留下了精美绝伦的艺术精品。
  永乐年间以出产“甜白釉”而著名。这种半脱胎瓷器胎壁极薄,釉面莹净。也叫“填白”,是指在白瓷上可填绘彩饰,以薄胎而有暗花者最为杰出。以后历朝皆有烧制,但都比不上永乐时期的产品,到清代亦有仿制,更非永乐甜白可比。这一时期比较有特点的器形是“压手杯”,敞口折腰,沙足滑底,一般在底部标有“大明永乐年制”或“永乐年制”字样,字体小篆。
  到宣德年间,技术上又有所改进,据说御窑厂扩增至五十八座之多。这一时期所生产的青花瓷器,以胎釉精细而闻名,所用青花料主要从国外进口的“苏麻离青”。由于这种原料中含铁量较高,往往会在青花部分出现黑色斑点,与浓艳的青蓝色相融一体,也使后世极难仿制。此外,宣德釉黑红在元代基础上有了较大发展,所制釉里红鱼纹高足杯在当时就已盛名天下了。宣德瓷器的另一个特点是落款部位很多,不仅出现于底部,也有书写在口、肩、腰、足等部位的,因此有“宣德年款遍器身”之说。
  明中期的成化、弘治、正德时期,为另一个陶瓷史上的辉煌时期,在这短短三代五十六年当中,宫廷和民间艺术匠师们创造了一大批空前绝后的艺术珍品。《景德镇陶录》中记载着“成化以五彩上”,在以后相距不及百年的隆庆、万历几代,仿制成窑已成风气,地道的成化瓷器商品价值就以“万”计,可见其水平之高。
  此一时期的青花用料以国产为主,指浙江、云南一带出产的“土青”,也有称“平等青”的。明五彩的形式有“斗彩”、“点彩”、“加彩”、“填彩”等等,大同小异,性质一样,都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完善了在素胎上直接施色釉的工艺,创制出素三彩,成为正德朝的著名品种。正德朝后期青花料使用进口“回青”,颜色纯正,价格昂贵,过于黄金。
  嘉靖一朝的官窑瓷器,产量巨大,是明朝烧造量最大的一个时期。青花料是用进口料与国产“石子青”配合使用的,所以呈现出一种蓝中泛红紫的鲜艳色泽。由于铜红釉的烧成难度较大,自嘉靖朝起改用低温铁红,因此,这一时期的矾红制作极为发达。另外,当时的民窑制品已相当精细,出现了以仿宣德、成化窑器而著称的“崔公窑”。

隆庆朝年份较短,所以传世器物很少。延续嘉靖和前代旧制,继续使用“回青”料。器物造型更加丰富。
  万历中期以后,进口回青料断绝,改用浙江出产的浙料,色彩沉静。彩瓷以青花五彩为主,图案花纹布满全器,效果华丽浓艳。民间窑更加发达,其产品精细程度可与官窑相比美,并大量远销至欧洲。
  天启、崇祯时期,明朝统治急速走向衰落,御器厂的生产几近停止,今天很少见到官窑款的产品。此一时期民窑生产日益发达,以烧造青花瓷为主,装饰纹样丰富多彩,不受官窑式样规格化的束缚,写意山水、动物人物、诗词书法、几何图形等,造型活泼,画法随意。
  在景德镇官窑以外,各地民窑也在蓬勃发展,如福建窑、江西横峰窑、广东广窑、浙江处窑、江苏瓯窑等等。其中以江苏所产的紫砂为最有特色。
  紫砂这一品种的出现,上溯可能很早,各种说法不能一致。真正以紫砂壶的完整形象出现,是从明代正德朝以后。紫砂壶的原料,产于江苏宜兴,分为紫泥、绿泥和红泥。五百年间,名家辈出,花色品种不断见新,工艺愈加精美,成为海内外著名的陶瓷品种。
  紫砂壶的出现,与饮茶习惯的改变有很大关系。明人已不再时兴“斗茶”,改烹茶为沏茶,对茶具的要求相对提高。在实践中人们发现紫砂壶泡茶味道仪表隽永醇厚,而且壶体能吸收部分茶汁,使用愈常,泡出的茶味越好。加之陶质的紫砂壶无釉无彩,正适合文人雅士回归自然的审美情趣,从此便风行天下,制壶高手们也应运而生。
  明代正德至万历年间,被认为是紫砂早期鼎盛时期,供春(龚春)、时大彬、李仲芬、徐友泉等人为知名高手,他们的作品在当时已经很珍贵,现存极少。这时的作品在造型上吸收了铜器的造型特点,并与当时的家具风格相一致。外形简洁、线条凝重、体积浑厚、比例协调,泥质颗粒较粗,更显质朴大方。


清 朝


  明朝未年,流寇四起,李自成率农民军杀入京城,崇祯皇帝自缢身亡。吴三桂引满清之兵入关,至此满清统治开始,长达二百余年。

  清代瓷器,仍以景德镇为中心。在明未连年混战当中,景德镇也受到严重损坏,窑场凋零,匠人四散。直到清顺治十一年才恢复生产,景德镇复为御窑厂。这一时期的产品有明显的过渡时期特征。胎体比较厚重,制作略显粗糙,一般底部斜削草率,还粘有砂粒。器物沿口部分施酱黄釉,深浅不一,呈黄褐色,为顺治时期的重要特征。

  康熙时期,逐步将景德镇的御窑厂恢复完善,其产品质量更加好转,比前代还略有进步,所以有人认为清代的陶瓷, 应从康熙时期开始计算。这一时期在整个清代瓷器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康熙十七年,派内务府官员至景德镇,驻厂督造,并开创了以督窑官姓氏称呼官窑的先例,比如具有代表当时制瓷水平的“臧窑”、“郎窑”等。

  康熙瓷器品种繁多,千姿百态,造型普遍古拙,胎体比较厚重,同样大小的器物,要比清朝其它时期的器物要重些。 较大型作品采用分段成型整体组合的技法,修胎工艺精细,交接处不留痕迹。康熙五彩的主要颜色有红、黄、紫、绿、蓝、黑等,很少用青花,描绘精致;另一特征是在康熙后期的作品中,人物面部只用轮廓勾出而不填彩。

  模仿前代名瓷也是这一时期的生产特点。如在造型上模仿古代铜器,在风格特点上模仿各大名窑的釉色纹饰等。这种 模仿,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多种颜色釉的出现,如“臧窑”出产的蛇皮绿、鳝鱼黄、吉翠、浇黄等等。康熙四十四年,朗廷极任江西巡抚,兼管窑务,史称“郎窑”。 在其任职期间,大力推动瓷器革新,豇豆红、郎窑红、胭脂红、祭红、洒蓝、瓜皮绿、孔雀蓝、豆青、金银釉等等花色品种纷纷出现,争奇斗艳。

  珐琅彩、粉彩是这一时期的重大发明。珐琅彩是国外传入的一种装饰技法,初期珐琅彩是在胎体未上釉处先作地色, 后画花卉,有花无鸟是一特征。粉彩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的影响而产生的新品种,描绘人物服装或植物花朵时,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在上面用芸香油调合的彩料渲染。其效果较淡雅柔丽,视觉上比五彩软,所以也称“软彩”。

  康熙后期的瓷画风格多受当时著名画家“四王”的影响,装饰内容多为山水松石、古装人物、神仙罗汉、仕女美妇等等。

  雍正时期被认为是清季盛世之一,其瓷器生产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制作之精冠绝于各代。总体风格轻巧俊秀,精雅 圆莹。这一时期的粉彩最为突出,大肆盛行,从而取代了康熙五彩的地位,成为釉上彩的主流。雍正粉彩不仅白地彩绘,还有各种色地彩绘,如珊瑚红、淡绿、酱地以及墨地等。

  雍正瓷器造型不同于前代,在于它一改康熙时浑厚古拙之风,代之轻巧俊秀,典雅精致,外形线条柔和圆润。其胎体 选料极精,壁薄体轻,匀称一致,仰光透视,略显淡青,呈半透明状,在纹饰上,釉下彩中青花釉里红的制作达到极盛阶段,青花和釉里红在同一种气氛中烧成,两种色泽都十分鲜艳。

  雍正六年唐英至景德镇御窑厂督导瓷器生产,取得了很大成绩。青釉烧制技术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仿官、哥、汝、 钧等名窑制品也非常成功。出之于康熙时期的茶叶末、铁锈花等铁结晶釉,在此时达到极盛。稍后,唐英所作的《陶成纪事》中,总结了景德镇御窑厂的主要工艺,列出五十七条之多。许多颜色釉也在这一时期成熟起来,如祭红、祭蓝、粉青等等。

  雍正瓷器的款识,官窑早期流行“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横排双圆圈或方框竖写楷书款,珐琅彩器多署“雍正年制”或“雍正御制”款。民窑署字较为草率,喜用吉语。

  乾隆时期是清代社会发展的顶峰时期。御窑厂内聚集了大量管理人材和能工巧匠,使乾隆朝的烧瓷水平又有所进步。这一时期的产品从技术上讲虽精工细作,不惜工本,但从艺术格调上讲却显繁琐华缛,堆砌罗列,较前朝有衰退之迹象,成为清季制瓷业的一个转折点。

  乾隆瓷器一面保留古代的精华,一面吸收西方艺术。外观造型大部分比较规整,除常见器型外,出现了一些奇巧怪诞 的物件,主要用于赏玩,被称作“浑厚不及康熙、秀美不如雍正”。此时盛行在琢器上使用转心、转颈等技艺手段,制作工艺极其精致。象生瓷技术高超,仿木纹、 仿竹器、仿漆器、仿金属器等等,几可乱真。这与当时制瓷艺人的高超技术密不可分,他们高度准确地掌握了釉料的配制和火候的控制,以至惟妙惟肖地模仿别的物质效果。

  乾隆时期,粉彩完代取代了五彩,但产品质量不如前代。在粉彩器皿上讲究用镂空、堆塑的装饰手段,辅以“轧道工艺”和开光、剔刻等等。有署“古月轩”的珍贵瓷器,是以乾隆宫中古月轩命名的,从景德镇挑选制造精良的素胎进京,命内庭供奉绘画高手绘画,于京城设炉烘烤而成。

  嘉庆时期,国家太平,各行承袭旧制,不思进取。景德镇御窑厂已无督陶官,改由地方官员兼管,嘉庆后期开始,工 艺日趋衰落,产品多显粗糙笨拙之象。除传统器型外,奇巧华丽的观赏品也逐渐减少,缺乏创新。帽筒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器型,鼻烟壶及文具在士大夫阶层广为流行。此时珐琅彩已停烧,粉彩装饰盛行“百化不露地”的手法,也称“万花锦”。单色釉比以前也减少了一些品种,风格上与乾隆朝瓷器相同。

  清朝统治,至十八世纪末叶明显开始走下坡路。道光时期的陶瓷业随着国势衰微,其生产规模也大大下降,产品质量亦不如从前。

  道光瓷器的造型特点比较明显。一是外型比较笨拙,缺乏灵性;二是线型不够圆润,板滞生硬;三是足脊多不平整。 装饰图案中的人物形象有形无神,构图零乱,线条纤弱。但唯一例外的是“慎德堂”款的御用粉彩器皿,极为精美,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产品。“慎德堂”是道光皇帝的堂名,景德镇所产的器皿上以三字直款最为稀少,款多为抹红色,也有描金色,器皿多以折枝花为装饰。

  咸丰时期,国力衰败之极,连年兵变,百业俱废。咸丰末年,又遭八国联军入侵,国家受到巨大损失,陶瓷业也难逃厄运,所以咸丰时期的传世精品很少。这一时期的产品更加粗糙轻率,胎体厚重且疏松,表面施釉厚薄不一,还常出现桔皮状坑凹。造型笨拙最典型者数玉壶春瓶,腰腹粗大,颈部粗短,咸丰官窑瓷器款识为“大清咸丰年制”六字两行楷书,字体工整,字外无圈栏。

  咸丰末年,景德镇官窑厂被损毁,陶瓷业被破坏无余,清代瓷业之败落,莫过于此。

  同治瓷器以承袭前朝为主,粉彩器以彩色为地,一般以淡黄、淡蓝、淡绿或淡紫为多见。“体和殿”款瓷器是为朝廷所造的陈设品,器型尚规整但略显呆板。这一时期的装饰图案多采用吉祥纹样以及龙凤云鹤等,格调不高。

  所谓“同光中兴”以后,社会局面有所稳定,陶瓷业也随之复兴,虽不及康乾旧貌,相对而言,在晚清时期也算是比 较繁荣的时期了。这个时期的产品基本上囊括了晚清以前所有的传统器型,同时亦有仿古亦有创新。如荷叶式盖罐,加铜质提梁的茶壶等器型都为新创。青花精品极少见,多数以色调浮浅暗晦为特点,使用一种“洋蓝”,虽鲜艳却不美观,发蓝紫色,用线软弱散乱。青花加紫的装饰手法比较多见。为光绪朝慈禧御用制“大雅 斋”款的官窑瓷器,是这一时期比较少见的精品,画风细柔,图案精巧,往往有“永庆昇平”、“天地一家春”、“永庆长春”等章,制品以豆青地黑线双勾花者最多,五彩器物也多见,所装饰内容多为牡丹、萱花、绣球之类。

  宣统是清代最后一朝。光绪末年至宣统时期,景德镇按西方体制设立了陶瓷公司并设立分厂,研究新法,技术上有所提高,质量样式方面都有改良,但终因时局混乱、经费不足、支撑不了而归失败。所以这一时期所留下的产品数量不多,至今而为稀品。

  宣统瓷器量少,但比光绪要规整精细许多。其胎体选料上乘,胎壁轻薄均匀,坯釉结合好,烧结程度较高,叩击声音清脆。从技术角度而言,宣统瓷器的工艺水平较高,具有现代陶瓷工艺的特征。宣统二年,江西瓷业公司筹措资金,成立中国陶业学校,内设本科及艺徒二班,有目的有计划较为系统地培养专业陶瓷人材。此外,山东淄博、江苏宜兴、福建建阳、广东佛山、四川成都、河北彭城等地窑厂也都有产品面市,至民国时期继续烧造。

  清朝出现了专门论述陶瓷、研究陶瓷的著作,比较有名的如朱琰《陶说》、蓝浦《景德镇陶录》、程哲《窑器说》、唐英《窑器肆考》、寂园《陶雅》、许之衡《饮流斋说瓷》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29 00: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北两大瓷系
  瓷系与窑系的形成,是我国古代各地制瓷工匠互相学习,不断创新的结果;也是制瓷工艺在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受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生活习俗的影响而产生的。瓷器在东汉早期浙江出现后,很快地在长江下游一带传播开来,井逐渐波及长江中游、上游地区,以及福建、广东一带。约在6世纪初叶的北朝时期,中原地区也出现了自己的烧造瓷器。从此我国的制瓷业便形成了南北两大瓷系。

