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73|回复: 14

[【原创】] 谈谈空心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27 10: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ellspringli 于 2023-11-27 10:41 编辑

这个词好多年前由北大徐凯文针对北大很多学生的抑郁焦虑自杀迷茫的症状提出的一个非专业的界定。空心病对应的是一个虚假的自体,缺乏活力和意义感,陷入无力迷茫和绝望。

我印象中,空心人是英国诗人托马斯·艾略特诗歌作品。
在中国文化里鲁迅描述过很多类似的现象,麻木的看客,吃人肉馒头的老栓。这些人估计也是空心的。
空心貌似是现代病,或者说在现代成为了病。
在中国传统语境里,有没有自我并不重要,学会懂事,善解大人、权威与圣哲的意就可以。学会做人,而不是做自己。相对应个体化,社会化、角色化更重要。每个人都成为脸谱,在伪善的包装下上到高位就变成了另外一番模样。
那个时候没有什么自我,也谈不上空心。个体的内在是服从于家庭,国家,群体的利益和需要。
唯一可以大张旗鼓的就是生存和繁衍本能。只有为了本能而屈从于社会的外壳。
到了近现代,人文与人本主义开始彰显,自我也可以开始生病,虚无和无意义才 成为弥散在孤立无助个体内在的幽灵。
北大学子的空心病之所以被重视,是因为天资优异的他们不愿意成为工具人,国家栋梁而陷入迷茫和自戕。
我其实想说的,这个时代和文化都是这种现象的造就者。家长学校也难逃其咎。只是很幸运他们终于找到了通过生病自毁这个方式来表达痛苦。
当然,绝望的是他们的病只是一个需要被消灭的症状,而个体内在的需要和感受并没有被真正看见。
越来越多的孩子都在通过各种病症来表达他们的愤怒,无能与绝望。他们没有机会被允许成为愤怒的一代,躺平的一代。
其实自我在我看来本身就是一个建构出来的幻象。
大脑里并没有一个负责主管的小人,各个区域是分工合作的。这个关于自我的部分不过是大脑整合出来的一个功能化的部分。只是它被体验为自我感,会形成连续性和内聚感,从而让我能更好的获得稳定和确定感,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与关系。
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天生就是一个空心的人,即使基因里有内置的模式会在成熟过程中得以表达,而那个关于自我的幻想需要我们不断通过经验,体验与知识来建构出来。
当那些孩子从小被训练成学习与成功的机器之后,这个自主建构的过程断裂掉了。
缺乏足够的情感回应与关系镜映,自我仅仅依赖成功和功绩来喂养,注定是畸形的机器。内在的体验被抽空了,依靠奖赏的多巴胺驱动,以及对失败的恐惧。
当抵达人生预定的山峰的时候,内在虚无感就会淹没这些孩子们的内在。
虚无从来不是坏事情,是朝向自我的必经之谷。所以的自我与意义都是我们自主赋予的。而我们这些成年人是提供滋养和镜映的人。
只是这些孩子过去没有足够的情感回应,没有足够的自主成功空间,似乎现在也没有。只有你要好起来,你要好好当优秀的工具,你不是底层的蝼蚁,你要浪费天赋和别人没有的资源。
承认自己的空心和虚无是走向新的未知的开始。好消息是很多人已经走过这条路。坏消息是很多人不允许你走这条路。
这条路的尽头是什么?生命的绵延,还是残存的文明的碎片。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体验是真实的,生命的短促的,我是可以挣扎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7 10: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心而论,楼主的言辞未免有点肤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7 10: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3-11-27 10:41
平心而论,楼主的言辞未免有点肤浅。

我恰好相反,认为你的评论会有比较深刻的原因,只是我不够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7 12: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人的空心病是社会病。生活节奏太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7 13: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潮起潮落,万物万法.各直起观.莫着空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7 13: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自我是一个人造概念,和它的对头国家一样。国家也是人造概念。

