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入跸图》卷由明人绘。画卷描绘皇帝出京谒陵后,从水路坐船返回宫苑的皇帝。这件长度超过三十米的高头大卷,画了九百多名持各式仪仗的华丽护卫、随从。透过难以想像的盛大排场,展现回銮时无比的帝王气势。此卷为南薫殿旧藏,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跸” 的意思是帝王出行的车驾,“警跸” 的意思是清道,禁止路上行人,以利帝王车驾通行。出警入跸,意指皇帝出巡归来。“
出警图” 与 “入跸图” 虽是各自分开的二幅长卷,但是所绘的却同是扫墓、巡视的过程,因而通常被合称为 “出警入跸图”。
画家将皇室谒陵的整个时空历程出发→抵达→返回,浓缩于二幅长卷之中。传统观赏 “出警图” 是由右往左;“入跸图” 则由左往右。“
出警图” 绘皇帝骑马,由陆路出京,“入跸图” 画皇帝坐船,走水路还宫。这两幅图卷不但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所收藏手卷画作中最长的两幅,人物众多,场面宏伟,更是历代绘画作品中少见的超级巨作。
这二幅作品,均未署名作者姓名。但可以确定的是,得出动许多宫廷画师的合力创作,才能完成这二幅布局精采生动的巨作。
台湾朱鸿教授认为经过仔细研究后提出《出警入跸图》上描绘的应该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为什么呢?中国古代宫廷有专门记载皇帝日常言行的日记叫《起居注》。根据《万历起居注》记载,万历皇帝到西郊谒陵时乘马而去,坐船从水路而归,这正好与《出警入跸图》的描绘相符。《起居注》还记载万历皇帝归来时文武百官都在西直门桥欢迎皇帝而《出警入跸图》的结尾处所绘制的也是西直门桥,由此可见《
出警入跸图》描绘的确实是明神宗万历皇帝。(参考
[url=][1][/url])
《入跸图》的皇帝是唯一一个正面形象,他的脸被画的很大,突出其尊贵的身份。这描绘的可能是:明神宗万历皇帝。
明神宗朱翊钧(1563 年—1620 年),号禹斋 ,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1572 年),明穆宗驾崩,十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南薰殿始建于明代,位于外朝西路,武英殿西南,为一独立的院落。《礼记·乐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孔子家语·辩乐》载其辞:“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 南薰殿之名便由此来。殿面阔 5 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殿内明、次间各设朱红漆木阁,分 5 层,奉历代帝王像。殿东室奉历代皇后像;西室贮明代帝后册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