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81|回复: 2

[【其它】] 逻辑、知见与真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13 10: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许春梅 于 2023-8-13 18:09 编辑

看见有人多次提到逻辑,今天就来说说逻辑。逻辑是经验的推广,离不开语言、符号和图像。自然科学就是建立在观测和逻辑之上的。可是由逻辑得出的结论始终属于“比量”。比如饮茶,若人从未饮过茶,但是饮过水和其它很多饮料,通过别人介绍而结合其它经验推测出茶大致味道。这个就是比量。若亲自饮用,一饮便能了知无遗。这就是“现量”。若经过了仪器或设备,观测结果或数据的过程可能属于现量,但对背后的原因或原理的推测只能是比量。再说,凡夫因为烦恼情绪的作用,观察推理所得结果是有“染污”的。

人与人之间要进行有效交流,是不能缺少逻辑的。因为不能事事都“现量”而知。这是世俗的生活所必须。如果论道或宇宙人生真理(即标题所说真谛),依靠逻辑比量就会像听人介绍茶的味道一样,所获得的了解,同真实的体验不同,有时差别大到简直可说是荒唐。佛法修证重视现量,讲说谈论虽然离不开比量,但证悟都是用现量。金刚经说所谓佛法即非佛法,就是因为佛法真谛不是比量,语言描述实如以指示人月,而指非月。道可道,非常道也。

因明(包括逻辑学和认识论)是印度传统的学问,佛教大乘论师陈那(世亲弟子,公元五、六世纪人)做了整理和发扬。那么之前呢?佛陀和弟子是如何做到说法有条理合符逻辑的呢?绝不是研究俗典所得,而是证悟获得的。圣智里自然包括了逻辑能力,所谓无碍辩才是也(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和乐说无碍辩)。

古代因明也只是用于辩论和讲说,对于实际的修证是没有什么用处的。现在举禅宗的例子来说明。禅宗教人参话头,例如“父母未生前是什么样子”,或者“背死尸的是谁”,这是不许用逻辑推理和或比量思维的,要求你用直觉现量观察。有疑情而又不能推理推测。如欠人巨债,一切的办法都想尽了,完全没有偿还能力,现在债主逼上门来,怎么办呢?参话题就是这样。问题一旦解决就是开悟。因为不用逻辑,你北大哲学系毕业、台大哲学系毕业,来参禅的话,对比没文化的,不但没有任何优势,学校所学那些知识反而是个障碍。温州瑞鹿寺上方遇安禅师,常阅首楞严经,到“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师乃破句读曰:“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沉吟良久,忽然大悟。可见,这知见(知识和观点)对于悟道是个障碍。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高僧原本都是没有文化的原因(如唐代慧能禅师和今台湾广钦和尚)。

盲人摸象这个故事无人不知。各人摸到的部位不同,获得的认识(知见)也不同。假如一人能摸遍象身,也就会得到一个完整的象形。这个大象体形虽大,但较之于人的时间和能力毕竟很小。而宇宙人生的知识内容却是无限的,是一个永远无法遍摸的无限大象。以人类科学的观测方法和逻辑比量来认识,是不可能获得真谛的。故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佛法避开了追逐“被认识”(外物),而选择了“能认识”的心作为突破口,向内审内求,以现量把握。茶的味道本来简单,但是用语言逻辑来描述却是挂一漏万的。百闻终不如一饮啊。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8-13 12: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春梅 于 2023-8-13 18:03 编辑

本文标题没有使用大家所熟悉的“真理”一词,是因为通常的“真理”流于言诠,如学校里学的哲学。语言产生于普通人的生活经验和交流需求。真谛指的是“道”,离言绝相。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13 17: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5-1-11 01:51 , Processed in 0.30057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