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105|回复: 19

[【诗歌】] 浅说《老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29 11: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子》又名《道德经》,作者是李耳,也被称着老子。《道德经》共81章,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上下五千言。

  《老子》的第一句话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照今天的话讲,就是能够用语言讲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也不是真正的道。所以,“道”这个东西,其实是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反而越糊涂了。既然“道”其实不可道,为什么老子还是写下了《道德经》上下五千言呢?

  这是有个故事的,老子大约生活在2600年前,那是一个产生思想家的年代,外国有释迦牟尼和希腊的早期思想家,中国有老子、孔子。由于处于东周乱世,老子预感到战乱即将来临,自己在周朝做一个管档案的小官,对国家大事是没有多少发言权的。无法力挽狂澜,就准备隐居避难。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老子是主张“贵身”的,自己当然要奉行。

  但是到了涵谷关,却遇到了麻烦,守关的官员令尹喜,知道老子是个有料之人,不肯放老子出关。非要他写点东西,才肯放老子出关隐居。老子出于无奈,只好坐下来敷衍了一篇《道德经》交差,以此换取宝贵的自由。而面对“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道”,老子也只好“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了。所以“道德经”很难懂,专家有专家的各种解释。我虽然不是专家,但也可以有自己的解读,反正能说出来的,都是“非常道”!

  孔子和老子都是对中国的传统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伟人,老子的年龄应该比孔子大。这两个伟人还见过一次面。是孔子去拜会老子,希望向老子请教一些东西。从记载来看,孔子见老子后,受到了很大震撼。老子批评孔子只顾研究古人的东西。说:骨头都烂坏了的人,留下那么几句话,你不要把他看得太重了。并建议孔子:去掉花架子和妄想,反朴归真。孔子向其弟子谈见老子的感受时,说:我知道鸟会飞、兽会走、鱼会游,但是龙藏于云端,却见首不见尾,变化难名,深不可测啊!老子就象龙一样啊!
 
  可见老子在当时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再晚一些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也专门研究过《老子》,还写了两篇论文来解释《道德经》。见《韩非子.解老》和《韩非子.喻老》。这说明影响中国的另外两大学术流派,儒家和法家,都从道家这里吸取过营养。

  汉朝初期,老子的思想还是社会的主流思想。到了汉武帝,出了个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被汉武帝采纳。从此以后,孔子的儒家思想,就一直占据了中国古代的主导地位,而老子的思想就成为另类了。孔子的身后名在中国不断地显扬,有着大大小小的各种封号。而老子在人间就没有什么特别的封号了。但不知是谁,却把他的名号封上了天庭,成了太上老君。这可是一个特殊的神仙啊,因为他似乎连玉皇大帝都可以不尿。

  其实,老子的思想比孔子有深度和逻辑性。孔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里,但那都是些日常言论,支离破碎。如果孔子那天心情不好,就完全可能词不达意。所以《论语》也肯定无法表达孔子的真实思想。而老子就不同了,《道德经》是他的论文,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出来的东西。当然还是有点疑问的,因为是在人要挟下完成的,所以就有可能象郭靖为欧阳峰背的《九阴真经》一样,是乱来的。因此对于《道德经》也要保持警惕,不能太当真。

  《道德经》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就是“道”和“德”了。“道”虽然不可道,但老子还是努力地描叙了一些“道”的特点。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致可以理解为“道”是虚的、若有若无,但它是万物的总根源,不知道是什么产生了“道”,只知道它在天地诞生之前就诞生了。照今天的科学知识讲,就是在大爆炸产生宇宙前就有了“道”。“道”孤寂不变地运行着,并永恒地循环,产生了天地。老子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只好胡乱地为它命名为“道”。

  这就有点麻烦了,因为“道”虽然是个好东西,但凡夫俗子却无法知道什么是“道”,当然也就无法得“道”。不能得到的东西,即使再好,对人们也是毫无用处的。所以《道德经》在这里就有了一个死结。不能直接得“道”,能不能发现得“道”之人,从而近“道”呢?看来也难,因为得“道”之人也是深藏不露的。老子是这样描述他们的: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老子似乎勉强给出了得“道”之人的一些特征,但几乎没有任何价值。如果要全部具备这些特征,则这样的人几乎找不到。如果只具备其中之一个特征,则几乎所有的人都得“道”了。那么应该具备几个特征,我们就认为这个人算是得“道”了呢?老子没有说,我也就无法知道了。

