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599|回复: 0

[【文史类】] "红学”研究的非常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15 17: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学”研究的非常道

□谭伯牛(长沙学者)

--------------------------------------------------------------------------------

  本报3月30日对青年学者陈林红学论文《破译红楼时间之谜》的报道引起了强烈反响,既有红学专家力挺,赞其为红学研究打开了一条新路,也有红学权威告诫,说年轻人不能一味“标新立异”。孰是孰非众说纷纭,学者谭伯牛亦投书本报,对陈林及红学研究发表观点。

  八十年前,顾颉刚在北京掀动一场史学革命,此即迄今为止余波未歇的“古史辨”运动。支持者称赞他,说他“替中国史学界开了一个新纪元”(胡适),反对者则斥之为“勇于疑古,疏于读书”(柳诒徵),周树人甚至专门写文章,给他取了个“鸟头先生”的绰号,并拿他的相貌特征和口吃的毛病大开玩笑(《故事新编。理水》)。然学术之是非,决非一时毁誉便可轻率定夺,亦不因“伟人”之批驳而有所更变。

  斯人已矣,其治学方法却历久弥新,被诚实、严谨的后世学者继承发扬。近读陈林先生论文《破译红楼时间之谜》(未刊稿),其论证方法俨然有顾公遗范,不禁大喜,故作此文,以为说项。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陈先生的论文,即是“红学”研究中的非常道。陈文由两部分内容构成,一则梳理《红楼梦》前八十回、后四十回的小说时序,证明《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是一个整体,其书作者只有一人;一则根据整理而成的时序推断出《红楼梦》的作者并非曹霑,而是其父曹頫\.这两个结论倘然成立,势必动摇乃至推翻百余年来“红学”研究的基础,以故,读者第一反应,莫不瞠目结舌,大摇其头,与前人初闻顾颉刚之怪论———大禹是条虫、大禹他爸是条鱼———的反应差不多。然如前所述,顾氏研究之价值,究不在于大禹到底是不是一条虫,而在于他使用的方法;陈先生此文的价值,也不在于《红楼梦》的作者到底是老子还是儿子,而在于他“还原”小说时序所作的精彩考证。他用历法数据、八字命理和历史文献与《红楼梦》进行比勘,极具说服力地证明了小说所采用的时间框架就是从1706至1724年这个真实的年代序列。他先根据历法资料推定出元春的寿命和死日,然后,结合八字命理的论断,确定她的生日,并以此为脉络,结合小说文本提供的线索,同时以历史文献和天象历法资料为佐证,还原出小说真实的朝代年纪。于是,陈先生告诉我们,《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一样,都严格遵循同一个时间框架,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是一个整体,应该出自一人之手,而非他人续作。在此基础上,他再拿小说时序比照曹頫\的生存时代,“大胆假设”:若《红楼梦》是“一部具有浓厚自传色彩的小说”,则其“传主”只能是曹頫\,而非曹霑。由此,得出《红楼梦》著作权归属的新见。这个考证的方法,决不“荒唐”。因为,既然可以用研究故事的眼光和方法去研究历史,亦不妨以研究历史的眼光和方法去研究故事。“红学”前辈胡适就这么做过,陈先生如此研究《红楼梦》,也是渊源有自。

  不过,我要指出,陈先生梳理小说时序固然原原本本,令人信服,但是,仅凭这个理由,以及对脂砚斋(陈先生认为这就是曹頫\的笔名)数段文字的解读,便断定作者应当是生存时代与故事发生年代相对应的曹頫\,似嫌证据不足,逻辑不顺。窃谓要证明曹頫\是作者,除了发现可靠的历史文献,其他证据都只能算是佐证。

  尽管如此,陈先生的论文并不因此减色。这种基于文本的时序梳理方法,这种用历史的眼光和方法研究文学的努力,无疑为“红学”乃至其他自传性质文学作品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鲜有趣的可能性。



来源: 新京报 2005年4月14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4-30 03:08 , Processed in 0.293943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