  南方瓷系产品的特点是:
一、造型比较秀气,胎色瓦灰,胎质颗粒较细,有的略呈红色或黄色;气孔细,孔隙度小,胎中黑点少。
二、瓷器胎料的化学组成是:三氧化二铁的含量一般在2%左右,高于北方。二氧化钛和三氧化二铝的含量都较低;而二氧化硅的含量则较北方为高。
三、釉层青绿发翠,有的略带暗黄色,有羊木光。
四、瓷器烧成的温度较低,一般为1200℃左右,甚而还达不到这个温度就出现过烧现象。
北方瓷系产品的特点是:
一、器物造型新颖,粗犷雄伟;胎体比较厚重,胎色浅灰,颗粒结构粗糙,胎内有黑点和气孔,孔隙度大。
二、胎料的化学组成接近于质量差的粘土原料,三氧化二铝含量较高,一般都在26%以上,最高的达32%;二氧化钛含量超过1%,二氧化硅的含量普遍都低于南方,所以胎的呈色较南方偏深一些。
三、釉层较薄,玻璃质感强,颜色灰中泛黄。
四、瓷器烧成温度较高。如河北省景县封氏墓出土的青瓷,在1200℃的烧造温度下还是生烧。
南方瓷系在隋以前的主要窑址有:上虞窑、宜兴均山窑、肖山上董窑、成都青羊宫窑、福建天山马岭窑等。北方瓷系在隋以前的窑址发现得不多,仅河南安阳窑、河北贾壁窑、山东淄博窑数处。而到了宋代,则形成了多种瓷窑体系。宋代瓷窑体系的区分,主要是根据各窑产品的工艺、釉色、造型与装饰的同异,根据它们之间的同异可以大致看出宋代形成的瓷窑体系有六: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磁州窑系;南方地区的龙泉青瓷系、景德镇的青白瓷系。
定窑系以定窑为代表。定窑始烧于唐,它的烧白瓷是受邻近的邢窑影响,当时邢窑盛名满天下。但后来定盛邢衰,至宋时人们已知有定而不知有邢了。而定窑系诸窑到北宋时也确实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制瓷工艺与制瓷风格,并为各窑所仿效。定窑系产品以白瓷为主,兼烧黑釉、酱釉、绿釉及白釉剔花器。釉汁比较莹润,釉色白中发黄,常有泪痕。胎料加工很细,胎质坚硬,胎色洁白。器物造型稳定,装饰工整素雅。早期的产品以划花、刻花为主;北宋晚期以印花为主。花纹布局严谨,题材丰富多彩,以各种花卉最多见,其中又以牡丹、莲花为多,菊花次之。其余动物、禽鸟、水波游鱼纹也有一定的数量,婴戏纹则比较少见。在北宋中期则出现了覆烧工艺,即把盘碗之类器皿反过来烧。这种装烧方法的优点在于用同样的窑炉,耗用同样的燃料,烧一次窑比用普通匣钵产量为高,缺点是有芒,即口部无釉。生产定窑系瓷器的窑场,则分布在漳河、汾河流域的广大地区。代表性窑场除河北曲阳定窑外,尚有山西的平定窑、孟县窑、阳城窑、介休窑和四川的彭县窑。
磁州窑系是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这个窑系的窑场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西三省,而以河北省邯郸市观台镇为典型代表。磁州窑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北方烧制白瓷的诸民窑。
磁州窑继承了唐代南北民窑的特点,烧瓷品系繁多。观台窑的产品品系、种类,可以说是集本窑系各窑之大成。这里烧制的瓷器以白瓷、黑瓷为主。装饰丰富多彩,白地黑花,对比鲜明。纹饰题材多取之于民间的生活内容。河南修武县的当阳峪窑的成就也很大,它的制瓷工艺的独特性则在于釉下施一层极白的护胎釉,再在上面画黑花,或用剔地的手法作出剔花。装饰以黑白或赭白对比,十分强烈;花纹的制作手法既活泼又严谨。
磁州窑系的其他代表性窑址还有:河南鹤壁集窑、禹县扒村窑、登封曲河窑,山西介休窑和江西吉安吉州窑。
耀州窑系是北方一个巨大的烧造青瓷的窑系。耀州窑系以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为代表,包括陈炉镇、立地坡、上店及玉华宫等窑在内。铜川旧称同官,宋时属耀州,因此称耀州窑。黄堡镇位于漆水西岸狭长小盆地上,东北距铜川市十五公里,南距耀县十三公里。漆水从镇内穿过,流经耀县与沮河汇合。镇东西均有大道,水陆交通便利,附近出产煤与坩子土,有良好的烧瓷条件。耀州窑系的早期历史也可以追溯到唐代,到明嘉靖以前还在继续生产。产品种类有青瓷、白瓷、黑瓷;北宋时期以烧造青瓷为主。耀州窑青瓷颜色深沉,边沿部分发褐黄,人们称之为“姜黄色”。
耀州窑系最突出的成就是图案装饰。宋元的花纹有折枝牡丹、缠枝菊花、水波三鱼、鸳鸯戏莲、双鸭戏水、水藻纹、忍冬纹、回纹、松林戏婴、龙凤花纹等。装饰手法以印花、刻花为主;刻花刚劲有力,纹样生动活泼,在宋代诸窑系中算是出类拔萃的。
耀州窑系范围很大,东边影响到河南的临汝窑,西边发展到陕西、甘肃交界的旬邑窑。代表性的窑址还有河南的宜阳窑、宝丰窑、新安城关窑、禹县均台窑、内乡大窑店窑和广东的西村窑、广西的永福窑。
钧窑系以河南禹县的钧窑为代表,始烧于北宋,金元时期继续烧造。其突出成就是在釉里掺有铜的氧化物,用还原焰烧出绚丽多采的窑变釉色。钧釉主要特点是通体天青色与彩霞般的紫红釉相互错综掩映,釉汁肥厚润泽,极为美观。此外还有月白色、天蓝色、海棠红等。
钧窑系瓷器的烧造地点很广,河南禹县、郏县、登封、新安、汤阴、安阳以及河北的磁县等都有烧造。
龙泉青瓷窑系属南方青瓷系统。南宋时为应付宫廷。官府的需要,开始生产一种以施粘稠的石灰碱釉为特征的瓷器。到南宋中期以后,终于形成了有自身特点风格的梅子青、粉青釉等龙泉青瓷。
龙泉青瓷窑系的迅速发展,除了龙泉地区自然条件的优越,还因入金以后,北方瓷业衰落,南宋立国水乡、海隅,水上交通发达,有利于商业、贸易的发展。南宋政府又以发展海外贸易为国策,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年)为防金银外流,“命有司止以绢布、锦绮,瓷器之属博易”(《宋史•食货志》)。这更刺激了瓷器的出口,龙泉青瓷在东亚和东南亚及东非、阿拉伯诸国都是很受欢迎的商品,这种情况到了元代仍有盛无衰。在国内,龙泉青瓷也和景德镇的青白瓷一样,它的产品的国内市场很大。近年发现陕南与四川的青白瓷与龙泉青瓷的窖藏就是很好的证据。
在宋代民窑诸窑系中,龙泉青瓷的兴起是最晚的,但由于有海外市场的支持,终于迅速发展为一个窑场众多的庞大窑系。到了南宋晚期,浙江省龙泉县窑场星罗棋布,还旁及邻近的庆元、遂昌、云和等县。江西吉安的吉州窑、福建泉州碗窑乡窑也有烧造。入元以后,烧制龙泉窑风格的青瓷窑场范围更为扩大,仅浙南的瓯江两岸就发现窑场遗址一百五十余处。
景德镇青白瓷窑系属南方瓷系。青白瓷又称影青,是宋代以景德镇窑为代表烧制成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其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有白,白中显青,因此称青白瓷。青白瓷釉色的硬度、薄度、透明度以及瓷里莫来石结晶的发达,都达到了现代硬瓷的标准,代表了宋代瓷器的烧造水平。特别是采用覆烧方法之后,产量倍增,对东南沿海地区的影响极大。自宋迄元,青白瓷盛行不衰,形成了一个著名的青白瓷窑系。

  景德镇烧青白瓷的窑址已发现有湖田、湘湖、胜梅亭、南市街、黄泥头、柳家湾等;江西南丰白舍窑、安徽繁昌柯家冲窑、福建闽清窑及湖北武昌金口窑等都烧造青白瓷。属于这个窑系的还有江西吉安吉州窑、广东湖安窑、福建德化窑、泉州碗窑乡窑、同安窑、南安窑等。
以上的瓷窑系之所以能形成,固然是唐代“南青北白”的瓷业布局与发展趋势的合乎逻辑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是宋代历史条件下瓷业市场竞争的结果。它们在历史渊源上和某些工艺特征上都可溯源于唐代,但它们又大大不同于唐瓷。它们的进步与发展不仅使唐瓷膛乎其后,而且还使得一代名窑如邢窑与越窑从此都渐渐湮没无闻,成为历史的陈迹。


青瓷、白瓷、黑瓷的出现
  
青瓷、白瓷、黑瓷的出现,标志着北方制瓷手工业的迅速发展,从而为唐宋北方名窑的普遍出现,奠定了基础。



在我国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我们的祖先就用瓷土为原料,烧制出胎质灰白、器表无釉、火候较低的器皿,即所谓的灰陶。约在奴隶社会初期的夏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艺水平的提高,人们又在瓷土中掺入一定数量的长石、石英石等成份,烧制出了一种胎质呈白色、质地比较坚硬的器皿,就其烧结性能和坚硬程度而言,已不同于陶器,而接近原始青瓷。由于器表无釉,所以称之为“原始素烧瓷”。在商周时代,又能普遍地制造一种青釉器物。这种青釉器,胎色灰白,结构坚密,火候高,硬度大,叩起来能发出铿锵的金属声;特别是器表施有一层青色或黄绿色的玻璃质高温釉,看起来它与一般陶器很不相同,而与瓷器颇多一致处。经化学分析,其胎质、釉料、烧成温度、吸水性能及物理性能等各项数据都说明它已具备瓷器的标准条件,是瓷而不是陶。因此,这种青釉器就是我国最早的青瓷。但是由于当时的工艺技术水平较低,原料的处理和坯泥的练制比较粗糙,没有经过精细的过滤、淘洗、捏练、陈腐等工艺过程;而且胎料的可塑性较小,造型比较单调;同时胞料中的杂质尚多,胎体颇多裂纹,釉色也不稳定等等,与后期成熟的瓷器比较,便带有明显的原始性,所以称之为原始青瓷。

  从战国到西汉,是从原始青瓷到成熟青瓷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青瓷,在烧结性能和器表施釉等各个方面,都比原始青瓷有了较大的进展,但与成熟的青瓷相比,仍有一定的差别。
经过原始青瓷和早期青瓷的漫长道路,到一千八百年前的东汉时期出现了青瓷器。在浙江上虞、宁波、慈溪。永嘉等地先后发现了汉代瓷窑遗址;在河南洛阳的中州路、烧沟、河北安平逯家庄、安徽亳县、湖南益阳、湖北当阳刘家家子等东汉晚期墓葬和江苏高邮邵家沟汉代遗址中,都曾发现过瓷制品,而尤以江西、浙江发现的更多。其中有东汉延熹七年(164年)纪年墓中所出土的麻布纹四系青瓷罐,熹平四年(175年)墓内出土的青瓷耳杯、五联罐、水井、熏炉和鬼灶,熹平五年(176年)墓中发现的青瓷罐,还有与朱书“初平元年”(190年)陶罐同墓出土的麻布纹四系青瓷罐。这些有确凿年代可考的青瓷器的发现,使我们确信,我国瓷器的发明不会迟于汉末,把它定为东汉晚期,不仅有大量的考古资料作为依据,也是比较确切的。
浙江地区有着十分丰富的瓷土矿藏,而且瓷石矿的埋藏一般距地表不深,易于开采。浙江的瓷土,主要是一种含石英——高岭——绢云母类型的伟晶花岗岩风化后的岩石矿物。风化程度低的含有部分长石,风化程度高的则含有较多的高岭石矿物。这就形成了天然有利的条件,只要用这种瓷石作为主要原料就可以制成瓷胎,这类矿物的含铁量较高,适宜用还原烧成。在还原气氛影响下,高价铁被还原为低价铁,低价铁的助熔作用很强,有助于瓷胎在较低的温度下烧结。
瓷窑工在长期的制瓷实践中,对原料的选择,胚泥的淘洗,器物的成型,施釉直至烧成等技术,在东汉晚期都有了较大的改进和提高,为瓷器的出现创造了必要的技术条件。从瓷窑遗址周围的自然环境观察,一般都具备着较为充足的水力资源,加上当时已普遍采用脚踏难和水碓的情况,所以这时很有可能已用水碓粉碎瓷土,以提高坯土的细度和生产效率。在上虞帐子山东汉窑址的发掘中,发现了陶车上的构件——瓷质轴顶碗。这种轴顶碗内作臼状,壁面施以均匀的青釉,十分光滑;它的外壁成八角形,上小而下大,镶嵌在轮盘的正中部位,加于轴顶上,一经外力推动,即可使轮盘作快速而持续的旋转。这种相当进步的陶车设备与熟练的拉坯技术的紧密配合,使瓷器的器型规整而功效提高。这一切说明,浙江成为我国的青瓷发源地不是偶然的。上虞县小仙坛东汉晚期窑址出土的青瓷,质地细密,透光性好,吸水率低,系用1260~1310℃高温烧成;器表通体施釉,胎釉结合得相当牢固;釉层透明,萤润光泽,清澈淡雅,秀丽美观。
此外,在上虞、宁波的东汉窑址中还发现有烧制黑釉瓷器。在湖北、江苏、安徽等地的汉代墓葬中也曾出土过黑釉瓷器,特别是安徽省毫县建宁三年(170年)等纪年墓中黑釉瓷的出土,证明它的烧造时间应在东汉的中晚期。很显然,这种创新产品,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黑瓷和青瓷的呈色剂都是铁元素,经高温烧制后,呈青绿色或青黄色,所以称为青瓷。在工艺技术上设法排除铁的呈色干扰,就是白瓷;相反,加重铁釉着色,便成为漆黑闪亮的黑瓷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江南瓷业迅速发展壮大的时期。东起东南沿海的江、浙、闽、赣,西达长江中上游的两湖、四川都相继设立瓷窑,分别烧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瓷器。其中以越窑发展最快,窑场分布最广,瓷器质量最高。
从西晋八王之乱到十六国混战的一百多年间,北方一带兵连祸结,经济凋敝,手工业极端衰落。因此,这一段时间,制瓷工艺一直独让南方专美。439年北魏太武帝统一了中国北部,450~451年侵宋失败,从此确立了南北分立的局面。458年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扶助依附农民立户分田,限制普通地主使用奴隶,使得农业得以恢复发展,从而也使手工业的复兴有了可能。
从河北、河南出土的青瓷来看,河北、河南一带,很有可能成为北朝青瓷的中心产区。白瓷最早出现于北朝的北齐。早期的白瓷,胎料细白,显然经过淘练,但未上护胎釉;釉色乳白,釉层薄而滋润;釉厚处呈青色,而且器表普遍泛青。白瓷的出现,为制瓷业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有了白瓷,才有影青、青花、釉里红,才有斗彩、五彩、粉彩……等等琳琅满目、色彩缤纷的彩瓷。所以白瓷的发明,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黑瓷的产地源于南方,东晋之后,北方开始了黑瓷的烧造。河北平山县北齐崔昂墓出土的一件黑釉四系缸,标志着北齐时期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黑瓷。1975年在河北赞皇县东魏李希宗墓里,曾发现了一块黑釉瓷片,器型虽无法了解,但釉色漆黑光亮,瓷胎也坚硬细薄,制作也规整。这块黑瓷片,比崔昂墓出土的黑瓷缸要早十二年,可以推知东魏时期北朝已有黑瓷了。
青瓷、白瓷、黑瓷的出现,标志着北方制瓷手工业的迅速发展,从而为唐宋北方名窑的普遍出现,奠定了基础。
隋以北朝为基础统一全国,隋初的文化面貌也带有较浓重的北朝色彩。随着南北的政治统一,也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合流和交融,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一新时期体现在制瓷工艺上有二个方面:
第一,在隋以前,烧瓷的窑场都主要在长江以南和长江上游的今四川境内,北方没有发现值得重视的窑场。但入隋以后,改变了这个面貌,瓷业在大河南北发展起来。全国已发现的隋代瓷窑有河北磁县贾壁村窑、河南安窑、巩县窑、安徽淮南窑、湖南湘阴窑、四川邓崃窑等六处,就有四处在大河南北。这是未来唐宋瓷业大发展的先导。
第二,青瓷虽说仍然是隋代瓷器生产的主流,从河南、陕西、安徽出土的白瓷来看,与北朝相比,有较大的进步。胎质更白,釉面光润,胎釉均无泛青、闪黄的现象。

