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6|回复: 0

[【其它】] 御制盛京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19 07: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盛京赋》是清乾隆帝东巡盛京谒陵祭祖后所撰,全文 3390 余字。为传播此赋,他令臣工广搜载籍,据援古法,撰写各体篆文,镌刻成《御制盛京赋》,一种篆体为一卷,内容相同,共三十二体,篆文为大字,边附小字释文。此内含清乾隆时期内府精写本(存十体)、内府刊本(存十五体)两种。

《御制盛京赋》是乾隆帝所撰最著名的一篇诗赋,乾隆八年(1743 年)九月乾隆皇帝奉皇太后经由热河抵盛京谒陵祭祖,冬 10 月抵达盛京(今沈阳)故宫大政殿,诗兴大发,书就《盛京赋》。此书系乾隆皇帝令臣工广搜载籍,据援古法,撰写各体篆文,镌刻成书。三十二体篆文名为:玉筋篆、奇字篆、大篆、小篆、上方大篆、坟书篆、倒薤篆、穟书篆、龙爪篆、碧落篆、垂云篆、垂露篆、转宿篆、芝英篆、柳叶篆、鸟迹篆、雕虫篆、麟书篆、鸾凤篆、龙书篆、剪刀篆、龟书篆、鹄头篆、鸟书篆、科斗篆、缨络篆、悬针篆、飞白篆、殳篆、金错篆、刻符篆、钟鼎篆。各篆所书字体婀娜秀丽。每部后面都附有 “篆书缘起”,考述该种篆体的创制或流转的情况。

在这三十二种篆体中,大部分为象形篆或异体篆。象形是汉字最初的造字方法,也是六书的基础。秦以前的文字属于初创阶段的文字,秦统一为小篆,初次实现了汉字的规范化。由于隶书的广泛应用,篆书渐渐失去了实用价值。东汉以后,篆书日渐衰微。唐以后,真行草大行其道,篆书更加衰微。直到清代随着碑学的盛行以及甲骨文、金文的大量发现,篆书才重新被书界所重视,并且出现了邓石如这样的篆书大家。此书 32 种篆体大部分都源自前代书体,包括古代象形篆书的精华。

内府精写本
内府刊本

刊印信息
清乾隆时期内府刊本
钤印:綠漪書屋章

行款版式
框 21.8cm×16.8 厘米,五行七字,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

收藏来源
此为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本

内容修订
如果你发现此页介绍的不足之处并愿意帮助我们完善,您可以 修订或反馈此页 内容

文件夹
御制盛京赋

文件格式
PDF 高清+
PDF 文件包含分卷书签

增补记录
2016 年 1 月 15 日发布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清内府刊本
2019 年 12 月 26 日 增补 华盛顿大学图书馆藏清内府精写本 更新 清内府刊本为高清+

原色版文件大小:4.07G
黑白版文件大小:151M
下载链接https://s.shuge.org/yzsjf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9-23 00:34 , Processed in 0.11526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