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60|回复: 5

[【书香茶座】] 普通家长和老师有必要了解建构主义吗?要了解的话读哪些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31 09: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ongqi 于 2024-8-31 10:00 编辑

在教育领域,建构主义是目前最流行也最高端的主义。

高端怎么可能流行?其实流行的只是这个词。因为建构主义已经被体制内官方接受,所以这个词充斥各种官方文件和会议,这造成了它的流行。实际上呢?做成人教育的例如大学老师,很多可能连这个词都没听说过,因为这个词主要是对中小学老师宣贯的。但中小学老师大多也只是知道这个词但并不知道这个主义,所以这个主义还是高端的。

建构主义到底是什么呢?我在知乎有一个简单而通俗的解释:
通俗地说,学习知识和买家具不同,不是买了数学课往你脑子里一放你就会数学了。学习知识有点像盖房子,需要在每个学生的脑子里一点一点盖知识的房子;也有点像种树,因为知识进了你的脑子他自己还会生长,小树苗会长成大树。建构主义的原型是盖房子,但这个房子是会自己生长的房子,所有加上种树的比喻才比较完整。

这个解释只是一个思维模型。不看广告看疗效。要把这个模型落实为有疗效的教育方法论,它对普通家长和老师才有意义,因为落实后你的孩子或学生的学习成绩才能大大超过其他人,你的孩子或学生才能花更短的时间学得更快更好,官方说的减负才能真正实现。

也就是说,对于普通家长和老师来说,落实后的教育方法论才是有必要了解的,而教育哲学层面的建构主义则要看家长和老师的具体情况而论。

什么具体情况呢?比如你是教数学的老师,或者你的孩子数学不好,但是具体到某个数学问题比如方程,你找不到用建构主义来教方程的资料,那你可能就有必要了解作为教育哲学的建构主义。如果你找到了具体的资料,那么就不必要了。

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我在数学、国际象棋、语言、音乐、美术甚至体育等学科里,大部分具体问题都找不到具体的资料,所以只好自己从教育哲学的层次逐渐下沉,自己去做有关的建构主义教材教法。这样当然巨累,但就我而言是有必要的,而且也收获了学生获得各种世界第一全国第一的成绩。

最后说一下可以读哪些书或去哪里找资料。

首先,无论是书籍还是论文还是其它资料,都要尽量去找英文的。因为国内教育学和国外的差距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上千年(心理学的差距小一些,大约十几年),建构主义在国内基本还处于二手甚至三四手的阶段,当然应该去找第一手的。

其次,书籍的话,不用特意去找某本书。建构主义本身也在发展,过去的权威不一定是最好的。你可以简单搜一下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然后利用amazon的排名看一下它的流行度。在学术领域,通常流行度和品质是正相关的。这样选出来的书,权威性高的概率比较高,最起码可交流性高。

资料的话,不太容易找。因为这东西即使在教育科学比较先进的国外,也是比较高端的东西。高端意味着国外的老师有能力将此落实的也不多,虽然相对中国老师多一些。所以在国外的教师网站上也很少能找到价值比较高的资料,起码这些年我自己就极少找到。在高端的学术网站,可以找到的东西也大多是教育哲学层面的,方法论可能有一些,但具体的方法很少。


拿来主义的话,对于普通家长和老师来说,最高效的其实不是读书或找资料,而是交流:和既懂建构主义又懂具体科目的专家交流。我自己就做过很多这样的交流。这样做的困难可能是这样的专家很难找到。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31 21: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天关心了一下声乐教育。其实如果把建构主义方法论落实到声乐,可以大大缩短教学时间,同时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 03:31: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gongqi 发表于 2024-8-31 21:28
这些天关心了一下声乐教育。其实如果把建构主义方法论落实到声乐,可以大大缩短教学时间,同时大大提高教学 ...

说来听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 11: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ongqi 于 2024-9-2 12:03 编辑

一般来说,如果是一个双方都懂的小问题,我可能也会用“说来听听”。如果我不懂,我是不会用“说来听听”的,因为对于我不懂的事情,我首先要学习,对方讲我不懂的事情,相当于帮我学习或教我,那么我起码要客气一下。
现在层主让我“说来听听”,按我的习惯,我只能假设层主懂教育懂建构主义懂声乐教育,所以认为这是一个小问题,所以轻蔑地让我说来听听。
所以,一来是就教于方家,二来是可能还有其他感兴趣的家长或老师,回答一下这个我认为并不小的问题。

在任何一个科目的教育中,如果要在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压缩教学时间,也就是所谓无损压缩,首先要看待压缩内容是否有很大的冗余,因为压缩首先就是去除这些冗余。
在教学实践中,这样的冗余是大量存在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一方面冗余可能对学生有利,另一方面冗余可能对教师有利。
冗余对学生有利有这样几方面:1)冗余可以帮助学生放松;2)冗余中的重复可以帮助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孩子能够在多次重复中捕捉信息;3)多次重复本身也是一种纠错机制(这个原理和蓝牙通信协议一样);4)在建构主义课程里,如果课程结构设计不好也要靠冗余来加固底层内容。
冗余对教师有利有这样几方面:1)冗余可以减少教师的备课负荷;2)冗余可以帮助教师杀时间;3)冗余可以拖长收费课程的长度多挣钱。

在声乐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冗余,冗余度可以高达90%以上。
比如我们中小学音乐课累加起来可能有几百节,但这些课的有效内容如果交给校外音乐课或声乐课可能十几节或几十节课就可以搞定,这里的冗余度不止90%。
但是,如果观察这些校外课,其冗余度同样不止90%。
比如声乐教育和器乐教育是类似的,大致有这样几个模块:乐理、声乐或器乐的物理、欣赏和美学、方法和练习。比如有一个号称最权威最科学的声乐课程,其方法与练习模块号称有180招。但其实真按声乐物理来科学化这180招,其实可能也就是十几招,这就是一个90%的冗余。

去除冗余,那么冗余的那些好处不是也没有了?其实,那些好处是可以通过课程设计来更高效地实现的。
回过头来看体制内中小学音乐课的有效内容,大致算一下,10% x 10% = 1%。只有1%的有效内容,99%的时间都是浪费。
减负,也许首先应该减掉这些课内垃圾时间。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4 08:43: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古时代的语音符号传递非常冗长,某些格言咒语也有大段冗余段落,虽然啰嗦,但是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信息的保真度。在教育学里面这样安排,恐怕和人脑的接受信息习惯有关,如果直接把核心概念和要点直接灌输,人脑吸收的效率会很低,也许只有塞入冗余内容,包括一些课外话题或者八卦小笑话的时候,才可能作为整体被人理解内化。
光吃精米不吃糙米是会得脚气的,哈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4 17: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路飞 发表于 2024-9-4 08:43
远古时代的语音符号传递非常冗长,某些格言咒语也有大段冗余段落,虽然啰嗦,但是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信息的 ...

没错,是这样的。您这段分析十分精当十分精彩。

在communication和telecommunications各自的基础模型里,都是Sender-media-receiver。您说的保真,在telecommunition模型里,体现在media;在communication模型里,体现在receiver。冗余在两种保真里的作用是类似的,但机制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4 07:49 , Processed in 0.16365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