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40|回复: 8

[【原创】] 曹操的三次《求贤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29 13: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olden21c 于 2024-8-29 13:36 编辑

曹操曾先后在建安十五年、十九年、二十三年三次下达过求贤令
第一次
《求贤令》: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
原文: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译文:
   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或者中兴的君主,哪里不需要有才能的人共同治理国家的呢?当他们得到这些有才能的人时,甚至没超出自己的乡里,难道他们都是运气好偶然碰到的吗?当然不是!只不过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当权者瞧不上这些人才罢了。现在天下还未平定,这是特别需要访求人才的时候啊!春秋时期有个名叫孟公绰的人,品德很高尚,可是叫他去当赵、魏两个卿大夫家的家臣还绰绰有余,叫他独当一面去做滕、薛那样小国的大夫却不行。如果一定要所谓品德高尚的人才录用,那齐桓公怎能成就其霸业?现在天下难道没有穷得只穿得起粗布衣服却怀着真才实学像姜子牙那样在渭水边钓鱼的人吗?又难道没有像陈平那样,背着“盗嫂受金”坏名声,却没能遇到慧眼识才的魏无知的人吗?你们要帮助我识别选拔那些地位低下因而被埋没的有才能的人。只要有才能你们就一定要推荐给我,让我能够任用他们。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13: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olden21c 于 2024-8-29 13:26 编辑

    从白手起家到建立曹魏政权,曹操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他个人的文韬武略,更关键的是在于曹操手下笼络了一大批的文臣武将、谋臣智士为他打拼天下。曹魏作为三国时期最大的割据政权,前方需要优秀的将领开疆拓土,朝中需要有良策奇谋的智囊运筹帷幄,后方需要有良臣能吏巩固国本。人才的重要性,曹操自然是最能体会。所以曹操对人才的重视是出了名的。无论是他在诗歌中表达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愿景,还是他光着脚跑出门迎接许攸的举动,说明曹操对人才的渴望和重视是言行一致的。从建安十五年、建安十九年到建安二十二年,短短七年时间,曹操更是先后颁布三道求才令,其唯才是举之方略、其求才若渴之心切,一时天下闻名并广为后世称道。然而,当我们探究曹操颁发这三道求贤令的背景及后续时,却发现其背后大有玄机。
     首先,我们来看曹操在公元210年发布的第一道求贤令:《求贤令》公元207年,曹操剿灭了袁尚、袁熙残余势力,并远征乌桓,彻底平定整个北方,曹操也一举成为了最大的割据势力。公元208年,曹操废除了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之职,恢复丞相制度,并自任汉朝丞相。三公之位,非道德崇重者不能担任,更多的是名声和地位的象征,并无实权;曹操当然不会图虚名而处实祸,但随着他的势力越来越大,汉献帝这个傀儡皇帝的作用自然也就变得越来越小了。曹操想要取而代之,必须得名正言顺,免得授人以柄,为世人诟病。所以这个时候,恢复丞相制度,是非常高明的手段。三公皆是高位可以相互制肘,丞相则可一人独大,总览军政大权。如果说在击败袁绍之前,曹操有称霸的野心;那么在平定北方之后,曹操已经有了扫平天下的实力和称霸的资本。同年,曹操挥师南下,荆州新主刘琮直向曹操投降。之后,曹操对东吴用兵,遭受了赤壁之败,只得北还而去。不久,曹操颁布了第一道求贤令,“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之前北方被“四世三公”的袁绍把持,重视世家大族、讲究门第观念;占据荆州的刘表,名列“八俊”,亦是汉室宗亲,在人才任用上更是讲究德才兼备这一套。曹操想要成就霸业,就必须树立权威,打破这种传统的用人观念,唯才是举,选用能人。所以,这道求贤令的作用在于:一方面为曹操吸纳原属于袁绍的北方人才加入,有利于北方的稳定;另一方面,荆州被魏蜀吴三方割据,求贤令可以为曹操争取更多的荆州地区人才的加入,尽可能避免人才流入对手阵营中。这些曾经因为出身不高、名声不好、德行一般的人,有才能而无法施展,如今曹操打破传统,给予他们一展身手的机会,这份知遇之恩,他们必然会对曹操投桃报李,忠心效力。

点评

是原创还是转的  发表于 2024-8-31 1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29 13: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是施蛰存说过,乱世才强调唯才是举,盛世是相对淡然的。

不过我印象里这话好像最早也不是施蛰存说的,明清时期就有人说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13: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次《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


原文: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译文:
  品行好的人不一定有才干有作为,有才干有作为的人不一定品德上没有缺陷。刘邦的著名谋士陈平难道是老实忠厚人吗?战国时著名游说家苏秦难道那么守信吗?可是陈平能辅佐刘邦取得天下,苏秦能联合六国帮助弱小的燕国抵御强大的秦国。由此看来,有缺点的人才难道就可以废弃不用吗?主管这件事的政府部门要是想通了这个道理,那么选拔有才能的人时就不会遗漏或者遇到障碍,而政府也就不会因缺少精通业务的官员而办不好事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13: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次《举贤勿拘品行令》: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7年)

原文:
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备举所知,勿有所遗。(《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魏书》)

译文:
   从前,商朝开国国王汤的著名宰相伊挚和武丁的宰相傅说都出身卑贱,齐桓公的宰相管仲曾经是齐桓公的敌人,但商汤、武丁和齐桓公却任用他们成就自己的功业。萧何、曹参只不过是小小的县吏,韩信、陈平都背着不好的名声,受过别人耻笑,都能帮助打天下建立赫赫功勋且名扬千古。战国时名将吴起贪图功名,不惜杀掉妻子以取信于魏王,散发金钱以求做官,连母亲死了也不回去看。然而只要他在魏国,秦国就不敢向东侵犯魏国。他后来成为楚国的将军,韩、赵、魏等强国都不敢南下攻楚。现在天下难道没有很有道德,以及勇敢不怕死能上阵奋力杀敌的人才依然埋没于民间吗?还有像那些看似文弱低俗的小官吏,实际上有很高的才能,很突出的本领,可以任命他们做将领或地方长官的人才,究竟有没有呢?或者有没有虽然不仁不孝却有治理国家或带兵打仗本领的人还没有被发现的呢?你们应当将所知道的人才全都推荐上来,不得有所遗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29 13: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4-8-29 13:26
记得是施蛰存说过,乱世才强调唯才是举,盛世是相对淡然的。

不过我印象里这话好像最早也不是施蛰存说的, ...

这个显然是站在皇帝他们家的立场。

在乱世,他们家需要人才争霸天下,所以当然要任人唯贤。
坐了天下,他们家需要稳定,所以第一需要胆小的,因为胆小的不敢造反。
任人唯亲的都是傻子,因为造反的一半都是亲人。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30 15: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曹操《求贤令》好像可从政治社会学维度解读。
东汉后期形成了世家大族,门阀制度,如袁绍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即一代表
曹操则代表相反的力量,故其标举:唯才是举。
不过,曹操虽一世枭雄,儿子曹丕也还行,但最后曹魏政权还是落入士族司马氏手里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30 17: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才为先的年代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4 08:19 , Processed in 0.117589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