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68|回复: 0

[【传习录】] 大语文教育观的探索与实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4 08: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语文教育观的探索与实践
一直以来,很多语文老师常常埋怨学校课时被理科老师占用多,语文课时少,一册教材一个学期教不完。而我认为学生一学期如果只学一本语文教材,实在内容太少,有浪费孩子们的生命之嫌。所以刚毕业那些年的教学中,我常常会结合教材和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求知需求,整合一些文章进入孩子们的语文学习之中,并通过各种语文课型,呵护、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努力提高孩子们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但苦于没有理论指导,也只是个人的一种探索而已。
2002年,网络上出现了一个“我编教材我叛逆”的老师——山东省青岛市的一个名叫王泽钊的语文老师。十几年来,他基本上不用国家的统编教材,所带班级的高考平均成绩一直在本市名列前茅,而他多年来不断充实完善的150万字的自编教材还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
感觉找到了同行者,但自编教材我知道自己还没有这个精力和能力,我就一直尝试着在教学一册书的同时,能加入一些我所认为的好文章来充实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内容。有时我会打乱教材的编排,整合内容适时推送给学生。例如,我利用我们学校中式园林风格的建筑,将原本设计在初二年级的教材、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提前介绍给了四年级的孩子们。拿着教材,我带领着孩子们在美丽的中式建筑风格的校园穿行,欣赏着园林式的建筑,研读着叶老先生美丽的文字,感悟着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感受着苏州园林的窗和廊子的这种“隔而未隔界而未界”的设计理念。还有什么能比这样的情景教学法更能使孩子们收获满满呢。
后来,我又找到了大语文教育观作为我的语文教育理论指导。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提出的“大语文教育”,其指导思想是四句话: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联系社会生活,就是要求充分利用现代的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使语文课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打破以往封闭式的格局;着眼整体教育,就是要求做到“德、智、体诸育的和谐与统一”,知识、智力、能力是个统一体,不容割裂,建立敬爱型的师生关系;坚持完整结构,就要求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之中协调地活动,而语文教学本身也应有完整的结构;重视训练效率,就是强调不能只依靠训练的数量换取成绩,而应以较少的课内读写量和课外作业量,达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思等水平的目标,力求事半功倍。
找到了大语文教育观的理论基础,我更加坚定自己的教学方向,努力践行大语文教育观。
首先,语文的教学内容可以更丰富多彩。
现实生活中,“语文”二字常常被老师们误读为“语言文字”,片面地强调了其语言媒体的“工具性”,拘泥于文辞字句,把语文课上成了枯燥繁琐、兴味索然的语言课、语法课,使其文学性、文化性消失殆尽,人文精神极度匮乏,以致于学生成为了仅仅会游戏文字的、无异于当年只会“八股文”的“低能儿”。作为母语课程的学习,我们学生花在语文课上的学习时间,远远低于外语学习的时间,语文真正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语文课成了学生学习其他课程之间的“休息课”。造成这个局面很大的原因是语文学习完全脱离了生活和时代,脱离了学生的认知和兴趣。
再看看我们多年来的教材内容,为了考试和升学,时下语文教学给了学生过多远离生活的所谓语文知识,语文教材也基本是几十年不变的课文和内容,不能全面、及时地反应社会生活中的最新变化,致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形成对周围环境的隔阂。语文脱离了学生的心理、经验和生活实际,搞成了纯技术的训练,程式化、刻板化的语文学习枯燥乏味,学生原本喜爱的、必不可少的语文学习模式之一的阅读也成了老师喊压、家长喊打的学生偷偷摸摸的爱好。语文真正成为了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可有可无的学科。
其实语文是什么?语文应该是阅读,是生命、生长和生活。语文内容可以涵盖上下五千年、中外千万里,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只要有人,有生活,便应该有语文。
语文的内容无处不在。
其次,语文的教学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教学中,我除了创编教材外,还不断尝试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我的语文课型除常见的阅读课、教授课、讲练课外,还有谈话课、编导课、戏剧表演课、小组汇报交流展示课、学生自主学习课等。