  唐代烧造的白瓷,胎釉白净,如银似雪,标志着白瓷的真正成熟。目前已发现的有河北临城邢窑、曲阳窑,河南巩县窑、鹤壁窑、登封窑、郏县窑、荥阳窑、安阳窑,山西浑源窑、平定窑,陕西耀州窑,安徽萧窑等都烧白瓷。其中邢窑白瓷成为风靡一时、“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名瓷。因此,人们通常用“南青北白”来概括唐代瓷业的特点。邢窑白瓷与越窑青瓷分别代表了北方瓷业与南方瓷业的最高成就虽是事实。但实际上,北方诸窑也兼烧青瓷、黄瓷、黑瓷、花瓷,也有专烧黑瓷与花瓷的瓷窑。北方诸窑中,很多瓷窑烧瓷的历史较短,没有陈规可以墨守,因而敢于作各种尝试和探索。釉色不厌弃青、白、黄、黑、绿、花,制胎可以两色重叠拉坯,形成纹理,不薄雅素,更喜富丽。这代表了一种新的自信和进取的时代风格。在南方的唐墓也发现了相当数量的白瓷,只是没有发现白瓷窑址,但这是一个白瓷向倾向于保守的青瓷进行冲击的迹象。
评诗家说唐诗有所谓盛唐气象。陶瓷艺术最能表现这种盛唐气象的则是唐的三彩釉陶。在制瓷工艺上,唐人的贡献也是不少的。留给后世的一份厚礼是在烧成工艺中普遍使用了匣钵装烧,匣钵创制和使用可能要早于唐,但大量使用并作为工艺的常规,则是在中唐以后。唐人烧出了高质量的邢窑白瓷与越窑青瓷,也为宋代名窑的出现准备了工艺条件。
五代时期,白瓷的生产仍以北方地区为主。唐代的窑址,大多仍在继续烧造,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曲阳窑、鹤壁窑、耀州窑系的黄堡镇窑和玉华宫窑等。曲阳涧磁村窑址出土的五代白瓷器皿就有碗、盘、灯、碟、盒、罐、瓶、枕各种用具。每一器类的式样繁多,如碗的式样竟达八种,可见当时生产的发达。但也正因为在全国分裂、割据的形势下,各地瓷窑之间借鉴、仿制以至市场竞争不太可能,这种进步与发展又是有限度的,瓷业的新发展与繁荣还有待于北宋统一全国。


china-CHINA,瓷器-中国
  
“几乎整个十八世纪,真正瓷器制作工序仍然是一个严守的秘密。”而中国早在东汉时期便已破译了这个秘密。十七世纪,中国瓷器在欧洲价重黄金。到了十八世纪,中国瓷器已遍销全世界,深入到每个普通的英国家庭。中国瓷器从它产生之日起便以独特的魅力改变着、影响着世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巧夺天工凌宇宙,九龙珠山振乾坤。‘四颂’相传称国宝,寰球载誉瓷都新”(赵渊•瓷都颂)。众所周知,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它很早以来一直和人类生活,特别是和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有密切的关联。中国瓷器与国齐名,英文中“中国”(CHINA)的另一个意思就是“瓷”。的确,瓷器以它的精美绝伦,是可代表中国的。“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宋代以来传信誉,神州而外有均输。”(郭沫若《题与艺术瓷厂》)在1982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李政道博士在参观景德镇市的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时曾题词“中国陶瓷甲天下,景德镇陶瓷甲中国”、“陶瓷之源,与国齐名”,并说:“英文中‘china’的意思是中国,又作‘瓷器’之解,因此,中国的瓷器名扬海外”。关于“china”的由来,民间历来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就是“china”是根据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秦朝的“秦”字读音转化而来的,但在景德镇最为流行的说法是“china”是汉语“昌南”(原景德镇名)的音译。其实比较确切的说法应该是随着景德镇精细白瓷的大量出口流传到海外,才使得“瓷”(china)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早在唐代,精美的中国瓷器就开始远销欧洲,受到欧洲人的喜爱,他们把中国称为“陶瓷之国”。“明史•外国传”文朗马神条:“初用蕉叶为食器,后与华人市,渐用瓷器。”欧州的皇室和贵族把是否拥有中国瓷器看作是关系到他们声望的问题,法国、英国、西班牙、德国等国纷纷建起中国瓷宫,以相互竞荣争奇。法王路易十四夫妇就十分喜爱瓷,不惜重金派人前来定制自己的瓷像和瓷灯笼,并把它们视为旷世奇珍。在郑和七下西洋的庞大船队中,每次都携带着大量景德镇瓷器并随着这支船队而传及三十六个国家和地区;景德镇陶瓷还随着丝绸之路传到日本、东南亚及欧洲、美洲。这些国家和地区用它们装饰教堂、宫殿、用金、银用底座来陈列,用它们来作为国家礼品和用它们作为皇室传家宝。“洁白、明亮、半透明和釉彩精致的中国瓷器,使欧洲倾倒”、“它被人们认为具有卓越的力量”中国瓷器以其神奇的风采、独特的技法、浓郁的民族韵味,震撼着整个世界并使整个世界受益,从而受到世界人民的歌颂。
  千年窑火述说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伴随着陶瓷火的艺术而形成的,“china——CHINA,瓷器——中国”,国际上以“CHINA”来称谓瓷器象征着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重要的篇章之一。


景德镇的千年窑火


有着1800多年制瓷历史的景德镇,“因瓷而兴”,“因瓷而荣”,是古代中国四大名镇之一。自北宋景德元年至清代,景德镇为宫廷烧制瓷器的历史达900余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皇家瓷器和民窑瓷器生产地。千百年来,景德镇瓷器以“薄如纸、明如镜、白如玉、声如磬”的质地和声誉延续着光荣与辉煌。

瓷业高峰是此都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象征,而景德镇又是这个瓷器之国的代表。莹莹白玉瓷,漫漫瓷都路,作为被人们称为“瓷都”的景德镇,不仅制瓷历史悠久,更重要的是造出的瓷器驰名世界,享誉九洲。“江南雄镇记陶阳,绝妙花瓷动四方”,就是这种情况的写照。
  景德镇地处江西省东北部,原系浮梁县治。东晋时期名叫新平镇,唐朝改为昌南镇(又号陶阳镇),宋代景德年间始称景德镇,一直延用至今。

  据史书记载,景德镇的制瓷历史已有二千余年,“新平治陶,始于汉世”。就在这个时候起,景德镇地区就已在商周原始瓷器的基础上,烧制出“器表施有釉”的“青瓷器”。到了晋代,据载有个名工巧匠趟慨,曾为当时景德镇地区瓷器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作出过巨大贡献,因而被后人尊称为“师主”,历朝立庙祭祀。随着时代的进展和江南地区经济的繁荣,景德镇制瓷技术也有所提高,产品运销各地。公元583年,南朝皇帝陈叔宝为了造豪会的庭壹楼阁,诏令这里的窑户烧造雕镂精巧的陶瓷柱石。不久,隋朝建立,隋炀帝又要这里造狮象大兽两座献给皇宫。这都说明,当时景德镇地区的制瓷业已有相当的技艺水平,瓷器产品也有了较大的影响,以致引起了最高统治者的注意。短促的隋朝倾圮之后,强盛的唐帝国继立,高祖李渊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又叫昌南镇的景德镇地区瓷业有了更大的发展,出了两个名人,一个叫陶玉,一个叫霍仲初。据志书记载:“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陶玉是镇里的钟秀里人,他所烧的“陶窑”瓷器“瓷色亦素,土善腻,质薄,佳者莹缜如玉”。这些文字记载说明了一个事实:当时的景德镇地区从汉到唐,不仅一直从事陶瓷业生产,而且经过近千年来的探索和追求,早已从制陶阶段进入制瓷阶段,唐代的瓷器已有相当成就,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代饶州刺史元崔写了《进瓷器状》赞颂了这里瓷器的美好。当然,上面所述的这些情况还只限于文字,记载著名的陶窑、霍窑,遗址也还没有被发现,本世纪五十年代在景德镇市区周围黄泥头、白虎湾、腾梅亭、湖田等地发现的五代窑址,以及挖掘出来的大量碎片,却以实物证明了那个时期这里烧造出来的瓷器主要是青瓷和白瓷,且以青瓷为多。器型主要是盘、碗、壶、水盂、碟等。瓷胎有厚有薄,釉色近似越窑的色彩,略带绿色,与玉器很象,被称为“假玉器”是很贴切的。五代时,这里除烧制青瓷外,又是南方烧造白瓷最早、规模最大的窑场,仅白虎湾一处就有30多座,可见一斑。从现存的大量出土资料看,白瓷色调纯正,纯白度高达70度,吸水率、透光度都达到现代瓷的标准。瓷质远远超过了越窑,冠于当世。
东埠古街
对景德镇来说,宋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朝代。因为延续至今的“景德镇”名称是在这个朝代产生的。这事在蓝浦所著的《景德镇陶录》卷五中说得很清楚。历史发展到宋代,南北名窑林立,突出有汝、官、钧、定、哥五大名窑,而景德镇的瓷业生产也进入一个崭新时期,在唐末五代就有相当规模的青白瓷(又叫“影青瓷”),这时成为全国的代表产地。由于这里烧制瓷器“土白壤而埴,质薄腻,色滋润”,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年)皇帝趟恒派人到景德镇,要这里为皇家制造御用瓷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由于其器光致茂美,当时则效著行海内,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景德镇遂由此而得名。十一世纪末期到十二世纪初,由于战争频仍,北方诸名窑相继衰落,宋室南迁之后,政治、经济重心南移,制瓷技艺更向景德镇集中,集南北名窑技艺之大成,工艺水平有突破性进展,生产规模也越来越大,从而使景德镇制瓷业进入大发展时期,成为“业陶都会”。据蒋祈所著《陶记》记载,当时景德镇有窑300多座,形成全镇“村村陶埏,处处窑火”的盛况。著名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有“佳节又重阳,玉枕纱窗,半夜凉初透”的吟咏,词中的“玉忱”就是景德镇的产品。
北宋青白瓷刻花注碗
  从景德镇的制瓷历史看,元代是一个创新时期。这个时期除在宋代基础上继续大量烧造青白瓷外,其最大成就就是创制成功至今仍享有盛誉的青花瓷。1929年,英国人霍布逊发现一只标有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铭款的景德镇青花云龙象耳瓶。实物表明,公元十四世纪初期,景德镇就已烧制成功质量很高的青花瓷器。元以前,瓷器装饰比较单调,以刻花、划花、印花为主,因此青花的烧制成功,开创了白瓷彩绘的新时代,成为中国制瓷史上的一个划时代事件。它一出现,便以旺盛的生命力迅速发展,使景瓷生产出现空前繁荣局面。从各博物馆现存的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看,制瓷工艺相当成熟,质量已达到很高水平。
  一树绽开并蒂花,兴青花同时期,元代的景德镇瓷工还发明了釉里红瓷,这也是一个重大的创新项目。釉里红瓷是以铜红釉在坯胎上绘制花纹后,再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烧成,纹饰在釉上呈现红色。釉里红兴青花一起绘制所制产品叫青花釉里红瓷器,画面红蓝相映,别有一番风韵。由于烧制难度较大,元代产量不多,留传器物也很少。我省保存的一件有“至元戊寅”款的青花釉里红器,是元代釉里红器中唯一带纪年而流传至今的瓷器珍品。此外,元代景德镇还烧成了红、绿、黄三彩瓷,卵白釉、铜红釉、齐蓝釉等新品种,使景瓷装饰丰富多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卵白釉枢府器,它是元朝廷官府机构枢密院在景德镇定烧的瓷器,胎体厚重,色白微青,光泽象鹅蛋,釉色比以前的青白瓷又有很大提高。在制瓷工艺方面,元代一个重大改进就是把制瓷原料从原有的瓷石一元配方改为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方从而增加了瓷胎中氧化铝的含量,提高了瓷器的烧成温度,降低了烧成中的变形率,为制造大型器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元代统治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但这期间的景瓷生产发展却很突出。在元代的基础上,明代的景德镇瓷业就更加突飞猛进。这时的景德镇已成为全国制瓷行业中心,所产瓷器不仅数量大,质量好,而品种多,销路也很广。仅就装饰而言,除了继续大量烧制青花瓷并进一步提高质量外,釉上彩瓷又开始面世,而且“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其发展势头之迅猛,使人惊奇不胜。《中国陶瓷史》所指出的:“彩瓷的发明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确实,明代的景瓷的确是艳压群芳,不论数量、质量、花色品种等方面都成为当时中国瓷器的翘楚。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他著名的《天工开物》中就写道:“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另一明代官员王世懋的《二酉委谭》中也说:“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另一段记述则更形象,他说:景德镇“为天窑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余尝分守督运至其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戏目之曰:四时雷电镇”。从这些记述中,可以明确认识到明代景德镇瓷业生产之辉煌。在品种上,明瓷的异彩纷呈也是空前的。这个时期,又创制成功了薄如蛋壳,轻若绸纱的薄胎瓷,以及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纹饰丰富的瓷板书。还有精妙无比,可以乱真的各种仿古瓷。同时还出现了许多技艺绝伦,名震遐迩的陶艺家,如以制“卵幂杯”、“琉霞盏”闻名于世的“壶隐道人”吴昊十九,他所制的薄胎瓷“卵幂杯”被誉为历史上登峰造极的瓷器之一。仿古瓷制作名家周丹泉所制的仿古瓷器,使人无法辨其真假,以致一件精品问世,四方重价追求,千金竞市。另一仿古名家崔国懋声名更大,他所仿宣德,成化窑的瓷器号称“崔公窑”,名噪当时,四方争购。由于景德镇在制瓷方面的名气大,因此在明时就与湖北的汉口镇,广东的佛山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为“四大名镇”。

