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56|回复: 12

[【其它】] 云在青天水在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2 18: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许春梅 于 2023-10-2 18:51 编辑

李翱(772~841年)任朗州刺史期间,一日到寺里谒见药山惟俨禅师,启问“如何是道?”药山不语,只是用手向上指一下天空,又向下指一下面前的水瓶。李翱不解。禅师开口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翱一闻,顿开茅塞,连忙作礼拱谢,随即口述一偈“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相问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见网上和书上很多人谈论“云在青天水在瓶”,感觉都把这禅宗公案当作高考作文题了!什么比喻呀,象征呀,哲理呀,各自理解发挥。假如真的领会,岂不是个个都明心见性了?这是需要有根基和参究工夫的,是用直觉顿悟,而不是靠胡思乱想可弄明白的。若从字面或文学角度理解,必然是说云执云,说水执水,就偏离佛法了。如果了解一些佛法经论,也许可以窥见一点道理。

“云在青天水在瓶”究竟说的是什么呢?我亦百思不得其解。读完《指月录》南阳慧忠国师这一章,总算得到一点启示。

有僧问国师:“哪个是佛心?”师答:“墙壁瓦砾是。” 僧言:“与经大相违也。涅盘云,离墙壁无情之物,故名佛性。今云是佛,心与性,是一样还是两样呢?” 师曰:“迷即别,悟即不别。” 僧又说:“经云佛性是常,心是无常。您为什么说不别呢?” 国师答:“汝但依语而不依义。譬如寒月水结为冰。及至暖时,冰释为水。众生迷时结性成心,众生悟时释心成性。若执无情无佛性者,经不应言三界唯心。”

由此可以了解到心与性的异同。李翱开悟后,回去就写了《复性书》,正是这著作开启了后来的宋明理学。《复性书》里的性,指的是佛性,也就是明心见性的性。心对于性而言,说的是识。性是无分别的,心是有种种分别的。佛陀常说:“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种种法灭。”  青天白云与瓶中水实如上述的墙壁瓦砾一样,都是自性的功用,自性能生万法嘛。

道德经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憨山大师注云:“一者,道之体也。其体至虚而无为,精一无二。凡诸有为,莫不以之为本。以,用也。天地万物,皆以道体而为本也。故天得之而清覆于上。地得之而宁载于下。” 无为法,就是依有为法而被了解的。也就是用集合论上的非集来定义无为法。李翱正是因青天白云和瓶中水等有为法而了悟自性的。

近代禅宗大德虚云禅师,于参禅时听见茶杯落地而悟道,正是这种顿悟体验:于性与心忽然明了无疑。悟道偈有:“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 慧忠国师说:身心一如,身外无余。明心见性的人所体验到的世界就是这样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2 20: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啊。往往心为形役,神为欲伤。不如人意,才是真人生。

点评

光阴似箭,学修宜早。  发表于 2023-10-3 09: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2 20: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家宝宝,做数学题时会发愣。我问他,想啥呢?他说没想啥。

明心见性。如果性是答案,那么犯楞是心乱了。如果性是虚无,那么犯楞就是明心。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 20: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gongqi 发表于 2023-10-2 20:22
我们家宝宝,做数学题时会发愣。我问他,想啥呢?他说没想啥。

明心见性。如果性是答案,那么犯楞是心乱 ...

性是无分别的,故不是答案。也不是虚无,非空非不空。犯愣仍可能在思考。善恶和不善不恶都不能思,这还不算。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3 02: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灵山拈花.佛因何笑?有得?无得

点评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若问佛是有得无得,非有非无。若问观者,亦有亦无。  发表于 2023-10-3 09: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3 07: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领悟力极高的僧人很多。
云瓶这句我感觉是云在高天,水在瓶里。全在它该在的地方。别人能悟,自己也肯定能悟,每个人全能悟,在于个人修行。
应该是肯定 了每个人全能悟 的思想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 09: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沃洛夫 发表于 2023-10-3 07:51
历史领悟力极高的僧人很多。
云瓶这句我感觉是云在高天,水在瓶里。全在它该在的地方。别人能悟,自己也肯 ...

云就是云,水就是水,只用眼看,莫用臆测。一切基于知识和逻辑推理的,都不是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 10: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春梅 于 2023-10-3 10:21 编辑

古德云: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僧问赵州:“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州曰:“庭前柏树子。”
灵云志勤禅师睹桃花而悟道。
这翠竹、黄花、柏树子和桃花,所显示的是同一个道,与本主题帖的云和水是一个意思。千万别想多了。不能作哲学或寓言思考。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3 11: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许春梅 发表于 2023-10-2 20:49
性是无分别的,故不是答案。也不是虚无,非空非不空。犯愣仍可能在思考。善恶和不善不恶都不能思,这还不 ...

从心理学来看,犯楞有三种可能:A没有思路,B有思路但迷路了,C放弃。

C又有两种可能:D懒,E因为有A或B失败的经验所以放弃。

打坐之类,大部分是E。




点评

若打坐时,冥暗无所知,属于叫做昏沉的禅病,是痴烦恼的作用(三大烦恼之一)。  发表于 2023-10-3 11:39
打坐种类繁多。有很多是需要观想的。禅除了有坐姿,行住卧甚至做事情时都有。  发表于 2023-10-3 11:22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6 09:48 , Processed in 0.327861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