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拓本卷由唐代柳公权书。此拓本书于唐长庆四年(时柳公权四十七岁)。由強演,邵建和刻石(共十二块,每行十一字),后原石毁于宋代。此卷为唐拓孤本(一字未损)在清末敦煌石窟被发现后,被伯希和带走,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
此《金刚经》(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刻于唐长庆四年(824)四月,为柳公权四十七岁时所作。《金刚经》刻为横石,共十二块,每行十一字,原石毁于宋代。1908 年在敦煌石窟发现唐拓孤本,一字未损,极为稀罕,是敦煌文献中的稀世珍宝。
柳公权是与欧阳询、颜真卿并称的楷书家,唐以来,柳体楷书一直是人们临习的范本。此为柳公权早期作品,字不大但用笔灵巧劲健。虽多有与 “颜书” 同法之处,但明显地摒弃了 “蚕头雁尾” 的用笔之法。而多融入魏晋及初唐楷意,并掺之以北碑的骨力洞达。故初观此碑似觉平常,颇有剑拔弩张之势。然细察之则一招一式颇富变化,方劲整饬中寓清灵通秀之气。其一点二画,一如刀斫般齐整,干脆利落,节奏明快,极富动感。(介绍参考:
胡传海)
卷末有记:長慶四年四月六日翰林 侍書 / 學士朝議郎行右補闕上輕車都尉賜緋魚袋柳公權為右街 / 僧錄準公書 / 強演 邵建和刻
柳公权,字诚悬,京兆府华原县人,唐朝大书法家。他担任侍书数十年,因书见重,历仕数朝,位至太子少傅,封河东郡公,追赠太子太师。他工于书法,尤其精通碑版楷书,开创 “柳体” 这一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最后的楷书书体,成为唐朝楷书艺术最后的完善者。代表作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送梨帖〉 跋》等。
《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是大乘佛教般若部经典之一。相传是释迦牟尼佛在祗树给孤独园为须菩提尊者而宣说的经典,佛在此阐述一切法空,指出一切事物本体皆具空性,若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即所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要破除四相,破除我执、法执,乃至一切执著,应该要在 “不执著一切” 的基础下,生起菩提心,广度众生。
创作时间
唐长庆四年(甲辰 824)四月六日书
唐代拓本?
责任人信息
唐代 柳公权 书
强演、邵建和 刻
形制尺寸
拓本卷轴,28.5x1166.6 厘米
收藏来源
- 在线浏览高清图
版权协议
内容修订
如果你发现此页介绍的不足之处并愿意帮助我们完善,您可以
修订此页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