  在景德镇制瓷史上一件不容忽略的大事是明代御器厂的建立。为了满足皇帝宫廷用瓷的需要,早在元代就在景德镇设置了全国唯一的一所为皇室服务的专门机构-浮梁瓷局。到了明朝的洪武年间,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宋、元两代皇室于景德镇监造选购皇家用瓷的基础上,钦命在景德镇设置御器厂,专门为皇室烧制各种宫廷、外交、礼品用瓷。御器厂凭借帝王威势,汇集大批精通瓷业生产、擅长制瓷技艺的工匠,投入大量资金,占用最好原料,对产品精益求精,因此制造出许多瓷器精品。这些瓷器不仅品种兼备,风格齐全,而且质量上乘光彩夺目,精美绝伦,使人一见而爱不释手,不少成为传世珍品,在世界上也产生巨大影响。这个建立于公元十四世纪中叶的御器厂,一直延续明、清两代,历经27个皇帝500余年,对景瓷生产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是有巨大作用的。与明代御器厂相关,还产生过一个“童玉跳窑”的故事:明朝浮梁里村人童宝,在太监潘相于景德镇督造大器青龙缸期间,因久烧不成,以身赴窑,后被封为“风火仙”,立祠祭祀。
  应该承认,由于明末战乱,清初的景德镇瓷业生产曾一度受到影响,甚至停滞不前。到了康熙19年(公元1680年)以后,景德镇的瓷业生产不仅恢复过来,而且有旭日东升,在明代的基础上飞快发展。经过当时的广大瓷工和艺匠的艰苦钻研和不懈努力,景瓷生产突飞猛进,以其取得的光辉业绩,形成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业生产的鼎盛时期,从而跃上了历史的巅峰。清初的沈怀清说:“昌南镇陶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事陶之人动以数万计”。还有那个叫“殷弘绪”的法国传教土,他于康熙51年(公元1712年)9月1日在饶州发出的一封信中说:“昔日景德镇只有三百座窑,而现在,窑数已达到三千座。……到了夜晚,它好像是被火焰包围着的一座巨城,也象一座有许多烟囱的大火炉。唐英在他的《陶冶图说》中更进一步明确地说:“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籍此食者甚众”。
  清代的景德镇瓷器,不仅继承了明代的工艺和品种,而且还有不少的发明创造。比如康熙时的青花瓷色彩呈宝石蓝,比明代的更鲜艳纯净,别具风格;釉上五彩因发明釉上蓝彩和墨彩,比明代的更丰富多彩,纹样清晰,着色鲜明;斗彩的品种也比明代的增多,雍正时期的青釉烧制达到历史最成熟阶段;更为可贵的是创制成功了很多名贵的新品种,如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创制了以“玻璃白”为填料,使画面色彩柔和、富有立体感的粉彩;引进国外彩料,专作宫廷御器的珐琅彩;直接用黄金装饰瓷器的金彩;在单色釉中添加其他不同成份,使之在高温下流淌变幻,形成流光溢彩、斑谰绚丽奇观的“窑变”等等。其他如墨彩、乌金釉、天蓝釉、珊瑚红、松绿釉,胭脂红等等也都应运而生。此外,康熙期间,还恢复生产了明代中期以来几乎失传的铜红釉,其中尤以郎窑红、豇豆红最为著名。总之,清代的景瓷,其品质、造型、釉彩都达到空前水平,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在清代景瓷的发展过程中,为景瓷作出突出贡献的督陶官唐英功不可没。他在景德镇督陶15年,是景德镇御窑厂督陶时间最长、成绩最著的督陶官。15年中,他不以“官”凌驾陶民头上,而以“民”虚心向陶民学习,与工匠打成一片。到镇之初,于制瓷一无所知,就杜门谢客,悉心钻研陶务,与工匠同食息三年,终于变外行为内行,掌握了制瓷方面的各种知识,并身体力行,与瓷工们一起从事工艺钻研。同时,对瓷业生产技艺进行科学总结,从理论上加以提高,先后编写出《陶务叙略》、《陶冶图说》、《陶成纪事》、《瓷务事宜谕稿》等著作。特别是《陶冶图说》这部图文并茂的著作成了陶瓷工艺史和世界文化发展史上重要文献。他督陶时的瓷器产品世称“唐窑”,其制造水平和质量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清人蓝清所著的《景德镇陶录》对他作了很高的评价:“公深谙土脉火性,慎选诸料,所造俱精莹纯全……厂窑至此,集大成矣”。晚年,他把自已的诗文收集成册,名为《陶人心语》,完全以陶人自居。除唐英之外,还有几位督陶官,对景德镇制瓷器业也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如从清康熙十九年至二十七驻景德镇御窑厂的督陶官臧应选,该时期出产的官窑瓷器被称为“臧窑”,产品诸色俱备,尤以蛇皮绿、鳝鱼黄、吉翠、黄斑点为佳,鲜红色更为著名。清康熙年间任江西巡抚的郎廷权,在康熙四十三年至五十年的七年中,兼负景德镇督陶之责,他热心于瓷器的研究,突出成就是郎窑红(也叫宝石红)的烧制成功,还有素三彩等。年羹尧于雍正四年来景德镇兼管御窑厂窑务,此后十年官窑所产瓷器称为“年窑”,釉色发明甚多,以胭脂釉最著名,还有“雨过天青”等色釉也很突出。还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外国图家也曾为景德镇瓷业作出贡献,他的中国名字叫郎世宁,意大利人,1715年作为传教土来到中国,并被招进宫廷,成为一名专职图家。他曾在景德镇为宫廷创作了大量的瓷板壁书和其他陶瓷作品,他的中西结合绘现风格给后人有较大影响。


随着岁月的更迭,世事的变苍,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景德镇瓷业生产也遇到了挫折。清乾隆之后,由于各种社会原因,景瓷生产从巅峰走向下坡路,产量、器质、品种、造型等都呈明显萎缩状态。特别是鸦片战争之后,战事频繁,政局动荡,外贸入侵,市场缩小,景瓷生产也受到严重摧残。延续500多年之久的御器厂也寿终正寝。民国时期,社会仍不安定,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特别是日寇侵华期间,景德镇多次遭受日寇飞机的轰炸,坯坊、窑房大面积遭受破坏,全镇瓷窑能烧的只有33座,处于奄奄一息境地,整个瓷业生产陷入低谷。不过沙漠中也有绿洲,在这个不景气的时代里,瓷业生产在操作方面却有所进步,如出现脚踏辘轳车,手摇碎釉机,石膏模型铸坯,雾吹器吹釉等较先进的方法。特别是清末宣统二年,江西瓷业公司在景德镇宣告成立,标志着景德镇陶瓷进入一个企业化时代,显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这家公司在设计上比较多元化,而且有不少创新,制作也十分精巧,同时还进行一系列技术革新,试行机械生产、贴花纸彩瓷、以煤代柴烧造等,有较大的促进力。民国期间,瓷业改革者杜重远为景德镇陶瓷工业的改革倾注了心血,他力主重新振兴景瓷,成立陶业管理局,自任局长。从外地招揽人才,培训瓷业工人,制订改革陶瓷工业的各项措施,促使景德镇瓷业生产焕发出勃勃生机。陶瓷美术方面,随着清末民初以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等为代表的文人派浅绛彩瓷,一改前朝华缛浓艳、追求简约淡雅的清新风格之后,汪晓棠、潘匋宇等又以粉彩颜料绘瓷,大大扩大了色彩领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王琦、王大凡、邓碧珊、汪野亭、程意亭、刘雨岑、徐仲南、田鹤仙等八人在珠山定期聚会,切磋陶瓷美术,研讨装饰书艺,被称作“珠山八友”。这些文人艺友当时都有较高技艺和声望,各有专长,风格迥异,名噪海内外,把景德镇的粉彩艺术推向一个新高峰。
  中国是最先发明瓷器的国家,因此外国人把我们称作“瓷器之国”,英语中“CHINA”既名瓷器,又称中国。作为“瓷都”的景德镇瓷器,早在唐、宋就已向全国各地伸展,特别是镇名改为“景德”之后,影响力、竞争力大增,可以与当时的官、汝、定、哥、钧五大名窑产品争奇斗艳。蒋祈在《陶记》中说:“蜒埴之器,漂白不疵,故鬻于他所,皆有“饶玉”之称,其视真定红瓷,能泉青秘,相竞奇矣”。到了元代,景瓷更为畅销,不仅与“真定红瓷,能泉青秘”成鼎足,甚至还有垄断市场之势。进入明、清,景德镇瓷器就成压倒优势,在全国瓷器市场上高踞主道地位,所以《江西省大志》记述:“其所被自燕云而北,南交趾,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皆取于景德镇,而商贾往往以是牟大利”。有史料记载,唐代都城长安的西市有一个国际性市场,瓷器这种新商品使许多来华的外国人大感兴趣,他们纷纷购买。景瓷当时以“假玉器”称誉长安,当然也在购买之列。唐以后到宋朝,中国瓷器有两条路输往国外,一条是伴随“丝绸之路”的陆上通道,一条是日本陶瓷学者三上次男所称“瓷器之路”的海上航线。景德镇瓷器最先是销往亚洲各国。据成书于南宋理宗时代的《诸蕃志》记载,当时亚洲的56个国家和地区,用瓷器作交易主要产地就是景德镇。同时,景德镇瓷器也已到达欧洲,荷兰人于南渡口宋时到福建泉州贩运景德镇瓷器。由于元、明、清景德镇瓷业生产大发展,外销瓷越来越多,元代发明的青花瓷也远销国外,菲律宾、印尼、印度、日本、马来西来都出土了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残片。明朝初年,“三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远洋船队,先后到达南洋群岛、波斯、阿拉伯等30多个国家,船上的景德镇青花瓷是其重要商品。当时随同郑和出航的马欢所著《瀛涯胜览》中就有不哇的“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的记载。此外,美洲、非洲、澳洲的人也非常喜爱中国瓷器。据记载,在明代隆庆年间,每年仅墨西哥银行银元流入中国的就有一二百万,其中相当部分是用来购买景德镇瓷器的。所谓“九域瓷商上镇来,牙行花色照单开。要知至实通洋外,国使安南答贡回”,就是景德镇瓷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的真实写照。山有起伏,花有荣枯,尽管景德镇的瓷业生产也有兴衰的变化,但千年窑火不断,2000多年制瓷历史所形成的漫漫道路,却是始终绵延不断、迤逦向前的。为什么能这样呢?这有多方面的原因。

  “水土宜陶”,优越的自然条件是景瓷生产发展的先决因素。景德镇地处江西省东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水源、光照充足;境内山峦起伏,有丰富的森林资源;附近高岭村出产的“高岭土”是烧制瓷器的优质原料,全世界此类瓷土均以此命名;境内河道纵横,东河、南河、西河和小北港河汇集昌江,然后自北向南流经市区,通向鄱阳湖往入长江。这样就从气温、光照、水源、原料、燃料以及运输上,全面为烧制瓷器解决了问题,促进了景瓷的发展。由于制瓷历史悠久,代代相传,积累了丰富的制瓷经验,技术全面而高超。工艺分工精细,所谓“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窑炉经不断改造,烧成质量越来越好。同时,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全面大批制瓷工匠流向景德镇,如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北方的汝、定、钧等名窑的工匠逃到景德镇;其后元兵南进,南宋灭亡,各地瓷窑被破坏,很多技术工匠又逃到集到这里来。这样,景德镇在自已原有的技术基础上,又不断吸引外来技艺,相得益彰,锦上添花,以至集天下制瓷技艺之大成,促使产量、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品种的丰富多彩。
  景德镇的人口组成被称为“五方错亲”指的是以景德镇为中心周围的都昌、乐平、祁门、波阳、抚州、南昌、余干、余江、上饶等府县的农村闲散劳动力汇聚到景德镇谋生,形成了“五府十八帮”的盛况。这些地区的人员为景德镇的瓷业生产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也是促使景瓷兴盛的一个重要因素。
唐宋之后,景德镇瓷器由于产量、质量不断提高,名声越来越大,不仅市场扩大,而且引起皇家的重视和索取,“且贡于朝”,并在景德镇长期设置御器厂,将大量皇室资金投到景德镇。这样就从市场瓷商和皇室两个方面为景德镇制瓷提供了资金来源。更重要是景德镇瓷器扬名世界,大批瓷器销往国外,获得大量国外货币。由于资金较充足,使景德镇瓷器得以不断生产、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优越自然条件,制瓷技艺高超,人才劳力充足,资金来源丰富,是促使景德镇千年窑火不断的几个重要原因。


名窑与名瓷

  
中国瓷器主要以青瓷、白瓷、彩瓷为主。青瓷体系窑址多遍布南方,唐代浙江越窑青瓷最为优秀;宋代瓷器生产达到高峰,龙泉、钧、汝、官、哥、定窑等名窑辈出。白瓷体系窑址多集中于北方。元明清三代以烧制彩瓷为主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产品是青花,白底蓝  花,淡雅清新。

  [越窑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唐、五代出现的越窑,是青瓷的最高水平,尤以“秘色瓷”为珍贵,达青瓷顶峰。

  素雅如玉、温润清婉的青瓷

  青瓷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瓷器,是在坯体上施以铁元素为呈色剂的釉经高温烧制后呈青色而得名。商代中期开始出现的原始青瓷,为我国最早的青瓷。到了东汉中晚期,真正意义的青瓷才烧制成功。我国历代所称的缥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冬青、粉青、豆青等瓷,都是指这种瓷。

青釉莲花式盏托  
  
  
五代,通高13.5厘米,口径13.9厘米,苏州市博物馆藏。质地紧密,通体施青釉,釉层薄而均匀,釉色青翠莹润,有“千峰翠色”之感。器身由盏和托两部分构成:盏直口深腹,饰浮雕莲瓣三叠,承盘作仰莲状,浅雕莲瓣两层。喇叭状圈足,口及足部亦饰莲花纹。刀锋犀利,线条活泼流畅,整体造型轻盈饱满,如盛开莲花,实乃越窑珍品,难怪乾隆皇帝赞叹“李唐越器人间无”。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越窑青瓷和秘色瓷
  
  唐代青瓷以南方的越窑青瓷生产规模最大,质量最好。越窑青瓷以其素雅温润而闻名,咏越窑青瓷的诗句也体现了这种美。唐代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徐夤以“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来形容它,可谓异曲同工之妙。越窑青瓷胎细腻坚致,叩之声脆,釉质腴润匀净,如碧玉翡翠。釉色为黄或青中含黄,无纹片。普遍使用素地垂直划纹的装饰方法。另一种在器物上堆贴花卉、人物、鱼兽等的方法。器物常见的有碗、盘、水盂、罐、盒等,特色器如瓷砚、执壶、瓷罂等,尤其是口唇不卷、底卷而浅、直口浅腹的越瓷瓯,风靡一时,成为文人墨客的歌咏对象。“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唐代孟郊)、“蕲簟曙香冷,越瓯秋水澄”(许浑)、“蜀纸麝煤沾笔兴,越瓯犀液发茶香”(韩偓)等等,都是典型之例。难怪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将越窑列为唐朝诸窑之首。越窑青瓷中的上乘之品为皇室、臣僚所属所用,有“秘色瓷”之称。秘色瓷质地细腻、釉色淡绿、光泽晶莹,堪称越窑青瓷的顶峰之作。1987年,在陕西唐代名寺法门寺塔地宫下出土的文物中,有十四件越窑青瓷,还出一方造物账碑,碑文称这些瓷器为“秘色瓷”。宋伯胤在法门寺博物馆看秘色瓷时说:“千年案断法门寺,秘色不秘自分明”。越窑青瓷与邢窑的白瓷相呼应,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窑系,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邢窑白瓷]类银类雪、“天下通用”