不过,自我比国家是更自然的人造概念。当然,这是一个哲学问题,所以一句两句说不清楚,也没有标准答案。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7 19: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空心这个词真的难以理解。如果是多余人则非常好理解。文学史的多余人形象那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7 19: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尽人事,听天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7 19: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春梅 于 2023-11-27 20:22 编辑

读楼主这帖文,感到相当吃力。连读三遍,也很难把握其逻辑结构。前面部分还好理解,后面越读越觉得要比一般散文散的多。除了被动语态多,还有一些句子表达得像外文。例如“绝望的是他们的病只是一个需要被消灭的症状”。没有恶意,我只是作为一个读者给出一些反馈,这是不难改进的。

既然知道空心病是徐凯文不专业的界定,又何必把它当一回事?徐说的这个“病”,其实是一种文学性的比喻,而不是医学上的病。很像一些人经常谈论的“医道”、“茶道”、“武道”中的道,都与具体的专门的事相关,属于“俗谛”,而大别于佛教道教所说的道。象麻木的看客和华老栓,这样简单直观的事,何必给贴个“空心病”标签?可以用图像或直觉把握的,何必弄个抽象的概念标签呢?这会导致判断严重失真或引入误差。举个例子来说明。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在生前曾炒股,可是却相当失败。据其夫人讲,弄到接近破产。因此,夫人不得不收回经济大权。再后来想去炒房时,让他陪同去看房,却被他拒绝了。事实证明,夫人在这家庭财务管理上明显比丈夫强。这是因为小凯心中有太多的经济学观念。国内很多经济学家都是这样的,对股票的预测不如没经济学知识的人好。

关于“自我”,问题太多,太大。不是一点点篇幅可以说清楚的。只能等有机会再谈。

再说点别的。从南怀瑾书中看到一个有趣的故事。南老到一家精神病医院参观,看到各种各样的病人后,对医生说:你们要当心,要当心自己变成和他们一样不正常。果然不出所料,过了几年,有好几个医生得了精神病。这看来是职业病。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9 09: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提到的“空心病”一詞是由北大教授徐凱文提出的,用以形容一些年輕人的心理狀態,包括抑郁、焦慮、自殺傾向和迷茫等。您認為這是現代社會中的普遍問題,並指出在傳統文化中,人們更注重社會化、角色化,而非個體化和追求自我。您還提到,許多孩子通過各種疾病表現出他們的憤怒、無能和絕望,但這些癥狀往往被忽視,他們的需求和感受未得到真正的關注和理解。最後,您認為人類天生就是“空心”的,自我感是一種大腦建構的功能,需要透過經驗、情感回應和關係鏡像來塑造。對於您的觀點,我認為非常深刻且具有啟發性。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競爭壓力可能導致許多年輕人感到迷失和無助,尤其是在面臨困難時得不到足夠的支持和幫助。同時,我們應該更加重視個人的感受和需求,尊重每個人的獨特性,並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關懷。最後,關於人類是否天生就是“空心”的,這個問題涉及深奧的心理學和神經科學問題,尚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然而,我相信每個人都有潛力去尋找和實現自己的價值和意義,並以此建立一個健康和有意義的生活。

点评

把我想说的说得很透彻了!  发表于 2023-11-29 10:23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9 10: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樓主應是學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9 10: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黎韵 发表于 2023-11-29 10:29
樓主應是學者。

学习者而已。如同哲学原来是爱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9 11: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wellspringli 发表于 2023-11-29 10:59
学习者而已。如同哲学原来是爱智慧。

词源上school是闲暇,而amuse是沉思。当然词源不是一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9 11: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3-11-29 11:05
词源上school是闲暇,而amuse是沉思。当然词源不是一切。

谢谢你的提醒。我想说的不是词源,而是作为一个动作。学习,爱这个行动和过程。以及这个动作实践的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8 01:42 , Processed in 0.24622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