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4-14 14: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看有关苏联历史的论文资料,有一篇论文讲越飞曾建议吴佩孚和孙文组建联合政府的事,以土耳其的成功例子说明,因为吴孙都不同意作罢。苏联选择了孙文,对吴佩孚的支援就算是打了水漂了。文中有几段话很有意思,复制一下:
当越飞为促使孙吴联合, 1922 年 9 月 4 日在北京致电加拉罕并送斯大林, 提出不应该与现在的北京政府签订条约, 如果孙中山和吴佩孚一起组成政府, 苏俄政府应该在贷款上给予支持, 每月 200 万美元, 拨款十个月, 总共2 000万美元,并恳请莫斯科允许他 向孙作出这个许诺时( 资料 1 第 124页) , 却遭到莫斯科的断然拒绝。9 月 7 日, 俄共( 布) 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加米涅夫、 斯大林、 托洛茨基、 季诺维也夫、托姆斯基、 李可夫、 加里宁( 候补委员) 和中央委员拉狄克出席。会议作出决定: 责成加拉罕同志答复越飞同志, 中央对越飞同志的建议表示十分惊讶, 越飞同志本该了解苏维埃共和国的财政状况。”( 资料 1 第 125 页) 这对越飞的信心无 疑是一个打击。
......
1923 年 1 月 20 日, 托洛茨基回信越飞, 批评他错误地估计了政治局在中国问题上的政策, 并且说: 不管您怎样认为, 但我至今还不明白, 为什么放弃帝国主义要以放弃我们的财产权为先决条件。信中还说: 您反复说中国贫穷......俄国也很贫穷, 根本没有能力来资助它周围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各国人民。不言而喻, 向中国放弃中东铁路的财产, 也就是说赠送8亿卢布, 另外再加上提供4000万卢布贷款( 显然也没有偿还的希望) , 这是非常诱人的举措。中国人得到了铁路, 4000万卢布很快就花光, 然后又要求继续贷款, 而如果得不到这些东西, 他们就面向美国, 把自己的好感转向那里, 这一点我们通过土耳其的例子已经多少看到。物质的恩施所取得的那点好感是非常不稳固的,因为我们的敌人可以提供更多更多的恩施。” ( 资料 1 第 201页)
微盘上有《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文献下载,托洛茨基这封信的完整原文我已经按图索骥找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