  
邢窑是白瓷,烧造中要求瓷土含铁量低于1%,为以后瓷器彩绘打下基础,唐朝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
似玉如冰、类银似雪的白瓷
  白瓷是胎和釉均为白色的瓷器,在坯体上施以纯净的透明釉,经高温烧制而成。白釉瓷器的烧制成功为后世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它的出现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唐代是中国陶瓷的鼎盛时期,杜甫在《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诗中咏赞“大邑烧瓷轻且坚,叩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唐白瓷以邢窑为代表,邢窑“盈”字款白瓷,胎质薄且坚,釉质莹白润泽。定窑白瓷与邢窑白瓷较为相似,胎薄体轻,色如象牙。景德镇烧制的白瓷更是成为贡品,深受皇家喜爱,“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

白釉莲瓣座灯台
  
唐,高30.4厘米,口径6.5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由灯盘、台柱和承座三部分组成。灯盘呈杯形,中心有插烛圆筒。台柱细长挺拔。束腰饰瓦棱纹,线条清晰明朗。承座凸雕莲瓣纹座。胎质细密坚硬,整体造型庄重、挺拔、精美别致。通体施白釉,釉色白润,釉厚处呈淡青色,底座无釉,有一墨书“永”字。
类银类雪、“天下通用”的邢窑白瓷
  唐代邢窑以其优质白瓷名满天下。唐代陆羽在其《茶经》中赞美邢窑白瓷“类银类雪”极其精美。其实邢窑不仅产如陆羽所赞美的精细白瓷,而且产粗糙白瓷,因能满足社会各阶层的需要,所以唐代李肇在《国史补》中指出邢窑白瓷“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精细白瓷,瓷胎体轻薄,洁白纯正,细腻坚致,造型工整,釉色白中闪青,既有玉质感,又有银质感,断面平滑,扣之如金石声。造型多为日用器皿,大都不见装饰。在邢窑的精品中,有一种名贵的白釉“盈”字盒。通体施白釉,釉色洁白如雪,底部刻有“盈”字款,制作规整秀巧,是唐代邢窑的杰出之作,为官府用瓷。


[龙泉青瓷]“雨过天青云破处,梅子流酸泛绿时”
  
  
龙泉窑属白胎青瓷,以釉色见长。“粉青”、“梅子青”达青色最佳,为海外各国所珍视。

  
“雨过天青云破处,梅子流酸泛绿时”
    ——龙泉青瓷和景德镇仿龙泉瓷

  龙泉窑在南宋晚期达到极盛。主要烧制青瓷,以釉色美丽至极的粉青和梅子青釉瓷而闻名遐迩。北宋龙泉青瓷胎体厚重,质地较粗,造型古拙。玻璃质釉,釉层薄,釉色为绿色,比较清淡。到了南宋则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制作规整,结构合理,有灰白胎和铁骨胎两种,釉层肥厚如凝脂似美玉,有月白、豆青、淡蓝、青灰、灰黄、炒米黄等。其中呈色稳定的梅子青和粉青称雄一时。梅子青釉有同汝窑釉色类似的美感,釉质浑厚,色如翡翠,釉层略带透明,釉面光泽照人,器如梅子初生,秀色可餐。粉青釉釉层肥厚,釉面略带乳浊呈失透状,釉色青绿粉润,釉表光泽柔和,有如青玉。翟翕武在1959年5月于龙泉瓷厂时赞叹“雨过天青云破处,梅子流酸泛绿时”。南宋晚期其造型亦形成自己的风格,稳重大方,浑厚淳朴而又不失秀媚,器型丰富多样。装饰普遍采用刻花和堆塑法。元代龙泉瓷业继续发展,此期大件器物较多,时代特征明显。纹饰有云龙、荔枝、牡丹、荷叶,有模印帖花,露胎装饰与褐斑装饰。菊瓣纹碗与历史故事图案印花碗较有代表性。明晚期瓷业渐衰,青釉色泽灰暗,器底下不施釉,足部处理粗糙。

青釉堆塑蟠龙瓶
  
南宋,高22.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唇口短颈,圆腹圈足。盖顶饰卧犬钮。颈扁处堆塑一条盘旋起舞的游龙,目光炯炯,体态矫健。瓶腹下部有一周凸起的莲瓣纹,淡雅清新。通体施梅子青釉,釉色青绿,莹润光洁,如梅子初生,秀色可餐。此瓶造型淳朴端庄,稳厚中现气势。
  明代景德镇开始仿龙泉,其仿品多为官窑所产,其永乐仿品称“冬青釉”。有碗、罐、高足杯等,其釉色稍偏青绿,是因白瓷胎所致。明宣德仿品多有青花“大明宣德年制”字款,以仿南宋粉青釉为主,器里外均施釉。正德仿品则施釉较薄,呈色浅嫩,多见碗类。嘉靖仿品,碗瓶匀有,釉面光洁明亮,釉质肥厚。清康熙以后,青釉烧制最为成功,有粉青、冬青、豆青等。


[耀州窑黑瓷]古朴如铁、深沉厚重
  
  
耀州窑与龙泉窑青瓷相仿,故称“北龙泉”。

  耀州窑宋代以生产刻花青瓷闻名,但在唐代黑釉瓷器却是耀州窑的大宗产品。耀州窑黑瓷釉层均匀,黑漆光亮,胎质坚致,呈灰白色或青灰色。器物种类丰富,如碗、盘、盒子、灯、盆、罐、壶等生活用具和马、狗、羊等玩具。多数不施纹饰,少数以划花、贴花、印花等手法进行装饰。其中黑釉剔花和白胎上绘黑彩是唐耀州窑首创。1972年出土的一件黑瓷塔式罐,釉色漆黑明亮,造型庄重优美,制作精巧绝妙,装饰手法多样,是唐代黑瓷中的一件绝品。

耀州窑黑釉塔形罐
  
由盖、罐身、基座三部分构成。基座与罐身连接在一起,盖分制。宝刹式器盖,为九重相轮。刹顶尖,贴塑一右手扶膝,左手遮目作瞭望状的坐猴,造型生动逼真。平底,底座边沿为不规则多边形。器底四周成壁龛形,内有贴塑护法天龙头像、佛像、力士等人物造型。罐为圆唇、小口、鼓腹、平底。下腹贴有大小相同的双层仰莲瓣。整个器物釉色漆黑明亮,造型优美庄重,制作精巧绝妙,装饰手法多样,设计思想突出鲜明,是唐代黑釉瓷中的一件绝品。


[磁州窑瓷]质朴醇郁、清新扑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29 00: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磁州窑民间色彩强烈,风格粗犷。


白釉黑花芍药纹瓶
  
金时烧制,产于磁州窑,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此瓶小口,口壁斜直,短颈,丰肩,器身修长。胎呈黄色,上有牡丹图案,花纹构图朴素大方,且线条流畅,挺拔俊美。
  谈到白釉黑花瓷器,无一不让人联想到我国宋代著名的民间瓷窑――磁州窑。它以烧釉下黑、褐彩瓷而闻名于世,是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其制瓷工艺技术对北方起着影响至深的作用。
  其窑址在河北邯郸地区的磁县彭城一带,在宋元时属磁州,于是使以州命名。因为继承唐代北方民窑的制瓷特点,使得其产品繁多:白瓷、黑瓷、青瓷、花瓷、低温三彩等都有烧制。而且装饰技法也多样,除了最常见的白地黑彩、白地划花、白地剔花、珍珠地划花和白地红绿彩,甚至绿地黑彩和孔雀绿地黑彩,也为磁州窑所创烧。
  它的造型种类也较多,因为出自民窑,使得碗、盘、碟、罐、炉、枕、壶、瓶等应有尽有,其造型简洁,甚至取消了器物上与实用无关的附加物,使造型更趋向于单纯、朴素、合理。其造型式样有梅瓶、敞口瓶、深缸、玉壶春式瓶等造型,其中梅瓶最为典型,也最为成熟和完美,形如少女,健康挺拔,婷婷玉立,且纹样黑白分明,审美价值极高,直到今天的磁州窑,仍在大量烧制梅瓶,无怪乎有“黄金有价,梅瓶无价”这一说法。
  在器物上,题材除了花鸟虫鱼,人物故事,各种婴戏之外,许多器物上还题写了诗词散曲及民谣、格言。用较自由的图案结构,甚至带有绘画的构图,表现故事和传说的情节,描绘人物的活动姿态和形象,充满了对生活之爱,可见当时民间陶瓷匠师们苦心孤诣所创造出的非凡的艺术之美。


 [景德镇影青瓷]光致茂美、冰肌玉骨

  
瓷都景德镇宋代烧成影青瓷,使我国烧瓷水平大大提高。


  光致茂美、冰肌玉骨的景德镇青白瓷
  宋代,景德镇以灵巧、典雅、秀丽的青白瓷(影青瓷)而著称于世。青白釉青中显白,白中泛青,介乎于青白之间,有冰肌玉骨之誉,艺术价值极高。景德镇青白瓷胎质洁白细腻,胎体轻巧,釉色白中闪青,釉面透明度强,色质如玉,故有“假玉器”之称。早期器物底部较厚,后期底部较薄。造型有各式饮器、酒具、镂空香熏、瓷盒、瓷枕等,其中盒子是景德镇青白瓷中的主要产品。装饰有划花、刻花、印花、剔花、捏塑、堆贴、镂刻工艺和点彩,花纹活泼清秀。纹饰有缠枝荷花、菊花、樱桃、婴戏、风景人物等。
  宋代,景德镇以灵巧、典雅、秀丽的青白瓷(影青瓷)而著称于世。青白釉青中显白,白中泛青,介乎于青白之间,有冰肌玉骨之誉,艺术价值极高。景德镇青白瓷胎质洁白细腻,胎体轻巧,釉色白中闪青,釉面透明度强,色质如玉,故有“假玉器”之称。早期器物底部较厚,后期底部较薄。造型有各式饮器、酒具、镂空香熏、瓷盒、瓷枕等,其中盒子是景德镇青白瓷中的主要产品。装饰有划花、刻花、印花、剔花、捏塑、堆贴、镂刻工艺和点彩,花纹活泼清秀。纹饰有缠枝荷花、菊花、樱桃、婴戏、风景人物等。

影青莲瓣注碗
  
北宋,通高25.8厘米,安徽省博物馆藏。胎质细腻,色洁白。通体施影青釉,光洁莹润。注壶盖顶塑狮子形钮,威武形象。注子腹壁至足。浅刻六道瓜棱纹。长流曲柄。托碗作六瓣仰莲形,似盛开莲花一朵,可容开水,将注壶内的酒温热。此器造型典雅,构思巧妙,既美观又实用。


[建阳窑茶展]“兔毫紫瓯新、蟹眼清泉煮”


  
建窑为南方黑釉瓷,用作茶盏被宫廷选用。



  建阳黑釉瓷器型以碗类占绝大多数,宋代文献帝称之为瓯或盏,统名“建盏”。由于宋代斗茶风尚盛行,建盏颇受文人喜爱,苏轼的“勿惊午盏兔毛斑,打出春瓮鹅儿酒”,黄庭坚的“纤纤捧,研膏溅浮,金缕鹧鸪斑”,杨万里的“鹧鸪碗面云荥字,兔褐鸥心雪作泓”,蔡襄的“兔毫紫瓯新,蟹眼清泉煮”等诗词都可以体现。建盏胎体厚重,色黑坚致;盏内外施釉,外壁釉不到底且近足部,有明显垂流现象。釉色乌黑晶亮,亦有深褐色。由于黑釉属铁结晶窑变釉,结晶形成各种各样花纹。呈条状晶纹的称“兔毫”,有黄白两色,故又有金兔毫、银兔毫、玉毫、兔斑等别称;也有呈油滴结晶状,宋人称“鹧鸪斑”;铁结晶呈油珠状的称为“油滴”;更有少数窑变花釉,在不规整的油滴周围出现窑变蓝色,尤为珍贵。

类鹧鸪斑曜变建盏
  
敞口,斜腹下微收,饼足。通体施有光泽的黑色玻璃质釉,釉层表面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凹凸。胎灰白,外部釉不过腹,有流釉现象。碗内布满褐黄色的斑点,或散或连,形状不一。斑点周围出现窑变蓝色,闪耀着美丽奇妙的光芒,色彩异常绚丽。


[青花瓷]幽雅清新、温尔文雅


  
青花瓷是中国瓷器中的重要品种,用钴土矿作原料绘图烧成后图案呈青蓝色,是釉下彩。元、明、清三代的青花瓷国外影响很大。

  中国最早的青花瓷器是从宋代的一种著名白瓷――影青瓷发展而来。当时的影青瓷胎薄而半透明,罩以一种呈淡青色的清澈釉。后来的青花瓷器也是,将青料在未烧成瓷的坯鸶胎上绘制成画,然后罩以透明的釉,入窑烧成,出窑后会呈现出一种美丽而幽雅,沉静却清新的青蓝色花纹,具有那种在一色中创造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的特征。
  青花瓷在元代开始成熟,当时主要用于外销,大多销往中亚地区,其器型丰富多样,既有精巧的小件器,也有硕大厚重的大件器,如大罐、大瓶、大盘、大碗等,饱满、厚重、气质非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无青花瓷的装饰,有细致繁密和粗放简约两大类。题材也各式各样,如人物故事,缠技花卉,海水龙纹,莲池鱼藻等,多以纹饰简约,气势雄放为主。

青花海水龙纹盘
  
明弘治年制。高度4厘米,口径20厘米,足径12.5厘米。此盘撇口,浅式,圈足。盘心绘满海水,中有一行龙。盘外也是海水龙纹。
  过渡到宣德时期,此时的青花瓷器,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负盛名,被称为我国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
  到明未时,民间青花瓷器的图案装饰题材更加多彩,完全突破了历来官窑图案规格化的束缚。各种大小动物如虎、牛、猫、虾、鹦鹉、鹭等全都入画,写意山水也较盛行,并且在画上配诗。
  直到清代,青花瓷也是主流产品。民窑青花风格上表现出纹饰自然、淳朴、流利、富于艺术气质,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官窑青花最能反映出当时的制瓷工艺水平,风格上表现为器形规整,装饰技术极其细腻。
  想到青花瓷,就会想到景德镇,这个中国青花瓷的制造中心,它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源源不断的供应着优质原料――高岭土,用它制成的胎体,烧出的是白色半透明的瓷器,着色施釉后,可以清楚的看到青花。最上乘的青花瓷,胎体表面质地平滑,光亮度极高,是陶瓷领域里的一朵奇葩。