  至此,我们已经发现在人类求“道”有点困难了,那么能否从自然界得到一些启示呢?老子又说了: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看来老子认为自然界中的水最接近“道”,所以我们要向水学习,但我们该如何向水学习呢?老子没有讲,估计是太简单了的缘故,显而易见的道理是不需要讲的。也许是我太愚笨了,到现在也不知道如何向水学习,也就无法近“道”。也许这里的网友的悟性高过我,能从水中悟出“道”来。

  关于“德”这个概念,老子就说得更含糊了,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德”是个什么东西,所以有今人说,要以“德”治国,我也就更不明白了。老子集中描述“德”的内容在《德经》的第一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从上面的一堆名词术语中,我是无法看出“德”的定义的。也许老子希望通过这些概念的比较,来让我们领悟什么是“德”。前面已经说过,我的悟性很差,无法领悟。但还可以看出,老子的排序是道、德、仁、义、礼,且其重要性是按顺序递减的。到了最后的礼,就有“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所以,这也印证了孔子的论断,礼崩乐坏之日,也就是流血革命之时。

  “道”和“德”我是搞不清楚了,因此我说“道德经”是玄学。所谓“玄”就是既深又黑的意思,我的眼睛不好,无法看清“玄”的东西。看不清,也就只好不看了。

  《道德经》中的有些话还是勉强能看懂的,也觉得有些道理。你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就不难懂,只要明白“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就好理解了。祭祀完了刍狗就没有用了,就可以随意抛弃了。所以天地、圣人都是不仁的,他们只是把老百姓当刍狗来利用,用完了,也就会抛弃了。因此我们也不要太把天地、圣人当回事情。

  说到圣人,大概是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伟人吧,而我们今天的伟人又多半是领袖。老子对领袖的评价也是按好坏排了序的: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最好的领导人,老百姓甚至不知道他(她)的存在,就象我们不知道“道”的存在一样。我们拍手称赞的领导人,其实已经是等而下之的了。最差的领导人,老百姓就开始侮辱他(她)了,大概就是开始向其拍砖了。最好的领导人,因为百姓都不知道,而又功成事遂了,所以“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最让我欣赏的就是他反对战争和流血。我不喜欢流血,而战争是要流血的,所以我也不喜欢战争。电子游戏里面的“战争”不流血,所以我喜欢玩电子游戏。如果未来人类的战争都不流血,也许我就不讨厌战争了。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这段话不算难懂,大意是说:战争是个不祥之物,有“道”的人都不喜欢,即使不得已要打仗,也要象出丧一样沉痛。如果打胜了,也不能有喜庆的庆祝仪式,而应该象丧礼一样,举行悲哀的悼念仪式以祭奠亡魂。为什么要胜而不美呢?道理很简单,因为胜而美之者,是乐杀人。无论如何,喜欢杀人的人不是有“道”、有“德”的圣人吧。

  老子对为人处事的见解也很精辟:“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老子虽然主张柔弱胜刚强,要求人们“守其雌”,但这是在“知其雄”的基础上的。所以你即使主柔,也不能讨厌刚,反而还要去了解刚。一般人都没有理解老子的这句话,而片面地强调“柔”和“雌”了。

  老子对人生的本质看得很清楚,也许中国古代的人权思想从《道德经》就开始了发芽,遗憾的是,经过了2500年,人权都没有能在中国长成参天大树。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名、利与生命相比,谁更重要?老子的答案是生命生命更重要。而后来的许多国人,就是没有能记住老子的教导,在各种动人的口号蛊惑下,为了名利而丧失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真是令我可悲可叹啊!

  可能有些人反对老子是我国古代人权启蒙者的说法,其实人权的基本点就是尊重个体生命。下面一段话,还体现了老子的民主思想。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

  领导人是不应该有固定的想法的,而应该以人民的想法为自己的想法。在他的眼中,应该没有刁民,要善待和理解人民的各种行为。则社会就会建立互信并得到好的结果。好的领导人应该有道、有德。老子希望领导人做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以此看近代的领导人,有“玄德”的,恐怕就只有华盛顿了。也许戈尔巴乔夫也算一个?

