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20|回复: 7

[【读书沙龙】] 教育问诊开良方:问题7、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什么样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9 16: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emppp 于 2025-2-16 17:02 编辑

7、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什么样子?

在我的认知里,良好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和谐温馨的,有着优良传统,母慈子孝,充满浓浓爱意,让人倍感亲切和舒适惬意,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而又能拼搏进取,明理向上。而想达到如此的境地,离不开全家的配合和努力。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是积极向上的,让大家享受于当前的和谐氛围中,感受着家庭的温暖,有种牢靠的安全感,这是我们人生中最值得拥有的平安喜乐之情,大家能感受到彼此的关爱和照顾,能心心相通,能分担彼此的困惑与烦忧,能分享彼此的喜悦与兴奋,能懂得对父母的敬畏和感恩,唯有如此,才能尽享天伦之乐!

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培养我们的优秀品格,让我们能做到自立自强,自信自爱,能在社会中勇于担当,敢于面对各种挑战,能让我们坦然释放自我,让我们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不胆怯,不骄矜,不气馁,做一个阳光正气的勇者。

良好的家庭教育,能锻炼我们的意志,让我们在未知的世界里能更从容更淡定更自如。让我们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感受生命的多彩和绚烂。相信生活中那些难解的小疙瘩,也会因我们的钢铁意志而灰飞烟灭的。

良好的家庭教育,应该让我们从小就养成对世界的探索意识,能真正做到本能的“十万个为什么”?而不是条件反射地去通过阅读而去被问询,这是怎么回事?如果能达到发自肺腑地去刨根问底去凝神静思,又何愁我们的世界里不会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不是“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良好的家庭教育应该要做到,在当下这个网络发达的世界了,怎么合理安排虚拟和现实的二重奏,让我们能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让生活更美好,而不是家人如室友,人手一机,互不交流,沉迷于游戏世界,忘了我们是这个世界上,同处一室,最亲密,活生生的,有情感有需求的家人。

良好的家庭教育,应该让我们在欣赏祖国万里河山的同时,能心生对祖国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的眷恋和敬仰,为是华夏儿女而自豪骄傲,同时也激起我们要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的决心和意念,而是能从心底深处激发起“爱我中华”的壮志豪情。

良好的家庭教育,最直接的表现应该是让我们从小就有了学习的习惯,不再是周总理当年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铮铮誓言。这个学习的习惯会让我们受益终生。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能从小养成学习的习惯而又能持之以恒的话,那将是我们人生起点的质的飞跃。通过不懈努力地学习,让我们有更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起我们为祖国为家人努力奋斗的钢铁长城,这或许才是良好的家庭教育最有价值的体现。

在这里,借用古人的诗句来对良好的家庭教育寄予厚望和期许,愿我们都能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得尝所愿!


咬定青山不放松

八千里路云和月

纸上得来终觉浅

直待凌云始道高

谢谢大家!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5-2-14 22: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了家庭教育指导师在协同育人中的职责和作用,为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现在有家庭教育指导师,有家庭教育机构。原来我和雪融他们讨论“父母通过考核,合格后才能发准生证”是否可行?有没有必要?现在,我依然认为有必要,心智健全有能力抚养好孩子的适龄男女经考核合格后才有资格为人父母。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15 12: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依荷听雨 发表于 2025-2-14 22:34
现在有家庭教育指导师,有家庭教育机构。原来我和雪融他们讨论“父母通过考核,合格后才能发准生证”是否可 ...

嗯嗯,这算是一种理想的方式,在当下的社会中,不婚不育虽然不太多,但这种苗头挺令人担忧的。跟同事聊天也经常聊到这些,有些高智商的女孩找对象都有些费劲,现实确实残酷!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5-3-6 13: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依荷听雨 发表于 2025-2-14 22:34
现在有家庭教育指导师,有家庭教育机构。原来我和雪融他们讨论“父母通过考核,合格后才能发准生证”是否可 ...

这些的确是进步。


不过,在我看来,也许进步还不够。
首先,负责发证的机构,自己就不大懂心理学教育学,所以他们发的证的含金量......

最重要的,可能还是要提高心理学教育学的学术水平和应用水平。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5-3-6 13: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gongqi 发表于 2025-3-6 13:08
这些的确是进步。

确实不够,心理学老师的数量要增多,学术水平和应用水平也要提高。心理学老师要用学问有敦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才好,可惜心理学老师有时身不由己。偶尔刷到王立宁的视频,她提到与女儿的问题,说自己想跳楼,后来去学习,反省自己过错并改正。幸好她觉醒了,遗憾的是很多父母还在享受父母权利把子女当工具……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5-3-6 20: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依荷听雨 发表于 2025-3-6 13:39
确实不够,心理学老师的数量要增多,学术水平和应用水平也要提高。心理学老师要用学问有敦解决现实生活的 ...

搜了一下,没搜到“王立宁”。心理学家?


别说普通人会着急上火,像我这样似乎是掌握了心理学高级技巧的教育专家也照样着急上火。
着急上火的原因是不会,是水平低。水平低就要学习,学习才能进步。

着急上火是学习的核动力。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5-3-6 20: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gongqi 发表于 2025-3-6 20:16
搜了一下,没搜到“王立宁”。心理学家?
王立宁是一位在家庭心理教育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专家。她担任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腾飞计划家庭心理教育的首席专家,同时也是北京早期教育发展促进会家庭教育专委会的副秘书长。此外,王立宁还是北京容芮心理咨询机构的创始人,并且持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资质。
在成为心理咨询师之前,王立宁有着从商的经历,但家庭变故和女儿叛逆期让她开始反思自己的情感表达和沟通方式,进而转向学习和实践家庭教育及心理学。她的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使她成为了国内知名的亲子教育专家,并且积极参与各种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相关的讲座和培训工作。
王立宁的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全民心理健康,她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更和谐的亲子关系,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她的工作不仅限于心理咨询,还包括开设线上线下的教育课程,以及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致力于推动家庭心理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我只看过一次视频,上面内容是网上搜索的。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5-3-6 23: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依荷听雨 发表于 2025-3-6 20:38
我只看过一次视频,上面内容是网上搜索的。

·多谢信息。
我可能和国外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交流的比较多,国内的这些基本不认识。

业界一般认为,国内心理学的学术研究落后国际10-15年,应用就更多了。
教育学虽然没有这种通识,但实际落后更多,可能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记得有次和一个教育界的同行聊绘本,她举出夸美纽斯的故事和理论。夸美纽斯虽然是大教育家,但也是几百年前了。就好比一个现代物理学家拿牛顿的理论做根据,妥妥的笑话。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5-4-9 21:27 , Processed in 0.062470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