[彩色瓷]争奇斗妍、风华绝代

  
明代出现的斗彩、五彩及清代出现的粉彩、珐琅彩都是彩色瓷。有的是釉上、釉下相结合,有的是精妙的釉上彩,为我国瓷器争奇斗妍增添色彩。


  
争奇斗艳、楚楚动人的斗彩瓷器  
  “斗彩”始于清雍正年间的<南窑笔记>记述:“青料画其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它是传统陶瓷装饰技法之一,因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古彩结合在一起的彩绘装饰,故称“斗彩”,亦称“逗彩”、“豆彩”。是用青花料在胎上勾描出完整构图的纹饰轮廓,施青白透明釉色,入窑高温烧成。再于釉上青花轮廓线内填画各种彩料完成彩色图案,复入彩炉低温二次烧成,分为点彩、覆彩、染彩、填彩、青花加彩四种。
  斗彩首创于明宣德,1985年发现的西藏萨迦寺青花五彩莲池鸳鸯纹碗,落有“大明宣德年制”款,证明了文献上“宣德五彩,深厚堆垛”的记载。其突出特点是在鸳鸯纹饰上采用了青花与五彩结合的工艺,开启了明代斗彩工艺的先河。明代斗彩,以成化年间最为著名,成化斗彩把青花的幽菁和古彩的华贵溶为一体,典雅而又鲜明。其施彩方法以填彩为主,所用色彩有鲜红、油红、娇黄、鹅黄、杏黄、蜜蜡黄、姜黄、深绿、浅绿、松绿、浅紫、姹紫、孔雀蓝、孔雀绿等十余种。一件器物上少说施三四种釉上彩,多者五六种,使纹饰的形、线、色相依相衬,相辅相成,令斗彩更为妩媚明艳,光彩照人。
  成化的斗彩画面疏朗秀丽,装饰幅面不大,嘉靖、万历以后则变得繁密浓艳。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继承了明代成化的斗彩并有所发展,除用古彩颜料外,还使用粉彩颜料。

斗彩鸡缸杯
  
明,景德镇窑,高3.3厘米,口径8.3厘米,足径4.1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斗彩鸡缸杯,俗称鸡缸杯。浅形,撇口,卧足,内白釉无纹,外绘斗彩纹饰四组,一为兰花柱石,二为芍药柱石,其余两组为子母鸡5只,另有雄鸡昂首长鸣,母亲啄虫哺雏,纹饰鲜艳,画工精细,生动传神,足内有青花楷款“大明成化年制”。此杯在晚明万历时已值十万,至今更为珍贵。
色彩硬朗、线条刚劲的五彩瓷器
  五彩是传统的釉上装饰技法之一,又名硬彩,它是在瓷胎上用生料,钒红勾线,用单线平涂的方法,在800——900摄氏度之间烧成,色彩鲜明透彻,故又称古彩。它具有构图严谨,形象概括夸张,笔线刚劲有力,以单线平涂的红绿彩,有鲜明的色彩对比效果,具有强烈、质朴的民间艺术特色。
  传统古彩的特点有:
  (1)笔线雄健丰富
  传统古彩把铁线描和钉头鼠尾描法相结合使用,因而挺拔有力而又变化丰富。它雄健而不刻板,丰富而不杂乱,刚中有柔,方中有圆,粗中有细,放中有收。另外,古彩中排线也很有自身的特点,因物象不同而有不同形式特点的排线,排线形成了装饰美、图案美,同时也突出了古彩线描的风格特点。古彩的排线形式多样,它有横排、竖排、斜排、对排、单层排等形式。
  线描的产生是基于生活中不同事物的特性,古彩的笔线既尊重生活,因物施线,同时,又保持和发挥自身线描的装饰美。
  古彩装饰形象的结构、神情、特点等主要靠线描的功力和艺术处理。线描是古彩装饰的骨架和灵魂,色彩则是它的血肉和肌肤,线描是古彩装饰艺术成败的关键。
  (2)色彩单纯强烈
  古彩由于工艺材质的限制,它仅有七种颜色,即“红、黄、翠、紫、大、苦、水”七色。红是矾红,复色的红,近似桔红加赭石,用来勾线和彩。紫是古紫,浅紫色,色温和,如细分,又有红头紫,凡发蓝偏冷为蓝头紫。大是古大绿,比深绿色暖些。水是古水绿,即淡绿色。若再细分,同是古大绿又有深大绿之别,“古苦绿”、“古水绿”也是这样。除矾红外,其余六色皆作填色用,烧后的古彩,色彩微起于瓷面,呈色鲜丽透明而纯度较高,有的接近间色,有的接近原色,形成色彩上的冷暖、色相、色度、色面等对比效果。各色之间的区别清楚醒目。因此,构成了色彩单纯强烈的特点。色彩单纯但绝非原色、间色的再现,因而显得色彩强烈而不火气,单纯而不单调。
  精炼夸张的装饰形象,把生活中的形象进行改造和加工,变成精炼的符合工艺技法的装饰形象。

五彩透雕水壶
  
明末,高24.9厘米,口径5.9厘米,底径8.4厘米。此壶为珐琅瓶型纹壶,壶身两侧有牡丹孔雀图的精细透雕,用金泥涂上色彩,其注口和把手为红地金彩,整个外观极为巧致华丽。

温柔如水、丽秀如竹的粉彩瓷器
  粉彩,又称软彩,其特点是改变了古彩那种单线平涂的生硬色调,而可以分出明暗、深浅、阴阳、渲染接色,使每一种颜色都有丰富的层次,画面具有一种粉质感。其特点是色泽丰富,粉润柔和,秀丽雅致,形象刻画细腻生动。
粉彩的装饰特点:
  (1)、笔线淡、细、匀、柔、粉彩勾线亦用珠明料,线条具有淡、细、匀、柔、俏的特点,这和古彩及青花有所不同。
  淡,是指粉彩勾线要调淡些的料,一般分为“二浓料”和“淡料”。“二浓料”比古彩勾线常用的浓料要淡一些。如勾枝、叶或衣纹等多用它。“淡料”比“二浓料”还淡些,这种料线接近工笔花鸟勾白花用的淡墨线。多用来勾白花或淡色的花朵。
  细,是指粉彩多用细线,它极少用古彩经常使用的浓粗线条。
  匀,是指粉彩线条多以匀称取胜,形式上不似古彩线条顿挫多变,但它匀而不板。
  柔,是指粉彩线条要柔和,不似古彩线条那样挺健遒劲。它要柔而不弱、不软,要柔中见挺,柔中有刚。
  俏,是指粉彩线条勾得有巧妙的变化,在淡、细、匀、柔之中,其笔线的起收、顿挫都较含蓄,不锋芒外露。
  (2)、色调柔润。由于粉彩的色彩的透明不透明及净颜色等区别,很多颜色中又加入适量的玻璃白,它和古彩的色彩相比,色彩的透明纯度比古彩低,冷暖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比古彩弱,因而形成了色调淡雅、柔和、温润的特点。但好的粉彩却是淡而不灰、柔而不媚。
  (3)、装饰形象严谨清秀。无论是接近国画的或是图案的,它都非常严谨清秀,刻画细致,一丝不苟。如画鸟,古彩有把鸟的爪夸张概括为前后两道曲线的,而粉彩却画法细致,把鸟爪的结构、特点、动态都严细地表现出来,真实感更强一些。但要严谨之中显灵活,真实感中有装饰,细致之中含简练。粉彩是外谨内活、外细内简。
  (4)、细中有整。粉彩虽以细见长,但它注意全局的效果,这包括装饰和造型的结合、装饰的章法布局处理、色调的特点。
  (5)、画中有“化”。粉彩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更多的吸收借鉴国画工笔的章法、技法和画法。除了图案性强的粉彩装饰之外,这类作品是大量的。但它绝不是国画工笔画的再现。由于要结合造型及釉色,结合工艺材料,它虽吸收工笔画但又有变化,这个“化”就是指把国画工笔的艺术溶化在自身的工艺技法和艺术处理中去,化成自己的风格特点,富有陶瓷彩绘的装饰风。

粉彩八桃过枝盘
  
清,景德镇窑,高4厘米,口径20.5厘米,底径13.2厘米,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雍正时烧造,胎色洁白,质地细腻,釉色盈润,器壁纤薄,具景德镇瓷器的典型特征。盘外壁绘桃枝并折向盘里,外绘三桃,内枝上有五桃,色彩淡雅柔丽,浓淡分明,构图别致。

风华绝代、御用珍品的珐琅彩瓷器

  珐琅彩瓷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在宫廷内绘制烧造的“御器”,其制作方法是先由景德镇官窑选用最好的原料烧制成素胎,烧好后,送到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彩绘烧成。专用于宫廷玩赏器和宗教祭祀的供器,制作考究,成本高而产量低。明代景泰时的蓝底铜胎掏丝的“景泰蓝”工艺品,亦称珐琅,清代前期从国外进口和“景泰蓝”相似的金珐琅和铜珐琅以及珐琅彩色料。用珐琅彩色料绘在烧成的白瓷胎上,便称“瓷胎画珐琅”,“珐琅彩”因此而得名,习惯上有古月轩瓷之称,而国外称“蔷薇彩”。
  珐琅彩色种多,有月白、白、黄、绿、深亮绿、浅蓝、松黄、浅亮绿、黑等色,色彩控制准确,画面有立体感,工巧精细,华贵富丽。清康熙时多在素胎上以黄、绿、红、豆绿、绛紫等色作地,用双勾法仿铜胎珐琅形式描绘花纹,釉料较厚,凸出于表面。雍正时珐琅彩最为精美,绘制分工严密,有专门设计画稿的,有专门绘瓷的。吸收国画和陶瓷彩绘技法,结合书法、题诗及印章,描绘细微,如用洋红洗染的牡丹花有浓淡变化,鸟羽有工笔丝毛染色的效果,比粉彩更加娇艳丰富。尤其难得的是此时期的水墨珐琅瓷,墨色浓淡有致,画意高雅,配以诗句、印章,俨若一幅中国画。乾隆时珐琅彩极为盛行,造型奇巧,纹饰绚丽,色彩缤纷却无俗艳之感,多仿西洋油画作画,画面人物题材增多。

珐琅彩竹菊鹌鹑瓶
  
清,景德镇窑,高19.15厘米,口径5.55厘米,腹径10.6厘米,底径6.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瓶为清代宫廷御器,束颈,长圆腹,直圈足。造型挺秀圆润,胎釉细白,器身用珐琅彩绘湖石、竹菊、花卉、鹌鹑,布局得体,彩绘浓淡相宜,笔法精细,颇具雅趣。


瓷器鲜为人知的故事

  
尽管古玩、黄金和钻石历来是王公贵族们最贪心的三种东西,但是还有一种更能使17、18世纪的王侯、贵族们动心的东西——“白金”,但这“白金”并非是真的白金铂,而实际上是今天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瓷器。

  陶瓷一词取自意大利,语意为光滑的玛瑙般贝壳。
据说,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奥古斯都,就曾用一队龙骑兵来与波斯国交换过48件瓷器花瓶。无论这个传说是否真实,但奥古斯都确实拥有过大量的东方陶瓷收藏品,并且花了很多钱在购买中国瓷器。历史上把陶瓷记录成一种高级的化学工艺品,但是就像在人类历史上的许多事件一样,它也有人类奋斗和尔虞我诈的因素在内。
陶器的制造是许许多多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大多数早期陶器实用但无甚审美价值。我们中华民族是最早开始生产具有审美价值瓷器的。我们的先辈们利用高温窑烧制法,使瓷器装饰并发出光彩。陶制品的重要性,已从我国2000多年前的陕西咸阳秦始皇陵周围出士的兵马俑看出。在公元三四世纪期间,用高温浇制的青色器皿逐渐取代了用于吃饭、饮酒洗涮用的漆器、竹器和低温烧制的陶器。以后人们又利用专业化的原料和更多的高效窑,从而导致了我国初唐时期精制白瓷的出现。白瓷是陶瓷的最佳境界。然而,准确地说明陶瓷是有困难的。瓷器这一术语通常是指硬而白色及纯正、高贵、透明的陶瓷。因为陶土不透明的特性,所以在瓷器的烧制过程中出现的化学变化也是异乎寻常的。当我国精制的透明瓷器最初被传到欧洲时,引起了轰动。

  那些给欧洲人带来极大嫉妒和贪婪欲的瓷器,是公元960年——1279年我国宋代南方,今天的江西省景德镇生产的。宋代是我国古代瓷器生产鼎盛时期,宋代以后的朝代也曾生产过美妙绝伦的瓷器制品。
后来,景德镇生产的瓷器除能满足国内需用以外,还通过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将瓷器销往世界各地,中国瓷器以蓝白相间的最为著名,最早大概生产于公元14世纪。这些瓷器被出口至中东,那里的人曾下功夫仿制这些瓷器。瓷器上色的钴蓝资料则是从如今伊朗进口的。
那些使景德镇瓷器获得成功的原因,就是一种称之为瓷石的岩石。这种岩石包括一种主要陶瓷矿物质,丝云母以及铝硅矿长石和石英。丝云母颗粒十分精细,使用这种岩石加常规的粘土更具韧性。在经加工后,这些岩石被压成了细小白瓷砖,叫做瓷泥。这一词西方人称为“白铜瓷”。随着瓷器制造业的发展,瓷石与许多各种各样的瓷土混合,粘土中富含高岭石。当瓷土中加入添加物时,需要烧制瓷器的温度就越来越高。但是增加了温度范围,这种材料加温烧制过程中,也增进了所生产制品的光滑度。到18世纪,瓷器便开始用含50%的白瓷土材料来生产了。欧洲人早期开始仿制中国瓷器的尝试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缺少与瓷石类似的材料。

  除了瓷石以外,我国还具有高温瓷窑的优势,这种窑可以使窑温达到1350摄氏度。龙窑长而低,沿山脚而建成,在较低处尽头装有烧木柴炉子膛,凭风箱便足以让上万个物件立刻烧制。在明代末期景德镇出现了卵形的瓷窑。
卵窑一词的含义是因其排烟的烟囱是鸡蛋形的。炉膛位于烟囱对面的尽头,同时让各种瓷制品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烧制。
另外,瓷窑的某些部分的气压正在减少,同时其它部分也在氧化。这种情况解释了涂料中出现的色彩变化,用来装饰烧制的瓷器。制造白瓷器皿含铁量低,但是,如果瓷土含高量铁,那么在氧化环境中烧制的瓷器是红色时,而在气压减少的环境中烧制的瓷器是灰色的。
当瓷器在欧洲受到了广泛地欢迎时,许多人都在千方百计地尝试,以寻找瓷器制造的奥秘。尽管处于封建时代的中国人对瓷器制造工艺倍加保密,但还是有个别工匠到了国外,同时也有少许外国使团来到中国。在江西景德镇传教的耶稣会会士彼尔当•特雷斯,是第一位详细描述瓷器加工工艺的人,他分别在1712、1722年给在巴黎的使团领袖写了两封信,第一封信中,他写道:“我已被这些美丽的瓷器的加工工艺陶醉。好像只经简短的解释,就能把这种工艺用于欧洲。”
不过,欧洲人的瓷器制造始于德国炼丹术士的活动。据说有位木工叫约翰•弗里德里希•伯特格曾是一位药房学徒,最初在柏林传闻他发现了神秘的哲学家的石头——点金石,这些流言蜚语使他不得不逃出柏林,先来到威登堡大学,在那里他学习自然科学,后来到梅林开始开发几种新兴的产业,在一位玻璃制品监制人的建议下,伯特格开始制造瓷器,在经过多次试验和历经艰辛后,他于1708年1月15日进行了第一次成功的烧制,制成了一种白而透明的瓷。他的发现于1709年3月28日公布于众,最后终于促成了著名的梅森瓷器工厂的建立。
伯特格利用一种当地的可溶化的岩石来获取瓷石混合一种瓷土。大概他已了解到中国人的这种制做工艺。他在当地的沉积岩中寻找到两三种成份。他所获得的成功大概是因为其在持之以恒的用当地矿物进行实验并检验了它们的性能。伯特格一直对此加以保密。但是,瓷器的制造业还是在欧洲各地开始了,梅林一直是处于欧洲瓷器之都的地位,直到1756年7月战争开始之时,才为德累斯登所替代。
无论如何,中国人所获得的成功,或多或少刺激了18、19世纪期间欧洲人大量的技术创新。
制造的秘密

