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myfmyf

[【其它】] 推荐余杰的《香草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3 19: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活着的是余华的, 看过老谋子拍的, 感觉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4-3 20: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reader于2005-04-02 23:20发表的:
偏题了, 罚reader写一篇读&#39;myf推荐余杰的<<香草山>>&#39; 有感

老兄,饶了我吧

你还是扣我威望吧哈
.......


看来确实得给reader思想教育了,想让扣威望也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哦,     
既然意识到学习ENGLISH的重要性,那就好好study哦,不过,这句问人间情为何物,知记得何为及物与不及物,有意思,难道这个verb要做为你的额first wif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4 09: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世间情为何物

及物还是不及物

及物分两种

  直接及物: I  LOVE YOU

   间接及物: LOVE YOU  LOVE YOUR DOG  

不及物就简单了

   I LOVE BUT NOT YOU

    这叫一物降一物



reader谢谢师妹哈

一辈子有一个wife就够受了

还 first wife  呢


上学的时候 俺英语老师说俺发音不好

是 housewife  不是 housewolf

可俺总是觉得没什么问题的^_=




reader近日在家打坐面壁  

it&#39;s impossible to love and to be wise

是啊

问世间情为何物

本来就无一物吗

何处惹尘埃啊

reader要远行些日子

beg for alms  ^_=


Fate brings together people who are far apar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4 09: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呵,实在是没有别的形容词了,reader兄,i follow you,^_^,你的帖子我一定要收集起来,到时候放出来一定比那个什么网文集锦好的多。reader兄说要远行,难道是因为在家里没法打坐面壁而要出去修行吗?看来中国又将会出现一位旷世的高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4 13: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reader于2005-04-04 09:03发表的:
reader凡夫俗子一个......

这墙上要是挂上一幅美女图,每天面壁也添些情趣不是,何苦这样为难自己呢......

问世间情为何物,本来就无一物吗,何处惹尘埃啊,reader要远行些日子,beg for alms

恭喜reader兄跳出红尘,即将赴香草山履新XX帮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4 13: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旷世的高僧

香草山履新XX帮主



算你们俩个狠哈

怪不得最近老是掉头发吗 ^_-

看来要逼良为僧了

哈 读书能读到这个结果倒是出人意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4-4 18: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reader于2005-04-04 09:03发表的:
  reader近日在家打坐面壁

it&#39;s impossible to love and to be wise

是啊

问世间情为何物

本来就无一物吗

何处惹尘埃啊

reader要远行些日子

beg for alms  ^_=


Fate brings together people who are far apart  .......
读书交流版 没有了读者reader,真的不知道如何开展了,
    

早点回来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4 20: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献上一首孙楠的歌&#39; 你快回来&#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4 21: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余杰:人生三境



人生如登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有若干个阶段,哲人们有各自的划分办法。丹麦哲学家齐克果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即:审美阶段、道德阶段和宗教阶段。而德国哲学家尼采则认为,人生有三个时期,即:合群时期、沙漠时期和创造时期。合群时期,自我尚未苏醒,个体隐没在群体之中;沙漠时期,自我意识觉醒,开始在寂寞中思索;创造时期,通过个人独特的文化创造而趋于永恒之境。从两位西哲的邃思联想开去,在中国古代的禅宗、诗学、美学诸领域,也有好些关于人生三境的妙论。

   宋代禅宗将修行分为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第三个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三个境界中都有“空”字,三个境界就是对“空”的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境界中的“寻”,表明人向上天追问自身起源,追问所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三个千古难题。第二境界中的“无”,表明人已经从自然中剥离出来,与外在的“水流花开”自成一独立世界。而第三境界中的“万古”与“一朝”的融合同一,则说明人对有限时空的超越,经过否定之否定之后达到天人合一之境。

   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南宋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学诗的三境:“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至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也。”就诗人的主体而言,心灵最初是自由自在的,不辨美丑,处于童贞状态;当认识到规矩和成法之后,就陷入束缚和捆绑之中;最后摆脱一切外在的桎梏,获得了主体与客体的契合,也获得了真正的、纯粹的自由。这时,方能“行住坐卧,无非是道,纵横自在,无非是法”。

   严羽之后,诗人潘德兴又云:“诗有三境,学诗亦有三境。先取清通,次宜警炼,终尚自然,诗之三境也。”潘氏是在说诗,其实何尝不是在说人生呢?返朴归真的人生,就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最终将禅学、诗学与人生哲学融会贯通,铸为一体的,是晚清一代宗师王国维。王氏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与齐克果、尼采的描述相比,王国维的论述是典型的中国式的,是诗意的凝聚,是精神的贯注。它包蕴了一种纯粹的生命体验,使人突破自身生活的惰性;它设定了生命气息充盈的坐标,引导人达到一种永恒的自由之境。

   有这样的一种人生境界让我们仰望,我们何必惧怕脚下的淤泥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4 21: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tream11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4-27 04: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初来此地,有点晕,大家说话都很高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9 17: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reader于2005-04-02 22:25发表的:
余杰,剩余的几个豪杰吧

不是文风怪

是其文风不为现有体制所容
.......

见地果然不同凡响啊。。。
同感同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1 12: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在海外某网站上看到余杰的一篇文章,感觉似乎有点心智迷乱。至于北大清华,早已沉沦,不提也罢。正道消隐,大德离失,真言不现,贤达逸世。至此方悟:道不行,乘捊浮于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6 14: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悄悄地进村,把这个顶起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6 19: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余杰为横空出世,在整个二十世纪恐怕只有五四时期的胡适先生、台湾六十年的李敖庶几可以比拟。

——————这个汗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6 23: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汗死,强烈不同意拿余杰去比胡适!何止宵壤之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8 14: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3楼白马西北驰于2007-07-16 14:27发表的 :
悄悄地进村,把这个顶起来 ……
这个...汗,两年前的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4 19:44 , Processed in 0.19690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