  《道德经》当然是博大精深的了,但我感兴趣的并不多。而老子以后的道教学派也有进一步地发展,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很大。但我认为其后的道家,都没有能真正发扬老子的学说。反而是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了。到后来,更是完全沦落为烧香炼丹之流。老子的思辩精神,在那些自称为其弟子那里,已经丧失殆尽,就完全谈不上发展老子思想中的优秀部分了。这也是各派中国古代学说的宿命,因此,中国才成为了今天的中国。

  现在,许多人仍然以知道老子为荣。口里经常象念经一样念着:“道可道,非常道”。可能这是老子没有想到的,他写的《道德经》竟然成为某些人装饰门面的花瓶了。而我们今天的圣人,似乎也在高喊继承和发扬传统,而他们的具体行动,就都落实到了祭祖和拜庙去了。要以我说,如果他们真的是闲得发慌,又不愿意师法夷技的话,还不如看看传统的《老子》,如果不能看《老子》,就看我的废话一筐吧。或者看我推荐的一段老子语录:“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30 08: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书园文学欣赏也染上了弄虚作假的风气,我也来转贴一篇。

-------------------------------------------------
废话《老子》

作者:废话一筐

  《老子》又名《道德经》,作者是李耳,也被称着老子。《道德经》共81章,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上下五千言。

  《老子》的第一句话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照今天的话讲就是能够用语言讲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也就不是真正的道。所以,“道”这个东西,其实是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反而越糊涂了。既然“道”其实不可道,为什么老子还是写下了《道德经》上下五千言呢?

  这是有个故事的,老子大约生活2600年前,那是一个产生思想家的年代,外国有释迦牟尼和希腊的早期思想家,中国有老子、孔子。由于处于东周乱世,老子预感到战乱即将来临,自己在周朝做一个管档案的小官,对国家大事是没有多少发言权的,无法力挽狂澜。就准备隐居避难。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老子是主张“贵身”的,自己当然要奉行。

  但是到了涵谷关,却遇到了麻烦,守关的官员令尹喜,知道老子是个有料之人,不肯放老子出关。非要他写点东西,才肯放老子出关隐居。老子处于无奈,只好坐下来敷衍了一篇《道德经》交差,以此换取宝贵的自由。而面对“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道”,老子也只好“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了。所以“道德经”很难懂,专家有专家的各种解释。我虽然不是专家,但也可以有自己的解读,反正能说出来的,都是“非常道”!

  孔子和老子都是对中国的传统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伟人,老子的年龄应该比孔子大。这两个伟人还见过一次面。是孔子去拜会老子,希望向老子请教一些东西。从记载来看,孔子见老子后有很大震撼的。老子批评孔子只顾研究古人的东西,说:骨头都烂坏了的人,留下那么几句话,你不要把他看得太重了。并建议孔子:去掉花架子和妄想,反朴归真。孔子向其弟子谈见老子的感受时,说:我知道鸟会飞、兽会走、鱼会游,但是龙藏于云端,却见首不见尾,变化难名,深不可测啊!老子就象龙一样啊!
 
  可见老子在当时的影响是很大的,再晚一些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也专门研究过《老子》,他还写了两篇论文来解释《道德经》。见《韩非子.解老》和《韩非子.喻老》。说明影响中国的另两大学术流派,儒家和法家,都从道家这里吸取过营养。

  汉朝初期,老子的思想还是社会的主流思想。到了汉武帝,出了个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被汉武帝采纳。从此以后孔子的儒家思想就一直占据了中国古代的主导地位,而老子的思想就成为另类了。孔子的身后名在中国不断地显扬,有着大大小小的各种封号。而老子在人间就没有什么特别的封号了,但不知是谁,却把他的名号封上了天庭,成了太上老君。这可是一个特殊的神仙啊,因为他似乎连玉皇大帝都可以不尿。

  其实老子的思想比孔子有深度和逻辑性。孔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里,但那都是些日常言论,支离破碎,如果孔子那天心情不好,就完全可能词不达意,所以《论语》也肯定无法表达孔子的真实思想。而老子就不同了,《道德经》是他的论文,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出来的东西。当然还是有点疑问的,因为是在人要挟下完成的,所以就有可能象郭靖为欧阳峰背的《九阴真经》一样,是乱来的。因此对于《道德经》也要保持警惕,不能太当真。

