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于唐代仪凤元年十一月由刘弘珪抄写。这是武则天为母亲追福而发愿敬造的经书之一,楷书字体飘逸,规整隽秀。卷后题记有抄写时间、用纸数量,书手、初校者、再校者、三校者、详阅者、装潢手、使、判官等人的信息。此卷出土于敦煌(卷首残,卷尾齐全),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大唐咸亨元年(公元 670 年),武则天之母杨氏去世,武则天发愿敬造《妙法莲华经》《金刚经》各三千部,为已逝父母追福,其中《金刚经》为一卷本,《妙法莲华经》为七卷本,即《金刚经》3000 卷,《妙法莲华经》27000 卷,总计达三万多卷。她将长安修祥坊中杨氏旧宅改为太原寺,调集高僧筹备抄写《妙法莲华经》《金刚经》。至仪凤二年(公元 677 年),武则天共请僧人写《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三千部。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初三万多卷佛经流失严重,现知全世界敦煌遗书中保存此类写经不足四十卷,包括国图藏本在内的一部分因流传到甘肃敦煌莫高窟得以保存至今,成为国图敦煌莫高窟珍稀藏卷。(介绍
参考)
此唐代宫廷手稿经曾经时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的刘廷琛私藏,一直被秘藏数十年。后刘廷琛去世,刘家家道中落,刘氏后人曾委托大藏书家董康帮这批经卷寻找日本买家。游历日本的董康也曾联系收藏李盛铎经卷的羽田亨,幸羽田氏并未出手购买,这部经卷才得以留在国内。后辗转由华北为政府任职的吴瓯买下,于 1953 年被收缴充公。1954 年,这部经卷连同其他刘廷琛旧藏敦煌遗书,正式被拨交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
卷后题记:
儀鳳元年十一月十五日書手 劉弘珪 寫
用紙 十二張
裝潢手 解集
初校 秘書省書手 蕭元信
再校 秘書省書手 蕭元信
三校 秘書省書手 蕭元信
詳閱 太原寺大德 神符
詳閱 太原寺大德 嘉尚
詳閱 太原寺寺主 惠立
詳閱 太原寺上座 道成
判官 司農寺上林署令 李善德
使朝散大夫守尚舍奉御 閻玄道 監
仪凤(676 年十一月—679 年六月)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贞观十年(公元 636 年),宛丘 “凤凰” 集,众鸟数万,前后翔从,行列整齐,以色别群。676 年,以陈州 “凤凰” 集,改元 “仪凤”。共计 4 年。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译《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金刚经》,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经典之一。南北朝时代的开善智藏大师持诵该经多有灵验感应,加之以禅宗后来大力弘扬,使得金刚经成为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最多人日常早晚课诵的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