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先秦时期的一部载有怪奇悠谬之说、荟萃珍奇博物的神话地理志。此《山海经》册为元代书法家曹善所书。全套共四册,小楷抄写郭璞传《山海经》十八篇,其书风质朴端严,结字参差,用笔古拙之处可见钟繇遗法。此本约书于元至正二十五年,经姚绶、王世贞、陈继儒、董其昌等递藏。
《
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 “山经” 五卷,“海经” 八卷,“大荒经” 四卷,“海内经” 一卷,共约 31,000 字。记载了 100 多个邦国、550 山、300 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信息。《山海经》中对于动物的记载,据统计有 277 种之多,有虎、豹、狕、熊、罴、狼、犬、兔、猪、马、猴、猿、猩、犀、牛、彘、鹿、麂、类、豚、禺、羚、羊、象、蛇、蝼、猥、訾、驼、獭、狐、糜、麈等,还有猼𫍙、毕方、帝江、何罗鱼、鸟、狌狌。郭璞认为狌狌就是猩猩。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山海经》向乏善本,今天所能见到的《山海经》最早版本是南宋淳熙七年(1180)尤袤刻本,加上明正统《道藏》本,成为明清以来《山海经》的主要版本来源。众本之间,异文不多,可资对勘的材料少。所以今本《山海经》中存在的错讹呈现 “固化” 状态,很难被揭示出来。现在我们有幸搜求到元代曹善手抄《山海经》全本,该本祖本大概是尤袤校书时所能见到的 “别本”,时代或在尤袤本之前,该书对《山海经》校勘意义较大。(劉思亮:
從元代曹善抄本《山海經》看今本中存在的問題)
曹善手抄本《山海经》所据版本不详,只能从全书看到他避讳一些字,如「敬」、「恒」、「貞」等都缺笔,可见是避宋真宗赵恒与宋仁宗赵祯的讳。此书可能刊于仁宗一朝(1022-1063)。即使刊于在位最后一年,也比尤本的淳熙七年早了 117 年。(鹿憶鹿:
《山海經》的再發現—曹善抄本的文獻價值考述)
第一册:山海经序、南山经第一、西山经第二、北山经第三、董其昌跋
第二册:东山经第四、中山经第五
第三册:海外南经第六、海外西经第七、海外北经第八、海外东经第九、海内南经第十、海内西经第十一、海内北经第十二、海内东经第十三
第四册:大荒东经第十四、大荒南经第十五、大荒西经第十六、大荒北经第十七、海内经第十八
曹善款识、姚公绶题跋、王世贞题跋、陈继儒题跋、陈继儒题跋
第一册后有董其昌题跋:
山海經有贊。元曹世良手抄。明姚公綬、王元美、陳眉公家藏。崇禎乙亥六月董其昌書。
曹善(活动于十四世纪后期),江苏华亭人,字世良,号樗散生,有诗名,处世刚正,不合于时。明太祖时,宋濂荐于朝,累征不起,苦志临池,初学锺繇,行草学二王,与兄世长、兄子恭,具有书名,一时称为东吴三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