  《道德经》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就是“道”和“德”了。“道”虽然不可道,但老子还真努力地描叙了一些“道”的特点。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致可以理解为“道”是虚的、若有若无,但它是万物的总根源,不知道是什么产生了“道”,只知道他在天地诞生之前就诞生了。照今天的科学知识讲,就是在大爆炸产生宇宙前就有了“道”。“道”孤独不变地运行着,它永恒地循环,产生了天地。老子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只好胡乱地为它命名为“道”。

  这就有点麻烦了,因为“道”虽然是个好东西,但凡夫俗子却无法知道什么是“道”,当然也就无法得“道”。不能得到的东西,即使再好,对人们也是毫无用处的。所以《道德经》在这里就有了一个死结了。不能直接得“道”,能不能发现得“道”之人从而近“道”呢?看来也难,因为得“道”之人也是深藏不露的。老子是这样描述他们的: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似乎老子是勉强给出了得“道”之人的的一些特征,但几乎没有任何价值。如果是这些特征全部具备,则这样的人几乎找不到。如果只具备其中之一个特征,则几乎所有的人都得“道”了,那么应该具备几个特征,我们就认为这个人算是得“道”了呢?老子没有说,我也就无法知道了。

  至此,我们已经发现在人类求“道”有点困难了,那么能否从自然界得到一些启示呢?老子又说了: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看来老子是认为自然界中的水最接近“道”,所以我们要向水学习,但我们该如何象水学习呢?老子没有讲,估计是太简单了的缘故,显而易见的道理是不需要讲的。也许是我太愚笨了,到现在也不知道如何向水学习,也就无法近“道”也许这里的网友的悟性高过我,能从水中悟出“道”来。

  关于“德”这个概念,老子就说得更含糊了,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德”是个什么东西,所以有今人说,要以“德”治国,我也就更不明白了。老子集中描述“德”的内容在《德经》的第一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从上面的一堆名词术语中,我是无法看出“德”的定义的。也许老子希望通过这些概念的比较,来让我们领悟什么是“德”。前面已经说过,我的悟性很差,无法领悟。但还可以看出,老子的排序是道、德、仁、义、礼,且其重要性是按顺序递减的。到了最后的礼,就有“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所以,这也印证了孔子的论断,礼崩乐坏之日,也就是流血革命之时。

  “道”和“德”我是搞不清楚了,因此我说“道德经”是玄学。所谓“玄”就是既深又黑的意思,我的眼睛不好,无法看清“玄”的东西。看不清,也就只好不看了吧。

  但《道德经》中的有些话还是勉强能看懂的,还觉得有些道理。你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就不难懂,只要明白“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就好理解了。祭祀完了刍狗就没有用了,就可以随意抛弃了。所以天地、圣人都是不仁的,他们只是把我们老百姓当刍狗来利用,用完了,也就会抛弃了。因此我们也不要太把天地、圣人当回事情了。

  说到圣人,大概是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伟人吧,而我们今天的伟人又多半是领袖。老子对领袖的评价也是按好坏排了序的: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最好的领导人,老百姓甚至不知道他(她)的存在,就象我们不知道“道”的存在一样。我们赞誉的领导人其实已经等而下之了。最差的老百姓就开始侮辱他(她)了,大概就是开始向其拍砖了。最好的领导人,因为百姓不知道,而又功成事遂了,所以“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最让我欣赏的就是他反对战争和流血。我不喜欢流血,而战争是要流血的,所以我也不喜欢战争。电子游戏里面的“战争”不流血,所以我喜欢玩电子游戏。如果未来人类的战争都不流血,那也许我就不讨厌战争了。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这段话不算难懂,老子的意思是战争是个不祥之物,有“道”的人都不喜欢,即使不得已要打仗,也要象出丧一样沉痛。如果打胜了,也不能有喜庆的庆祝仪式,而应该象丧礼一样,举行悲哀的庆祝仪式以祭奠亡魂。为什么要胜而不美呢?道理很简单,因为胜而美之者,是乐杀人。无论如何,喜欢杀人的人不是有“道”、有“德”的圣人吧。

  老子对为人处事的见解也很精辟:“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老子虽然主张柔弱胜刚强,要求人们“守其雌”,但这是在“知其雄”的基础上的。所以你即使主柔,也不能讨厌刚,反而还要去了解刚。一般人都没有理解老子的这句话,而片面地强调“柔”和“雌”了。

  老子对人生的本质看得很清楚,也许中国古代的人权思想是从《道德经》发芽的,但遗憾的是经过2500年都没有在中国长成大树。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很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名、利与生命相比,谁更重要?当然是生命啦。但是后来的许多国人,就是没有记住老子的教导,在各种动人的口号蛊惑下,为了名利而丧失了自己的宝贵生命。真是令我可悲可叹啊!