其中,学生最喜爱的有谈话课。谈话课里,我会精心组织时事新闻、与学生认知成长规律相关的故事,引导学生谈自己的听后感受,再加上教师的理解,引领并深化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和对世界的认识。谈话课中,倾听是基础。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并及时捕捉学生谈话中的稚嫩但最有价值的信息,适时加以引领和升华。这样的谈话,因话题从学生中来,更能找到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层次的谈话内容,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听有所获、听有所乐,也更能激起学生下一次谈话课的兴奋点。当老师的都很会说,喜欢说,但往往只是你自己一人很high,学生却丝毫不感兴趣,这样的谈话课就没有丝毫意义。老师要从倾听中了解学生喜欢什么,喜欢和你聊什么,才会打开话匣子,听你聊,和你聊,聊的过程中你想给他们的也可适时推送,这样的谈话课才有意义。
一个好的语文课堂,不是看你老师有多会说,而应该是学生能说,学生爱说,一个好老师应该启发学生说,培养学生的说的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方法后,学生也可以当老师。让学生当老师,可以极大地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老师要善于思考和总结,我们试想,如果老师们手上没有了教参还会不会上课呢?而如果我们把教参给了学生,或者教给他们学习方法,是不是学生自己也可以当老师来上课了呢?
让学生当老师,有两种组织形式。一是小组合作,大家都来当老师。
其实我们拿到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会从三个问题去考虑,即“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实践中,我会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三个问题的讨论和学习、实践。
写了什么?
首先从内容上解读一篇文章和一本书。学生经过阅读会总结出“谁干什么”或者“什么怎么样”。在经过自主阅读、复述内容、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最终明确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怎么写的?
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结构上、语言和写法上探讨文章内容。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对文章的修辞、结构、语言内容方面,可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讨论、整合出较为合理的问题答案,在交流碰撞中对文章内容可以有更深的理解。
为什么写?
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更多的理解后,可以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这个问题无非就是我们老师们常常告诉孩子们的段落中心、主题思想等内容。
在学生自主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下,对文章内容有了更深的阅读和探讨后,可以采用组内读、小组齐读,小组间赛读的方式,用声音再现文字的美,这样学生对于一篇文章的学习就比较完整了。
这样的学习方法,一般要经过一个学期甚至一年的引领和铺垫。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们接触到这种学习方法,就会迷恋上这种语文学习方法,因为他们拿到一篇文章后,再也不只是课堂的听众,他们变成了课堂的主人,知道了一篇文章要从哪里下手,从哪里思考和获得。
还可以选一个学生当老师,指导他来教所有学生,老师可以坐在下面当“学生”。这个方法可以极大地挑起所有学生的求知和竞争欲望。
首先,这个小老师为了不被人问住,他会想方设法翻教参、调资料、问老师,全身心投诉到备课之中。其他所有学生为了难住这个小老师,看到这个小老师出洋相,也会主动投入到文章的预习和阅读之中。
上课了,当小老师喊出“同学们好”时,课堂里充满童真童趣的偶尔含有坏笑的“老师好”一出来,就知道一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就要呈现了。
这样的课堂形式,就是我一直推崇的“学生在线,教师隐身”的管理理念。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可以极大地调动所有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热情。但学生毕竟积累有限,对课文的研读层次和深度有限,所以学生虽然在前台,但背后的老师任务更重,难度也许更大,对老师的要求和挑战也越大。老师要随时把握小组学生或者小老师课堂出现的问题,随时关注,并在最后的课堂总结里及时对课堂做出评价、总结和提升。
教师在这样的课堂里要能够做到收放自如,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体验中能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能真正学有所获。
第三,课堂组织形式不应该是单一的,它更应该是多种形式的综合运用。
以部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的口语交际《走,我们去春游》为例,谈谈语文课堂里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

(本文为罗玲老师原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23:53 , Processed in 0.21067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