  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而且也得益于我们先进的技术。如今我们知道一些有关将一种不透明的轻柔膏状物变成一种透明而美丽的物品。有三个主要的成份用来生产瓷器,其中只有石英不会由烧制而产生化学变化。而只是产生瓷的硅铝酸盐瓷土和长石中会发生急剧的化学变化。用来生产瓷器的粘土通常包括有较纯的瓷土,因为与其他粘土矿或有机矿物质的混合加热时会改变瓷土的性质。
高岭石中包括氧化铝和氧化硅,用力的挤压让他们相互作用产生柔韧更强固的瓷土。如果瓷土在空气中变干,这种“夹层”中的水失去了,土开始变硬,尽管再加水能让其变软。当瓷土被加热到500—600摄氏度时,结晶水就会从晶格中脱出,保留下二维层状结晶态。当温度上升时,其他反应就会发生,形成尖晶石晶体结构的二维层被毁的结果。大约有1/4的氧化硅在这一转化期间从结晶格中脱出。
在温度超过1050摄氏度的时候,尖晶石结构失去了更多的氧化硅成份,它以白硅石的形式出现,并变成莫来石晶体。土中的任何杂质,如碱土氧化物,增加了这种反应的速度。就是在这个阶段,瓷器的特征开始被反应出来。
尖晶石在1010—1100摄氏度时开始熔化,然后将产自高岭石的白硅石熔解,保留石英晶体的固态。这种新的液体由于硅酸盐溶液十分粘稠,但是它依然能把剩下的晶体紧紧团固在一起。如果这种瓷混合物在这一阶段冷却下来,就产生了陶瓷。然而将温度增加到1200—1250度,会有更多的液态产生,而且粘滞性下降。这种液体然后渗透入瓷土的缝隙,消除微孔。形成陶瓷玻璃就是著名的玻璃瓷,真正的瓷是在窑温高达1280摄氏度时形成的,莫来石晶体开始增长,这些晶体产生于高岭石分解形成的莫来石的密度要大得多。当它们增加时,玻璃状态变得稀而不粘,而且逐渐溶解氧化硅晶体。这种在制造过程之中复杂性也是使得欧洲人在装饰品的早期的尝试中难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因而,制造瓷器技术成了我国人民除了四大发明外,又一项引以为荣的技术。有人考证表示中国的China,即瓷的译音。


制作瓷器十步骤
练泥:从矿区采取瓷石,经水碓舂细,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然后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手搓揉,或用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匀。

拉坯:将泥团摔掷在辘轳车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

印坯:印模的外型是按坯体内弧线旋削,将晾至半干的坯覆放在模种上,均匀按拍坯体外壁,然后脱模。

利坯:将坯覆放于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刀旋削,在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这是一道技术要求很高的工序。

晒坯:将加工成型的坯摆放在木架上晾晒。

刻花:用竹、骨或铁制的刀具在已干或半干的坯体上刻画出花纹。

施釉:普通圆口采用蘸釉(将坯浸入釉盆里,当口沿与釉面平齐时立即提出。)或荡釉(将釉浆注入坯内晃动,使上下左右均匀上釉,然后迅速倒掉过剩的釉浆。),琢器(相对"圆器"而言,"圆器"指通过拉坯方法成型的圆形器皿,如碗、盘、碟等。而成型工艺较为复杂的器皿,如瓶、尊、壶、罐等,则称"琢器"。)或大型圆器用吹釉(方法是将竹筒蒙上细纱,蘸釉后用嘴吹喷,如此反复多次,坯面可得厚度均匀的釉层。)。


烧窑:时间过程约一昼夜,温度在1300℃左右。先砌窑门,点火烧窑,燃料是松柴,把桩工技术指导,测看火侯,掌握窑温变化,决定停火时间。

彩釉:釉上彩如五彩、粉彩等,是在已烧成瓷的釉面上描绘纹样、填彩,再入红炉以低温烧烘,温度约7000℃--800℃。此外,烧窑前即在坯体素胎上绘画,如青花、釉里红等,则称为釉里红,其特点是彩在高温釉下,永不褪色。

色彩:瓷器的彩绘与一般绘画不同,因为画工在坯体素胎上施釉和作画时所见的颜料色在经过高温烧制和烘烤后会发生很大变化。看到一件件颜色暗淡、貌不惊人的半成品,经过炉火的烧炼竞会呈现出如此绚丽夺目的色彩,这本身是奇妙的,而与此同时也便可以得知,为瓷器作画是需要怎样的特殊经验和想象力了。








瓷器收藏要点
  在评估一件瓷器时,要注意一系列要点:材质和技术、出处和时代、审美趋向、装饰和图案、珍惜程度和保存状况等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至于它出自哪一国倒无关紧要。
  任何收藏都受个人的品味的影响。如果你在收藏方面是一个新手,认真学习关于收藏品的知识,详细了解收藏品不同的时代和风格,以及其稀有程度和相关作品的价格都是十分有益的。在进行收藏时要时刻记住,“陶瓷”这一术语涵盖的材质范围十分广泛,比如,一件粗陶广口瓶和细瓷花瓶间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使用不同的材质、不同的技巧,就能制作出不同形式的陶瓷。掌握了这一点,就抓住了探索亚洲陶瓷领域的脉络。主要的分界线存在于陶器和瓷器之间:这两者的差别在于使用不同种类的粘土、不同的烧窑温度以及成品是否多孔。陶器质地粗糙,最容易渗水,而经过高温加热的瓷器则是防水的。
  
  中国的制陶技术传统悠久,中国的工匠通过千百年的实验,到公元9世纪,就开始把高岭土(瓷土)和白瓷土(长石)混合在一起,制造陶瓷。这两种不同的成分共同加热后开始融合,进而产生了坚硬而用途广泛的各式各样的瓷器。采用这种工艺还可以制造出非常精细的瓷器,但这项技术直到18世纪才被西方人掌握。
  
  另一项重要的技术就是陶瓷的上釉。用来制陶的粘土中包含着硅,而硅的熔点比粘土高。工匠们使用某种物质作为熔剂来降低硅的熔解温度,使它覆盖在陶器的表面上,防止陶器渗水。锌、铅、锡、钠等一些物质被用来作为熔剂,这就是常说的上釉。许多物质在制陶中都会产生鲜艳的色彩,如钴类熔剂能产生蓝色,因此在青花瓷器制作中普遍采用;含铁的上釉产生绿色,能用来制作青瓷;其它的熔剂,比如铅,需要另外添加色彩材料。当然,还有大量关于上釉的技巧、细节及不同地区的变异。
  
  瓷器的产生与它的所有者有重要关系:要么这个人委托制作了瓷器,要么后来他成了瓷器的主人。在中国,有专门为皇帝制作陶瓷的官窑,这是皇帝权力统治的象征,因此瓷器上没有制造者的签名,有时瓷器上面的标志还故意写成过去的年代,因为它们是用来敬献给皇室祖先的祭品。官窑出品对于收集中国瓷器的收藏家来说至关重要,被皇帝欣赏甚至使用过的瓷器现在仍然可见,而且成为今天收藏市场上众人趋之若鹜的目标。
  
  中国瓷器装饰的象征意义也非常重要,比如龙的形象就代表了智慧、权力和出人头地,通常和皇权相联系。所谓“岁寒三友”的装饰描绘的中国冬天的三种植物——松、竹和梅,它们在一起象征着精神上的和谐。亚洲瓷器的装饰图案是三维画的形式,因此图像围绕着瓷器的各个表面。
  

  另外还有一些图案和色彩也非常流行,比如日本伊万里瓷器的装饰,有时是花朵,有时是动物,在少数情况下也有人形。它在釉彩下使用一种独特的蓝色,在釉彩上有铁红色和镀金做装饰,有时还伴有一系列不同的珐琅彩。这种方式后来在中国和西方的制品上都有模仿。日本还生产了一种柿右卫门瓷,这是制作精细的细瓷器,主体为奶白色,釉彩下有细微的蓝色,釉彩上是铁红色,此外还有大片鲜艳的蓝色、玳瑁色和黄色的珐琅彩,有黑色的轮廓线。这种瓷器偶尔也有浅紫红色,用棕色的情况最少。
  
  一件瓷器的价值还受该风格样品存在数量多少的影响。精美程度不相上下的瓷器,存在的越少,价值就越高。不过,判断珍惜程度的方法并不总是这样直截了当:某种瓷器可能看起来与别的十分近似,但结果一种是普通的,而另一种却十分罕见。
  
  像湿度、温度这些会损害书籍和绘画的问题对瓷器来说并不构成威胁。不过,即便是头发丝那样纤细的裂纹也会直接改变一件瓷器的价值。某些带有明显修复痕迹的瓷器(即所谓的博物馆修复法),相对于隐藏修复法(即对修复痕迹加以掩饰的方法),对一些收藏家来说更有收藏价值。来自中国宋代(960-1279)、带有某种生产中产生暇疵的早期瓷器更是收藏家们梦寐以求的藏品。
  瓷器收藏中遇到的常用名词
  1.八吉祥:瓷器纹样之一。由轮、螺、幢、伞盖、花、瓶、鱼、结(也有的说:轮、螺、伞、盖、花、罐、鱼、肠)八种吉祥物组成。偶有用火珠状吉祥物代替其中之一。
  2.宝相花:状如蔷薇,形大色丽,花瓣为二或三重,瓣端作三至五份裂开。流行于唐代彩色釉陶器及明、清瓷器上。
  3.爆釉:瓷器釉有破损。
  4.崩釉:陶瓷制品表面釉层自然的成块或成片脱落的现象,称为崩釉或剥釉。
  5.束腰:笔筒有束腰的感觉,器皿底部又往往不齐平,自内向外倾斜。
  6.冰裂纹:纹片的一种,因釉面似冰开裂而得名,其特点是无论角度大小欹斜,均为直线。
  7.剥釉:瓷器出窑时,表面局部出现脱釉和滚釉的现象,一般统称为剥釉。
  8.博古纹:博古纹样常包括一些古董、花瓶、文房四宝以及天文仪器之类的器物。博古纹在明末清初应用较多。
  9.冲口:瓷器因磕碰而造成口内外成一条线的裂痕。
  10.灯笼尊:清乾隆时流行,敞口,短颈、,自肩至足直下,形似灯笼而名。以青花、釉里红、粉彩、炉钧等品种为常见。
  11.法华(法花):陶瓷釉色名。是在琉璃釉制作的基础上发展的新品种,琉璃釉用铅作熔剂,法花釉用牙硝作熔剂。创于元代,明中期以后在山西晋南一带盛行,具有特殊装饰效果。制作方法采用彩画中的立粉技术,在陶胎表面,用特制带管的泥浆袋,勾勒成凹线的纹饰轮廓,然后分别以黄、绿、紫釉料,填出第子和花纹色彩,入窑烧成。
  12.梵文:印度古代书面语文字。以梵文书于瓷器作为装饰题材,盛行明代庙宇供器上,内容为佛教经文咒语之类。主要是青花品种。
   13、福禄吉庆:清代乾隆时期景德镇官窑粉彩瓷瓶上盛行的吉祥图案。一般在各种底色上绘蝙蝠、桃、团寿、磬、如意、双钱、双鱼、e字、盘肠等纹样,四周辅以规整的花卉。这些图案的含义是:蝙蝠--夫;桃--寿;磬--吉庆;双钱--双全;鱼--有余;e--万;盘肠--连绵不断。谐音组成:"福寿吉庆"、"福寿双全"、"万事如意"、"吉庆由于"等吉祥语。乾隆以后各朝仍流行这类纹饰。
  14、过枝(过墙):自器物内(外)墙至外(内)壁,或器身至器盖,枝干相连,花叶相属,浑然一体者称为"过枝(过墙)"。纹饰常见为:花枝、翠竹、瓜果、桃实等,绘于盘、碟、碗、盏等敞口圆器内外,或盖碗的上下。过枝花纹于明成化年间开始多见,盛行于清雍正、乾隆、道光。有青花、五彩、粉彩等品种。   15、海八怪(海兽鱼涛):以汹涌波涛作地,绘海马、狮、象、翼龙和鱼等各色海兽鱼类奔逐其间。此纹饰始于明宣德朝,以青花与红彩互为衬托,明代后期采用青花一色绘画。清代有仿品。
  16、后挂彩的瓷器和修复的唐三彩瓦器,用眼看是不太容易,可是敲敲它,放在耳边听听声,因为是重烧过,声音发闷。
  17、花押款:在器物底部的图形标识,始于明中晚期。  18、鸡爪纹:指瓷器局部受到点状冲击而形成的辐射状裂纹,裂纹不过胎,多呈黄色,形如鸡爪。
  19、交泰瓶:清的乾隆朝的特殊制品。传世品有粉青釉凸花胆式瓶,傅部中间镂雕成如意头形,上下两部胎体互相勾套,可以活动,但有子母扣连接,不能分开,胎际皆涂金。另有黄釉青花器,撇口收颈,扁腹胎体上下两部镂以T形隔离套,制作巧妙,又称"天地交泰瓶"。
  20、金丝铁线:纹片的一种,传世哥窑瓷器的特殊纹饰,因开片有大小之分,大开片呈深灰色似铁,小开片呈酱褐色,似金丝线而得名。
  21、军持:亦称"君持"、"捃稚迦"。梵语"Knudika"的音译,为佛教僧侣饮水、洗手等的器物,亦为伊斯兰教徒所用。有铜、铁、瓷等质地。唐代有白釉、青釉制品。宋代亦作插花之用。元、明、清时期极为流行。以江西景德镇窑和福建德划窑,晋江磁社窑等产量为大,产品主要销往南洋各国。元代以敞口、长颈、扁腹、细长管状流为常见;明、清演变为器深矮胖和乳头状流。品种有青花、釉里红、白釉、绿釉、黄釉等。
  22、开片(纹片):瓷器釉层中出现的裂纹。本是瓷器烧成过程中由于胎、釉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缺陷,但宋代后开始有意识的在瓷器上用开片作为装饰。
23、康熙朝凡有二层台的器物,器折角处应极为挺直,有硬折角的感觉,凡折角圆浑者属后仿。
  24、康熙朝盘、碗之类的圈足,除中、晚期的官窑成滚圆的"泥鳅背"状外,早期的官窑器及绝大多数民窑器为足壁内、外斜削而呈尖状,且足边大多有缺损。
  25、康熙朝瓶、罐之类的立体器,其器物内、外壁的釉色应该一致。
  26、康熙朝瓶、碗、盘、罐等器底能看到明显的旋纹痕和点点黑疵。
  27、康熙朝器物的双底足,大多是外圈底足高于内圈底足。
  28、康熙朝青花的青料周围有明显的水印指捺纹。
  29、康熙朝人物画面脸部绝大多数外斜不正,这是陈老莲画人物的风格,凡人物脸部正面而规整者要注意其他各方面的条件。山水画的山石大多是南宋画院画风的"劈斧皴",晚期才有"披麻皴"画法。
  30、康熙朝特有器型:观音尊、棒槌瓶、金钟杯、笠式碗、凤尾尊、马蹄尊等,后世仿品在器型上多少都有不同。
  31、康熙朝五彩瓷的彩料周围,特别是蓝彩部分侧视之有蛤蜊光圈。
  32、磕碰:指陶瓷器局部被冲击而残缺,是成品的硬伤。
  33、磕釉:陶瓷器局部被轻微磕碰,釉面伤缺而未伤及胎体。
  34、刻瓷:在瓷面上錾刻出装饰花纹,有的再在纹痕内填以墨或颜色而成。
  35、口毛:在器物口沿位置,有爆釉现象。
  36、口有崩;在口沿位置,因磕碰等原因形成小缺口。
  37、葵口:器口的一种。因口沿呈秋葵花形而得名。碗、盘、碟之类器物均有此口。口沿有呈五瓣花形的,也有成六瓣花形的。宋代极为流行,明、清景德镇窑的制品十分精美。
  38、顺治瓷器多在数器物的口沿抹上一层淡酱色。
  39、顺治瓷器胎质、釉质均较粗,釉色发青。
  40、顺治炉一类器物的底足均为饼底实足。
  41、顺治有的盘底往往有窑裂痕。
  42、铁锈斑(铁锈花):青代用正、乾隆时期景德镇生产的一种结晶釉。如:《陶雅》所载:紫黑色釉,满现星点,灿烂发亮,其光如铁,为铁锈花。其中的釉料配方主要是含铁和锰。
  43、铁锈花:指宋、元是北方磁窑生产的,在黑釉质上用赭红色绘画的瓷器。称:黑釉铁锈花。
  44、团花:凡成圆形的图案称为"团花"。多见团龙、团鹤、团凤、团螭、团花蝶、团寿等。有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斗彩等品种。明代成化、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瓷器上团花十分流行。
  45、洗口:器口呈洗形而得名。壶、瓶之类的器物常有此口。
  46、洗口瓶:指瓶口似洗口而得名。宋代南北瓷窑多有烧造。器型大体有:洗口、直颈、垂圆腹、圈足;洗口、直颈、折肩、桶式腹、浅圈足;洗口、长颈、扁圆腹、圈足三种。
  47、窑伤:棕眼(针孔、针眼、毛孔、猪毛孔、缩釉):是陶瓷制品釉面出现的无釉小孔。阴裂:指有釉盖没的坯体裂纹。釉裂:指釉面开裂而坯体未裂。窑裂(窑缝):陶瓷器于出窑前胎体和釉面同时开裂。
  48、雍正瓷普遍特征是釉面有桔皮纹。
  49、雍正仿永乐、宣德青花器有二个明显特征:一是施青料,系一笔涂抹,并无永、宣的小笔触痕;二是用加重点料来冒充永乐、宣德的自然黑铁斑。
  50、雍正仿永乐甜白碗、盘之类器物,器底完全透亮。
  51、雍正官窑及民窑精品碗、盘圈足均呈滚圆的"泥鳅背",抚摸之有糯米粉般的细腻感。
  52、雍正民窑器瓶、杯、碗的底足高深而外撇,底足无釉而有明显旋痕。
  53、雍正时的器物,除以仿明永乐、宣德及成化瓷为最普遍外,其突出的器型有牛头尊、贯耳瓶、四联瓶、灯笼瓶、如意耳尊、桃洗及高圈足枇杷尊等。
  54、雍正碗类有深圈足和大底足的特征,有的口径与足径的比例为2:1。
  55、永乐青花色泽浓艳,釉层晶莹肥厚,不好识别是因为有年款的器皿少。
  56、炸地:底部有放射性裂纹,且从胎里(外)向外(里)裂通。
  57、炸釉:成品的釉面有裂纹或龟裂称风惊、釉惊;坯釉同时开裂称惊裂。

