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关系着每一名参保人。今年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已正式启动,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期待。 “每年一调”,已成惯例。自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累计有700余种救急救命的好药、创新药等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包括通过谈判新增的446个药品,其中大部分为近年来新上市、临床价值高的药品。同时,经过多次调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已累计调出395个疗效不确切、易滥用、临床被淘汰或者即将退市的药品。 截至2023年底,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约13.34亿人。这么多的药品能够“买得到、用得上、能报销”,实实在在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比如,2022年,147个目录外药品参与谈判和竞价(含原目录内药品续约谈判),总体成功率达82.3%。谈判和竞价新准入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60.1%。协议期内,275种谈判药报销1.8亿人次。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年内累计为患者减负2100余亿元。 医保药品目录“吐故纳新”的作用还不止如此。一方面,医保药品目录为医疗机构和医生提供了明确的诊疗和用药指南,有助于规范医疗行为,还能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益。另一方面,医保药品目录对于新药的纳入和创新药物的研发具有引导作用,能够促进医药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数据显示,新药从获批上市到进入目录的时间,已从原来的5年多缩短到现在的1年多,80%的创新药能够在上市后两年内进入医保药品目录。 如今,《2024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已经公布。工作方案明确,目录外5类药品可以申报参加2024年医保目录调整,包括儿童用药、罕见病用药、适应症或功能主治发生重大变化的药品等。同时申报条件也有所调整:按规则对药品获批和修改适应症的时间要求进行了顺延,2019年1月1日以后获批上市或修改适应症的药品可以提出申报。这意味着更多新药将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灵魂砍价”向来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医保谈判竞价是集合大部分参保人的用药需求,与企业进行的“以量换价”的市场化机制。这不是“随意砍价”,而是为了多方共赢。回溯过往,发生过个别企业中标集采后却“断供”的情况。工作方案要求,“在调出品种范围上,将近3年未向医保定点医药机构供应的常规目录药品,以及未按协议约定保障市场供应的谈判药品列为重点考虑的情形,强化供应保障管理。”为此,参与竞价的企业应明确,既然谈判成功了,那必须要保证供应,否则就有可能被调出目录。 此外,今年的工作方案进一步强化专家监督管理,明确专家参与规则和遴选标准条件,加强对参与专家的专业培训和指导,提高评审测算的科学性、规范性。可以说,随着程序规则更加完善,评审测算更加透明,企业对药品价格的预期会更加客观。 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实现群众享实惠、基金保安全、企业得发展,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