  可能有些人反对老子是我国古代人权启蒙者的说法,其实人权的基本点就是尊重个体生命。下面一段话就进一步体现了老子的民主本质了。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

  领导人应该没有一定的想法的,他应该以人民的想法为自己的想法。在他的眼中应该没有刁民,要善待和理解人民的各种行为。则社会就会建立互信并取得好的结果。好的领导人应该有道、有德,老子希望领导人做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以此看近代的领导人,有“玄德”的,恐怕只有华盛顿了,也许戈尔巴乔夫也算一个?

  《道德经》当然是博大精深的了,但我感兴趣的不多。老子以后道教学派也进一步发展,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很大。但我认为其后的道家,都没有能真正发展老子的学说,反而是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了。到后来,更是完全沦落为烧香炼丹之流了,老子的思辩精神在那些自称为其弟子那里,已经丧失殆尽,就完全不能说发展老子思想中的优秀部分了,所以中国才成为今天的中国。

  今天,许多人仍然以知道老子为荣,经常口里象念经一样念着:“道可道,非常道”。这是老子可能没有想到的,他写的《道德经》竟然成为某些人装饰门面的花瓶了。而我们今天的圣人似乎也在高喊继承和发扬传统,而他们的具体行动就落实到了祭祖和拜庙去了。要以我说,如果他们真的是闲得发慌,又不愿意师法夷技的话。还不如看看传统的《老子》,如果不能看《老子》,就看我的废话一筐吧。或者看我推荐的一段老子语录:“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青埂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5-1 08: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treefive朋友开始时标明的是原创,因此才给了一分,对于在被发现以后才做出的转贴标志的改动本版不承认这种行为的歉意,我将建议管理取消所有在本版treefive朋友得到的威望分数,并声明朋友是文学版不受欢迎的人!
另外十分感谢coolsila朋友的监督行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 09: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这样子是好
还是不好
无语,同情,
朋友是真情的留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5-1 09: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埂版主,不知收到否?再次重发。对此事我深感歉意,我已经向森林一片版主正式道歉并已受到惩罚。在此我再次向青埂及各位网友道歉。今后一定好好看清班规并遵守。我非常感谢森林大哥对我的谅解和鼓励,也深感论坛制度的人性话,没有一帮子打死。我,知错就改,也希望今后能为论坛做贡献。也希望能得到你及各位网友的谅解!

正如森林大哥所说:
不要负担,要贡献!要威望但不要抄袭!
论坛是大家的,版主只是一根把大家串在一起的一根线,而网友们才是一颗颗灿烂的珍珠呀!

受到森林大哥的教诲,深感受益。再次向森林大哥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青埂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5-1 11: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向来对原创者和原创文字是非常尊重的,那是非同寻常的一种辛苦,因此也就对那些相反的做法深恶痛绝,希望以后treefive朋友能多支持.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 11: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子就好了

论坛多了朋友好

多一个朋友,

总比少你个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 22: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以后不再有这样的事发生!
清洁的书园才是一个人人爱回的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garose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5-2 10: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别人的就写上转贴,有明确来源的也标明来源,...................骗分的,承认了错误并接受惩罚还是好同志,.......传播思想是最重要的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6 11: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无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6 14: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都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etitbe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5-6 14: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好贴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6 15: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我认为这文章好,楼上那么多人骂楼主也是不应该,他也知错能改嘛,而且也减掉了威望,得威望,积分,都是为了看更多的好书,学更多的东西,我们的目的是什么不要忘了哈.......
大家多讨论内容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7 14: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该说什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1 23: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坛子的风气正。我是原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1 23: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废话一筐兄常来书园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4 07: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拿着 《老子》开玩笑阿

人家说那里面可是字字珠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5 19: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大家好呀
老子会同情你们的
道,德,仁,义,礼哪个多了都不好呀
只偏向一个国家都会灭亡
历史已经重演的太多了
中国的 历史,足以证明,还可以解释现在社会的发展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5 19: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even你好呀说的好呀
流传至今,不会没道理的
心净不下来在简单的东西都参不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博爱天涯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6-5 19: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可道,非常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5-1-7 18:23 , Processed in 0.252791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