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80|回复: 0

[【其它】] 为什么陈忠烈的著作几乎没有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8 15: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几天求了《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清晰版下载,这本书内容介绍和开头的序言都说是要冲破“五四妇女史观”,http://www.21ccom.net/articles/h ... 0924129206_all.html,网上有过相关话题讨论,有一段话:高彦颐认为封建的、父权的、压迫的“中国传统”和“受压迫的受害者”的传统妇女形象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共产主义革命和西方女权主义学说共同作用的“非历史的发明”,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创造物。在晚清到五四新文化时期,受压迫的封建女性形象是旧中国落后的缩影,被赋予强烈的民族主义感情,开始把象征符号制造成了不可置疑的历史真实。而悲惨的传统妇女的五四形象,又被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政治所利用和强化,因为没有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压迫之中的传统妇女,所谓的妇女解放运动就无从说起。而没有解放运动,就无法建构起一幅现代的新中国的蓝图。于是,一个政治象征符号变成了真实的历史经验。

高彥颐序言里的一段话明确直接引用了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报告》里的“夫权、族权、神权、政权”,并称“四条绳索”这一饱含激情的词汇。其实把毛泽东的话算作“五四妇女史观”是不合适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发起参加者是教师和学生,毛泽东当时只是学校里的一个打杂的。

豆瓣上有关于这本书的介绍和评价,有人评价,序言5分、内容4分、翻译3分(这本是海外中国研究丛书里的),总体评价4分。

除了妇女史观,我倒是想到了这所谓的“四条绳索”里的家族这一点,以前看秦晖的《农民学与传统社会》视频讲课里引用宗族学者观点分析,古代的宗族,其实是一种民间的结社,真的是自古有就血缘关系的基本上没有,都是后来各种方式改姓,越是社会开放发达的地方这样的宗族越多,越是落后的地方越少。秦晖毕竟是转引,今天搜索了一下,这种观点来自陈忠烈。网上有他的介绍:http://www.douban.com/event/18357296/discussion/52274146/ 他的不少论著还都是七五、八五计划项目里的,不知道为什么,著作几乎没有。我在知网下载的他有关的论文只有三篇,在文献港和读秀用作者搜索,书竟然一本都没有搜到。用全部字段搜索,倒是有几本,都是在岭南广东文史和经济史著作里有他的论文,包库有的我都下载下来了,还有好几本是包库没有的,只是为了一篇论文求整本书我还是觉得有些浪费财富。

下载的论文里•《“众人太公”和“私伙太公”——从珠江三角洲的文化设施看祠堂的演变》与秦晖引用有些可以印证,比如宗族是社会发展开放起来的产物,而不是想当然的“落后残余”,但是更多的内容,比如“鸡骨太公”,百度了也是在广东,和陈忠烈研究方向重合,可是还没有看到。看来他的论述还有很多没有搜集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8 01:49 , Processed in 0.16602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