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85|回复: 4

[【原创】] 写在母亲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2 08: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中国人与妈妈的关系,有一些蛮有趣的研究。2002年,北京大学朱滢等人以中国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首次发现: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的记忆不仅具有“自我参照效应”,也就是说对与自己有关的信息记得格外好,而且对与母亲相关信息也能记得很好,就像是记自己的事一样,出现了“母亲参照效应”。中国人独特的“母亲参照效应”说明母亲在中国人“自我”中具有重要位置。从婴儿时建立的依恋,到成年后,“母亲”依然以这种方式存在于中国人的生命里。
        在文化心理学界,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家黑泽尔?马库斯(Hazel Markus)等人曾根据文化差异提出过 “独立型自我”与“依赖型自我”两种自我概念类型。她认为,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自我的概念是独立的、个人主义的,他们关注于自身的思想、感受和行动。而在东方文化背景下,个人是一种关系自我,强调的是人与人彼此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附,尤其看重家庭。因此可以推测,对美国人来说,就算是母亲,也属于自我以外的其他事物,在记忆上并不占有优势。而对中国人来说,自我中包涵有母亲的成分,母亲是“自己人”;“自己人”的事也就是自己的事,当然也就放在心上了。
2007年朱滢等人用中西方大学生两组被试进行了“母亲参照效应”的脑成像研究。结果发现:对中国人而言,在自我参照和母亲参照条件下,都激活了腹侧内侧前额叶;但西方人只有自我参照激活了腹侧内侧前额叶。这说明中国人的自我与母亲是住在同一个脑区的,为中国人独特的“母亲参照效应”提供了神经生理层面的证据。
       这是中国文化造成的特殊现象还是中国人大脑比较特殊呢?为此,有研究者特别研究了双重文化背景下的特殊群体——香港人。在研究者提示了中国文化元素后,香港人的自我与母亲同住在腹侧内侧前额叶;而在西方文化背景下,香港人的自我与母亲的神经基础是分离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 “深入骨髓”。受中西方文化影响的香港人的自我甚至会根据文化情境转换:有时候母亲像是“路人甲”,有个时候又与母亲“形影不离”。
      可以看出,在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人的自我概念中,母亲是密不可分的成分。这说明,中国人把母亲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就算是长大成人了,对母亲的情感联结,也早已渗透到个人的认知与行为甚至生理结构中。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对母亲更依恋的原因。
       而在现实中,儿子和女儿对母亲的依恋表达方式却有很大的差异。以我来说,母亲节前夕,妈妈打电话过来,希望我们一家周日回去吃饭。因为我比较忙,加上孩子们不太想回去。我就直接告知母亲,不回去了。虽然心里还记得母亲节,也计划给妈妈送束花。妈妈连说不要,不要浪费钱。因此在情感表达和链接上还是比较疏离的。估计要是女儿的话估计会有不同。
       作为弥补的是,我和两个儿子商量要给孩子妈妈庆祝,估计是送花然后吃个饭。当然,更重要的是平时多分担家务,看到女性所承担的隐形劳动和情绪劳动。看到妈妈们的辛苦,以及理解她们唠叨背后的情感付出和情感需要。
       不知道大家是如何看待和应对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2 08: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别为节日累。太多了。送花没啥用。做子女的,平时用心孝顺比节日做什么都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2 11:16: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仪式感还是要有的,日常和节日兼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2 12: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人的确双重人格。类似地,欧美华人也多少有点,尤其是第一代。ABC会单纯很多,前提是原生家庭影响比较弱。

从另一方面说,双语优势目前在教育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但双语和双文化可能还不完全一样。这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2 19: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家庭亲情、父母子女的节日还是多点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7 04:26 , Processed in 0.17086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