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agent124 于 2023-10-31 01:48 编辑
偶然看到一本书《谁不想译名惊人?——书名译评经眼录》,翻了翻,大致是辑录一些学者关于书名翻译的论述。书名的翻译,自然也应遵循信达雅之类的翻译原则。但是,书名翻译还有个特殊的地方,这本书里好像没提到,就是往往有根据中文书名,去找英文原著的情况。如果汉译和原书名相去甚远,就没法找了。(后来在书中翻到著名诗歌翻译家江枫提到这个问题:
“例如金女士所欣赏的Farewell to Arms和The Great Gatsby之译《战地春梦》及《大亨小传》,我倒觉得远不如译《永别了,武器》和《了不起的盖茨比》,就像For Whom The Bell Tolls之在大陆曾译《战地钟声》,就不如后来直译《丧钟为谁鸣》,理由不言而喻:除了文学语贵清新,还因为译者有责任忠实传达有关原作书名的信息,以便读者查找或对照原作。”)
比如狄更斯小说Oliver Twist,林纾译成《雾都孤儿》,有学者认为译得好:
“Oliver Twist译为《雾都孤儿》(不译《奥列佛·退斯特》),则以简短、含蓄、深邃为本。(方梦之,《翻译新论与实践》,页340)”
“把Oliver Twist译为《雾都孤儿》,比译为《奥利佛·退斯特》好,因为前者点明了地点(雾都,即伦敦)和人物(孤儿)。(丰华瞻,漫谈书名的翻译,见《翻译论集》修订本,页1100)”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或者文学翻译的角度来看,也许专家说得也有道理。但他们可能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如果不知道这部小说的原文书名,想根据中文书名去倒查英文的书名,就很难查。虽然像狄更斯这样的古典名著,已经广为人知,已不成问题。但知名度不那么高的作品,查起来可就麻烦了。
曾经在一本关于侦探小说的论著里,看到一个例子。作者说英国作家勒卡雷有两部小说《受冷漠的人》和《寒风孤谍》。他弄错了,这其实是同一本书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的两个汉译版本。我碰巧两个版本都看过,所以一望而知错误所在。这就是用意译手法点染造成的误解。
最好的做法,也许就是在书的封面或扉页,注出书名的原文。而各种书目,索引也要规定,凡是翻译作品,必须标出书名和作者的外文原文,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这个问题。如果这样做不到,那就尽量直译书名,避免改译和点染。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