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57|回复: 10

[【其它】] 如何看待,心理学的一个原则——不求不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26 10: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看待,心理学的一个原则——不求不助。尤其是面对的是自己的孩子。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6 10: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春梅 于 2024-2-26 10:43 编辑

佛陀制戒的原则是:不犯不制。
绝大多数时候,说法需要三请。但是也有无问自说的情形。
有些教育不可提前。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6 10: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没有自省,靠别人去推、去说教是不行的,扶烂泥,雕朽木,翻咸鱼,烫死猪,枉费心机!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6 11: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欧阳静茹 发表于 2024-2-26 10:47
自己没有自省,靠别人去推、去说教是不行的,扶烂泥,雕朽木,翻咸鱼,烫死猪,枉费心机!
...

去推,去说教,我感觉是不行。难道只能旁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6 11: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许春梅 发表于 2024-2-26 10:37
佛陀制戒的原则是:不犯不制。
绝大多数时候,说法需要三请。但是也有无问自说的情形。
有些教育不可提前。 ...

想重点请教一下:无问自说这种情形,应如何把握和展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6 15: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提问,会提问不是易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6 15: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ongqi 于 2024-2-26 15:43 编辑

这不是心理学的原则。顶多算是心理咨询的原则。再进一步,是各种咨询的原则。说到底,这其实可以作为做人的原则。

这个原则,其实源于一种做买卖的原则:不主动推销。你可以把一切人际交往都看成是做买卖,狭义或广义的买卖。心理咨询当然也是一个买卖。不求不助就是不主动推销你的存货,而只有当对方要求助也就是要买某个货时,你才会卖那个货给他。

对于心理咨询或其他咨询来说,不主动推销的不求不助的主要好处是:让买方更尊重卖方。因为心理咨询等要求买方充分信任甚至信仰卖方,这样咨询效果才会有或者会更好。反之,如果卖方积极推销,就会让买方看不起卖方,咨询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不求不助的次要好处是:避免连带销售降低主销售的利益。咨询和有形产品的销售不同,它需要时间,需要双方集中精力。主动推销就算有所得,也大概率会影响主要咨询内容的效果和利益。最坏的情况是,连带销售砸了,结果连带主销售也砸了。

但是,这个原则不适用于对自己的孩子,或者不太适用。因为,孩子对你的尊重和信任是一直存在的(如果不存在你就要先解决),同时你不会对孩子按时收费,所以主要咨询内容基本不会受到影响。最重要的是,孩子不是你的客户,你应该不计一切地帮助他,而不是患得患失。

不过,永远无限量地主动帮助孩子也有问题,因为会影响孩子的独立性。所以实际上应该看情况。比如应该分年龄段:6岁以下的孩子无限量,6-9岁限量20%,9-12岁限量40%,12-15岁限量60%,15-18岁限量80%。当然这个比例只是示意,实际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孩子的成长计划更准确地设计。再比如要分领域,比如数学和语文不同,chess和足球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6 1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gongqi 发表于 2024-2-26 15:41
这不是心理学的原则。顶多算是心理咨询的原则。再进一步,是各种咨询的原则。说到底,这其实可以作为做人的 ...

感谢您的热情回复,受益良多。望能相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6 18: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春梅 于 2024-2-26 18:57 编辑
wkf545 发表于 2024-2-26 11:27
想重点请教一下:无问自说这种情形,应如何把握和展开。

凡夫并非有能力做到事事恰如其分。佛陀是以妙观察智观察了解的(四种佛智之一)。所谓“无问自说”,是属于大乘佛教十二分教之一,不待启请,而佛自说。在我国广为流传的《佛说阿弥陀经》就是属于“无问自说”教。根据部分法师的讲解,佛陀自说那部经,有两个原因:一是这部经并非针对特定对象而说,而是“三根普被、九界全收”,也就是说为众生通用,因此很重要;二是因为这部经所谈内容,无有弟子有能力提问,而又极端重要,佛陀只好自己说出来。我说这些,是为了帮助启发无问自说的道理。

实际上,学校老师每次讲授新课都是无问自说的。这些普适班里所有学生,也是教学大纲或计划所要求的。作为家长或老师,假如一个事情或道理很重要,而以您的智慧判断,孩子们可能永远也想不到,不能提出问题。这时可能就要“无问自说”了。不知道这些对您有没有启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6 19: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许春梅 发表于 2024-2-26 18:53
凡夫并非有能力做到事事恰如其分。佛陀是以妙观察智观察了解的(四种佛智之一)。所谓“无问自说”,是属于 ...

有启有发,感谢坛友。甚至可以说,无问自说也是必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6 19: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春梅 于 2024-2-26 19:28 编辑

还有一个可以借鉴的,就是《论语·述而》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个可作为把握时机的参考。大意是:“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不愤不启:愤,心求通而未得。启,谓开其意。
不悱不发:悱,口欲言而未能。发,谓开发之。

一个人或许已经有了一点悟处,但是没有全悟,他对于一个问题有深入的领悟、思考,但是他说不出来,特别是讲道,很难表达出来,这叫口悱悱,似乎知道了,但是又表达不出来,是这么一个状态。孔子这个时候就一定会发明之,发明就是帮助他表达,也是让他贯通。所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不到这个程度,孔子不会给他点破,给他启发,启发没用,对于学生来讲没有好处,他没到悟的时候,给他点出来,这等于把他的悟门给堵塞,他以后就悟不出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6 20:29 , Processed in 0.26191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