  

 


中国历代瓷器名品赏析
  
瓷器,是一种比陶器更坚硬的器皿。它以瓷土制坯,表面有一层润泽透明的釉,断面不吸水,扣之音响清脆。瓷器,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色泽为青。六朝时,瓷器无论质地、火度和应用都达到了一定程度。“瓷”这个字在汉以前指“瓦器”,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瓷”为:“瓦器,从瓦次。”而“瓷”的意思与实物相应正式出现则在西晋。晋代的东瓯窑是我国第一座有文献记载的窑场。
这里收集了部分中国历代瓷器名品——青瓷、白瓷、黑瓷、釉里红、窑变、油滴、玳瑁、粉彩、法琅彩、墨彩、青花、黄釉等等……精美的图片和经典的赏析短文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这些瓷器的精与美之所在。


  
窑变釉圆壶在唐代,曾流行过窑变釉花瓷。其呈色机理是由于釉水中含有多种呈色金属氧化物,在瓷器烧造过程中因釉水熔融下流而形成各种自然流淌的美丽色斑。此壶的釉色以黑色为主,釉面上形成了泉涌般的白色和蓝色斑纹,使器物既庄严又活泼。同类器物极难见到,一般都可定为珍贵文物。原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长沙窑贴花舞蹈人物纹执壶该壶造型为撇口、短颈、硕腹、平底假圈足。肩部有八棱短流。与流对应的另一侧有扁形曲柄。柄、流之间有双耳。腹部堆贴三处花纹、内容分别为单层方塔,在圆毯上跳舞的舞伎、侧立吹奏乐器的伴奏者,堆贴纹上均施褐色彩斑。器物造型大方、纹饰精美,是长沙、窑瓷器的精品,曾参加1992年全国文物精华展览。原件1973年出土于湖南省衡阳市,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紫定全彩壶高18.1cm口径9.1cm定窑以烧白瓷器为主,兼烧酱釉、黑釉等其它釉色的瓷器。酱釉通常称为紫定,十分稀少。这件紫定壶造型为盘口,直颈斜收,丰肩,平底,釉色为酱紫色,腹部绘金彩已脱落。只能微见痕迹,是难得的紫定珍品。全国已发现的紫定瓷器不足十件,而描金彩者仅此一见,价值高昂自不侍言。曾参加1990年中国文物精华展览。原件1984年出土于安徽省肥西县。现藏于安徽省合肥市文物管理处。

景德镇窑影青莲瓣形温壶通高25.8cm壶为北宋景德镇湖田窑所产,由注壶和温碗两部分组成,注壶高扬长流,壶盖上雕塑一只小狮子。肩部雕刻有垂莲瓣纹。温碗口部做成一朵盛开的莲花,圈足部雕饰一圈覆莲瓣纹,全器精巧雅致,是北宋景德镇窑影青瓷中的极品。曾多次参加全国文物展览,其图片于1991年被国家邮电部印成邮票向全国发行。1963年出上于安徽省宿松县,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钧窑粉青窑变粉红碗高8.9cm深7.6cm口径15cm足径4.6cm其造型为圆口内敛、尖底小圈足。口缘较薄,胎体向下逐渐增厚。在粉青釉地上出现因窑变作用形成的铜红斑块。圈足无钧釉,涂饰浅储色薄汁,是钩窑器中的佳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国内拍卖市场价可达数十万元。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哥窑葵口碗•南宋口径20cm该碗口沿造型为六瓣葵口式,是常见的宋代碗类造型。但其通体开冰裂纹。“金丝铁线”特征明显,亦属于典型的传世哥窑器物,特别珍贵。1992年参加中国文物精华展览。现藏上海博物馆”。 

金•白唇黑釉油滴盏宋、金时期,福建建阳窑生产的黑釉盏最为著名,称“建盏”。其器型主要有两种:一为敞口浅腹盏,一为敛口深腹盏。其胎色青黑,胎釉均厚,下部垂釉严重。由于窑变作用,釉色品种有兔毫、油滴、银星等多种,而以兔毫为多见、油滴、银星均为罕见,十分珍贵。有的盏圈足底还刻“供御”、“进栈”字样,是供奉的御用品,更为难得,除建窑外,当时全国其它众多的窑场也生产这类造型的黑釉盏,釉色比较著名的有吉州窑的玳瑁——釉色酷似海龟壳;鹧鸪斑——釉色酷似鹧鸪鸟羽毛斑纹。在北方金人统治地区的河北定窑生产的这类产品,造型为多敞口盏,其特点是胎薄体轻、胎色洁白。釉色常常不够黑,而呈铁红色或酱褐色。河南省一带常生产一种白唇黑釉盏,其唇口是白色的素瓷。唇口以下器内外施黑釉,有的黑釉釉面上满布“银星”或“油滴”,是非常珍贵的。这些盏类一般都比较小,口沿直径多在14厘米以内,高度多在5.5厘米以内。这类黑釉器,在日本被称之为“天目”。一些“油滴”,“银星”类黑釉盏被奉为国宝级,特别宝贵。

龙泉窑荷叶盖大罐高30cm口径24cm直口鼓腹,荷叶形盖,盖顶有纽。由盖至器物底部只饰数道凸弦纹。通体施青绿釉,釉色较莹润。整个器物造型简洁大方,充分展示元代瓷器的造型力度,是元代龙泉青瓷中的佳品。民间交易价在万元以上。1990年参加中国文物精华展览。原件1984年出土于江苏溧水县,现藏该县博物馆。 

青花骑马人物纹罐高34cm口径21cm足径20cm腹径33.9cm该罐造型为典型的元代大罐特点,广口、短颈、宽肩鼓腹、下腹收。整个器型矮平,其青花绘画精细传神,主题纹饰取材于元曲“汉宫秋”,反映王昭君与匈奴人的生活场景。青花发色鲜艳,构图细密,为元青花瓷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原件藏日本东京出光美术馆。

景德镇窑甜白釉盘高7.6cm口径38.3cm足径37.9cm永乐时期,景德镇窑烧造成功釉质洁白,温润肥厚的白釉瓷器,称“甜白”。以后的各类彩瓷即在此基础上发展,该盘造型为敞口、大圈足、细砂底,胎骨较厚重,釉质莹润,是永乐甜白瓷中的佳作。现藏上海博物馆。 



五彩鱼藻纹盖罐高33.2cm口径19.5cm该罐造型端庄,装饰手法以釉下青花与釉上红、黄、绿等各种色彩相结会,描绘出红鲤鱼游曳于莲藻之间。作品色彩浓艳,是嘉靖五彩瓷器的精品。1990年参加中国文物精华展览。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青花龙凤纹执壶通高20.1cm口径5.1cm足径6.7cm该器物造型为盘口细长颈、硕腹、平底矮圈足、曲柄弯流。口沿上有带鸡心式钮的平盖。盖面饰卷枝番莲纹。口沿部饰二方连续的涡纹。颈部饰松、竹、梅、石纹。流及柄上饰花叶纹。弯流与腹部衔接处加饰兽首纹。腹部龙凤纹及缠枝莲、云纹。器底青花楷书“大明万历年制”双行款。青花发色灰蓝,是万历时期的典型色彩。该壶为万历青花瓷器中的精品,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宝石红观音尊高45.1cm口径10.9cm足径13.7cm郎窑红瓷器红色鲜艳,美如红宝石,故又称之“宝石红”。也有人认为其红色深艳,如初凝之牛血,亦称之为“牛血红”。郎窑红瓷器内外开片、釉面透亮垂流,除口沿浅淡外,越往下红色越浓艳,但一般流釉不过足。口沿因釉层薄,出现“灯草边”,故称之“脱口垂足郎不流。”此尊造型规整,釉色鲜红透明,是不可多得极为珍贵的“郎窑红”官窑器,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青花岁寒三友图瓶高33cm其造型为大口、长直颈、垂腹、圈足外撇。口沿绘一周卷草纹,圈足外壁绘一圈缠枝灵芝纹。瓶身绘松、竹、梅“岁寒三友”图。绘画精美。器底有清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是清代官窑青花器中的珍品。1990年在香港拍卖,以200万港市售出。 

景德镇窑釉里红三鱼碗高9.2cm口径22.4cm足径9.1cm该碗胎釉细腻,釉里红呈色鲜艳,碗外壁绘三尾釉里红鳜鱼。底足内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是雍正官窑器中的精品。现藏上海博物馆。


景德镇窑墨彩山水图笔筒高14.8cm口径18.5cm足径18.5cm彩瓷器以雍正朝为多见。其改变了康熙时的大写意手法,变为以纤细的笔调写实的风格。此笔筒腹部绘一幅山水图,墨色浓淡分明,构图合理得体,洛调高雅,力雍正墨彩瓷器之逸品,十分珍贵。上海博物馆藏。

珐琅彩花蝶活环壶高13.4cm口长6.2cm口宽4.9cm足长6.5cm足宽5.1cm该壶造型别致,活环为挂烧而成。器外壁施胭脂红釉,釉面上有“轧道”卷草纹,再绘出花蝶图案,内壁及底施湖绿釉。器底中央有“大清乾隆年制”三行篆书款。是乾隆时期极为珍贵的珐琅彩瓷绝品。原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粉彩莲花纹盖碗通高9.6cm口径11.5cm足径4.6cm该碗将整个器形装饰成一朵盛开的莲花,花纹细腻规整,色泽娇艳柔美,口沿、纽等部位装金,碗底有“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是道光官窑瓷器中的精品,现藏上海博物馆。 

黄釉划花双龙纹碗高7.5cm口径16.1cm足径7.1cm宣统一朝时间很短,其官窑瓷器传世品不多,非常珍贵。该碗造型为圆唇口、深腹口以下缓收,微垂腹,圈足,外壁划刻双龙纹,黄釉釉色纯正,釉面匀净,是宣统时期官窑瓷器中的精品。现藏上海博物馆。

粉彩花鸟水仙盆此件水仙盆。器型为五瓣梅花式,造型规整,口沿饰回纹,器外壁至足施孔雀蓝釉,外壁绘“喜上梅梢”花鸟画,器内施绿釉,底施白釉,在器外壁口沿上,署描红“大雅斋”楷书款,右边并缀椭圆章式描红“天地一家春”篆书款。底部有描红“永庆长春”楷书款,这件器物精细雅致,实力不可多得的晚清官窑精品瓷器。藏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3 18: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了,,,,精彩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0-13 18:25 , Processed in 0.187706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